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刑法学三

2010-10-12 6页 doc 48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4366

暂无简介

举报
刑法学三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笔记(3)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6-28 15:39  共 2人浏览[大] [中] [小]   第七章犯罪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犯罪主体   答案: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1)、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1)自然人(1)和单位(1)。自然人是基本的犯罪主体,单位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犯罪主体(1)。   2、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具备的(1)刑法意义上(1)辨认(1)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我国刑...
刑法学三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笔记(3)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6-28 15:39  共 2人浏览[大] [中] [小]   第七章犯罪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犯罪主体   答案: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1)、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1)自然人(1)和单位(1)。自然人是基本的犯罪主体,单位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犯罪主体(1)。   2、刑事责任能力   答案: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具备的(1)刑法意义上(1)辨认(1)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与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程度(1)。   【常见错误分析】本题容易只回答基本定义,而遗漏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   3、刑事责任年龄   答案: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1)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1)负刑事责任(1)必须达到的年龄(1)。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1)。   【常见错误分析】本题容易只回答基本定义,而遗漏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4、身分犯   答案:身分犯是指以特殊身分(1)作为主体构成要件(1)或者刑罚加减根据(1)的犯罪。身分犯可以分为真正身分犯与不真正身分犯(1)。真正身分犯是指以特殊身分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分该犯罪则根本不可成立的犯罪。不真正身分犯,是指特殊身分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1)。   5、单位犯罪   答案: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2)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1)危害社会的行为(1)。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1)。   二、简答   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   答案: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分)。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采取四分法: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分)在我国刑法看来,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1分)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1分)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是两类人:一是未满14周岁的人;二是因精神疾病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人。(1分)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即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确限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危害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1分)我国刑法中的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分)   (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1)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的有四种情况:一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又聋又哑的人;三是盲人;四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1)。   2、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答案: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1分)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三个年龄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分)按照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1分)对于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至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1分)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分)按照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分)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未成年人,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1分)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分)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分)由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原则上可以构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分)。   【提示】本题是2003年的简答   3、简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答案:(1)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2分)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分)   (5)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2分)   4、简述我国对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状况可以分为三类: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1分)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3分)   (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1分)包括以下两类:①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②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2分)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1分)又称减轻(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分)   5、简述单位犯罪   答案:(1)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分)   (2)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是:①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②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单位内部成员实施的犯罪;③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3分)   (3)下列情况不以单位犯罪论处:①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③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3分)   (4)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分)   第八章犯罪的主观方面   一、名词解释   1、犯罪主观方面   答案: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1)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2)所持的心理态度(1),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1)。   【常见错误分析】本题容易只回答基本定义,而遗漏犯罪主观方面的具体内容。   2、犯罪故意   答案: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1)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并且希望(1)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1)一种主观心理态度(1),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提示】本题是200222年的名词解释   3、直接故意   答案: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1)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1)心理态度(1)。   4、间接故意   答案: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1)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1)心理态度(1)。   5、犯罪过失   答案: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1),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1),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1)心理态度(1),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6、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1)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1),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1)心理态度(1)。   7、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1)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1),但轻信能够避免(1),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1)心理态度(1)。   【提示】本题是2001年的名词解释   8、意外事件   答案: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1),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1),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2),在这种情况下,该行为就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1)。   9、犯罪目的   答案: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1)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1)心理态度(1),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1)。对于某些犯罪,刑法条文特别载明了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1)。   10、犯罪动机   答案: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1)以达到犯罪目的的(1)内心冲动(1)或内心起因(1)。犯罪动机对于量刑具有重要影响(1)。   二、简答   1、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答案:(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分)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分)   (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   ①在认识因素上,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1分)   ②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是排斥、反对的态度。(1分)   (3)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点:   ①认识程度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包括必然性认识和可能性认识两种情形,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只有可能性一种。(2分)   ②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分)   ③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的成立意义不同。在直接故意情况下,特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成立;而在间接故意情况下,只有发生了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2分)   2、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异同   答案:(1)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分)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分)   (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相同点:   ①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均有认识。(1分)   ②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不是希望的态度。(1分)   (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点:   ①对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仅仅是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认识程度相对较低;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则是明知危害结果的现实可能发生,认识程度相对较高。(2分)   ②对危害结果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不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却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一结果的发生不违背其本意。(2分)   ③承担的刑事责任轻重不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在主观上的恶性较小,因而处罚也相应较轻;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在主观上的恶性较大,因而对其处罚也相应较重。(2分)   3、简述刑法中认识错误的种类及处理   答案: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不正确的理解或者对有关的客观事实有不正确的认识。(2分)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1分)   (1)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不正确的认识。(1分)通常包括:假想犯罪、假想不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定罪量刑的误解。(1分)行为人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及法律后果。 (1分)   (2)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1分)主要包括客体错误、对象错误、行为认识错误、因果关系错误。(1分)这类认识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区别情况具体对待: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事实情况认识错误,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1分);如果行为人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认识错误,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1分)  
/
本文档为【刑法学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