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章习题12 9.2.3溶解度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章习题12 9.2.3溶解度

2020-04-15 2页 doc 83KB 3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慕联教育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4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以网络在线教育为主,集教育软件研发与销售、教育信息咨询、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专业从事网络微课程开发和微课录制,现有初中微课程3000多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体育、实验、中考解析以及各科提优课程,旨在通过网络把优质、生动的教育资源分享给莘莘学子。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章习题12 9.2.3溶解度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人教版化学九下9.2.3溶解度1.能证明硝酸铵溶液在3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有硝酸铵晶体析出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硝酸铵晶体析出C.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铵晶体,晶体不再溶解2.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章习题12 9.2.3溶解度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人教版化学九下9.2.3溶解度1.能证明硝酸铵溶液在3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有硝酸铵晶体析出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硝酸铵晶体析出C.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铵晶体,晶体不再溶解2.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甲、乙、丙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4.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溶质 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5.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已知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分别取样(如图),则一定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操作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该晶体C.略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少量水6.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浓度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粗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粗盐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粗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9.25℃时,向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 ℃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至t1 ℃,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解析:1.D解析:饱和状态是指温度不变时,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状态。2.C解析: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C解析: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有:改变温度,增加溶质。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4.A解析:加入溶质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B解析:加入晶体能溶解的是不饱和,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6.B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A. ②中溶液中有剩余的未被溶解的固体,说明已经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 ③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饱和,符合题意;C. ②③中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溶液的浓度不相同,不符合题意;D.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由图可知,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符合题意;选B7.D解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8.C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 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能得到80g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溶质的析出质量,故D错误。故选C。9.C解析:溶质质量先增大后不变。10.C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在t2℃时a、b、c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在t2℃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50g a物质,且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在t2℃时a、b、c的溶解度关系为a>b>c,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此时其质量分数关系为a>b>c,降温后a、b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但在t1℃时,a的溶解度比b小,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b>a,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在降低温度时,其饱和溶液变化为不饱和溶液。1
/
本文档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第九章习题12 9.2.3溶解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