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七、观人之艺术

2010-10-09 12页 doc 171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8479

暂无简介

举报
七、观人之艺术七、观人之艺术 七、观人之艺术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廊中,识人之艺术作为艺术之在大家族中的一名新成员,更显得英姿潇洒,年轻而充满朝气和活力。从整体看人; 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观其交游,则贤肖可察;听其言,观其行;观仪表识人;观举止识人;听声音识人;观眼神识人;识人须观表察里;诸多的艺术细胞构成了新的识人艺术的整体。当你看到这一章时,也许能获取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享受。 观肌里 识人须观表察里,这可以说是正确识别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识人艺术。因为看人的表面,便对其中做出全面的评价,就难于得出正确...
七、观人之艺术
七、观人之艺术 七、观人之艺术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廊中,识人之艺术作为艺术之在大家族中的一名新成员,更显得英姿潇洒,年轻而充满朝气和活力。从整体看人; 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观其交游,则贤肖可察;听其言,观其行;观仪表识人;观举止识人;听声音识人;观眼神识人;识人须观表察里;诸多的艺术细胞构成了新的识人艺术的整体。当你看到这一章时,也许能获取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享受。 观肌里 识人须观表察里,这可以说是正确识别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识人艺术。因为看人的表面,便对其中做出全面的评价,就难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此轻易评价人,将会知错人,用错人。识人须观表察里,这里的"表"就是指人的外部表面形象;所谓里太是指人的内部的内心世界。人的表面形象与其内心世界往往是不一致的。心里想的与嘴里说的不一样,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人前是一套,人后又是一套;当面说好放,背后下毒手;阳的一套,阴的一套。"与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的人是绣花枕头稻草芯;有的人是当同是人背后则捣鬼;有的人是笑藏刀,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这种人与那种表里不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的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只有观表察里,透过表面去识别其内心世界,才不至于识错人。 一个面目可憎的人,也许他心地最善良;一个人生得很漂亮的绝世美人,也许她为人比毒蛇还狠。因此,识人不能只看表面,还需要通过表面去观察其内在的心灵。 人世间,势利眼的人有人在,人贫困时看不起,富贵时相争高攀。也因此,相遇其人贫困,失之交臂;其富贵时与之相见,想高攀却攀不上。《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东郭先生的故事,对势利眼者就是当头一棒。 东郭先生住在公车官署等候任官司,皇帝的诏书却久久未见下达,他钱都花光了,贫困得很,衣破鞋烂,饥寒交迫。他行走在雪地上,虽穿鞋,鞋有帮无底,实是赤脚走路。人们看见了,都嘲笑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毫不介意,他自我解嘲说:"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云: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以人足者乎?"及东郭先生接到诏书被任命为二千石的官职,他从皇宫,佩着紫青色的印绶,告辞官署的负责人,离开京城去赴任。跟东郭先生住在一起候差事的人,都排列成行送他到城门外。东郭先生贫困时,人们看不起他,及其富贵,争着高樊。正如谚语所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为邪!" "相士失之贫",是说人才因贫而被人看错。世上势利眼的人是看不起贫困的士人的,也恰恰在这一点上看错人。除了一些生长在富贵之家的人外,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在他们未被发现或未知名时,一般都处于底层,处于贫困的困境。人是否有才或无才,不在于贵贱,所以,如因人贫困而看不起人,也就容易把人看错了。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知人不仅要观外表,也要看其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识准人。 观其色 常言道,听话听音,锣鼓听声。通过人们发出来的不同声音来识人,可能说也是一种不缺少的方法。 一般来说,正直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句句实实在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正直的良言暖人心,使能从失败中看到胜利的希望,从生命垂危中看到新生的希望。邪恶的人说的话苛刻,放中带刺,恶语伤人,笔里藏刀,搬弄是非残害忠良。所以,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我们通过不同的话声来识人是否是知音。常人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话不抽机半句多。 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是爱憎分明,通过他们的声音,我们就能知道他们爱谁,恨谁。凡是昏君执政当道的历史时期,老百姓总是怨声载道;而对于像包公这样的铁面无私的清官,总是举国一片赞口不绝之声。 通过声音来识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事。例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时须用听诊器,就是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掌握病人脉搏跳动所发出的声音,进而确定病人的病情的。我们平常打电话,尤其是长途电话,在对方未报姓名之前,我们总是通过对方说话的声音来了解其人是谁及其心情的。当我们在音乐厅听歌星歌的声音时,我们就能辨别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其他唱法的歌唱家。 当我们听领导或是学者作报告时,场是总是掌声四起,我们就能识别出作报告的人其水平之高。 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快慰的、爽朗的笑声时,肯定会醉人心怀。有人赞美笑是礼貌之花,笑是友谊之桥。笑是美联社姐妹,笑是善的良友,笑是爱的伴侣;笑是暖融融的春风,将人熏陶。笑是开心果,我们通过不同的笑声可以识别人的心情。 许多人对"脚步"是很留心的。"听,那个熟悉的脚步声,又走过来了,这声音那样轻缓、稳重、充满少女的魅力。她总是这样不慌不忙的走,慌里慌张的神情,错乱的脚步声,似乎同她终生都无缘。"(浪子《曼老日记》)脚步的大小脚步声的轻、重、缓、急、沉、错、乱等等都通过脚步声来传达的。小说中对赵匡胤的脚步描写是很有点意思的,称之为"龙行虎步",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御用文人的笔下,他的脚步也就不同凡响。其他人的脚步就够不上"龙行虎步"的档次吗? 我看未必。不过,"龙行虎步"一词,至少是描绘出一个大胆敢为,有勇气、有魄力的男子汉的风采。在战争年代人们可以用这个词来描述军人,在今天的改革时代,具有这种脚步的风度的人,可以看做是一个好的企业家。 笔者有一个朋友,看上去相貌堂堂,很有气势,可走起路来,却身轻如燕。如何下结论呢?第一,此人练过武功,第二,此人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如果,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脚步重且乱,可能断定,这位姑娘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留眼的痛快人。反之,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起路来却是小心翼翼的样子,则不要为其外表所迷惑,这样的人是很有章法的。备不住就是个弯弯绕。 俗话说:抬头女人,低头汉。这样走路的女人或汉子,依俗话的意思就是不好斗的人。这一说法,是否有道理呢?这时就不一一分析了。相信大家自有自己的看法。 正因为脚能说话,也能传情,所以在我国的丰富的语言词汇里,就有许多的形容词暖和来描述它的。徘徊、踟蹰、蹒跚、踉跄、溜跶、信步、稳步、趑趄、大摇大摆、蹑手蹑脚,步履艰难等等。仔细咂摸其中的滋味,说起来,这些词汇仿佛晨形容脚步的行走,其实,都是在描述人的内心。 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势也就不同。不同秉性、气质的人,走起路来,也必然有不同的反映。十分令人可笑的是,中国电影,动不动就来个男奔女跑的慢镜头。如果生活中青年男生真是这种行为模式的话,那公园、路边岂不都成了"运动场"了。 当然,我们不否认人在兴奋时会忘乎所以的,但这同上述的情爱之场景好像是不大一样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淝水之战,谢安得驿书,"过记限,不觉屐齿之折"谢安抑制不住内心兴奋,走路时碰掉的木屐下面的齿。如果你发现你有朋友或同事中,哪一位兴奋得走起路来,鞋带都丢了的话,他(她),一定是有什么大好事了。 人有认为脚的语言,就是为情绪打拍子的。如同在舞场上脚的作用一样,要伴随着音乐的节奏、移动脚步。生气时,暴跳如雷,急的张三直跺脚。春风得意时,脚步也显得轻松愉快起来。 另外,行走与站立时,脚是呈内八字还是外入字。坐下时,脚是相隔分开,还是伸出去攀在一起,这些脚的动作,如果细细观察起来奥妙无穷。 一般说来,演讲和报告是领导者宣传和组织部属的一种常用工作手段。可是,这些手段又多表现为单向沟通,这样领导者就有可能会把一此无用的甚至是为人们所反感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口而传递给听众,而听众对此的情感反映往往是通过自已的掌声来实现的。领导者若不能透过现场的"掌声反馈"来了解听众的心理状态,还长期"蒙在鼓里"的话,那么他的演说或报告的目的就很难实现。 众所周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般是不会去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其上司所传递的信息的信息的。人自身具有选择性,有决定对信息是赞同或是反对,接受还是抵制的能力。因此,领导者要善于通过掌声来研究听众(部属和群众)的心态,掌握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动机,以便使自己以后的演讲和报告作到有的放矢、恰如其分。 人际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可演讲、报告一类的宣传却是单向的。一个领导者,他若能从"话毕击掌"中了解和掌握其部属和群众的心理状态,进而由褒贬掌声反思自身,而不是对他们的"不轨掌声"求全责备、耿耿于怀,那么,这种沟通就可变为"双向"的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复杂多变的情绪都可以在这个窗户上表现出来。心胸开阔,善良纯朴者,一般眼睛都坦荡、安详;狭隘自私、好端摩别人者,眼睛一般都昏暗、狡黠;不贪富贵、不畏权势者,眼神一般都坚毅、刚强;见异思迁、看风使舵者,眼神一般都游移、飘浮,等等。甚至,人们瞳孔的变化也和其情绪有关。当着人们的情绪低落、态度消极时,其瞳孔就会扩大。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极度兴奋时,他的瞳孔可能比正常状态扩大三倍。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能明亮;不正则昏暗。听一个人说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能往哪里藏呢?"有人说:人在与物接触的时候,他的神情集中表现在眼睛上。心正,注意力集中,眼睛就明亮。心不正,注意力分散,眼睛就昏暗。正与不正,出之内心,由此看来一个人的心邪与心正是隐藏不住的。说话可弄虚作假,但眼睛是不能够弄虚作假的。 观眼神识人,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变幻的眼神来认识的人的内心的隐秘。诗人公木在《眼睛》诗中这样写道:"婴儿的眼睛是清澈的,青年人的眼睛是热烈的,中年人的眼睛是严峻的,老年人的眼睛是睿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会隐瞒更不会说谎。愤怒飞溅火花,哀倾泻泪雨,它给笑声镀一层明亮的闪光。"目光是意志的体现,眼睛是心境的流露。在人际沟通中,敏锐的目光能捕捉对方的神态表情变化,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似秋水、若明星,像一汪清泉中游动着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在这双亮闪闪的眼睛时硕,透露着灵魂深处的情与怨。 如果,你静下心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地观察另外一双眼睛,你一定不难发现:之双眼睛,正是对方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人们常常将眼睛比喻为心灵之窗。这种比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两个人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不用说,双方都先将对方打量一番。打量的目光,第一个捕捉的对象就是脸,而在脸上第一个捕捉的对象,就是对方那双亮闪闪的眼睛。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本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眼睛中的神采如何,眼光是否坦直,端正等等,都可以反映出对方的心地、人品、德行、情感。 有时,第一次见面,对方的眼睛就滴溜溜地乱转。显然,对方的一些内涵,由此便可略知一二了。一位具有多年治安工作经验的警察同志曾说过:商店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只要用心地打量一番,就可以将这个人的行为取向,看个八九不离十。对方的眼睛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小偷、流氓的眼神,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总之,在生活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眼睛,而从眼睛中闪烁出来的光芒,也会带着不同的寓意,流入你的眼中。实际上每一双眼睛,都在无声地叙述着心声。 躲闪对方目光的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怀有自卑感,性情懦弱。 遇到陌生人,不能主动地上前去搭讪;总是被动地与别人相识,而且在打招呼时躲闪着对方目光的人,一般来讲较拘谨,在处理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常有自卑感。 如果是一对恋人,那么躲闪的目光则有另一种含义,表明他(她)由于倾心于对方而感到紧张或羞怯。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旅途随笔·一个车夫》中写到:"我借着灯光看小孩的脸,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点特征。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禁不住大大地吃惊了。这世界里存在着的一切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巴金以作家特有的观察力,在无意中躲开了对方的目光,但是又在无意中触到了对方的目光,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说明:躲闪的目光实际上是躲而不闪、躲中有闪、闪中有情,闪中更有新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躲躲闪闪中的突然一亮,里面的名堂就更值玩味一番。 注视的目光,依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种族与民族,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我国,不大熟悉的人之间交谈,目光下垂,或避接触,是一种礼貌地表示。而在西方,则恰恰相反,被认为是一种轻视和傲慢的不尊重的表现。 但是,不论东西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某种类型的人,不论男女总是表现出一咱纯粹的女人气质,由于害羞,他(她)们总是尽量减少与别人的目光对视的时间,这类人往往是人群中最诚实、最无私奉献的人。可结果,有时却是事与愿违,他(她)态度,往往会被人们误解,误以为是冷淡的表示。 目光斜视,有两种情况:一种中国古人所云,眸子不正则心术歪也;另一种情况是指并不相识,或不大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情况。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言""两拍"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心田之偏,藏于脏腑,何以知之呢?古人自有相识之术。在古人看来,口眼歪斜,心术不正。是嫉妒、还是羡慕;是蔑视、还是欣赏。打量的目光,有时真像一个谜。 在社会交往中,打量似乎是心不可少的一道程序。打量的结果与打量的内容是成函数关系的。而打量的目的往往是固定的,看人下菜。 在作家的笔下,对眼睛的描军,就更为生动了。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作品《一块牛排》中出色地描述过这样一个人:"他简直像个野兽,而最像野兽的部分就是他那双眼睛。这双眼睛看上去昏昏欲睡,跟狮子的一样--那是一双准备战斗的眼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春潮》中也描述过一双强者的眼睛:"那双亮得几乎变白的大眼睛现出冷酷的迟钝和胜利和满足的神色。只有鹞鹰用利爪撕裂一只落在它爪子中的鸟儿时,才会有这样的眼神。"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范曾在他的中国古代人物作品中,润绘出一双双高傲、狂放、深沉、凝重的眼睛,欣赏时,给人一种可敬、可畏之感。这只大笔、画出了中华民族精英的风采:威严、神圣、不可侵犯。欣赏之余,的确可以感到一种激清,一种勃奋冲击,怒吼狂奔的激情。范曾笔下的眼睛,正是今天开放大潮中所召唤着的眼睛。 观仪表 我们要认识某个人,首先接触到的是这个人的外部特征:体态、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神态表情等。一个体态潇洒,仪表堂堂、言谈举止文明的人,会给知觉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则给人以不良象。人们非常注意交往中自己的仪表,一个人应把整洁、美观、大方和文明礼貌作为其仪表的重要内容,过分打扮得妖里妖气不好,但谈吐庸俗、不修边幅,窝窝囊囊固然也不好。例如,女性面试不同于男性面试就在于,如果说;男性面试的成败是由面试决定的,那么女性大幅度的成败决定于其风度、举止。招考单位的主试者在评价女性应试时,重点不是放在知识、能力上,而是注意应试者的礼仪、风度和举止,即女性魅力。故女性应试者走进房内,到坐到椅子上,已大概决定是否被录取。因此,女性应试者必须显出女性的高雅气质、包括大方自然的神态、整洁合适的服饰,无可挑剔的礼仪等等。 有些女人,为了增加权威感,故意模仿男人穿着条纹西装,男式衬衫和男式领带。这种故意模仿男人的做法,不仅没有给女人增加权威,相反损坏了女人的权威。它使女人看起来像个"假男人",给人一种小女孩过家家的印象,虽也有可爱之处,但权威感却被破坏,甚至让人觉得她幼稚可笑。 天气一热,许多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纷纷穿上袒胸露背的服装到办公室或集体场合,甚至还赤身露背,更显得不文明、不文雅了。衣着再华丽,却汗渍斑斑,尘土满身而蓬头垢面,能行吧?所以最重要的是整洁。不能远望衣冠楚楚,走近一瞧,领口、袖口却脏得发黑了,让人倒胃口。故男士们不能过于标榜质料高级或款式新颖,而忽略了整洁,必须把整洁放在第一位。当你参加一个正式的集会时,更需要讲究整套服装的搭配。如果你能注意自己的仪表,使自己的外观洒脱不俗,那就会使你在会场之中显得风度翩翩。 观其交流,贤肖可察 古人云: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君无以摩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这里指的是根据他所结交的人进行观察,根据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就可以断定其是贤才还是不肖之人。 知人看交往,欲知其人,观其朋友。人都是有朋友的,要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一看他结交的、经常在一起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自然就会明白他的人品是好还是不好。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择交"。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就是说,与那些正直的人、能体应谅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那是利益非浅的。而那些谄媚奉承、心术不正、华而不实的人,千万不可与他们为伍。有一首《结交行》的诗云:"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杨枝不耐秋风吹,轻薄易交还易离;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不如杨枝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这些"择交"的良言,对于世人都是不无教益的。但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就不那么适用了。为了提携挽救失足,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结交"益友",而且还要善于结交"损友"。当然和那些后进沦落者结交,并非去与其同流合污,而是去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改造他们。同后进沦落者交朋友,是时代发给思想政治工作者考卷上的一道重点题。有的同志恰恰不善于解这道"重点题",他大多数都是谈得投机的先进分子,而同后进青年则往往是"萍水相逢"那又怎么能做好后进青年的工作呢?诚然,同后进青年交朋友是有难度的,有时免不了碰钉子。但一块吸铁石,倘若不首先靠近铁块,那也无法把它吸引过来,何况后进青年还是已被氧化锈蚀了铁块呢!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他的《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辞》中,说过这样论述友谊的话:"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的好处,而不是从他人方面得到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予他人以恩惠时,我们不是因为估计我们的得失而这样做的,乃是由于我们的慷慨,这样作而无后悔。" 交友,志趣相投是纽带。尤其同青少年朋友,须有一颗"童心"。青年人好学、好思、好奇、好玩,爱好广泛多样,志趣五光十彩。和他们志趣相近,对他们投其所好,才易赢得青年的信任亲近,被他们认为知已。倘若青年看过的电影、书籍,你不曾看过;青年人喜爱的活动,你一样不会;青年人谈笑的事情,你全不感兴趣;以至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美观新颖的衣服"看不惯",对倩影相随的男女"看不惯",或像鲁迅笔下的那个"九斤老太",因循守旧,抒一切概括为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整天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那么,即便你与青年群居终日,厮守一块,也只会是"萍水相逢",泛泛之交,至多只能是那种路遇点头的"面朋"、"面友"。 良师做益友,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朋友,而且更要做"雪中送炭"的朋友。俗话说:"甘泉知地口渴时,良友识于患难际。"人们赞美自然界的松、梅、竹为"岁寒三友",就寄托着称赞人世间"患难之交"的意思。患难之际,最能检验领导者的真情,也最易赢得群众的信任。看过影片《冰上姐妹》的同志,都会有这样的启示。滑冰运动员王冬燕失去冠军后,从个人出发,妒忌和讽刺新冠军丁淑萍。虽然丁淑萍几次找王冬燕交心,衷心希望和欢迎王冬燕超过自己,都被王冬燕贬为"欺人之谈"。在嫉妒心的驱使和支配下,王冬燕离开集体,单独行动,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在生死攸关之际,丁淑萍奋不顾身,即刻奔去抢救她。王冬燕脱离了危险,丁淑萍自己却身负重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冬燕终于被丁淑萍舍身救忆的崇高行为感化了,嫉妒之心化为忏悔之心,怨恨之情变为感激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芬芬的友谊之花又在两位洋上姐妹心间盛开了。青年人刚刚踏上社会,在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在患难之际,我们热情地向他们伸出热情相援的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患难之中建立的友谊,真是"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听其言,观其行 知人的基本方法,无非听其言观其行,而以观其行为主。 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心里想什么,要想什么,必然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但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如果谨听其言,就会受其所骗。所以听其言,必然观其行。人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人的内心所想所要干的与其言行,因人不同而有异,即有一致的或相反的。一般而论,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姣佞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以至所行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而获得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对这种人,只察其言观其行,一时还难识其人,必是大智者或花相当的时间加以考察。所以说知人不易。 但是,即使是狡佞的人,明智的人以其行观察其人,驾仔细分析,终会发现其漏洞之处,如易牙、开方、竖刁等人,齐腹;而管仲从他们"杀子"、"背亲"、"自阉"以讨好桓公,是不近人情之举,他们如此自我牺牲必有所图,故得出"难用"的结论,而桓公不听,结果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之一,也是一种知人的良法。 要知人要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的情况,这是知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仅据其人的一言一行而对其人做出结论,必然失之偏颇。如果能了解其人的全部情况,既可从其过去知其现在,也可根据现在所作所为预料其发展的趋向和后果。 凡能知人者,必有所根据,而其中以知情最要紧。只有掌握其人的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其人,并据此作出分析,才能对其人有正确认识。不然,则不可能知其人,对其人有所看法,也不过是乱猜胡说而已。 最了解其人的,莫过于身边的人,如父母最熟悉子女的情况,他们对子女的看法也大都准确。陶朱公料其长子难救其弟,赵括母亲预见赵括为将必败,汉宣帝说太子后将败刘家,后都果如他们所言。原因无他,都因他们最了解其子女的情况,乔玄评曹操,也因了解其人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 可以说,要知人首先要知情,也就是说:知情始能料人。 陶朱公,即范蠡,助越王践兴越称霸后,料"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便辞别勾践,浮海到齐,经营产业,后又到陶,从事耕畜,并做买卖,成为巨富,天下称他为陶朱公。朱公有子三人,次子杀人,被囚于楚。朱公拟派小儿去探望,从中营救。朱公给他黄金千镒,作为营救费用,将西启程时,长子坚定要求代其少弟前往,朱公不听。长子说:"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否不当。"并说如不让他去,就要自杀。他的母亲为他求情说:"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派长子前往,写一信给他带去交给在楚的楚的故交庄生,叮嘱说:"至则进千金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子自己也带上私蓄数百金,以防意外之用。 朱公子到楚,前往拜访庄生,将信和金交给他。庄生对他说说:"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朱公长子没有听他的话,他因见庄生家很穷,所住屋很破漏,对他缺乏信心,担忧不能救他的弟弟,仍留在楚,从事营救活动,将其带来的私蓄数百金献给有权势的楚国贵人。 庄生虽穷,但其人廉直,以此名闻于楚国,自楚王以下都尊他为师。朱公送金,他并非想要,他想等代办成事后送还金,以取信于朱公罢了。他收金后,告诉他的妻子:这是朱公金黄色,后当交还,不要动用。 庄生入见楚王,说有某星出理,将对楚不利。楚王问有何办法?庄生说:"独以德为可能除之。"楚王便决定要大赦。楚贵人听到消息,告诉朱公长子。他以为弟遇赦与庄生无关,而白白送庄生千金于心不甘,便往见庄生说弟遇赦事。庄生知其意是要回千金,便叫他入室内拿去。朱公长子自我庆幸,递既遇赦,又不花钱。 庄生主认为朱公长子不信任他,是对他的羞辱,于是老羞成怒,又入见楚王说:"臣前言某星事,并言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赂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仍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说:"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子而施惠乎?"即令当日杀朱公子,明日才下赦令。朱公子只好在所坐来的牛车载弟死尸归去。 及到家,家人及乡人都痛哭,只有朱公独笑,说:"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爱其弟,顾有怕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因以望其丧之来也。" "知子莫若父"。朱公认为要营救次子,要不惜花钱,少子可负起这一任务,长子则不能。因少子生时家已富裕,不知财来不易,不会吝惜钱财,且阅历少,办法不多,将会按照朱公的话去做。如果是朱公少子前往,其二哥将安然归来。而朱公长子曾与朱公创业,知财来之艰苦,必然吝惜钱财,加上他经验丰富,又是势利眼,看不起庄生,救弟心切,而另贿赂楚贵人。本来他不去索金,原以为弟弟得救又得回金,讵料却是相反,金是索回了,弟弟却命送了,正是朱公了吝惜的势利眼,害了他的弟弟。长子不能救其弟弟,早在朱公意料之中。 耳闻不如目见 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就是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识人特别强调要讲究识人的艺术,识人不能不能光凭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 《吕氏春秋·察传》中讲过一个"打井得人"的故事。故事说: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因为家里没有井,需要到外边打水吃,所以家里总有一个人常在外边。后来他家凿了一眼井,他便告诉别人说:"我凿了一眼井,得了一个人世间。"有人听说这句话,便传播出去说:"丁家凿井得了一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在宋国国君的耳朵里,他便派人去问丁家,丁家说:"我是说自己有了井,就不用花一个人工出外打水,等于得了一个人,并不是说从井里打出来一个人说呀!"原来,人多嘴杂,把事情全都传拧了! 奇怪的是,分明是以讹传讹,却居然能够众中纷纭,广为传说,而且越传越玄乎!尤其可笑的是,听到的人竟还能够信以为真,甚至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种听风就是雨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是不少的。在我们的周围,这种轻信传言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至国家在咸,小至个人私事,总有一些无根的谣传,也总有一些人轻信上当。1983年底,国家为了改善我国人民的衣着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决定较大幅度地降低化纤品出售价格,同时,提高一些棉织品的价格,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可是谣言还是出来了,说棉织品一提价,别的农产品跟着也要提价。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可是,有的人又信以为真,居然大力抢购起农产品。结果呢,那些农产品没有涨价。而他们抢购来的农产品。结果呢,那些农产品没有涨价。而他们抢购来的农产品倒成了积压在屋里的大包袱,一时用不完,又没有办法处理,简直是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唐人李绅说:"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而到底是真金还是硫化铜,那却是需要下番功夫进行调查研究和仔细辨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的识人艺术。 齐威王时期的即墨大夫,自从到即墨之后,勤于理政,公正廉洁,使那里五谷丰登,百姓安民乐业,没有什么官司之类的事情发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即墨大夫,齐威王左右的人却不断地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坏话。齐威王没有听信这些坏话,派人到即墨那里了解情况,发现他左右的人之所以讲即墨在夫的坏话,是因为即墨大夫没有给他左右的人送礼求情。于是,升了即墨大夫的官爵。 另有一个大夫,到阿地之后,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使那里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赵攻鄄,他不去救;卫取薛陵,他竟不晓得此事。就是这样的一个阿大夫,齐威王左右的人却经常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好放。齐威王也没有听信这些好话,派人到阿地作了了解,知道其中的奥秘。于是召见了阿大夫,对阿大夫说:"自从你到了阿地之后,天天有人讲你的好话,可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可见你必然送了些好礼物给我手下的人,让他们尽在我耳边讲人的好话!"接着,就把阿大夫和夸过阿大夫的那几位手下都宰了。这一来,齐威王手下的臣子个个既惊又怕,再也不敢谎报情况了。齐国的兴盛强大与此不无关系。 上述故事,在《资治通鉴》里有记载。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不论是讲人好话的还是讲人坏话的,都有其目的性,有其内在的原因,尤其是在上司面前讲的话。领导者向居高位,对下情不可能事事清楚,他需要别人提供情况。领导者为官司一任,最可怕的是被蒙在蔽而听不到的真切的声音。进耳之言,究竟可靠与否,还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齐威王能从被毁者中看出好人,从被誉者中找出坏人,不被谎报"军情"的小人所欺骗,就是因为他搞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产生坏话的好话的原因。当今的领导者应当从中受点启示,把自己听到的关于部属声誉的坏话和好放认真地分析一番。以期得出公正的结论。 目见不如足践 识人的经验告诉人们: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人的眼睛识人,因种种原因可能性会产生某些错觉。所以,要从根本上知人,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即要知人,要重在其实践,通过通过实践看其表现如何。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可以用花言巧语去骗人,但要用其实践去掩盖自己的虚诈面目是难的,虽然假动作也可以骗人于一时,但不可能骗人一世。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真面目终将暴露。实践将说明,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识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就是强调识人不仅要听其所说的如何,要重要的是要看其做得如何,做和行就是我们所讲的实践。 听舆论对人的评价,对辨别贤佞虽有参考的作用,但难以确定,因为舆论如出于别有用心而颠倒是非的人之口,好人可以说成坏人,坏人也可以说成好人。所以知人要务实,即要实事求是地弄清其人的行为,在事实面前,贤佞自可辨明。因此,看人要重在其实践,从其人实践中就可知其人如何,实践是知人的标准。 齐威王,姓田,名因齐,是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356年继位。他即位之初,不理政事,都委政于卿大夫,国家不治,九年间,常受诸侯侵犯,齐国不敌,只好割地求和。后他认识到长此下去,国将衰亡,于是决心改革政治,发奋图强,首先从整顿吏治开始。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东)人。以部曲随刘备入蜀,屡有战功,升牙门将军。刘备任汉中王,迁都成都,物色重将镇守汉中,众论以为必是张飞,飞亦认为非已莫属,因刘备是最信任的是关羽、张飞,而这时关羽在镇守荆州。可是刘备却破格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汉中位处前线,是蜀重镇,镇守汉中是独当一面,不用为众所称的虎将张飞,而破格提拔一牙门将军负此重任,这大出人们的意料之外,因而引起全军大惊。刘备大会群臣,问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赞许,众壮其言。 刘备以知人见称。刘备之所以知人,主要看其人的实践中如何。他选将用人也据此而定。刘备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是根据魏延在战争实战中的表现决定的。魏延出身于行伍,他是从实战中找出来的,他学到打仗的本领是来自实战,他是以其卓越的战功获刘备的赏识的。 知人难,难在于分其良莠、贤佞,这是因为人是很复杂的。《六韬·选将》举了这样的十五种例子:有的外似贤而不肖,有的外似善良而实是强盗,有的外貌似精明而内无才能,有的外似忠厚而谦谨而内不至诚,有的外似好计谋而缺乏果断,有的外似果断而内实是蠢才,有人外似实恳而内不可信,有的外似懵懂而为人忠诚,有的言行过激而平易近人,有的外貌严厉而内实温和,有的外似软弱其有不扬而能干,没有完不成的事。人就是这样往往表里不一。尤其是表里不一,又巧于伪装的人,以其外善蔽其内恶,以其外贤掩其内奸,那就更难辨别了,所以佞人常能欺人而得售其奸恶。因此观察一个人,不能只看其表面,要透过其表面现象透视其内心世界,这就是说要从表到里,看是否一致,才能知其人。要做到这一步,确是不易。而能否知人,这决定了如何看人,如看人重德重其实践,佞奸者骗人之术则难于得逞。如果只听其言不察其行,且喜人歌颂,恶人直言,就恰好为阿谀者所迷,把佞奸视为忠直,将忠直视为佞奸。对此,古人多有论述,指出佞奸者难辨的原因及如何从表到里辨别贤会之法。 对于佞奸者来说,是因其能以假象蔽其真象,以外表忠义掩其内心的奸诈,且其谋深术巧,使人迷惑而难辨识。 《吕氏春秋·疑似》指出,物之相似最能迷惑人,它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这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辨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这是说,相似的事物最有迷惑人,石似玉,玉工难以辨其真伪;剑似吴干定剑,铸剑师也难其优劣;博闻善辨的人似通而实不通,足以惑人而误事,这是贤明君主所虑的。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自恃见识超人而独断独行,其左右也顺其意投其所好。因而被视为心腹忠臣,正是其君似智而实不智,其臣似忠而实佞奸,致亡国亡身。最典型例子,就是明崇祯皇帝及围绕在他左右的那班倒佞臣。崇祯诊断他是英明之主,臣下无人超过他,他的旨意就是真理,与他相左的视为庸才,或逆臣,一直到死都认为明亡咎不在已,而且在于群臣无能。他相信的都是对他听话、奉承的宦官和佞臣。下是这些似智、似忠的君臣断送了明王朝。但这位似智的崇祯皇帝,他跟其前几代的只想享乐边朝也不上的皇帝确有点不同,他日夜操劳,好像有作为的贤君,故能迷惑人,因而不少人为之惋惜,认为他非亡国之君,而处于亡国之时。 《后汉书·虞延传》记载:新野功曹劝衍,因是外戚,有一次得以参加朝会。邓衍容姿出众,仪表不凡,初即帝位的汉明帝刘庄见了,自叹不如,对左右说:"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给车马衣服。虞延以衍有容仪而无实行,未曾待之以礼。明帝既赏识邓衍,便下诏令他以南阳功曹职位来京朝见,既到,任劳任为郎中,不久又升为玄武司马,即负责管皇宫的北门,俸禄一千石。后因邓衍在职不服父丧事,明帝知道了,叹气说:"'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愧而退。人们因此以虞延有知人之明。 汉明帝与虞延对邓衍的看法截然相反: 汉明帝这人一贯偏激,看人往往片面,一见邓衍仪表出众便无限赞誉,既赏物又接连升官,而不问他的能力和品行如何,确是以貌取人的典型。及知邓衍在职不服父丧,才承认看错了人,自叹知人难。因为邓衍为了当官,父死而不服丧,这在古代是大不孝,是个缺德的人,为人所不齿。事情被揭发了,邓衍也自感惭愧而退职回家去了。 虞延能知人,是因他不是以貌取人,而是重在看他的实行。当时,虞延任南阳太守,他为人正直,用人执法,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讲私情。邓衍是他的属员,汉明帝虽赏识邓衍,重予赏赐,但虞延认为衍"华不副实,行不配容",即仪容与德行不相称,衍自京回南阳有三年之久,虞延都不任用。因此,汉明帝才令邓衍到京任职。 可见,汉明帝以貌用则误,而虞延看人不重仪貌而重其行,故能知人。 隔行如隔山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识。就是说,不同行业之间的人,互相识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考察人时,不仅要看德,还要看其才。即除了考察政治方面的素质,还要考察其业务专来的素质。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是听不懂音乐的好坏的,没有美感的眼睛,是难以识别何为美,何为丑的。识人当外行是不行的。你要了解某一些方面的人才,看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就只有虚心地请教考察对象同行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及其周围的同事。作为识人来说,你想顺地准备地识别人才,你就须事先学一学识人学,免得识人时说外行话。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识。从识人角度来看,不可忽视这一定律。前人已经反复告诉我们,"贤者知贤,以者知能。"生活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你要被一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自己首先要有美好的视野。没有音乐修养的人,欣赏不了音乐,因为缺少一双听得懂音乐的耳朵。缺乏专业知识,才能的管理者,在认识他人、选拔各种专业和有特长的人才时,总会遇到些困难。 识人者,如果自己具备某种才能,才更善于发现人有这种才能的人才。华罗庚发现陈景润是人才,是因为华罗庚懂得高深的数学知识,谢晋发现电影演员祝希娟,是因为谢晋有深厚的导演功底;徐悲鸿发现齐白石,是因为徐悲鸿是国内画坛大师。舍铺琴科小时候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农奴,穷困的生活使他得不到学习的机会,只能靠在装饰画作坊当学徒,背着老板偷偷画两笔。有位识才的画家看他有点艺术才能,就设法同他的主人交朋友,介绍舍铺琴科同大画家布留洛夫相识。后来,舍铺琴科经过努力,成长为在美术、小说、诗歌方面均有成就的著名人才。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社会主义的人才系统工程》中指出:"识人的问题在于研究建设社会议中各行各业能人的特征。"但识人是隔行如隔山,同行易相识。他说:"一个物理学教授识别物理研究生,要判断收不收他做学生是不难的,因为他懂得物理研究生所需要的特征;即便是不能考试答卷表达了出来的特征,当面谈几句就解决了。所以行家与选拔对象面谈是识别人才的好办法 整体看全人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用人单位由于种种社会偏见,总是把人看偏了,看错了,看死了。分析其根本之点不在于缺乏从整体上识人、看人。所谓整体的看人,就是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全面、客观地,发展地认识一个人。 所谓发展地看问题和看人。就是要"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人是会变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人。如果用老眼光去看人,就会把人看错了。 所谓全面地看人,就是要对一个人的优点的缺点、成绩和错误、长处和短处作全面的考察。 所谓历史地看人。就是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看人,不能只看一个人的现在,而不了解他的过去。 所谓具体地看人。就是既要看到一个人与其所在群体的共同之处,也要看到这个人特有的个性。对具体的分析。 在我们识人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以点概面,从面影响对一个人的总体的形象的认识,"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以点概全,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人的全貌,只有从整体来认识人,才能对一个人有比较全面、深刻、真实地把握和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印象来识人,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某人是"好人"的印象就形成对某人以后认识的定型模式,对"好人"所做的坏事就易出现不正视,找理由或歪曲的反映;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某人是"坏人"的印象就形成对某人以后认识的定型模式,对"坏人"所做的好事就易出现不正视,找理由或歪曲的反映。 要正确地科学地识人,就必须从整体识人。一要全面地看人,把人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和主流。不可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是要历史地看上,不但看人的一时一事,更要看人在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三是要发展地看人。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绝不能把人"看死"。要注意人的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和趋势,看到人的潜力及发展前途。四是要在实践中看人,重在表现。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要特别注意到人在关键时刻和表现,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烈火识真金。 要正确地科学地识人,从整体识人,就要注意发挥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人,特别是成年人则正相反。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被一些学者看成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特点。我们要发扬中国人这种整体性的思维特有优势,来识别人才,发现人才。所谓整体性的综合思维方式,就是将事物经分析之后的各个部分、方面、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去认识,得出一定结论性认识。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从多角度来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如果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如果从近住远看,会把人看小了;如果从门缝里来看人,会把人看扁了。如果我们把从不同角度看人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就会得到一个符合实际的总体的认识。 从整体上来识人,就是要按人才所构成基本要素的总体来识人。人才要素概括为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五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成一个整体。德,指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与心理品质。德是人才的灵魂。识,指见识。才,指才能。学,指各科知识,我们所要求的人应该是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人中和现实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全才,我们只能用其长避其短,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共才。这也是我们从整体识人的基本思想。
/
本文档为【七、观人之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