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2017-09-02 9页 doc 25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doc】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第31卷第4期 2010年4月 哈尔滨学院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o1.31No.4 Apr.20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10)O4—0078—o4 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陈安梅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六一诗话》是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着作新体裁.在此集中, 欧阳修评论了 众多作家及流派的着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诗歌创作主张.此集仅28则,其 中提及梅尧臣的就 有7则...
【doc】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第31卷第4期 2010年4月 哈尔滨学院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o1.31No.4 Apr.2010 [文章编号】1004--5856(2010)O4—0078—o4 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 陈安梅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六一诗话》是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着作新体裁.在此集中, 欧阳修评论了 众多作家及流派的着作,同时也达了自己的一些诗歌创作主张.此集仅28则,其 中提及梅尧臣的就 有7则.文章主要从欧,梅二人的早年经历,思想爱好,创作主张及交往入手,探讨此 种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六一诗话》;欧阳修;梅尧臣;思想爱好;创作主张;交往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欧阳修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被陈 寅恪评价为"宋诗的主要奠基者".梅尧臣也 是诗文革新运动的中间力量,被刘克庄评为宋 诗的"开山祖师".欧生活于1007,1072年, 梅生活于1002,1060年,二人年龄相差不大. 欧"四岁而孤","父为吏廉","其亡也,无一瓦 之覆,一垅之植"(《欧阳文忠公集?居士集? 泷冈阡表》),寄居随州推官叔父欧阳晔任所. 欧阳哗也是小官,家贫.梅尧臣《送刘郎中知 广德军》云:"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诗 癖》中也云:"囊橐无嫌贫似旧,风骚有喜句多 新."贫穷的生活,使他们接近苦难的人们,对 时政弊端和百姓疾苦有切身的体验.欧阳修 《食糟民》把"日饮官酒诚可乐"的官吏与"釜无 糜粥度春秋"的贫民对比,并对"我饮酒,尔食 糟"的不合理现象深感内疚.梅尧臣对现实的 揭露更加深入,例如《田家语》:"谁道田家乐? 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盛夏 流潦多,白水高于屋.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 粟.前月诏书来,生齿复板录;三丁籍一壮,恶 使操弓褐.州符今又严,老吏持鞭朴;搜索稚与 艾,唯存跛无目.田间敢怨嗟,父子各悲哭.南 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愁气变久雨,铛缶空 无粥.盲跛不能耕,死亡在迟速.我闻诚所惭, 徒尔叨君禄;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在 这里,作者对人们所遭受的赋税徭役天灾人祸 等迫害提出了悲愤的控诉,同时也指斥了统治 者的元情和残暴.朱东润对此诗评价极高,认 为:"当时宋王朝盏不知其遗害如此之甚."… 是可以和杜甫的《三吏》,《三别》放在同一高度 上的. 人仕后,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怀着满腔的政 治热情,钦佩和拥护改革派的中心人物范仲淹, 坚决反对保守派,欧阳修指责他们是"先荣而 饱",却不知为天下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 忧",而能忧天下的人"又皆远贱"(《读李翱 文》).给高若讷写了着名的《与高司谏书》,痛 斥高若讷作为谏官,不仅不替范仲淹辩诬,反而 "落井下石",真是"君子之贱","不复知人间有 羞耻事尔".因而受到牵连,被贬为峡州夷陵 县令.梅尧臣也坚决拥护改革派人物范仲淹, 在"景佑党争"之时,写下《猛虎行》,直指保守 派人物同时也是提拔其叔父的人物吕夷简为 "当徒食人肉".也写了《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赞美"居常慷慨言"的欧阳修"直雪谏臣冤". 欧,梅都喜欢交游,酬唱.在钱惟寅,谢绛 [收稿日期】2009—07一Ol [作者简介]陈安梅(1976一),女,山东潍坊人,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 研究. 第4期陈安梅: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79 幕府中他俩相识,并与一批文学之士尹洙,杨子 聪,张应之,陈经,王几道等成为至交.写作了 大量的应酬诗,梅尧臣现存诗2800余首,其中 多数为交游,酬唱之作.欧阳修诗中也存在大 量的此类作品.同时他俩都爱护人才,奖掖后 进.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作为翰林学士主 持礼部科举考试,梅尧臣为小试官.梅尧臣阅 卷时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极为赞赏, 立刻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苏轼中进士后写了 《上梅直讲书》表达知遇之恩,同时也表达了对 欧阳修的崇敬景仰之情.梅尧臣阅后转送欧阳 修,欧阳修为苏轼咄咄逼人的才气所打动,提笔 给梅尧臣写道:"读轼书,不觉汗下,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欧阳修和梅尧臣 胸怀宽广,具有远见卓识和长者的慈爱.同期 被他们提携奖掖的还有王安石,曾巩,苏洵,苏 辙,王安国等一大批后起之秀,从而为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积蓄了力量. 正因为欧,梅二人在身世经历,思想兴趣, 情感爱憎等方面的这些相同点,才促成二人的 相识,成为至交.这也是作者在《六一诗话》中 提及梅尧臣时文字充满浓浓情感的原因. 《六一诗话》是通过诗话这种新体裁来表 达诗歌理论的着作,因此,我们就不可回避地要 谈到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诗歌创作理论. 当时西昆体盛行,欧阳修在《六一诗话》第 8则里谈到:"盖自扬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 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 诗集几废不行."第2l则又谈到:"杨大年与钱 刘数公唱和,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 变."而这种诗体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所以他 又接着谈到:"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 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梅尧臣也 评价西昆派是"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欧 阳修非常推崇的石介在《怪说》中更为猛烈地 指出西昆派是"穷妍及态,缀风月,弄花草,淫 巧侈丽,浮华纂组;别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 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伤圣人之道".因此,他 们强烈要求进行诗文革新. 欧,梅诗文革新运动的理论和韩愈是一脉 相承的,都非常推崇韩愈的文章,欧阳修其《六 一 诗话》有一大段阐释论析韩诗的文字,现录 如下: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 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 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 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火手,故不足论,而 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 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 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 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 张十八》之类是也.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 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惬意所之. 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 之至工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欧,梅对韩文笔力 的雄健,表达的完美,表现力感染力之强, 以及他的长于记叙精于说理都是非常推崇的. 因此,他们在创作上都效法韩愈.清人王士祺 说:"宋承唐季衰陋之后,至欧阳文忠公始拔流 俗,七言长旬高处直追昌黎,自王介甫辈皆不如 也."清人田雯说:"七言古诗,至唐未式微甚 矣!欧阳文忠公崛起宋代,直接杜,韩之流而光 大之,诗之幸也."钱基博先生论梅尧臣诗说: "宋初诗人,台阁之昆体,专宗李商隐,其气靡. 山林之处士,不出姚合,其势仄自苏舜钦始窥李 杜,而宋诗之势始雄,气始舒.至梅尧臣专攻韩 孟,而宋诗之体始峻,笔始道."E21"《宛陵先生 集》六十卷,而《诗集》占五十九卷.五言瘦硬 而腴,其原自出孟郊;而悍怒以诡,则上攀韩 愈."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唐古文运动的 继续,梅尧臣自觉承接韩愈,扭转了宋初浮靡空 乏诗风,故南宋刘克庄尊梅尧臣为宋诗"开山 祖师".[31 欧,梅对韩文"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 寓于诗;而曲尽其妙"的推崇与他们一贯重视 语言的锤炼有关.欧阳修《六一诗话》第l2则 谈到梅尧臣曾经对他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 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 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 :'马随山鹿放,鸡逐 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 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 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对于梅尧臣的 "意新语工"的诗歌理论,欧阳修是赞同的,在 后文他接着说道:"语之工者固如是."然后引 梅尧臣的话来表述诗怎样才算是达到"意新语 工",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 80哈尔滨学院2010妊 言也".这样,"意新语工"便统一起来而落实 到词语的铸造和组织上."语工"即指上文所 谓用语经锤炼后不涉于浅俗,并且能"状难写 之景如在目前,"意新"首先是指语意之新, 为"前人所未道者";其次是指语意之深,"含不 尽之意见于言外".而诗作是否具有"言外之 意".即在于是否"语工".因此,欧阳修在《六 一 诗话》中极为推崇晚唐诗人周朴的"月煅季 炼",杜诗的一字不能移易,赵师民的"诗思尤 精". 欧阳修重视语言的修饰,反对过于浅俗. 《六一诗话》第2则谈到,"仁宗朝,有数达官以 诗知名","尝有一联云:'有禄肥妻子,无恩及 吏民.'有戏之者云:'昨13通衢遇一辎《车并》 车,载极重,而赢牛甚苦,岂非足下"肥妻子" 乎?闻者传以为笑'."第l4则谈到吕文穆公 "挑尽寒灯梦不成"之被胡旦讥为"乃是一渴睡 汉耳".为什么诗意会被这样误解呢?欧阳修 指出是因为"其语多得于容易".换句话说也 就是他们不重视语言的修饰,而致过于浅俗. 在第l5则中他又引梅尧臣的话来申明这个观 点,梅尧臣说:"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 笑者,亦其病也.如有《赠渔父》一联云'眼前 不见市朝事,耳畔惟闻风水声'.说者云:'患 肝肾风.'又有《咏诗者》云:'尽日觅不得,有时 还自来.'本谓诗之好句难得耳,而说者云:'此 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人皆以为笑也." 欧,梅在诗的风格上都讲求闲远古淡. 《六一诗话》第4则谈到"圣俞平生苦于吟咏, 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第13则谈 到:"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 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 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 优劣也."欧阳修在《水谷夜行》诗里写道:"梅 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 辈","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从欧阳修对 梅尧臣诗风的评价"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 辈",可以看出他对这种风格的推崇.这里虽 然说的是梅圣俞的诗歌审美追求,其实也正是 欧阳修的诗歌理论主张.在欧阳修现存的诗 中,他的很多律诗风格大都闲远古淡.钱钟书 说过欧公"五律往往似梅宛陵",L4陈善(《扪虱 新语》)亦云:"欧公文字,寄兴高远",并且详细 评说了欧阳修诗风清新闲远的渊源. 欧阳修和梅尧臣是至交,欧阳修曾把他俩 的关系比成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所以作 者在《六一诗话》中通过一些文字也表达了对 好友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梅尧臣与欧阳修于仁宗天圣九年(1031) 在洛阳相识.此后二人互相唱和历三十年不 衰,这两人数百篇相互酬赠寄送的诗文,书简中 可以真切地感受出来.例如梅尧臣景禧元年 (1034)应进士举不第时写的《聚蚊》诗,一开始 先描述了周围环境的恶劣,"聚空雷殷殷,舞庭 烟幂幂.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猛蝎亦助 恶,腹毒将肆螫".接着又陈述了自己"不能有 两翅,索索缘暗壁"的苦闷和失意.但作者是 不甘沉沦的,在诗末用"甍甍勿久恃,会有东方 白"来表达自己对前途抱有信心.欧阳修不愧 是梅尧臣的知己,接着写了《和圣俞聚蚊》诗, 在开头表达了对老友处境的理解和同情,"抱 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散帙复归卧,咏言聊写 情",接着宽慰他"富贵非苟得",赞赏他"抱节 居茅衡",最后也不忘勉励他"江南美山水,水 木正秋明.自古佳丽国,能助诗人情.喧嚣不 可久,片席何时征".又如欧阳修写的《圣俞会 饮》"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关西 幕府不能辟,陇山败将死可惭",道出了梅尧 臣报国无门的愤懑.欧阳修在庆历六年 (1046)提出"诗穷而后工"来慰藉45岁的梅尧 臣,并为他的前程而积极奔走,使他最后升迁为 国子监直讲. 欧,梅以文会友,互相学习提高.欧阳修对 梅尧臣的诗作评价极高,他在《梅诗集序》中说 梅尧臣"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 老".《六一诗话》第4则对梅圣俞《赋河豚鱼 诗》评价"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弛","此 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而,遂为绝 唱".在第5则提到了老友梅尧臣诗作的名 气,说苏子瞻"尝于洧井监得西南夷人所卖蛮 布弓衣,其文织成梅圣俞《春雪诗》.此诗在 《圣俞集》中未为绝唱,盖其名重天下,一篇一 咏,传落夷狄,而异域之人贵重之如此耳",当 身为学生的子瞻考虑到自己的老师"尤知圣俞 者",而"因以见遗"时,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笔墨 所难以形容的,"余家旧畜琴一张,乃宝历三年 雷会所斫,距今二百五十年矣.其声清越如击 第4期陈安梅: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81 金石,遂以此布更为琴囊,二物真余家之宝玩 也",二人感情之深厚于此可见一斑.睹物思 人,物是人非,岂是一悲痛所能概括的.所以在 第7则中作者就很自然地提到老友的死亡, " 一 言之谑,后遂果然,斯可叹也"!第20则在 谈到晏元献公时又再一次提到梅尧臣,"圣俞 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寒鱼 犹着底,白鹭已飞前.'又'絮暖《此鱼》鱼繁,豉 添莼菜紫.'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 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日:'此非我之 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 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在这里虽然评 价的是晏元献公和梅尧臣二人的相知,这其实 也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六一诗话》作于熙宁四年欧阳修65岁致 仕后,这时他定居颍州.其《续思颍诗序》说: "皇二年,余方留守南都,已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上.其诗曰:幽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 跻.及身强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此盖 余之本志也.时年四十有四.其后丁家艰,服 除还朝,遂人翰林为学士,忽忽七八年间,归颍 之志虽未遑也,然未尝一日少忘焉,故其诗日: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盖叹前言 之未践也.时年五十有二.自是误被选擢,叨 尘二府,遂历三朝……今者蒙上哀怜,察其实病 且衰矣,既不责其避事,又曲从其便私,免并得 蔡,俾以偷安……而复蔡颍连疆,因得以为归老 之渐,冀少偿其夙愿,兹又莫之幸焉."【2可见, 定居颍州是他多年的一个愿望,但这时梅尧臣 早已作古,昔日交往的朋友也很多逝去,他自己 也年老多病,物是人非世事无常,这常常会令他 感到痛苦和孤独.因此,第20则发出"乃知自 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而知人亦难也"来表达 对亡友的怀念及叹息之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欧阳修与梅 尧臣在早年经历及思想爱好方面的相似,才使 两人在以后的交往中走到一起,互相唱和切磋, 成为至交.又由于在创作主张上有那么多的一 致性,欧阳修才会在自己的诗歌理论着作中,通 过梅尧臣的诗歌理论主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二人非他人所能比的交情与欧阳修晚年定居 颍州的状况,也是《六一诗话》中提及梅尧臣次 数最多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梅尧臣.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M].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刘克茌.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 责任编辑:张新潮 OntheRelationshipBetweenOuyangXiu andMeiYaochenFromS/xOnePoetry CHENAn—mei (ZhangzhouNormalUniversity,Zhangzhou363000,China) Abstract:.sOnePoetry,theearliestpoetry,wasthebeginningofnewgenreofpoeticcrit— icism.OuyangXiumadecommentsonmanypoetsaswellaspoemswithhisownideaonpoem writing.Among28articles,thereare7aboutMeiYaochen,Thereasonofthisphenomenonis studiedherefromtheperspectiveoftheirearlierexperience,thought,writingmethod,andthei r friendship. Keywords:S/xOnePoetry;OuyangXiu;MeiYaochen;thoughtsandhobbies;poem—com? posingopinions;interaction
/
本文档为【【doc】从《六一诗话》看欧阳修和梅尧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