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

2019-05-03 19页 doc 39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精品文档★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 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接下来搜集了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
★精品文档★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 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接下来搜集了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23 课文一共10个自然段,描述了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和邀请“我”做客两件事,作者对作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叶先生的崇敬之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来的。课文两次描写爬山虎,借景抒情,这是本课突出的特点。另外片尾提到“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又与题目遥相辉映。学习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四年级学生应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5、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烘托感情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 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1、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2、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烘托感情的写法,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教学教案 学生朗读,了解有关叶圣陶的生平资料。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6课,看老师板书课题,请齐读。 2、复习回顾: ①首先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②“楷模”这个词语怎么理解!谁来说说! 请找出课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并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楷模”指的是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出叶先生是“楷模”的! 3、激疑: 文中的叶老我们都很熟悉熟悉,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一生写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既然是写著名作家叶圣陶,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写到了绿绿的爬山虎!画出来,读一读,想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划相关语句。 2、指名朗读作者第一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a、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爬山虎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b、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读出这种生机与活力。 c、老师也想读一读。谁再来试试! 这的确是一幅美的画面。在这里,作者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对于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作者来说,爬山虎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为什么唯独此刻他眼中的爬山虎格外美丽! 3、①在见到叶先生之前,通过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作者认识到叶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叶先生的一丝不苟,划出来。 ②这就是叶先生帮我修改的稿子,看了这个修改稿,你想说什么! 叶先生对这篇文章的修改具体到了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足以可见他的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作者和同学们的感受是一样的,所以作者说—— a.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从哪些句子也可以知道叶先生批改的是那样认真! ③叶老不仅为我修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 如果说叶老的细致修改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④就是这样帮助我、鼓励我的大作家叶先生邀请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去做客。此时的作者是怀着如此的激动、感动、不安和喜悦来到叶老家,一进门就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夏日的阳光照耀下,爬山虎绿的那么新鲜,绿的那么可爱。我们再来读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看看你能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4、在见到叶先生之后,通过与叶先生的谈话,作者了解到叶先生不但是一位对待作品一丝不苟的大作家,更是 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你能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叶先生的平易近人! a.什么叫“融洽”的谈话! b.“融化”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写话:你觉得叶先生会对作者说些什么话呢,能让作者小小的心“融化”了!试着动笔写一写。 5、就是这样一位作品与人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让作者在十五岁那个夏天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作者带着激动、雀跃的心情来到叶老家,通过这样一番融洽的谈话,让作者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此时,作者再一次写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这一次的爬山虎与刚才所见的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 6、作者借景抒情,那绿的沉郁,户户有生气的爬山虎饱含着作者沉甸甸的收获,叶老的人品和文品深深地影响 着我。在课文的结尾处也写到了爬山虎。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机和活力。 2、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脑海中,叶老的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我前进。 1、正因为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著名的作家。 3、总结:师恩难忘是每个学生的心声,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三十年过去了,一想起叶先生,就好像看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他的生命中,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那片绿是一份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二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 际,利用已知经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阅读中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爷爷,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是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1、检查读课文。 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推荐、眼帘、删掉、燥热、融洽、 2、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板书: 小组选择其中一件事,合作学习,提示方法: 读——抓——品——说 交流: 学习修改文章: 1、出示修改后的文章,看到这么多的修改,我当时一下子楞住了,愣住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愣住了!请用“居然”来说一句话。 2、朗读指导:吃惊、敬佩。 3、到底是怎样修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修改方法!有几条,请标在书上。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包书纸”外, (2) 把长句断成短句。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 (3)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如包字。 再读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谈谈还有什么修改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因为呐 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表达确切。 (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4、总结:所有这些,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5、当我读完叶老修改的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理解:春风拂面。“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读评语,默读思考,为什么能树立我写作的信心! 6、小结:同学们,正是叶老这一番真诚的鼓励与热切的期待,使15岁的肖复兴心里充满了对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他这样写道: 出示: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答问雪茄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想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 师:叶老春风拂面的温暖让肖复兴走上了文学之路。 7、。 现在他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了,而且还是我国一流的纯文学月刊《人民文学》的副主编,多么了不起呀!《人民文学》创建于1949年,可是与我们的共和国同龄的一种刊物啊!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感受到叶老是一个的怎样的人!认真、平和。这样的一位老人,令我们——带着对叶老的这些情感读好这句话。 1.课文中几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都划出来。 2.细细的读,每一次,都是因为什么而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呼应,含蓄 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3.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借景抒情。 4.还在“借物喻人”: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 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相信大家对“意义非凡”会有更多的理解——教案出示补充资料: 你们知道吗!他还是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的委员呢! 练习说话,感悟“非凡”: 在肖复兴的的心中,他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 理解题意: 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叶老—— 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 义。 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 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再次想起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眼前又再次浮现——; 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1、背诵并默写片段。 2、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 3. 写话练习: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的人。 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对人平 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缺少深刻的感受,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启发。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模模糊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认读生字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部分,感悟叶老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关爱下一代的人品。 1、同学们有过作文获奖的经历吗!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如果这个“我”就是你,消息传来,你的心情如何! 就是这样一篇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作文,一篇让我引以为豪的作文,得到了一位老先生的修改。你们想看看这份修改稿吗! 文中的作者看到这份修改后的作文又产生了怎样的心里感受!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他的少年时代,一起经历那个意义非凡的夏天——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肖复兴资料,介绍作者。 1、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读准生字, 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谁能把课后的生字准确、流利地读出来并组词! 3、课文很长,有些句子有点绕口,大家读的很用心,现在把你们觉得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 4、理清脉络: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1、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件事,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 思考一:文中是怎样描写叶老先生对肖复兴的作文的修改!用横线表示。 思考二:面对叶老先生密密麻麻的修改,肖复兴产生了怎样的心里感受!用波浪线表示。 叶老先生还为肖复兴的作文写上了简短的评语。谁来读第5自然段!大家想一想:这则评语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启发!希望我们的作文也越来越有进步。 读着简短的评语,肖复兴树立了写作的信心,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能想象此刻他的心理活动吗! 当时,15岁的中学生肖复兴在看到叶老先生修改的文章后自己是这样说的: 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fēi)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 请大家推荐一个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读上面这段话。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这段话。 同学们,我们随着肖复兴的文字,与他一起经历了叶老帮他修改作文的整个过程,读懂了肖复兴的成功与叶老是 分不开的,这样的一位老人,令我们——敬佩、感动。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表达对叶老的感情,再来读一读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五、畅谈收获,升华感受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的心始终被这位名叫叶圣陶的老先生深深感动着,你能把你在这堂课上的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吗!可以谈: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人!明白了如何修改作文!明白了如何写好作文!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方面来交流。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颇丰。下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叶老先生的家,去尽情地享受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再次齐读课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品读邀请做客一事,感悟叶老平易真诚的人品,感受叶老人格的伟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了解了肖复兴是一个中学生却得到了叶老先生的亲自指导,使他受益匪浅,并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而使肖复兴更感到意外的是叶老先生居然邀请他做客,在这个过程中肖复兴又有什么感受,我们会受到哪些启发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6-9小节,感受深刻的地方, 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跟同学们交流一下!老师怀着一份深深的期待,想和你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 预设1: 1、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你体会到了什么! 好一个“简直不敢相信”!你走进了肖复兴的内心啊!所以他在文中用了一个词来表达这种难以置信——居然。同学们,透过“居然”这个词语的表面,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所思所想,这就是用心读书! 假如你是肖复兴,听说叶圣陶这样的大作家要见你,你是什么心情! 2、怀着这种兴奋、这种激动、这种紧张……,肖复兴来到了叶老的四合院,看到了,齐读——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兴奋的肖复兴、紧张的肖复兴、激动的肖复兴。看来,景物描写可以衬托人物的心情啊! 3、哪些语句还让你深有感触,我们来继续交流。 预设2: 第8自然段“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正是叶老的质朴啊!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握手,你体会到什么! 一位蜚声中外的大文学家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初中生握手,你体会到什么! 这一握,大作家不再遥不可及;这一握,小初中生不再惴惴不安。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握手,却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平和、一种亲切、一种质朴、一种尊重。带着我们的感受来齐读这句话。 4、我们继续来交流。 预设3: 第9自然段“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启发学生抓住“融洽”这个词体会到肖复兴和叶老谈得很投机,他们很有共同语言。抓住“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体会到他们谈了很长时间,谈了很多内容,忘记了时间。 他们会谈些什么呢!谈得这么融洽!谈得忘记了时间!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 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这份资料记叙了他们的谈话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看他们都谈了什么,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从叶老和肖复兴的谈话里,你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肖复兴,听着叶老这谆谆的教导,面对叶老这殷殷的期待,你想说什么! 是的,叶老与我的交谈是亲切的,这亲切之中蕴含着他一贯的认真和细致;叶老与我的交谈是质朴的,这质朴之中包含着对青少年无限的关心和期待。这种认真、这种平和、这种质朴、这种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配乐美读——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你的朗读让我听出了此时的肖复兴有一种向上的力 量,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优美的朗读总是给人以美好的遐想。谁再来读!其他同学请闭上眼睛:听着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这就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增强感悟,这就是会读书,会学习。 1、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能联系上文来理解这句话! 2、为什么说“好像”!“模模糊糊”!教师提醒学生要联系作者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3、作者为什么说“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这是作者15岁的经历,但作者直到44岁写这篇回忆录时,叶老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叶老的举止谈吐依然那么清晰,可见叶老对肖复兴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所以,对肖复兴来说,“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4、为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作者一想到那年夏天发生的事情,就会想到叶老的人品与作品。就会想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说,总是那么绿着的,所以这篇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5、多少年来,每当肖复兴回忆起这难忘的一幕,他总是这样感慨——齐读最后一段。 叶老为人平和质朴,叶老对创作细致认真,这些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感情,请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试着背一背。 1、阅读叶圣陶先生与肖复兴的文学作品。 2、选一篇自己的习作,尝试运用叶老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 >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叶老——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 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再次想起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眼前又再次浮现——; 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他满怀深情地写下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作业: 1、背诵并默写片段。 2、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 3. 写话练习: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的人。
/
本文档为【四年级上册第26课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