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04-22 2页 doc 115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874000

暂无简介

举报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2.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不断向东扩张,经数年征战最终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同时,亚历山大带了许多随军学者,他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扩大了希腊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B.有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C.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D.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3.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B.因社会的不同分工而产生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D.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4.有人认为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世界被发现”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了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B.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C.推动地中海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5.农耕和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推动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B.养殖技术的提升C.文学艺术的发展D.生产方式的变化6.1697年,在英国出版的日志《新环球航行》中,一句“这里(后经确认为澳大利亚的丹皮尔半岛)既不是亚洲也不是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引起了英国海军部的注意。海军部找到这位“一贫如洗”的作者,并委托他重新到新荷兰(澳大利亚)勘查。这表明当时(  )A.澳大利亚成为殖民争夺焦点B.英国政府较为关注航海探险C.荷兰的殖民霸权正遭遇挑战D.欧亚远洋贸易利润空间较小7.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这种殖民活动(  )A.推广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B.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C.根源于商业和海外贸易需要D.导致了直接民主制的确立8.“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格纳埃乌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据材料这份广告应该在(  )A.古希腊B.古埃及C.古罗马D.两河流域9.一位考古学家说“从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美洲古文明是(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具有浓郁宗教色彩D.、富有文明的多元性10.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1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地区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B.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的不同C.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D.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B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英国民主只是极少数人的民主。C1800年,欧文担任英国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厂经理,他缩减工人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缓和了当时英国的劳资矛盾,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D《共产党宣言》中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结尾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A.AB.BC.CD.D13.据《后汉书》记载,166年,两个彼此称呼对方为“大秦”但并未自称“大秦”的国家有了第一次外交接触。两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的、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将它们间接连接起来。这条“道路”是(  )A.丝绸之路B.瓷器之路C.香料之路D.玉石之路14.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15.中古时期,西欧学校教育由教会把持,主要教授神学理论,从11世纪开始,算数、法律、医学等课程的比重日益增加。这种变化源于(  )A.教会受到普遍质疑B.科学革命开始兴起C.生产方式根本转变D.西欧工商业的发展16.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在全国开辟的驿道四通八达,设驿站900多处,古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据此可知,古代世界的大国重视(  )①道路交通建设②加强帝国内部联系③对地方的控制④强化封建政府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在位时,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宗教等事务,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据此可知,当时桑海(  )A.实行中央集权统治B.借助宗教巩固政权C.确立西非霸主地位D.鼓励发展商业生产1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9.约公元前420—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该剧作者意图(  )A.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C.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20.“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A.古代亚洲的蒙古人B.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C.近代非洲的班图人D.古代欧洲的日耳曼人21.学者伯尔曼指出:“(中世纪欧洲的)农奴被称作束缚于土地上的人。这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他们不能离开土地:这也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也不能将他们驱赶出去。“这体现了庄园主与农奴之间(  )A.层级相对独立B.相对自由与平等C.等级差别明显D.义务具有双向性22.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是(  )A.封建等级制B.世卿世禄C.种姓D.世家门阀23.但丁和彼特拉克认识到爱情是人性中不可压抑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这表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A.深受宗教的影响B.否定自身的价值C.淡化信仰的权威D.忽视个人的欲望24.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被誉为“新世界的罗马”。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主要目的在于()A.便利人们出行B.促进各地文化交流C.便于征税征兵D.传递情报调动军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阿拔斯王朝的最初100年是阿拉伯帝国的繁荣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由于减少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一时期政府拨出一部分税收用以修建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开渠筑堤,建造水库,同时利用水车等简单机械抽水,尽量扩大灌溉面积。纺织、金属加工、制陶和造纸等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大马士革的缎、库法的绢、叙利亚的玻璃和布哈拉的毛毯等皆以质地精良而著称,享誉遐迩。城市随之繁荣,巴士拉、库法、大马士革和开罗等都是著名的大都市,规模巨大,人口众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商业发展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材料二:英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日趋完善材料三:法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颁布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法典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的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27.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摘编自《独立宣言》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赋予的权力。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所有公民……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的差别外,没有其他差别。——摘编自《人权宣言》材料三 这几件事情综合在一起,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在解放,眼界在拓展;人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认识,都在发生与中世纪不同的根本性变化。——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提炼二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2)结合14-18世纪的世界历史,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说明。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5-1999世界大事记(部分)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成立。1947年,英国结束其在南亚的帝国统治,印巴分治;美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革命。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欧共体的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澳门回归中国。根据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论题明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项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的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有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有历山大东征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不是扩大了希腊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有历山大东征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不是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排除C项;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结合人类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可知,不同地区的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这些说明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非强调因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人类文明,排除B项;人类文明在交融中创新发展,但仍保留各自文明的特色,而非趋同,排除C项;文字的产生成为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人类文明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需要结合人类文明产生的特征来解答。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时间“14至16世纪”和“世界被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人类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故B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不包括美洲,排除A;新航路开辟后,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C;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是在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解题关键是对“世界被发现”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信息分析出“世界被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再具体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5.【答案】D【解析】根据唯物史观可知,推动文明进程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生产方式的变化是推动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A、B、C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故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考生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进和解答。本题主要通过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素养。6.【答案】B【解析】根据“海军部找到这位’一贫如洗‘的作者,并委托他重新到新荷兰(澳大利亚)勘查”可知,英国政府较为关注航海探险,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澳大利亚的殖民争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荷兰的殖民霸权遭遇挑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亚远洋贸易的利润,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的殖民扩张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希腊人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在希腊城邦之外广泛进行的建立殖民点的运动,这使得希腊的商品经济获得发展,思想文化得到繁荣,但殖民活动的根源是商业者为觅得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希望到海外建立贸易据点,扩大经济贸易圈,C项正确;这种殖民互动下,建立的城邦仍然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排除A项;在古埃及末期,埃及文明散播到了爱琴海流域,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崛起,进而塑造了古希腊灿烂的文化,排除B项;在殖民活动之前,希腊城邦就已经确立了直接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C。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政治制度,需要结合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征来解答。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C【解析】根据“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格纳埃斯•阿雷乌斯・尼基迪乌斯•梅乌斯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可得出材料中关于房屋租赁的内容,体现了法律中的契约精神,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这与古罗马的法律有关,C项正确;ABD项的文明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排除ABD项。故选:C。本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本题考查了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9.【答案】B【解析】“从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表明各自独立相对隔绝,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在了解和认识史料的作用时需要引起注意。10.【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说明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楔形文字方面的信息,故B项排除;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故排除D项。故选:A。本题考查古代文明,考生需要结合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来回答。本题主要通过古代文明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有差异,历史发展不同,造就了文明的多元发展特征,所以B正确;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促进古代文明的发展,所以A错误;古代中国不是小国寡民状态,所以C错误;大河与高山没有阻隔文明交流,所以D错误。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大河文明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大河文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2.【答案】B【解析】根据”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中所占据的比例可以看出,英国民主只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大部分人并没有获利相应的政治权利,B项正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的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涉及到英国,排除A;从“1800年,欧文担任英国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厂经理,他缩减工人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不能得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的说法,排除C;《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不可能总结1871年发生的巴黎公社的经验,排除D。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史料的作用,要求学生结合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对历史史实分析的基本原则,还要搞清楚影响力史分析的因素。1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两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是指东汉和罗马帝国,它们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因此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故A项正确;唐宋时期丝绸之路被称为瓷器之路,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香料之路是指新航路开辟后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上航路,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玉石之路是早期的沟通中西交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以新疆和田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和田玉,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渐进到达中原地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判断出“两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是指东汉和罗马帝国,然后结合丝绸之路对这两个国家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对汉代丝绸之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重点强调阿拉伯文化“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意在说明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在材料中有涉及,但是材料重点强调“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排除A项;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观点表述错误,排除C项;欧洲文明不是源于阿拉伯及东方国家,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阿拉伯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又将这些文化遗产传回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侧重于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需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进行思考。15.【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因此学校教育的算数、法律、医学等课程的比重增加,故D项正确。A项中的“普遍”说法绝对化,而且这也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后,科学革命开始兴起,文艺复兴发生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中古时期,西欧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封建的生产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故选:D。16.【答案】A【解析】阿拉伯和罗马都重视交通建设,而交通建设有助于加强帝国内部的联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①②③正确,A正确;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排除④,排除B、C、D。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考生可根据材料“在全国开辟的驿道四通八达,设驿站900多处,古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属于一道典型试题。1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宗教等事务,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特区。中央各部大臣和地方高级行政长官,都由国王从王族国戚中选派亲信担任。”可知,桑海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材料不是借助宗教巩固政权,排除B项;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鼓励发展商业生产,排除D项。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解读题意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8.【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这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应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里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应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9.【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看,雅典民主政治从繁荣走向衰落,雅典内部矛盾尖锐,《伊翁的故事》描述正好反映了当时雅典社会内部党争剧烈、政治上一片混乱的情景,体现了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宗教信仰问题,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时间是雅典民主政治从繁荣走向衰落时期,不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贫富差距内容,故D项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在伯利克里后走向衰落,材料正处于这个阶段,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弊端引起了一些正直和关心国家前途的人的不满。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雅典民主政治演进过程,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20.【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最早是由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培育的,所以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21.【答案】D【解析】据题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农奴被称作束缚于土地上的人。这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他们不能离开土地:这也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也不能将他们驱赶出去”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但庄园主也不能随意对农奴进行驱赶,由此可知农奴和庄园主之间存在双向的义务,故选D;相对独立和自由平等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B;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奴和庄园主之间的等级差别,排除C。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考生可根据材料“(中世纪欧洲的)农奴被称作束缚于土地上的人。这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他们不能离开土地:这也意味着,除非根据某些条件,也不能将他们驱赶出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世纪的欧洲,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2.【答案】C【解析】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是种姓制度,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种姓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2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可以看出但丁和彼特拉克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故A正确;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欲望,故BD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但丁和彼特拉克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而非淡化信仰的权威,故C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他们往往利用已有的信仰模式为自然的感情冲动寻找合理位置”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宗教对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加人修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便于印加王室对全国的统治,其主要目的在于传递情报和调动军队,故D正确;印加帝国发达的交通网可以便利人们的出行,但这属于其影响而非目的,故排除A;印加人所修筑的众多交通道路,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文化交流,但这不是其主要的目的,故排除B;C项说法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古代美洲文明,依据材料“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美洲印加文明,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5.【答案】【小题1】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小题2】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政治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帝国统治者对工商业发展重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帝国,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阿拉伯帝国商业发展特征来分析;第二问结合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的原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帝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6.【答案】【小题1】缺陷: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小题2】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曲折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原因:英法不同的历史传统,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的君主权力相对强势;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英国孤居海外,较少受到国外势力的影响,可以自主地发展,法国受欧洲其它国家干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民主制度。第一小问要结合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缺点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近代英国法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缺陷,其次要搞清楚近代英国和法国民主政体的特征和影响因素。27.【答案】【小题1】共同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制等。思想来源: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想。【小题2】说明:14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明芽,一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对自身的认识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欧洲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推动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变化。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进一步突破封建束缚,推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到来。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为理性主义,反对封建王权,教权和等级制度,要求建立民主,自由,法制的社会,使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变化,推动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到来,推动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从而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解析】1. 第一问,共同点对比材料一、二分析比较即可;思想来源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解答。2. 本题考查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背景等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8.【答案】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然后,自拟论题,论题要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如,根据材料信息“1947年,英国结束其在南亚的帝国统治,印巴分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革命;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澳门回归中国”可得出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论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二战的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等影响下印度、中国、古巴、非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角度分析。故答案为:论题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或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论证: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经过反法西斯锻炼的亚非拉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同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也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物质和组织条件,而二战后联合国的非殖民地化活动、民族自决原则、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导下不断斗争,迫使英国同意其独立。中国在中共的领导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开启了新篇章。拉丁美洲的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傀儡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表明世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亚非拉独立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论题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论证:鉴于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了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和运行,向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二战后,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这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解决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困难,起到积极作用,但计划经济模式忽视市场,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长期局限于成员国内部的经贸活动,具有封闭性,割裂了世界经济,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集团合作的加深,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层次迈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香港澳门的回归,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1947年,英国结束其在南亚的帝国统治,印巴分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56年,埃及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59年,古巴革命;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澳门回归中国”的主旨,并能够正确认识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历史影响。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香港澳门的回归,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及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
/
本文档为【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重点中学联考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