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批判_哲学史的透视

2010-10-10 4页 pdf 44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0449

暂无简介

举报
批判_哲学史的透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2 年 7 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Jul. 2002 第 20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Vol. 20 No. 4 [收稿日期 ]  2002 - 05 - 04 [作者简介 ]  王成华 (1962 —) ,男 ,安徽霍邱人 ,安徽...
批判_哲学史的透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2 年 7 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Jul. 2002 第 20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Vol. 20 No. 4 [收稿日期 ]  2002 - 05 - 04 [作者简介 ]  王成华 (1962 —) ,男 ,安徽霍邱人 ,安徽工程科技 学院人文系讲师 ,哲学硕士。 批判 :哲学史的透视 王成华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人文系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 哲学就是 ,哲学反思的实质就是哲学的批判 ,批判是哲学的本性。在哲学史上 ,圆圈思想或圆 圈观是对哲学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圆圈式发展内在地包含着批判 ,因而哲学史发展圆圈观的确立 ,标志着 哲学史发展的批判观的确立。   [关键词 ] 反思 ;批判 ;圆圈 ;批判观   [中图分类号 ] B024.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116 (2002) 04 - 0018 - 04   一、批判是哲学的本性 从根本的、决定的意义上说 ,哲学的发展取决于 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 决定着每一时代哲学的对象、内容、特性、功能等等 及其变化。但是 ,哲学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并非完 全步步对应、步速均等的。哲学又有着自己相对独 立的发展道路 ,它是遵循着自己构成自己的逻辑思 路行进的。哲学的“自己构成自己”是通过“反思”的 中介实现的。黑格尔通过对至他为止的整个欧洲历 史上的哲学的考察和深入研究 ,提出一个著名的命 题 :哲学“只是一种反思”。[1 ] (P7) 马克思继承发展了 这一深刻思想 ,在其《博士》中写道 :“哲学体系 对世界的关系是反思关系”。[2 ] (P258) 两位哲人的概括 总结 ,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真谛 ,即反思是哲学的共有 之性 ,也是哲学作为哲学所必有的本性。所谓反思 , 意即立足实践对既有的现实存在、理论体系、思维观 念等 ,不断地进行思考、反省、怀疑、否定、批判。哲 学反思为破除陈旧的思维方式提供批判的武器 ,为 思维方式的进化提供动力和方向 ;进而言之 ,哲学的 反思批判着、否定着原有的哲学思维框架 ,引起思维 的震荡、激越 ,冲击着旧有的思维 ,同时又创造着新 的思维。人类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 ,就 是后期哲学对前期哲学孜孜以恒、苦苦冥冥的反思 的历史。没有反思也就没有哲学 ,反思是哲学的本 性。失去生命流动的反思性的“哲学”,已经算不上 真正的哲学 ,充其量不过是一件现成知识的贮存器。 哲学的反思是以怀疑、否定、批判的方式出现的 ,其 实际内容就是后期哲学对前期及同期哲学的批判。 “批判即需要一种普通意义的反思”,[1 ] (P7) 批判往往 发轫于反思 ,是以反思为先导的 ;哲学往往以反思肇 始 ,中经怀疑和否定 ,以批判扬弃而完成一个发展圆 圈。 由上分析可知 ,反思是哲学固有的本质属性 ,而 哲学反思的实质就是哲学的批判。因而 ,批判是哲 学的本质属性。这一结论是在反思、概括总结全部 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得出的 ,具有普适性 ,就是说 , 一切哲学都具有批判性。所谓哲学批判 ,就是主体 依据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统一 ,对客体对象进行 理性的审视、思考、分析、评价、否定 ,并在此基础上 在思维或理论中构造出优越于现存客体的理想的客 体模型 ,并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将这种理想的客体物 化为客观现实 ,欲求最终改善和超越原客体的一种 特殊的精神性和认识性活动。批判是哲学实现自我 构造、自我更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但哲学与哲 学自身是一种批判关系 ,而且哲学与其它文化形态、 哲学与各门经验科学、以及哲学与客观现实和实践 等等的关系 ,本质上都是一种批判关系。“哲学的根 本特点便是批判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 科学不同的学问。”[3 ] (P125) 在其诸种批判中 ,哲学不 断地扬弃既存的思维框架和观念 ,实现自我更新和 发展。 二、哲学史批判观的确立 辩证法的否定规律在包括哲学在内的人类精神 文化现象中 ,具体表征为精神文化的相互批判继承 关系 ;或者说 ,在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中 ,各哲学思 想的相互批判 ,体现了辩证否定规律。批判是哲学 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 如何看待以往的哲学思想 ? 以往两千多年的哲 学思想发展有无一定的规律可寻 ? 对诸如此类问题 的回答便构成了一定的哲学史观。历史上曾有这样 8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种哲学史观 ,认为一部哲学史好比是一个战场 ,堆 满着死人的骨骼 ,是一个死人的王国 ,这王国不仅充 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 ,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和 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 ,在这里每一个杀死另一个 ,并 且埋葬另一个。一部哲学史 ,竟是后来的哲学家杀 死、推翻、埋葬前者的战场。对这种哲学史观 ,第一 个站出来予以否定的是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黑格尔 以其辩证法的联系的和发展的思想对此进行了全面 深刻的批判。在黑格尔看来 ,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 家的思想中贯穿着联系和发展 ,“这种联系并不是哲 学史里面需要加以考虑的一种外在的观点 ,而真正 是表示了它的内在本性。”[4 ] (P7)“哲学是在发展中的 系统 ,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 ;这就是哲学史的 研究所须阐明的主要之点或基本概念。”[4 ] (P33) 不同 时代的哲学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形成一条神圣的哲 学发展的链条 ,每个哲学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环 节。黑格尔将一部哲学史形象地描绘成生命洋溢的 一道洪流 ,源远流长 ,奔腾汹涌 ,离开源头越远 ,它就 膨胀得越大。在《小逻辑》里 ,他更明确地说 :“那在 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体系 ,乃是前此一切体系的成 果 ,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体系的原则在内 ;所以一个 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 ,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 最具体的哲学体系。”[1 ] (P55) 从这一见解出发 ,黑格尔 坚决反对一概否定旧时哲学体系的虚无主义态度 , 认为哲学史绝不是错误的和迷失的历史。 黑格尔还进一步批判了那种把哲学史看作是 “一大堆在时间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哲学意见的罗 列和陈述”[4 ] (P16) 而没有内在发展规律的错误看法 , 认为“全部哲学史是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的过程。 ⋯⋯概念的发展在哲学里面是必然的。同样概念发 展的历史也是必然的。”[4 ] (P40) 黑格尔所说的“必然 性”、“次序”也就是哲学史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 是辩证的否定。他指出 ,“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被推 翻了的。那被推翻了的并不是这个哲学的原则 ,而 只不过是这个原则的绝对性、究竟至上性。”[4 ] (P40 - 41) 这表明 ,他不仅看到了否定在哲学史发展中乃至任 何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且看到了否定并不是单 纯和任意的否定 ,不是单纯的抛弃。他所主张的否 定 ,实质上是作为发展的环节或桥梁的否定 ,是包含 肯定成分的否定 ,是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统一。黑格 尔把哲学史的这一辩证否定规律叫做“圆圈”式发 展 ,他说 :“这种具体的运动 ,乃是一系列的发展 ,并 非象一条直线抽象地向着无穷发展 ,必须认作象一 个圆圈那样 ,乃是回复到自身的发展。这个圆圈又 是许多圆圈所构成 ;而那整体乃是许多自己回到自 己的发展过程所构成的”; [4 ] (P31 - 32)“它是一个本身完 整的圆圈 ,但它的完成同样又是到另一个圆圈的推 移 ; ———它是一个漩涡 ,它向着这个漩涡的中心回 归 ,而这中心又是在一个更高的吞没了它的圆圈的 周线上”。[4 ] (P372) 黑格尔认为 ,“唯有这种观点才值得 为哲学史所依据来观察那自觉的理性之庙 宇”。[4 ] (P39) 黑格尔认为哲学发展史为圆圈方式的这个合理 而深刻的思想 ,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肯定和 称赞。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摘录了这一思想 ,并从 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发挥这个思想时指出 :“一个非常 深刻而确切的比喻 ! ! 每一种思想 = 整个人类思想 发展的大圆圈 (螺旋) 上的一个圆圈”,[5 ] (P271)“人的 认识不是直线 (也就是说 ,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 ,而 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 线。”[5 ] (P411) 概而言之 ,黑格尔第一个揭示出哲学史发展是 有内在规律性的 ,这种规律性就是包含辩证否定的 圆圈式发展过程。但是 ,由于黑格尔哲学的“头脚倒 置”,他的哲学史圆圈式发展思想是以歪曲和颠倒的 形式出现的 ,被禁锢在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坚硬 外壳之中。列宁对此进行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改造 , 从而使这一深刻思想因被奠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而 获得了真正的科学性。 总之 ,哲学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后 ,就一直是按照 圆圈式向前发展的。在哲学史上 ,哲学发展的圆圈 思想是由黑格尔和列宁第一次提出、阐发和确立的。 圆圈思想正确地揭示了哲学发展的实际运动过程 , 它是对哲学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那么 ,圆圈思 想或圆圈观确立的前提是什么 ? 哲学何以能以圆圈 式的路线发展 ? 根据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 , 哲学思想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矛盾 ,其运 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后代哲学对前代哲学和同代哲 学的批判扬弃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是循着否定之否 定的发展路径进行并以圆圈形式表现出来的。可 见 ,哲学之以圆圈式发展的直接动因 ,是包含辩证否 定的哲学批判 ,圆圈式发展内在地包含着批判。由 此我们认为 ,哲学史发展的圆圈观的确立 ,也就意味 着或标志着哲学史发展的批判观的确立。哲学批判 观的确立 ,对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哲学史批判规律的展现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待前人文化遗产历 来就有批判继承的精神。自称“述而不作”的孔子其 实并非“不作”,他曾说 :“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 ,“择”、“从”就是批判、继承。本此精 神 ,孔老先生对殷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不是全盘接受 , 而是有所修正 ,特别对“仁”这一前人提出但没有充 分阐发的思想观念 ,作为他的理论核心 ,发挥、阐释 远远超过了前人。至于墨子 ,《淮南子·要略》说 :“墨 子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 ,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脱 , 厚葬靡财而贫民 ,久服 (丧服)伤生而害事 ,故背周道 9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而用夏政。”这显然是批判态度。孟子更明确地说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章句下》) 。这里 的“不尽信”就是有批判选择的“信”,“信”就是肯定、 继承。荀子是先秦诸子百家哲学的总结者 ,他为了 完成总结的任务 ,写了《非十二子》、《解蔽》等文章 , 对他以前的哲学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王夫之是中 国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大圆圈上的终点人物 ,他对程 朱理学、陆王心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还批判了 道家和佛家 ,特别是批判了老子和庄子 ,为此 ,他写 了《老子衍》、《庄子通》,从而发展了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思想。戴震的《孟子学义疏证》从题目到内容都是 一部批判前人哲学思想遗产而有创新的著作。正因 为这些思想家有这种批判继承古人文化遗产的精 神 ,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的哲学 家。 欧洲哲学史中的批判更是人们所熟知的。古希 腊罗马时期哲学家前后的批判关系相当深刻。亚里 士多德曾学于柏拉图学园 20 年 ,师承柏拉图 ,但他 并没有盲目地推崇尊师 ,而是保持了独立的创造精 神和冷静的批判态度。当他看到柏拉图的观点与真 理不符 ,就对其进行批驳。对先师的批判成为亚里 士多德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批判柏拉图学说过 程中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成为“古代最 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家从“批判哲学”创 立者康德伊始 ,到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至费尔巴哈 整个的发展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康德 哲学思想的建立也是批判了其前辈哲学 ,罗素说 :康 德“受的教育是武尔夫派传述的莱布尼兹哲学 ,但是 有两个影响力量 ,即卢梭和休谟 ,使他放弃了这种哲 学。休谟通过对因果性概念的批判 ,把他从独断的 睡梦中唤醒过来 ———至少他这样讲 ;但是唤醒只不 过是暂时的 ,他不久就发明了一种让他能够再入睡 的催眠剂。在康德说 ,休谟是个必须予以驳斥的敌 手 ,然而卢梭对他的影响却比较深。”[6 ] (P247) 罗素在 这里陈述了康德对以往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批判这 一事实。“康德哲学承上启下 ,从已经积累的哲学资 料出发 ,总结、分析和批判了前一代的欧洲哲学 ,并 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新问题。它标志着欧洲哲学史的 一个重要转折。”[7 ] (P20) 黑格尔对 18 世纪唯物主义的 独断论和贝克莱、休谟、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哲学 , 都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黑格尔指出 : “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 ,并不是一下子 得来的 ,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而是 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 ,确切点说 ,乃是一种 工作的成果 ———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 果”。[4 ] (P8) 他还以辩证的观点对哲学的批判作了概 括总结 ,第一次提出了哲学史的批判观。 在现代 ,法国思想家福科 (Michel Foucault) 的基 本哲学思想 ———“批判本体论”是在扬弃康德“批判 哲学”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 动的继续。福科的“批判”与康德的“批判”之间的批 判关系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 ,康德的“批判”是认 识知识的限度 ,是非超越的、消极的、否定性的 ;相 反 ,福科的“批判”则是积极的、肯定性的 ,是一种“越 界”,是人类认识的拓展。其二 ,“批判”在康德那里 是寻找知识先验条件的一般结构 ;而福科的批判是 一种“历史调查”。其三 ,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康德批 判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致力于回答“人是什么”,而福 科则致力于回答“人不是什么”。[8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批判史上树立了一座光 照千古的丰碑。恩格斯说 :“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 学 ,特别是黑格尔哲学 ,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 , ⋯⋯就决不能成立”。[9 ] (P565) 对此 ,恩格斯又作了解 释 :“问题决不在于简单地抛弃这两千多年的全部思 想内容 ,而是要批判它 ,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 ,剥 取那些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 免的唯心主义形式中获得的成果。”[10 ] (P527 - 528) 列宁 也说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 的成就 ,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 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1 ] (P362) 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在社会科学上划时代的历史性的贡 献 ,是同他们正确地批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密切联 系着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 ,正是马克思所 从事的对黑格尔国家学说的批判、对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对以费尔巴哈为 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和对整个德国旧意识 形态的批判 ,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 域所作的革命变革 ,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一套系统的批判观 ,凸现出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批判本性和批判精神。[12 ] 不仅马克思主义及其 哲学的创立是其创始人对前人文化遗产批判的结 果 ,而且其发展同样离不开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在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 ,是在不断对各种错误思 潮的批判中前进的。从这个角度说 ,一部马克思主 义哲学发展史 ,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种错 误思潮和观点的斗争批判史。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发展的规律。对此 ,毛泽东作了很好的概括 ,他 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 主义哲学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 ,“不但过去是这 样 ,现在是这样 ,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 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 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 展的 规 律 , 当 然 也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发 展 的 规 律。”[13 ] (P390) 毛泽东这段话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 :包 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只有在与 0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错误思想的斗争批判中才能得到发展。这已为马克 思主义的发展史所证明。 哲学的特点和本性在于反思 ,当它形成体系后 , 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走着自己的路 ,有自己发展的 规律。纵观中外哲学发展史 ,历史上真正的有创见 的哲学 ,无一不是在其创始人批判前代哲学遗产的 前提下 ,总结、吸收自己所处时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撇开前辈哲学 ,完全凭空创造一个哲 学体系 ,至今还没有发现 ,以后也不会存在。因此 , 我们便有充分的史实根据和理由说 :批判是哲学发 展的内在规律。还应看到 ,哲学发展进程中的批判 继承 ,既包括历史上的哲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 又包括与此相关的一连串哲学难题和理论思维的经 验教训。在批判基础上 ,一些哲学难题得到解决 ,使 原哲学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表现为哲学理论的进 化 ;有的突破了原哲学理论框架 ,使原哲学发生质变 而表现为理论发展中的飞跃。每一种哲学都要走完 这同样的旅途 ,直到被一个更新的哲学取代。哲学 思想史就是在这种进化与飞跃的跌宕起伏中前进 的。 [参  考  文  献 ] [1 ] 黑格尔. 小逻辑[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2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0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82. [3 ] 罗素. 哲学问题[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4 ]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第 1 卷) [M] .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1962. [5 ] 列宁. 哲学笔记[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6 ] 罗素. 西方哲学史 (下卷)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6. [7 ]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 (修订本)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984. [8 ] 福科. 什么是启蒙 ? (英文版) [M] . 纽约 ,1984. [9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8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64. [10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2. [11 ] 列宁选集 (第 4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12 ] 王成华. 批判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统一 [J ] . 人 大复印报刊资料 (哲学原理) ,1994. [13 ] 毛泽东选集 (第 5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7. (责任编辑  操申斌) (上接第 17 页) 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 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 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5 ] (P247) 这样 ,“社 会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不能理解为人的意 志对社会历史规律不起任何作用 ,相反 ,内含人的意 志等主体性因素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规律赖 以形成、实现和发生变化的根本前提。另一方面 ,社 会历史规律的自为性质并没有取消其客观必然性。 人的意志、自觉性等主体性因素的实际状态 ,不仅取 决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条件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所 处的社会历史条件 ,取决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展开的 实际关系。人的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不是主体 单方面所能随意决定的 ,它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 实际认知有关。因此 ,任何人都无法随意地创造、改 变或消灭社会历史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有着其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面 , 综合上述 ,笔者主张抛弃“社会历史规律能不能 被创造和消灭”这一旧的认知模式 ,依据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科学实践分析方法 ,从自为性和客观必然性 有机统一的新角度来考察社会历史规律的形成、演 变和作用 ,充分揭示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 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  考  文  献 ] [1 ] 赵家祥. 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J ] . 哲学动态 , 1998 , (10) . [2 ] 房玫. 社会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J ] . 学术界 , 2000 , (3) . [3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5. [4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 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60. [5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5. (责任编辑  操申斌) 12
/
本文档为【批判_哲学史的透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