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

2018-06-12 50页 doc 14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 第一章 兽医临床诊断学概论 第一节 症状的概念、种类及其评价 症状是提示疾病的出发点,并成为建立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症状的基本概念 疾病过程所引起的机体或其某器官的机能紊乱现象,一般称为症状,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通常称为征候。在医学临床上有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之分,兽医临床上由于动物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自身的感觉,而都需要根据客观的检查来发现与揭示。所以,将机能紊乱现象与形态结构的变化统称为症状。 二症状的种类及对其的评价 由...
[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
[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诊断学 第一章 兽医临床诊断学概论 第一节 症状的概念、种类及其评价 症状是提示疾病的出发点,并成为建立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症状的基本概念 疾病过程所引起的机体或其某器官的机能紊乱现象,一般称为症状,而所现的形态结构变化,通常称为征候。在医学临床上有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之分,兽医临床上由于动物不能用语言表达其自身的感觉,而都需要根据客观的检查来发现与揭示。所以,将机能紊乱现象与形态结构的变化统称为症状。 二症状的种类及对其的评价 由于致病原因、动物机体的反应能力、疾病经过的时期等的区别,疾病过程中症状的表现千变万化。从临床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症状分为如下几类: 1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一般是指机体对病原的刺激所表现的全身性反应,如多种发热性疾病经常呈现的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增数,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等。 局部症状,是指某一器官疾病时,局限于病灶区的一些症状,如肺炎的胸部扣诊浊音区,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等。 2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 主要症状,是指某一疾病时,表现出的许多症状中的对诊断该病具有决定意义的症状。如心内膜炎时,可表现为心搏动增强,脉搏加快,呼吸困难,静脉郁血,皮下浮肿和心内性杂音等,其中只有心内性杂音可作为心内膜炎诊断的主要依据,故称其为主要症状,其它症状称为次要症状。 分别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对准确建立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3示病症状或特有症状 特有症状,是指只有在某种疾病时才出现的症状,即是该病所表现其特有的而其它疾病所不能出现的症状,见到这种症状,一般即可联想到这种疾病,而直接提示某种疾病的诊断。如破伤风的木马样姿势,渗出性心包炎的心包击水音,纤维素性胸膜炎的胸膜摩擦音等。 特有症状又称示病症状。 4早期症状或前驱症状 早期症状,是指在疾病的初期阶段,主要症状尚未出现以前表现的症状。早期症状常为该病的先期征兆,可据此提出早期诊断,为及时提出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利的启示。如幼畜的异嗜现象,常为矿物质代谢的先兆,反刍功能异常,多为前胃疾病的前驱症状。 5综合征候群 在许多疾病中,某些症状相互联系,同时或相继出现,把这些症状称为综合症或综合征候群。如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心跳、脉搏加快、食欲减少等症状互相联合出现,称为发热综合征候群;马属动 1 物起卧不安,表现为多种异常腹痛姿势,称为疝痛综合征候群。各种征候群在提示某一系统、器官疾病,或明确疾病的性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6、后遗症原发病已基本治愈,遗留下的某些不正常的现象称为后遗症。 兽医临床诊断学: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诊断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理论的科学。 疾病是机体与一定病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发生改变。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某些组织、器官的机能紊乱现象和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变化,统称为症状。 资料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有关的病史材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不同的疾病或不同的病程中,其症状、资料及其不同组合有所不同。所以,临床上发现的症状和收集的资料,常为提示诊断疾病的出发点,并成为建立诊断的重要依据。 诊断:就是对畜禽所患疾病本质的判断。也就是通过详细的诊查,获得全面的症状、资料,再经过对有关的症状、资料的综合、,以弄清疾病的实质的过程,所以,诊断的过程就是诊查、认识、判断和鉴别疾病的过程。 预后,就是对疾病发展趋势及期可能结局的估计。鉴于兽医临床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客观的推断预后,在决定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诊断的基本过程:临床诊断的基本步骤,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查病史,检查病畜,收集症状资料,是取得正确诊断的客观基础。 首先要接触病畜、畜群及其环境,通过调查了解,以收集关于发病经过,发生规律,可能的致病原因等一系列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应用各种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对病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临床检查,以发现各方面的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某些特殊的检查项目或辅助的检查方法,以取得某些特殊的资料或结果。 二、分析、综合全部症状、资料,作出初步诊断: 对每个症状、每项资料,在审核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价其诊断意义,对所有症状要分清主次,并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综合相互联系的症状而组成基本征候群,在结合有关发病经过,发生规律,可能的致病原因和条件等资料,考虑提示可能性的假定诊断,并经论证和鉴别过程而做出初步诊断。 三、实施防治,观察经过,验证并完善诊断:临床初步诊断即可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依据,而初步诊断是否正确,还要经防治实践的效果来验证。 临床诊断的依据和正确诊断的基本条件:病史或流行病学资料;病畜的临床症状;某些特殊或辅助检查与检验的指标及结果等三部分资料。 正确的诊断必须以全面的、足够的、和真实可靠的症状、资料为基础。而这些丰富的、客观的、症状、资料,又必需要通过周密的调查和系统的检查而获得,当然,对这些资料和症状还要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诊断结论。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可分为三个部分( 2 第一部分:方法学(为了收集作为诊断根据的症状、资料(首先需用各种方法去进行实际的调查和检查(所以检查法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的临床诊断学,其内容主要就是方法学( 应用于临床的检查方法,十分复杂,特别是随同近代科学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临诊实践,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如下几类( 1、对病畜、畜群及其环境、条件的调查、了解,通常可通过向畜主或饲养管理人员询问的方式进行,称为问诊(必要时可查阅有关资料或进行现地调查,特别是当有大群发病时或疑似传染病时,更宜详细和全面,一般称为流行病学调查( 2、通过检查者的感官,直接地对病畜或畜群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检查的方法,称为物理检查法。其中包括视诊、触诊、扣诊、听诊和嗅诊( 以上两类检查方法(在临诊中可以普遍地进行应用,所以,共同称为基本临床检查法(这 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3、需用某些特殊的仪器、设备或需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检查、测定或实验的方法,统称为特殊检查法( 这类检查法,一般都是根据临诊的启示或需要,针对某些特殊情况,为了肯定或排除某些疾病,而选择配合应用的(所以,多为一种辅助检查法,而无普遍应用的意义(当然,应用这些检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在确定诊断中,经常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的意义。甚至有时起决定性作用。 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中,主要有实验室检查法(血、尿、粪和饲料等的常规检验及生化分析等);,线检查法(如,线的透视或摄影等);其他的还有心电描记法;超生探察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临诊中的应用等。 第二部分:症状学或症候学。 临诊的目的在于发现并搜集作为诊断根据的症状、资料。 症状是病畜所表现出的病理性异常现象(只有熟悉畜禽的正常生理状态,才能发现、识别其异常的病理变化。 症状学内容中,首先将描述各种症状的表现、形象和特征,以其作为发现、识别症状的根据(更重要的则是阐明每个症状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并进而联系、提示其诊断的意义。 症状和资料是提示可能性诊断的出发点和构成诊断的重要依据。 全面的、确切的症状、资料,是取得正确诊断的客观基础。 第三部分:诊断的方法论(建立诊断的方法和原则) 检查法和症候学是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每个症状和单项资料,只是有关疾病的表面的片面的现象和孤立的、零散的条件并不能直接地反映疾病的实质。因此,必须将全部的症状、资料加以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综合,才能阐明疾病的本质,构成诊断的依据。 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过程,应以辩证唯物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做为 总的指导原则。 诊断方法论部分,主要叙述症状、资料的综合、分析的原则和建立诊断的步骤、方法及依据作为本课程的最后概括和总结( 3 第二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为了发现作为诊断依据的症状、资料,需用各种特定的方法,对病畜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检查。为诊断的目的,应用于临床实际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临床检查法。 一、问诊 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病畜所有者或饲养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问诊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式,即通过问诊和查阅有关资料,调查有关引起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代谢病发生的一些原因。问诊应着重了解下列各项内容:现病例;既往史,平时的饲养,管理及使役或利用情况。 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如饲前或喂后;使役中或休息时;舍饲时或放牧中;清晨或夜间;产前或产后,不同的情况或条件,可提示不同的可能性疾病,并借此可估计可能的致病原因,而且,还可以异词来推测疾病是急性或慢性。 2发病时的主要表现,通常主诉人往往只介绍许多疾病共有的一般症状,如家禽的打蔫、不吃、羽毛松乱、下痢等,家畜的腹痛不安,咳嗽,腹泻,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烧等,而对疾病特有症状不一定介绍,这些通常是提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可提出某些类似的征候、现象,以求主诉人的解答,所以,要耐心询问,要启发但不要暗示,以求全面了解病禽的真实表现。 3疾病的经过,目前与开始发病时疾病程度的比较,是减轻或加重,症状的变化,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是否经过治疗,用过什么药物和方法,效果如何,这不仅可推断病势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4主诉人所估计到的病因,如饲喂不当,使役过累,受凉,创伤等,这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5畜群的发病情况,畜群中同种家畜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发生,附近是否有什么疾病流行等情况,可作为是否传染病的诊断条件。 6疾病的传播速度,以识别疾病是爆发型还是散发型,如短期内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属于爆发型疾病,可异似的疾病有,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等疾病;突然大批死亡,可提示中毒性疾病;而散在性发病,应考虑为慢性传染病(如慢性霍乱、淋巴性白血病)及普通病。 7病畜的年龄,许多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与年龄有关,因而年龄条件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8各种禽类发病情况,以判断疾病是属于单一禽种还是属于多禽种疾病。如鸡发生急性传染病可提示为鸡新城疫等,若鸡、鸭、鹅同时发病,可怀疑为禽霍乱;仅鸭发病,其它禽类不发病,如成鸭可提示为鸭瘟,雏鸭可提示病毒性肝炎。 9防疫情况:了解预防接种情况,考虑预防的实际效果,以估计可能发生的疾病;考察治疗情况,判断疗效,以验证诊断。如一般临床上出现仔猪先天性振颤,可根据问诊情况做出印象诊断,如猪瘟疫苗是否注射,什么时间注射的,伪狂犬病疫苗是否注射过,等 10饲养、管理、卫生情况:可提供分析致病条件、寻求诊断依据 11生产情况:是提供疾病的最基本线索。 12疫情:是判断流行病地方病的重要线索。 问诊的注意事项: 4 ?必需具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和蔼可亲,考虑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可能引起畜主不良反应的语言和表情,防止暗示。 ?畜主所述可能不系统,无重点,还可能出现畜主对病情的恐惧而加以夸大或隐瞒,甚至不说实话,应对这些情况加以注意,要设法取得畜主的配合,运用科学知识加以分析整理。 ?如果是其它门诊或兽医介绍来的,畜主持有的介绍信或病志,可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主要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询问,临床检查和其他有关检查的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来判断。 ?危重病畜,在做扼要的询问和重点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抢救。详细的检查和病史的询问,可在急救的过程中或之后再做补充询问。 二、视诊 视诊是兽医用视觉直接观察畜群和个体的整体概况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称为视诊,也称为望诊。 视诊的一般检查程序为: 首先是观察畜群,判断其总体的营养、发育状态并发现患病个体,畜群状态的观察,饲养人员和兽医经常巡视,早期发现不合理因素和病情的必要措施。为此,不但要详细观察禽群的采食、饮水状态,精神、姿势和运动行为,表被状态及排泄状态,而且还要认真地观察饲养、管理、卫生及其它条件。 其次是观察患病个体,患病个体的应先观察其整体状态,然后观察其各个部位的变化,因此,一般应先距病畜一定距离(2M),以观察其全貌,然后再由前到后,从左到右地边走边看,绕病畜一周,以做细致的检查;先观察其静止状态的变化,再行牵骝,以发现运动过程和步态的改变。 视诊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观察其整体状态,如体格的大小,发育程度,营养状况,体质的强弱,躯体的结构,胸腹与肢体的匀称性等。 ?判断其精神及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如精神的沉郁与兴奋,静止间的姿势改变或运动中的步态改变,有否腹痛不安,运步强拘或强迫运动等病理性行动等。 ?发现其体表组织的病变,如被毛状态,皮肤及黏膜的颜色与特性,体表的创伤、溃疡与瘢痕,疱疹、肿物等大小、位置、形状和特点等。 ?检查与外界直通的体腔,如口腔、鼻腔、咽喉、阴道和肛门等。观察其黏膜的颜色变化或完整性,注意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数量、性状及其混合物。 ?注意其某些生理活动的异常。如呼吸动作,采食、咀嚼、吞咽、反刍和嗳气等,另外,是否有喘息和咳嗽,腹泻和呕吐,再一点就是观察排粪、排尿的姿势、次数、数量、性状与混合物等。 视诊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求患畜在安静的状态条件下进行;其次,应考虑光线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在黄色光线下进行检查,轻微黄疸就不易被发现,第三点就是要考虑视诊时的场地,如怀疑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时,一般在视诊时可做上下坡运动观察,这就要求视诊场所有坡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于某些特殊部位,如鼓膜、眼底、胃肠道粘膜等,也可借助某些仪器进行视诊,如耳镜、眼底镜、内窥镜等。 5 视诊的适用范围广,能提供重要的诊断材料,有时可单用视诊而确定诊断,但视诊必须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基础,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而且疾病的临床征象繁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资料。 三、触诊 触诊是利用触觉和实体觉的一种检查法,也就是通过检查者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触诊一般可应用于: ?检查动物的体表状态,如判断皮肤表面的温湿度皮肤与皮下组织的质地、硬度及弹性,浅在淋巴结及局部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温度、内容物性状、硬度、可动性及疼痛反应等。 ?检查某些组织器官,感知其生理性或病理性冲动,如在心区,可感知心波动的强度、频率、节律和位置,触诊反刍兽的瘤胃,可判定其蠕动的次数及力量强度,检查浅在动脉,的脉搏,可判定其频率、性质及节律等变化。 ?腹部触诊可判定腹壁的紧张性和敏感性,此外,还可感知腹腔内的状态,如肝脾的边缘和硬度,胃肠内容物的多少、性状,腹腔的状态(腹水),通过直肠检查,即直肠内部触诊,可以判定后部腹腔器官和盆腔器官的状态,这在马的腹痛病和产科疾病的诊断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兽医临床上对触诊方法的独特运用。 ?触诊也可作为对动物机体某一部位所给予的机械刺激,并根据其对刺激所表现的反应,而判断其的感受力和敏感性如胸壁、网胃和肾区的疼痛检查,腰背与脊髓的反射,神经系统的感觉,体表局部病变的敏感性等。如检查网胃、肾区和体壁的疼痛反应,神经系统的感觉、反射,体表局部病变的敏感性等。 (二) 触诊方法 按触诊部位及检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法。 ?浅部触诊法 用平放而不加压力的手指或手掌以滑动的方式、轻柔地进行触摸,试探检查部位有无抵抗、疼痛或波动等,明显的肿块或脏器也可用浅部触诊法检查。这种方法试用于皮肤、胸部、腹部、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静脉和神经的检查。 如检查皮肤的温湿度,一般用手背检查,检查时应注意躯干与末梢、左右两侧及健部和病部的对比。 如检查体表的肿物,主要是感觉肿物的硬度和性状, 如以刺激为目的而判断动物局部的敏感性时,在触诊时应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头部和肢体的动作,如动物表现为躲闪、回视或反抗,常是敏感或疼痛的表现。但此时应注意动物因为害怕而发生不真实的反应。 ?深部触诊法检查时用一手或两手,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深部触诊主要用以觉察腹腔病变和脏器的情况,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 冲击触诊法以拳或手掌取70,90的角度,放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以感知深部脏器和腹腔的状况。如腹腔有回击波或震荡音,提示腹腔积液或靠近腹壁的脏器内含有较多的液状内容物,而对反刍兽右侧肋弓区进行触诊,可感知瓣胃或真胃的内容物的性状。 ? 深压触诊法又称切入触诊法,是以一个或几个并拢手指逐渐用力按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和内部器官的性状。适用于检查肝脾的边缘。 6 ? 双手触诊法将一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的部位推向另一手的方向,这样除可起固定的作用外,同时又可使被检查的脏器或包块贴近体表以利于触诊。此法主要用于中小动物的腹腔检查。 ? 按压触诊法以手平放于被检部位,轻轻按压,以感知其内容物的性状与敏感性,适用于检查胸腹壁的敏感性及中小动物的腹腔器官与内容物的性状。 (三)触诊的注意事项: ?手法要轻柔,以免引起病畜的精神、肌肉紧张而影响检查效果。 ?作腹部检查时,应注意不要将肾脏、充盈的膀胱误认为腹腔包块。 ?触诊时要手脑并用,边触摸边思索病变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来自和种脏器。 触诊虽然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但若取得判断上的准确,也必需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显然,触诊也不单纯是用手摸,而必需是同时手、脑并用,作到边触诊边思索。 四叩诊 叩诊用手指或器械对动物体表进行叩击,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一)叩诊的应用范围 ?检查浅在的体腔(胸腔和腹腔及窦腔)及体表的肿物,以判断内容物的性状(气体、液体或固体)和含气量的多少。 ?根据叩击体壁可间接引起其内部器官震动的原理,以检查体内含气的器官的含气量或物理状态。 ?根据体内有些含气器官与实质器官交错排列的解剖上的有利条件。可因扣诊产生的某种固有音响的区域轮廓,去推断某一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 (二)叩诊的方法通常分为直接扣诊和间接扣诊法。 ?直接扣诊法用一个或数个并拢且弯曲的手指,向动物的体表进行轻轻的扣击,常用于检查窦腔、喉囊和鼓气的胃肠。 ?间接叩诊法在被叩击的体表部位上,放一震动能力较强的附加物,而后向这一附加物上进行叩击的一种检查方法。附加的物体,一般称为叩诊板。叩诊板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叩诊的音响响亮、清晰,易于听取和辨认;二是能很好地向深部传导,适合于所欲达到的目的。 间接叩诊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指指叩诊法和锤板叩诊法。 ? 指指叩诊法 指指叩诊法虽然简单、方便、不用器械的优点,但因其震动与传导的范围有限,只适用于中小动物的诊察。 ? 锤板叩诊法叩诊锤一般是金属制作的,在锤的顶端镶有软硬适度的橡皮头,叩诊板可是金属、骨质、角质或塑料制作,形状不一。 通常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持叩诊板,将其紧密放于欲检查的部位上,另一手持扣诊锤,用腕关节做轴上下摆动,使之垂直的向叩诊板上扣击2,3下,以分辨其产生的音响。 (三)叩诊音 7 由于叩诊时所用的力量,和间隔时间各不相同,可产生不同的音响,根据音响的强弱、长短、高低,临床上区分为以下几种扣诊音: ?清音是一种音调较低,音响较强,振动时间持续较长的声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脏的含气量、弹性和致密性均正常。 ?鼓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和谐音响。是叩诊健康马盲肠时所产生的音响,或叩诊健康牛瘤胃上部1/3所产生的音响,在病理条件下,扣诊肺空洞、气胸、气腹时也出现鼓音。 ?相对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声音。是叩诊心脏和肝脏被肺组织所覆盖的部分出现的声音,在病理情况下,当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时,如肺组织炎性实变、大小叶性肺炎时叩诊呈相对浊音。 ?过清音是一种音调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声音,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及弹性减弱时叩诊出现过清音。主要见于肺气肿。 ? 浊音是一种音调较相对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声音。浊音是叩诊肌肉或是叩诊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和脾脏等)与体表直接接触的部位产生的音响。病理情况下,扣诊大量胸腔积液,高度胸膜肥厚及肺癌时出现浊音,浊音在人医又称为实音。 (四)叩诊时的注意事项 ?叩诊板需紧密地贴于体表,其间不能留有空隙,对于被毛较长的动物,宜将被毛分开,以使叩诊板与体表有良好的接触,但也应注意,叩诊板不应过于用力压迫。 ?叩诊锤应垂直叩击叩诊板,叩打时应该快速、段续、短促而富有弹性,叩击的力量应均等。 ?对病灶或被检部位小或位置浅表,宜采取轻叩诊,如对位置较深或病 变范围较大,叩诊力量应稍重。当叩诊音不清时,可逐渐加重叩诊力量,与较弱的叩诊进行比较。 ?为了对比解剖学上相同部位的病理变化,应用比较叩诊法。注意在比较叩诊时,条件要保持一致。 ?叩诊检查法宜在室内进行,在室外进行,叩诊音响效果不佳。 五 听诊 听诊是用听觉听取机体各部位发出的声响,而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检查法。听诊是听取机体在生理或病理过程中所自然发出的音响。 广义的听诊包括听咳嗽、呃逆、嗳气、呼吸、肠鸣、呻吟、喘息、骨擦音、关节活动音、鸣叫、等任何动物所发出的声音。 (一)听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心血管系统的听诊,听取心脏和大血管的声音,特别是心音,主要是判断心音的强度、节律、性质、频率以及是否有附加音,心包的摩擦音和击水音也是应注意检查的内容。 ?呼吸系统的听诊听取气管、肺脏的呼吸音、附加音和胸膜的病理性声音,如摩擦音和振荡音。 ?消化系统的听诊听取胃肠的蠕动音,判断其的频率、强度、性质和腹腔的病理性音响。 (二)听诊的方法 ?直接听诊法将耳直接贴于动物体表的相应部位进行听诊,具有方法简单,声音真实的优点,但因检查者的姿势不便,多不应用。 8 ?间接听诊法又称器械听诊法,是指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此法方便,可在任何体位下应用,而且对脏器的声音有放大作用,使用范围广,除心脏、肺脏、胃肠以外还可听到机体其它部位的血管音、皮下气肿音、骨擦音、关节活动音等。 (三)听诊的注意事项 ?一般应选择在安静的室内进行 ?听诊器的接耳端,要适宜的放入检查者的外耳道,接体端要紧密地放在被检部位,但不应过于用力压迫。 ?检查者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听取和观察动物的动作。 ?注意防止一切杂音的产生,被毛的摩擦,胶管与手臂、衣服等的摩擦。 六嗅诊 嗅诊是以嗅觉判断发自病畜的异常气味与疾病关系的方法(这些异常的气味多半来自皮肤、粘膜、呼吸道、呕吐物、排泄物、脓液和血液等病理性产物。嗅诊时兽医将病畜散发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部,然后仔细的判断气味 的性质。在临诊工作中,通过嗅诊往往能够迅速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诊断线索。 常见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的诊断意义: 呼出气体和尿液带有酮味,常常提示牛和羊的酮血症;呼出气体和鼻液有腐败气味,提示呼吸道或肺脏有坏疽性病变;呼出的气体和消化道内容物中有大蒜气味,提示有机磷中毒;粪便带有腐败臭味,多提示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足引起;阴道分泌物化脓、有腐败臭味,提示子宫蓄脓或胎衣停滞。 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程序和 一 一般的检查程序 一般在门诊的条件下,对个体病畜,大致按下列步骤进行:病畜登记;问诊;现症的临床检查。 (一)病畜登记登记的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家畜的个体特征,并在这些登记事项中,也会给诊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条件,主要的登记事项和意义如下; 动物的种类和品种动物的种属不同,所患的疾病和疾病的性质也可能 不同。因为: 1某些疾病是某种动物所固有的,如牛瘟,只侵害牛;猪瘟只侵害猪等。 2对某种动物的传染特性不同,如骡驴的鼻疽;猪的结核多取急性经过且预后不良。 3某种动物对某种毒物高度敏感,如牛对汞,猫对石炭酸敏感。 4不同种类动物的常见多发病也不同,如马属动物多发疝痛,而牛则多发前胃病。 品种品种与动物的抵抗力何其体质类型有一定关系,如高产奶牛易患营养代谢病,家养土犬较观赏犬耐病等 性别性别关系到生理和解剖特性,因此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如母畜在分娩前后有特定的围产期疾病,公畜因腹股沟环较宽,比母畜更易患腹股沟阴囊疝;雄性牛羊比其它动物更易患尿道结石。 年龄有些疾病与动物的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有固有的常发病,如幼畜的猪白痢、鸡白痢、仔猪红痢、驹腺疫、幼畜肺炎和羔羊痢疾等。 9 毛色既是个体特征的标志之一,也关系到疾病的趋向。乳白色皮毛的猪易患感光性皮炎(灰菜中毒和荞麦中毒等),青毛马好发黑色素瘤。此外,白色皮肤的动物,发疹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猪瘟和丹毒。 作为个体的标志,应注明畜名,号码,烙印,特征等事项,为便于联系,更应登记畜主的姓名,住址等。 (二)问诊在病畜登记后与临床检查前,通常应进行必要的问诊。 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既往史,现病历,平时的饲养、管理、使役和利用情况。这在探索病因,了解发病情况,其及经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疾病表现有群发,传染与流行现象时,详细调查发病情况,既往史,检疫结果,预防措施等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在综合分析、建立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有关问诊的详细、具体内容和诊断意义,见前所述。 (三)现症的临床检查对个体病畜的临床检查,通常按以下程序进行: 1整体及一般检查 ? 整体状态的观察,这包括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体态、姿势与运动、行为等。 ? 被毛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检查,包括羽毛、肉冠、肉髯、鼻盘和鼻镜等。 ? 眼结合膜的检查。 ? 浅在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检查。 ? 体温、脉搏和呼吸数的测定。 2心血管系统检查 3呼吸系统检查 4消化系统检查 5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6神经系统检查 二 病历记录 所有临床检查和特殊检查的结果,均应详细地记录于病历中。 病历记录不仅是诊疗机构的法定文件,也是原始的科学资料。不仅可以供内部诊疗人员的查阅,也可作为外来工作者的参考,并为法医学的根据。因此必须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填写病历的原则: ,、要全面而详细,将所有关于问诊、临床检查、特殊检验的所见及 结果,都要详尽地记入,以求全面而完整,某些检验项目的阴性结果,亦应记入,因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系统而科学,为了记录系统化,便于归纳、整理,所有内容应按一定顺序记录,各种症状、所见,应以通用名词或术语加以客观描述,不应以病名概括所见的现象,如口温升高、粘膜潮红、肿胀、分泌物增多等,不能简单的用口腔发炎记录;在剖检时,肝脏外观膨隆、切面外翻等,不能用肝脏肿大来记录。 ,、具体而肯定,各种症状、变化、形象,力求真实而具体,最好 10 以数字、程度标明或用实物加以恰当的比喻,必要时附以略图。避免用可能、似乎、好象等模棱两可的词句,应进行确切的形容和描述,当然,如果是暂时不能肯定的变化,可在词后加一问号“,”以便继续观察,然后确定。 ,、通俗而易懂,词句应通俗、简明、便于理解,有关主诉内容,可用群众的语言记录之。 检查记录内容,一般可依如下顺序: 一、一般项目,畜主及住址,禽种、品种、年龄范围、发病日期、初步诊断、最后诊断、疾病转归、兽医师签名。 二、问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关病史、病的经过、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的内容。 三、临诊所见、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结果。这是病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初诊之际更应详尽记录。 临床检查记录应包括: 首先记录体温(T?)、脉搏(P次/分)、呼吸(R次/分) 其次是整体状态(体格、发育、精神、营养、姿势、行为等);表被状态(羽毛、皮肤与皮下组织,肿物、疱疹、创伤、溃疡等);眼结合膜的颜色;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变化。 第三则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顺序,记录检查结果的症状、变化,次部分也可依头颈部;胸部及心、肺;腹部及胃、肠;腰、被、荐、尾及外泌尿生殖器官;运动器官及肢、蹄等器官的检查记录。 第四则为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结果,包括检剖变化、实验室检查(血、尿、粪)结果和特殊检查结果(X-线透视或摄影,心电图,超声波记录等)。 四、病历日志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逐日记载体温、脉搏和呼吸数 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变化(一般仅记录与前日所不同的变化) 各种辅助及特殊检查的结果 治疗原则,方法、处方,护理及改善饲养、管理方面的措施。 会诊的意见及决定。 五、总结,治疗结束时,总结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教训,并对今后生产加以评定,指出今后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的事项及在今后疫病防治中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死亡转归的动物,应进行剖检并附剖检的病理报告。 最后整理、归纳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或附病历讨论。 第二章整体及一般检查 第一节 整体状态的观察 接触病畜进行检查的第一步,就是观察病畜的整体状态。应着重判定其体格、发育,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体态,运动与行为的变化和异常表现。 一 体格、发育 11 体格大小、发育状况一般可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程度来确定。为了确切的判断,可应用测量器械测定其体高、体长,体重,胸围及管围的数值。 一般以视诊观察的结果,可将体格区分为大、中、小或发育良好与发育不良。体格的大小,主要可作为发育程度的参考;此外,在决定给药量尤其是剧毒药物的用量时,也宜注意。 (一)在正常状态下,一般可根据视诊结果将动物区分为大中小或发育良好与发育不良。 体格发育良好的动物,其体驱高大,结构匀称,肌肉结实,强壮有力。强壮 的体格,不仅说明其生产性能良好,同时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强。 (二)病理变化 体格发育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可见躯体矮小,结构不匀称。 二营养程度 通常根据肌肉的丰满度,特别是皮下脂肪的蓄积量而判定,被毛的状态和光泽,也可作为参考。 (一) 正常状态 动物的营养状态,是动物体营养代谢情况的标志。 临床上一般将营养程度分为三种,以膘成来表示,营养良好(八九成膘),营养中等(六七成膘),营养不良(五成膘以下)。 (二)病理变化 1(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被毛蓬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骨骼外露,营养不良的病畜,多同时伴有精神不振、躯体乏力。 消瘦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高度的营养不良称为恶病质,是判断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征。 2(营养过肥:一般在役畜较少见,而种畜和宠物则较多见,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和营养过剩而引起。 3(注意事项 临床上在判断体格与营养状态时,要注意动物的品种及其体质类型特点。 三 精神状态 动物的精神状态,是其中枢神经机能的标志,可根据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判定。 (一)正常状态 正常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保持着动态平衡。动物在静止时比较安静,行动时较灵活、协调,经常注意外界,并对各种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 (二) 病理变化 当中枢神经机能发生障碍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遭破坏,临床上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与抑制。 1(神经兴奋,是中枢机能亢进的结果,依据其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 ? 轻度兴奋:病畜对外界的轻微刺激即表现为强烈反应,经常左顾右盼、竖耳、刨地、不安乃至挣扎脱缰。可见于脑及脑膜充血,颅内压增高及某些毒物中毒时,如脑与脑膜的炎症,日射病与热射病的初期等。 ? 精神狂燥:病畜表现为不顾一切障碍向前直冲或后退不止,反复挣扎脱缰,乃至攻击人畜。多提示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度病例,如马的流行性脑脊髓炎的狂燥性或狂犬病,及有机磷中毒等。 2(精神抑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另一种形式,一程度不同可分为: 12 ? 精神沉郁:可见病畜离群呆立,萎靡不振,耳搭头低,对外界事物冷淡,对刺激反应迟钝,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体力衰竭时。 ? 精神嗜睡:表现重度萎靡,闭眼似睡,或站立不动,或卧地不起,给以强烈刺激才引起轻微反应。见于中度的脑病或中毒,典型病例如马的慢性脑室积水,表现为呆迟似睡,行动笨拙,常将前肢交叉站立,口衔草而忘记咀嚼的特有姿势。 ? 精神昏迷:是动物的重度意识障碍,可见意识不清,卧地不动,呼唤不应,对刺激几乎无反应,或保有部分反射功能,多见于脑及脑膜疾病的后期。重度昏迷,常是预后不良的征兆。 四 姿势体态 姿势,是指动物在相对静止或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及其体态的表现。 (一) 正常状态 正常时,各种动物均有其特有的生理姿势。如健康马属动物经常站立,姿势自然,偶尔躺卧,当有生人接近时,即自动站立,运动间,动作灵活而协调。 (二) 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时的异常姿势主要有:站立间的异常姿势(强迫站立)、伏卧间的异常姿势(强迫卧位)及运动间的异常姿势(强迫运动)。 1(强迫站立姿势 ? 典型的木马样姿势:头颈平伸,肢体僵硬,四肢关节不能屈曲,尾根挺起,鼻孔开张,瞬膜露出,牙关紧闭,此乃破伤风的特征,是全身性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结果。 ? 四肢疼痛性疾病时的站立姿势 ? 单肢疼痛 则患肢表现为免于负重或自行提起 ? 多肢蹄部疼痛性疾病,如蹄叶炎时,则常将四肢集于腹下而站立;两前肢疼痛时,则两后肢极力前伸,两后肢疼痛时,两前肢极力后送,以减轻病肢的负重。 ? 肢体骨骼、关节或肌肉疼痛性疾病,如骨软症、风湿病时,表现为四肢频频交替负重而形成站立困难。 2(强迫伏卧姿势 ? 四肢骨骼、关节、肌肉疼痛性疾病:如骨软症、风湿病时,如当驱赶或 由人抬起可勉强站立,但站立后可因四肢疼痛出现站立困难,或伴有全身肌肉震颤。 ? 机体高度消瘦、衰竭时,如常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鼻疽、传贫等,多呈强迫伏卧姿势。 ? 四肢的轻瘫或瘫痪,常见的有两后肢的截瘫,此时多因两前肢保有运动功能而病畜反复挣扎企图站立屡呈犬坐姿势,常提示脊髓横断疾病,此时多伴有后驱感觉、反射功能障碍及排尿、排粪失禁症状。 ? 马肌红蛋白尿症的强迫伏卧姿势:类似后肢轻瘫或截瘫而呈犬坐姿势。多见于长期休闲后,通常在重度使役过程中或之后发生,此应注意观察 排尿呈红棕色的特征,且同时伴有肌肉僵硬的表现。 3(强迫运动姿势 ? 共济失调:表现为运动中四肢配合不协调,呈醉酒状,走路摇摆或肢蹄抬高、用力着地,步态似涉水样,可见于脑脊髓的炎症,多为病原侵害小脑的标志。 13 ? 盲目运动:表现为无目的的徘徊,或直向前冲,或后退不止,绕桩打转或呈圆周运动,有时以一肢为轴呈时针样动作。提示为脑、脑膜的充、出血,炎症,或中毒及内中毒等,如常见的疾病有:马流脑、乙型脑炎、霉玉米中毒,也见于脑内的站位性病变(如肿瘤、脑包虫病等)。 ? 马属动物腹痛的姿势:前肢刨地,后肢踢腹,伸腰,摇摆,回视腹部,碎步急行,时时欲卧,起卧滚转,仰足朝天,犬坐姿势,屡呈排便姿势等。提示肠闭结、痉挛疝、肠鼓气和胃扩张等多种疾病。应仔细观察加以鉴别。此外,也应注意因腹膜、肝脏、肾脏、膀胱等的疾病,而引起的伪性腹痛,在妊娠母畜,注意是否难产或流产。 ? 肢体跛行的异常运动姿势:因某个肢蹄或多肢患有疼痛性疾病或运动机能障碍而致运动失常时,称为跛行。如患肢着地、负重表现疼痛称为肢跛,当患肢提举时有运动障碍时,称为悬跛,两者间而有之,称为混合跛行。 跛行,多因四肢、关节、肌腱、蹄部或外周神经的疾病引起,应进一步详细观察跛行的特点,并检查患肢,确定患部及病性。多肢转移性跛行常提示为风湿症。 第二节 表被状态的检查 检查表被状态,主要应注意其被毛,皮肤,皮下组织的变化,以及表在的外科病变的有无及特点。 一 被毛与羽毛 (一)正常状态 健康动物的被毛平整,光泽而美观,柔软致密不易脱落,是判定动物营养状态的参考条件。 (二)病理变化 1(被毛粗历、蓬乱而无光泽,脆弱而易脱落,常为营养不良的标志,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鼻疽,传贫和寄生虫性疾病等。长期消化紊乱,营养物质不足,过劳及某些代谢性疾病时也可见之。 2(局部被毛脱落,常见于一些外寄生虫病,如头颈或躯干部的脱毛,落屑病变,同时伴有剧烈的痒感,应提示为螨虫病,为进一步确诊,应刮取皮屑进行显微镜检查。 二皮肤 皮肤检查内容应注意:湿度、温度、弹性、疱疹、创伤、溃烂性病变。 (一)皮肤温度 1(正常状态 皮肤检查,通常以手背或手掌进行。正常皮肤温度随动物种类、季节、部位和气温变化不同而异,健康马皮肤温度以腹内侧最高,头颈躯干部次之,尾及四肢部最低。为判断末梢部位的皮肤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可触诊鼻端、耳根及四肢末端部位。 2(病理状态 皮温增高是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的结果。全身性皮肤温度增高,见于一切热性病,局部温度升高,是局部炎症的反应。 皮肤温度降低,是体温降低的标志。见于衰竭症、营养不良、大出血、重度贫血或中毒性疾病。 皮肤温度不均,末梢冷厥,是重度循环障碍的结果,表现为耳鼻发凉,四肢末梢发冷,见于虚脱、休克之际。 14 中兽医认为,马属动物患有腹痛病时,若伴有鼻寒耳冷症候,为胃痉挛的特征(痉挛疝)。 (二)皮肤湿度 1(正常状态 皮肤湿度标志着汗腺分泌状态。健康动物的皮肤,一般保持着不干不湿的粘 腻感。除因外界温度升高或使役,运动之后,偶于惊恐、紧张之际,见有生理性汗腺分泌增多外,多为病态。 2(病理变化 全身多汗:全身被毛潮湿,汗出如注,大汗淋漓,常见于热性病、中暑、中风、以及某些中毒(如有机磷中毒)时,腹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破裂时,常见冷汗淋漓。 局部多汗:多为局部病变或神经机能失调的结果。临床上见有一侧头颈出汗的病例,可能与一侧交感神经机能紊乱有关。 发汗较少:表现皮肤干燥,多见于严重脱水。 (三)皮肤弹力 皮肤弹力,与皮肤的神经营养状态、肌纤维的收缩力量以及皮下脂肪含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幼龄及营养良好的动物,皮肤富有弹性。 检查方法是在颈侧或肩前后等皮下组织丰富的部位,将皮肤捏成皱褶,然后放开,观察皱褶恢复原状的快慢。 皮肤弹力良好,立即恢复原状,皮肤弹力减退的,恢复原状的时间延长。当动物营养不良、脱水、大失血或皮肤慢性炎症时,皮肤弹力减弱。临床上常把皮肤弹力减退程度作为判定机体脱水的指标之一。 (四)皮肤疱疹 皮肤疱疹,是许多传染病和中毒病的早期症状,多由于毒素刺激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按期发生原因和形态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斑疹:是弥散性皮肤充血和出血的结果。用手指按压红色即退的斑疹,称为红斑,见于猪丹毒、荞麦中毒;小而呈粒状的红斑,称为蔷薇疹,见于羊痘。用手按压,红色不退的,见于猪瘟及其它有出血性素质的疾病。 2(丘疹:多为圆形的皮肤隆起,由豌豆大至核桃大,是皮肤乳头层发生侵润所致。如出现在唇、颊部、鼻孔周围时,可见于马传染性口炎和滤泡性鼻炎。 3(水疱:大小不等的内含浆液性液体的小疱,因内容物性质不同,可呈淡黄、淡红色或暗褐色。主要见于口蹄疫、痘病、流行性水疱病等。 4(脓疱:为内含农汁的小疱,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见于痘病或犬瘟热。 5(寻麻疹:是皮肤表面的鞭痕样隆起,大小不等,表面平坦,有剧烈痒感,常急发急散,不流痕迹,曾由于接触寻麻而发生,故称为寻麻疹。寻麻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动物受到毒素、内毒素或异物刺激发生变态反应,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损伤而发生真皮或表皮水肿所致。见于动物受到昆虫刺蛰、突然喂给高蛋白饲料、消化不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三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检查,主要注意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肿胀,临床上常见的有水肿、气肿和其它性质的肿胀。 15 (一)皮下气肿 气肿是由于空气或腐败产生的气体积聚于皮下组织而引起。其特征是肿胀界限不明显,触诊时,由于气泡破裂和移动而产生捻发音。按气体的来源临床上分为串入性和腐败性气肿两种。 1(串入性气肿:是在体表移动性较大的部位发生创伤时,由于动物的运动,创口一张合,空气即被吸入皮下,并逐渐向四周扩散,严重者可达全身皮下;或者因含气器官破裂,气体沿破裂口串入皮下组织引起。 串入性气肿的特征是缺乏炎性变化,局部无热痛,除全身性气肿影响呼吸、循环外,一般无机能障碍。 2(腐败性气肿:是由于感染了腐败细菌,使局部组织腐败、分解并产生气体而蓄积于组织内所致。其特征是肿胀部温度增高、敏感、界限不清、逐渐扩大,有的出现皮肤坏死,其中部皮肤发冷,切开时流出暗红色恶臭样带有气泡的液体,镜检可见大量细菌。肿胀多发生在肌肉丰满的部位,见于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等。 (二)皮下水肿 皮下水肿有称浮肿,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血液稀薄、水盐代谢紊乱等原因,使皮下组织的细胞内以及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其特征是皮肤紧张,弹性降低,有指压痕,呈捏粉样硬度。临床上以发生水肿的原因分为以下四种: 1(心性水肿:是由于心脏机能减弱,血液循环障碍,全身静脉淤血所引起。其特征是发生于远离心脏及血液回流困难的部位,如胸下、腹下、四肢末梢,肿胀无热痛,多呈对称性分布,有时伴发胸膜积水。役用家畜多余早晨出现,轻者运动后可消失。 2(营养性水肿:是由于营养不足,血液稀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常见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重度贫血等。其特征是皮下水肿的同时,伴有营养不良及贫血综合症。 3(肾性水肿:是在肾功能障碍时,由于水钠潴留、血管通透性增大及大量血浆蛋白丢失引起。其特征是水肿出现迅速,水肿部位不受重力影响,以富有疏松结缔组织部位最明显,开始多发于眼睑,后期是四肢及其它部位。肾性水肿多见于犬等肉食性动物。 4(激素性水肿:是由于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引起水钠潴留而导致的一种浮肿,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 5(肝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脏发生硬化等疾病时,使静脉回流受阻,血液 中的水和无机盐渗出,引起水肿。 (三)皮下炎性肿胀 皮下炎性肿胀,多伴有局部发热、疼痛及全身性反应。大面积的弥散性肿胀,应考虑蜂窝组织炎的可能,特别是发生于四肢部,多因创伤感染所引起。 躯干局限性肿胀,如触之有柔软,提示为血肿、脓肿、淋巴外渗和疝,宜检查其穿刺内容物而确诊。 第三节 可视粘膜的检查 眼结合膜是可视粘膜的一部分,结合膜的颜色变化除可反映其局部的病变外,还可根据其推断全身的循环状态及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在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上有一定的意义。 16 眼结合膜的检查时,应注意眼的分泌物、眼睑状态、结合膜的颜色以及角膜、巩膜和瞳孔、眼球的状况。 一 眼结合膜的检查法 为检查眼及眼结合膜,应将眼睑扒开。 方法:一手卧住笼头,另一手的拇指放于眼睑中央的边缘处,而食指则放于上眼睑的中央边缘处,分别将眼睑向上向下分别扒开,并向内眼角处稍加压,则瞬膜和结合膜将充分露出。 两眼应对照检查,特别注意眼结合膜的颜色变化。判断颜色宜在自然光下进行。 牛的结合膜颜色,通常观察巩膜的颜色即可。为此,双手握住牛角,并将牛头扭向一侧,即可观察。 二 健康家畜眼结合膜的颜色 马骡的结合膜呈淡红色,黄牛和乳牛的颜色较淡,水牛则呈鲜红色;猪结合膜呈粉红色。 三 眼及结合膜的病理变化 (一) 眼睑及分泌物 眼睑肿胀并伴有羞明流泪,是眼炎或结膜炎的特征,在马如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则可提示为周期性眼炎,即月盲症。 轻度的结膜炎,伴有大量的浆液性分泌物,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脓性分泌物,常见于发热性疾病。 猪在眼窝下有泪痕,是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特征。猪的化脓性结膜炎,常提示猪瘟。 仔猪的眼睑水肿,见于水肿病。 (二)眼结合膜的颜色 结合膜的颜色取决于粘膜下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数量、性质及血液和淋巴管中胆色素的含量。 结合膜的颜色改变,可表现为:苍白、黄染、发绀、潮红。 1(潮红:是结合膜下毛细血管充血的征象。单眼的潮红,是局部的结 膜炎所致。如双侧潮红,除可见于眼病外,多标志全身的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 A(弥漫性潮红:表现为整个眼结合膜均匀潮红,见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及某些器官系统的广泛性炎症。 B(树支状充血:表现为小血管明显扩张、显著充盈而呈树支状,多为血液循环或心机能障碍的结果。 2(苍白:结合膜色淡,甚至呈灰白色。是各型贫血的特征。如病程发展迅速,同时伴有急性失血的全身及系统的相应症状变化,可提示大出血或内出血(肝脏、脾脏的破裂);如苍白呈慢性经过,并伴有全身营养衰竭的体症,可考虑慢性营养不良、慢性传染病(马传贫、慢性鼻疽等)、寄生虫病(钩虫病、焦虫病等)。 3(发绀:结合膜呈蓝紫色,是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的结果。一般引起发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吸入性呼吸困难、肺呼吸面积显著减少,引起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肺部血液氧合作用不足而引起。 B(因血流过缓或过少,而使血液流经体循环的毛细血管时,过量的血红蛋白被还原而导致,这种发绀也称为外周性紫绀。见于由心力衰竭或心脏衰弱引起的全身性淤血。 C(血红蛋白的化学性质的改变,主要见于中毒,如亚硝酸盐中毒等。 3(黄疸:结合膜呈不同程度的黄染,尤其是巩膜处较明显易于发现。粘膜黄染是胆色素代谢障碍的结果。常常见于下列疾病: 17 A(肝实质的病变,肝细胞变性、发炎、坏死,伴有毛细胆管的淤滞与破坏,造成胆汁色素混入血液,而发生粘膜黄染,这也称为实质性黄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炎。 B(因胆管被阻塞、压迫或破裂引起胆汁淤滞或胆管破裂,胆汁混入血液引起的黄疸,也称为阻塞性黄疸。主要见于胆结石、肝片吸虫病、胆道回虫病等;因小肠的炎症,造成的胆管开口被阻,可引起轻度的黄染。 C(红细胞的大量破坏,使胆色素蓄积并增多而形成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焦虫病、血红蛋白尿症等。由于红细胞的大量破坏,造成机体贫血,所以在溶血性黄疸时,结合膜表现为苍白黄染。 5(出血:一般表现为点状或斑状,结合膜的出血是出血性素质的特征。主要见于马的血斑病和焦虫病,尤其是急性或亚急性马传贫时更明显。 第四节 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 体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在确定感染和传染病上有重要意义。 一、浅在淋巴结的检查 临床上主要检查的淋巴结有:下颌淋巴结、耳下急咽喉周围淋巴结、颈部淋巴结、肩前及膝襞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 检查的方法:可用视诊、触诊或结合穿刺。 视触诊的主要内容为:注意淋巴结的位置、大小、硬度、形状、表面状态、敏感性及移动性。 淋巴结常见的病理变化:急性或慢性肿胀、有时可见化脓。 急性肿胀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表面光滑,并伴有明显的热、痛反应,如触诊同时出现明显的波动,穿刺吸出脓汁,则淋巴结为化脓。 慢性肿胀表现为明显增大,硬结,表面不平,无热、痛,且多与周围组织粘 连,难于活动。 淋巴结肿胀的病理意义: 急性肿胀主要见于:周围组织、器官的急性感染,或某些急性传染病。 慢性肿胀主要见于: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传染病等,如马鼻疽、牛结核时,下颌淋巴结慢性肿胀,猪瘟、丹毒时,腹股沟淋巴结肿胀。 二、浅在淋巴管的检查 正常动物的体表淋巴管不能看见,当动物发生某些疾病时,可见到某些淋巴管肿胀、变粗,呈绳索状。 淋巴管肿胀的病理意义:在马骡主要提示皮鼻疽、流行性淋巴管炎。 第五节 体温、脉搏及呼吸数的测定 一、体温的测定 (一)家畜的正常体温 所有恒温动物都有较发达的体温调节中枢和产热散热装置,所以,在外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的恒定,正常家畜的体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保持在一定的变动范围之内。 18 健康动物的正常体温及其变动范围如下: 马 37.5,38.5骆驼 36,38.5 骡 38,39 鹿 38,39 黄牛、乳牛37.5 ,39.5 兔 38,39.5 水牛 36,38.5 狗 37.5,39 羊、山羊 38,40 猫 38.5,39.5 猪 38,39.5 禽类 40,42 健康动物的体温,受某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波动。常见的影响因素有: 动物的年龄、品种、性别、营养及生产性能、精神状态、运动、采食和咀嚼等。 在排除生理性影响之外,体温的增减即为病态。 (二)体温的测量 兽医临床均以动物的直肠温度为,一般用水银柱式体温计进行测量。测量时应注意: (三)体温升高 ?引起体温升高的原因: ?.感染性因素:常见的感染性因素有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螺旋体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上述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均可出现发热,其原因是由于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毒素,作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而释放出致热原而导致发热。 ?.非感染性因素: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病、血清病、药物热等 ?.无菌性坏死产物的吸收,包括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损害(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面积烧伤、五氯酚钠中毒和大血肿等),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癌、白血病、溶血反应、淋巴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机梗塞、肺梗塞、脾梗塞、肾梗塞或肢体坏死等)。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热过多),重度脱水(散热过少)等。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重度镇静药物中毒,脑部疾病。 ?.皮肤散热减少,包括广泛性皮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上表现为低热。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了正常体温调节,属功能性发热,临床上表现为低热。 ?临床表现 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可分为:微热(体温升高1?),中等热(体温升高2?),高热(体温升高3?),最高热(体温升高3?以上)。一般情况下,发热的程度可反应疾病的程度、性质及其范围。 最高热:提示某些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如丹毒、炭疽、脓毒败血症、马传染性贫血等,以及日射病和热射病,另外也见于犬的产后低钙血症。 高热:见于急性传染病和大面积炎症。 中等热:通常见于消化道、呼吸道的的一般性炎症和慢性传染病,如胃肠炎、支气管炎、慢性鼻疽等。 微热:仅见于局限性炎症及轻微的病程,如感冒、口腔炎和慢性卡他性炎症等。 19 根据发热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发热(发热期持续一周至半月,超过一月称为亚急性发热,见于多种急性传染病),慢性发热(表现为发热缠绵,持续数月至一年,多提示为慢性传染病),一过性热或称为暂时热(仅见于体温暂时性升高)。 ?常见的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稽留热:高热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且昼夜温差小于1?,见于马传染性贫血、大叶性肺炎、胸膜肺炎、猪瘟、猪丹毒等 ?.弛张热:昼夜温差较大,一般超过1?,但最低体温应高于正常水平,见于小叶性肺炎、败血症、化脓性疾病及某些非典型性传染病。 ?.双相热:体温升高后持续几天,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间隔3,7天,体温又升高,见于犬瘟热等。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在数度之间,无热期持续一天或数天,反复发作,? 见于血孢子虫病和马传染性贫血。 ?.回归热:体温急骤升高,持续数天后又急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即规律地相互交替出现。 ?.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支气管炎、风湿热、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到最高水平后持续数天,然后又逐渐降到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鲁氏杆菌病。 (四)体温下降 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的下界,称为体温过低或低体温。 低体温主要见于:老龄、中毒、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贫血、某些脑病(如脑积水和脑肿瘤)、以及大失血等疾病的频死期。有明显的低体温,同时伴有发绀、末梢冷厥、高度沉郁或昏迷、心脏微弱和脉搏不感手,多提示预后不良。 二 脉搏的检查 检查脉搏可以获得关于心脏活动机能与血液循环状态的情况,则在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定上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脉搏的检查方法:大动物检查下颌动脉或尾动脉,中小动物可触诊股内动脉,如浅在动脉的波动不感于手时,可依心脏的波动或心率而代替。 (二)健康动物的脉搏 健康动物的脉搏较为恒定,其正常值及其变动范围如下: 马、骡 26,42骆驼 30,60 驴 42,54 鹿 36,78 黄牛、乳牛 50,80 兔 80,140 水牛 30,50 狗 110,130 羊、山羊 70,80 猫 70,120 猪 60,80 禽类 120,200 20 正常的脉搏数受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生产性能、季节、地区及运动、使役、采食和精神状态等的影响。 (三)脉搏的病理性变化 1.病理性增多,是心动过速的结果。引起脉搏增多的病理因素,主要有: A.所有发热性疾病,这是过热的血液和毒素刺激的结果,一般体温每升高1?,约可引起脉搏次数相应增加4,8次不等。 B.心脏病时,机能代偿的结果使心跳加快而脉搏增多。 C.呼吸器官疾病时,由于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氧和二氧化碳交换障碍,引起心波动加强,而脉搏次数增多。 D.各型贫血或失血性疾病(包括严重的脱水)时。 E.伴有剧烈疼痛性疾病,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加快。 F.某些药物中毒或药物的影响。 2.脉搏次数减少,是心动徐缓的指征。主要见于心脏传导机能障碍、能够引起颅内压增高性的疾病(脑水肿,脑肿瘤等)、胆血症(实质性肝炎或胆道阻塞性病变)、某些中毒或药物中毒(洋地黄中毒或迷走神经兴奋药)。 三 呼吸次数的测定 (一)呼吸次数的检测方法 一般观察胸、腹壁的起伏动作或鼻翼开张动作计算,寒冷季节,可按其呼出的气流计数,鸡可注意观察肛门部羽毛的收缩来计算之。一般应计算2分钟的次数而平均之。 (二)健康动物的呼吸次数及变动范围 马、骡 8,16 骆驼 6,15 鹿 15,25 黄牛、乳牛10 ,30 兔 50,60 水牛 10,50 狗 10,30 羊、山羊 12,30 猫 10,30 猪 18,30 禽类 15,30 呼吸次数的生理变动,受年龄、品种、生理状态、季节等的影响。 (三)呼吸次数的病理性改变 1.呼吸次数增多,引起呼吸次数增多的原因主要有: 呼吸器官本身的疾病,多数发热性疾病,心脏病及贫血和失血性疾病,剧烈疼痛性疾病,某些中毒病,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呼吸受阻的疾病,如膈肌麻痹、胃肠鼓胀等。 2.呼吸次数减少,呼吸次数减少主要见于:中毒病、重度的代谢紊乱、颅内压升高性疾病、严重的上呼吸道狭窄。 呼吸次数的显著减少,同时伴有呼吸型式与节律的改变,常提示预后不良。 21 体温、脉搏和呼吸数等生理指标的测定,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常规内容,对任何病例,都应认真的实施,而且要随病程的经过,每天定时的进行测定,并仔细记录之,可能的话,应进行绘制体温、脉搏和呼吸数的曲线表。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的临床检查 第一节 心脏的临床检查 一、心音的听诊 心音是随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活动而产生的音响现象。听诊健康家畜的心音时,每个心动周期内可听到两个相互交替的声音。 在心室收缩过程产生的心音,称缩期心音或第一心音,在心室舒张过程中出现的心音称为舒张期心音或第二心音。 各种动物正常心音的特征不一。 马的心音较强,黄牛及奶牛的心音较为清晰,水牛的心音甚为微弱,猪的心音较钝浊,第一心音较弱,肥育猪的心音甚为微弱。 马、骡的正常心音有如下特点; 第一心音的持续时间较长,音调较低,声音的末尾拖长,而第二心音则具有短促、清脆、末尾突然终止等特点。 更重要的区别点在于:第一心音产生于心室收缩之际,因之同心搏动及动脉脉搏同时出现,而第二心音产生于心室舒张之时,所以在出现的时间上和心搏动及动脉脉搏不相一致。 心音的组成因素很多,主要由瓣膜的震动、心肌的紧张及血液的流动与震动等声音综合而成,但其中弹性瓣膜的振动声,是心音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一心音主要是房室瓣的关闭与振动的声音,第二心音则主要是动脉根部的半月瓣的关闭与振动音。 正常情况下,由于左右心室的收缩在时间上是同步的,所以,虽然第一心音是分别由左右房室瓣的振动共同组成的,但听起来只是在时间上相温和的一个声音,同样,第二心音也是分别由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的半月瓣的振动所共同组成的,由于在出现的时间上是同步的,所以听起来是一个声音。 听诊心音的方法:一般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应先将动物的左前肢向前拉半步,以充分显露心区,通常与左侧肘头后上方心区部位听取,必要时,再于右侧心区听诊。宜将听诊器的集音头放于心区部位,并使之与体壁密切接触。 (一)测定心音的频率 依据每分钟的心音次数而计算之。但须注意,正常时每个心动周期有两个心音,当某些病理过程中可能只能听到一个心音,此时,应配合心搏动和动脉脉搏频率的检查结果而确定。 心音频率的增多与减少,一般与脉搏次数的增减变化,其原因及意义基本是相同的。 (二)心音的强度 22 心音的强度取决于心音本声的强度,极其向外传导过程中的介质的状态。而心音本身的强度,又受心肌的收缩力量、瓣膜振动能力和性状,循环血量极其分配状态等主要因素影响。通常,第一心音的强度主要决定于心室的收缩力量,第二心音的强度则主要决定于动脉根部的血压。 心音的强弱变化,可表现为第一、第二心音同时增强或减弱,有时也表现为某一心音的单独增强或减弱。 病理性心音增强, (1)第一心音与底、第二心音同时增强,可见于:心肥大或某些心脏病的初期而代偿机能亢进时,伴有剧烈的疼痛性的疾病,发热性疾病的初期阶段,轻度的贫血或失血,应用强心剂等。 (2)第一心音增强:可见于心肌收缩力量增强与瓣膜紧张度增高之际,叫多的情况是表现为第二心音减弱的同时,第一心音相对增强。 第一心音相对增强而第二心音相对的减弱甚至难于听取,主要发生于动脉根部血压过低之际,如大失血或频繁、剧烈的腹泻而引起的重度脱水,休克与虚脱,某些其他因素引起的病理性心动过速,在马如果达到80次/分以上时,则第二心音减弱的同时,第一心音明显增强,而当心率超过120次/分时,一般仅可听到显著的第一心音,而第二心音则难于听取而几乎消失。 (3)第二心音增强:一般均是相对的,可见于动脉根部血压显著升高之际,依主动脉根部或肺动脉根部的血压增高为转移,可分别表现为:主动脉口的第二心音增强或肺动脉口的心音增强。 主动脉口的第二心音增强,见于右心肥大、肾炎、马的肠系膜动脉血栓性腹痛等。 肺动脉口的第二心音增强,见于小循环休克、淤血,如肺充血、肺炎的初期等。 2病理性的心音减弱 (1)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同时减弱:见于一切引起心肌收缩力量减弱的病理过程中。如心肌炎、心肌变性的后期,心肌代偿障碍期,渗出性心包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水、心包积水等,以及重度的胸壁肿胀和肺气肿等。 (2)第二心音减弱: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动脉根部血压降低的标志。见于大失血、脱水、休克与虚脱、循环衰竭及心动过速等。第二心音显著减弱或消失的同时,伴有心率过速、明显的心率不齐,常提示预后不良。 单独的第一心音减弱,在临床诊断的实践中,很少遇到。一般都是在第二心音增强的同时,第一心音同时减弱,则如前所述,见于主动脉根部血压升高。 (三)心音性质的改变 1心音混浊:主要表现为音质低、浊,甚至含混不清。主要是由于心肌及其瓣膜变性,而使振动能力发生改变的结果。主要见于心肌炎的后期、重症的心肌营养不良与心肌变性、高热性疾病、严重的贫血,重度的衰竭症等时,因伴有心肌性质的变化,所以多出现心音混浊的现象。另外也见于某些能够引起心肌损害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猪肺疫、流行性感冒等及某些代谢病如白肌病或中毒性疾病。 2心音过于清脆而带有金属音,主要见于破伤风、心脏表面覆盖有带有含气空洞的组织器官。如肺出现空洞,膈疝等。 (四)心音的分裂 23 正常的缩期或舒期的某一声音,因病理原因而分裂为两个音响时,称为心音分裂。如分裂的程度明显,且分裂开的两个声音有明显的间隔时,则称为心音的重复。分裂与重复的意义相同,仅程度不同而已。 1第一心音分裂:是由于左右房室瓣关闭的时间不一致所致。可见于传导阻滞,提示心肌的重度变性。个别情况,当健康马兴奋时,也可出现第一心音分裂。安静后即可恢复,此时无病理意义。 2第二心音分裂:主要反映主动脉与肺动脉根部血压有较悬殊的差别。依心脏收缩时驱出的血液量及承受血液的动脉管内的压力高低为转移,如左右心室某一方的血液量少或主动脉、肺动脉某一方的血压低,则其心室的收缩的持续时间短,而这方面的动脉根部的半月瓣提早关闭,遂造成第二心音分裂。 第二心音分裂主要见于重度的肺炎或肾炎。 3.奔马调:除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外,又有第三个附加的心音连续而来,恰如远处传来的奔马蹄音。此第三心音,可发生于舒张期(第二心音之后),或发生于收缩期前(第一心音之前),但此附加音一般没有心音那样清晰。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硬化或左房室口狭窄。 (五)心音节律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均等而且每次心音的强度相似,此为正常的节律。如果每次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并其强度不一,则称为节律不齐。心脏的节律不齐一般称为心率不齐。 心率不齐多为心肌的兴奋性改变或其传导机能障碍的结果,并与植物神经的兴奋性有关。 轻度的短期的一时性的心率不齐及幼畜常见的呼吸性心率不齐,一般无重要的诊断价值。 重度的、顽固性的心率不齐,多提示心肌的损害。常见于心肌的炎症,心肌营养不良或变性,心肌硬化之时。造成心肌这些变化,可由于营养、代谢的紊乱、贫血、长期发热、中毒及内中毒所引起。某些传染病时,心肌受菌、毒的刺激而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也表现有明显的心率不齐。病畜表现有心率不齐的同时,伴有心血观系统其他方面的明显改变与整体状态的变化,则在临床诊断上应该给予重视。 心律不齐的表现形式很多,但依据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一是窦房结兴奋起源发生紊乱,称为窦性节律,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二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兴奋灶所引起的心律紊乱,称为异位节律,如期外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三是传导系统障碍而引起的心率紊乱,如传导阻滞等 心律不齐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窦性心律不齐:常表现为心脏活动的周期性的快慢不均,且大多数与呼吸有关。一般吸气时心动加快而呼气时心动减慢,常见于健康家畜,尤其幼畜明显,多为生理现象,临床无重要意义。 2期外收缩或过早搏动:当心肌的兴奋性改变而出现窦房结以外的兴奋灶时,在正常的窦房结的兴奋冲动传来之前,由异位兴奋灶传来了一次兴奋冲动,从而引起心肌的提前收缩,此后,原来应有的正常搏动消失一次,以致要等到下次正常的兴奋冲动传来,才引起心脏的搏动,从而使其间隔时间延长,即出现所谓的代偿间歇期。听诊的特点是心音的间隔时间不等,在正常心音后,经较短的时间即很快出现一次提前收缩的心音,其后又经过较长的间歇的时间,才出现下次心音。此时,因提前收缩时心室充盈量不足,心搏出量少,从而第二心音微弱甚至消失。 期外收缩若有规律地每经一或二按次正常搏动之后出现一次,则表现为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 (六)心杂音 24 心杂音是伴随心脏舒缩活动而产生的正常心音以外的附加音响。依产生杂音的兵变所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心内性杂音和心外性杂音。 心外性杂音又可分为心包杂音与心包外杂音。心包杂音按其性质可分为心包摩擦音与心包击水音。 心内性杂音可分为器质性杂音和非器质性杂音,后者又可分为相对的比锁不全杂音和机能性杂音。 1心外性杂音:是心包或靠近心区的胸膜发生病变的结果。心包杂音依杂音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心包摩擦音与心包击水音。 (1)心包击水音:呈液体振荡迎,类似于振荡有半量液体的玻璃瓶时所产生的声音。心包击水音是渗出性心包炎与心包积水的特征。 (2)心包摩擦音:类似于两个粗糙的膜面相互摩擦的声响,呈断续的、粗糙的、破裂的特性。心包摩擦音实际纤维素性心包炎的特征。心包摩擦音与心包击水音常见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杂音的强度及其是否出现,不仅取决于心包的病变和程度,还依据心脏收缩的力量的大小及其他条件。 (3)心包外杂音:主要为肺杂音和胸膜杂音。 心外性杂音都是伴随心脏的活动而出现的,并具有:听之距耳较近;一般都较明显;用听诊器集音头用力压迫胸壁可使杂音增强;杂音一般较为固定且可长时间地存在等共同特点。这是区别于其他杂音的主要条件。 2心内性杂音:是心内瓣膜及其相应的瓣膜口发生形态改变或血液性质发生变化时,伴随心脏活动而产生的杂音。依据有否心内膜的形态改变而区分为器质性杂音和非器质性杂音(又称机能性杂音)。 (1)心内性器质性杂音:是慢性心内膜炎的特征。慢性心内膜炎的后果,常引起某一瓣膜或其周围组织的增殖、肥厚及其粘连,瓣膜缺损或腱索的短缩,这些形态学的病变统称为慢性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的类型很多,一般可概括地分为:瓣膜的闭锁不全及瓣膜口的狭窄。 (2)非器质性杂音:由于心脏瓣膜上并无不可逆的形态学改变,多由机能变化而引起,一般称为机能性杂音。通常有两种情况可引起:一是当心肌高度弛缓或扩张时,房室瓣不能将扩大了的相应的房室口完全闭锁,形成相对的房室瓣闭锁不全;二是当血液性质发生改变时,即变为稀薄时,随心脏活动而流速加快,形成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 相对闭锁不全性杂音,可见于心肌迟缓与心扩张。贫血性杂音可见于重度的贫血。 机能性杂音通常只出现于心缩期,所以称为缩期杂音。一般较为柔和,而贫血性杂音又使第一心音延长,声音粗糙,类似吹风样等特点。 第二节 脉管的检查 临床诊断时主要是检查动脉脉搏,判断其频率、节律及其性质的变化,检查较大的提表静脉,判断其充盈状态及有否病理性波动。 一、动脉脉搏的检查 检查动脉脉搏首先要确定其频率,其次要注意脉搏的性质及节律。 脉搏的性质一般是指脉搏的大小、脉管的紧张度、脉管内血液的充盈度及脉搏的形状等而言。脉搏的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 1心脏的收缩力量 25 2脉管壁的弹性及其紧张度 3血液数量,包括总血量及其每搏输出量。 二、浅在静脉的检查 (一)颈静脉沟处的肿胀、硬结并伴有热痛反应,是颈静脉及其周围炎症的特征。多有静脉注射时消毒不严或刺激性药物漏出血管外的病史。但牛颈静脉沟处肿胀,并伴有颈部垂皮肿胀,,并且无热痛反应,一般是创伤性心包炎的特征,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二)颈静脉充盈而隆起,是静脉淤血的特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此际,浅在的其他大静脉可同时充盈而显露。牛的颈静脉充盈而显露,呈绳索状,常提示创伤性心包炎。 (三)颈静脉波动,检查颈静脉有时可看到随着心脏活动而由颈根部的逆行性波动,称为颈静脉波动。正常情况下,颈静脉波动的高度不超过颈部的下1/3处,这是生理现象。 病理性的颈静脉波动,有三种: 1阴性波动(心房性颈静脉波动):当生理性颈静脉波动过强时,由颈根部想头部的逆行波超过颈中部以上时,即为病理现象,是心力衰竭、右心淤滞的结果。 阴性波动的特点是波动出现于心搏动与动脉波动之前。 2阳性波动(心室性静脉波动):颈静脉的阳性波动是三尖瓣闭锁不全的特征。此时,随心室的收缩使部分血液经闭锁不全的空隙而逆流入右心房,并进一步经前腔静脉而至颈静脉。此时波动高,力量较强,并以出现于心室收缩期为其特点。 3伪性搏动:当颈动脉搏动过强时,可引起颈静脉沟处发生类似的搏动现象,一般称为颈静脉的伪性搏动。 为区别不同的颈静脉波动,应注意区别波动的强度及逆行波的高度,特别要确定其出现的时期,必要时还可进行指压实验:用手压在颈静脉的中部并立即观察压住后波动的情况,如远心端及近心端的波动均消失,则为阴性波动;如远心端消失而近心端不消失,则为阳性波动;如远心端和近心端均不消失,则为伪性波动。 第四章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全部物理和化学过程,称为呼吸。机体借助呼吸运动,完成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排出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呼吸系统主要由上呼吸道(包括鼻、喉和气管)、支气管、肺、膈和胸廓及胸膜腔组成。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科非传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消化系统。家畜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影响使役能力和生产能力,而且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问诊、叩诊、听诊、嗅诊和触诊。以及X线检查和内窥镜及血液学检查等。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呼吸运动的检查,上呼吸道检查,胸廓和肺的检查等。 26 第一节 呼吸运动的检查 呼吸运动指的是在家畜呼吸时,呼吸器官及其它参与呼吸的器官所表现的一种有节律的协调运动呼吸运动的检查具电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为它不仅可以获得疾病的重要症状,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和方向。 呼吸运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的频率、类型、节律、对称性、呼吸困难和呃逆(膈肌痉挛) 一、呼吸类型 呼吸类型,即家畜的呼吸方式。检查时,应注意胸廓和腹壁起伏动作的协调性和强度。 根据胸壁和腹壁起伏变化程度和呼吸肌收缩的强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胸腹式呼吸:健康家畜一般为胸腹式呼吸,即在呼吸时,胸壁和腹壁的运动协调,强度也大致相等,因此亦可称为混合式呼吸。只有犬例外,正常时即以胸式呼吸占优势。 2胸式呼吸:为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表现为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特别轻微,主要是由于腹部剧烈疼痛、腹内压急剧升高或膈肌麻痹而引起的。临床上常见于腹膜炎、瘤胃鼓气、肠鼓气、急性胃扩张腹腔积液和膈肌麻痹或膈肌破裂。 3腹式呼吸: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其特征为腹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胸壁的活动极轻微,提示病变在胸壁。主要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肺炎、胸腔大量积液、也见于慢性肺气肿和肋骨骨折等。病理原因是胸部的运动器官疼痛反射性抑制胸壁起伏动作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肺泡弹力降低、支气管狭窄,影响肺泡内气体的排出,患畜需要加强腹壁收缩,增强腹腔对膈肌的压力,以利于气体排出时,也会出现。 二、呼吸节律 所谓的呼吸节律是指每次呼吸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如此周而复始,很有规律。一般 情况下,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的时间稍长,这是因为吸气是主动性的动作。 健康家畜的呼吸节律,可因兴奋、惊恐、运动、尖叫及嗅闻等而发生暂时性改变。 在病理情况下,正常的呼吸节律遭到破坏,称为异常节律。临床上常见的呼吸节律变 化如下: 1呼气延长:特征是呼气异常费力,呼气的时间显著延长,表示气流呼出不畅,从而出现呼气困难。发病原因是支气管狭窄、肺泡弹力不足所致,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等。 2吸气延长:特征是吸气异常费力,吸气时间显著延长,表示气流进入肺部不畅,从而出现吸气困难。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如鼻、喉、气管的粘膜肿胀、肿瘤、假膜、粘液或异物阻塞及呼吸道外有病变压迫等。 3间断性呼吸:其特征是吸气或呼气呈间断性。即在吸气或呼气时出现多次短促的吸气或呼气动作,是由于病畜先抑制呼吸,然后进行补偿的结果。主要见于细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胸膜炎和伴有疼痛性的腹部疾病,也见于脑部疾病,如脑炎、中毒等。 4陈—施二氏呼吸:此型呼吸是病理性呼吸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呼吸逐渐加深、加强、加快,当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变慢、变浅、变弱,而后呼吸中断。经数秒至10~15秒钟短暂间歇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这种波浪式的呼吸方式,又称潮氏呼吸。这是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氧减少,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和呼吸中枢受刺激,使呼吸逐渐加深加快,待达到高峰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而氧增多,呼吸又逐渐变浅变慢,即而出现呼吸暂停。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是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的特殊标志或指征。此时病畜可能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瞳孔反射消失以及脉搏的显著变化。这种呼吸多是神经系统疾 27 病导致脑循环障碍的结果,也是疾病病危的表现。主要见于脑炎、心力衰竭以及某些中毒,如尿毒症、药物或有毒植物中毒等。 5毕欧特氏呼吸,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节律。其特征是数次连续的、深度大致相等的深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表示呼吸中枢的敏感性极度降低,是病情危险的标志。常见于各种脑炎,也见于某些中毒,如蕨中毒、酸中毒和尿毒症等。 6库斯茂尔氏呼吸,特征为呼吸不中断发生深而慢的大呼吸,呼吸次数减少,并带有明显的呼吸杂音,如罗音和鼾声,故又称深大呼吸。见于酸中毒、尿毒症、濒死期。偶见于大失血、脑脊髓炎和脑积水等。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呼吸障碍。表现为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类型、深度和节律的改变。高度呼吸困难,称为气喘。呼吸困难是呼吸器官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但在其他器官患有严重疾病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根据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三种类型。 (一)吸气性呼吸困难,特征为吸气时间显著延长辅助吸气肌参与湖动,并伴有特异的吸入性狭窄音。病畜在吸气时,四肢广踏胸廓开张,呼吸深而大,某些动物可呈张口呼吸。此为上呼吸道狭窄的特征。可见于鼻腔狭窄、喉水肿、咽喉炎、喘鸣症、血斑病和猪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以及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二)呼气性呼吸困难,特征为呼气时间显著延长,辅助呼气肌参与活动,腹部有明显的起伏动作,可出现连续两次呼气动作,称为二重呼吸,高度呼气困难时,可沿肋弓出现较深的凹陷沟,称为“喘线”或“息劳沟”,同时可见背拱起,肷窝变平。由于腹部肌肉强直收缩,腹内压变化大,故伴随呼吸运动可见呼气时肛门突出,吸气时肛门反而陷入的现象,称谓肛门抽缩运动。这是肺组织弹性减弱及细支气管狭窄,肺泡内空气排出困难的结果,可见于急性细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胸膜肺炎等。 (三)混合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困难。特征为吸气和呼气时均发生困难,常伴有呼吸次数增加现象。临诊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肺部广泛性病变,支气管也受到侵害,使肺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肺活量降低,肺的通气不良,唤气不全,使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缺氧,导致呼吸中枢兴奋的结果。可见于各型肺炎、胸膜肺炎、急性肺水肿和主要侵害胸、肺器官的某些传染病,如鼻疽、结核、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血性败病、牛肺疫、猪气喘病、猪肺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犬瘟热等也见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和胸腔大量积液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起产生的原因是小循环发生障碍,肺换气受到限制,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同时,病畜伴有明显的心血观系统症状,运动后心跳、气喘更为严重,肺部可听到湿罗音。主要见于心内膜炎、心肌炎、创伤性心包炎和心力衰竭等。 3血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贫血时,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氧供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更为显著。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马的传染性贫血、梨形虫病、仔猪缺铁性贫血等。 4中毒源性呼吸困难:因毒物来源不同,又可分为两种。 28 A内源性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内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酮血症、严重的胃肠炎和高热性疾病等。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但无心、肺疾患。 B外源性中毒: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影响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或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破坏组织内氧化过程,从而造成组织内缺氧,出现呼吸困难。主要鉴于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 另外,也见于某些药物中毒,如水合氯醛、巴比妥、吗啡等中毒,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 5神经性或中枢性呼吸困难:重症的脑部疾患,由于颅内压增高和炎症产物刺激呼吸中枢,可引起呼吸困难,见于脑膜炎、脑肿瘤等。某些疼痛性疾病可反射引起呼吸运动加深,重者也可引起呼吸困难。在破伤风时,由于毒素直接刺激神经系统,使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并使呼吸肌发生强直性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6腹压增高性呼吸困难:由于腹腔的压力升高,压迫膈肌,使其运动受到限制,并影响腹壁的收缩,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主要见于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肠变位和腹腔积液等。严重时,病畜出现窒息现象。 第二节 上呼吸道的检查 上呼吸道的检查主要包括:呼出气体的检查、鼻液的检查、副鼻窦的检查、喉囊的检查、喉和气管的检查以及上呼吸道杂音的检查。 一、呼出气体的检查 检查呼出的气体,主要注意呼出气体的温度、是否有异味和两侧气体的强度是否一致。 1、呼出气体的温度:健康家畜呼出的气体稍有温热感,当体温升高时,呼出的气体温度也升高,主要见于热性病。呼出气体温度降低时,可监狱严重的脑病、中毒或休脱。 2、呼出气体的气味:健康家畜呼出的气体一般无特殊气味。当肺组织或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有坏死性炎症变化时,不但鼻液恶臭,呼出的气体也带有强烈的腐败气味,当呼吸道和肺组织有化脓性病理变化时,如肺脓肿破溃,则鼻液和呼出的气体带有脓臭味,如果有呕吐物从鼻腔流出,则带有酸臭味。 此外,在尿毒症时,呼出气体带有尿臭味;在酮血病时,可能有丙酮气味。 当发现呼出气体有特殊臭味时,应注意气味是来自口腔,还是来自鼻腔。 3、两侧气流的强度:健康家畜两侧鼻孔呼出的气流相等,当一侧鼻腔狭窄,一侧副鼻窦肿胀或大量积脓时,则患侧的呼出气流较小,并常伴有呼吸的狭窄音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若两侧鼻腔同时存在病变,则依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两侧鼻孔气流的强度也可不一致。检查时,可用双手置于鼻孔前感知,或当寒冷季节直接观察呼出的气流而判断之。 二、鼻液的检查 健康家畜一般无鼻液,冬天寒冷时,有些家畜可能有微量的浆液性鼻液,若有大量鼻液时,则为病理征象。如鼻腔、气管有分泌物,马常分别以喷鼻和咳嗽排出,牛则用舌舔去和咳嗽出。 检查鼻液时,应注意其数量、性状,一侧性或两侧性,有无混杂物极其性质。 (一)鼻液的量:鼻液量的多少,取决于疾病的发展时期、程度、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29 1.量多:主要见于呼吸道有广泛性炎症如急性鼻炎、急性咽喉炎、肺脓肿破裂、肺坏疽、大叶性肺炎的溶解期、流感、肺结核、马腺疫、犬瘟热等。大量鼻液的产生,是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遗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浆液大量渗出所至。 2.量少:见于慢性或局限性呼吸道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疽、慢性肺结核等。 3.量不定:鼻液量时多时少,主要见于副鼻窦炎和喉囊炎。其特征是,病畜低头或运动时,有大量鼻液流出,而当自然站立时,仅有少量鼻液。另外也见于肺脓肿、肺坏疽和肺结核时。 (二)鼻液的性状:鼻液形状的变化,主要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炎症的种类而定,一般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化脓性、腐败性和出血性鼻液。 1.浆液性鼻液:鼻液五色透明,稀薄如水。主要见于畸形鼻卡他、马腺疫初期和流感等疾病。 2.粘液性鼻液:呈蛋清样或粥状,有腥臭味,呈灰白色(因混有大量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是卡他性炎症的特征。主要见于畸形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等。 3.脓性鼻液:粘稠浑浊,呈糊状、膏状或凝结成团状,具有脓臭味或恶臭味,是坏疽性炎症的 三、咳嗽检查 1、性质 2、频度 3、强度 4、痛咳 第三节 肺的检查 一、肺的叩诊 叩诊是检查胸部的基本方法之一。叩诊的目地在于了解胸腔内各脏器的解剖关系和肺的正常体表投影,根据叩诊音和扣诊界的变化,来判断胸膜腔的物理状态,发现异常,借以诊断疾病,叩诊也可作为一种刺激,根据病畜的反应,来判断胸膜的敏感性或疼痛。 (一) 胸肺的叩诊方法 胸肺的扣诊方法一般分为大家畜叩诊法和小家畜叩诊法两种。 水平叩诊法: 垂直叩诊法: 叩诊的注意事项:5点 (二) 肺的叩诊区 种类 肋骨数 髋关节线 坐骨结节线 肩端线 终点 马牛(羊)猪犬 18 13 14,15 13 16 11 11,12 11 14 8,9 10 10 8 7 8 5 4 4 6 (三)肺扣诊区的病理变化 肺扣诊区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扩大或缩小。其变动范围与正常肺叩诊区相差2,3cm以上时,才可认为是病理现象。 1、肺扣诊区扩大表现为肺的叩诊界后移或下移,心脏的绝对浊音区缩小或完全消失。提示的疾病主要为肺气肿、气胸。 30 2、肺扣诊区缩小主要表现为肺的叩诊界后缘前移。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腹内压增高引起,提示的疾病为急性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腹腔大量积液,另外,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如怀孕后期,也可见肺的叩诊界缩小。二是由心脏疾患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心肥大、心扩张、心包积液等。 (四)胸、肺的病理叩诊音 在病理情况下,胸肺叩诊音的性质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其性质和范围,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大小和深浅。 1、浊音和半浊音引起浊音与半浊音的原因有三,一是肺组织的含气量减少或侵润、实变;二是肺内有实体组织形成;三是胸膜粘连与增厚,或是胸壁肿胀。提示的疾病为:肺炎、肺坏疽、肺结核、肺肿瘤、肺型鼻疽、肺棘球蚴、胸膜炎、胸膜结核、浮肿等。由于疾病的发展时期不同,病变的大小和深度不同,及肺泡内的含气量不同,扣诊时有时呈浊音,有时呈半浊音。 由于病变的大小和范围不同,扣诊时可能表现为大片状浊音区和局灶性浊音区。 (1)大片状浊音区多发生欲肺中或下部的1/3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猪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症等 (2)局灶性浊音区又称点状浊音区,扣诊时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的浊音区或半浊音区。提示的疾病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叶性肺炎。 2、水平浊音叩诊时浊音的上界呈水平线,怯浊音区可由体位的变动而改变为特征。主要是由胸腔积液达到一定量时形成的。提示的疾病为胸腔积水、胸膜炎和血胸。 3、鼓音引起鼓音的因素有以下4种:(1)侵润肺组织周围的健康组织及肺泡内同时有气体和液体。(2)肺内有空洞形成(3)胸腔积气、积液(4)膈破裂,充气的肠管进入胸腔。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各型肺炎侵润的周围,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和消散期、肺坏疽、肺结核、肺脓肿等破溃后形成的空洞、气胸、渗出性胸膜炎和胸水、膈疝等。 4、过清音类似于扣打空盒的声音,因此又称为空盒音。是由于肺组织弹性降低,肺内气体过度充盈而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是肺气肿。 5、破壶音是一种类似于扣击破瓷壶所产生的音响,是由于空气受到压力后突然急剧地经过狭窄空隙所致。见于与支气管相通的大空洞,提示的疾病有肺坏疽、肺结核、肺脓肿等破溃后形成的空洞 6、金属音类似于敲打金属板所产生的音响或钟鸣音,音调较高朗。是由于肺内有较大的空洞,位置浅表,且四壁光滑时才能产生,另外也见于气胸或心包积液达到一定紧张程度时。提示的疾病主要有肺空洞,胸膜炎合并气胸,心包积气等。 二、胸、肺的听诊 胸、肺听诊的病理性呼吸音 在病理情况下,除生理呼吸音的性质和强度发生改变外,常可发现各种各样的异常呼吸音,称为病理呼吸音。常见的病理呼吸音有以下几种: (一)肺泡呼吸音的变化可分为增强、减弱或消失和断续性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增强,有可分为普遍性增强和局限性增强。 普遍性增强见于发热性疾病,代谢增强,呼吸困难性疾病,常见的有细支气管炎,肺充血的初期,肺炎等 31 局限性增强,有称代偿性增强,是由于健康无病变的组织代偿性呼吸机能亢进的结果。 2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特征是呼吸音变弱,听不清楚,甚至听不到。引起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肺组织的实变和弹性降低或消失见于肺炎、结核、肺气肿等;二是进入呼吸道的气体减少,主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肺膨胀不全、频死期和胸部的剧烈疼痛性疾病;三是胸部的呼吸音传导不良性疾病。 3断续性呼吸音又称齿轮呼吸音,特征是在吸气时呼吸音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渐断。是由于肺泡的炎症变化或部分支气管狭窄,空气不能均匀进入肺泡所致。,提示的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硬变等。 二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产生的病理基础为肺组织实变的范围大,支气管畅通无阻,病变的位置浅表,或胸腔积液。支气管呼吸音的特征为呈较强的“赫—赫”声,吸气时短且弱,呼气时强而长,而且开始和结束均突然。提示的疾病为肺炎、广泛性肺结核、渗出性胸膜炎、胸水等。 三病理性混合呼吸音产生的病理基础是病变的肺组织较深,且周围被正常的肺组织所覆盖,或是正常的和实变的肺组织掺杂存在。特征是吸气时表现为肺泡呼吸音,呼气时表现为支气管呼吸音,近似“夫—赫”的声音。见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的初期和散在性肺结核,胸腔积液的上方。 四罗音 罗音是在气管或支气管内存在渗出物、分泌物血液等液体,当呼吸时液体受气体的振动,产生的一种附加音,临床上称为罗音。按罗音的性质分为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 1干性罗音当支气管粘膜上有粘稠的分泌物,支气管黏膜肿胀、发炎或支气管痉挛时,使其管径狭窄,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或气流冲击官腔内壁上的粘稠分泌物时引起震动而产生的声音,称为干罗音。其特征为:音调强,长而高朗,类似哨音、笛音、飞箭音或咝咝声等,表明病变主要在细支气管;亦可为强大粗糙而音调低的“咕咕声”,嗡嗡声等,表明病变在大支气管中。 干罗音在吸气和呼气时均能听到,一般在吸气时最为清楚。有移动性,可因咳嗽、深呼吸等有明显的移动、增多、减少或消失。 提示的疾病主要为支气管炎,广泛性罗音主要见于弥散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慢性肺气肿和牛羊的肺丝虫病等。局限性干罗音常见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和间质性肺炎等。 2湿罗音又称水泡音,是气流通过带有稀薄分泌物的支气管时引起气体移动或水泡破裂而发生的声音。声音类似于用细管向水内吹气所产生的声音。按支气管口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大水泡音产生于大支气管,中小水泡音产生于中小支气管。 湿罗音在吸气和呼气时均能听到,但以吸气末最为清楚,有移动性,也可因咳嗽、深呼吸等有明显的移动、增多、减少或消失。 湿罗音是支气管疾病的最常见的症状,也为肺部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存在常为各种炎症的结果,提示的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各型肺炎,肺结核等。 广泛性罗音,见于肺水肿;两侧肺下野的湿罗音,见于心力衰竭,肺淤血,肺出血和异物性肺炎。 (四)捻发音它的病理基础为细支气管或肺泡被粘稠的分泌物粘和起来,但没有发生实变,当吸气时被突然分开而产生的。是一种细碎而均匀的劈啪声,类似于在耳边捻一簇头发的声音。其特点是声音短,细碎,断续,大小均匀而相等,出现在吸气之末,或在吸气顶点最为清楚。 32 捻发音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和消散期,肺结核,肺充血和肺水肿的初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膨胀不全等。 捻发音与小水泡音很近似,但两者的临床意义不同,故在临床上需注意进行鉴别。 捻发音 小水泡音 发生的时间 吸气的顶点最为清楚 吸气与呼气均可听到 性质 破裂音,短,细碎而断续,大小相等而均匀水泡音,长、数量少,大小不一 咳嗽的影响 比较稳定 常因咳嗽而减少、移位或消失 (六)空瓮音发生的病理基础为空气经过狭窄的支气管进入光滑的大空洞时,空气在空洞内产生共鸣而形成。空瓮音类似于轻吹狭口的空瓶所发出的声音,其特点为较柔和而长,带有金属性。提示的疾病主要有肺脓肿,肺坏疽,肺结核及肺棘球蚴等破溃而形成的空洞。 (七)胸膜摩擦音由于纤维素沉着在胸膜上,胸膜变得粗糙,随着呼吸运动,脏层与壁层相互摩擦而出现的声音。吸气与呼气均能听到,见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牛和猪的肺疫等。 在胸膜炎时摩擦音与罗音可能同时出现,应注意进行鉴别。 摩擦音 罗音 1听之甚近 2呈断续性 3吸气与呼气时均清楚 4咳嗽不消1听之较远 2主要为连续性 3吸气之末最清失 5紧压听诊器时明显增强 6触诊时有胸膜摩擦感和疼痛楚 4咳嗽后部位..性质发生变化,有时消失 5 表现 7多见于肘后,肺区下1/3,肋弓倾斜部 不变 6一般不明显 7部位不定 (八)排水音胸腔内有气体与液体同时存在,随呼吸运动,心搏动及动物的体位突然改变,震荡或冲击液体而产生的声音。吸气与呼气时均能听到。类似于震荡半瓶水而发出的声音。提示的疾病主要为渗出性胸膜炎,水胸和血胸。 第五章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 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饮食状态的观察,口、咽、食管和嗉囊的检查,腹部及胃肠的检查,排粪动作及粪便感官的检查,直肠检查,肝脏和脾脏的检查。 第一节 饮食状态的观察 一食欲与饮欲 在临床检查时,一般先进行问诊,可能的话,应亲自深入厩舍进行观察,主要根据采食量,时间的长短,咀嚼的力量及腹围的大小等判断饮食欲的状态。检 查时应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养,饲喂方式及环境是否有改变。 在病理情况下,饮食欲可能发生减少,废绝,亢进和异嗜等。 引起食欲减退和废绝的疾病主要有:热性病,消化道本身疾病,营养代谢病,剧烈疼痛性疾病,肝脏等其它器官的疾病,饲料品质不良,饲养制度,饲喂方式及环境是否有改变。 长期食欲亢进,主要见于寄生虫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某些营养代谢病,疾病的恢复期及长期饥饿。 饮欲减退,主要见于意识障碍性疾病和严重性胃肠道疾病。 33 饮欲增强,除环境和饲料因素等引起的外,主要见于发热性疾病,腹泻,大量出汗,渗出性病理过程及誓言中毒等。 二异嗜 异嗜是食欲紊乱的另一种表现,特征是病畜喜食正常饲料以外的物质,如灰渣,泥土,粪水,被毛及污物等。主要见于幼畜,提示的疾病有营养代谢病,胃肠机能紊乱和寄生虫病等。 三采食和咀嚼 采食或咀嚼障碍,主要表现为采食不灵活,不能用唇或舌采食,咀嚼时费力、困难或疼痛。主要提示口腔疾病,如唇、舌、口腔粘膜的炎症、舌断裂、齿病(牙齿磨灭不整、牙齿松动)、下颌骨骨折及放线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破伤风和脑及脑室积水)。 空嚼、磨牙或咬牙等,见于腹痛、胃肠卡他、前胃疾病等。 四吞咽 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动物摇头、伸颈、屡次企图吞咽,但半途而废或伴有咳嗽及大量流涎。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咽喉炎、食道阻塞、食管痉挛、食道狭窄、食道憩室、咽喉或食管麻痹、贲门痉挛等。 五反刍和嗳气 反刍和嗳气功能障碍可表现出反刍和嗳气时间过迟,次数减少,反刍时咀嚼时间过短和无力,嗳气有时还表现增多。 减少主要提示的疾病有前胃疾病(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半胃阻塞、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等),能够引起前胃机能紊乱的疾病,如热性病、代谢病、中毒病、寄生虫和传染病等。 六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反排出来。呕吐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现象。 引起呕吐的病因一般有两种,即中枢性呕吐和末梢性呕吐(又称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有脑病(脑膜炎、脑肿瘤、脑震荡等)、中毒(内中毒和药物中毒等)、某些传染病(猪瘟、犬瘟热、猫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及猪丹毒等)。 反射性呕吐,是由于呕吐中枢以外的组织器官受刺激反射引起中枢兴奋而发生的。提示的疾病主要有消化道疾病(咽喉异物、食道疾病、过食、肠管疾病)和腹膜疾病(腹膜炎)及其它器官疾病,如犬的子宫炎等。 呕吐物的检查,主要检查呕吐物的量、性状和呕吐的时间及频度。 第二节 口腔及舌的检查 一口腔的检查 口腔检查主要注意口腔的分泌状态(气味、流涎),口唇粘膜的温度、湿度、颜色及完整性,舌和牙齿的变化,一般用视诊、触诊和嗅诊进行检查。 病理变化: 1.流涎是指口腔的分泌物流出口外。主要是由于吞咽障碍或唾液腺分泌增多引起。见于口炎、咽炎、唾液腺炎和食道阻塞。 34 2.口内的气味健康家畜口内无臭味,但在卡他性口炎及胃卡他时口腔呈甘臭味。在齿槽炎、齿龈炎、骨坏疽时,呈腐败臭味。酮血病时,有烂苹果味。 3.唇的变化健康动物一般两唇紧闭,但老龄动物则可能出现下唇迟缓下垂。病理变化主要有:下垂,提示面神经及三叉神经麻痹;肿胀,见于口黏膜深层的炎症和血斑病。 4.粘膜变化主要有: 粘膜颜色和出血,潮红肿胀,见于各型口炎,粘膜出血点,见于出血性素质及传染性贫血。颜色的变化病理意义同结合膜。 温度过高,见于所有热性病。过低,见于大失血,虚脱和频死期。 湿度干燥,见于热性病、疝痛和重度脱水,异常湿润,见于口炎、咽炎,触诊口腔黏膜敏感是口炎的特征。 脓疱和溃疡见于脓疱性口炎,传染性水疱病等。 5.舌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舌肿胀,见于刺伤,异物和勒伤。舌苔,舌上皮细胞脱落在舌背上形成的一层附着物。常见于胃肠卡他,热性病。 6.牙齿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牙齿磨灭不整,牙齿的色斑,是否整齐。提示有骨质疾病。 第三节 腹部及胃肠的检查 一腹部的视诊 腹围增大,见于瘤胃臌气、积食,肠臌气,腹水等。 腹围缩小,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剧烈腹泻,四肢疼痛性疾病。 二腹部的触诊 腹腔积液时有波动感,腹膜炎时触诊敏感。臌气时触诊弹性增加,瘤胃积食时触诊呈生面团样。 三胃肠的听诊 1马的胃肠听诊 1)听诊部位: 器官 部位 胃 左侧14,17肋骨间髋关节水平线上下 小肠 左胁部 盲肠 右胁部 左侧大结肠 左侧腹壁下1/3 2)胃肠音的病理变化 胃蠕动音正常时听不到,在胃扩张时能听到短出的沙沙声、流水音或金属音。 肠音增强即肠音高朗,连绵不断,见于肠卡他,肠炎及肠阻塞初期和肠痉挛。 肠音减弱或废绝肠音次数减少,声音短促微弱,见于严重肠炎,肠臌气,肠阻塞等。 金属性肠音多见于肠臌气 35 肠音不整是指肠音时强时弱,怯蠕动波不完整。见于慢性胃肠卡他和大肠阻塞的初期。 2牛的前胃听诊 A听诊的位置 器部位 官 瘤胃 左胁部 网胃 左前侧剑状软骨突的后方,相当于6,7 瓣胃 右侧8,10肋间肩关节水平线 皱胃右侧9,10肋间沿肋弓处检查 第四节 排粪动作及粪便感官检查 一排粪动作的检查 1便秘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及胃肠迟缓。 2腹泻或下痢肠炎的特征,见于各种肠炎。 3失禁自痢引起顽固性腹泻的各种疾病,脊髓损伤及脑病。 4排粪带痛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胃肠炎等。 5里急后重主要见于直肠炎。 二粪便的感官检查 数量,形状,硬度,颜色,气味及是否有混杂物等。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 一排尿于排尿异常 (一)排尿姿势 家畜种类和性别不同,正常的排尿姿势也不同。马前肢向前,腹部和尻部略下沉,公马后肢向后,母马稍向前,举尾,尿呈股状排除。公牛和公羊不做排尿姿势,可在运动中进行,尿呈股状一排一停进行,公猪与其相似。母牛、母羊和母猪排尿与马相似。公犬和公猫长将一侧后肢举起,进行排尿。 (二)排尿异常 病理情况下,泌尿、贮尿和排尿的任何障碍,都可引起排尿异常,临床上出现的病理异常有以下几种。 1频尿和多尿 频尿是指排尿次数增多,而一次尿量不多,反而减少,呈滴状排除,一天的总尿量不多,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尿道炎及家畜的发情期。 多尿是指24小时内尿的总量增多,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而一次尿量并不少,或排尿次数正常,而一次尿量增多,是肾小球滤过机能增强或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渗出性炎症的吸收期,应用利尿剂之后。 2少尿和无尿 36 动物24小时内排出的尿量减少或无尿液排出,称为少尿或无尿。临床上表现为排尿次数和每次量减少或不排尿。按其病因分为四类: 肾前性少尿主要发生于肾血流量减少时。临床上见于严重脱水,失血,休克,肾动脉栓塞或肿瘤压迫,肾郁血,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分泌增多。临床特征是尿量清度或中度减少,尿比重升高,但不出现无尿。 肾性少尿或无尿是肾泌尿机能高度障碍的结果,主要发生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严重损害时。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的发作期,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肾脏的各种炎症、结石、中毒等)。临床特征是少尿或无尿,尿比重正常或偏低,尿中出现大量细胞,管型,严重时出现自体中毒和尿毒症。 肾后性少尿或无尿主要是由于输尿管阻塞引起。临床上见于肾盂或输尿管的结石,炎症及异物的阻塞。膀胱结石或肿瘤压迫输尿管,或膀胱破裂等。 神经性少尿或无尿临床上主要见于马尾神经炎、腰脊髓全横径损伤等。 另外也见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尿闭。 3尿闭肾的泌尿机能正常,但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者,称为尿闭,也称尿潴留。主要是由于尿路不通,膀胱括约肌和膀胱麻痹时引起。临床上主要见于尿道结石,异物阻塞,后躯瘫痪等。临床特点是有尿意,, 但长时间内不排尿,有轻度或重度的腹痛症状,触诊膀胱膨满,压迫有时尿液流出。 4排尿困难和疼痛主要是由于膀胱和尿道阻塞或炎症引起。临床上见于膀胱炎,膀胱结石,尿道炎,尿道结石,包皮炎等。临床表现为排尿痛苦,呻吟,努责,不断回顾,频频试图排尿,但无或仅有少量尿液排出。 5尿失禁尿液不自主地经常自行流出者,称为尿失禁。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机能丧失时引起,临床上主要见于脊髓的全横径损伤,马尾神经炎,严重的脑病,昏迷和中毒等。 二尿的感官检查 尿的感官检查主要检查尿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和粘稠度及尿量等。 1尿色不同种类动物及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尿的颜色也表现不一样。常见的病理颜色有。 尿液呈棕黄色,黄绿色,震荡后产生黄色泡沫,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的黄疸。 尿液呈红色,临床上一般称为红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个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卟啉尿和红色药尿。 血尿主要是指尿液中混有血液,按病因临床上主要分为炎症性(泌尿器官的各种炎症),结石性,中毒性(铅汞镉,蕨类和毛莨,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烯,华法令和双香豆素类),渗出性素质性(坏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斑病等),外伤性,肿瘤性和寄生虫性血尿(肾虫和细粒球蚴病等)等。 按产生的位置分为肾性血尿,膀胱血尿和尿道血尿,鉴别的方法为: 尿流观察 三杯试验 膀胱冲洗 尿渣检查 泌尿系症状 提示部位 全程血尿 三杯均红 红—淡—红 肾上皮细胞各种管型 肾躯触痛少尿 肾性血尿 终末血尿 末杯深红 红—红—红 膀胱上皮细胞磷酸胺镁结晶 膀胱触痛排尿异常 膀胱血尿 初始血尿 首杯深红 不红 脓细胞 尿频尿痛刺激症状 尿道血尿 血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血红蛋白,临床上见于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常见的病因有感染性(传染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等),中毒性(蛇毒,栎树叶中毒,慢性铜中毒),免疫性(见于抗原抗体反应性疾病如新生驹溶血症,输血反应等),理化性(水中毒,大面积烧伤,低磷酸盐血症等),遗传性。 37 肌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混有肌红蛋白,是由于肌肉发生变性、坏死,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游离进入血液引起。临床上主要见于肌红蛋白尿症,硒和VE缺乏症,野生动物的捕捉性肌病等。 卟啉尿主要见于遗传病,临床特征包括贫血,腹痛,光敏性皮炎,神经症状和牙齿红褐斑等。 药红尿,是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后产生的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引起。一般经醋酸酸化后消失。 2气味和透明度,烂苹果味,见于酮血症,马属动物尿液透明,见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胃肠卡他。 第三节 生殖系统的检查 一母畜的检查 母畜应注意阴道,分泌物和乳房的检查。 阴道分泌物增多,提示子宫炎和阴道炎。 阴道黏膜潮红肿胀,见于局部炎症。 乳房局部肿胀,热痛,硬结,见于乳房炎。 二公畜的检查 应注意阴囊和睾丸的检查。 阴囊和阴筒弥漫性肿胀,触诊呈声面团样感觉,是皮下浮肿的特征,阴囊肿大,有热痛反应,触诊睾丸实质肿胀,提示睾丸炎或睾丸周围炎。 阴囊单侧肿大,提示阴囊疝。阴茎垂脱,见于神经麻痹,冻伤或意识障碍。 第七章神经系统检查 一精神兴奋 临床上表现不按,易惊,不顾一切前奔后退,乃至攻击人畜,提示脑膜充血,炎症,颅内压升高,日射病热射病,中毒中等。 二、精神抑制 精神沉郁轻度抑制的抑制现象,表现为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病畜离群呆立,头低耳耷,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但对外界刺激能轻易作出有意识的反应。 嗜眠中度抑制现象,病畜重度萎靡,将鼻、唇抵在饲槽上或倚墙或侧卧而沉睡,只有给强烈刺激才能产生迟钝的和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沉睡状态。 昏迷重度抑制现象,病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弛,意识完全丧失,反射丧失,甚至瞳孔散大,粪、尿失禁,虽然给予强烈刺激应不能引起反应,仅保留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心搏和呼吸仍存在,但多变慢而节律不齐。重度昏迷常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三、强迫运动是指不受意识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有规律的运动。包括回转运动,盲目运动,暴进暴退,滚转运动。 38 回转运动:指病畜按一定方向做圆圈运动,圆圈直径不变者,称为圆圈运动或马场运动,以一肢为中心,其余三肢围绕这一肢而在原地转圈者,称为时针运动。本病的发生是一侧神经兴奋传导中断,另一侧传导占优势时,便引起这种运动。 暴进暴退:是指病畜将头高举或低下,以不等速度向前或向后狂进,甚至遇到障碍物也不躲避。暴进见于纹状体或视神经受损,暴退见于小脑病变。 盲目运动:是指病畜做无目的的徘徊,也称强制彷徨。患畜不注意周围事物,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有时不断前进,直到头抵在障碍物而无法前进,本病是大脑或小脑局部受损害而引起。常见于狂犬病。 滚转运动:病畜想一侧冲挤,摔倒,强制卧于一侧,或顺着身体长轴向一侧滚转,称为滚转运动。出现此种症状,常见于迷路、听神经、小脑周围神经的病变。 四共济失调在运动时各肌群运动不协调时,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异常,称为共济失调。运动时呈醉酒样。临床上包括静止性失调、运动性失调。 静止性失调:是指动物在战栗状态时,不能保持体位平衡,临床上表现为头部或体躯左右摇摆或向一侧倾斜,四肢紧张力降低、软弱、战栗、关节屈曲,向前、后、左、右摇摆。常四肢叉开,力图保持平衡,运动时踉跄,易倒地,提示小脑、前庭、迷路受损。 运动性失调:是站立时不明显,而在运动时出现共济失调,其步幅、运动强度、方向均表现出异常,着地用力,如涉水样,其原因是深部感觉障碍外周随意运动的信息不能正常向中枢传导所引起。见于大脑皮层、小脑、前庭或脊髓受损。 按病灶部位可分为大脑、小脑、前庭和脊髓或外周性共济失调。 五痉挛是由于横纹肌的不随意运动引起。包括阵发性痉挛、(单个肌群发生短暂、迅速、如触电样一个接一个的重复的收缩)。强直性痉挛(肌肉常时间均等的持续收缩)和癫痫(临床上表现为强直、一阵性痉挛,是大脑无器质病变而发生一场放电所引起)。 六瘫痪动物的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又称麻痹。 第八章建立诊断的步骤 建立诊断,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调查病史、检查病畜和收集症状资料 占有和掌握系统的病史、全面的症状以及必要的有关资料,是提示诊断的出发点和构成诊断的依据。为了收集丰富、足够的症状、资料,在遵循通用的诊察步骤和程序、综合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全面进行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系统的临床检查、并结合具体情况而选用必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与内容的基础上,尚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关于问诊和流行病学调查 在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应该即重视现病例,又重视既往史;即了解个体病畜的情况,又查明畜群的发病和流行情况;即注意畜体病理改变,又注意其生理状态和生产性能,饲养管理情况,环境特点及使役情况等。 39 详细、全面的病史资料,在明确发病情况、发生规律、推断及分析致病原因和条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综合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资料和依据。 由于主述人不一定理解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和重点,所以不能只是被动的听取叙述,有时应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必要时还应查阅有关的文件和记录。 2、关于客观的临床检查 在进行客观的临床检查时,应遵循一般的常规检查程序,和全面运用临床基本检查法,进行系统的、周密的检查,即整体的一般检查(包括体格、发育、营养、精神、体态、姿势、运动、行为等);被毛、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检查;眼结合膜的检查;潜在淋巴管及淋巴结的检查;测定体温、脉搏、呼吸数及各系统的检查。 也可依检查者的习惯,在进行一般检查后,按躯体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 在临床检查中,即应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不同种属动物的临床检查程序、内容和特点,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点,如反刍兽,进行完一般检查后,更应注意前胃的检查等。 所有检查结果都应客观、详细、具体地加以记录,而检查的阴性结果也须标明,因为,某些阴性结果可以作为排除或否定诊断的依据。 3、关于进行必要的特殊或辅助检查、检验 病史和临床检查资料虽然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基础,但这些资料或多或少缺少特异性诊断意义,所以,有时仅靠病史和临床检查资料常常难以得出明确的诊断意见。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或辅助检查或化验,其检查的结果,将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有一定意义的依据。但也不应进行盲目的繁多的特殊检查。 进行周密的病史调查,全面的运用各种检查方法,系统的临床检查,特别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和配合必要的特殊和辅助检查,才能取得全面而丰富的症状、资料,而丰富的症状、资料,又是取得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分析、综合症状、资料,作出初步诊断 通过对病史的调查,临床检查而获得的资料、症状,只是有关疾病的表在的、片面的现象,一般并不能反映疾病的实质。 为此,应对全部的症状、资料加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以揭示疾病的本质。 在综合、分析症状、资料,提出初步诊断时,一般可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 (一)、确定主要症状并组成基本征候群 任何一个病例在临床上都可能表现有一系列症状,但从诊断意义上衡量,其中必有某一或几个症状对确定诊断有较重要意义,所谓主要症状是指: 某一疾病所特有的特意性症状或示病症状,能反映某种疾病临床特点的特征性症状;某一疾病必然出现的固有症状;可表明疾病主要侵害器官或部位的局部症状;疾病初期阶段即可出现的早期症状等。 在具体的临床检查中,有符合上述所列举的可作为主要症状的条件,即可将其定为主要症状,并依其作为可考虑可能性诊断的出发点。然而,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有时并不一定具有可作为主要症状的症状,这时可将临床检查中所发现的最明显或危害较严重的症状,作为主要症状,如剧烈的腹痛、稽留高热、大面积的皮下浮肿、频繁的下痢、可视黏膜重度发绀等。 40 在找出主要症状之后,再根据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固有关系,组成某种综合症或某系统疾病的征候群,依此作为进行诊断的基础。 另外,分析症状的同时,也应对病史加以评价,如其中有可能作为某一疾病的特异性条件时,也可将其作为考虑诊断的出发点或根据。如灌药时引起动物呛药现象,被狗咬病史等。 主要症状、综合征候群或综合症、或特定的病史资料,常能作为提示可能性诊断的出发点,在分析、整理症状、资料时,应该加以认真对待。 (二)提出可能性诊断 1、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途径 以主要症状、综合征候群或综合症、或特定的病史资料为基础,考虑提示可能性的假定诊断时,通常可遵循下列三种途径: A、当所确定的主要症状、综合症或征候、或病史资料,符合某一疾病的特异性或特征性症状,特有的发病规律、特定的致病原因、条件与机会时,则可依其而提出这一相应的疾病的假定诊断。 例如:破伤风骨软症等 另外,在进行有特异性诊断意义的特殊或辅助检查之后,某项具体检查的阳性结果,即可直接作为提示诊断的出发点,又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 B、当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综合有关的症状,组成某个系统疾病基本征候群时,则可根据其将诊断导向相应系统疾病。 每个器官系统疾病,均有其特有的征候群。如循环系统的基本征候群为气喘、多汗、皮肤和黏膜发绀,表在静脉充盈或有皮下浮肿的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临床变化;呼吸系统的综合征候群为气喘、六鼻涕、咳嗽、黏膜发绀,同时伴有胸部扣诊和听诊的一系列变化。 在明确某一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在依据某一能反映某一器官、部位形态改变、或功能障碍的相应局部症状,而深入进行定位诊断。如心包击水音提示渗出性心包炎;吸入性困难提示上呼吸道狭窄等。 C、确定某一明显或严重的单一症状为主要症状时,从症状诊断的基础出发,可根据引起该病的原因病,提出一组类似的疾病,再经过鉴别诊断过程,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最后取得肯定性的诊断结论。 如依皮肤、粘膜高度苍白,可提出贫血的症状诊断,再根据引起贫血的原因病,而列举一组可能性疾病——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对此再进一步诊断。 如依皮肤、粘膜重度黄疸,而提出黄疸的主要症状,再以引起黄疸的病理原因出发,列举出实质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2、提出可能性诊断的基本原则 A、首先从常见的、多发病考虑。在考虑常见和多发病时,必须要结合病畜的种属、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等因素。 如不同种属和年龄性别的动物有其特有的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等。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某些疾病只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发生。 B、应经常注意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从临床症状、征候群的表现上看,某些传染病和普通病非常相似。因此,当临床上疾病的表现既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又有普通病的可能时,应首先考虑传染病的可 41 能诊断,惟有足够的证据排出传染病时,才可以认定为非传染病。尤其是当有疾病群发现象及传播时,更应注意传染病。为区别二者,除应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检查。 C、先从一种可能性疾病考虑 通常,病畜表现的一系列症状,都是同一疾病所引起的不同表现,应该能用同一疾病加以解释。但是,有时在同一病畜身上有几种疾病,有原发病,又有继发病;有主要疾病,又有并发病;有时继发病或并发病的表面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原发病或主要疾病掩盖,如马疝痛时,继发肠鼓气的腹部胀满,扣诊呈鼓音,将原发病肠便秘的某些症状掩盖,如只简单地诊断为肠鼓气,而忽视了原发病的治疗,将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当用一种疾病不能解释全部症状资料表现时,应从单一再到复杂进行深入诊断,在明确继发病的基础上,更应解释其原发病。 当提出可能性诊断时,应先从常见、多发病到稀有、罕见病,从传染性疾病到非传染性疾病,从单一的疾病到复杂的疾病等思路进行考虑,这是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三)对可能性诊断进行论证和鉴别 可能性诊断,只是经初步综合、分析而提出的假定诊断。因此,还必须对此加以论证和鉴别。 1、论证诊断法 论证就是用客观的事实来证明事物的真实性。论证诊断法,多适用于提出一种可能性的疾病诊断时,就是把收集到的一系列症状、资料来和提出的可能性疾病进行比较核对,对照二者之间是否符合,并且最后加以肯定或否定。作为论证诊断的基本依据有:1一般应以主要症状和综合征候群是否符合;2全部症状是否可用该病解释,并有无根本矛盾;3疾病的发生情况与一般规律是否一致;4具体的致病原因与致病条件是否存在;5防治效果可否验证等。 如果作为主要根据的症状、资料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全部症状、资料之间有不可解释的矛盾,或疾病的发生情况、规律与一般情况不符合,具体的致病原因与致病条件不存在或无可能性,则这一假定诊断应被否定。此时,应重新根据新的启示或线索,提出新的可能性诊断,再进行论证。 如果作为根据的主要症状符合,有关症状、资料之间无不可解释的矛盾,疾病的发生情况与一般规律符合,有可查明的致病原因与致病条件或存在可能性,则这一假定诊断即可肯定,从而成立为初步诊断。 在论证诊断过程中,发现作为肯定或否定的根据不足时,则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具体项目、内容,并依据其结果再行论证。 2、鉴别诊断法 在疾病的早期,对复杂的或不典型的病例,或当缺乏足以提示明确诊断的症状、根据时,可根据某一或几个主要症状,提出一组可能的、相近似的而有待区别的疾病,通过深入的分析、比较,采用排除诊断法逐渐地排除可能性比较小的疾病,缩小考虑范围,最后留下一个可能性较大的疾病,这就是鉴别诊断法,或称为类症鉴别。 A、鉴别诊断法的步骤 ?、明确主要症状,或以主要症状为基础结合有关症状,组成综合症或征候群。 ?、以主要症状或综合症为出发点,根据可引起该症状的病理过程和原因病,列举所有的可能性疾病。 ?、根据每个可能性疾病的特征,结合病畜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逐个对照,一一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最后留下可能性较大的疾病。 42 ?、对村留的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再进行深入的论证,并形成初步的临床诊断。 B、鉴别诊断的依据 鉴别诊断的根本依据,就是以各个疾病之间,其症状的共同性、特殊性作为基础,对有关疾病的特征性条件的认识同具体疾病的表现和实际特点加以对照比较,根据逐个分析的结果,随着一部分可能性较小的疾病被否定,并逐渐缩小考虑范围,最后肯定为某周疾病。 鉴别时常以下列内容和条件,作为区别的依据: ?、同一症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和不同的特点、程度,所以其提示的可能性疾病也不同。如发热、呼吸困难等 ?、同时伴随的其它症状、同一主症和不同的伴随症状,可组成不同的征候群或综合症,从而应提示不同的可能性疾病。 、综合病史资料和流行病学特点,不同的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不同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条件,不同? 的发病季节、时期和地点等,均可作为提示不同坑能性疾病的条件或作为区别的根据。 ?、特殊与辅助检查、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意义,因此,特检结果对明确诊断多有特殊意义,有时则起决定性作用。 ?、对病程经过的观察及防治效果的验证,病程经过中出现的新特点,可随时作为修整、充实完善诊断的根据,而特效疗法的结果更可验证诊断。 ?、对病死畜禽或典型病例进行剖检。 综合上述各方面的资料,对所提出的可能性诊断,进行比较鉴别,以得出明确的初步诊断。 初步的临床诊断,即可作为临床防治工作的根据,并在治疗实践中加以验证,或得到充实、修正而使之逐渐完善。 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以取得最后的正确诊断。 三、通过防治实践,验证及补充诊断 对病畜做出的初步诊断是否正确,必须经过防治实践的检验。 一般来说,对一个疾病,再建立初步诊断后,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证明初步诊断是正确的,从而初步诊断即成为确诊。 通过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则应重新诊断或修订错误诊断。但有些疾病病程在发展,经过有变化,即使初步诊断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病程的经过也应随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如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继发骨折等 诊断的种类和命名 对病畜所患疾病的实质的判断,一般以病名的形式表示,临床上依诊断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症状诊断 按疾病经过中出现的某一个主要症状来命名,如贫血、黄疸、腹泻和便秘等。由于某一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许多疾病时又可出现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诊断不能反映出疾病的实质,只能为对症治疗提供方向。有时由于全面症状还未显露而难于做出确定诊断时,可暂以症状诊断代替,但因力求诊断的进一步深入,而不能停留在这一阶段。 2、病理解剖学诊断 43 以病理解剖的变化特征来命名,如小叶性肺炎、胃卡他等。一般可明确疾病的主要侵害器官和疾病的主要性质,是临床上常用的病名,但其不能反映病因。 3、病理生理学诊断 又称机能性诊断,是以机能翁乱的表现特点命名的,如心功能不全,前胃弛缓等。 4、病原学诊断 是阐明致病原因的诊断,可为防治提供合理的依据。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作出病原学诊断。 5、发病原理的诊断 可反映发病的机理。如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皮炎等。 6、临床上其它常见的诊断命名 依成立诊断的时间及其可靠性程度可分为:初步诊断,早期诊断,最后诊断,假定诊断,疑似诊断,确定性诊断等。 依诊断方法不同可分为:论证诊断,鉴别诊断,直接诊断,除外诊断,治疗诊断,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等等。 预后的概念、种类及判断依据 1、预后的概念 预后,是对病畜所患疾病的发展前途的可能性结局的推断与估计。由于兽医工作者所面临的对象是经济动物,因此,正确判断预后,对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和减少经济损失,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预后的种类 临床上一般将预后分为四种: 预后良好有充分的根据可以治愈,是指动物不仅能恢复健康,而且还不影响使役和生产性能。 预后谨慎有治愈的可能性,但应给以特别的注意。 预后可疑判断预后的根据不足或病情严重,但经认真的努力或可争取病情好转时。 预后不良病情严重,可能出现死亡或不能彻底治愈。 3、判断预后的依据 ?、疾病的性质、时期、程度及其复杂性 同一疾病有病期早晚、程度轻重之分,早期、轻度易治,反之则较难。不同性质的疾病,有的治愈率高,有的死亡率大,单一疾病易处理,伴有伴发病则较难治疗,而且疾病的典型与非典型,急性与慢性等,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条件。 ?、病畜的个体条件 品种、年龄、生理状态及营养情况等,均可影响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根据。一般幼小、老龄、瘦弱、衰竭的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弱,某些特定的生理状态,也可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 ?、实际可能治疗条件 有的疾病有特效疗法,有的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有的虽有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当时当地具体条件不具备等。 一般应根据上列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真谨慎地加以判断,对病危患畜更应给予注意。 44 临床上对具有下列症状的病畜,要特别提醒重视。 ?、心机能状态高度不良,如严重的心率不齐,心跳微弱,脉搏不感于手,心率过快并伴有第二心音 消失等。 ?、高度呼吸困难,显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难,或伴有严重的呼吸节律紊乱。 ?、全身可视黏膜及皮肤重度发绀,呈深暗的蓝紫色。 ?、严重而顽固的神经症状,如狂燥不安、昏迷不醒、或呈反复发作的癫痫与全身痉挛,或伴有严重 的强制运动与共济失调的病例。 ?、全身出冷汗,大汗淋漓、呈休克或虚脱状态。 ?、体温显著下降,皮稳不整,末梢冷厥。 ?、极度的衰竭,瘦弱,严重的创伤。 ?、黏膜显著苍白,重度贫血,或有急性大出血与肝脾破裂的可能病例。 ?、频繁剧烈而顽固的腹泻,呈明显的失水、内中毒状态。 ?、长期瘫痪、卧地不起的病例。 对预后判断,应持正确的态度,对预后良好的病例也不能盲目乐观,有时可因某种原因,使病情装为 恶化。对预后不良的病例,也不应简单地草率地判定。,应持积极的态度,取得畜主的同意,进行积极的 治疗。 第九章实验室诊断技术 一、血液检查技术 1、血沉检查 2、血红蛋白检查 3、血细胞计数 4、血液生化检查 二、尿液检查技术 1、尿蛋白检查 2、尿潜血检查 三、X线检查技术 四、B超检查技术 45
/
本文档为【[其它考试]执业兽医师考试资料之兽医临床诊断学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