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10公务员考试试卷

2010公务员考试试卷

2010-10-31 31页 doc 426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5691

暂无简介

举报
2010公务员考试试卷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与解析 2009-12-01 11:38:42    作者:詹凯 贾柱保 雷振    来源:新东方北斗星    点击数:40987   导读      第一页:常识判断部分;第二页:数字推理部分;第三页:数学运算部分;第四页:图形推理部分;第五页:选词填空部分;第六页:类别推理部分;第七页:资料分析部分;第八页:片段阅读部分;第九页:定义判断部分;第十页:逻辑判断部分。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
2010公务员考试试卷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真与解析 2009-12-01 11:38:42    作者:詹凯 贾柱保 雷振    来源:新东方北斗星    点击数:40987   导读      第一页:常识判断部分;第二页:数字推理部分;第三页:数学运算部分;第四页:图形推理部分;第五页:选词填空部分;第六页:类别推理部分;第七页:资料分析部分;第八页:片段阅读部分;第九页:定义判断部分;第十页:逻辑判断部分。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 遗憾 B.无奈 悲伤   C.感伤 埋怨 D.骄傲 惭愧   答案:A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古典诗歌“不可译” 如何走向世界》    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煮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______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______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 虚浮 B.包涵 虚无   C.贯穿 空洞 D.体现 枯燥   答案选C   【原文出处】《浅谈茶文化、茶艺与茶道》    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基因专利权》   4.明代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 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声大噪 B.享誉中外   C.声名鹊起 D.如日中天   答案选C   【原文出处】中华读书报:《被误解的景泰蓝》   5.五四运动后,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________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________,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鉴别 弊端 B.甄别矛盾   C.识别 通病 D.辨别现象   答案选A   【原文出处】《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答案选D   【原文出处】光明日报:《论低碳消费方式》   7.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擅长 B.无端 强调   C.被动 依靠 D.全盘 倚重   答案选D   【原文出处】中国日报《考古发现,华夏文明起源于多区域文化中心的发展》   8 .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态,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区分 釜底抽薪 B.割裂 一石二鸟   C.确认 投石问路 D.分割 正本清源   答案选B   【原文出处】《梦与醒之间的药物魅影》   9.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________的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答案选D   【原文出处】《百科知识》2009年第13期《胡蜂与蔡伦的默契》    10.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答案选B   【原文出处】田夫:《位子决定脑子——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原由透析》 之第七节《公义与人情》   11.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_____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________,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问题 B.大同小异 变异   C.异曲同工 偏差 D.不谋而合 歪曲   答案选C   【原文出处】《蝴蝶效应》   12.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____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涂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组织 B.主动 团队   C.独立 同事 D.一手 集体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13.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瓜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答案选D   【原文出处】陈平原:《大家与全集》   14.“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__,深入___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 远瞩分析 B.高屋 建瓴发掘   C.见微 知著彰显 D.由表 及里剖析   答案选B   【原文出处】李明文:《新闻语言的理性美》   15.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发点 掌控 B.适应性 规划   C.侧重点 控制 D.目的性 约束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    16.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________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答案选B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 :李伯谦——《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 新中国考古学发展》   17.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答案选B   【原文出处】半月谈:《可再生能源直面四大挑战》   18.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 ________上,以___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口 垄断 特征 B.前景 瓜分 手段   C.机遇 谋取 基础 D.许可 获取 支撑   答案选C   【原文出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制造的模式之变——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19.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的米蒂,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追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答案选A   【解析】通过确定第二空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文中人“见其书”搭配“思其人”。故第二个空应选联想。   20.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界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___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默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答案选D   【原文出处】出自《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之陈壁生的《遗失的家园》 21.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寓言推理题。原文材料中,北风和南风由于采用了不同方法导致了不同结果,可以升华为方法得当柔可克刚,A项与之对应。BC脱离了“方法”这个主题,D项迷惑性较大,但D项讲的是准备要充分的问题,而不是采取何种方法的问题。本题难度较低,考点比较明显。   22.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植物的最后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分析乱砍滥伐森林的严重后果   D.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原文前两句分别讲了热带森林和温带森林已经遭遇了人类乱砍滥伐的严重破坏,第三句分析了这种严重破坏的后果——过量砍伐会使某些植物种类永远消失,从逻辑关系来说,前两句是对背景的介绍,第三句是对后果的分析,可以归结为因果关系。C项与结论直接对应,故当选。A项局限于“温带森林”而非“森林”,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意图,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B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未就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中哪一个容易遭到破坏进行比较。D无中生有,作者强调的不是森林对人类生产的重要性,而是乱砍滥伐会导致何种严重后果。本题难度较大,BD两项较易排除,但A项干扰度很大。   23.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答案:B   解析:本题表面考“有颜色的材料”,实际是考“颜色”的所指。而对“颜色”的解读关键在于抓住本段材料的核心观点——“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由此得出“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根据人文常识,只要是人,就必然具有,而且还能推动人们追求知识的东西只能是“价值取向”,而“研究态度”、“兴趣爱好”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会有的,“道德水准”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它并不是人们追求知识的推动力。A项可能易被误选,因第一句提到了“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许多考生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力量”和“态度”是对应的,所以选择A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考的是“颜色”的含义。本题难度较大,对理科生尤其如此,要求考生具有综合的抽象思考能力,能将文段与人文常识结合进行思考、推断。   24.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B.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D.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答案:C   解析:本题结构比较明显,全段一共三句,前两句分别分析了中国的古代科学的研究目的(实用主义)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第三句讲了实用主义和综合性研究方法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取得更高层次发展,整体看是因果关系,C项与之对应。A项只讲了原因之一,未谈到结果,属于以偏概全。B项无中生有,因为原文并未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究竟为何物。D项只讲了一个原因(研究方法的缺陷),对结果的概括也不准确,D项将结果概括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而原文说的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两者并不一致,因为“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指的是没有质的提高,但仍然可能有量的改进,并不等于“长期停滞不前”。本题难度适中,D项干扰度最大,解题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逻辑结构。   25.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哲学.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如《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   A.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 B.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   C.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D.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并列关系的结构,要求对多个并列成分的共性进行概括——第二句分别讲了音乐和文学、音乐和数学、音乐和戏剧的密切关系,概括起来就是C项。本题难度较低,对考生的区分度不大。  26.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B.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C.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D.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答案:D   解析:前两句讲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是什么及其缺点,第三句讲了生物技术的新成果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即这些新成果的意义,在逻辑上呈现“先驳后立”的转折结构,作者的重点显而易见是放在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意义上,与之对应的是D项。A项讲的是进展但未谈及意义。B项错在主语“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扩大范围,材料通篇讲的都是动物资源的保护,B项将动物资源扩大为“资源”。C项无中生有。本题难度适中,B项最易被误选,本题可以对考生是否细心审题作出很好的区分。   27.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B.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C.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D.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答案:C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第二句是中心句。第一句、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是论据,其中,第一句指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导致原有低水平科普活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三句和第四句指出科技逐渐远离大众,导致人们原有知识基础不能准确理解科学及其变化,实质都是从反面指出现有科普水平的不足,也就推出了应对其进行提升的结论,C项与之对应。A项概括了论据,但未涉及论点。BD项都谈到了论据之一,但亦未涉及论点。本题难度较低。   28.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约35万只昆虫。亮如白昼的夜晚还会严重影响昆虫特别是成虫的生命周期。昆虫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小型动物、鸟类和蝙蝠以昆虫为主要食物,许多植物靠昆虫授粉,如果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必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过度的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昆虫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B.光照对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   C.光污染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扰 D.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关联密切   答案:C   解析:本题逻辑结构清楚,是典型的并列结构。第一句、第二句和第三句讲述了夜晚的灯光照明(光污染)对昆虫、以昆虫为食的小型动物、鸟类、蝙蝠、靠昆虫授粉的植物的不良影响,第四句讲述了过度照明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光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C项与之对应。A符合常识,但与主题无关。B项扩大了范围,材料中谈的是夜晚的光照,而非所有的光照。D项符合常识,但与主题无关。本题难度较低,B项干扰度略大一些。   29.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   A.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B.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C.人类本能在原始音乐中的表现 D.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答案:D   解析:原文末尾讲了非洲土著音乐是“这个根源的根源”,而“这个根源”指的是“布鲁斯音乐”,也即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根据就近原则可以确定选D。A项无中生有,是原文未谈及的信息。B项错因与A相同。C项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本题难度较低,根据文段末尾很容易得出答案。   30.有人说,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的规则不一样,经济领域强调的是“经济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利润为做事原则;而道德领域则要求奉献、利他、互助等。其实,经济领域固然有供求信号、等价交换、产权明晰、利润最大化等规则,但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原则也会每时每刻渗透其中,两者难以清晰地割裂开来。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社会性是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共同属性   B.在社会活动中需要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   C.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   D.社会活动中各领域的价值观念在互相渗透   答案:C   解析:全段是转折结构,第二句首部的“其实”是典型的转折词,作者的中心是第二句,该句内容是经济领域既有经济规则,又有道德原则,并特别强调了道德原则,C项与之对应。AD无中生有,较易排除,B项错在扩大范围,因为原文强调的是经济活动中或“经济领域”,B项扩大为“社会活动”。本题难度适中,很多考生误选了B项,从根源上说是阅读选项时不够认真。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答案:C   解析:本题结构比较清楚——先谈问题后谈对策。前两句指出目前劳动就业的增长不足的原因在于服务业的贡献率太低(问题),都是论据,第三句提出对策——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的潜力,对策就是论点,C项与之对应。A项错在列举不足,只讲了“产业结构调整”,遗漏了“增长模式转变”。B项谈了重要性,对应的是第二句的内容,但没有谈怎么做。D项谈了原因,但也未谈对策。本题难度较大,BD干扰度较强。   32.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主旨题。第一句谈软实力的侧重点,第二句谈软实力的内涵,第三句和第四句谈软实力的重要性,由于软实力的侧重点实际上也是其内涵的一部分,故综合来看当选B项,全段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A偷换概念,将软实力偷换成整体实力。C无中生有,全段未谈到硬实力的侧重点,且未将软实力的内涵和重要性概括进去。D干扰性最强,原文虽然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放在一起谈,但强调的还是软实力的重要性。本题没有明显的关联词连接前后句,因而难度较大,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最好先总结各句的中心,再合起来看其相互联系。   33. ①单纯罗列史料,构不成历史   ②只有在史料引导下发挥想象力,才能把历史人物和时间的风戽内涵表现出来   ③历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史料,而且需要史学家通过史料发挥合理想象   ④所谓合理想象,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不实之虚构   ⑤这是一种悖论,又难以拒绝   ⑥但是,只要想象就难以避免不实虚构出现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⑥⑤ B.④⑤③⑥②①   C.①③④⑥⑤② D.⑤③②①④⑥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排序题,有两个线索。“史料”在①②③重复出现,可以初步确定这三句之间的距离较近,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①②之间存在先后次序,据此即可选A。“想象”在②③④⑥重复出现,首先可以确定的是④⑥两句的先后关系,排除B项,其次,⑤和⑥存在顺承关系,因为④和⑥本身就是悖论,故⑤应当在⑥之后,排除D项,再次,AC相比较,②与⑤无关联,反倒与④在逻辑上更接近,故确定选A。本题难度适中,耗时较多。   34. ①在丹麦、瑞士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头、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树干造于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现了苔藓.地衣和细草,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④动物有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③④①⑥   C.⑤③②④⑥① D.⑥②④①⑤③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排序题。⑥的主语是代词“这”,如放在段首会发生指代不明的问题,故排除AD。BC之间的显见的差异是③之前是②还是⑤,③省略了主语,其前面应是⑤,故确定选C。本题难度适中,耗时较多。   35.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示。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他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避讳有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越来越严格   C.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各种避讳   D.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细节推断题。第一句讲了避讳的含义,第二句讲了避讳的根源,第三句讲了避讳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第四句讲了避讳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影响。A错在无中生有,材料并未指出避讳依靠国家权力实行,相反,它主要是依靠心理的强制。B项干扰度较大,原文只是讲在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 未谈到越来越“严格”,发展到“极致”是指避讳的制度更完备、更细密,调整的范围更广泛,但程度上未必就更“严格”,总之,“严格”难以从原文推出。人们避讳的原因不是在于趋吉避凶,而是“封建宗法制度”、“家天下”、“尊祖敬宗”的需要,故C错。D与末句相对应。本题难度较低,答案和原文直接对应,但读题不细致的考生容易犯错。   36.炮制技术被认为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医独有的传统技能,掌握就等于掌握中医药市场。国外企业通常通过在我国开办饮片加工厂、聘国内炮制专家“偷学”炮制技术,目前这样的外资企业达到几十家,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在特殊领域的规定并不了解,无从管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虽明知这些规定,但为了经济指标,对此不管不顾。调查表明,国内实际饮片厂数量比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几百家。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保密工作的管理   B.政府应加强对设立中药饮片厂的资格审查   C.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受到外资企业的威胁   D.地方政府应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相关规定的了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主旨题中的推测型。原文缺乏关联词,需要先归纳各句的主要意思,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串联。第一句讲了炮制技术的重要性,第二句讲了国外企业窃取炮制技术的现状及原因。第三句用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炮制技术被窃密的严重程度。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炮制技术面临着失密的严重危险,可推知需要加强保密管理,故A项正确。B项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程度,CD两项偏离主题。本题难度适中,关键是要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思索,切忌跑题。    37.在安科莱,以畜牧为生的希马人和以农业为生的伊鲁人共同居住;在亚利桑那,纳瓦霍人以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现在主要以畜牧为生,他们与经营农业的霍皮人为邻;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以前住着以渔猎和劫掠粮食为生的土住居民,现在却住着从事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欧洲人。   作者列举这些事实意在说明( )   A.环境迫使人们接受某生活方式   B.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C.不同文化的族群完全有可能和谐相处   D.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并列结构,全段是一个长的复句,分为三个并列分句,其间用分号连接。这三个并列成分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并非一一对应的,D项与之对应。本题难度较低,重在对各个并列成分进行概括时的精准程度。   38.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来都忘了这点,把它变长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即便是很多人眼中刻板的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民众   B.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本题从是主旨题中的推测型,不能仅概括原文,更要进行合理的推论,从逻辑结构看属于因果关系中的例证题。苏格拉底和康德的例子要证明的是哲学的本质是“生活”,第四句指出目前哲学的弊端是脱离生活,由之可以推论出应当对哲学纠偏,使其服务于民众,A项正确。BCD都是对局部的概括。本题难度较高,只有熟悉相关题型和逻辑结构,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39.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比世界记忆工程早20年,它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根据这段文字,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实物与记录 B.遗产与文献   C.文化与档 D.实物与遗迹   答案:A   解析:原文共三句,第一句讲了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的关系,第二句讲了世界遗产项目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实物,第三句讲了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记录,A项正确。本题难度适中,考察考生的概括能力。   40.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B.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C.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D.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从逻辑结构上看是因果关系,需要对因果链条进行分析。第一句中,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这要求冕服必须宽大,换言之,礼制导致了宽大的服装风格。第二句中,冕服的图案要清晰、鲜明的原因是为了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而等级区别正是礼制的精神所在,故第二句也可归纳为——礼制导致了中国古代服饰突出图案的风格。第三句可以归纳为,突出图案导致了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追求宽大适体。第四句对上述因果联系进行了总结——宽大的服装风格加上突出图案的要求,导致了平面剪裁法。但无论是宽大的服装风格,还是突出图案的要求,其根源都在于礼制,故平面剪裁法的根源亦在于礼制,A项与之对应。本题难度适中,文字量较大,但因果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   (注:由于不同试卷的试题顺序及选项顺序不同,考生请根据本解析进行估分)   41.1,6,20,56,144,( )   A.256 B.312 C.352 D.384   答案:C   解析一:该数列为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     由此可知所求项为4×(144-56)=352。   解析二:该数列为递推数列,逐项递推规律为   6=1×2+4   20=6×2+8   56=20×2+16   144=56×2+32   由此可知下一项应当为144×2+64=352。   42.3,2,11,14,( ),34   A.18 B.21 C.24 D.27   答案:D   解析:该数列为幂次数列,它是自然数的完全平方数列变形得到的,数列的每一项分别为12+2,22-2,32+2,42-2,52+2,62-2,由此可知空缺项为52+2=27。   43.1,2,6,15,40,104,( )   A.329 B.273 C.225 D.185   答案:B   解析:该数列为差级数列,二级数列为1,4,9,25,64,该数列为平方数列12,22,32,52,82。这个平方数列的底数为斐波那契数列,下一项为13,由此可知二级数列下一项应当为132=169,原数列下一项应当为104+169=273。   44.2,3,7,16,65,321,( )   A.4546 B.4548 C.4542 D.4544   答案:A   解析:该数列为递推数列,递推规律为     由此可知下一项应当为321+652=4546,最后一步运算可以使用尾数原则。   45.1,1/2,6/11,17/29,23/38,( )   A.117/191 B.122/199 C.28/45 D.31/47   答案:B   解析:该分数数列需要进行变形,将1变为1/1,1/2变为2/4,23/38变为46/76。原数列的分子分母之间具有递推规律。每一项的分子等于前一项的分子分母之和;每一项的分母等于前一项的分母加上本项的分母再加1。根据这个规律可知下一项的分子应当为46+76=122,分母应当为76+122+1=199,因此该分数数列下一项应当为122/199。   点评: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部分难度明显加大。没有出现传统的差级数列,仅出现一道二级平方数列;而递推数列也属于不常出现的递推规律;第42题平方数列为200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第3题,同时也是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第30题;最后一题分数数列难度很大。预计数字推理的正确率大约为40%。   46.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   A.7 B.9 C.10 D.12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排列组合问题。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一共30份材料,那么发放方式一共有三种:三个部门拿的材料数分别为9,9,11;9,10,11;10,10,10。利用加法原理可知发放方法一共有 种。   47.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   A.120 B.144 C.177 D.192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集合问题。根据题意可以利用文氏图画出这道题的集合交叉情况。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组   A+B+C+24=63   B+D+E+24=89   C+E+F+24=47   B+C+E=46   求A+B+C+D+E+F+15=?前三个算式相加减去第四个算式可得A+B+C+D+E+F=105,因此被调查的学生一共有105+15=120人。   48.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   A.8 B.10 C.12 D.15   答案:D   解析:此题可以采用“极限法”。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以坐50人,乙教室每次培训可以坐45人。假设当月举办的27次培训均在甲教室,那么当月培训的人数可以达到27×50=1350人,这比实际培训1290人多了60人。由于每将一次培训放在乙教室则会少5人,因此实际上一共在乙教室培训了60/5=12次,因此在甲教室培训了27-12=15次。   49.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   A.21 B.24 C.17.25 D.21.33   答案:A   解析:为了使两个月的用水量尽可能多,应当使得两个月的用水量尽量少,这样用水的均价较低,用水量较高。如果两个月均用了10吨水,那么恰好一共缴纳100元水费。此时还有8元水费没有缴纳,而无论哪个月再继续用水,都需要按照8元/吨继续缴纳水费,因此最多再用1吨水。由此可知两个月用水量最多为10×2+1=21吨。   50.一公司销售部有4名区域销售经理,每人负责的区域数相同,每个区域都正好有两名销售经理负责,而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1个相同。问这4名销售经理总共负责多少个区域的业务?( )  A.12 B.8 C.6 D.4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排列组合问题,相当于4名区域经理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赛制采取循环赛的赛制的问题,因此总共负责的区域有 个。假设这六个区域分别为A、B、C、D、E、F,那么符合条件的一种分配方法为四个人分别负责A、B、C区域;C、D、E区域;E、F、A区域;B、D、F区域。   51.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   A.12% B.13% C.14% D.15%   答案:C   解析:采用特殊值检验法。假设商品的进价为100元,利润率为A%,由于利润率为利润与进价的比值,因此上月的利润为A元。本月进价降低5%,即降低5元,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本月的利润变为(A+5)元。由此可以列出方程 带入题中四个选项可知A=14,因此上个月的利润率为14%。   52.一位长寿老人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有一年他发现自己年龄的平方刚好等于当年的年份。问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 )   A.1894年 B.1892年 C.1898年 D.1896年   答案:B   解析:假设老人今年为n岁,则根据题意可知(n2-n)为当年年份。经检验可知n=44岁,这一年为1936年,老人出生于1892年。   53.科考队员在冰面上钻孔获取样本,测量不同孔心之间的距离,获得的部分数据分别为1米、3米、6米、12米、24米、48米。问科考队员至少钻了多少个孔?( )   A.4 B.5 C.6 D.7   答案:D   解析:本题从间距最大的孔入手考虑。由于任意三个间距均无法组成三角形,因此这些孔只能沿直线排列。间距最大的两个孔为48米,而为了使得有两个孔的间距为24米,则第三个孔只能在这两孔正中间钻探;为了使有两个孔的间距为12米,则第四个孔恰好位于第一个孔和第三个孔的正中间;由此可以推出所有空的排列方式为沿一条直线排列,最少为7个孔。   54.某旅游部门规划一条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旅游线路,经测试,旅游船从甲到乙顺水匀速行驶需3小时;从乙返回甲逆水匀速行驶需4小时。假设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公里,旅游船在净水中匀速行驶y公里需要x小时,则x满足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行船流水行程问题,根据行程问题的速度基本关系式可知顺水航行的速度为 ,逆水航行的速度为 ,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 ,因此水流的速度为 。   55.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 )   A.88 B.89 C.90 D.9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得排名第十的人的分数尽可能的低,应当使得其余排名的人的分数尽可能高。根据及格率为95%可知,有一人未及格,而未及格的人的分数最高位59分。因此19名及格的考生总成绩为88×20-59=1701分。前九人的分数最高分别为100分,99分,98分,97分,96分,95分,94分,93分,92分,因此第十至第十九人的分数总和为1701-(100+99+98+97+96+95+94+93+92)=837分。假设这十个人的分数分别为91分至82分,那么这十个分数的和为865分,比实际分数多了865-837=28分。如果第十个人的分数减去1分,那么其余九个人的分数依次减去1分,这样他们的总分就要减去10分。由此可见第十个人的分数只能减去2分达到89分,这样才使得十个人的分数总和可能为837分。如果第十个人的分数为88分,那么这十个人的分数总和最多为835分。因此第十个人的分数最低只能是89分。   点评: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相比较近几年的考题,题量有所减少,难度明显增加。近几年的数学运算部分试题题量稳定在15题,但是本年度国考数学运算减为了10道题。虽然题量减少,但是总体来说难度有明显增加,传统的基本运算试题消失殆尽,新型应用题唱主角,题目逻辑思维性强、运算量大。预计数学运算的正确率大约为50%。   5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元素的数量变化。从第一个图开始,每个图中可以数出的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3个、4个、5个、6个、7个,其中一些三角形可能会重叠起来。因此应当选出可以数出8个三角形的图形,即A选项的图形。   5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性。从第三个与第四个图中间分开,前三个图形的对称性分别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左右均对称;后三个图形的对称性分别为上下左右对称、左右对称,因此应当选出一个具有上下对称的图形,即D选项的图形。   5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相似性。每一题中的黑色图形必然与外围的白色图形中的某一个图形形成一组相似图形,由此可知应当选择D选项的图形。   5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封闭区间的个数以及图形的相切关系。所给的已知图形中,每一个图形都是由相切的两个图形所组成,而每组图形中恰好有两个封闭区间。同时符合这两项关系的图形只能是B选项的图形。   6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增减变化规律。横向来看每一组图形中在某一纵列每次减少一个白色的圆点,然后黑色圆点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即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方式)向后挪动两个白点位置。根据这个变化规律,第三排图形下一个图应当为C选项的图形。   6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相似性。横向来看,每一组的三个图形当中都具有共同的元素。第一组图形中都有圆形,第二组图形中都有三角形,第三组图形中都有不为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应当选择含有不为矩形的平行四边形的B选项的图形。   6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叠加相消规律。横向来看,每一组图形的前两个图进行叠加,相同部分消去之后得到第三个图,由此可知,第三组图形前两个图进行叠加之后恰好得到A选项的图形。     6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多角度构图。第一组图形是同一个立体从斜侧面、正上方、正前方来观测之后得到的图形。第二组图形也是同一个立体从斜侧面、正上方、正前方来观测之后得到的图形,从正前方观测该立体,恰好得到B选项的图形。其余选项的图形均无法观测到。   64.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恢复情况。注意原题中所说的是“纸盒的外表面”,由此可以推出纸盒折叠起来之后可以得到B选项的图形。A选项恰好是B选项盒子的镜像对称体,C、D两个选项中,带横线的面与白色面不可能相邻。   65.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恢复情况。注意原题中所说的是“纸盒的外表面”,由此可以推出纸盒折叠起来之后可以得到C选项的图形。A、B两个选项恰好是C选项盒子的镜像对称体,D选项中上表面的横线不可能与侧面的竖线相交。 点评: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试题题量加倍、难度大增。首先由于题量的增加,而使得题目考查的图形变化规律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既有元素的变化、又有图形的对称结构、还有立体图形的折叠展开等,虽然以往的公务员考试中,这些图形推理的规律都出现过,但是在同一套试题中同时出现如此多的规律并不常见。而元素的变化试题隐蔽性更高
/
本文档为【2010公务员考试试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