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外国文学史人物形象分析

2017-09-05 50页 doc 135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外国文学史人物形象分析1、 阿喀琉斯形象: 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 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
外国文学史人物形象分析
1、 阿喀琉斯形象: 阿喀琉斯,是神人结合而生,其母是海神的女儿忒蒂斯,他的母亲得到神谕说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一是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死,一是在和平的生活而获得长寿。然而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入世,重视现实,不怕死亡的英雄主义精神,他宁愿在战场上争得荣誉而早死,也不愿意过着和平生活而长寿。这就是他固执的性格,为了头上的光环而在所不惜,在民众的威望是他心目中最大祈求,他绝不会想到在平凡中老死,只有荣誉和尊严的依托,他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才 会获得他追求的荣誉和声望,以及得到的尊严。 阿喀琉斯性格特征多方面,他孔武有力,而又常如孩子般在母亲 面前哭泣,但他珍惜友谊与帕特克洛斯亲如手足,当得知帕特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杀死后,他为失去他的至交好友而痛不欲生,阿喀琉斯愤怒地叫:“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他远在异乡丧命,我没有援救他,现在我的短促生命对于阿耳戈斯人还有什么用呢?让宙斯和神祗们所规定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来吧!”正是这个亲如手足的情感,使得阿喀琉斯在战场上把杀敌报仇,作为对朋友的爱的体现和对敌人的恨,,使他成为嗜杀的恶魔,见到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杀,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河神出面阻止,他竟然同河神厮杀起来。仇恨在他心中燃烧,发誓把赫克托耳杀死来祭奠好友的亡灵。在同赫克托耳决战时,赫克托耳曾 哀求说:当决战一方死后,不要凌辱他的尸体。而阿喀琉斯根本就没 有理睬,残暴地把赫克托耳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的挚友的 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斯陪葬,可 见阿喀琉斯手段的残忍,这都是他把爱完全建立在对朋友的爱的基础 之上,但这残忍的手段却令赫克托耳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心伤透彻。 在另一方面,他出于对朋友的挚爱,珍视友谊,对朋友承担义务看得高于一切,反映了他善良温厚的一面。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 前来恳求阿喀琉斯赐还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此时的阿喀琉斯刚刚亲 手杀死了帕特罗克洛斯的仇人赫克托耳,失去挚爱的悲痛和手刃仇人 的快意,以及被普里阿摩斯的请求带来的矛盾心理,正反复在他心头 交织。但看到普里阿摩斯对失去爱子情感的流露,以及对他本人诚恳 切切的请求,使他想起自己年迈的父亲而起了恻隐之心,答应了普里 阿摩斯的要求,并设法保护其安全离去,且承诺休战十二天,让老王 从容地为赫克托耳举行葬礼。阿喀琉斯的这种温厚善良的本性还是得 到了很好的体现,天性的善良和尊敬长者充分得到呈现。 阿喀琉斯的人物形象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为个人荣誉而战。阿喀琉斯为了个人的荣誉的追求,不畏死亡而起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 视为最高的荣誉,认为怯懦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与其默默无闻而 长寿,还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的荣耀,这就是希腊人的观念, 同时也是阿喀琉斯的观念。只有战斗才体现他的价值所在,才能保证 的永久的荣誉,才能获得民众的爱戴和尊崇,视为神明。战斗,在他 的身上体现出了英雄主义形象,当他出现了希腊联军面前的时候,欢 呼声是那样热烈和高仰,就算是同敌军作战,士兵跟着他勇气和信心 也倍增,连敌手也胆怯地逃避和阿喀琉斯的正面交战。他热爱着自己 的民族,但当个人的荣誉和尊严受到损害的时候,维护这种荣誉和尊 严就会上升到第一位。在阿伽门农从阿喀琉斯的帐篷抢走他心爱的女 奴的时候,与高贵的阿伽门农发生冲突,那里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荣 誉和尊严受到伤害,从此,他不再出战,也不参加什么会议,任凭自 己同胞的血流于特洛伊城下,并祈求宙斯让希腊人流血牺牲,而他自 己却在帐篷里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地死去,没有一点的恻隐之心, 正是对阿伽门农的愤怒,拒绝出战,使希腊联军遭受到了重大的伤亡, 要让希腊人知道,战斗没有他不行,从而器重他。在这里可以看出, 为了维护个人的荣誉而使希腊军队重创,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这些 个人主义英雄形象不单反映在阿喀琉斯个人身上,也反映到整个希腊 文化。 阿喀琉斯这个人物形象,可以说是集各种性格于一身的,从而聚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他既有天真又固执,既残暴凶狠又温厚善良, 既有年轻的任性和无礼又尊敬老人,可以说,从整个人物的形象来说, 阿喀琉斯的忘我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荣誉和尊严构 成了他的性格和形象。 2、俄狄浦斯形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一幕“十全十美的悲 剧”,它塑造了俄狄浦斯在对抗命运中坚强勇敢、执着坚持的悲壮形 象。俄狄浦斯终其一生都笼罩在“杀父娶母”悲情诅咒之中,无法逃脱。他的坚强、勇敢、决断、坦诚与善良所有作为人间英雄的优秀品质只是加剧了自己在命运的精心的圈套中进一步陷落。他的动机是崇高的而又无私的,行动是坚决和英明的,但结果却与理想背道而驰——为逃避杀父娶母的“神示”而自我放逐远走他乡,却误杀了从没谋面的生父;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铲除了为害人民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被人民推选为芯拜国王,却娶了素未蒙面的生母;为解除芯拜人民瘟疫的苦难,按照“神示”需查出谁是杀死先王的凶手,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杀父娶母的凶手,最后刺瞎双目自我放逐;。如多德所言:“俄狄浦斯是伟大的,但那不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尘世地位——他的尘世地位是一个将如梦一样转瞬即逝的幻觉,而是因为他的内在力量:不惜任何个人代价去追求真实的力量,一旦发现后去接受和承受它的力量。‘这个恐怖是我的,’他喊道,‘除我之外无人能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它’。”在这部著名的古希腊悲剧中人成了命运的玩偶,所有的发生都早已安排,从起点回到起点,从死亡回到死亡,所有的原因都成了另一个原因的必然结果,而人与命运的抗争于人是 坚持的惨烈,于“神”却只是无聊的惩戒。 3、堂吉柯德形象 桑丘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一会是荒诞不经的梦想家,他的显著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他满脑子都是骑士小说里描写的那套古怪的东西,到处都有魔法,巨人,妖怪。一会又成了真理与正义 的捍卫者,有时候他既可笑又可怜,有时候却既伟大又崇高。堂吉诃 德的性格是崇高性格与滑稽性格的二重组合。在非骑士的时代,堂吉 诃德却以一个骑士的身份出现,注定了他性格中的滑稽因素。堂吉诃 德虽然想维护正义,保护被压迫者,但他做出来的却是非正义的行为, 反而使他所拯救的人受害。受骑士小说影响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这时 他是荒诞的梦想家和道德高尚的疯子,当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 个学识渊博,辩才出色思路明晰为理想奋斗的战士, 但是,他还有 丰富的崇高性格因素。他身上存在着一种伟大的信仰一种超越常人的 意愿而献身于他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崇高道德原则、正义感和无畏 的精神,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追求自由平等,反 封建,行动上百折不挠,除暴安良看作自己的天职。他酷爱自由和公 正,敢于为主持正义而忘我斗争。 他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盲目行为。他办事不讲实际,单枪匹马地乱砍乱杀,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 人,他都毫不气馁,而且从来也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3、他在主观 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 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他可笑又可悲,可亲又可敬, 在他身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古往今来文学史 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堂吉柯德形象的巨大概括力,使他成为世界 文学中不朽的典型之一。小说中的桑丘•潘沙则是塞万提斯刻意安排 的与堂吉柯德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角色。作者在描写他们的游侠 生涯中,广泛地采用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反复强调他们从外形到性格 上的某些特征,形成鲜明的对照。桑丘的表面愚钝配合与堂吉诃德的 疯颠,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桑丘是一个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农民,由于家境贫寒,在堂吉诃德的劝诱下当了游侠的侍从,指望能 通过游侠冒险生涯,做个海岛总督,他的驼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闪闪 的马车,没有嫁妆的女儿说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农民的 狭隘自私、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讲求 实际、冷静与清醒的一面。他时时在提醒堂吉诃德从幻想中回到现实 中来,在他眼里,风车不是巨大,就是风车;羊群不是大军,就是羊 群。在堂吉诃德的每次冒险之前,桑丘总是要劝阻,而每次劝阻都毫 无效果,而最终却总是证明桑丘的劝阻是正确的,这正好与堂吉诃德 的狂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小说开始时,他一边咒骂游侠骑士的疯狂幻想,一边希望赶快碰个发财的机会,一改家中的窘境。随着情 节的发展,桑丘进步了解了堂吉诃德的为人,开始看重他的“好心肠, 喜爱上了堂吉诃德,并且爱得比自己的眼珠还要厉害。”尽管他吃尽 苦头,也没有得到半分工钱,但始终没有抛弃他的主人,对堂吉诃德 的忠诚与友谊感人至深。 4、哈姆雷特形象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末期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 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 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 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 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 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接受了人文主义新思想与新观念,认为人是“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回国后却一连遭受到父死母嫁、叔叔篡位的三重打击。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下,哈姆雷特原先对人和社会的美好看法受到严峻挑战而陷入了深刻的精神危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哈姆雷特理想幻灭,开始了痛苦的探索。然而哈姆雷特并没有抓住机会进行复仇,而是贻误时机,造成了行动上的“延宕”,也因此引起了后人对此的各种推测。?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有责任和义务在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改造现实重整乾坤。相比之下,仅仅为父报仇就要简单得多。哈姆雷特所怀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好它。?哈姆雷特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 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 在于他是否成功地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 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 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拓深 可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5阿巴贡形象 对于仆人,阿巴贡极为苛刻。阿巴贡见不得拉弗莱什像根木头杆似的 戳在家里,怕他偷钱,把他赶了出去;他要克洛德婆婆打扫卫生并管 理空酒瓶,如果丢失或碰坏要从她的工钱里扣钱;他要勃兰达瓦,在 客人的酒里掺水,并且要求他控制客人喝酒;他要雅克达师傅身兼两 职,用马车的时候雅克达师傅是马夫,而烧饭的时候雅克达师傅就成 了厨子„„ 对自己的儿女,阿巴贡也是一样吝啬。他不但从不给儿女零钱花,还 希望从他们身上能够捞到一笔,所以才想得出来要把爱丽丝嫁给有钱 的昂赛姆老爷,要克莱昂特娶一个寡妇。对于他来说,儿女的幸福与 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钱箱里可以有进帐。 更荒唐的是,阿巴贡的那匹马,因为没有太多的事要承担,所以阿巴 贡总是控制它的进食,结果瘦得皮包骨头快病倒了,阿巴贡却还要它 拖车上集市。 阿巴贡放高利贷,却阴差阳错地放债给自己的儿子。而且15000法郎的债只付12000法郎现款,其余3000法郎以衣服什物首饰等折付。 并附有一张诸如四脚卧床、壁毯、火枪、砖炉、七弦琴、台球桌、鳄 鱼皮等物的清单,写明:“上列各物公平合理的价值总在4500法郎 以上,但由于放债人格外体谅,只按3000法郎计算。” 阿巴贡有钱,却总是担心有人要偷他的钱,谋害他,他把5万法郎埋 在了花园的地下,而且每天都要去看一看,生怕被人挖走。后来,当 钱箱失踪的时候,阿巴贡吝啬的病态的形象更加明显:“捉贼!抓凶 手啊!抓杀人犯啊:我完蛋了,我的脖子让人割断了,我的钱叫人偷 走啦!„„我那可怜的钱啊,我亲爱的朋友啊!他们硬从我手里把你 给抢走啦;你没了,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啊?我要死,我死了,我已 经入土啦!你们没人肯告诉我是谁偷的吗?我要去报告法庭,我要请 法官来审问全家的人:女仆、男仆、儿子、闺女都得审,连我也得审。 你们不管谁我瞧着都可疑,都像偷我钱的贼。把你们全绞死才好。我 求你们告诉我那个贼在哪里。如果我不能把钱重新找回来,我自己也 得去上吊。” 当克莱昂特以钱箱的退还作为婚姻交换条件的时候,阿巴贡当然选择 了钱,对他来说,真的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就在自己的婚姻泡 汤之后,他还要昂赛姆老爷担负两桩婚事的费用,还要给他做件新衣 服在办喜事那天穿。最后说:“我,我要去看看我亲爱的箱子。”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 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 四大吝啬鬼典型。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 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 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 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 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 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 质与性格。《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 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 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 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 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 财富时都是吝啬。 6达尔丢夫形象 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 图享乐的酒肉之徒。如: “一顿饭吃两只竹鸡、半只羊腿、一离开 饭桌就睡觉”;看到桃丽娜袒胸露背是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 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的女婿,一边又向奥尔贡 的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一半已经 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 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 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至 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 如: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还到宫廷告发奥尔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 文件,想置人于死地。并声称:“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 任。”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人。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的反 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个不 朽的艺术典型。 伪君子》是莫里哀讽刺喜剧的代表作.剧本围绕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与 奥尔恭一家的矛盾冲突来展开.喜剧的主题是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 骗性.17世纪法国出现的"圣体会"是封建顽固势力的代表,它以宗教为幌子进行秘密特务勾当,突出表现了教会的伪善的特点.《伪君子》 切中时弊,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2,人物形象 ?1答尔丢失 答尔丢夫是喜剧的中心人物,剧情就是围绕他披着宗教外衣进行诈骗 活动而展开的.他是一个没落贵族,宗教骗子.这个形象的最大特点是 表里不一,伪装虔诚.作者在剧本中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他的本质与假 象之间的严重失调和冲突,在同体对经中,使丑的东西原形毕露.他表面不喜爱吃,但实际是贪吃之徒;表面不好色,可骨子里全是男盗女娼, 甚至连恩人的妻子都要调戏.除了伪善之外,他还有阴险狡猾,歹毒凶狠的一面.为霸占奥尔恭的财产,他不惜向宫廷告密,并串通法院,欲 置友人于死地. ?2奥尔恭 奥尔恭是一个有产者,他笃信宗教,思想保守,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 彩的富商形象.他的愚昧轻信,形式主义的宗教狂热和宗法制的家长 作风,都是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莫里哀把他放在受害者的 地位,立意在于对资产阶级进行曲劝导,然而地他的保守性和妥协性 的提示,讽刺和嘲笑也是十分尖锐的. ?3桃丽娜 桃丽娜是一个机智,勇敢,直率而又善良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有健全的思考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最先识破答丢夫的伪善于面孔.她敢于斗争,机智,沉着,冷静地办理和应付各种情况.她富有正义感,为 人善良,忠于友谊,是莫里哀笔下描写得最动人的仆人形象. 7浮士德形象以及 靡非斯特 基本情节: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 悲剧。 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定了仅仅迷恋**的爱情(玛家蕾特)。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否定了与王朝相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瓦格纳、 欧福良) 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 拓生活和自由,然后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 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而在民间传说的长期流传和欧洲作家的反复加工过程中,浮士德这一 形象凝结沉淀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广袤深厚大 社会心理,其内核是对“历史之谜”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国民族文化心 理深层结构。他对自己生命本真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也就表现为分裂 已是:至于型、**与理性、人性与神性都处于剧烈的搏斗与奋争中, 对意识的分裂和二元化的体验使他充满了苦恼:“有两个灵魂住在我 的胸中,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 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 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浮士德》中的上 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义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却恰恰处于对 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 表着整个人类,而他一生的结局就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浮士德 那种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就是人性中的一种 积极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追求意识的体现者而出现的。 但是,为了凸现他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歌德运用了辩证法的论证,浮士 德这种对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而作为人类的代表他又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有着灵与肉,理想与现实实践的冲突,追求的古典美与现代社会现实的不协调性,因而由于人格中的弱点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诱而屡犯错误,屡陷迷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堕落,完全沦落,而是处在一个不断的斗争中,这善与恶这两种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与占据控制心灵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导致了他的行为的不断变换与痛苦抉择。浮士德在带领群众改造自然,兴建海边乐园的壮举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也领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的热爱自由,积极进取,努力创造,乐观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尽管曾经因为被引诱而犯错,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恶向善的人,怜悯并接纳他们。而且他的一生的奋斗也证明了上帝的话,人在努力时尽管难免迷误,但是会返归正道,由迷混不清进入澄明之境。浮士德的尸体最后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们抬向了天国,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获得了胜利,这就要归功于他的乐观向善,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理性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小世界到社会,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资产阶级的胜利。正如歌德所说的“他不是让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让人在内在的法则中看到心灵生活的统一性,这种法则把这种统一性的各个生活瞬间结合在一起,好似结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 米芾斯托米的辩证关系 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的关系 **的化身,淫荡无耻的本性,但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起到推动作用, 如使富士德走出书斋生活投身到实践中,鞭笞人贪图安逸使人更努 力,并且以一个虚无主义这眼光表现社会邪恶和人的软点,观点精辟 嘲讽辛辣,有以毒攻毒之效果。 8、恰尔德`哈罗尔德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这是一篇涉及当时重 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全诗共四章,贯穿着反对侵略、反抗暴政、追求 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品容纳了广阔的 社会思想内容。(1)长诗广泛地描写了各国人民在侵略者和专制暴 君的奴役下屈辱悲惨的生活,愤怒的谴责了各种形式的暴政,并对人 民的不幸予以深切的同情。(2)长诗反映了各国人民反抗暴政,争 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生活,诗人对人民正义的巨大力量给予充分的肯 定,对他们的斗争给予热烈的声援,作品不仅从正面描写了西班牙人 民反抗法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萨拉戈撒保卫战中 女英雄奥古斯丁娜的形象;而且还回忆描写各国英雄的过去,与现实 相对照,以此鼓励爱国人民起来推翻异国的暴虐的统治,为独立和自 由而斗争。(3)作品中还大量的描绘了未受黑暗的现实政治玷污的 大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自由生活的坚定的信念。《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恰尔德•哈罗尔德,另一个 是抒情主人公“我”,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恰尔德‘哈罗尔德 他是是英国贵族阶级的浪子和叛逆者,他厌倦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花 天酒地的荒唐“文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不满,怀着沉重的苦闷 心情离开故土。在海外游历的过程中,他孤独、忧郁苦闷,悲观,无 论对大自然的美还是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斗争都曾给他安慰,但已回 到现实就都表现得十分冷漠、消极。他愤世嫉俗,不愿与统治者同流 合污,但又不敢正视现实、干预生活,更不可能“与人民为伍”。他 只是一个冥想者、观察者、思索者。他的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 分子不满现实又找不到社会出路的心理特征,这种“世纪病”在当时 具有典型意义。他的形象是以拜伦的漫游经历为依据虚幻出来的。反 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不满 抒情主人公“我” 他是是一个感情炽烈的观察家和评论家,思想敏锐,是非分明。 “我”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对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积极 的思考和评论,满腔热忱地支持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号召他们摆脱 奴役、争取自由。抒情主人公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征。热情奔 放富有反抗精神,反对暴政和民族压迫,热情讴歌欧洲各国的民族解 放运动。 哈罗尔德与“我”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现了拜伦世 界观中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随着故事的发展,哈罗尔德渐渐让位 给抒情主人公,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发展,突出了主题。 9、堂璜形象 <堂.璜>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1665年的作品,借一个流行的西班牙传说揭露封建贵族的罪恶. <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 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但不忧郁,没有反抗进取精神。 唐璜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关键时刻还能表现出 英雄气概,然而他缺乏坚定信念,又意志薄弱,经不起住诱惑,这使 他也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和蠢事。可见这是个芸芸众生式的人物。他在 作品里发挥连结功能的需要,便于串连长诗的场面和情节。从客观上 看,比典型为诗人对人性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因为其 性格的二重性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 复杂性。由拜伦式英雄的叛逆性格,而向普通人自然人性的转化,表 明艺术追求上的提升,对希腊文学精神的认同和延续,对清教徒思想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唐•璜》 思想内容: 1、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海盗称霸的希腊岛屿、土耳其禁闱、 俄罗斯宫廷及英国上流社会——揭示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封建专 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2、以英国社会为标本,讽刺它的各个方面。帝国屠杀恫吓世界,政 府压迫盘剥国民;权贵跋扈,政治家撒谎;绅士老爷高视阔步,街头 神女风尘飘荡;无行文人变节,唯心主义横行。 3、对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上流社会夫妇之间互相欺骗的 现象进行揭露。 4、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和对被压迫者的同情。 人物形象: 1《唐•璜》的主人公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 玩世不恭、不绝望、不忧郁。 2 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 道德的重要作用 10、艾斯美拉达... 《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也是人们极力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 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 抑之后的悲哀。纵观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的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并且自以为是快乐的。直到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为一个神职人员,这 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是副主教也是一个人,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爱。基于 这种爱,他才念念不平,发出人性的呼喊:“究竟,一个男人爱上了一 个女人,这并不是他的错。” 然而,正因为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 允许的,因此,它的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的,变形的。人要想得到解放,就必须消灭集中表现在他本身处境中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 件,但是带着十字架的副主教既没有这样的勇气,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觉悟。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 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他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 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处在“人性”与“神性”双重压迫下的克洛德,最终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灭了。雨 果曾宣称:“人是生来善良、纯洁、公正和诚实的,如果他的心变得冰冷,那是因为有人熄灭了他的火焰„„”正是教会势力的“非人性”, 才决定了克洛德的畸形可怕爱情观,才有了他为人性而丧失人性的追 求。 一、爱斯美拉达的爱情观 爱斯美拉达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美女,由于从小被吉普塞人从家 中偷走,在流浪艺人中长大,所以不被当时等级森严的上流社会所认 同和接受。当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时,被英俊潇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 斯英雄救美,便一见钟情地陷入爱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虏。 爱斯美拉达像所有琼瑶小说中的女主角一样,只要遇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便不顾一切地无怨无悔地爱上了对方。不管这种爱情是否有结果,不管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甚至明明知道这种爱情不可能有结果,甚至明明知道对方并不真心爱自己,也依然一往情深地爱着对方,依然 对这样虚幻的爱情忠贞不渝。 爱斯美拉达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诗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撼,立刻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她,并希望能成为她名副其实的丈夫。但是爱斯美拉达为了她心目中的爱情偶像,平静地拒绝了他:“我只能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子汉。”并告诉他,和他结婚只是为了救他的命, 所以只能和他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种种卑劣手段想强迫爱斯美拉达接受他的爱情时,爱斯美拉达宁死不从。当克洛德在监狱里为了获得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欺骗她说她所爱的弗比斯已经被他杀死,让她不要再抱任何幻想,并且许诺只要答应他的爱情,就可以将她从死刑判决中解救出去。爱斯美拉达的回答是“如果他已经死了,为什么你还劝我要活下去呢?”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美拉达选择时,尽管这时候爱斯美拉达已经知道她所爱的人弗比斯还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亲生母亲,她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的回答 是:“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在小说中“丑”的化身的卡西莫多,是以爱斯美拉达的迫害者的身 份,首次出现在爱斯美拉达的面前,他奉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 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 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 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 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这位天使一样的爱斯美拉达。 爱斯美拉达的以德报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 他的内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 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 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雨果先生在 小说的结尾通过死亡的方式终于跨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确实是 唯一可行的方法。 二、弗比斯的爱情观 弗比斯是皇家卫队队长,长得又一表人才,英俊潇洒,整天周旋在上 流社会之间,是富家小姐理想的白马王子。聪明的弗比斯非常善于利 用他的有效资源,他选择了拥有丰富嫁妆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 时又去追逐爱斯美拉达的美色。从他的身上,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 当今社会的那些聪明的男人的身影,他们长袖善舞,“家里红旗不倒, 家外彩旗飘飘。” 弗比斯的可恶之处在于他只爱恋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却丝毫也不爱惜 爱斯美拉达的生命。爱斯美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疗中从医院逃出来后,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 暴露,竟然不去指证真正的凶手,以解救爱斯美拉达的生命。生活中 这样的伪君子并不在少数,虽然他们平时很善于谈情说爱,海誓山盟, 甜言蜜语,天花乱坠,但一到关键时刻,爱情对他们来说便立刻变得 一分不值,因为在这些人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懂得过什么是真正的爱 情。 三、克洛德的爱情观 如果说弗比斯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警惕的爱情伪君子,那么克洛德则 是我们生活中应该警惕的爱情恶魔。三十六岁的克洛德是巴黎教会的 副主教,他从小在教会学校里接受教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 于爬上了位高权重的位置。但是单调刻板不人道的教会戒律并没有能 消除他内心的本能欲望,反而使这种本能欲望在极度的压抑下变得更 加激烈和疯狂。当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冲决了宗教对他的长期压抑 后,他的欲望本能便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变得无法控制和收拾。 我们无法否认克洛德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是真心诚意的,是热烈的,无 可替代的,他甚至愿意为了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放弃他所有的一切, 连同他信奉了几十年的上帝。但是他的爱情也是极端自私的,他的爱 情观就是:“如果我不能拥有,我就要让她毁灭!”所以他先指使他 的养子卡西莫多在深夜里去抢爱斯美拉达,失败后,又刺杀情敌弗比 斯,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当爱斯美拉达被卡西莫多抢救到巴黎圣母 院内合法避难的时候,他再利用权势和阴谋让爱斯美拉达失去了巴黎 圣母院对她的庇护,然后在一片追杀声中,用死亡作威胁,逼迫爱斯 美拉达接受他的所谓的爱情。 生活中无数因爱成恨,因爱成仇而产生的人间悲剧,基本上都因为有 克洛德这种极端自私,只顾满足自己的**,丝毫不考虑对方意愿的根本不懂爱情的人物存在。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竭力鼓吹“爱是没有 错”的爱情宣言时,就忍不住腹诽不止。因为个人觉得,无视被爱人 意愿的,单方强加给对方的爱,不但是极端错误的,有时甚至是罪恶 的。 四、格兰古瓦的爱情观 格兰古瓦是一个潦倒的诗人,就像在今天的社会,诗人无法靠写诗来 养活自己一样,在两百年前的巴黎,诗人也无法靠写诗来养活自己, 所以他不得不到流浪者人群聚集的乞丐王国里去求生存。遗憾的是一 个诗人连当乞丐的技能测验也没有能够通过,结果被当成没有资格当 乞丐的人而送上绞刑架。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 “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法国人和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基 本上一致的。 然而书生的可爱之处是有自知之明,当格兰古瓦的爱情被爱斯美拉达 平静地拒绝后,他立刻就明智地放弃了。因为他感到惭愧,身为男人, 在爱斯美拉达被卡西莫多抢劫的时候,他没有勇气出面挽救,而他自 己的生命,反而是靠了爱斯美拉达的怜悯才得到挽救,面对这样一位 “女强人”,只要还有一点自尊的男人,便不会再奢望什么爱情了。 所以格兰古瓦格在和爱斯美拉达结婚后,便自愿当起了挂名丈夫,每 日里随着爱丝美拉达上街去卖艺。挂名夫妻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爱 情,但最起码还有一个婚姻,并可以维持生存。 从格兰古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今天许多中国丈夫们的身影,他们明 明知道他们的妻子和自己没有爱情,明明知道他们的妻子渴望怎样的 爱情,但是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份没有爱情的婚姻。 五、卡西莫多的爱情观 如果说没有爱情只有婚姻的格兰古瓦们是不幸的,那么相对来说,卡 西莫多则算得上悲惨了。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眼光又非 常高的理想爱情主义的典型。卡西莫多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 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 过家庭的温暖。长大后,继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 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生命的大钟。可是, 当美丽善良的爱斯美拉达出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渴 望。然而这种渴望的觉醒,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乐,反而使他更 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美丽,他是那样地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爱斯美 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陋令到爱斯美拉达难受和害怕。他对爱斯美 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然而就连这 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绝望中的卡西莫多愤怒地杀死了他 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 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或者很少有可能存在卡西莫多这样丑陋的人,但 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人却很多,他们在面对他们心 中完美的理想爱情对象时,也会像卡西莫多一样自卑和痛苦。所以, 如果他们可以更加自信一些,或者更加调低一点他们选择爱情对象的 标准,也许他们会生活得更加快乐一些。 11冉阿让 芳汀 雨果将第一部命名为芳汀,而不是冉阿让,我想,他是想以此博取读 者的注意,让人们重视芳汀这样的人。芳汀短暂却悲惨的一生,前后 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这些描述是本书最催人泪下的情节之一。 让我们先看看早期的芳汀: “至于芳汀,她就是欢乐。她那一嘴光彩夺目的牙齿明明 从上帝那里奉了一道使命,笑的使命。一顶垂着白色长飘带的精致小 草帽,她拿在手里的时候多,戴在头上的时候少,一头蓬松的黄发, 偏偏喜欢飘舞,容易披散,不时需要整理,仿佛是为垂杨下的仙女遮 羞而成的。她的樱唇,喋喋不休,听了令人心醉。她嘴的两角含情脉 脉地向上翘着,正如爱里柯尼的古代塑像,带着一种鼓励人放肆的神 气。。。。。。。光艳的脸儿,秀丽的侧影,眼睛深蓝,眼皮如凝脂, 脚秀而翘,腕、踝都肥瘦适度,美妙天成。白皙的皮肤四处露着蔚蓝 的脉络,脸颊鲜润得和童女一样。颈脖肥硕如埃伊纳岛的朱诺,后颈 窝显得既健壮又柔和,两肩仿佛是库斯图塑造的,中间有一个动人的 圆涡从轻罗下透出来。多愁工媚,冷若冰霜,状如石刻,色态如婵娟, 这样便是芳汀。。。。。。。。” 再看看三年之后的芳汀: “她还年轻,她还美吗?也许,但由于那种装束,她并不 显得美,她头发里的一绺金发露了出来,显出她头发的丰厚,但是她 用一条丑而窄的巫婆用的头巾紧紧系在胲下,把头发全遮住了,人可 以在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但是她一点也不笑。她的眼睛仿佛还没有 干多久,她脸上没有血色,显得非常疲乏,象有病似的。她瞧着睡在 她怀里的女儿的那种神情只有亲自哺乳的母亲才会有。一条对角折的 粗蓝布大手巾遮去了她的腰,她的手,枯而黑,生满了斑点,食指上 的粗皮满是针痕,肩上披一条兰色的粗羊毛氅,布裙袍,大鞋,她就 是芳汀。” 。芳汀深爱自己的女儿,可是从她将苛赛特寄养给德纳第夫妇那儿 以后,她再也没能和她的女儿见过一次面,她只能把她的希望寄托在 空想和哀思里。而她自己,却被人从工厂里赶出来,被迫卖掉所有的 物品,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她美丽的金发和洁白的牙齿,最后,包 括她的肉体。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母亲,可她又是 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是一个被抛弃的孤立无援的弱女子,是一个 被社会道德无情吞噬的弱女子,最终,这位天性善良的母亲不得不和 妓女这个名字连在一起。 “贫寒和爱俏是两种逼死人的动力,一个埋怨,一个逢迎,平民中的一般美丽姑娘都兼而有之,每一个都附在 耳朵上细语不停。防范不严的心灵便俯首听命了,自己落井的原因在 此,别人下石的原因也在此。” 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 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 《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冉阿让后来也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们身上不仅有无穷无尽的人道主 义爱心,而且他们这种爱,还能感化凶残的匪帮,甚至统治阶级的鹰 犬,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 的“世外桃源”。于是,人道主义的仁爱在小说里就成为了一种千灵 万验、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这种近乎童话的描写,倒正是雨果天真 幻想的流露,是他的一种局限。 12奥涅金多余人形象 塔吉亚娜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经 典性的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别林斯基称之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 书". 1,情节 甫盖尼•奥涅金是彼得堡的贵族青年,他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来到乡下,认识了邻居地方的女儿达吉雅娜,他拒绝了这位少女纯真热烈的爱情.在一次舞会上,为报复朋友连斯基的欺哄,他故意向连斯基的未婚妻——达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激怒了诗人连斯基.两人发生决斗,连斯基被打死,奥涅金便四处浪游.几年后,他又回到彼得堡,这时,达吉雅娜已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将军,成了一位显赫而娇美的公爵夫人.奥涅金对她燃起了"孩子般真诚的爱".达吉雅拒绝了他狂热的求爱,称自己虽然还爱他,但"已经嫁给了别人,我将要一辈子 对他忠贞". 2,人物形象 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天资聪颖,才智出众,且出身贵族,家资丰裕,风度翩翩,仪表不凡. 成年后进入上流社会,把大好的青春年华虚掷于舞会,剧院,恋爱,宴饮之中.启蒙主义思想和拜伦的作品,使他从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中 醒悟过来,打算从事写作来确立自己,但拿起来又觉索然.他来到乡下,试图进行租役改革,为农民做点实事,但因周围环境的压力,也因自己有始无终,结果半途而废.面对达吉雅娜的求爱,也不能激发他对生活 的热情. 奥涅金是一个颇为矛盾,复杂的19世纪优秀的贵族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既想有所作为,又由于缺乏决心和毅力,既有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又保留着颇为自私,贪图安逸的个人主义特性;既有较为善良,高尚的情怀,又有虚荣,利已,无所作为的精神特征.于是他们怀疑,不满,苦闷,彷徨,孤独,悲观,患了时代的"忧郁病",他们永远不会站到 政府方面,由于脱离生活和个人主义,也不会站到人民方面,只能是悲剧性的"多余人".奥涅金的生活道路体现了他们普遍的命运,因而他 成了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鼻祖. 达吉雅是普希金精心塑造的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个最真实,优美的妇 女形象,她是19世纪20年代优秀贵族妇女的典型. 作品通过奥涅金的经历,生动深刻地表现了具有独特个性而又脱离生 活,脱离人民的个人在当时社会的命运,同时,通过达吉雅的形象树立 了道德责任与健全个性的典范,卓有远见地呼吁俄国的贵族青年和俄 国的文化必须与真正的生活——自然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生 存和发展. 这部诗体小说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 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 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 性的作品。” 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 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 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来到乡 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 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加之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 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和连斯基的关系,进一步显示了主人公身上的深刻 矛盾。如果说奥涅金误解和拒绝达吉雅娜对他的真挚的感情还多少带 有不满上流社会庸俗习气的因素的话,那么他为了维护个人的虚荣而 轻率地与连斯基进行的决斗则暴露了唯我主义的灵魂。奥涅金后来对 已成为贵夫人的达吉雅娜的追求虽不乏真情,但其中更多的已是贵族 子弟的虚荣。作品留给奥涅金的依然是迷惘的前程和一事无成的悲哀 “多余人”形象的几个主要典型是:(1)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余人”,他厌恶 首都彼得堡的世俗社交生活,来到了气息清新的乡村。他拒绝了外省 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理斯 基。待他象拜伦一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 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 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别尔托夫(赫尔岑小说《谁之罪》的主人公)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 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 ,但一旦 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 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 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狂热好动 ”与“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个性。作为第二代“多余人”,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 因而其悲剧性也更深刻。(4)罗亭(屠格涅夫同名小说的主人公)聪 明、热忱、好思想、善辞令,向往真理、憧憬未来;但囿于当时的社 会条件,加之本人脱离人民、缺乏毅力,他无论是在社会事业上还是 在爱情事业上都碰了壁,遭到惨败。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 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最后默默地在1848年6月巴黎墓战中牺牲了,临死前手里还拿着一面红旗。罗亭的最大特 点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缺乏实干精神。(5)奥勃洛摩夫(冈察洛夫同名小说的主人公)是最后一个“ 多余人”典型,尤其 龌龊不堪。他虽说生性善良、颇有教养,但由于祖传的庄园领地和 300多个农奴供其享用,故无忧无虑,无所事事,天长日久便失去了意志 和兴趣,养成了悠闲散漫、好吃懒做的习惯。他害怕任何变动,无论 友谊、爱情都没法使他振作,只知道成天躺在沙发上,直到最后默默 地离开人世。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反映了当时俄国生活的停滞,以及社 会上要求变革现状的愿望。 她温柔善良 感情丰富,爱自然人民,受启蒙思想,追求独立个性解 放,珍视爱情,但无法脱离资产阶级 13.鲁滨逊形象 《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主人公鲁滨逊不从父命,天生爱冒险,曾三次 远航,终于遇难漂上荒岛。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辛勤的劳动,不仅 生存下来,而且改变了生活环境,开垦出种植园和牧场,盖起住所。 24年后,鲁滨逊救下邻岛的一个野人,给他起名叫“星期五”作为 自己的仆人。后来鲁滨逊帮助一艘停泊在岸边的英国船的船长制服水 手的叛乱,夺回船只,鲁滨逊搭该船驶返英国。鲁宾逊是18世纪英 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者“笛福”的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 公。他不安于天命,不愿过舒适平凡的家庭生活,敢于冒险追求,3 次出海,几次险些丧命,但矢志不移。他在荒岛上为了活下去与大自 然顽强搏斗,在改造荒岛的自然面貌和生活环境中遇到了常人难以想 象的困难。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最后以坚强的毅力取得成功。他白 手起家,开发荒岛,不仅使自己生存下来,而且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他是一个开拓者的形象,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英雄。在这个人物身上 体现了西方**明的传统,充满向外发展的好奇心、征服欲和冒险精神, 歌颂了人的坚毅品质和劳动精神鲁宾逊的奋斗是乃是人类文明的寓 言和缩影。正是鲁宾逊的这种精神才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文 明的背后亦伴随着罪恶。他有着强烈的私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欲。 这一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殖民者形象。他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 级的正面形象。 14于连形象和拉斯第聂 于连与拉斯蒂涅的形象分析:《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王政复 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他带着受过教育,但有 很穷的资产阶级年轻人的独特**和冷酷感情踏入社会,经历了一条由 反抗到妥协再到反抗的人生道路。 《高老头》的拉斯蒂涅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在 人欲横流的社会显示中接受种种人生惨剧的开导,最后埋葬了仅有点 的神圣感情,欲火炎炎地投入罪恶的深渊。拉斯蒂涅是作品中另一个 重要人物。从外省初来巴黎时,他尚有青年人的良心和纯朴观念。但 是,“人生三课”:鲍赛昂子爵夫人“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的 告诫,逃犯伏脱冷“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的指点,以及目 睹的高老头的悲惨遭遇,使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并且很快适应了 新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豺狼哲学。他在埋葬了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 了“年轻人最后一滴眼泪”,用更加利己主义的手段,向社会发起挑 战。巴尔扎克曾指出:“把一个上流人物,一个野心家,如何抹煞良 心,如何走邪路,如何装成伪君子而达到目的,曲曲折折描写下来, 说不定一样美,一样的动人心魄。”在这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这个 “野心家”初出茅庐时的行径,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堕落过程 于连与拉斯蒂涅的性格具有相似的特征:他们都雄心勃勃,聪明能干, 意志坚强,都以各人名利为前提,企图通过自己个人奋斗,飞黄腾达, 但结局却完全不同,于连不是命运的宠儿,他的每一次努力丢在即将 成功时化为泡影,最终走上了断头台,而拉斯蒂涅极端个人注意的罪 恶膨胀,却使他不断沿着金钱的阶梯攀升。 两个人物不同结局,考其原因,既有个人性格的差异,也有时代社会 的因素。于连与拉斯蒂涅关键在于他们的直接推动力以及从而行成的 行为方式,手段价值观的不同,前者不乏野心和智慧,在关键时刻往 往受制于狂热而把自己的长远奋斗目标和平素清醒明察,淹没在非理 性的冲动之中而后者则始终清醒地瞄准了金钱地位,表现出精明地投 机与冒险。于连与拉斯蒂涅都生活在王朝复辟时期,但于连为摆脱屈 辱卑微地位而进行个人主义的抗争,代表的是平民青年对王朝复辟现 实的不满,反应着法国大革命播下的自由平等意识以及对过去的拿破 仑时代的缅怀。而拉斯蒂涅则顺应着当时资产阶级向贵族阶级逼攻的 历史潮流,在性格上实现了由贫穷的贵族青年向资产阶级分子的蜕 变。以连的悲剧启示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平民青年, 试图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却又不愿厚颜无耻的讨好主子,丧尽 天良地利用他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肩章,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 局外人。拉斯蒂涅的成功,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卑鄙丑恶,抨击了资产 阶级的道德原则,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于连和拉斯蒂涅形象比较分析: 相同点: (1) 都是19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个人反抗社会的典型。 (2) 都接受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哲学和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腐朽 人生观。 •于连 ?曾熟读拿破仑、卢梭等人的著作,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但他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他天真地以为靠个人奋斗就能获得成功。为了向上爬,他 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妥协为手段。 ?曾受到俄国王子56封情书的启迪。 •拉斯蒂涅有二位“人生的导师” 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他到巴黎之 初曾想通过勤奋努力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 了社会的本相:有钱便有一切。于是,他决心走另一条路:往上爬! 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不同点: (1) 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 •于连出生于平民阶层,备受压抑,反抗是其性格的主导面。 •拉斯蒂涅出生于贵族,他看到资产阶级用金钱向贵族进攻,贵族在 资产阶级的进攻下步步后退。 (2) 反抗的方式不同。 •于连曾经以占有贵夫人和贵族小姐作为报复来争取与贵族的平等, 显示出平民的阶级意识和抗争精神。法庭上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发 出了愤怒的谴责,可见他永远与贵族阶级格格不入,表明他还未曾丧 失平民的良知,他的平民意识始终没有泯灭,最后为了维护平民的尊 严,他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拉斯蒂涅则放弃了贵族的传统观念,开始走一条资产阶级个人野心 家道路,即贵族向资产阶级转化。通过追求一个巴黎女人来达到向上 爬的目的,他接受了鲍赛昂夫人“毫不留情地打击别人,把男男女女 当马骑”和伏脱冷“不是靠天才就是靠腐败”的思想灌输,因此他能 够爬到社会的顶端也是社会环境的使然。 (3) 价值取向不同。 •于连追求的是一个平民能够生存,能够飞黄腾达,他希望拿破仑时 代的再次到来,但是,那个时代毕竟已经过去,于连的梦想永远也不 会实现。 •拉斯蒂涅一开始曾想通过勤奋学习来争取一番功名,但是他很快发 觉这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于是他彻底接受了资产阶级肮脏腐朽的人生 观。 (4) 最后结局不同。 •于连昂然走上断头台,以大无畏的举动维护了平民阶级的尊严,并 向贵族资产阶级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拉斯蒂涅顺应了社会的潮流,最后官至副国务秘书。 (5) 典型形象的意义不同。 •于连反映了封建时代小资产阶级青年反抗封建等级的历史进步 性。 •拉斯蒂涅形象反映了作品的两大主题:一是贵族阶级无可奈何的衰 亡; 二是金钱的罪恶和金钱对 人性的腐蚀。 15.少年维特的形象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 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 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 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 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 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 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 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 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 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山村的景物 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 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 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 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维特是一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理想,有才能,渴望自由,又 力图有所作为。但现实的沉闷和鄙陋,贵族的傲慢与偏见,官府的腐 败,市民的平庸,都使他不能容忍。他感到孤独,愁闷,但又无能为 力,只得从大自然、天真的儿童和纯朴的农民身上找到一点宽慰。他从绿蒂身上看到了一种质朴纯真的品质,便寄以全副热情。但绿蒂也跳不出平庸的生活圈子,这使维特完全陷于绝望。维特自杀是他为社会所不容的结果,是他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必然归宿,同时也 是他对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的孤独而消极的抗议 16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形象。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王室贵胄”,巴黎社交界的王后。在巴黎, 哪一位妇女能在她的金碧辉煌客厅里露面,就等于得到一纸“阔绰世家的证明书”。这位夫人过去态度高傲,目中无人。但是在金钱世界里,门第的荣耀已成了一张废纸,出身高贵的贵族夫人成了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手下败将。但实际上她表面虽然显赫一时,内心却有衰落的感觉。她意识到金钱才是社会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图即道德原则。但是她自己却因袭着贵族的传统和傲慢,诋誉资产阶级妇女。可以说,她这个人是识时务的,但又不肯顺应潮流。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达相爱了三年,她的爱情是真挚的。但是她的情夫为了要娶一个有四百万陪嫁的资产阶级贵族小姐而抛弃了她。因此,她要告别巴黎社交界。临别时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舞会,巴尔扎克用无限同情和婉惜来描写了这个告别舞会的场面。小说写到:“鲍赛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辆车上的灯照得通明透亮,无数上流社会的人都来送她,犹如古时的罗马青年对着一个含笑而死的斗兽喝彩。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乐队奏着音乐,她内心却一片荒凉。在别人眼里,她身着白衣,安闲静 穆,背地里她流着眼泪焚烧情书,作着出走的准备。”巴尔扎克用衬 托对比的手法,极力渲染了她退出历史舞台时的悲壮气氛,唱出了一 曲无尽的挽歌。以后鲍赛昂夫人在《弃妇》中再次被弃。她的悲剧, 形象地说明了复辟时期贵族阶级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得势。高贵敌不 过金钱,爱情敌不过金钱。 、伏脱冷 他的真名叫约格•高楞,外号“鬼上当”,他是《人间戏剧》中重要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在《高老头》里,他是潜逃的苦役犯,高 等窃财集团办事班的心腹和参谋,经营着大宗赃物,是一个尚未得势 的凶狠的掠夺者形象。伏脱冷很能干,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阅历广, 对上层社会很熟悉,看透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真相。他 对拉斯蒂涅一针见血地指出:“强盗和统治者的差别只在于见血与不 见血而已。”大资产阶级不过是受法律保护的大盗,这个社会有财便 是德。他只要有四百万法郎就是“四百万”先生,合众国的公民,谁 也不会来盘问他过去的历史了。他要发展,要以恶对恶,要以不道德 对不道德,既像炮弹般轰进去,又像瘟疫般钻进去,谋财害命,引诱 青年,不择手段地去攫取财富。他熟悉法典,会钻法律的空子,从不 在落网的时候被判死刑。他很注重江湖义气,从来没有出卖过人。他 对拉说:“说他是恶棍、坏蛋、无赖、强盗都行,只是别叫我骗子, 也别叫我奸细。”连抓他的暗探也说他是条好汉。他的目的就是再搞 20万法郎,然后到美洲去买200个黑奴,办大种植场。这个形象有 很大的冒险性。伏脱冷反抗社会,是因为他受社会很大的排挤,野心 不能得逞。他研究社会,揭露社会,是为了顺应这一套向上爬,只要他向上爬的野心一旦得逞,他便会变成维护现行制度的鹰犬。这个形象在许多作品中出现。《高老头》写他1819年被捕,以后他再次逃 走,到西班牙过后又化妆回到法国。在《幻灭》里,他以西班牙神父的面目出现,在《交际花盛衰记》里,他当上了巴黎秘密警察厅厅长,在《贝姨》里他当上公安处处长,爬上统治阶层。据说,巴尔扎克写这个形象是以巴黎一个秘密警察头子的经历作为原形的。伏脱冷这一形象很复杂,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揭发者,也是罪恶的制造者。巴尔扎克对他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既把他写成社会罪恶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赏他的洒脱、意气、能力,通过他的冷嘲热讽,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小说中伏脱冷被捕的场面很有英雄气概,当时在场的画家说:“把他画下来倒是挺美的呢!”伏尔盖公寓的人都同情他,对出卖他的米雪诺小姐都很气愤,大家对她喊:“滚出去,奸细!”都反对和她住在一个公寓里。像这样精明强悍的强盗,也败在金钱手下!她的情夫阿霍达为了每年“二十万法郎利息的陪嫁”,竟将她无情抛弃,而去追求一个他并不喜欢的洛希特小姐。她不得不泪眼晶莹地离开巴黎,隐退乡间。对于这个人物,作者虽然把她的退隐写成犹如“英雄”下台,但同时也无情地揭示了贵族阶级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17尼洛夫娜 尼洛夫娜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们受到阶级、宗教、夫权的重重压迫,父辈传给她的经验就是逆来顺受,“别人把这个人 看作牛马,而这个人长期也就把自己看作牛马”,这是社会使然,所以她的经历有象征意义。尼洛夫娜在儿子和其他革命者的教育下,逐渐卸下沉重的精神枷锁,从无知的麻木状态清醒过来,从害怕革命、支持革命到奋不顾身参加革命,完成了一个无产者的思想转变。她的 阶级意识的觉醒,代表了整个被压迫阶级觉醒的过程。 尼洛夫娜参加革命,代表了那些处在“习惯这种始终如一的生活重压”状态下的劳动人民,书中所描写的老工人西佐夫、农民伊格纳季、农妇塔齐扬娜都是这样的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以母亲为代表,是整个俄罗斯劳动人民接受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思想的形象,因此,尼洛夫娜的觉醒具有明显的典型意义。当她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时,想的是“只知道抱怨”,但不清楚“人生为什么这样艰苦”,她的心是麻木的,因此心理活动不多,主要用叙述来表现。当儿子读禁书、被搜查、逮捕时,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革命的道理象清风吹开了她的心扉,她开始思索、探求。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她的恐惧心理,但这时的恐惧中,已经有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对黑暗势力的诅咒,对真理朦胧的追求。她意识到“有一种更伟大的东西,使她预感到还有一种为思想没有达到的广阔世界。”这种探求使她思想认识有了飞跃,从她害怕儿子再次被捕,又“希望这种事情快点儿发生”的矛盾心情中,可以看出她用先进的思想自我净化,对革命已经有了自我牺牲精神。五一节示威游行,革命者的英勇、反动派的凶残,使“一些话在她心里象火花一样闪耀起来”,立下了为真理而奋斗的决心。通过这 些心理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妇女成长的经历。 小说还通过她对宗教的认识来反映她思想解放的过程。过去,他是依 靠对宗教的虔诚来安慰自己,麻醉自己的心灵。她认为儿子那些“尖 锐激烈的不信上帝的话刺伤了她的心”,因为那时“如果把上帝从我 心中夺走”,“在痛苦的时候就什么依靠也没有了”,随着革命者的 开导,革命真理象清泉滋润了干枯的心田,她走遍城乡,看到人民的 苦难,看到“耶稣被禁锢在金器堆里,围裹在对穷人表示厌恶的绸缎 中”,这一切使她悟出了宗教的虚伪性、欺骗性,认识到统治阶级“甚 至用上帝欺骗我们”,因此,她在祷告时,一心想着由巴威尔引导她 的生活里的那些人。后来,祷告就越来越少,终于“燃起了新的信 仰”,走上了坚定的共产主义道路,完成了思想的升华。小说还通过 母亲尼洛夫娜的眼光,来看俄国那些为真理而献身的革命者。他过着 不怕坐牢、不怕流放的艰苦生活,对敌斗争勇敢机智。这里有尼古拉 的执着,索菲亚的勇敢,莎馨卡的温柔,那霍得卡的热情,他们行踪 不定,有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通过母亲,既把这些在各地从事各 种各样的工作的革命者的活动呈现到读者面前,又表达了对革命者极 高的崇敬。 18乞奇科夫形象 《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代表作,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小说描写主人公乞乞科夫为了发一笔横财,收购"死魂灵"(死丁)而进行的旅行作为情节的主线,通过旅行将各色人穿插起来,描绘出从城市到乡村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塑造出从官吏,地主到农夫,仆 人等各个阶层的人物,特别是塑造了一系列各色各样的地主形象,以 此揭露农奴制度的腐朽与没落. 乞乞科夫所拜访的第一个地主是"最雅可爱的地方绅士"玛尼洛夫.他外表温文尔雅,颇具风采,但使人感到甜得过分,语言矫揉造作.他精神空虚,不学无术,书房里放的一本书,两年了书签还在第14页上.他 生性懒惰,每天敢于幻想,可一切最终"总不过是一句话". 科罗皤契加则是个愚蠢而又顽固的守财奴.她贪得无厌,愚昧无知而 又顽固保守,构成了她精神的全部内容. 罗士特莱夫则又是另一种地主的典型.他精力旺盛,吹牛撒谎,赌博成 性,花天酒地.不受拘束,尽情享乐,成为他生活的唯一准则. 梭巴开维支与玛尼洛夫相比,又是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人物:外表愚笨实际上却是个精明,讲求实际的农奴主.他外表长得像一头熊,另一特点就是贪吃.他又非常的现实,只重视实效,在与乞乞科夫讨价还价 的过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他的精明与贪婪. 乞乞科夫是新兴资产阶级投机家的典型。 小说的中心人物乞乞科夫是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冷酷和贪婪,他一心追求金钱,投机买卖被同 僚告发后,又想出了购买“死魂灵”牟取暴利的办法。在收买死魂灵 的过程中,充分地表现了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特点。从这个形象我 们可以看到他所属阶级的惟利是图的本 留希金是一个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他 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对于剥削来的财产既积累又毁灭,他是一个 异化的、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是一个埋在灰堆中腐烂发臭的老废 物,是一个财物的毁灭者。由于贪婪,他完全变成了一个财富的奴隶, 成了一个异化了的人,他拥有上千农奴,自己却吝啬地过着极端贫困 的生活。农奴忍受不了他的压榨,死的死,逃的逃。用果戈理自己的 话说:“一个人居然会堕落到这样卑微、悭吝、丑恶的地步“。 吝啬鬼葛朗台与泼留希金比较:(2001年) 葛朗台是19世纪中叶法国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是巴尔扎克在《人 间喜剧》的《欧也尼.葛朗台》中塑造的一个吝啬鬼形象。 泼留希金是俄国农奴制崩溃时期的一个地主。是果戈理在《死灵魂》 中塑造的吝啬鬼典型。 相同点: (1)他们都是剥削者,都以剥削他人而致富,都对劳动人民非常残 酷。 •葛朗台作为资本家,从农业资本起家,通过低进高出,成为商业资 本家,他的发迹建立在千百万人的贫困破产这上。 •泼留希金是俄国的农奴主,不论年成好坏,男奴一律要劳役,女奴 一律要交布匹,为此每年都要死掉不少农奴。 (2)都贪得无厌,吝啬惊人。 •葛朗台对亲人用金钱来衡量,生怕钱财落入他人之手。 •泼留希金表现为当女儿带着外甥来时,只给外甥一粒钮扣作为礼物。 对自己的生活也很苛刻,穿女佣人的大褂,用臭袜子做领带。 不同点: (1)剥削的方式不同。 •葛朗台采用资本剥削方式,从农业资本到工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 他采用资本增值的方式产生利润,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泼留希金用原始古老的农奴剥削方式,原始、野蛮、落后,完全阻 碍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完全没有积极性,在泼留希金的残酷迫 害下,农奴死的死、逃的逃,造成土地荒芜,自己住的房子也充满霉 味。 (2)剥削程度不同。 •资本剥削相对农奴制剥削对生产力还能有所推动,工人还能得到一 些温饱。 •农奴制剥削则更加原始、野蛮、反动、残酷。 (3)剥削的目的不同。 •资本剥削为了资本增值。葛朗台的资本剥削方式,发达自己财富的 同时,也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农奴剥削的方式,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 桎梏。泼留希金将剥削来的财产束之高阁,自己也过着乞丐一样的生 活。 (4)最后结局不同。 •葛朗台的财产越来越多。 •泼留希金必然被淘汰。 结论: (1) 农奴剥削方式在十九世纪中叶已严重阻碍了俄国生产力的发 展,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作者预示了农奴制的必然崩溃(1917年农 奴制彻底被毁)。 (2) 这两个吝啬鬼的典型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的审美价值。已成为 欧洲文学史上吝啬鬼形象的不朽典型 19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中的主人公。他 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靠母亲和妹妹打工支持他上学。由于困顿难支, 妹妹决定嫁给富有的中年地主以换取物质支援。这件 事把拉斯科尔尼科夫推到一个道德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上学,就是牺牲亲人的幸 福;如果不上学,也对不起家人对他的期望。他陷入痛苦的思考,认 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平凡 的,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一种人是非凡的,是天才和伟人,他‘们可以采取任何行 动改变现实,包括杀掉许多人,他想试验一下自己是哪种人,便在一 种冲动中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他却被犯罪感所折磨,陷入极 度痛苦,法律、道德、良知从各个方面压迫着他,撕扯着他,将他推 向疯狂的边缘。小说中另一个形象索尼雅,是一切苦难的象征,是美 德和自我牺牲的化身,她心灵纯洁、善良,信仰上帝,在痛苦面前坦 然、平静。索尼斯的方式感动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在巨大痛苦中接 受了索尼雅的劝告,投案自首,用肉体,的痛苦换取心灵的平静。• 最后,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索尼雅的人性光辉指引下,皈依了 宗教。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优秀青年,他善于思考, 探索人生道理,对社会认识深刻;又感受细微,内心敏感脆弱,总是 处于紧张、痛苦、孤独的精神疲惫之中,不断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 这个人物形象使《罪与罚》的主题走向深入,进人人类的灵魂深处。 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 20苔丝形象 哈代的悲观主义: 哈代用唯心论解释社会变化的原因,认为这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 上的神秘力量所造成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因此他的小说在某 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类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宿命论思想。哈代小说中对 人类命运常常做出富有悲剧性的暗示。这种悲剧性充分表现为人类生 活中的主观与客观、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 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经常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这使哈代小说中的 人物性格必然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不过哈代又相信人格美和个性美 的伟大力量,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哈代在小说 中更强调环境所产生的悲剧因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 理的社会制度,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哈代咒骂杀死苔丝的 世界,但是找不到造成这种悲剧的真正根源,他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 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捉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纯 洁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给他带来的不幸。在这 里,哈代显然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他笔下的苔丝和俄狄浦斯 一样,“不想服从命运,可又不得不服从,他斗不过命运”,表现了 作者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苔丝的形象: 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 象。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是资本主义社 会的专制和暴力的无辜牺牲品,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苔丝自幼饱尝贫困和忧虑的滋味,到亚雷家后,受到亚雷的奸污和 资产阶级卫道士、教会的迫害,这是她与社会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苔丝在远离家乡的牛奶场结识了克莱,两人倾心相爱,这是苔丝一 生中最幸福的时期。新婚之夜,苔丝的坦诚没有得到克莱的原谅,反 而遭到遗弃,她的理想完全破灭,与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冲突。 •苔丝的父亲死后,全家破产,苔丝不得已接受了亚雷的无耻请求, 做了他的情妇,这是苔丝一生最黑暗的时期,是苔丝所处的环境与她 内心的纯洁的第三次冲突。 •克莱的归来,使苔丝感到无比绝望,她杀死了亚雷,自己也随之毁 灭。这是苔丝与社会的第四次冲突。 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塑造了苔丝这个被侮辱、被损害但始终不 向命运低头的纯洁少女形象。在苔丝身上,作者集中概括了劳动人民 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她一生 饱受屈辱,遇到过无数困难,但她从不自暴自弃,始终不向环境和命 运屈服,一旦她明确意识到她的一生是被亚雷所毁时,就不顾一切杀 死了他。这一行动突出表现出苔丝的反抗精神。但是苔丝相信人的一 生是命运安排的,她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对待种种不幸。她的毁灭 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哈代在小说中更强调环境所 产生的悲剧因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 苔丝悲剧的内外根源: •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 但她又相信人生是由命运安排的。 •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的“文明”侵入宗法制农村,农民破产,道 德秩序被物质文明打破,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 剧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哈代在小说中更强调环境所产生的悲剧因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 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 克莱的形象: 小说中的克莱是一个具有新思想,但尚未摆脱旧的道德偏见的知 识分子。他敢于背叛自己的家庭,他摈弃传统的阶级偏见来到奶牛场 学技术,还敢于超越财产、地位、信仰、知识等人为的屏障,大胆、 真诚地追求苔丝。但是他无力冲破资产阶级道德偏见的藩篱,尽管他 自己也有过荒唐的经历,却把苔丝视为不洁的女人,新婚之夜,抛弃 了曾被骗失身的苔丝,从而酿成了苔丝的第二次悲剧。不过,他最终 还是悔悟了。 22聂赫留朵夫形象 “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形象。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 知识分子 1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 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 2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 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合阶 层,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的弊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社会 造成的。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 场。 3上诉失败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 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要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 福而工作。 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年轻时单纯善良,追求真爱,但受贵族生活和 沙皇军队中恶习熏染导致堕落,诱奸并抛弃玛10年后意识到自己是造成马罪恶的人,决心向其赎罪,在广泛社会接触中认识到造成农民 不幸的土地私有制,最终在上帝面前认定自己永远有罪,决心为人类 幸福工作,得到精神的复活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形象: 聂赫留朵夫: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其性格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 从单纯善良到自私自利。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 挚爱情,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堕落为自私自利者,诱 奸了玛丝洛娃,又抛弃了她。 ? 道德自我完善,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立场。法庭相遇, 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玛丝洛娃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决定向她赎 罪,并决心和她结婚。在为玛丝洛娃上诉过程中,广泛接触社会各阶 层,认识了社会的弊病,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 农民的立场。 ? 精神上的"复活"。上诉失败,他放弃财产和贵族生活,最后在《福 音书》中找到了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 有罪,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获得了精神上 的"复活"。 “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出身贵 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 成为自私自利者。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 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 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23安娜形象 和娜拉的形象比较 1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 情。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 激情。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性质。 2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当渥伦斯基明 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 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 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 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 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悲剧原因: 。?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安娜的性格决 定了在看到生命的新的意义后,再也无法同卡列宁生活下去,她的天 性决定了她无法欺骗自己,不能过那种虚伪的生活,对爱情自由的执 着追求,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但孤弱无助,只能以死抗争。 ? 造成安娜悲剧因素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 界。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上流社会,妻子骗丈夫, 丈夫骗妻子屡见不鲜,安娜所以不能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爱 上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于公开这种爱情,这是对上流 社会的挑战,上流社会不能容忍,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爱情的破 裂,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 她。 ? 托尔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地谴责了压抑她、 摧残她并造成她惨死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势力。安娜的悲 剧结局,既体现了安娜性格发展的逻辑,也体现了俄国生活发展的逻 辑,体现了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的力量。 托尔期泰对安娜具有双重的态度: 一方面提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谴责了压抑她、摧残她 并造成她惨死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势力。 另一方面,又对她的道德原则和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有所谴责,但同时 又认为世人无权谴责她,只有上帝才有权指责她破坏了家庭和睦。安 娜的结局体现了性格发展的逻辑,体现了俄国生活发展的逻辑,体现 了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的力量。 娜拉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叛逆女性形象。 ?娜拉本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的少妇,对父亲、对丈夫、对 同学,都表现出她善良的天性。 ?娜拉的精神觉醒过程三阶段。 第一阶段,平静到烦乱。丈夫生病,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借钱,债 主柯洛克斯泰以此相要挟,娜拉平静的心中起了波澜。 第二阶段,烦乱到幻想。娜拉准备自己承担责任,宁可牺牲生命,也 要保全丈夫名誉,但又幻想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娜拉的幻想, 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 第三阶段,幻想到平静。当海尔茂对她破口大骂时,娜拉幻想破灭完 全醒悟,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她的心又平静了,于是毅 然出走。 ?娜拉对资本主义的法律、宗教、道德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思考着法 律合理不合理,指出没有这种法律,不容许妻子救丈夫,丈夫救妻子。 对法律的合理性产生的怀疑。显示了她叛逆的一面。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 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 潮的影响。 相同处: 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 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异同处: 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 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 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 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 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 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 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 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 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 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 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25哈克和黑奴形象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以南北战 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河 顺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 自 由的真诚向往。在小说中,河里与岸上形成了截然分明的对照:岸上 世界是一个沉闷、刻板、丑恶、罪恶的“文明”社会,密西西比河则 是宽阔、自由、美好的世界。哈克想方设法摆脱好心肠的、然而却遏 制天性的文明教化的束缚,逃脱父亲的野蛮,逃跑到密西西比河上; 吉姆作为黑孩子,是一个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精神上受歧视;心理 上受压抑,身体上受虐待,当他就要被卖掉时,也逃跑到密西西比河 上。两个孩子殊途同归、共同逃离文明社会,去寻找自由、独立的新 世界。但在一路“逃跑”中,岸上世界不断干扰着水上世界,骗子、 奴隶制的网罗、物质上的需求等,不断使两个孩子陷入困境。重要的 还有哈克的“正义感”,他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吉姆,因为吉姆是一个 “挺好”的黑人,不应该再当奴隶,但他又一直生活在蓄奴制的社会 中,要抗拒社会法则显然不容易。哈克经过了激烈的内心冲突,“健 全的意识”,战胜了“畸形意识”,使他真正具有了独立精神。而吉 姆是一个不屈从命运、具有人格尊严意识的黑孩子形象,作家通过吉 姆谴责了蓄奴制的不合理。两个小主人公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表达 了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不受束缚,追求自由独立,富有正义感的美国少年,帮助黑人逃跑| 不屈从命运,有人格尊严的黑奴,善良憨厚但有迷信思想。 26格里高利形象和悲剧意义 葛利高里是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他从小热爱劳动, 热爱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感 情上,他对阿克西妮亚的爱情既表现了他勇敢、刚毅、热烈的性格, 也反映了他对不幸妇女的同情。而传统观念对他也有影 响,依然尊父命娶妻生子,也因此造成家庭的不幸。在历史事件中,他同样处于 矛盾斗争的焦点,先是同情废除沙皇统治,参加红军,同白军英勇作 战。但红军中的过激行为使他十分反感,便动摇到白军中去。白军中 的种种恶行他也无法接受,便觉得全俄罗斯共同的真理是没有的,只 有哥萨克共同的真理,于是便当了哥萨克的叛军师长,与红军作战。 失败后又回家乡,还是左右摇摆,最后哪儿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 此作者说葛利高里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是“顿河哥萨克中 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这个善良、勤劳、纯朴、刚烈的哥萨克身上 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同时也带着哥萨克世代相传的种 种偏见。在历史急骤变化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 摇,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在性格上也体现出很 多矛盾的因素,如勤劳与愚昧、勇敢与粗野、善良与残暴、正义与偏 见、理智与疯狂、自尊与虚荣等等,这 世元素交叉融合,既矛盾又统一,使他性格丰富,立体感很强。但有一个根本的内在趋向,就是 他追求真理的品格,这一品格与特定阶段的阶级、时代和民族内涵融 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葛里高利的悲剧,是其独 特气质和哥萨克自治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他的生活道路 典型而又特殊地表现了一部分,顿河哥萨克在国内战争中经历的艰难 曲折的道路。 矛盾的性格 勤劳与愚昧,正义与偏见,理智与疯狂,它试图找出革 命与反革命之间的第三条出路,是个球索型人物,最后落得脱离人民 的结局。实质上是它独特哥萨克气质和传统偏见对历史发展的抗拒结 果。是特殊环境与十月革命的产物 27约翰`克里斯朵夫形象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卷七初版序”中说明写作本书的 意图:“我要反抗一种不健全的文明”,“要达到这个目的, 我必 须有一个眼目清明、心灵纯洁的主人翁,他又必须有相当高尚的灵魂 才能有说话的权利,有相当雄壮的声音才能教人听到他的话”。音乐 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作家精心塑造的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克利斯 朵夫出生在德国小城,他从小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赋,童年时就在宫 廷音乐会上崭露头角。但那里闭塞、褊狭、刻板、固守成规,这种狭 小的文化环境制约和窒息着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个性,使他没有立足之 地。一个偶然的事故,他逃往法国巴黎,试图在那块世界文化的大都 会寻找到艺术的真谛,但他没想到又是一连串冷酷的现实打击:巴黎 名利场卷动着一股股轻浮自利之气,装腔作势、搔首弄姿、幼稚可笑、 扯谎**,一个议员为捧自己的情妇出名,出 钱出力演奏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却将音乐随心所欲处理得一塌糊涂;一份报纸为打击自己的 对立面,同时博取大众猎奇心理的青睐,便 把克利斯朵夫吹成一个滑稽的政治小丑。这就是罗曼•罗兰深恶痛绝的不健全文明。克利斯 朵夫以他雷霆般的个性,对法国的艺术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 进行了无所顾忌的抨击。这样,他得罪了一大批艺术界的权贵和政客, 出版商不肯出版他的作品;音乐会上 不予演奏,文艺沙龙对他闭门不纳,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对他大肆讨 伐,将他逼到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克利斯朵夫怀着创造的热情,怀 抱神圣的艺术理想,冲来撞去,寻求理解与接受,一个声音告诉他: 对不起,请按照既成规则办事。当他怒不可遏,屡屡出击得到的全 是这样的回答后,他就到达一个分水岭:要么投降,接受一切;要么继续一往直前。前者表明 青云直上的可能性;后者则意味着艰苦、寂寞,许多人走到这里也基 本上精疲力竭了。只有优秀而坚韧的生 命才能保持原有的生气和力量,执著己路,一心创造,献身永恒。克 利斯朵夫当然是后者,而且是火中之火,盐中之盐。他跨过了这一 障碍。他本就无视那些庸碌功利,冲向社会本是寻求真善美与世界的和谐统一。当它们在一个 不诚实的环境中背道而驰时,他自然而然选择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这 种艺术是超乎一切社会斗争之上的 神力量,能减轻人间的苦难,净化人们的灵魂,丰富人类的精神世 界。在这样一个强大的生命个体 面前,世俗社会显得渺小、卑微,无足轻重。 克利斯朵夫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形象,他在行为上创造着意义、值、 永恒、梦幻,在行为现实领域可歌可泣、感天动地。这种精代表了整 体人类的雄心与信念,铺洒着阳光与空气,讲述着关于生命、勇气与 爱的动人故事。 追求真诚艺术与健全文明的平民艺术家,强烈的反 抗精神,它个性坦率倔强粗鲁,但内心十分敏感。他在行为上创造着 价值和梦幻,这种精神代表了人类的信念,讲述了关于生命,勇气和 爱的故事 28、梅里特形象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特点: 狄更斯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同情小人物的生活和命 运,谴责造成人民痛苦的统治者、官僚机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但他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同时,主张通过小人物的温情、道德 感化来改造社会、改造资产者,他反对暴力革命,企图用阶级调和来 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也是矛盾 的。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2个同情;2个 谴责;1个塑造。) (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 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 (2)同情法国大革命。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以此 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 (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 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 (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狄更斯 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 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 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 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5)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 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 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作者宣扬了用人道主义来感化别人,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避免 像法国在革命那样的暴力在英国再次发生,这样的人道主义体现了作 者本身的局限性。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的错误作无原则的类比, 以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使他不可能全面正确地评价法国 大革命及其进程中的是非功过 30、格里高尔形象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 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 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 的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变形记》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 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也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 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 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三 人物和心理描写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 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 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 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 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 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 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 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 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 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 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 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 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 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应该 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 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 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 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这样的。 1 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 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 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 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 2 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 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 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 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 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 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 大桌子的中央”。 3 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 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 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 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 还坚决呢”。格里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 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 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 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 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 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 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 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 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 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 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 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 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 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四 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 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 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 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 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 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 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 态和深层心理 —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 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 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 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 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 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 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 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 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 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 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 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这 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 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 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 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 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31、布鲁姆形象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历时8年完成,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文学的扛鼎之作。它“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 分为3章18部,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但作者却 把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海上10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 的结束和当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尤利西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 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 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小说被西方评论界奉 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作品投有传统小说中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只是 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从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 18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其意识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出来。而布卢姆的 妻子莫莉在小说中大部分是通过他人视觉显示出来的,直到篇尾才正 面出现。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长篇内心独白结 束全作。他们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 间的发展也无任何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 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 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牲支配下的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 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人的意 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作品的核心人物只有3个,他们身上显示出多层次的复杂矛盾的性 格。某报馆的广告业务承揽人利奥波尔德•布卢姆庸碌、卑微,却不 乏忠厚、善良;他的妻子、稍有小名气的莫莉耽于肉欲,但内心也渴 望真情;私立中学历史教师斯蒂芬•代达勒斯精神空虚,却不肯放弃 幻想。通过他们,乔伊斯逼真描绘出西方现代都市中人的真实形象, 他们身上不再闪耀古代英雄的光彩,精神不再崇高,但仍固守着人性 的精神家园。作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现代人灵魂全景图。与其他意识 流作家的叙事方法比较,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采用“交错式”意 识流的写法,即各人所想与其他人不相干,虽然有时出现重叠,却是 偶然造成,因为人物不需要共同面对同一件事。这种叙事方法,使小 说内容更加分散,加之作品中“内心独白”的大量运用,“自由联 想”的跨越性与随意性极大,故而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困难。 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雷奥波尔•布鲁姆,斯蒂芬•德达路斯和布鲁姆 的妻子莫莉.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尽管是在人物的意识流动中呈现 在读者面前的,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有点扑朔迷离,但其形象还是十分 具体,十分鲜明的. 布鲁姆是一个广告推销员,犹太人,生活在都柏林总有一种流落异乡 的孤独感.布鲁姆猥琐平庸忍辱负重,温和仁慈,诚恳朴实.他失去了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渴望摆脱精神的痛苦折磨,把斯蒂芬带回家,从斯蒂芬身上,布卢姆感受到了重新找到儿子的精神慰藉.布卢姆作为现代"非英雄化"的"当代英雄".斯蒂芬是个愤世嫉俗的虚无主义者.他性格内向,优柔寡断,对现实强烈不满,无所事事,烦躁不安.思维敏锐,感情脆弱.他蔑视传统势力,精神上又无所依托,抱着虚无主义态 度到处流浪.不断寻求精神上的父亲.他与布鲁姆的相遇,使他得到了 暂时的安慰. 莫莉是一名歌唱演员,布卢姆的妻子,她善良,热情,但又没有思想,精神空虚,是个被**本能所支配的人物.丈夫的无能,生活的平淡,使她 沉溺于官能的享乐之中,以此寻求空虚精神和灵魂的安慰. 作品通过三个人物交叉的意识流程及其庸俗无聊的生活内容的展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绝望,精神崩溃,无可救药的情状,从而揭示趋于沉沦衰亡的爱尔兰整个历史及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从历 史高度,在古今对应对比之下,去认识现代人生,现代社会本质,使作 品具有了寓意深邃的象征内涵. 作品从形式结构到情节内容都蕴含象征隐喻意义,小说既是人类社会 的史诗,也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历程的展示,也是上帝和耶稣父子关系的描绘;既是作家人生和精神探索经历的自传,又是永恒男性女性观念的现代演绎;布卢姆一天无聊而混乱的街头流 浪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象征;6月16日是布鲁姆的生日,早上睛空万里,象征人之初的清纯善美,而后来天空乌云密布,象征人类的罪恶蔓延,最后以黑夜笼罩而结束,象征人类的堕落与毁灭.《尤利西斯》以对现代人庸庸碌碌生活的展示,尤其是对人物潜意识世界的深 入挖掘,探索爱尔兰殖民性,岛国性,庸俗性的民族意识,揭示爱尔兰所面临的时代危机,同时也预示人类的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 说《尤利西斯》是一部西方社会精神崩溃的现代史诗 32、桑迪亚格形象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作品中塑造的“硬汉”性 格的发展与升华,是“硬汉”精神的化身。在他身上具有超凡的人格 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超人”。无论是在84天与大海搏斗但却一 无所获的“背运”时期,还是在与巨大的马林鱼拼搏“感觉到自己要 垮下去”的时候,他“还要试它一试”,还要“忍住 一切的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在 与鲨鱼群进行殊死战斗时,尽管鲨鱼“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 聪明”, 向老人及他捕获的大马林鱼连续不断地发动最凶猛的袭击, 老人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仍然拖着伤残的身躯,与残暴的鲨鱼展 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注定会失败的较量。桑提亚哥老人虽然在较量 中失败了,但他相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正是海明威所有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他的小 说人物总是面对难以跨越过去的厄运与灾难,有的是战争,有 的是谋杀,有的是自然力量,结局大多是死亡,但他的硬汉子们都 表现出一种面对厄运与死亡的“优雅风度”。在各种困境中,他们都 沉着冷静、刚毅,始终保持着人的尊严,承袭着传统理性对人的力 量的肯定与赞美;这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也是海明威对人类生 存状况的总体把握。因此,当桑提亚哥回到渔村,虽然只带回一副巨大 的马林鱼骨架,但在睡梦中,他“正在梦见狮子”。那个庞大的空空 的鱼骨架,在证明失败结局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全部壮烈。 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说明人类精神力 量的不可战胜和对未来的期望,在最广泛最深层的意义上,显示着一 种深厚的人类悲剧意识和人生的价值。 33、反英雄尤索林形象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 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本书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 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 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 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 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 尤索林是个被大人 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见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去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了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了“英雄 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具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兼备了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极端个人主义但还有善良的社会理想,丧失信仰和气概 36、哭沙弥和猫形象意义 .《我是猫》中的苦沙弥是明治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其性格表现出 两个方面:?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心清贫。他不满现实,厌恶耀 武扬威的资产者金田和趋炎附势之辈;?懦弱消极。他无力维护自我 的尊严,面对金田的迫害,他没法反抗,只能空发牢骚,而且他目光 短浅,精神空虚,不学无术,夸夸其谈。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明治 文化转型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有点良心却又无所适从的境况。 小资知识分子的政治善良清高懦弱,对现实不满,为人狭隘,空虚无 聊,反映了明治维新史代知识分子状况|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猫有其典型意义: 1小说以猫为叙述者,就可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随心 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2猫是作品中有着特别重用意义的独立形象,即有动物的特性,又被 赋予了人的感情,是作者的代言人。 3这只猫也同人一样,在丑恶的现实社会中产生了苦恼和悲观情绪, 最后因偷喝主人的啤酒,昏迷中掉进水缸淹死了。 34、沙恭达罗和窦山托形象 古印度 迦梨陀娑 纯洁善良,对爱坚贞不渝富有斗争精神的美女|年轻有为能征善战, 对沙恭达罗一往情深,但也是玩物丧志虚伪娇纵的 37、何利形象 《戈丹》普列姆昌德 贫苦农民的典型,善良勤劳和农民的自私和愚昧不觉醒特点,是长期 封建思想禁锢造成的。 38《雪国》之驹子 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说《雪国》描述了岛村和驹子的一段恋情,塑造了 艺伎驹子的美好形象。《雪国》的情节其实极为简单,就是一个有妇 之夫来到异乡寻欢作乐的故事。主人公驹子给岛村留下的最初的印象 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洁净,“女子给人的印象是洁净的出奇, 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 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的群山的缘故。” 当岛村第二次为了见驹子来到雪国,在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听驹子弹 三味线时,他眼中的驹子有了微妙的变化,“玲珑而悬直的鼻梁,虽 显得有点单薄,但双颊绯红,很有朝气,仿佛在窃窃私语:我在这里 呢。那两片美丽而又红润的嘴唇微微闭上时,上面好像闪烁着红光, 显得格外润泽。那樱桃小口纵然随着歌唱而张大,可是很快又合上, 可爱极了,就如同她的身体所具有的魅力一样。在微弯的眉毛下,那 双外眼梢既不翘起,也不垂下,简直像有意描直了似的眼睛,如今滴 溜溜的,带着几分稚气。她没有施白粉,都市的艺伎生活却给她留下 惨白的肤色,而今天又渗入了山野的色彩,娇嫩得好像新开放的百合 花或是洋葱头的球根;连脖颈也微微泛起了淡红,显得格外洁净无暇。 但是驹子的洁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安安静静的洁净,她是一个充满矛 盾的人物:时而宁静忧郁,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温柔顺从,时而倔强激烈;她有少女的纯洁,也有艺伎的放浪;既有优美的举止,又有野性的表现。驹子是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而不是平板、单调和概念 化的。她的喜怒哀乐都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从总体来看,驹子的形象是笼罩在红色色调之中的,浑身都焕发着青春与活力。“岛村正陷在虚无缥缈之中,驹子走了进来,就像带来了热和光。”《雪国》中的这句话并不仅仅是一个场景或细节描写,它是对岛村与驹子这两个生命状态的暗喻。岛村既没有目标又没有追求,他迄今为止的生命以及未来的人生就像是一场虚无,而驹子红扑扑的脸颊在小说中不时地闪现。有时,她的“眼睑和颧骨上飞起的红潮透过了浓浓的白粉”,使她在“雪国之夜的寒峭”中仿佛“给人带来一股暖流”。室内的光线明亮时,她的“绯红的脸颊”异常清晰,以至使“岛村对这醉人的鲜艳的红色,看得出了神”。岛村以为如此通红的脸蛋,一定是被冻成这样的,但驹子说:“不是冻的,是卸去了白粉。”每当她“用冷霜除去了白粉,脸颊便露出两片绯红”。也 就是说,这鲜艳的颜色,正是驹子的本色。 当她靠在岛村怀里时,岛村的感觉是:“多温暖啊。”而且,她总是“一钻进被窝,马上就感到一股暖流直窜脚尖”。正如驹子自己所说,她“天生就是温暖的”。在岛村看来,驹子“简直像一团火”,驹子也毫不讳言地说自己是“火枕”,会把岛村“灼伤的”。在雪国的严寒与素白的映衬下,红色的灼热的驹子显得格外艳丽动人,正如作品中所写的那样,“山中的冷空气,把眼前这个女子脸上的红晕浸染得 更加艳丽了”。川端康成把驹子红红的脸颊和一片雪色的旷野同时叠映在一面镜子之中,以红白的强烈色差,象征着严峻生活中驹子执著的生命。正是这份执著震撼了岛村,使这个空虚的人感到了什么是真实:“„„岛村闭着眼睛,一阵热气沁进脑门,他这才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随着驹子的激烈呼吸,所谓现实的东西传了过来。” 但是,驹子并不是一味地表现为热与火,在她的精神世界深处隐藏着某种冷静。正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倾心于岛村的驹子,似乎在根性上也有某种内在的凉爽。因此,在驹子身上迸发出奔放的热情,使岛村觉得格外可怜。”有时驹子也以冰冷的姿态出现。岛村第二次到雪国跟驹子见面时,驹子在长廊尽头的拐角处亭亭玉立地站着,衣服的下摆铺展在乌亮的地板上,“使人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虽然驹子的身体是炽热的,但头发却是冰凉的,当她的头发碰到岛村时,岛村脱口说出“噢,真冷啊,我头一回摸到这么冰冷的头发”。驹子的整个精神世界就凝结在她炽热的身体和冰凉的发丝上。川端康成成功 地把一个性格复杂的艺伎形象立体地塑造出来。 随着故事的展开,驹子在岛村心目中的圣洁形象慢慢地被打碎了,原有的那种神秘感消失了,于是岛村开始把另一个女子叶子作为崇拜偶像。川端康成似乎在告诉人们,艺伎的美就在于朦胧的可望而不可即 的那种状态,一旦得知真实的艺伎,就会陷入幻灭。 《雪国》中的岛村已有妻室,由于无法排遣自己无所作为、坐食祖产的空虚,才转而从艺伎的身上寻求安慰,这种格局已经规定了男女主人公不平等的前提。表面上岛村似乎爱上了驹子,而实际上他却把驹 子满腔真挚、热烈的爱看作是“单纯的徒劳”。他明知驹子倾注在自 己身上的爱终将难以实现,却屡屡让她产生希望,并满足于她对自己 的期待。不仅如此,他还移情于叶子,这又加深了对驹子的伤害。对 岛村来说,女人只是填补其空虚、排遣其伤感的工具,是他获取愉悦 的玩物。因此在岛村的心目中,女人并无地位和尊严可言。 岛村可以在火车上“长时间地偷看叶子”,“却没有想到这样做会 对她有什么不礼貌”。他与驹子分手后便忘掉了自己的诺言,“没有 来信,也没有约会”,这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把驹子放在心里。而再次 见面时,岛村虽然很清楚,按道理自己“应该向她赔礼道歉或解释一 番”,但却“连瞧也没瞧她,一直往前走”。 岛村对驹子的蔑视,在川端康成那里并没有受到鞭挞和惩罚,川端无 意让岛村付出应有的代价,相反,他让岛村“沉浸在美妙的喜悦之 中”,因为小说中驹子在经受这一切之后,仍然一心倾慕于岛村。川 端康成这样安排,无疑是想要肯定驹子对纯真爱情的坦荡、执著的追 求,然而从另一侧面却反映出男女主人公在川端的价值天平上各自占 有怎样的 岛村第二次离开雪国时,跟驹子约好2月14日雪国“赶鸟节”的时候来看她。按照常理第一次已经失约,第二次总该信守诺言了。但是, 岛村又一次言而无信。驹子为了等待跟岛村见面,特意从老家赶回来, 却仍然是空等一场。面对驹子的追问,岛村的回答是:“像你这样追 问,我怎能说得清楚呢。”就这么轻而易举地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反 倒是驹子无言以对 《雪国》中写道“驹子无可奈何地无言以对,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心 想:岛村自然会把自己挂在心上的吧?于是她显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 子说:”一年一次也好,你来啊。我在这里的时候,请一定一年来一 次啊。‘“ 驹子的反映也许正符合日本男人的愿望,正如小说中所写的一样,身 为艺伎的驹子所应做到的便是对男人的无条件顺从。在川端康成笔 下,这种表现是“通情达理”的,这才是艺伎的表现。
/
本文档为【外国文学史人物形象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