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

2017-12-24 11页 doc 28KB 3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 分析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 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 0朱美禄[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贵阳550004] 因为只有《花之寺》《女人》和《小哥儿俩》三本薄薄的小说集,淹没在现代文学海量作品中,所以长期以来凌叔 华是一个被文学史忽视了的女作家.其实,凌叔华颇有才情,她的小说如陈年佳酿,蕴含着醇厚绵长的滋味.这种 阳春白雪般的作品,虽然难以得到一般读者的青睐,但当时敏感的批评家认为她的小说具有”最恬静最耐寻味的 优雅,一种七...
(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
(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 分析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 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 0朱美禄[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贵阳550004] 因为只有《花之寺》《女人》和《小哥儿俩》三本薄薄的小说集,淹没在现代文学海量作品中,所以长期以来凌叔 华是一个被文学史忽视了的女作家.其实,凌叔华颇有才情,她的小说如陈年佳酿,蕴含着醇厚绵长的滋味.这种 阳春白雪般的作品,虽然难以得到一般读者的青睐,但当时敏感的批评家认为她的小说具有”最恬静最耐寻味的 优雅,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 《花之寺》收录了凌叔华民国十三至十五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在主题上相当统一——探究了中国传统闺秀 在社会转型期所遭遇的爱情婚姻的困境,堪称是一个时代女性生命历程和文化心态的记录.鲁迅就认为凌叔华小 说反映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在这个精美的集子中,小说《吃茶》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中国传统社会,严于男女之大防,因而男女”授受不亲”.青年女子养在深闺,”莫窥外壁,莫出外庭”,很少有和 男性接触的机会.在小说《吃茶》中,芳影”正当芳菲时候”,但作为”旧家庭中婉顺的女性”@,因佳偶难觅,面对似水 流年,只得空在幽闺自怜. 好在欧风东渐之后,社会风气开始发生变化,原来男女隔绝的状态有所松动:男女可以聚会,交往,甚至”可以 做朋友”.这对被禁锢于深闺的芳影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觉得这风气也得学学”. 天不夺人愿,芳影认识了女友淑贞的哥哥.初次一同看电影,芳影便对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相貌真是不俗, 举止很是文雅……他很用神和我淡话……他跟我倒茶,拿戏单,捡掉在地上的手帕,临出戏院时,又帮我穿大氅 …… 唔,真殷勤.……出戏院时,他搀扶我上车后,还摘下帽子,紧紧的望了我一会儿呢.……”淑贞哥哥的出现,成 为了芳影”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小说中这种断断续续的回忆,呈现了许多温馨的细节,也意味着芳影开始进 入了思念不寐,”辗转反侧”的状态.在看电影时,淑贞的哥哥翻译了电影中男青年和情人话别的英文字幕:”爱能 战胜一切,爱是不死的”.尽管淑贞的哥哥解释说:”外国所说的爱字比中国的爱字稍差,情字似乎比较切实一点.” 但是”爱”字一经淑贞的哥哥说出来,芳影”脸立刻热起来”,既感到羞涩,又不禁心旌摇曳. 幻想是美好的,因为它激发了身处此岸世界的人对于彼岸世界的向往.幻想的内驱力就在于现实世界的缺 憾,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未得到满足的人才这样做.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 个幻想都是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的纠正.”通过幻想,白日梦者建构起了一个乌托邦,矫正了此 岸世界的不圆满性,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慰藉,生存的信心和生命的意义. 为了和淑贞的哥哥一起游公园,芳影不厌其烦地雕琢和打扮自己,甚至产生了”水晶帘下看梳头”的幻觉.谁 在看呢?当然是想象中的淑贞的哥哥.在临出门前芳影还不忘补一回妆:”把头发梳好,又重施一回粉,后来才把发 抿齐.打扮完,对着镜子又出了回神.”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诗经?伯兮》中说:”自伯之东,首如 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徐干《室思》诗云:”自君之出矣,明镜不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芳影这一症 候.表面上是在乎自己的形象,其实是”为悦己者容”,是为了赢得他的垂青. 在锨公时,”她觉到淑贞的哥哥处处都对她用心,上车又扶她上车去,下车又搀她下来,走山石或过桥的时 候,他都要上前搀扶她.唯恐她遇了不测的危险:且提了她的手袋及大衣紧紧相随,丫头使仆都没有他那样谨慎小 心.”“每逢芳影和他答话,他便很留心的听,笑微微的望着她;她遗落手袋在车上,她只提一声,他便从公园后边独 自走回公园前面,很不少道,奎替她拿回来.”这样超乎寻常的殷勤,让芳影如沐春风,也让她春心萌动.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小说论丛53 舾 一一一麟矾嘈读芳乏配公不钱仪一一敝奶敢卒龄美恋一一一 对恋爱对象的发现,使芳影”整天都觉得心阳满 满的,行也不安,坐又不宁”;对着玫瑰长吁短叹,对着 月亮发痴发愣.别人的话,”她都听不进耳,好似有个耳 套蒙上一样,除非有时候人家提到淑贞的家,她才像把 蒙耳的套子摘去”.种种怀春症候表明,芳影已经深陷 感情的漩涡,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对方了. 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男尊女卑”的等级序列,”男 ,A抵一对或一群——一男多女一-的住着”?,特别 是富家子弟,更把女性视为r具和玩物,”但知买笑追 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旧式婚姻于女性而 言,往往是通往奴役之路,她们普遍的不幸,使凌叔华 笔下末世淑女对婚姻多抱有一种疑虑和恐惧感.在 小说《吃茶》中,淑贞的哥哥一反传统中国男人的做 派,温文尔雅,怜香惜玉,他便成为了芳影心目中”理 想的青年” “礼者,人道之极也.”淑贞哥哥的礼仪行为规范. 凸显了人文精神,展现了人性关怀,也折射出耀眼的道 德光芒.但是这套礼仪规范,完全是一种异质文化教养 的结果.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国,”n~tn,l’处处男士有义 务尊重,体谅,照顾和保护妇女,为之排忧解难,使妇女 处于优先和优势地位.”这种绅士风度被列为基本的 礼仪规范,要求男性公众在社会交往中注意自已的仪 容举止,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另外, 在对话交往中,留心倾听,始终保持目光接触,则”表示 对对方很尊敬,对话题感兴趣,左顾右盼,表示不感兴 趣”?.淑贞的哥哥在国外留学,长期耳濡目染,不知不 觉中把这种礼仪规范内化到了,心里.当他回到中团时, 仍保留着异质的”洋”礼节.他对芳影礼遇有加.一如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完全是西方礼仪 . 文化内化到心里而产生的一种”自动化”行为 芳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方淑女,会吹箫,会书 法,也会吟诗作对.”箫”,”书法”和”对联”作为中国文 化的典型符号,在小说中承载了丰富的能指功能,意味 着芳影完全是受中国文化乳汁哺育长大的.芳影和淑 贞哥哥的交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跨文化交流. 芳影作为中国淑女,对异质性的西方礼仪既感到如沐 春风般的亲切.又因为陌生产生了严重的误读——}人 为王斌属意于自己,因而产生了”永以为好”的隐秘期望. 交往行为”在表达的过程中,对于一定范同内的 接受者,它必须提出有效性的要求”?,芳影和淑贞哥哥 的交往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无效的,但因为主体问性的 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有效性的异化.芳影没 有等来淑贞的哥哥,却等到了他送来的一张婚宴请帖: “张梅先女士与斌先生订于本月j十日下午二时在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J~说论丛54 北京饭店行结婚礼,恭请光临.”于芳影而言,”这请帖 好似一大缸冷水,直从她头上倾泼下来”,在意外的打 击之下,她不禁”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心情沮丧,泪 水涟涟.更不堪承受的是,淑贞还邀请她在哥哥大喜的 t:t子,充任搀扶新娘子的伴娘.从梦想中的主角变为现 实中的陪衬人,这无异于向芳影受伤的心灵撒了一把 盐.其实,小说中一直以”淑贞的哥哥”指称”王斌”,直 到芳影接到请柬时才出现”王斌”这一符号,除了隐含 的作者一直都在实施着严厉的控制,也暗示了两人之 间无法走近的陌生.另外,小说中淑贞的哥哥对芳影 始终用”芳影女士”相称呼,也可看出在客气中保持有 相当的距离.只是”人生自是有情痴”,芳影作为当局者 临事而迷罢了. 芳影一厢情愿的误读,虽然美丽,却又很苍凉.在 当时历史语境下,遭遇这种尴尬的远不止芳影一人.黄 家的二小姐,因为腿脚有毛病,更是陷入了婚姻困境之 中,因此她对归宿的渴望和寻找也就更加迫切.在淑贞 哥哥”搀扶她,服侍她”,对她表示关心体贴之后,”黄家 忽然托人示意,叫哥哥去求婚”.遭到婉拒之后,黄家却 责备说”既然不属意他家的小姐”,为什么”那样卖小心 呢?”这是小晚中一处”平行叙述”,意味着在本土礼仪 史化与域外礼仪文化相碰撞过程中,产生”感受谬误” 者不乏其人,也折射了中困传统闺秀普遍面临着爱情 婚姻的困境.在小说叙述中,淑贞的哥哥早已”在外国 和张小姐订了婚”,这种婚姻具有域外背景,也具有爱 情础,无关乎中尉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具 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尽管这种婚姻的男女双方被当时 保守的同人谑称为”文明男女”,但是对纾解中国女性 . 爱情婚姻的困境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所谓艺术,就是真理在作品中得到创造性的保 存.凌叔华的小说真实地反映_『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期 中同女性的困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剪影.海外 汉学家夏志清先生曾经指出:”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 者,观察在一个过渡时期中中国妇女的挫折与悲惨遭 遇,她却是不亚于任何作家的.”?而在《吃茶》这篇小说 中,凌叔华在呈现女性婚恋困境的同时,也指明了一条 出路.国 ?徐志摩:《花之寺?序》,载1928年3月10日《新月》第1 卷第1号. ??鲁迅:《(叶1阂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 (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腿,第258页. ?[奥]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求刚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年版,第102页..(下转第57页) —— 我这一身真龌龊啊. —— 洗衣是我的习惯. —— 穿着这身沉重的脏衣服是我的命运. —— 我也愿意给他洗一洗呢. —— 箪曹里的米饭真香呀. —— 这人一定很饿了. —— 《溧水》 他与浣衣女水边的这场”无声胜有声”的心灵交 流,是两颗真诚,善良的心灵间互相关切的问候和朦胧 的爱慕.他们”一个人在洗衣,一个人伫立在水边,谁也 不知道谁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他们所想的,又好像 穿梭似的彼此感到了”,心灵感应就在心灵碰撞的刹那 间产生了.作者在此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 营造了一个浪漫,温馨的场景.冯至用诗人之笔去书写 了一个富有母性的可爱少女,使她具有了雕塑之美,极 富古希腊庄严,崇高,肃穆的美学原则:”在原野的中 央,一个女性的身体像是从草绿里生长出来的一般,聚 精会神地捧着一钵雪白的米饭,跪在一个生疏的男子 面前.……这画图一转瞬就消逝了,——它却永久留 在人类的原野里,成为人类史上重要的一章.” 经历了重重磨折,告别了”江上”的渔夫和”溧水” 旁的浣衣女,伍子胥终于到达了出亡之旅的目的 地——”吴市”.”吴市”中的子胥”披着头发,面貌黧黑, 赤裸着脚,高高的身体立在来来往往的人们中间”,他 的出场引起了吴国人的关注.作者在此章中用音乐让 子胥的生命达到了沸点,在那变幻莫测,魔力无穷的箫 声中孕育着子胥的万言千语和他所经历的沧桑.冯至 引领着读者在音乐的天国里自由地翱翔: 这声音在听者的耳中时而呈现出一条日夜不息 的江水……再吹下去,吹出一座周围八九百里的湖泽, 这比昊市之南的广大的震泽要丰富得多……再吹下 去,是些奇兀的山峰…… 但箫声一转,仿佛有平静的明月悬在天空,银光 照映着一条江水穿过平畴,一个白发的渔夫在船上打 浆……忽然又是百鸟齐鸣,大家醒过来,箫声里有一个 早晨,这时一个女性的心,花一般地慢慢展开,它对着 一 个陌生的男子领悟了许多事物.…… —— 《吴市》 箫声本是听觉的,冯至再次化用诗的语言,运用 通感的手法将这不可触摸的呈现为可视的画面.”吴 市”的箫声缭绕于耳,留驻心田,读者的阅读于此也达 到了一个审美的高潮.乐曲的回环反复,悠扬灵动让人 的心境恬静,和谐,同时在乐曲中复现了子胥逃亡的全 程.这正是冯至创作美学追求的完美体现,是他叙写 伍子胥戏剧化”弧形人生”的落幕和诗意人生的再次 出发. 《伍子胥》的哲思在它的多棱的,诗意的叙述中充 分体现,整部作品始终让人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从而 也增添了文本的艺术张力和读者深入文本的难度.这 是一部富有创造性同时具有挑战性的杰作,冯至的诗 人化写作和他哲理化的抒情成就了《伍子胥》的非凡吸 引力,激发着读者一次次潜入文本底部探询那奥妙无 穷的意义阐释和审美感受.国 论冯至四十年代创作》,《现代 ?冯金红:《体验的艺术—— 文学研究丛刊》,1999(3).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 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页. ?汪毅夫,姚春树:《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初步考察》,《现 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3). ?冯至:《里尔克》,1936年11月作,见《冯至选集》第二卷,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8月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门市2010年哲社项目《东西文化的汇 流: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和五邑大学青年 ”人民文学”》 人文社科项目《从”人的文学”到 (Q938)之阶段性成果 作者:郁勤,文学硕士,五邑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 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传播.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rn (上接第54页)?鲁迅:《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一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曲蒙:《国际礼仪指南》,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21 页,第29页.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第61页. 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东南 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tom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小说论丛57
/
本文档为【(doc) 误读的美丽与苍凉——凌叔华小说《吃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