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按摩治口疮

中医按摩治口疮

2010-09-25 8页 doc 774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按摩治口疮口腔溃疡一般发生在口腔粘膜,可在任何部位发生,病程一般为一星期左右 口腔溃疡一般发生在口腔粘膜,可在任何部位发生,病程一般为一星期左右。其特点是在发病初期,溃疡面呈淡黄或带灰白色,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自发性烧灼样的疼痛,进食、说话时疼痛加剧;后期溃疡面灰白假膜脱落,疼痛减轻,可自行愈合,不留疤痕。此病可以反复发生,使人颇为苦恼。复发性口疮,又称阿弗它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以口腔浅表粘膜损害为主,反复发作,以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溃疡内陷)、痛(灼热疼痛)为特征。本病病因,...
中医按摩治口疮
口腔溃疡一般发生在口腔粘膜,可在任何部位发生,病程一般为一星期左右 口腔溃疡一般发生在口腔粘膜,可在任何部位发生,病程一般为一星期左右。其特点是在发病初期,溃疡面呈淡黄或带灰白色,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自发性烧灼样的疼痛,进食、说话时疼痛加剧;后期溃疡面灰白假膜脱落,疼痛减轻,可自行愈合,不留疤痕。此病可以反复发生,使人颇为苦恼。复发性口疮,又称阿弗它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其主要临床现为:以口腔浅表粘膜损害为主,反复发作,以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溃疡内陷)、痛(灼热疼痛)为特征。本病病因,至今未明。现代西医学亦乏特效疗法。 艾灸 (一)取穴 主穴:神阙、涌泉。 配穴:三阴交、足三里。 (二)治疗 主穴仅取1穴,可酌加配穴。让患者保持坐姿,放松全身,用市售清艾条或以艾条加入丁香、吴茱萸、附子、细辛等药末制成艾条(15×1.5厘米),点燃后距离皮肤2~3厘米处对准穴区进行薰烤,至患者肚脐中央位置感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为宜,再把艾条燃端固定在一定高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连续灸治5~10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亦可采用雀啄灸法。配穴用温和灸。一般灸2~4次会有效果。一般每次灸30分钟,每日1次,重者1日2次,10次为一疗程。孕妇勿灸。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完艾灸后,不要吃寒凉或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效果。忌西瓜。 专家点评:口腔溃疡大多是虚火引起,中医认为虚火产生的原因是肾阴虚。通过艾条灸肚脐位置的神阙穴,能够起到补肾阴的作用,所以能起到消除虚火的作用。 温灸是中医古老的养生疗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夏天来了,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耐热度也随之提高,此时实施温灸比较方便且不容易被烫伤,并且,中医上历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用温灸疗法调节体内阳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暖胃健脾: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用艾条灸足三里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取穴时,屈膝或平卧位,将四指并拢横量,在外膝眼直下方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取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灸疗可改善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治疗胃病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施灸2到3个月;保健养生可每周1~2次。 补肾固元:用艾条灸关元穴5~10分钟,或用艾罐灸30~40分钟。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指下缘处取穴。长期施灸有理气和血、补肾固元之功效,能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及妇科疾病。 治疗疾病隔日1次,连续施灸1个月;保健养生可于每年夏秋之际施灸一次。 止咳:用艾条温和灸肺俞穴20-30分钟。该穴位于背部,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灸疗该穴可改善气喘、咳嗽、鼻塞等症状,对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每天1~2次,7~10天为一疗程。 治疗偏头痛:用艾条温和灸或隔姜灸列缺穴5~10分钟。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位于腕横纹上1.5寸处,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灸疗可改善落枕疼痛和偏头痛,预防颈椎病,对感冒咳嗽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定神安眠: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由他人将清艾条点燃,对准足底涌泉穴施行温和灸,双足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温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什么是温灸? 温灸又叫艾灸,属于针灸大范围的一种。中医认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温灸的基本施法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灸的。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间接灸:施灸时,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生姜、蒜片、食盐、附子等物隔离,可以增强功效和减少刺激。生姜、附子可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 艾罐灸:把艾叶磨碎了之后做成艾绒,装进带小孔金属罐子里,点燃艾叶,把罐子装入小布袋,再包一层毛巾,然后放在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发热为宜。 中医专家提示: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辅助。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艾灸治疗胃痛方法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我喜欢用8-10根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我还喜欢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你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2-3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有的人看到用艾叶泡脚有这么多的好处,就经常用艾叶泡脚,有的人几乎每天泡,这样又过了。因为用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等。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的,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所有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这样即去了寒又不泻气。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虚不受补,吃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你就等什么时候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没火时就继续食补,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如果又上火了,仍然用艾叶水泡,但同时必须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不要再有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以后还是一样,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这是要泡到身体发汗,但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发热时加葱白,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要连喝几次,喝到身体发热了,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并注意休息,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正确使用艾叶,能有效地缓解和治愈我们身体的病症,而过量的使用艾叶,却会使身体出现亏虚,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还会出现眼睛干涩、人乏力,以及情绪低落,重者会出现咳喘。所以,任何东西都是好的,只要使用的恰到好处,才能促进我们身体的健康。 版主小琴言:艾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泡的,当你泡脚口腔溃疡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的时候,那是你的诊断错误,当停止,换个思路。有些人不适合。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补肾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 (2)清小肠经300次,退六腑100次。 (3)以指按揉合谷穴1~3分钟。 (4)按揉双侧足三里各1分钟。 (5)推擦涌泉穴30~50次。 2.随证加减 (1)心脾积热型:症见口疮边缘鲜红,灼热疼痛,烦躁不安,口臭流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心经300次,清大肠200次。 ②直擦腰背至骶部,往返5~10次。 ③推下七节骨30O次。 ④水底捞月法:水底穴在小指旁,明月穴在握拳时中指端。按摩时用冷水滴入患儿掌心,用右食指从患儿小指尖旁推至明月穴,在穴位上旋推,边推边吹凉气约20次。 (2)虚火上炎型:症见口疮周围颜色淡红,精神疲倦,身体消瘦,两颧发红,口干口渴,口臭不显,舌质红,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推擦涌泉穴加至100次。 ②横擦肾俞、命门穴处,以透热为度。 ③指揉双侧三阴交穴各1分钟。 ④掐阴陵泉1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清心经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揉总筋30次。 (2)推小横纹50~100次。 (3)清小肠100次,揉小天心50次。 (4)搓擦涌泉穴3~5分钟。 (5)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直擦腰背至骶部的肌肉,以透热为度。 (6)以指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分钟。 2. 生活调理 (1)口疮常反复发作,患儿往往痛苦不堪,所以,一定要加强,不要给患儿吃过热、过硬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应进食流汁。 (2)注意口腔卫生,要经常用温开水漱口。 (3)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中药外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口疮痛甚可用青黛散涂患处,腐臭可用锡类散涂患处,腐烂渐去可用珠黄散涂患处。 (4)重症口疮患儿可有发热、烦躁,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患儿吃药、打针。对于高热的患儿,要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服解热止痛药等。   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100~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边。 操作:①补大肠: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食指尖向虎口直推,②清大肠:与上面的手法相同,不过从虎口推向指尖。约100~500次。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腹痛,食积,脱肛等。 穴位:七节骨(七节)位置:自第2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腹自下向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自上向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均推100~5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穴位:肾俞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遗尿,尿频,腰酸乏力等。  穴位:三阴交 位置:在足内踝上3寸。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而揉之,约揉1~3分钟。 主治:遗尿,尿潴留,惊风,腹痛等。 穴位:总筋 位置:手腕掌侧横纹中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用指端揉。掐3~5次,揉主治:惊风,抽搐,口舌生疮,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用中指端揉或用拇指甲掐之,约30~50次。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等。   穴位: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操作:①补小肠:用拇指从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小肠:从指根推向指尖,见右图。约推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泄泻,尿闭等   穴位: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推向腕,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一切热证。高热,烦躁,咽喉肿痛,大便干燥,鹅口疮,腮腺炎等。
/
本文档为【中医按摩治口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