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

2017-09-19 50页 doc 178KB 1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 绪 论 一、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概念 (二)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范围 (三)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概念、研究范围、目的与任务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简称为比较解剖学,它是以脊椎动物为材料,以解剖学为基础,用比较 和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现代各类群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异同,再通过动物的个体发生 和系统发生,以确立它们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揭示动物器官系统演化途径与规律的科 学。它为生物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动物解...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 绪 论 一、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概念 (二)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范围 (三)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概念、研究范围、目的与任务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简称为比较解剖学,它是以脊椎动物为材料,以解剖学为基础,用比较 和实验的方法研究现代各类群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异同,再通过动物的个体发生 和系统发生,以确立它们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揭示动物器官系统演化途径与规律的科 学。它为生物进化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 广义 ) 宏观解剖学(Macroanatomy): 大体解剖学(Gross anatomy):是借助解剖器械 (刀、剪、锯等),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 眼观察,来研究健康动物各器官的形态、 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 微观解剖学(Microanatomy):显微解剖学 或组织学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二、为什么要学习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一)为什么选择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而非动物解剖学?(内容和目的差异) (二)它为动物检疫进行结构与功能比较奠定基础。 如:心脏、肝脏、胰脏、脾脏、肺脏、肾脏差异 三、怎样学习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一)学习比较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 1.进化的观点:比较解剖证据是进化论的三驾马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 之一 2.方法:比较解剖的方法,来系统观察、研究各种动物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它们彼此间 关系 (二)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及术语 (三)理解不同脊椎动物的系统解剖结构和功能差异 (一)学习比较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 1.进化的观点:比较解剖证据是进化论的三驾马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 之一 2.方法:比较解剖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态与结构相结合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系统(System):执行动物有机体某一方面功 能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如: 消化系统(胃、肠、肝、胰)执行消 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份,满足机体对营养成 份的需求; 呼吸系统(鼻、气管、肺)吸进O2, 呼出CO2 ; 按功能不同将动物有机体分为: 运动系统 循环系统 被皮系统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 感觉器官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畜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轴:家畜身体的长(纵)轴从头至尾,与 地面平行。 面 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脊柱的矢状面,只有一 个,将畜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侧矢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其它矢 状 面,有无数个。 横断面:与畜体的长轴及矢状面均垂直的切 面,有无数个。 可将畜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水平面(额面):与长轴平行,与矢状面、 横断面垂直的切面,有无数个。 可将畜体分为背侧和腹侧两部分。 方 位 术 语 躯干: 前(颅)侧/后(尾)侧:靠近动物体头端/尾端 背侧/腹侧:靠近脊柱/远离脊柱的一侧。 内侧/外侧:靠近/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一侧。 四肢: 近端/远端: 四肢靠近/远离躯干的一端。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都称为背侧。 掌侧:前肢的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 指不同生物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 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的某些器官。 如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均由肱骨、 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且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 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 同功器官(analogous organ) 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的器官。 如鱼鳃与陆栖脊椎动物的肺,均为呼吸器官,但鱼鳃鳃丝来自外胚层,而肺来自内胚层。 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rudimentary organ ) 是指在动物体上残存的1种或数种失去功能,在发育中退化,只留残迹的器官,是对个体的 生存无明显功能的器官,称为痕迹器官。 人的痕迹器官较多,如耳肌、瞬膜、尾椎骨、盲肠、阑尾等 生物发生律 (recapitulation ) 指生物个体发育重演种族发生的历史的规律。 由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F.缪勒(1821~1897)和E.H.海克尔(1834~1919)所揭示。 分化 (differentiation ) 在某一正在发育的个体细胞中进行形态的、功能的特殊变化并建立起其他细胞所没有的特 征,这样建立特异性的过程称之为分化。 分化形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通常在胚胎发育早期,在某一胚域内具有分化成几种器官和 组织的能力(多分化能力,但随着发育的进行,分化能力就会受到限定。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明显的头部 :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产生了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后端分化成 脊髓。大大加强了动物个体的感应能力。 脊索:多见于发育早期,后被脊柱(vertebral column)取代。脊柱由单个的脊椎(vertebra)连接组成。脊柱保护着脊髓,其前端发展出的头骨保护着脑。脊柱和头骨都属于内骨骼,与其它 骨骼一起构成骨骼系统,支持全身,保护内脏。 呼吸系统: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 成体则用肺呼吸。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上、下颌(jaw):除圆口类外,都具备上、下颌(jaw),支持口部,加强动物的主动摄食和消 化能力。 5.完善的循环系统: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在鸟纲和哺乳纲中, 多氧血和缺氧血已完全分开,使肌体能够提高供氧机能,保持代谢旺盛、体温恒定。 6.排泄系统 :以肾脏代替肾管,提高了排泄机能。 7.运动器官:除圆口类外,都有成对的附肢[paired appendages, 水生种类的鳍(fin)和陆生种类的肢(limb)]作为运动器官, 终生不超过2对(前后鳍,或前后肢),但有次生退化现象。 第一章 皮肤及其衍生物 主要内容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主要类别 二、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三、皮肤及其衍生物的演化趋势 四、皮肤及其衍生物在检疫中的地位 皮肤及其机能 皮肤是指脊椎动物身体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 皮肤的机能:保护、感觉、调节(体温与水盐平衡)、分泌、排泄、呼吸、运动 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也有人认为皮下组织不属于皮肤) 一、脊椎动物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主要类别 (一)皮肤的结构(以上图哺乳类皮肤为例) 1、表皮(Epidermis) :由胚胎的外胚层发育而来,为皮肤最表面的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 构成。 完整的表皮可分4层,由深向浅依次为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一)皮肤的结构 2、真皮 (Corium):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位于表皮深层,是皮肤最厚也是最主要的一 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坚韧且富有弹性,皮革就是由真皮鞣制而成的。 真皮由浅人深可分成乳头层和网状层。 临床作皮内注射,就是把药物注入真皮内。 (一)皮肤的结构 3、皮下组织(Tela subeutanea)又称浅筋膜 皮下组织位于皮肤的最深层,在真皮的下部,其下紧临肌膜。 皮下组织来源于中胚层 皮下组织的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 临床作皮下注射,就是把药物注入皮下组织内 一、脊椎动物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主要类别 (二)皮肤衍生物的类别 1、表皮衍生物:表皮外骨骼和腺体 表皮外骨骼:角质鳞,羽,爪蹄指甲,洞角 腺体:粘液腺,皮脂腺,汗腺,乳腺,香腺 2、真皮衍生物:骨质鳞(硬鳞,圆鳞,栉鳞)鳍条,爬行类的骨板,哺乳类的实角等 3、真皮表皮共同衍生物:板鳃鱼类的楯鳞 二、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三)爬行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四)鸟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表皮特点: 无角质层 文昌鱼为单层上皮细胞,其他为多层,可分生发层和腺层: 生发层(germinal layer):分裂增生 腺层(glandular layer):由多种细胞组成,分泌黏液、毒液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2、真皮 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2层 疏松层:相当于哺乳类的乳头层 致密层:相当于哺乳类网状层(皮革原料) (一)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3、皮肤衍生物——鳞片 鳞片是鱼类最显著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 鱼类大多具鳞,少数无鳞为次生现象 按外形、构造及发生特点,可分:盾鳞、硬鳞和骨鳞 (1)盾鳞 placoid scale 为软骨鱼类特有,成对角线排列 发生:由表皮和真皮构成,与牙齿同源也称皮齿 生长特点:盾鳞一经形成,大小不变,但可再生,且鳞数随鱼体生长而增加 在外形上分为基板和鳞棘二个部分 (2)硬鳞 为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雀鳝)特有 发生:由真皮构成 排列方式:成行,不呈覆瓦状 形态特点:坚厚,鳞间以凹突关节面嵌合 (3)鱼类皮肤衍生物——骨鳞 为真骨鱼类特有 发生与排列方式:真皮、呈覆瓦状 形态特点:扁薄,由上层和下层构成: 上层(骨质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使鳞片坚固。 下层(基板或纤维层):由纤维结缔组织交错排列而成,使鳞片富有柔软性,便于活动。 *生长特点:骨质层由内往外长,纤维层由上往下长 鱼类皮肤衍生物 (4)变异鳞: 1、棱鳞 2、腋鳞 3、骨板 4、骨环 鱼类皮肤衍生物——鳞片 变化的趋势 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 现存圆口类无鳞,但其祖先有硬甲; 软骨鱼类——盾鳞 软骨硬鳞类和全骨类——硬鳞 真骨鱼类——骨鳞:圆鳞——栉鳞 有鳞——无鳞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 皮肤 角质层,角质化程度不深,细胞核存 在,为活细胞 表皮 生发层 真皮:厚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2.皮肤衍生物 粘液腺:皮肤保湿 毒腺:威慑(蟾酥) 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虹色细胞、 黄色素细胞 两栖类真皮衍生物——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 虹色细胞 黄色素细胞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1.爬行类表皮: 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外层细胞逐渐角质化,在 表皮最外层形成很厚的角质层 (角质蛋白极难溶解,因此表皮防水、干燥 、耐磨) 2.爬行类表皮衍生物: 蜥蜴的角质鳞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 龟的盾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 趾端的爪由角质层演化而来; 别种类如某些蜥蜴的大腿的基部表皮衍生为股腺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3.爬行类真皮 爬行类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分两层: (1)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保护和警戒作用 (2)真皮的下层,由成束的结缔组织构成 4.爬行类的真皮衍生物:龟鳖类背面的盾片和鳄类的角质鳞片下面有真皮衍生物——真皮骨 板 爬行类皮肤衍生物种类 角质鳞片(horny scale) 角质盾片(horny epidermal shield) 爪 股腺(femoral gland)和臭腺(scent gland) 色素细胞 真皮骨板(bony plate) *爬行类皮肤衍生物特点 角质鳞由表皮角质化形成,与鱼类骨质鳞的真皮起源不同。 角质层一旦被损,可由生发层补充。角质层是无生命的死细胞,随动物的生长必须定期更换, 称为蜕皮。 真皮含大量的色素细胞,在神经和内分泌调节下,能迅速扩散和收缩,形成各种体色,具保 护(变色龙) 、警戒和吸收辐射热,提高体温的功能 (四)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 鸟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1.鸟类表皮薄而柔软,鸟类表皮衍生物主要为羽,此外还有尾脂腺、鳞、喙、距、爪、冠、 肉髯和耳垂等表皮衍生物; 2.真皮薄,没有真皮衍生物; 3.鸟类的皮下组织疏松,也是脂肪组织构成。 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特点 1. 鸟类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干燥少腺体,薄而松软的皮肤利于飞翔时羽毛活动和肌肉 收缩; 2.鸟羽根据形态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 3.鸟类无汗腺和皮脂腺,尾部的尾脂腺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水禽尾脂腺发达; 4.有羽的地方角质层很薄;无羽的腿、脚部有角质鳞。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哺乳类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其结构前已述),三层均发达;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皮肤腺、毛发、角、爪等 (1)皮肤腺:源自表皮生发层,为多细胞腺,种类繁多,如皮脂腺、汗腺、乳腺和味腺等, 皮肤腺由表皮陷入真皮内形成 ; (2)毛发: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表皮衍生物,由毛干和毛根组成,分针毛、绒毛和触毛。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 (3) 爪、指甲、蹄 、鳞片 哺乳类指趾端多具爪,为表皮角质鞘 功能:防御、抓捕、攀缘、挖掘等 灵长类爪:演变为指甲 有蹄类爪:演变为蹄 穿山甲大型表皮角质鳞片 犰狳的真皮骨质板等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 (4) 角(有蹄类具有) 1)洞角:为反刍动物的角,如羊及牛,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中空的鞘,内含来源于真皮 的骨质心。角正常时不更换,不分叉(虽然它们可能有大幅度的弯曲),且两性都有; 2)实角:真皮骨质角,分叉,多为雄性有,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新生鹿角被有带茸毛 的皮肤(鹿茸),后干枯脱落; 3)表皮角:由表皮角蛋白纤维形成(犀牛角) (5)乳腺 哺乳类的名称由之而来,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汗腺或皮脂腺衍生而来。它存在于所有的雌性 哺乳动物和大多数雄性哺乳类,在雄性,它们是无活性。 灵长类、蝙蝠以及少数其他动物的腺体位于胸部,但在其他哺乳类位于腹部或腹股沟处。乳 头的数目不一,从人类、马、蝙蝠及其他动物的二个到猪的十多个。 *.不同动物乳房的特点 1)牛、马和羊的乳房:位于两股之间,耻骨部下腹壁 牛:左右两半,每半各有两个乳头,每个乳头有一个乳头管。 马:左右两半,每半各有一个乳头,每个乳头有2、3个乳头管。 羊:左右两半,每半各有一个乳头,每个乳头有一个乳头管。 2)猪和狗的乳房 猪:成对排列于腹白线两侧,每个乳房一个乳头,每个乳头有2、 3个乳头管。 狗:成对排列于腹白线两侧,每个乳房一个乳头。 (6) 汗 腺 汗腺(Glandulae sudoriferae)为单管状腺,分泌部位于真皮,导管长而扭曲,多开口于毛囊, 少数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汗腺分泌汗液,起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7)皮 脂 腺 皮脂腺 (Glandulaesebaceae)为分枝泡状腺,位于真皮内,毛囊和立毛肌之间。在有毛的部位, 其导管开口于毛囊;在无毛部位,则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皮脂腺分泌脂肪,有润滑皮肤和被毛的作用。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小结 特 点 1.表皮角质层发达,真皮加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感觉末稍,能感受温度、压力 和疼觉。 2.皮下脂肪层发达,有隔热保温作用。 3. 毛发: 表披毛是哺乳动物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毛发的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的角质鳞片及鸟类的羽毛是同源物。具有保温、保 护和触觉作用 4.皮肤腺特别发达 皮肤腺来源于表皮生长层,有皮脂、汗腺、味腺和乳腺等 1) 皮脂腺:分泌皮脂以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干燥和浸润。 2) 汗腺:分泌汗液,通过出汗可调节体温,排灌部分尿素。 3)味腺:为汗腺和皮脂腺的变形,能分泌特殊物质以吸引异 性、识别同种个体或用以自卫。 4)乳腺:为变态的汗腺,由若干乳腺集中心一定区域称为乳区 哺乳类乳腺根椐乳头的有无及开口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无乳头型:乳腺似汗腺,无乳头,如鸭嘴兽 真乳头型:乳腺管开口于乳头表面,如灵长类 假乳头型:乳头内有一空隙,称乳管,乳腺管开口于乳腺管基 部,如牛。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衍生物 文昌鱼:无皮肤衍生物 圆口类: 除在口漏斗和舌端有角质齿外,无任何其它的表皮衍生物。 鱼类:体表被鳞 两栖类:古代坚头类有真皮形的骨板,现存的两栖类真皮鳞消失,皮肤裸露。与角质化相联 系,蜕皮现象从两栖类开始出现。 爬行类:皮肤角质化,蜕皮现象明显,皮肤衍生物为指(趾)端的爪、角质鳞和真皮骨板。 鸟类:羽毛、腿脚部的角质鳞。羽毛和角质鳞为同源结构。 哺乳类:表皮衍生物毛发和爪、蹄、指甲、角等,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毛发和爬行动物 的角质鳞以及鸟类的羽都是同源结构。 各类脊椎动物的皮肤及其衍生物变化的趋势 1、表皮的变化 由单层细胞(文昌鱼)到多层细胞(圆口类以上); 由不角质化(圆口类、鱼类)经过轻微角质化(两栖类)的过渡到高度角质化(陆生羊膜类)。 真皮的变化:是由薄(无羊膜类)到厚(羊膜类,但鸟类例外)。 外骨骼的变化:是由水栖鱼类的骨质鳞到陆栖羊膜类的角质鳞。 两栖类骨质鳞消失而角质鳞尚未形成,皮肤呈裸露状态。 从羊膜类开始,表皮衍生物发展,形成角质鳞和由角质鳞发展出来的鸟羽和兽毛;而真皮衍 生物则趋于退化。 腺体的变化:是由单细胞腺(水栖动物以单细胞腺为主或仅有单细胞腺)发展为多细胞腺;腺体由位于表皮层而下陷到真皮层内。 爬行类、鸟类的腺体一度失去其重要性而减少,到哺乳类又得到极大发展 不同脊椎动物皮肤及衍生物比较小结 鱼 类:皮肤薄,表、真皮都是多层,单细胞腺为主,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少,真皮衍生物(硬鳞、圆 鳞、栉鳞)表、真皮衍生物(楯鳞) 两栖类:裸露,表皮轻微C角质化,但C核仍存在, 真皮厚,多C粘液腺,毛细血管网(呼吸) 爬行类:角质化程度加深,表皮分角质层和生发层, 角质鳞,蜕皮,有爪缺少腺体,干 鸟 类:表皮薄而柔软,缺腺体。具羽,角质鳞(表皮) 哺乳类:表皮厚而坚韧,真皮发达,毛与爬行类角质鳞、 鸟羽是同源结构,衍生物多样 皮肤与衍生物的变化趋势小结 表皮:单层C 多层C 不角质化 轻微角质化 高度角质化 真皮:薄 厚 羽毛 外骨骼:骨质鳞 裸露 角质鳞 兽毛 腺体:单C腺 多C腺 表皮 陷入真皮 衍生物:表皮衍生物变化大,真皮衍生物变 异小 四、皮肤及其衍生物在检疫中的地位 案例1:猪肉皮肤检验 主要是检验皮肤有无传染病引起的充血、出血、疹块及坏死等病变和皮肤的色 泽、弹性等变化: 由传染病引起的皮肤出血点、斑,多深入到皮肤深层(皮下),以水洗、刀刮、挤压或煮沸 均不能消失; 一般疾病皮肤上的红斑、点同传染病的出血斑、点有明显区别,如常见的各种湿疹性出血、 皮肤炎等的出血斑、点,主要发生在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用刀尖容易修掉。 脱屑皮、黑色皮、青灰皮、白斑皮、斑点皮、黄色皮 案例2 家禽的皮肤活检 健康家禽的皮肤清洁、完整,富有弹性,皮肤略带红色,有光泽,皮下血管不显露; 病禽的皮肤呈紫红色、青紫色或铁青色,皮下血管显露,皮肤上有创伤、坏死、溃疡、化脓、 结节、肿瘤以及寄生虫等 第二章 骨骼系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概述 第二节 脊柱、肋骨、胸骨 第三节 头骨 第四节 附肢骨 第一节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概述 一、骨骼系统的概念 二、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机能 三、脊椎动物骨骼的类型 四、脊椎动物骨骼的基本结构 一、骨骼系统的概念 骨骼系统(skeletal system)是由许多骨块通过骨连接形成的一个可起运动杠杆作用的支持 系统。它为动物体的软组织提供保护和支持,也为肌肉附着提供基础。 骨:运动的杠杆。 骨连结:运动的枢纽。 肌肉:运动的动力。 *骨、骨连接和肌肉共同构成动物的运动系统。 二、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机能 1、运动:供肌肉附着,作为运动的杠杆; 2、支持:支持躯体,维持一定的体形; 3、保护:保护体内器官,如头骨保护脑,脊柱保护脊髓,胸廓保护心和肺等; 4、造血:髓腔中的红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5、代谢:协助维持体内钙、磷代谢的正常水平 三、脊椎动物骨骼的类型 依骨的形态和机能不同分: 1.长骨(long bone):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 骨端(骺):两端膨大 骨干(骨体):中部较细 骨干与骨端之间有骺软骨(可使骨变长);成年后骨化为骺线。 骨干中的腔为骨髓腔(容纳骨髓)。 2. 扁骨(flat bone): 主要位于头部和躯干,起保护作用。 如颅骨、肋等 3.短骨(short bone): 位于长骨与长骨之间,起缓冲作用,如腕骨和跗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分布于脊柱,如椎骨。 四、脊椎动物骨骼的基本结构 1.骨膜(periosteum): 分布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有血管和神经, 呈粉红色。 纤维层:浅层,具有营 养和保护的作用。 成骨层:深层,有修补 和再生骨质的功能 2 .骨质: 骨密质(compact bone): 光滑致密,分布于骨表面 和长骨的骨干; 骨松质(spongy bone): 位于骨内部,疏 松多孔, 骨松质 间隙内终生容纳有 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3 .骨髓(bone marrow) 红骨髓:呈红色,位 于骨松质内和幼年动长 骨的骨髓腔内。 幼年动物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到成年时转变为黄骨髓。 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 构成,位于成年动物 长骨的骨髓腔内,无 造血机能。 但遇到大失血时可 转变成红骨髓,恢复 造血机能。 4. 血管和神经: 为骨附近的血管、神经的分支,经骨表面的滋养孔进出骨器官。 五、脊椎动物骨的发生 骨的发生来自胚胎期原始的结缔组织——间充质: 成骨细胞 硬骨 间充质 成骨细胞 成软骨细胞 软骨 成齿质细胞 齿质 *硬骨的两种来源: 1.软骨原骨:间充质经过软骨阶段再变成硬骨,如脊柱、肋骨、四肢骨和头骨的一部分 2.膜原骨:间充质不经过软骨阶段直接变成硬骨,如头骨中的部分膜原骨 六、脊椎动物骨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质 1.无机质:占骨重的2/3,主要为羟基磷灰石和 CaCO3、 Ca3(PO3)2、 CaF2 等。 *无机质决定骨的坚固性,即硬度。 2.有机质:占骨重的1/3,主要成分是骨胶原蛋白 和粘多糖。 *有机质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 *所以,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刚柔并济, 具有可塑性 骨的有机质与无机质物理特性 骨的改造与重建——构造可塑性导致其功能适应性 *骨表面的形态术语 突起: 突:骨面上突然的高起 粗隆:骨面上渐渐的高起 结节:骨面上较小,并有一定范围的突出 棘突:较高的突起 嵴:薄而锐的隆起 头:骨端部的球状突起 髁:关节部横的圆柱状膨大 凹陷: 窝:骨面较大的凹陷 沟:骨面细长的凹陷 压迹:骨面指状压痕 切迹:骨边缘处的凹陷 骨管:骨内面的管道 裂:骨面/间的裂隙 裂孔:较大的裂隙 窦:内外骨板间充气的空腔 七、脊椎动物全身骨骼的划分 动物体全身骨骼的划分 哺乳类骨骼系统 爬行类骨骼系统 八、骨的连结 1.概念: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 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纤维连结:如头骨之间的缝韧带 软骨连结:如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椎间盘。 骨性结合 :如骨盆联合等随年龄的增长而骨化,转变为骨性结合,完全不能运动。 2.骨连接分类: 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上述为直接连接 3.间接连结(滑膜连接/关节) 骨与骨间不直接连结,有 滑膜包围,可灵活运动。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和关节软骨 关节囊:纤维层和滑膜层 关节腔 血管和神经 第二节 脊柱、肋骨及胸骨 一、脊柱 二、肋骨 三、胸骨 一、脊柱 (一)脊柱的概念 1.脊柱:是由一系列椎骨借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内有椎 管,可容纳和 保护脊髓。为脊椎动物基本特征。 从系统发育的角度而言,脊索是脊柱的前身: *脊索:是外包脊索鞘的纤维组织,包括成索细胞和泡状细胞,泡状细胞内充液体,具有膨 压,起支持身体的作用 2.椎骨分颈椎、躯椎(包括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3.脊椎骨的发生顺序是椎弓、脉弓和椎体 (二)椎骨的一般构造 (三)椎体类型与椎间关节 根据椎体两端形状,躯干椎椎体分为5种类型 双凹型椎体:鱼类、有尾两栖类、少数爬行类 后凹型椎体:两栖类(多数蝾螈和一部分无尾类) 和少数爬行类 前凹型椎体:多数无尾类、多数爬行类、和鸟类 的第一颈椎 异凹型椎体 (马鞍型椎体):鸟类 双平型椎体:哺乳类 (四) 不同脊椎动物的脊柱特征 1.鱼类的脊柱特征 2.两栖类脊柱特征 3.爬行类脊柱特征 4.鸟类脊柱特征 5.哺乳类脊柱特征 1.鱼类的脊柱特征 鱼类脊椎骨分为躯椎(躯干部)和尾椎(尾部) 躯干椎椎体类型:双凹型 2.两栖类脊柱特征 颈椎1枚(寰椎) 荐椎1枚 尾椎 无尾目:尾杆骨 有尾目:20 枚以上 椎体类型 前凹型 后凹型 双凹型 3.爬行类脊柱特征 爬行类脊柱分为颈、胸、腰、荐、尾5区。 爬行类颈椎数目增多,第1枚称寰椎(atlas),第2枚称枢椎(axis),多了一枚枢椎; 荐椎数目也增多至2枚; 颈椎、胸椎和腰椎两侧都有肋骨; 爬行类具有胸廓; 椎体类型:多为后凹型或前凹型,低等种类为双凹型 爬行动物的颈椎和荐椎 4.鸟类的脊柱特征 鸟类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组成; 颈长,颈椎数目多,第1、2枚颈椎特化为寰椎和枢椎; 胸椎3-10枚,仅倒数第1、2枚之间能活动; 最后一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面的几枚尾椎愈合为愈合荐骨(综合荐椎); 最后几枚尾椎愈合为侧扁的尾综骨,支持尾羽。中间的几枚尾椎骨则灵活可动; 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 椎体为异凹型(马鞍型)使颈部极为灵活。使鸟头能转动180度,甚至能转动270度。 哺乳类骨骼系统 哺乳类各部椎骨的构造特征: 颈椎:哺乳类均为7块, 颈椎的椎头、椎窝明显,运动范围大, 横突基部有横突孔,供椎动脉等通过。 其中第1、2颈椎与第3-7颈椎形态不同。 第1颈椎: 寰椎,环形,由背侧弓和腹侧弓构成。 关节凹 鞍状关节面 第2颈椎: 枢椎,棘突纵长 呈嵴状;椎体前 端发达,成齿突。 第3-6颈椎:椎体发达, 椎头和椎窝都很明显。 第7颈椎:椎窝两侧有1 对后肋凹,与第1 对肋成关节。 胸椎: 9-25块 牛、羊13个 马18个 猪14--15个 棘突发达,前5-6个胸椎棘突最高,构成鬐甲部的骨质基础。 腰椎: 一般为4 -7块;其中牛、马 6个 羊、猪 6-7个 棘突高度与最后胸椎相似,横突发 达,呈上下压扁状,椎头、椎窝不明显。 荐椎:2-8块,其中牛、马5块,猪、羊4块, 几块荐椎愈合成 一个整体称为荐骨, 通过荐骨翼与髂骨翼 成关节。 尾椎: 数目不定,前几个尾椎有椎骨的一般构造。 腹侧有脉棘,两腹棘之间为血管沟,供尾中动脉通过。 几种哺乳动物的脊柱式 牛:C7T13L6S5Cy18~20 羊:C7T13L6~7S4Cy3~24 猪:C7T14~15L6~7S4Cy20~23 马:C7T18L6S5Cy14-21 5.哺乳动物脊椎特征 哺乳类脊柱也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5区 颈椎数目比较恒定,为7枚,前2块为寰椎和枢椎; 胸椎: 10-18块,与肋骨、胸骨形成胸廓; 腰椎: 4 -7块; 荐椎: 3 -6块,成体多愈合为荐骨 尾椎: 椎体双平型; 具椎间盘:软骨(可吸收和缓冲运动时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灵活性 脊椎动物脊柱之比较解剖 鱼类 只有躯椎和尾椎的分化; 两栖类 分颈、躯、荐、尾4区,比鱼类多颈、荐椎各1枚 爬行类 分为颈、胸、腰、荐、尾5区。颈椎2枚,具有胸廓,荐椎数目增多 鸟类 颈椎数目多,椎体马鞍型,使颈部极为灵活。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和荐椎愈合为 一个综合荐椎; 哺乳类 脊柱分为5区,颈椎数目比较恒定,为7枚,其余区域的数目变化较大 二、肋骨 (一)肋骨的结构与功能 肋骨为近端连接于脊椎骨, 远端游离或借助肋软骨 连接于胸骨的弓形骨骼。 肋骨功能: 与脊椎骨和胸骨共同构成胸廓; 支持体壁、保护内脏并供体壁肌肉附着 协助呼吸(羊膜类) 肋骨分为背肋和腹肋 (二)各类脊椎动物肋骨特征 1.鱼类肋骨特征 2.两栖类肋骨特征 3.爬行类肋骨特征 4.鸟类肋骨特征 5.哺乳类肋骨特征 1.鱼类肋骨特征 硬骨鱼类的肋骨可分背肋及腹肋两类,多为腹肋(源自脉弓); 硬骨鱼肋骨仅近端只有一个关节头,为单头式肋。 2.两栖类肋骨特征 现代无尾两栖类的肋骨退化; 有尾两栖类的肋骨为双头式,其肋骨以两头与脊椎骨成关节:一头是与椎体相连的肋骨小头; 另一头是与横突相连的肋骨结节; 无尾两栖类的肋骨为单头式,只与横突末端相连。 3.爬行类肋骨特征 爬行类的颈、胸、腰椎皆具肋骨; 颈肋为双头式,胸肋为单头式; 某些爬行动物(如鳄等)在腹面有腹壁肋,为源自真皮的膜原骨 4.鸟类的肋骨特征 鸟类5个区域都有肋骨,多为双头式; 鸟类的肋骨椎肋(肋骨的背端部)段和胸肋(肋骨的腹端部)段全为硬骨; 椎肋具有向后伸出的钩状突与后续的肋骨相连,增强了胸廓的坚固性 腰、荐、尾椎的肋骨愈合于综荐骨中 5.哺乳类肋骨特征 哺乳类的椎肋为硬骨,与鸟类不同之处在于胸肋为软骨; 哺乳类仅胸椎与肋骨相连,其他脊椎骨或以其横突与肋骨愈合(颈椎、荐椎),或缺少肋骨 哺乳类肋骨有真肋、假肋和浮肋之分 肋的分类: 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也称胸骨肋 假肋:通过肋弓与胸骨相连的肋为假肋 /弓肋。 浮肋:肋软骨末端游离的肋称为浮肋。 哺乳类肋骨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 牛的肋骨宽而扁, 马的肋骨细而圆。 肋骨:位于椎骨端 肋小头:与椎体成关节 肋结节:与胸椎横突成关节 血管沟:肋骨后缘内侧,供肋间动、静脉、肋间神经通过。 肋软骨:下一页 (三)各类脊椎动物肋骨之比较解剖 硬骨鱼的肋骨为单头式。 现代两栖类肋骨退化,有尾两栖类肋骨为双头式。 爬行类的颈、胸、腰椎皆具肋骨,颈肋为双头式,胸肋为单头式。 鸟类的5个区域都有肋骨,双头式,椎肋段和胸肋段全为硬骨。 哺乳类的椎肋为硬骨,胸肋为软骨;有真肋、假肋和浮肋之分 三、胸骨与胸廓 (一)胸骨 位于脊椎动物胸廓底部正中,从前向后依次为: 胸骨柄:与第1对肋成关节 胸骨体:与第2-8对肋成关节 剑状软骨: 牛的胸骨上下压扁,底部平。 马的胸骨呈左右压扁状,腹侧有发达的胸骨嵴(供强大的胸肌附着)。 (二)胸廓 :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腹侧的胸骨构成的骨性支架,呈平卧(前小后大) 的截顶圆锥状结构; 胸前口:较小,内有食管、气管、大血管及神经通过 胸后口:较宽大,内缘有膈肌附着,由膈肌将胸腔、腹腔分开。 胸廓前部的肋:短而直,活动范围较 小,适应于保护胸腔内的心、肺 等重要器官, 胸廓后部的肋:长而弯曲,活动范围 较大,适应于形成呼吸运动的杠 杆(使胸腔的横径变化)。 以下为四足类动物的胸骨和胸廓: (三)各类脊椎动物胸骨和胸廓特征比较 鱼类没有胸骨,两栖类开始出现,其胸骨不与脊柱不相连。羊膜类全有胸骨(蛇除外),且 很发达; 鸟类胸骨特别发达,大多具发达的龙骨突起; 胸廓是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除保护心、肺外,可改变容积以影响肺 呼吸; 鱼类和两栖类没有胸廓,胸廓始于爬行类,羊膜类动物均有胸廓。 第三节 头骨 一、头骨的组成 二、各类脊椎动物的头骨特征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一、头骨的组成 头骨源自以下三个不同的部分: (一)软颅:由中胚层间充质形成软骨原骨,形成原始的软骨脑颅,保护脑; (二)咽颅:源自外胚层神经嵴的间充质,是以颌弓、舌弓和鳃弓为基本成分形成的,为口、 舌和鳃的骨骼基础; (三)膜颅:源自中胚层间充质,为一系列真皮骨骼,覆盖在软颅和咽颅的颌弓上,为头骨 的膜原骨部分。 (一)软颅 1.软颅的概念 软颅亦称原始脑颅,是包围脊椎动物的脑、嗅觉器、听觉平衡器的软骨性骨骼。 软颅是以生于脊索前端左右的索旁软骨和其前方、脑的左右所生的索前软骨为主要成分。在 此上附加以包围感觉器原基的鼻囊、耳囊等。软骨的外侧与鼻囊和耳囊所挟的部分是视囊。 软颅发生分脊索期和脑底形成期两个阶段: (1)脊索期: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脊索已经形成,脑及感受器的原基出现后,在头部腹面 的间质细胞形成5对软骨,分别称为索旁软骨、索前软骨、耳软骨囊、眼软骨囊和鼻软骨囊。 (2)脑底形成期:下一页 2.软颅的发生 (2)脑底形成期: 以上5对软骨,除眼软骨囊包围眼球后方,不参与头骨的形成外,其余 4对软骨愈合起来,形成一个托在脑腹面的软骨槽,两旁稍稍包围脑的侧面,后面伸向脑的背 面,成为软骨盖。 *这样形成的软颅是无顶的,只有枕骨软骨盖处两侧在顶部是相连的。以后膜原骨加入,覆 盖在背面,成为一个完整的头骨。 3.软颅的骨化 软颅形成后依软颅的一定区域骨化成为下列各区: ?枕骨区:包括上枕骨、基枕骨和外枕骨; ?蝶骨区:包括基蝶骨、前蝶骨、翼蝶骨及眶蝶骨; ?筛骨区:包括中筛骨及外筛骨; ?耳骨区:包括3对耳骨; * 鼻软骨囊在四足动物一般未骨化,但在哺乳动物则骨化成为成对的鼻甲骨; * 眼软骨囊:形成眼球巩膜的软骨,在爬行类和鸟类中骨化为巩膜骨 4.软颅的演化 所有脊椎动物发育均经历软颅阶段: 在无羊膜类中: 低等的圆口类、板鳃类、全头类、肺鱼类成体具有完整的软颅; 硬骨鱼类和两栖类只在胚胎和幼体时期具有软颅,在成体具有骨性的颅骨; 羊膜类只在胚胎期有软颅,以后完全骨化。 (二)咽颅 咽颅的概念 咽颅:又名脏颅,是低等脊椎动物支持鳃一部分内骨骼, 围绕消化管的前段,保护和支持口、舌及鳃。 在水栖脊椎动物中,咽颅发达,但与脑颅关系不太密切,仅以韧带与脑颅相连接; 陆栖脊椎动物以肺呼吸,鳃退化,支持鳃的骨骼也转变为其他结构,与脑颅逐渐愈合。 1. 原始型咽颅(鲨鱼):由7对咽弓组成(如图) (1)第1对咽弓——颌弓——上下颌: 背部1对腭方软骨组成上颌; 腹面1对麦氏软骨组成下颌 . (2) 第2对咽弓——舌弓:支持舌部 由一块基舌软骨、成对的舌颌软骨及角舌软骨组成 ; 舌颌软骨作为“悬器”连接颌弓与脑颅. (3)第3-7对咽弓——鳃弓:由背向腹呈半环状支持鳃部 * 颌弓、舌弓和鳃弓都属于咽弓,为咽弓的不同类型 2.硬骨鱼咽颅的骨化 (1)颌弓的演化 1)原始颌弓被源自膜原骨的次生颌取代,其中: 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腭方软骨执行上颌的功能; 齿骨和隅骨代替麦氏软骨执行下颌的功能; 2)原来的颌弓演化: 腭方软骨——骨化为腭骨和方骨,和中间3块翼骨形成腭部 麦氏软骨——前段被齿骨和隅骨包围,后端骨化为关节骨 硬骨鱼颌关节——由源自腭方软骨的方骨和源自麦氏软骨的关 节骨构成 2.硬骨鱼咽颅的骨化 (2)硬骨鱼舌弓的演化 1)舌颌软骨—— 舌颌骨 2)增加了1块特有的续骨 3)基舌软骨——基舌骨 4)角舌软骨——舌 骨 (3)硬骨鱼鳃弓的演化 1)鳃软骨——鳃骨 2)有些硬骨鱼在最后一对鳃弓上生有咽喉齿,其排列的行数和各行的齿数是鱼类分类的标 准之一。 3.四足类咽颅的改造 水生——陆生,鳃呼吸——肺呼吸,咽颅变化: (1)四足类脊椎动物的颌弓演化: 1)颌弓直接与脑颅愈合,舌颌骨不再起悬器的作用; 2)方骨(硬骨鱼、两栖、爬、鸟)——砧骨(哺乳); 3)关节骨(硬骨鱼、两栖、爬、鸟)——锤骨(哺); 3.四足类咽颅的改造 (2)四足类脊椎动物舌弓的演化: 1)舌颌骨(鱼)——耳柱骨(两栖、爬、鸟) ——镫骨(哺); 2)舌弓的其他部分骨化为舌骨 (3)四足类脊椎动物鳃弓的演化: 1)第一、第二鳃弓——舌骨(两栖、爬、鸟); 第二对鳃弓在哺乳类形成甲状软骨; 2)第三对鳃弓形成喉头软骨(两栖、爬、鸟、哺) 3)第四、第五鳃弓退化甚至消失 4.颌弓与脑颅相接的类型 头骨由于适应保护脑的主要功能,所有的骨块都形成不动的连接,只有下颌骨与头骨成为可 动的连接; 随着动物的进化,其连接的牢固性增强,使咀嚼运动更为有力; 颌弓与脑颅连接的方式可分为4种方式:(两接型)舌接型 、自接型 、颅接型 (1)舌接型 :以舌颌骨作为悬器,将颌弓与脑颅连接。见于多数鱼类。 (2)自接型: 上颌骨与脑颅愈合,其上的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相连接。陆生脊椎动物多属 此型。 (3)颅接型; 上颌骨与脑颅愈合,其方骨与关节骨变为中耳听小骨,下颌的齿骨直接连颞 骨。哺乳动物属于此型。 (三)膜颅 1.膜颅:直接由间充质骨化形成的膜原骨即膜颅。 2.加在软颅背面的膜原骨:顶骨、额骨、泪骨、鼻骨; 3.加在软颅腹面的膜原骨:腭骨及犁骨(锄骨); 4.加在咽颅上的膜原骨只限于颌弓 : (1)加入腭方软骨上的有成对的前颌骨、上颌骨、颧骨、方颧骨及鳞状骨; (2)加入下颌软骨上的膜原骨:齿骨、夹板骨、隅骨、上隅骨、冠状骨;进化至哺乳类仅 保留齿骨直接与脑颅相接。 二、各类脊椎动物的头骨特征 (一)鱼类的头骨特征 (二)两栖类头骨特征 (三)爬行类头骨特征 (四)鸟类头骨特征 (五)哺乳类头骨特征 (一)鱼类的头骨特征 1.软骨鱼类:软骨鱼类头骨完全为软骨,没有骨片分化,由整块软骨构成,又称原颅,相当 于胚胎中的软颅。 (一)鱼类的头骨特征 2.硬骨鱼类脑颅:骨化为许多小骨片,有软骨化骨和膜原骨 分为四个区域:鼻区、眼区、耳区及枕区,分别包围嗅囊、眼球、内耳及枕孔。 *围眶骨:围绕眼眶四周的一组骨片。各种鱼数目不等,其中位于眼前方的第一眶下骨称为 眶前骨或泪骨 (一)鱼类的头骨特征 硬骨鱼类的咽颅: 颌弓进化为膜性硬骨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了软骨上颌(腭方软骨),麦氏软骨进化为软骨 性硬骨的关节骨、齿骨和隅骨; 舌弓由两侧舌颌骨、角舌骨和中央的基舌骨组成,主要为舌的支持物,也协助支持上、下颌; 鳃弓,支持鳃和鳃隔,让鳃裂彼此分开,利于呼吸。 *鱼类头骨的演化特征 低等硬骨鱼类的犁骨成对,到真骨鱼类多为单个; 低等真骨鱼类有眶蝶骨,高等则缺; 低等鱼类顶骨不被上枕骨分开,高等鱼类则分开; 低等鱼类鳃盖边缘光滑,高等鱼类有棘状突起; 低等鱼类脑颅的膜骨在表面,头顶平,有的为皮肤所包,高等鱼类的膜骨下沉,头顶常高低 不平; 原始硬骨鱼类头骨骨片多达180块,高等鱼类骨片数减少。 (二)两栖类头骨特征 扁而宽,脑腔狭小,无 眶间隔,脑颅平颅型; 骨化程度不高,但较鱼类增高,并趋于愈合,骨块数目少; 颌弓与脑颅连接为自接型; 舌颌骨形成耳柱骨; 成体鳃弓大部分消失,小部分演变为勺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及气管环。 (三)爬行类头骨特征 1.爬行类头骨的膜原骨与软颅比两栖动物骨化良好,只有筛骨区保持软骨状态; 2.高颅型,头部骨骼比两栖类高而隆起——颅腔扩大; 3.眼窝之间具由薄骨片形成的眶间隔; 4.眼眶后有1个或2个孔洞状颈颞窝; 5. 有次生腭出现(如鳄),使内鼻孔后移,利于吞咽 ; 6.颅底见于鱼类和两栖类的副蝶骨消失,代之以基蝶骨 7. 蜥蜴等在顶骨合缝出现颅顶孔——顶眼标志 *次生腭(次生硬腭): 位于颅骨底部,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水平突出)和腭骨本身 等突起构成的水平隔。 *初生腭与次生腭 初生腭:由副蝶骨、犁骨、翼骨和腭骨构成,见于硬骨鱼、两栖和部分爬行类; 次生腭:由膜原骨的前颌骨、上颌骨及腭骨构成,见于哺乳类及一部分爬行动物(如鳄)。 次生腭的进化意义:将口腔和鼻腔分开,内鼻孔位置后移,把原口腔的前部分成上、下两层。 上层与鼻腔相通,成为嗅觉和呼吸的通道;下层为固定口腔,成为进食的门户。这样,呼吸 与进食互不影响。 *颞窝:眼眶后颞部膜性硬骨缩小或消失所形成的穿洞。 颞窝的进化意义: 颞窝的出现与咬肌的发达密切相关,咬肌收缩时其膨大的肌腹可自颞窝突出,加强了摄食和 消化机能。 根据颞窝爬行类分为: 无颞孔类:颅骨无颞孔及颞弓,如:龟、鳖目 上颞孔类:颅骨只有单个上颞孔,上颞弓由眶后骨和鳞骨构成(鱼龙类) 双颞孔类:颅骨两侧具有上、下颞孔,现存的蜥蜴、蛇、鳄等。 合颞孔类:颅骨一侧各有单个颞孔,被眶后骨、鳞骨、颧骨所围,眶后骨和鳞骨构成上颞弓 (兽齿类) (四)鸟类的头骨特征 1.上、下颌骨延伸成喙,无齿; 2. 颅腔膨大,使头骨顶部呈圆拱形,枕骨大孔移至腹面 3.颞窝和眼窝合并,使眼窝增大; 4.眼眶膨大,使脑颅侧壁挤至中央,构成眶间隔 ; 5.头骨薄而轻,骨缝消失,形成完整的脑颅; 6.头骨内有蜂窝状充气的小腔——轻便与坚实。 头骨骨块减少和愈合——头骨坚而轻 ; 颅腔增大,枕骨大孔移至头骨的腹侧——大脑发达 完整的次生腭和肌肉质的软腭,内鼻孔进一步后移至咽部,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 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提高捕食和咀嚼的效率,直接与脑颅相关节 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锤骨,哺乳类特有) 哺乳类头骨主要骨块 顶部 (全为膜质骨) 鼻骨2,额骨2,顶骨2,间顶骨1 底部 (软骨化骨) 基蝶骨,前蝶骨,翼蝶骨,眶蝶骨 枕部 幼体4块:上枕骨1;基枕骨1,外枕骨2 成体愈合成一块枕骨 鼻囊部 中筛骨1.外筛骨2 耳部 岩骨,颞骨 上下颌 腭骨,翼状骨,方骨(砧骨). 新次生颌:前颌骨,上颌骨,颧骨,鳞骨 麦氏软骨:关节骨 (锤骨) 下颌:齿骨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头 骨 包括软颅、咽颅和膜颅组成。 咽 颅 鲨鱼的咽颅由7对软骨弓组成,第一对为颌弓,包括腭方软骨和麦氏软骨;第二对为舌弓; 第三至第七对支持鳃部,称鳃弓,由背向腹由成对的咽、上、角、下鳃软骨组成和单块的基 鳃软骨组成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硬骨鱼的上颌腭方软骨骨化成前端的腭骨和后端的方骨,二者之间有3块翼骨,失去了上颌 功能,由膜原骨的前颌骨颌和上颌骨代替执行上颌功能;下颌的麦氏软骨骨化为关节骨,下 颌的功能由膜原骨的齿骨代替。 这种由膜原骨形成的上、下颌称次生颌。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执行上下颌功能的是次生颌,舌颌骨进入中耳骨化成耳柱骨,第三至 第七对咽弓由于鳃的消失,变化很大,第三第四对咽弓参与舌骨器的形成,第五对形成喉头 软骨,其余皆退化。 兽类的方骨进入中耳形成砧骨,关节骨形成锤骨。第三咽弓形成舌骨后角,第四咽弓形成甲 状软骨,第五咽弓形成其它喉头软骨。第六、七对咽弓退化消失 三、脊椎动物头骨知识小结 颌弓和脑颅连接的方式:两接型、舌接型、自接型、颅接型 综观进化趋向:骨块的数目由多到少。软骨原骨块数目的减少是由于相邻骨块的愈合;膜原 骨数目减少是由于骨片退化消失;各骨块间的连接由疏松而紧密而彼此愈合 区别次生颌和次生腭 案例:开颅检查脑 第四节 附肢骨 基本概念 1.附肢骨是前肢骨、后肢骨(或胸鳍、腹鳍)与肩带、腰带骨的总称。 2.肩带:脊椎动物支持前肢的骨骼 ,位于中轴骨与前肢之间。 3.腰带:是指脊椎动物的后肢与脊柱连接的骨骼 。 第四节 附肢骨 一、肩带 二、腰带 三、鳍 四、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 一、肩带 在各纲脊椎动物中肩带的演变历史较为复杂,骨块变异大,且有膜原骨加入,通常 皆不和脊柱直接相连,而是通过韧带、肌肉连于脊柱。 (一)软骨鱼类: 肩带和头骨不相连; 肩带1块,是一个半环形的软骨棒,横列于胸部腹面。 (二)硬骨鱼类肩带: *肩带附于头骨,使鱼的头骨活动受限,保护心脏; 肩带分化成肩胛骨、乌喙骨、锁骨、上匙骨、匙骨、后匙骨等; (三)两栖类带骨 组成 肩胛骨 乌喙骨 上乌喙骨 锁骨 类型 固胸型 弧胸型 (四) 爬行类肩带:具肩胛骨、乌喙骨、前乌喙骨、锁骨和锁间骨(十字形的上胸骨), 在龟鳖类中锁间骨转化为腹甲的内板。 (五)鸟类肩带:鸟类适应飞翔生活,肩带的形态较为特殊,两侧锁骨呈“V”字形连接, 富有弹性,起着横木的作用,阻挡在鼓翼时左右乌喙骨的靠扰。 (六)哺乳类肩带 哺乳类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锁骨构成。 陆栖哺乳动物肩带的肩胛骨十分发达,乌啄骨退化成肩胛骨上的一个突起; 锁骨多趋于退化,有的无锁骨,如奇蹄类和偶蹄类。适于攀缘、掘土和飞翔生活的类群锁骨 发达; 锁骨发达程度与前肢活动方式关系密切:前肢作前后活动者锁骨退化,前肢作左右活动者锁 骨发达。 哺乳类骨骼系统 二、腰带 腰带的作用:腰带连接后肢与脊柱,支持脊椎动物的躯体(鱼类的偶鳍未承担体重,其腰带 不与脊柱相连) 腰带全是软骨原骨,随动物进化变化相对肩带较小。 (四)爬行类腰带:髂骨与荐椎联结;左右坐骨在腹中线联合,耻骨在腹中线联合。 (五)鸟类腰带: 三骨合一,并和综合荐骨愈合形成骨盆; 为开放式骨盆:左右耻骨未在腹中线愈合 图中肠骨就是髂骨 (五)哺乳类腰带: 三骨合一为髋骨(或称无名骨); 髋骨通过髋臼与股骨相关节; 左右髋骨与荐椎形成闭合式骨盆 哺乳类骨骼系统 骨盘(骨盆) 开放式骨盘:鸟类的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在 背侧,髂骨与综荐骨牢固的连在一起,在腹侧, 左右耻骨和坐骨不愈合,而是耻骨细长向后 延伸形成开放式骨盘 闭合式骨盘(封闭式):哺乳动物的腰带由髂骨,坐 骨,耻骨组成,在背侧,髂骨在脊柱处与强化 并愈合的荐骨牢固的连在一起,在腹侧,左右 耻骨和坐骨以坐耻骨合缝接合在一起形成 闭合式骨盘 三、鳍 (一)鳍的种类 1.奇鳍(Median fin) : 背鳍 dorsal Fin 臀鳍 anal fin 尾鳍 caudal fin 2.偶鳍(Paired fin) : 胸鳍 pectoral fin 腹鳍 ventral fin 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主要根据。 (二)(奇鳍)尾鳍分类 按脊椎骨末端位置及尾鳍分叶对称性分类: ?原型尾:脊椎骨的末端平直地伸入尾鳍中央,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两叶,为原始 类型,见于圆口纲,现代鱼类只在胚胎期或早期幼鱼见到; ?歪型尾:脊椎骨末端向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为上、下不对称的两半,一般上叶较 大,见于鲨、鲟等鱼。 ?正型尾:脊椎骨末端向上翘,但仅达尾鳍基部,尾鳍外形上、下两叶是对称的,内部则不 对称。见于大多数硬骨鱼。 (三)偶鳍分类 偶鳍又称侧鳍,是水生脊椎动物身体两侧成对的鳍。 根据偶鳍在鱼体所处的位置,位于前方的称为胸鳍,位于后方的为腹鳍。 在陆生脊椎动物中,胸鳍和腹鳍分别发展成前肢和后肢。 鲸等为第二次入水的生物,前肢又成为胸鳍。 (三)偶鳍分类 根据鳍的结构,偶鳍可分为: 1.肉鳍:肉质鳍基+内骨骼,如总鳍鱼类 2.鳍褶鳍:基鳍骨+辐鳍骨+真皮鳍条,如软骨鱼类 3.辐射鳍(棘鳍):真皮鳍条,如辐鳍亚纲硬骨鱼类 (三)鳍条分类 鱼鳍由鳍条支持 硬骨鱼的鳍条可分为鳍棘和软鳍条两类: 鳍棘为坚硬不分枝、不分节的棘; 软鳍条为柔软分节且末端分叉的鳍条。 (四)软骨鱼类的鳍 软骨鱼奇鳍包括2个背鳍、1个臀鳍及1个尾鳍。 软骨鱼偶鳍有胸鳍及腹鳍各1对,都有基鳍骨、辐鳍骨及真皮鳍条; 软骨鱼的尾为歪型尾; 软骨鱼腹鳍的内侧,由后基鳍骨延伸出一对棒状交接器,叫鳍脚。 (五)硬骨鱼类的鳍 硬骨鱼基鳍骨消失,辐鳍骨退化或消失,真皮鳍条直接连在带骨上; 硬骨鱼腹鳍的位置多变,可分为腹位、胸位和喉位: 较低级的硬骨鱼,腹鳍多为腹位; 较高级的硬骨鱼,腹鳍的位置前移至和胸鳍并列(胸位),或胸鳍的前方(喉位)。 总鳍鱼鳍内骨骼的排列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相似——总鳍鱼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的根据。 (上P131为总鳍鱼腰带与原始两栖类——坚头类后肢骨的比较 ) 四、四足类的四肢 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典型结构 前、后肢各部名称,见表前后肢骨块对照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前、后肢骨及带骨在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只是骨片的名称有所区别。 (一)两栖类的四肢 两栖动物中无尾目代表——蛙或蟾蜍的四肢和典型结构近似,惟桡骨与尺骨愈合成桡尺骨, 胫骨与腓骨愈合成胫腓骨。 (二)爬行类的四肢 典型的5指型四肢,比两栖动物的肢骨更为坚强。 (三)鸟类的四肢 鸟类适应于空中飞翔生活: 前肢变为翼。前肢骨中桡骨较细,尺骨较发达。腕骨仅留两块独立的骨,其余腕骨均与掌骨 愈合成为腕掌骨。前指只有3指,第1和第3指短,只有一节指骨,第2指长,有两节指骨。 鸟的后肢股骨较短,胫骨长而发达,它是由胫骨和近心端的跗骨愈合成胫跗骨。腓骨退化。 跗骨的远心端和跖骨愈合成为跗跖骨。 鸟类一般具4趾,其中3趾向前、1趾向后。 (四)哺乳类四肢骨 1.哺乳类是典型五指型四肢; 偶蹄类只有2指(趾); 奇蹄类只有1指(趾); 鲸的前肢成鳍形,后肢退化; 蝙蝠前肢成翅。 (四)哺乳类四肢骨 2.四肢经历扭转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 3.哺乳动物足型: 跖行性——以全部脚跖着地行走,如灵长类、熊 趾行性——脚趾着地行走,趾以上的部分抬离地面,如猫与犬等肉食类 蹄行性——以端趾着地行走,与地面接触少,善奔跑,如马、牛等草食类 。 第三章 肌肉系统 一、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一)肌肉的功能 肌肉是脊椎动物用以驱动自身的“引擎”,能将能量转化为运动——肌肉收缩与舒张。 任何骨骼的运动和所有内脏的活动(如消化管道和泄殖管道的蠕动、血液的流动)以及动眼、 动耳、竖毛等动作,都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结果。 (二) 肌肉的结构 基本结构:肌腹与肌腱、血 管、神 经 辅助结构:筋膜、腱鞘、滑膜囊、籽骨 (二)肌肉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即肌细胞。 许多肌纤维的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肌束,许多肌束又进一步聚合成肌肉。 肌纤维、肌束和肌肉分别为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包裹; (二)肌肉的结构 骨骼肌细胞由肌膜、肌核、肌浆和肌原纤维组成: 1.肌膜:包围骨骼肌纤维(肌细胞)的结缔组织膜; 2.肌核:骨骼肌纤维是一种特化的共质体细胞,在一根骨骼肌纤维内具有数百个肌细胞核, 位于细胞的边缘,肌膜的内侧; 3.肌浆和肌原纤维;分布在肌膜与肌核之间的肌细胞质称肌浆。在肌浆内分布有大量的由细 胞原生质分化而来的细丝状肌原纤维,肌浆内分布有各种细胞器、肌糖元和肌红蛋白。 4.籽骨 位于:肌腱骨化而成的小骨,常位于肌腱与骨的附着处。 作用:增大肌肉的动力臂,有利于肌肉的工作。 分布:哺乳类前肢和后肢有较多籽骨,最大籽骨是膝关节前面髌骨。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2.根据骨骼肌着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体节肌:躯干肌、附肢肌、尾肌、鳃下肌、舌肌等 鳃节肌:颌弓肌、舌弓肌和鳃弓肌 皮肤肌 *其中的体节肌、鳃节肌和附肢肌在各纲脊椎动物中的变化具有进化意义。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3.根据肌肉运动类型的不同可将肌肉分为: (1)屈肌:于关节处产生弯曲运动的肌肉群 (2)伸肌:于关节处产生伸直运动的肌肉群 (3)外展肌:将肢体移离躯体正中线的肌肉群 (4)内收肌:将肢体靠拢躯体正中线的肌肉群 (5)提肌 :肢体向上提起 (6)降肌:肢体下降 (7)牵引肌 :肢体向前 (8)牵缩肌 :肢体向后退缩 (9)开肌 :肢体打开 (10)缩肌 :孔口或管腔口径缩小 (11)张肌:孔口或管腔口径扩大 (12)旋肌:肢体沿关节纵轴旋转,又分 1)旋前肌:掌旋转向下 2 )旋后肌:掌旋转向上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5. 根据某种运动过程中不同肌群的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在肌的共同活动中: 作用相同者,称协同肌; 作用相反者,称拮抗肌。 例如: 肱二头肌与肱肌、肱桡肌都有屈肘的作用,属于协同肌;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对肘关节是一屈一伸,属于拮抗肌。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6.按肌肉纤维的种类划分 骨骼肌主要可分为三类肌肉纤维 (1)红(慢)肌纤维:运动时间长、慢收缩,有氧代谢能量高,简称“红肌”; (2)白(快)肌纤维:速度快的运动,易疲倦、无氧代谢能量高,简称“白肌”; (3)中间型肌纤维 肌肉有红肌、白肌之分,因其含三类肌纤维——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纤 维的比例不同所致;肌纤维颜色差异在于其中肌红蛋白含量与血管含量差异 二、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7.按肌肉外形分为 a.长肌 分布四肢,收缩引起肢体大幅度运动 b.短肌 分布躯干深部,运动幅度不大 c.扁肌 胸腹壁,除运动外,能保护内脏 d.环形肌 孔、裂周围,由环行纤维构成环形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肌纤维环行,形成括约肌, 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收缩时可关闭自然孔。 e.锯肌 8.按肌束的排列方向命名: a.梭形(纺锤形)肌 肌束与肌肉长轴平行,分布于四肢,如缝匠肌。 收缩时使肌肉显著缩短,从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 纺锤形肌的两端为肌腱,即俗称“蹄筋”。 b.多裂肌:主要分布于椎骨周围,由许多短肌束组成,收缩的幅度不大,但收缩力较大而持 久,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 c.板状肌: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多呈薄板状,有的呈扇形,如背阔肌;有的起点呈锯 齿状,如腹侧锯肌等 d.羽肌 e.其它: 一个肌尾,数个肌头(臂三头肌、股四头肌);由一中间腱分为两个肌腹(二腹肌); 一段肌纤维,一段腱纤维交替排列(腹直肌) 第二节 体节肌 一、躯干肌 (一)鱼类躯干肌 鱼类躯干肌的主要特征是分节的肌节,仅由水平生骨隔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少分化,未 分层。 (二)两栖类躯干肌肉 两栖类肌肉分节现象已不明显,肌隔消失,部分肌节愈合成形状、功能各异的肌肉束,仅腹直肌有分节的腱划; 轴下肌分化为外斜肌、内斜肌和腹横肌3层。 由于水平生骨隔的位置靠上,轴上肌所占比例较鱼类为小(鱼类的轴上肌比轴下肌发达 ) (三)爬行类躯干肌 1. 轴下肌:爬行类腹肌由表及里仍为外斜肌、内斜肌、横肌构成,但比起两栖类,有了更 复杂的分化: 伴随着胸廓的出现,爬行类胸部的腹斜肌变成陆栖动物所特有的肋间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 肌),它能调节肋骨的升降,协同腹壁肌完成呼吸运动; 爬行类腹直肌分化为胸前肌(胸舌骨肌、胸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胸后肌(仍保持腹直肌 形态)。 出现了能使角质鳞活动的皮肤肌。 (三)爬行类躯干肌 2.轴上肌:轴上肌由单一的背长肌分化为 3组肌肉: 第 一组是背最长肌,位于横突的上面,最为发达, 是爬行类背部的主要肌肉,担负着脊柱上、下屈曲的机能; 另一组是背髂肋肌,是背肌在两侧还分化出一层薄片肌,往下伸展到腹壁,止于肋骨侧面; *背最长肌和髂肋肌均起自颅骨枕区后缘,与头、颈部转动有关; 第三组是头长肌(背脊肌),沿颈部走向头骨的颞部。 在深层还有分节排列的短肌,如横突间肌、棘间肌和棘横突肌等。 (五)哺乳类躯干肌 1.轴下肌 : 腹部斜肌分化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3层的情况和爬行动物的类似,腹直肌仍保 留残遗的肌肉分节现象 胸部的斜肌除引伸出肋间肌外,另引出锯肌,连接脊椎骨和肋骨,其作用为牵引肋骨和呼吸 相关。 由轴下肌分化出连接胸椎、腰椎到腰带及大腿骨的腰肌,包括腰大肌、腰小肌、腰方肌等。 由颈部的斜肌引伸出连接肋骨和颈椎的斜角肌,其作用为前提肋骨,扩大胸廓,加深吸气。 膈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肌肉,在胚胎发育上它从颈部轴下肌而来,以后移位于胸腔和腹腔 之间 2.轴上肌 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近似,但又因附肢肌的发达而发生变化,有相当一部分躯干肌被强大的 肩带肌和腰带肌所覆盖。 哺乳动物的多裂肌(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位于椎骨周围棘突两侧,收缩的幅度不大,但 收缩力较大而持久,相当于爬行动物的棘横突肌。 颈部最大的轴上肌——夹肌则是爬行动物所没有的。 (1) 脊柱肌 1) 脊柱背侧肌群 ?背腰最长肌:属多裂肌,俗称“眼肌”, 位于胸椎、腰椎两侧,自髂骨、荐骨向前伸延至颈部。可伸腰背、侧曲脊柱。 ?髂肋肌:由斜向的肌束组成,在背最长肌的腹外侧。起于腰椎横突,后几个肋骨前缘,止 于肋骨后缘。可向后牵引肋骨,协助呼气。与背腰最长肌间形成髂肋肌沟。 ?夹肌:在颈侧部,呈三角形。起于项韧带索状部,止于枕骨及前几个颈椎。可抬头颈或侧 偏头颈。 ?头半棘肌:在夹肌和项韧带板状部之间。 起于胸椎横突和颈椎关节突,止于枕骨。 可抬头颈或侧偏头颈。 2) 脊柱腹侧肌群 在椎体的腹侧,不发达,仅颈、腰部有。颈部有颈长肌,与背腰最长肌相连,可曲颈。 腰部主要有腰小肌,位于腰椎椎体两旁及腹侧面,俗称“里脊肉”,可屈腰。 (2) 颈腹侧肌 ?胸头肌: 在颈下部的外侧,长带状,起自胸骨柄,止于下颌骨后缘及颞骨,可曲头、颈。 与臂头肌之间的肌间隙称颈静脉沟。 ?胸骨甲状舌骨肌: 在气管的腹侧,扁平带状。起自胸骨柄,向前分为两支:外侧支止于喉的甲状软骨;内侧 支止于舌骨。可向后牵引舌和喉,助吞咽。 (3) 胸壁肌肉 在胸侧壁和胸腔后壁,参与呼吸运动。 ? 肋间外肌:在肋间隙,肌纤维斜向后下方。 向前外方牵引肋骨,扩大胸腔横径,助吸 气。 ?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隙内,肋间外肌深层,肌纤维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收缩可牵引肋 骨向后向内运动,协助呼气。 ? 膈: 是一凸向胸腔的板状肌,构成胸腔的后壁。中央是腱膜,称中心腱。 (4) 腹壁肌肉 草食动物腹壁肌外面包有黄色的深筋膜,即腹黄膜。 ? 腹外斜肌: 为腹壁肌最外层,起于肋骨的外侧面,肌纤维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在肋弓 下约一掌处变为腱膜,止于腹底壁正中纵向的腹白线。 ?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髋结节,呈扇形向前下方扩展,逐渐变为腱膜,主要 止于腹白线。 ? 腹直肌: 左、右腹直肌并列于腹腔底的白线两侧,肌纤维纵行,起于胸骨及肋软骨,止 于耻骨前缘。肌腹上有数条横向的腱划。 ?腹横肌:腹壁的最内层肌,起自腰椎横突及假肋内侧面,肌纤维横行,以腱膜止于腹白线。 二、鳃下肌与舌肌 鳃下肌是两侧鳃弓之间腹面的肌肉。外生眼球肌是指6条转动眼球的肌肉。 四、附肢肌 附肢肌是使鱼鳍或陆生动物附肢骨进行运动的肌肉。可分为两组: 1.内生肌:起于带骨或起于附肢骨近端部,止于附肢骨远端部,收缩的结果仅能使附肢本身动作; 2.外生肌:起点在附肢以外(躯干中轴骨骼或躯干的筋膜),止点在附肢骨上,收缩能使整 个附肢运动。 (一)鳍肌 鱼的附肢为鳍。鳍肌由躯干的肌节衍生。奇鳍的肌肉只是一些小的肌芽,数目很多。 偶鳍肌肉分化为提肌、降肌、外展肌及内收肌,可以使鳍作上升、下降、外展及内收的动作。 这些肌肉都属于外生肌,只能使鳍作整体动作。鳍因没有明显的内生肌,所以不能作局部的 运动。 梭鱼体侧浅层肌肉 (二)陆生动物的四肢肌 陆生脊椎动物以四肢代替了偶鳍。肌肉除去外生肌还发展了内生肌,所以有可能在前后肢内 作各种局部的运动。外生肌比水栖动物复杂强大。 1.两栖类附肢肌 两栖类在附肢上发展了强大而复杂的肌肉,后肢的肌肉尤为发达(蛙),这是和两栖类上陆 后的多种运动形式相联系的 。附肢肌肉除去外生肌以外,还发展了内生肌 。 2.爬行类附肢肌 爬行类四肢上部的肌肉粗大;前臂肌大多起自背部、体侧、肩带(如背阔肌、三角肌和三头 肌等),收缩时可前举和伸展前肢;后肢有位于腰腿之间的耻坐股肌、髂胫肌,腿部的股胫 肌和臀部肌肉等,主要机能是把大腿拉向内侧和使膝关节闭合,将动物体抬离地面并往前爬 动。 3.鸟类的附肢肌 鸟类与飞翔有关的胸肌特别发达,约占体重的五分之一,属于翼的外生肌。胸大肌起于龙骨 突,止于肱骨腹面,收缩使翼下降;胸小肌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近端的背面,收缩使翼上 升。鸟翼的内生肌很不发达。 4.哺乳类附肢肌 哺乳动物由于躯干部已完全离开地面,以四肢来支持身体,因而四肢的肌肉以及和四肢有关 的躯干部肌肉更加分化复杂、强大有力。哺乳动物的前肢肌包括肩带肌、肩关节肌、肘关节 肌、腕关节肌及指关节肌。 哺乳动物的后肢肌包括:髋关节肌(如臀大肌、股二头肌等)、膝关节肌(如股四头肌)、跗 关节肌(如小腿三头肌)和趾关节肌(如趾长伸肌、趾长屈肌等)。 (1)前肢主要肌肉 1) 肩带肌 连接前肢与躯干 ?背侧肌群 A. 斜方肌:三角形薄板状,在肩颈上部浅层 分为颈斜方肌:项韧带索状部 肩胛冈 胸斜方肌:前10个胸椎棘突 肩胛冈 可提举、摆动、固定肩胛骨。 B.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 颈菱形肌:项韧带索状部 肩胛软骨内侧 胸菱形肌:前10个胸椎棘突 肩胛软骨内侧 可向上提举肩胛骨。 C.背阔肌: 板状, 在胸侧壁,纤维斜向前下方,起自腰背筋膜、肋间外肌和腹外斜肌的筋膜 止于肱骨内侧结节。 D.臂头肌: 位于颈侧部浅层,长带状。形成颈静脉沟的上界。起于枕骨、颞骨和下颌骨,止 于肱骨嵴。可伸肩关节,提举、侧偏头颈 可屈肩关节;牵引躯干向前;协助吸气。 E.肩胛横突肌: 马无此肌。前部在臂头肌深 面,后部在颈斜方肌与臂头肌之间。起于寰椎 翼,止于肩峰部筋膜。可向前、向上提肩胛骨。 ?腹侧肌群 A.胸浅肌: 位于前臂内侧与胸骨之间。 降胸肌(前部):胸骨柄 肱骨嵴 横胸肌(后部):胸骨嵴 前臂内侧筋膜 可内收前肢和牵引躯干向前。 B.胸深肌:在胸浅肌深层。起自胸骨、剑 状软骨和腹黄膜,止于肱骨内外结节。 可内收、摆动前肢;前肢踏地时牵引躯干向前。 C.腹侧锯肌: 在颈胸部外侧,为一宽大的扇形肌。下缘呈锯齿状。 颈腹侧锯肌:起于颈椎横突 胸腹侧锯肌:起于肋骨外侧面止于肩胛骨内侧上部锯肌面及肩胛软骨内侧。可举颈、提举和 悬吊躯干,协助呼吸。 2) 肩部肌 ?外侧组 A.冈上肌:位于肩胛骨冈上窝内。起自冈上窝和肩胛软骨,止于肱骨内、外结节。可固定、 伸展肩关节, B. 冈下肌:位于肩胛骨冈下窝内。起于冈下窝和肩胛软骨,止于肱骨外侧结节。可固定、 外展肩关节。 C. 三角肌:位于冈下肌的浅层,三角形。起于肩胛冈及冈下肌腱膜,止于肱骨外侧三角肌 粗隆。可屈曲肩关节。 ?内侧组 A.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内侧面,起于肩胛下窝,止于肱骨近端内侧结节。 固定、内收肩 关节。 B. 大圆肌:位于肩胛下肌后方。起于肩胛骨后角,止于肱骨内侧圆肌粗隆 可屈曲肩关节。 3) 臂部肌 ?伸肌组 A. 臂(肱)三头肌:在肩胛骨和肱骨后方的夹角内。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的起点不同(肩 胛骨后缘、肱骨外侧面及内侧面),均止于肘突。主要作用为伸肘关节。 B. 前臂筋膜张肌:在臂三头肌后缘及内侧起于肩胛骨的后缘,止于肘突及前臂筋膜,作用 为伸肘关节。 ?屈肌组 A.臂(肱)二头肌:在肱骨前面,呈纺锤形(马)或圆柱状(牛)。起自盂上结节,越过肱二头肌沟,止于桡骨近端。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 B. () 4) 前臂及前脚部肌(了解) ?背外侧肌群 A. 腕桡侧伸肌:位于桡骨的背侧面。 B. 腕斜伸肌:起自桡骨外侧下半部,斜伸延向腕关节内侧,伸和旋外腕关节。 C. 指总伸肌:起于肱骨外侧上髁和尺骨外侧面,其腱向下伸延至掌骨远端分为两支,分别 沿第3指和第4指背侧面下行,止于蹄骨。 D. 指外侧伸肌:在指总伸肌后方,有伸指和腕关节的作用。 E. 指内侧伸肌:位于腕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有伸第3指作用。 ?掌侧肌群 A.腕外侧屈肌:又称尺外侧肌,位于指外侧伸肌的后方。作用为屈腕、伸肘。 B.腕尺侧屈肌:位于前臂部内侧后部。有屈腕、伸肘作用。 C.腕桡侧屈肌:位于腕尺侧屈肌前方,桡骨之后。 D.指浅屈肌:位于腕尺侧屈肌深面与指深屈肌之间,在系骨远端分为两支,分别止于系骨和 冠骨的两侧。 E.指深屈肌:其肌腹在前臂掌侧面,以三头分别起自肱骨远端内侧、肘突和桡骨近端后面。 三头的腱合成一个总腱,止于蹄骨的屈腱面。 (2)后肢的主要肌肉 1) 髋部肌 分布于臀部,肌肉丰厚,常在此进行肌肉注射。 ?臀浅肌: 位于臀部浅层,有两个起点:髋结节和臀筋膜,止于股骨第3转子。可外展、屈曲髋关节。牛、羊无此肌。 ?臀中肌: 是臀部的主要肌肉。起于髂骨翼和荐结节阔韧带,止于股骨大转子。主要作用是 伸髋关节,外展后肢。 ?臀深肌: 在臀中肌的深面,起于坐骨嵴,止于股骨大转子。可外展髋关节。 ? 髂肌: 起自髂骨腹侧面,止于小转子。因其与腰大肌的止部紧密结合一起,故常合称为 髂腰肌。可屈髋关节及外旋后肢。 2) 股部肌分布于股骨周围,分为股前肌群、股后肌群、股内侧肌群 ?股前肌群 A. 阔筋膜张肌:在股前外侧皮下,起自髋结节,借阔筋膜止于膝盖骨和胫骨前缘。可紧张 阔筋膜和屈髋关节。 B.股四头肌:在股骨前面及两侧。分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 自髂骨体,其余3个肌头起于股骨,4 个肌头均止于膝盖骨。可伸膝关节,股直肌还能屈髋 关节。 ?股后肌群 A.股二头肌:位于股后外侧,有2个头,起于荐骨和坐骨结节,止于膝盖骨侧缘、胫骨嵴, 另分出一腱支加入跟腱,止于跟结节。可伸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 B.半腱肌:在股二头肌后方,起于坐骨结节,转到内侧,止于胫骨嵴、小腿筋膜和跟结节。 作用同股二头肌 C.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股骨远端内侧,可伸髋关节和内收后肢。 ?股内侧肌群 A. 股薄肌:呈四边形,薄而宽,可内收后肢。 B 内收肌:呈三棱形,在耻骨肌后面。可内收后肢。 3) 小腿和后脚部肌(了解) 为纺锤形肌,肌腹在小腿部,作用于跗关节和趾关节。分背外侧肌群和跖侧肌群。 ?小腿背外侧肌群 A.趾长伸肌:在小腿背外侧,起于股骨远端,在跗关节上方延续为肌,止于蹄骨伸腱突。 B.趾外侧伸肌:在小腿的外侧,起于胫骨近端外侧及腓骨,止于第4趾冠骨(牛、猪)。 C.第3腓骨肌:马的无肌质,为一强腱。牛、猪的发达,呈纺锤形,在小腿背侧面的浅层, 起自股骨远端,止于大跖骨近端和跗骨。 D.胫骨前肌:紧贴胫骨前,起自胫骨近端外侧,止于大跖骨近端和跗骨,屈跗关节。 E.腓骨长肌:在小腿背外侧部,起于胫骨外侧髁和腓骨,止于跖骨近端和跗骨。 ?小腿跖侧肌 A.腓肠肌:在小腿后部,分内、外两头,起自股骨远端跖侧,止于跟结节,为跟腱的一部分。 腓肠肌、趾浅屈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肌腱扭转而成一粗而坚硬的腱索,称为跟腱, 其作用为伸跗关节。 B.趾浅屈肌:夹于腓肠肌二头间,几乎全为腱。 C.趾深屈肌:肌腹在胫骨后面,三个肌头起于胫骨后面,止于蹄骨的屈腱面。 D.腘肌:在膝关节后面。以圆腱起于股骨远端,肌腹扩大为厚的三角形,止于胫骨近端,屈 膝关节。 第三节 鳃节肌 一、颌弓肌 在鲨鱼及其他鱼类有止于麦氏软骨的下颌收肌和下颌间肌;止于腭方软骨的上颌提肌,分别 管理口的启闭。 在陆生四足动物,颌弓肌演变 成为闭口肌和开口肌,管理咀嚼: 闭口肌有咬肌、翼肌和颞肌; 开口肌主要是二腹肌的前肌腹。 闭口肌:咬肌、颞肌和翼肌,较发达是咀嚼食物的动力。 开口肌:枕颌肌、二腹肌 二、舌弓肌(了解) 鱼类的舌弓肌: 如鲨鱼的舌骨间肌和舌弓缩肌; 四足动物舌弓肌: 大多数四足动物的下颌降肌为舌弓肌,而哺乳动物的下颌降肌为二腹肌的后肌腹;四足动物 舌骨间肌最后面的肌纤维成为颈括约肌,哺乳动物颈括约肌发展成面部肌肉(皮肤肌);哺 乳动物的茎突舌骨肌以及中耳里的镫骨肌都来自舌弓肌。 三、鳃弓肌(了解) 鱼类鳃弓肌包括使鳃弓张开与关闭的肌肉: 如鳃弓提肌、鳃弓收肌、鳃间背斜肌、鳃间腹 斜肌、鳃弓连肌、 上耳咽匙肌、基枕骨咽骨肌、内咽匙肌、外咽匙肌、咽骨缩肌、颈匙肌、 匙基鳃肌等 ;在陆生四足动物,这些鳃弓肌肉演变成为咽与喉部的肌肉。 第四节 皮肤肌 一、皮肤肌概述 皮肤肌简称皮肌,与皮肤相连使皮肤抖动的肌肉; 二、皮肤肌的进化 鱼类无皮肤肌。 两栖类开始有不发达的皮肤肌,仅为一些细的肌条,如蛙的胸部和背部的皮肤肌。 爬行类和鸟类皮肤肌逐渐加多,用来活动角质鳞、骨板及羽毛。 哺乳动物皮肤肌发达,可分为两组: 一组为脂膜肌,从体节肌的背阔肌及胸肌变来;哺乳类中高等的种类脂膜肌退化,仅在胸部、 肩部和腹股沟偶有保留。 另一组为颈阔肌,从鳃节肌的舌弓肌演变而来,人的颈阔肌延伸到头部成为颅顶部肌和面部 肌(表情肌)。 颈阔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为一皮肌,薄而宽阔,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 的筋膜,向上止于口角。 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 面部肌位于口和鼻腔周围, 开肌:主要有鼻唇提肌、上唇固有提肌、鼻翼 开肌、下唇降肌, 括约肌:口轮匝肌和颊肌。 第七章 体腔、系膜和内脏 一、体腔的发生 脊椎动物体腔是由源自中胚层分离出的脏壁和体壁形成的空腔。 腹膜壁层:腔的外侧壁和肌节里层相接,形成体壁的一层衬里。 腹膜脏层:腔的内壁层包围内脏各器官。 *浆膜层:包围消化道外的腹膜脏层。脊椎动物中,低等脊椎动物如鱼类仅有一个体腔,而 高等脊椎动物的体腔又分隔为胸腔、腹腔等 二、体腔演化 体腔可分为心包腔(也称围心腔)、胸膜腔和腹膜腔; 从体腔形成的时间上看,心包腔、胸膜腔出现的时间较早,腹膜腔的形成要稍晚一些 鱼类—两栖类:围心腔1和胸腹腔1 (中间有横隔膜相隔 ); 鸟类:围心腔1、胸腔2、腹腔1(结缔组织的斜隔分隔胸腔和腹腔) 哺乳类:围心腔1、胸腔2、腹腔1(包括盆腔) (肌肉质的横膈分隔胸腔和腹腔 ) 三、系膜 系膜:在消化道的背腹面各形成一条双层的薄膜。 背面一条称背系膜;腹面的一条称腹系膜,腹系膜因两侧体腔在腹部打通而大部分退化。 背系膜由于包围着各种不同内脏器官,其悬系的系膜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肠系膜、胃 肝系膜、精巢系膜、卵巢系膜等,它们能使各器官稳固在一定位置的体壁上。 脊椎动物的内脏各器官皆位于体腔中,并借系膜悬挂或固定在体壁上。 第八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系统概述 1. 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 :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肠和泄殖腔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脏、肠腺 3.消化系统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消化方式: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消化3种方式 第二节 脊椎动物消化道 一、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 分为4层:粘膜层(最内层){粘膜上皮、固有膜、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 二、口腔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壁和侧壁为唇、口裂、颊,背侧壁是硬腭,底面为下颌骨和舌, 后端通咽。 口腔前庭:唇、颊与齿弓、齿龈之间的腔隙。固有口腔:齿弓以内的部分。 (一)牙齿 1.牙齿的功能: 牙齿的最初机能只是捕捉及咬住食物; 进化至哺乳类,牙齿具有切割、刺穿、撕裂和研磨等多种机能。 (一)牙齿 2.牙齿的发生: 脊椎动物的牙齿与软骨鱼类的楯鳞同源,全是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 3.牙齿的进化趋势 由同型齿(牙齿大小形状一致)发展到哺乳类的异型齿(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 臼齿); 由多出齿(脱落后遂即再生出)到哺乳类的再出齿(乳齿脱换后生出恒齿,一生仅换一次齿); 由端生齿或侧生齿(齿着生在颌骨的顶面或颌骨边缘的内侧)到哺乳类的槽生齿(齿着生在 齿槽内); 由着生部位广泛(上下颌、犁骨、腭骨、副蝶骨)到仅着生于上下颌。 4.不同脊椎动物牙齿的类型: 软骨鱼类为同型多出齿,由颌边盾鳞形成,通过结缔组织相连; 硬骨鱼类是同型多出的端生齿,广泛着生在硬骨上; 两栖类多为广泛着生的同型多出端生齿,少数为侧生齿 爬行类分同型端生齿(蛇)、侧生齿(蜥蜴)和槽生齿(鳄)三种类型; 现代鸟类次生性缺齿; 哺乳类为异型再生型槽生齿(据食性分食虫型、食肉型、食草型和杂食型齿)。 乳齿和恒齿:哺乳类初生的齿叫乳齿,到一定年 龄,除犬齿及臼齿外,切齿及前臼齿均先后脱 换为恒齿。 (二)舌 鱼类有舌,但无舌内肌,仅可稍作前后挪动帮助吞食。 无尾两栖类以上,有舌内肌,能自由伸缩; 爬行类的舌发达,蛇和一些蜥蜴的舌可以伸出很远; 鸟类的舌硬,表面被覆角化的上皮,一般不能活动; 哺乳类的舌富于肌肉,在咀嚼食物时起重要搅拌作用,舌背粘膜上有一系列乳头,内有味觉 感受器(味蕾 )。 舌tongue:搅拌和推送食物。 舌尖:为前端游离部分,活动性大。 舌体:附着于口腔底壁。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与口腔底相连的黏膜褶,称舌系带。 舌根:附着于舌骨的部分。 (三)口腺 开口于脊椎动物口腔的各种腺体称为口腺。 鱼类缺乏口腔腺; 两栖类出现颌间腺; 爬行类的口腺发达,包括唇腺、腭腺、舌腺和舌下腺; 鸟类口腺发达,多分泌粘液性但不含消化酶的唾液(水栖鸟类及以潮湿食物为食的鸟类,口 腺不发达 ); 哺乳类的口腺发达,包括耳下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兔另有眶下腺),其口腔腺能分泌消化 酶。 三、咽 鱼类水与食物共同入口,到咽部水自鳃裂流出,食物入食道,鳃部进行气体交换; 两栖类内鼻孔出现,空气由鼻孔经口腔入肺,食物经口腔入食道,彼此在口腔交叉后前行; 哺乳类内鼻孔后移,硬腭之后延伸出软腭,空气可不经口腔而直接经咽部入喉门,空气通路 和食物通路在咽部形成交叉,口腔充满食物时也可正常呼吸。 咽为消化和呼吸的公共通道; 哺乳类咽位于口腔和鼻腔后方,喉和食管上方; 咽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吞咽时,软腭提起,会厌翻转盖住喉门,食物由口腔经咽入食管; 呼吸时软腭下垂,空气经咽到喉。 l. 鼻咽部 位于软腭背侧,为鼻腔向后的直接延续。前方有两个鼻后孔通鼻腔,两侧壁上 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经咽鼓管与中耳相通。 2.口咽部 又称咽峡,位于软腭和舌根之间,前方与口相通,后方与喉咽部相通。牛口咽 部侧壁粘膜上有扁桃体窦(容纳扁桃体)。 3. 喉咽部 为咽的后部,位于喉口背侧,后上方有食管口通食管;前下方有喉口通喉腔。 硬腭hard palate 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 骨质基础:切齿骨和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 粘膜:厚而坚实,牛、羊硬腭前端无切齿,粘膜增厚并角质化成为齿垫。硬腭正中有一条腭 缝,腭缝两侧有多条横行腭褶,前端有一小突起为切齿乳头。 软腭位于硬腭后方,为一含肌组织和腺体的粘膜褶,前缘附着于腭骨水平部上;后缘凹入为 游离缘,称为腭弓。软腭与舌根、咽壁相连的粘膜褶,分别称为舌腭弓、咽腭弓。 (四)唇(lip) 分上下唇,其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皮肤:富含神经末梢,敏感。肌层: 口轮匝肌(横纹肌)。黏膜:深层有唇腺,腺管直接开口于唇黏膜表面。 牛唇:短而厚,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为鼻唇镜,表面有鼻唇腺分泌 的液体。唇粘膜上有角质锥状乳头。 羊唇:薄而灵活,上唇正中有一纵沟,称为人中。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为鼻镜,唇粘膜 上有角质锥状乳头。猪唇:颊部较短,口裂大,唇的活动性小,上唇与鼻连在一 起构成吻 突,有掘地觅食作用。 四、食管与胃 (一)食管 食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 连于咽和胃之间。 鱼类开始出现短而宽的食道,管壁较厚,仅少数鱼类的食道较细长,如烟管鱼 ; 两栖类的食道很短; 自爬行类以上,随颈部延长,食道亦相应延长。 鸟类食道在中部扩大形成嗉囊; 哺乳类食道分为颈、胸、腹3段。 (二) 胃 胃是消化管道中的膨大部分; 多数脊椎动物的胃呈“J”或“U”字形 ,胃的向内前方较小的弯曲称胃小弯,向外后方的 弯曲称胃大弯; 胃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端经幽门与小肠相通。 胃的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推送食物进入十二指肠。 1.鱼类的胃 ? 软骨鱼类的胃多数是U型或V型 ? 硬骨鱼类的胃在外形可以分为五大类: * I型:如银鱼科、烟管鱼科鱼类的胃。 * U型:如斑鰶、银鲳、池沼公鱼的胃。 * V型:如香鱼、蓝子鱼、鲷科等鱼类的胃。 * Y型:如大多数鲱科鱼类、日本鳗鲡等鱼类的胃。 * 卜型:如蛇鲻,鲭科等鱼类的胃 ? 胃的大小与食性和食物的大小密切相关 胃膨大的鱼类?吞食大型食物,一次消耗大量食物 无胃鱼类?鲤科鱼类食道后方稍扩大,但在组织构造上却无胃腺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胃均为“J”形,具有单胃的正常形态结构 ; 鸟类的胃有腺胃和砂囊(肌胃)的分化; 单胃哺乳动物的胃呈“U”形;反刍哺乳动物的胃分四室,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分 化最为复杂。 *哺乳动物的胃 哺乳类的胃位于腹腔内,膈和肝的后方,是消化管道中的膨大部分。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 端经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 哺乳类的胃分为单胃和复胃(多室胃) 牛、羊的复胃: 为多室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 前3个胃又称为前胃,粘膜 面无腺体,可贮存食物,发酵、分解纤维素。皱胃有腺体,也称真胃。 瘤胃 rumen :最大,占胃总容积的80%,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长椭圆形。占据腹腔的 左半部。贲门附近,瘤胃与网胃无明显分界,称为瘤胃前庭。瘤胃壁内面有与外表各沟相应 的肉柱,由胃壁环肌形成,使瘤胃蠕动。瘤胃粘膜呈棕黑-黄色,表面有无数密集的乳头。 瘤胃鼓气 患畜过食易于发酵的大量饲草,如露水草、带霜水的青绿饲料、开花前的苜蓿、马铃薯叶以 及已发酵或霉变的青贮饲料等引起。也有的是由于误食毒草或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豌豆、油 渣等,这些饲料在胃内迅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因而引起急剧膨胀。膨气严重的病牛要用 套管针进行瘤胃放气。 网胃reticulum(又名蜂巢胃 )最小,占胃总容积的5%,呈梨形,在瘤胃的前下方。前(壁面)凸,紧贴膈和肝,后面(脏面):平,与瘤胃背囊接触。网胃壁的内侧有食管沟,起于 贲门,沿瘤胃及网胃右侧壁下行,达网瓣口。沟两侧隆起的黏膜褶称为食管沟唇。网胃黏膜 形成许多多边形网格状皱褶,形似蜂房(蜂巢胃),房底形成更小的网格。皱褶上密布角质 乳头。 瓣胃(百叶胃,俗称牛百叶) 左右稍扁的球形,占胃总容积的7~8%,在腹腔右季肋部, 瘤胃和网胃的右侧。瓣胃由网瓣口与瓣皱口分别通网胃和皱胃,网瓣口与瓣皱口之间的胃壁 称为瓣胃沟。瓣胃黏膜上形成百余片瓣叶,瓣叶按宽窄可分为大、中、小和最小四级,有规 律地相间排列,瓣叶上密布粗糙的角质乳头。 皱胃abomasum 前大后小的葫芦形,占胃总容积的8%,分胃底部:与瓣胃相连幽门部:以 幽门接十二指肠。皱胃腹缘称为大弯,背缘称为小弯。 猪胃:单室胃,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壁面朝前,与肝膈接触。脏面朝后,与大网膜、 肠、肠系膜、胰等接触 胃大弯:凸缘 胃小弯:凹缘 猪胃粘膜: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呈苍白色。有腺部:贲门腺区很大,由胃的左端 达中间,呈淡灰色。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呈灰白色。胃底腺区较小,沿胃大弯分布,呈棕 红色。 五.肠 intestine 起自胃幽门,止于肛门,分小肠和大肠。 长度和各段形态,因动物不同而有差异。 肠的进化:增加分化程度和增加消化吸收面积。 鱼类的肠无明显分化; 两栖类有小肠和大肠的分化; 爬行类在小肠与大肠间首次出现盲肠; 鸟类有一对盲肠; 哺乳类小肠分化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化为盲肠、结肠和直肠。 鱼类扩大消化吸收表面积方式 1.胃、肠粘膜褶 2.螺旋瓣:肠壁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突出于管腔的褶膜,排列成螺旋状 3.延长肠管 :特别是草食性鱼 4.幽门垂(幽门盲囊):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 ,组织结构与肠壁组织相似 陆生四足动物扩大消化吸收面积方式 多数脊椎动物是靠增加肠的长度来增加面积: 植物食性的肠较长,如兔的肠是体长的10倍,羊的肠达到体长的20余倍; 肉食性的肠较短,如犬和猫的长度仅相当于体长的3—4倍。 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还靠小肠粘膜向管腔突起所形成的皱褶和绒毛。 六、泄殖腔与泄殖窦 泄殖腔是肠、输尿管和生殖管的共同开口,是粪、尿与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地方。软骨鱼、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中的单孔类皆具泄殖腔; 泄殖窦是输尿管和生殖管汇合处, 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肠管单独以肛门开口于外。硬骨鱼、哺乳类属此类型;*雌性灵长类输尿管、生殖管和肠管分别开口。 七 、 肝和胰 消化腺中最大的腺体是肝和胰。肝是最大的消化腺,功能复杂,分泌胆汁,有助于脂肪的乳 化而起助消化作用;胰脏是一个分泌胰液的消化腺体,同时又是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腺。 胰脏的位置是在十二指肠附近的肠系膜上,有胰管通入十二指肠。导管通常有1~2条,直接开口于十二指肠各种家畜胰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 硬骨鱼中的某些种类肝和胰合成肝胰脏,呈弥散状分布;其它各纲脊椎动物皆有肝脏和胰脏; 肝和肠之间的联系为胆总管,由肝脏各叶来的肝管最后皆汇入胆总管,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 多数脊椎动物具有胆囊,但多种鸟类以及哺乳类的一些种类(如大鼠、奇蹄类、鲸类)不具 胆囊。 牛、羊的肝:略呈长方形,较厚实,全部位于右季肋部。壁面(前面):凸,与膈接触 脏面(后面):凹,与网胃、瓣胃、皱胃和十二指肠等接触 。脏面有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和肝管出入,形成肝门 猪肝:在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略偏右侧。壁面凸,与膈及腹腔侧壁接触。脏面凹,与胃、 十二指肠等接触。胆囊长梨形,位于脏面胆囊窝内,胆囊管与肝管汇合成胆管,开口于十二 指肠。 马肝:较扁,呈棕红色,斜位于膈后方,大部分在右季肋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右上端位 置最高,与右肾接触,形成肾压迹。壁面凸,与膈接触,正中偏右有后腔静脉通过;脏面凹, 与胃、十二指肠、大结肠、盲肠接触。马无胆囊,胆汁经肝总管直接注入十二指肠。牛、羊 的胰呈不正四边形,灰黄红色,分为 中叶(胰头):附着于十二指肠乙状曲 左叶(胰尾) 右叶:腹侧与十二指肠和结肠相邻胰的中央有门脉环,门静脉由此通过。常有一条 胰管,从右叶末端通出,开口于十二指肠 猪胰略呈三角形,灰黄色,也分为胰头和左、右叶。胰管从右叶末端穿出,开口于十 二指肠。 第九章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一)什么是呼吸 动物体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二)呼吸的作用 经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氧化过程才能释放出能量,氧化过程需要 氧,最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三)呼吸器官 1、鳃 (鱼、部分有尾两栖类) 2、鳔(肺鱼、总鳍鱼) 3、肺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4、呼吸道:鼻孔、喉、气管、支气管 (四)呼吸的类型 1、外呼吸 在气体交换器官(鳃或肺)中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外呼吸。 2、内呼吸 在组织内进行的,即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细胞交换气体的过程,称为内呼吸。 (五)鳃和肺的血液循环 鳃与肺在功能结构上有共同点:壁薄、与呼吸介质接触的面积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 动、静脉血管的血液与一般情况相反,即动脉内(入鳃动脉、肺动脉)含缺氧血,而出鳃动 脉和肺静脉内含多氧血 二、鳃 (一)鳃的位置:鳃位于头部两侧的鳃腔中,外面复以鳃盖 多数硬骨鱼类有五对鳃弓,第 1-4 对鳃弓外缘着生两列片状物,其由无数梳齿状物组成, 外观排列紧密整齐,此片状物为鳃片,每一列鳃片称为半鳃,每一鳃弓前后的两个半鳃,合 为一个全鳃。 (二)鳃的结构:鳃耙、鳃弓、鳃丝、鳃间隔 鳃弓:着生鳃丝和鳃耙的骨架。鳃耙:为滤食器官。 鳃片:每一鳃弓外缘有两列鳃片,每一鳃片由无数鳃丝排列而成 鳃丝:鳃片上的梳齿状物,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为 气体交换的场所。 鳃小片:每一鳃丝的两侧又有许多与之垂直的小突起,是为鳃小片。相邻两鳃丝的鳃小片不 是相对排列,而是相互嵌合。 鳃间隔:在两列鳃片间,有结缔组织的支持物,称鳃间隔。软骨鱼类的鳃间隔发达,而硬骨 鱼类的鳃间隔趋于退化。 (三)鳃的比较解剖 1、软骨鱼类的鳃(板鳃类) (1)鳃弓的软骨 (2)多数板鳃鱼类具 5 对鳃裂,少数具六对及七 对,无鳃盖 (3)鳃间隔发达 (4)鳃瓣不是丝状而是由上皮折叠形成栅板状(如 暖气片),贴附在鳃间隔上 2、硬骨鱼类的鳃 (1 )鳃位于头部两侧的鳃腔中,外面复以骨质的鳃盖。 (2 )一般有五对鳃裂,开口于鳃腔。 (3 )鳃弓为硬骨。 (4 )硬骨鱼类第五对鳃弓上没有鳃片,因此多数硬骨鱼类只有四对全鳃。也有少数鱼类仅 有三对全鳃和一个半鳃,如杜父鱼,也有仅有三对全鳃的,如:黄鳝等。 (5)鳃间隔不发达或几乎消失。 3、幼体的鳃 许多鱼类和两栖类的幼体具有外鳃,如泥螈、肺鱼、蝌蚪 美西螈是蝾螈的一种,它们属于两栖动物,终生保持在幼体阶段,外鳃一直保留。美西螈生 活在墨西哥城附近的湖泊中。美西螈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外鳃,那是它们小时候的样子没 有改变的缘故。 软骨鱼 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鳃的外侧有鳃盖保护,鳃裂不直接通体外 鳃瓣是栅板状 ---鳃瓣是丝状鳃间隔特长---鳃间隔逐渐退化甚至消失 (四)鳃的作用 1、气体交换—逆流系统 当水流经鳃瓣进行气体交换时,很重要的机制是水流的方向和次级鳃瓣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 的方向是相反的,这种逆流系统保证了接触鳃的水总是在更新。据实验,鱼鳃的这种逆流系 统气体交换机制可使水中80%以上的氧摄入血液中;相反,如果水流和血液是同一个方向 流动,则水中的氧仅有10%摄入血液中。 2、排泄作用 鳃具有排泄功能 相当一部分的含氮废物是通过鳃排出的 洄游鱼类某些种在鳃部具有泌氯腺,在海水中生活时通过泌氯腺排出多余的盐分,而在淡水 时则通过泌氯腺摄取氯离子。 三、鳔 (一)鳔的概念 为大多数硬骨鱼所有,是位于消化道管背面的一个白色薄囊,一般分为前、后两室,也有少 数为一室或三室。 (二)鳔的分类 根据鳔与食道之间有无鳔管相通,可分为有鳔管的喉鳔类和无鳔管的闭鳔类 (三)鳔内气体调节 1、喉鳔类 喉鳔类鳔内气体的调节主要通过鳔管,直接由口吞入或排出气体,也可由血管分泌或由血管 吸收一部分气体 2、闭鳔类 鳔内气体的调节依靠红腺和卵圆区。在鳔的前腹面内壁上有红腺,在红腺处大量的毛细血管 集中,以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奇异的网”。红腺的腺上皮细胞能将血管内血液中与血红蛋白 相结合的氧气分离出来,把血液中碳酸氢盐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使之成为鳔内的气体。供 应鳔红腺的血管是腹腔肠系膜动脉,最后由干门静脉通出。鳔内气体的重吸收是靠鳔后背方 内壁的卵圆区。卵圆区呈囊状,囊的入口处有平滑肌形成的括约肌控制。当红腺在分泌气体 时,卵圆区入口处的括约肌收缩;当需要回收气体时,括约肌松弛。通入卵圆区的血管是背 大动脉,返回的血管是后主静脉。 (四)鳔的功能 1、呼吸作用 少数鱼,如肺鱼、总鳍鱼的鳔具有呼吸作用 2、身体比重调节器官 借鳔内气体的改变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浮沉 当鱼向上游动时,水的压力减小,鳔内气体增加,鱼体相应的膨胀,使身体比重减小,鱼则 上浮 反之,当鱼体向下游动时,所受的水压加大,鳔放出一部分气体,体积减小,鱼体比重加大, 鱼则下沉。 3、听觉功能 鲤形目鱼类,鳔的前端与韦氏小骨相连,3块小骨中的三脚骨和鳔壁相接触,另一端以舟骨通内耳的围淋巴腔。水内的声波可以引起鳔内气体同样振幅的波动,借韦氏小骨传导到内耳, 从而产生类似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 四、肺 (一)肺的比较解剖 1、两栖类的肺 (1)有尾两栖类 有尾两栖类开始有肺 泥螈 肺结构极为简单,只是一对薄壁的囊状物,内壁光滑。泥螈通过肺呼吸所获得的氧仅 为2%,气体交换主要还是通过皮肤和外鳃。 (2)无肺螈科的有尾类 成体完全无肺,完全依靠皮肤呼吸和口咽腔呼吸。代表种—索里螈 (3)无尾两栖类—蛙 肺内壁呈蜂窝状,肺的表面积不大,如蛙肺的表面积与皮肤表面积的比例是2:3。皮肤呼 吸仍占重要地位,蛙在冬眠时肺呼吸完全停止,只用皮肤进行呼吸,但从肺呼吸到皮肤呼吸 需要一个过程。 (4)爬行类的肺 成体既没有鳃呼吸,也没有皮肤呼吸;肺较两栖类复杂,肺内壁间隔增大,把内腔分成蜂窝 小室; 有了明显的气管和支气管的分化;辅助呼吸器官:龟鳖类的咽壁、副膀胱。 肺的结构在纲内变化比较大蛇的肺:所有的蛇有一個右肺,有的種類也有一個左肺,左肺通 常較小,右肺較大且通常向後延伸至身體中間。简单,仍为囊状 高等蜥蜴、龟和鳄的支气管在肺内一再分支,使整个肺脏呈海绵状。水栖的龟鳖类,由泄殖 腔壁突出两个副膀胱,作为呼吸的辅助结构。 避役肺的前壁呈蜂窝状,称呼吸部,后部内壁平滑且伸出若干个薄壁的气囊,称贮气部。 (5)鸟类的肺和气囊 鸟类肺的位置:鸟肺紧贴在胸腔的背部,被一透明的膜质斜隔将其与腹腔各器官分隔开。 鸟类肺的结构:肺是由各级支气管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每一支气管进入肺以后,形成一主 干,即初级支气管,直达肺的后部,通入腹气囊和后胸气囊。初级支气管在肺里的不同部位 分出次级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再分出许多三级支气管,由三级支气管又辐射出无数毛细支气 管,互相吻合,彼此通连形成没有盲端的支气管网。毛细支气管被毛细血管所包围,是气体 交换的场所。这种由管道系统构成的海绵状肺,体积虽然不大,而和气体接触的面积极大, 这是鸟类所特有的高效能气体交换装置。 鸟类的气囊 气囊 :是初级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伸出肺处膨大而成的膜质囊,分布于脏器之间,并有分 支通入肌肉、皮下和骨腔,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但对鸟类呼吸时有大量新鲜空 气流经肺部起着重要的作用。(贮存气体的功能) 共9个气囊 一对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和单个的锁间气囊与次级支气管直接相通,称前气囊。 一对后胸气囊和一对腹气囊与初级支气管直接相连称后气囊。 (6)哺乳类的肺 肺的位置:位于密闭的胸腔中,胸腔后面以横膈为界与腹腔分开,胸腔中间又以中隔障分为 左右两部分。 肺的结构 健康的肺为粉红色,呈海绵状,柔软而富有弹性。肺有3个面和3个缘: 肋面:外侧面 膈面:与膈相贴 纵隔面:内侧面 背侧缘:钝、圆 腹侧缘:薄、锐 底缘:薄、锐 腹侧缘上有心切迹 肺的纵隔面上有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地方。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 包裹成束,称为肺根。 肺的分叶:牛、羊、猪的肺分叶明显。 左3右4 左肺分:尖叶、心叶、膈叶 右肺尖叶又分为前部和后部,还有副叶(内侧)。 马肺分叶不明显:左2右3 左肺: 尖叶(肺尖):心切迹以前的部分 心膈叶(肺体):心切迹以后的部分 右肺:有一副叶,位于后叶的内侧。 人类的肺: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 而短。左肺分两叶 右肺分为三个叶。 气管位于颈椎腹侧,入胸前口以后,分成左、右两个 支气管,分别进入同侧肺内。支气管入肺后,一再分支成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四级 支气管,最终成终末细支气管,再分支为呼吸细支气管。形成一个复杂的支气管树。 呼吸细支气管的末端膨大成囊状,称肺泡管,肺泡管壁向外凸出形成半球形盲囊,即肺泡。 肺泡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和若干弹性组织构成,外面与丰富的微血管网紧紧相贴,吸入的空 气在肺泡处与微血管内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吸烟会引致肺癌。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一个人每天吸食十支烟,其患病率是非 吸烟人士之十倍。吸烟的危害很多. 吸烟产生的烟雾中有近2000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氰氢酸氨、吡啶、砷、铜、铅等。还 有40多种致癌物,如苯并 芘、朕苯胺及煤焦油等。它们随吸烟者吞咽烟雾时进入体内,对 机体产生危害,其中尼古丁在烟雾及其浓缩物烟油中含量最多且毒性最大,成人吸入50mg 即可致死。 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损害脂质、蛋白和细胞内基质。吸烟对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急性作用引 起肺的炎症反应,损害了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组成的天然防御机制,增加 了炎症的风险、严重性和持续时间。 被破坏的细胞不能回复正常。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 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 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 吸烟还可以致突变,这是其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 煤尘肺 煤矿工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 沉积 矽肺是尘肺的一种,是严重的职业病。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通过呼吸道在人的肺泡上发生堆 积,影响气体交换,最后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组织全部纤维化。用老百姓的话说,肺变成 一个土疙瘩。 农民工为职业病维权开胸验肺证明自己患尘肺河南新密市人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出患有 “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而由于原单位(郑 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拒开证明,他无法拿到法定诊断机构的诊断结果,最终只能以“开 胸验肺”的方式进行验肺,肺检结果为:肺组织内大量组织细胞聚集伴炭木沉积并多灶性纤 维化为自己证明 秘鲁南部至少有1000人因为乌比纳斯火山喷射的灰尘遭遇呼吸问题。 小结 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由消化管的前端发展而成,除鱼类外,都是用肺呼吸。 1、鱼类:大多用鳃呼吸 2、两栖动物:幼体营鳃呼吸,变态后,内鳃消失,用肺(囊状)呼吸。 (囊状肺) 3、爬行动物:其肺形同两栖类,也是囊状的,但内部具有更复杂的间隔。(多隔囊状肺) 4、鸟类:呼吸系统十分特化,具有非常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海绵状气管肺) 5、哺乳动物:(海绵状泡状肺) 五、呼吸动作 (一)两栖类的呼吸动作 两栖类的呼吸动作是借助于口腔底部的上下动作来完成的。蛙在平静状态时,鼻孔张开,喉 门紧闭,口底下降而将空气由外鼻孔吸入,经鼻孔入口腔。继而口底上升,将空气循原路由 鼻孔呼出,此时,由于喉门紧闭,无气体进入肺,只是在口咽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即所谓 口咽腔呼吸。 口底这样上下颤动多次后,鼻孔关闭,口底上升,喉门打开,空气由口咽腔进入肺中,肺壁 上充满毛细血管,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即肺呼吸。 空气由肺呼出是靠体壁肌肉的收缩和富有弹性的肺囊壁的回缩的结果。 由肺中呼出的气体并不立即排出口外,而是在口咽腔中与该处的新鲜空气略有混合,紧接着 又重新压到肺中。 (二)爬行类的呼吸动作 (三)鸟类的呼吸动作 (1)吸气时,大部分空气经中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这些空气未经过气体交换,因而是 含有丰富氧气的),还有一部分空气进入次级支气管,再进入副支气管,在此处的微支气管 处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前气囊也扩张,但不接受吸进来的空气,而是接受从肺来的气体 (2)呼气时,后气囊中的气体(含丰富氧气)排入肺内,经次级支气管入副支气管,在微 支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交换后的气体入前气囊。呼吸时,前气囊中的气体排出,经次级支 气管入中支气管排出体外。 鸟类在静止状态时是以肋骨的升降、胸廓的缩小与扩大来进行的。 鸟类在飞翔的时候,由于胸肌处于紧张状态,肋骨和胸骨固定不动,因此不能用上述方法进 行呼吸,而是随着翼的扇动,前后气囊进行收缩和扩张。由于呼吸动作和翼的动作相协调, 翼动作愈快,呼吸动作也随之加速,因此鸟类不会因激烈飞翔运动而窒息。 气囊 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除了辅助呼吸以外,还有减小身体比重、减小内脏器官间的摩 擦和调节体温的作用,在飞翔时,由于激烈的运动所产生的过高体温,可以由气囊中川流不 息的冷空气来调节。 (四)哺乳动物的呼吸动作 哺乳动物的呼吸动作是依靠胸腔的扩大与缩小来实现。胸腔的扩大与缩小,一方面依靠肋骨 位置的变换,同时也有赖于横膈的升降。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 骨上提,胸腔因而扩大;反之,呼气时,膈肌舒张,横膈上升,肋间内肌收缩,肋骨下降, 使胸腔缩小。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肺泡管?肺泡 ?呼吸的全过程: 六、呼吸道和发声器 (一)两栖类 两栖类的呼吸道仅为一短的喉头气管室。喉门为一裂缝状的开口,两边围绕着两块半月形的 杓状软骨。在杓状软骨内侧的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声带。声带作为陆生脊椎动物的发声器官是 自两栖类开始出现的。雄蛙在口角两边各有一对声囊,雌蛙没有声囊。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 声囊。 (二)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喉部构造较复杂,呼吸道有了明显的气管和支气管的分化,支气管是从爬行类才 开始出现的。 爬行动物都有较长的气管,其长度大体随颈的长度而异,管壁由气管软骨支持。 气管的前端膨大形成喉头,其壁由单一的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所支持。 喉门前面有一纵长的裂缝,称为喉门,开口于舌的后面。气管的后端分成左右两支气管,分 别通入左右侧肺。 蛇具有一侧(右肺),支气管也仅有一条。 爬行类除少数种类外,一般皆不发声。 (三)鸟类 1.喉 喉软骨,仅有环状软骨、勺状软骨,环状软骨分4片;禽无声带。 2.气管 较长较粗,颈部在皮肤下伴随食管下行,并一起偏至颈的右侧,入胸腔后转至食管胸段腹侧, 至心基上方分为两支支气管。 3.鸣管 禽的发声器官。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有鸟类的发声器--鸣管。气管环呈O形,互相套叠,辅助发声。由后部几个气管软骨环、前部几个支气管环、鸣骨、鸣膜、鸣肌组成。 禽类的发声 鸣膜能因气流的震动而发声 鸣管外侧附有特殊的鸣肌,鸣肌的收缩可以调节鸣膜的紧张程度,从而使鸣声发生变化。禽 类具有复杂的鸣肌,故善于婉转鸣叫。 鸟类的发声器不在喉头处(气管上端),而在后喉(气管下端分为两支气管处),这是和其他 陆栖脊椎动物不同之处。 (四)哺乳类 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咽,由喉门入气管;吞咽时,食物经口 腔、咽进入食道,所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在咽部形成交叉,即咽交叉。 鼻腔 呼吸道的起始部。 前端:鼻孔;后端:鼻后孔,通咽;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个腔。 每个鼻腔均包括: 鼻孔、鼻前庭、固有鼻腔 哺乳类的喉头构造复杂化,支持喉头的软骨除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外,新增加了甲状软骨和 会厌软骨。 喉 位于下颌间隙后部。以喉软骨为支架,由肌肉和韧带将喉软骨连接起来,组成喉腔, 喉腔内表面衬以喉粘膜。 喉软骨有: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勺状软骨。 会厌软骨: 1 块,位于喉前部,为一叶片状 的弹性软骨,借弹性纤维连于甲状软骨,尖端向舌根翻转。 甲状软骨:1块,最大,呈弯曲的板状, 体:喉腔底壁两侧板:喉腔两侧壁腹侧面后部有一突起,为喉结。 环状软骨:1块,指环状,背侧宽,腹侧较窄, 前缘 甲状软骨 后缘 气管软骨 勺状软骨(1对):呈三面锥体形,位于甲状软骨两侧板内侧,环状软骨前上方 吞咽食物时,喉门被会厌软骨所盖,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哺乳类的声带位于喉部,在喉腔之两侧前后各长一对膜状声带,前面一对为假声带,不能发 声;后面一对为真声带,是发声的气管。 音频与声带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以其明亮、宽厚、金属般极富魅力的高音给世人带来无 与伦比的听觉享受。一般男高音的音调频率150~420 赫兹之间,而帕瓦罗蒂所唱的高音C 频率约为1046.4赫兹,足见他声带条件的优势。 人的发声器官是决定能否拥有动听歌喉的先决条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喉,声带因振动 产生声音,形成音调、音强和音色,这是最关键的;?肺,呼气时气流冲 击声门,提供动 力,也可影响音强;?鼻腔、鼻窦腔、口咽及胸腔共同构成共鸣腔,对声音起增强和扩大作 用,也可影响音色;?唇、舌、软腭、口腔,控制吐字发音。 普通人不能随意控制声带运动,而歌唱家通过训练,则可自如地控制声带的伸缩运动,调整 声带的长度和张力,随意地发出某一频率的音调。 声带的不同振动频率产生不同音调 当声带拉紧、变薄、张力增大时,频率增高,发出高音;反之,当声带松弛、变厚、张力减 小时,频率减低,发出低音。若把声带的厚薄、张力变化想象成吉他的琴弦,拉长变薄的声 带就好比细弦,发音高亢,而缩短时的声带就如粗弦,发音低沉。 声音的强度(也即音强),一是取决于呼出气流的压力和声门的阻力,由于肺呼出的气流冲 击声带,肺活量越大,气流越强、越稳定,声带振幅也就越大,声音就越响。若要增加吸气 量,须扩大胸腔,尽量使膈下移,即“气沉丹田”。 嗓音鉴定 女高音声带结构短而薄.其长度一般在8—12mm,声音听起来明亮纤细,高声区 发音很方便 女中音的声带比女高音略长、略宽些 女低音的声带构造比女高音和女中音更长、更宽些 男高音的声带构造比较结实而边缘较薄,声音高亢、嘹亮,由于他们比女声的声带结构长、 宽、厚.喉结也大得多,因此天生就比女声低一个八度音区 男中音歌者的声带结构比男高音略长、略宽、略厚些(大约在18——20mm) 男低音歌者的声带较长、较宽、较厚声音低沉而不失流畅 气管 和支气管 气管 trachea 为圆筒状长管,由50~60个气管软骨环构成,借助结缔组织连接起来。 气管软骨环的背侧不完全闭合,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连接。 气管通入胸腔后,分成左、右支气管,分别入肺。 第十章 排泄系统 一、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动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大量的、不能继续为动物体所利 用的最终代谢产物。机体排出最终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排泄。 (二)排泄物:包括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最终产物,随着食物进入体内而又不参与代谢的异物, 多余的水分、盐类和有机物质,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 (三)排泄途径 (四)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肾脏 内侧凹陷叫肾门,是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肾门深入肾内形成肾窦,是由肾实质围成的腔隙,容纳肾盏和肾盂。 肾由多个肾叶组成,每个肾叶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在浅部,富含血管,故新标本呈红褐色。 切面上有许多细小颗粒状小体,叫肾小体。髓质在深部,色浅,切面上有许多纵向条纹,由 肾小管构成。 呈圆锥形的髓质部分为肾锥体,肾锥体的顶端形成肾乳头,乳头上有乳孔,开口于肾小盏, 几个肾小盏合成肾大盏,约2-3个肾大盏集合形成盂。肾盂呈扁漏斗形,逐渐缩小,末端连 输尿管。 按肾叶的合并程度,将哺乳动物的肾分为: 有沟多乳头肾、平滑多乳头肾、平滑单乳头肾 1. 牛肾 有沟多乳头肾,相邻肾叶中部融合,表面有沟,肾乳头单个存在。 右肾:长椭圆形; 左肾:三棱形,前端小后端大而钝圆。 2. 猪肾 平滑多乳头肾,皮质合并,但乳头单独存在。呈豆形,在最后胸椎和前3个腰椎横突腹侧。 每个肾乳头与一个肾小盏相对,肾小盏汇入两个肾大盏,后者汇成肾盂,接输尿管。 3. 马肾 平滑单乳头肾,皮质和髓质完全合并,肾乳头融合成嵴状,称为肾嵴。右肾略呈 三角形,左肾呈豆形。 (二)肾单位 肾脏的实质是由大量具有同样功能的微细结构组成的,它们称为肾单位。 1、肾小体 位于皮质内,是肾单位的重要部分,由血管球和肾球囊两部分构成 (1)血管球 又称肾小球,是一个弯曲盘绕成球形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较粗的入球小动 脉流入,经血管球后,又汇集成一条较细的出球小动脉,从同一极出肾球囊。 (2)肾球囊 又称包曼氏囊,是肾小管的起始部,类似一只双层壁的杯子包在血管球外面。与毛细血管紧 贴内壁称脏层,其外壁称壁层,内外两层之间的裂隙称囊腔,通肾小管。 2、肾小管 是接连肾球囊的细长管道,全管迂回曲折,管壁由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组成。由于部位和功 能的不同,上皮的形态也有分化,可以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三部分。 近曲小管位于皮质部,它直接与肾球囊的囊腔相通,并在囊的附近形成多次弯曲。 髓袢在髓质中形成“U”形弯曲,分为细部和粗部两段。细部接连近曲小管,从皮质向髓质 延伸,管径较细;粗部从髓质又折回皮质,管腔较大。 远曲小管在皮质部,和近曲小管盘旋在一起,管腔也较大,末端与集合管相通。 好多个肾单位的远曲小管汇集于一条集合管,许多集合管又汇合成乳头管,乳头管经肾乳头 的小孔开口于肾小盏 (三)尿的生成 两个阶段:肾小体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1、肾小体的过滤 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时,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管径比出球小动脉大,这样就使血管里产生了较高 的血压。此外肾球囊的内壁(毛细血管内皮极薄,厚度约0.04um)象是一个细筛子,使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如水、葡萄糖、氯化钠、尿素、尿酸等) 都能过滤到囊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 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由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来自出球小动脉,其中的水分和某些物质 已被滤出一部分,血浆较为浓缩,胶体渗透压相对增高,因此,肾小管能够将水分和原尿中 的有用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并向其中分泌H+,K+和氨,以及药物、毒物等(分泌的机制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从血液中清除潜在的危险物质),而 把多余的盐类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从肾小管排出,形成终尿。 尿液经过肾小盏、肾大盏输送到肾盂,最后流入输尿管。 蛋白尿 从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中,大家知道,每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主要由肾小球、肾 小囊、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有一层过滤膜,具有良好的通透滤过功能。人体的血液在循环过 程中都会流经肾脏。肾小球将血浆内的水和中、小分子物质滤过,形成原尿。但是,由于肾 小球滤过膜带有负电荷,血浆中的蛋白质也带有负电荷。根据同斥性的原理,血浆蛋白就会 留在血浆 不易被滤过。仅有极少量血浆蛋白会“漏网”,但它们混在原尿中流经各段肾小管 时,又会被重吸收,回到循环的血液。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每日达180升之多,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最后浓缩排出的每日仅有1.5升左右。其中含蛋白约为40-100毫克,用尿蛋白定性方法测不出来的。 蛋白尿并非都是病态,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 功能性蛋白尿也称生理性蛋白质,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年人,在剧 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 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功能性蛋白尿在诱因解除后会自行消失。故又称可逆 性蛋白尿或一过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出现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如免疫损害),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较多的血浆蛋白滤过后,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 如急慢性肾炎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肾小管功能缺陷时,对蛋白重吸收减少或分泌蛋白增加, 导致尿液蛋白增加。如肾小管酸中毒、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抗生素的肾毒表现等。 血尿在家畜中较多见,血尿的诊断首先应确定是否血尿和出血部位及病变性质。 具体方法:是进行尿三杯试验。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畜每次排尿时,分为前、中、后3次接尿,分别接入3个玻璃杯中。 若第1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始血尿,则表示尿道出血。 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3杯有血尿,则为终末血尿,则表示膀胱出血。 如三杯中均有血尿,则为全程血尿,则表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或为膀胱,尿呈洗肉样均 匀色。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 肾单位的血液供应特点: 两套毛细血管网: 第一套毛细血管网在肾球囊内 第二套毛细血管网在肾小管周围 入球小动脉短而口径较大,出球小动脉长而口径较小,这样形成较高的血压。 肾脏血管的两个特点是肾脏的血液循环产生两种效果: (1)由于血液流入血管球的阻力较小而流出血管球的阻力较大,因而使血管内毛细血管的 血压维持较高的水平,便于血浆成分渗出; (2)由于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而使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压降得很低,便于使肾小 管的有用物质重新返回血液。 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进入肾的血管有肾动脉和肾门静脉,其中肾动脉供应血管球, 肾门静脉形成围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网。 (四)脊椎动物肾脏的类型 鱼类、两栖类动物,肾脏的发生要连续经过前肾(胚胎期)和后位肾(成体)两个阶段;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则需要经历3个阶段,即前肾、中肾(胚胎期)和后肾(成体) 1、全肾 最早的脊椎动物肾脏是由沿体腔全长并按体节排列的肾单位组成的。每一肾小管的一端以带 纤毛的漏斗形开口,即肾口,开口于体腔,另一端汇入原肾管,原肾管的后端通向体外。体 腔中的代谢废物由肾口汇入原肾管,最后排出体外。 这种最原始的肾脏称为全肾或原肾。 2、前肾 脊椎动物在胚胎期都要经历前肾的阶段,但只有在盲鳗和少数硬骨鱼,前肾终生保留作为泌 尿器官。 前肾位于体腔前端背中线两侧,呈小管状,分节排列,这些小管称前肾小管。 每一前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呈漏斗状,其上有纤毛,称肾口;小管的另一端汇入 一总的导管,称前肾管,末端通入泄殖腔或泄殖窦。肾口附近有血管丛形成的血管球悬在体 腔中,代谢废物以过滤方式从血液?体腔?肾口?前肾管?泄殖腔,少数硬骨鱼、圆口类成 体保留成头肾。 各类脊椎动物中,前肾小管的数目并不多,由1对到12对不等,例如,蛙为3对,鸡为12对,人的胚胎是7对。 3、中肾和后位肾 中肾是指羊膜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总称)胚胎时期在前肾之后出现的肾,位于体腔 的中部; 后位肾是无羊膜类(鱼类、两栖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和后部,相当于前肾后面的全 肾其余部分。 前肾到中肾的演化 当前肾执行功能的阶段结束时,血管球失去和背大动脉的联系并开始退化。在前肾的后方的 一系列生肾节形成新的肾小管,即中肾小管。中肾小管向侧面延伸,与纵行的前肾管相通。 这时的前肾管就改称为中肾管。 中肾小管的一端开口于中肾管,另一端的肾口显出退化,一部分肾口完全消失,不能再与体 腔直接相通。在靠近肾口的中肾小管壁膨大内陷,成为一个双层的囊,即肾球囊,把血管球 包在其中,共同形成一个肾小体。这种包在囊中的血管球可称为内血管球,以区别于前肾悬 浮在体腔中的外血管球。内血管球由血液排出的废物不是排到体腔,而是直接进入肾球囊, 经肾小管而至中肾管。这种联系称为血管联系,区别于前肾的体腔联系。 前肾与中肾的区别: 前肾:外血管球,悬在体腔中,代谢废物?血管球?体腔?肾口(体腔联系) 中肾:内血管球,一端中肾小管开口于中肾管,另一端膨大内凹,双层杯状,代谢废物?血 管球?肾球囊?肾小管(血管联系) 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是动物排泄器官的一大进步。 人的胚胎在第四周龄时开始出现中肾小管,到二月龄时中肾最为发达,肾小体的数目达到 80个,但仅30个左右存在具有泌尿功能。当后端的中肾小管形成时,前面最早出现的中肾 小管已开始退化,当胚胎达到40mm长度时,中肾小管即已退化。 4、后肾 后肾是羊膜类动物成体的肾脏,其发生时期在中肾之后,其生长部位在体腔的后部。 后肾在发生上具有双重来源:一部分来源于后肾芽基;另一部分来源于后肾管芽,后肾管芽 在肾内末端一再分支,形成大量的集合管。 后肾发生以后,中肾管失去了导尿功能,在雄性完全成为输精管,在雌性则退化 肾脏的进化趋势 肾单位: 少?多; 肾 口: 有?无; 联 系: 体腔?血管 发生的部位: 体腔前部?体腔中、后部 三、输尿管、膀胱 排泄系统除肾脏外,还包括输尿管、膀胱与尿道。 尿在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入泄殖腔或入膀胱储存,经尿道排出体外。 (一)了解各类脊椎动物的输尿管 1、软骨鱼 如鲨鱼,雄性中肾管仅作为输精管,另外形成多条副肾管输尿;雌性中肾管作输尿之用 2、硬骨鱼 中肾管仅做输尿之用 3、两栖类 中肾管在雄性兼作输尿和输精作用,雌性仅作输尿之用 4、羊膜类动物 后肾管成为输尿管 (二)膀胱 圆口类(七鳃鳗)、软骨鱼、部分爬行类(蛇、鳄和一部分蜥蜴)及鸟类(鸵鸟例外)全无 膀胱,其他脊椎动物皆有膀胱 膀胱的分类 1、导管膀胱 为中肾管后端膨大形成,见于硬鳞鱼、硬骨鱼。少数硬骨鱼(如比目鱼)没有膀胱 2、泄殖腔膀胱 发生上由泄殖腔壁突出而成,中肾管和膀胱不直接发生联系,尿液经输尿管先送入泄殖腔, 泄殖腔孔靠括约肌的收缩平时关闭着,尿液由泄殖腔倒流入膀胱内储存。这种类型的膀胱见 于肺鱼(膀胱开口于泄殖腔背壁)、两栖类及哺乳动物类的单孔类。 3、尿囊膀胱 尿囊膀胱见于少数爬行类(如龟鳖类和部分蜥蜴)和哺乳类。 有一些淡水龟鳖类还有两个副膀胱,其开口与膀胱的开口相对。 哺乳类动物,输尿管开口于膀胱。膀胱壁及括约肌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当膀胱 内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排尿反射 (三)排泄产物 硬骨鱼以排铵盐为主; 软骨鱼、两栖类和哺乳类以排尿素为主; 爬行类和鸟类以排溶解度最小的尿酸为主。 四、各类脊椎动物排泄系统的比较 (一)圆口类 有集中的肾(胚胎期为前肾,成体时为后位肾),前肾很发达,有些种类甚至到成体阶段, 前肾依然保留,称为头肾。 七鳃鳗的幼体,前肾和后位肾同时存在,两者同时执行泌尿功能。 盲鳗的幼体肾属于全肾,是现在生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肾脏,成体时前肾一直保留,形 成头肾。 输尿管(即后位肾管)只有输尿作用而无输精或输卵的作用。 (二)鱼类 1、软骨鱼 软骨鱼成体的肾脏属于后位肾,成对,形长,占据体腔的中部和后部,紧贴背壁。 * 板鳃类的泌尿器官 (1)板鳃类的中肾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部 无排泄功能,在雄鱼成为精巢的附属部分称为附睾。雌鱼则十分萎缩。 后部 具有排泄功能。 (2)板鳃类的输尿管: 雄体:中肾管作输精管;在肾脏后部另有副肾管作为输尿管;无膀胱。 尿液经:输尿管?泄殖窦?泄殖腔?体外 雌体:中肾管作输尿管;具膀胱。 尿液经:输尿管?膀胱?泌尿窦?泄殖腔?体外 2、硬骨鱼 硬骨鱼类成体前肾已经退化,以中肾行使泌尿机能,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位置很靠前,伸 展到心脏的背侧,是一种淋巴组织,已无泌尿作用,称为头肾。 * 硬骨鱼类的肾脏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1、左右肾脏合并,前部有头肾,形稍肥大。 2、肾脏中部及后部合并,头肾明显,如鲤科鱼类。 3、肾脏后部左右合并,前部有头肾,如鲈鱼类等。 4、左右肾脏完全合并成细条状,头肾不明显。 5、左右肾脏完全分开,头肾不明显。 * 淡水硬骨鱼类血液和体液的浓度显然高于外界水环境,由于渗透作用,环境中的水就会不 断地渗入体内,有不断通过肾脏排出浓度较低的尿液,调节体内水分使其取得平衡。这类鱼 的肾小体数目极多,泌尿量大。 海水硬骨鱼生活在海水中,其血液和体液浓度比海水要低,机体就会不断地失水。为了取得 平衡,鱼大量吞饮海水,体内过多的盐分通过鳃上的泌氯腺排出。海水硬骨鱼泌尿量很小, 与此相应肾小体数目少。 少数硬骨鱼类如海龙科、巨口鱼科等,肾脏完全缺乏肾小体,称为无球肾脏。 * 硬骨鱼类没有泄殖腔,输尿管通入成对的或单一的膀胱后,即以泌尿孔的形式开口于生殖 孔后方,或与生殖孔开口于泄殖窦,再通体外。 (三)两栖类 有尾两栖类的中肾前端失掉了泌尿功能,在雄性称为附睾肾。肾脏后部有很多集合小管,通 入中肾管。 无尾两栖类的肾脏位于体腔后部背侧,是一对狭长的紫红色器官,属中肾,在其外缘靠近后 端处连有一条输尿管,直通入泄殖腔。中肾管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在雌性仅作输尿 之用。膀胱属于泄殖腔膀胱类型。 (四)羊膜类 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羊膜类胚胎期也经历了前肾和中肾阶段 雄性羊膜类,中肾退化成为旁睾和附睾附件,两者皆位于靠近附睾处。在雌性羊膜类,中肾 退化成为卵巢冠和卵巢旁体,两者皆位于靠近卵巢处。 成体的肾脏为后肾,主管排尿。 1.爬行类 后肾位于腹腔的后半部,一般局限在腰区,体积不大,表面多为分叶。 蛇的肾很长,呈明显的分叶,一对肾脏不是左右两侧对列,而是一前一后。 2.鸟类 鸟肾(后肾)分叶,紧贴在综荐骨背侧的深窝内。每一肾分为前、中、后3叶,为暗紫色的 长形扁平体,质软而脆,易破碎。肾脏经一对输尿管开口于泄殖腔,无膀胱,尿的主要成分 是尿酸。 3.哺乳动物 五、脊椎动物的肾外排盐结构 居住在海水、其他多盐环境或干旱条件下的很多脊椎动物,发展了肾外排盐的结构。 许多海鸟和海洋爬行动物均具有排盐的腺体(或称鼻腺) 海鸟的盐腺是一对大的腺体,位于眼眶上部,有一个长管在靠近鼻孔处开口,由此开口处有 一沟通到喙端。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蜥蜴和蛇类同样具有盐腺以保持水分。蜥蜴的盐腺位于嗅囊外面,分泌的 含盐液体通过小管流入鼻道,在鼻孔处或鼻道内形成氯化钠和氯化钾结晶。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 生殖是保证动物种属延续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总称,生殖系统是动物体内完成上述生理过程的 一个系统。哺乳动物的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活动来实现的。 雌雄同体 两性的分化较晚,在胚胎发育中常有一个较长的分化期 在脊椎动物中能见到雌雄同体的现象,或者在动物体内见到另一性器官的结构 雌雄同体:同一个体既能产生精子又能产生卵子 雌雄同体在圆口类比较普遍 幼年盲鳗:生殖腺前部是卵巢、后部为睾丸,以后如果前端发达,后端退化,则发展为雌性; 反之,则发展为雄性 七鳃鳗的幼体也有雌雄两性性腺同时存在的现象 有尾两栖类:蝾螈 性转逆:雌雄性的转变称为性转逆 如:黄鳝 黄鳝的生殖腺,从幼体到成体皆为卵巢,产过一次卵以后,卵巢就转换为精巢,并能产生精 子,个体也就由雌鳝变成雄鳝了。 如:无尾两栖类:蟾蜍 精巢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称毕氏器,一般在性成熟之前消失;后部形成精巢,产生精子。雄 性蟾蜍的毕氏器一直保留到成体,位于精巢的前端。有时在毕氏器中可见含有未分化的大细 胞,类似不成熟的卵子。如果人工摘除精巢,则约在两年后毕氏器发展成为具有产卵功能的 卵巢,而原来存在的退化的输卵管,这时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发展成为新的子宫。 如:高等脊椎动物:鸡 有个别母鸡在产卵期突然中止了产卵,而发出公鸡的啼叫声,并逐渐生长出公鸡的一些特征。 这是由于某些因素使左侧卵巢萎缩,而由右侧退化的卵巢产生出雄性激素,因此出现了公鸡 的副特征,但是这种性转逆的鸡不能产生精子。 二、生殖系统 生殖腺 (一)概念 生殖腺:又称性腺。在雄性包括一对精巢(又称睾丸),在雌体包括一对卵巢。 精巢: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大多数脊椎动物具有一对精巢,位于腹腔背部。 卵巢:是产生卵和雌性激素的器官。卵巢终生留在腹腔内,由卵巢系膜包裹悬于腹腔背壁。 (二)精巢 哺乳类的雄性生殖腺为一对睾丸,其位置常因种类的不同而异。多数种类的睾丸在繁殖期有 移位或下降现象。除单孔目动物象、犀牛等的睾丸终生留在腹腔内以外,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睾丸,在胚胎时便从腹腔经腹股沟下降到腹腔外的阴囊内。睾丸的移位可归纳为三个类 型: ?腹腔型睾丸。睾丸不发生位置变化,位于肾脏后方,如单孔目的动物。 ?腹股沟型睾丸。睾丸在生殖期临时下降到阴囊,生殖期过后,精巢仍缩回到腹腔内,如刺 猬科。 ?阴囊型睾丸。动物由母体产出后,睾丸即下降到阴囊中,如反刍动物、猪科等。 精巢下降的原因,一般认为是腹腔内的体温有损精子的正常发育。通常当腹腔内温度超过 36.5?时,精子生成即停止,而阴囊由于在体外,通过出汗等温度调节,温度较腹腔内低 1-2 ?。 鸟的体温一般高于哺乳类,而精巢并无下降现象。许多鸟类在生殖季节来临之前,精巢移位 紧贴腹气囊,气囊中的凉空气川流不息,起到降温的作用。 隐睾一侧或双侧睾丸未下降入阴囊可能与雄激素不足有关睾丸在腹腔或腹股沟处双侧隐睾 可致男性不育 精巢位置 居阴囊内、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表面光滑, 分两端、两缘、两面。 精巢结构 外面有两层被膜,即固有鞘膜和白膜。固有鞘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是腹膜脏层的一部 分;紧贴精巢的白膜为很厚的结缔组织被膜。 精巢内部实质被结缔组织的中隔分成许多睾丸小叶。每个睾丸小叶内含有迂回盘旋的曲精小 管,管内的上皮细胞产生两种细胞:一为生殖细胞,由此产生精子;一为支持细胞,起支持 和供给生殖细胞营养的作用。 每一曲精细管内有许多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幼稚阶段的靠近管壁基膜,发育愈成熟的愈 靠近管腔,依次称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曲精细管 在靠近纵隔的地方汇合成直精细管,进入纵隔交织成睾丸网,由此发出10余条输出管,穿 出白膜后形成睾头。 曲精细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为间质细胞,间质细胞能产生雄性激素—睾丸酮,其生理作用是: 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并促进副性征的出现。 精巢的系统发生 (1)七鳃鳗:其成体具有单个精巢,不具有特别的生殖管道。 (2)软骨鱼:具有一对精巢 (3)硬骨鱼:其精巢成对,其发育根据外形和组织性一般分为6期 第1期:性腺未发育,用肉眼不能分辨雌雄性别,切片中可见许多分散的精原细胞。 第2期:精巢呈细带状,血管不显著,呈浅灰色。 第3期:已膨大为圆柱状,血管发达,精巢已和成熟状态时一样,呈白色。精细胞中已出现 初级精母细胞。 第4期:呈乳白色。精细胞中已有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第5期:充分成熟。轻压鱼腹,即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体外,各精细管中都充满着成熟的 精子。 第6期:生殖期已过,精巢萎缩成细带状。 (4)两栖类:精巢的形状和动物的体形相关,无尾两栖类,生殖腺呈卵圆形(青蛙)和短 柱状(蟾蜍)。精巢内分小叶,每一小叶中的生殖细胞处于同一发育阶段,例如,一个小叶 中包含的全部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另一小叶中包含的全部是精子细胞。 爬行类:具有一对精巢,呈卵圆形。每一曲精细管内有许多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接近成 熟的移近官腔。 鸟类:精巢的大小随生殖的周期性而有很大差别。春季随光照时间的日益延长,鸟类进入繁 殖期,精巢的体积增大很多。 (二)卵巢 卵巢的系统发生 (1)软骨鱼类:卵生种类具有一对卵巢;胎生种类(如星鲨)仅右侧卵巢正常发育,左侧 卵巢萎缩。软骨鱼一次产卵很少,卵大,卵黄也多,仔鱼的成活率很高。 (2)硬骨鱼的卵巢大多是成对的,但也有些仅一侧具有功能。多数种类的卵巢是空心囊状。 排卵时,卵排入卵巢腔,而不是排入体腔,由卵巢壁本身延续成输卵管。硬骨鱼的卵巢发育 阶段,一般也分为6期。 (3)两栖类 卵巢成空心囊状,卵巢中心有很大的淋巴腔隙 (4)爬行类 具有一对中实的卵巢 (5)鸟类 大多数鸟类仅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并具功能,右侧卵巢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曾经形 成,但后来退化了。成熟的卵巢,卵细胞突出卵巢表面,因而使卵巢呈一串葡萄状。 (6)哺乳类 具有一对中实的卵巢,有分界清楚的皮质部和髓质部。哺乳类的卵巢较小。 哺乳类卵巢位置 位于腹腔内,腰下部。 卵巢结构 卵巢最外面包有一层生殖上皮,上皮下为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剖开卵巢,可见它的外周是 皮质,由间质细胞和各级卵泡构成,因此又称卵泡区。中央是髓质,髓质中含有许多血管、 淋巴管、神经、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根据卵巢里卵泡的形态和不同发育阶段,可以把卵泡分为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 母细胞和成熟卵细胞等类型。 卵细胞成熟时移到表面,卵泡破裂,破开卵巢壁,卵进入腹腔,这个过程叫做排卵。排出的 卵随即被吸入输卵管的喇叭口。卵子排出后,卵泡塌陷,残留的卵泡细胞,在脑下垂体前叶 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形成黄体。如卵未受精,则在排卵不久后黄体开始 萎缩,成为白体;如卵受精,黄体存在时间长,成为妊娠体 卵巢既是产生卵子也是产生雌性激素的地方。卵泡细胞能分泌动情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刺激 子宫、阴道和乳腺的生长发育及副性征的出现。黄体细胞能分泌黄体酮,可以抑制其他滤泡 的成熟和排卵,并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乳腺的发育,为受精卵的植入和妊娠准备好条件。 各种动物的卵巢 马的卵巢:为豆形,体积如鸽蛋大,成熟后卵巢的一边(自由边)内陷形成排卵窝,朝向内 侧的输卵管伞。 牛的卵巢:为椭圆形,没有排卵窝,如青枣大,排卵以后多不形成红体,黄体往往凸出于卵 巢表面。其位置在两侧子宫角尖端的外侧下方。 羊的卵巢:比牛的圆,体积也小,其他特点同牛。 猪的卵巢:有很发达的卵巢囊,卵巢和输卵管伞有时被包在卵巢囊内,其形状随机体成熟的 程度而有不同。幼小母猪卵巢的形状极似肾脏,接近性成熟时为桑椹形,达到性成熟时似串 状葡萄。 生殖管 (一)雄性生殖管 精子排出体外的3种途径: (1)没有生殖管道,成熟的精子先排到围鳃腔或体腔,再由腹孔或生殖孔排出体外,这一 类代表最原始的情况 (2)由生殖腺壁本身延续成生殖管,以硬骨鱼为代表。中肾管仅做输尿之用 (3)借用中肾管,这是脊椎动物中最普遍的情况。除硬骨鱼外,一般雄性无羊膜动物的中 肾管输尿也兼输精。 鲨鱼的输精管例外 中肾管仅作为输精管,另外形成多条副肾管输尿 羊膜类动物因有后肾,后肾管专作输尿管 中肾退化,残余部成为旁睾和附睾附件,雄性的中肾管已完全失去输尿的功能,专作输精作 用,改称输精管。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动物 附睾尾与输精管相接 (二)雌性生殖管 包括一对肌肉质的管道,借输卵管系膜悬挂于腰部体壁上。生殖管的前端并不直接与卵巢连 接,而是以喇叭口开口于体腔,生殖管的后端通泄殖腔,或以阴门开口体外。 输卵管 圆口类 雌雄性均没有生殖管。成熟的卵子穿过生殖腺壁进入围鳃腔或生殖孔,通过腹孔或生殖孔排 出体外,在水中和精子相遇。进行体外受精。 软骨鱼 有一对输卵管,左右两侧输卵管前端相合,以一共同的喇叭口开口于体腔。输卵管后段变粗 成为子宫,末端开口于泄殖腔。体内受精。 硬骨鱼(例外情况) 输卵管是卵巢壁本身延续成管。成熟的卵子排出体外,体外受精。 两栖类 是一对长而歪曲的导管,最前端呈漏斗形,开口于靠近肺基部的体腔中,后端膨大成子宫, 开口于泄殖腔内。输卵管壁富有腺体,分泌胶质,包裹卵子形成胶质的卵膜,体外受精,体 外发育。 蛤蟆油又称田鸡油,是两栖类蛙科动物。中国林蛙的雌性成蛙的输卵管经加工干燥而成。是 我国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虚损,解劳热,沿身体衰弱,产后气虚百病。 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鸟类 输卵管仅左侧保留。输卵管是一条长而歪曲的管道,其粗细因年龄和是否在产卵期而有很大 变化。根据构造和功能的不同,输卵管可以分成5部分: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和阴道。 输卵管伞呈漏斗状,伞的边缘薄而不整齐,形成皱褶,精子通过输卵管上行受精。 蛋白分泌部是输卵管最长的部分,在此处形成蛋白。 峡部是蛋白分泌部和子宫交界处较狭的部分,构造似蛋白分泌部,但纵褶不显著,在峡部形 成内、外卵壳腺。 子宫,这是输卵管最膨大的部分,粘膜形成深褶,肌肉层比较发达,另有壳腺,在这里形成 硬的卵壳。 输卵管终段是短的阴道,阴道的肌肉比较发达,强有力的收缩可以把蛋排出体外。鸟类全是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子宫 位置: 直肠与膀胱之间。 哺乳类的子宫类型: 1、双体子宫:2个子宫,两子宫有一个共开口与阴道相通,例如鼠 2、分隔子宫:二子宫在底部靠近阴道处已合并,以一共同的孔开口于阴道,例如猪 3、双角子宫:子宫合并的程度更大,子宫的近心端仅有两个分离的角。例如牛 4、单子宫:两子宫完全愈合为单一的整体,例如人,猴。产仔较少 犬子宫特征 猪子宫特征 马子宫特征 奶牛人工授精: 母牛的准备。将母牛置于保定栏内,把牛尾拉向一侧,用温水冲洗奶牛外阴部,再用2%的 来苏尔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消毒液。 输精。操作者提前将指甲剪短修平,两手及手臂充分洗净消毒,手指并拢成锥形,缓缓插入 直肠,排除宿粪,一般用左手伸入直肠后,手心向下,手掌展开,手指微曲,在骨盆底部下 压,先找到像软骨一样手感的子宫颈,然后握住子宫颈后端,左手肘 臂向下压,压开阴裂,右手持输精枪,由阴门插入。先向上前方插入一段,以避开尿道口,然后再向前方插入至子 宫颈口,左右手配合绕过子宫颈螺旋皱褶,通过子 宫颈内口,到达子宫体的底部,然后将 输精枪再向后稍微后撤一点,推动输精枪直杆,将精液注入子宫内,最后缓慢抽出输精枪。 整个输精完毕。 副性腺 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尿道球腺和前列腺,其分泌物参与精液的形成。动物的精液即是由 精子和精清两部分组成,而精清即为副性腺的分泌物。 精囊腺—马呈囊状,其他动物为复管状腺或管泡状腺。分泌物是弱嗜碱性的黄白色粘稠 液体,占精清的大部分,含有丰富的果糖,具有营养和稀释精子的作用。 前列腺—位于精囊腺的后方。为复管状腺或管泡状腺,分腺体部和扩散部。外包结缔组织被 膜,被膜伸入实质将腺体分成若干小叶。分泌物含有前列腺素,作用广。使精液呈现出特殊 的腥臭味,呈碱性,可中和酸性的阴道液,能刺激精子,使精子活跃起来。尿道球腺—为复 管状腺或复管泡状腺。腺上皮有分泌机能,分泌物为粘性液体,由粘液和蛋白样液组成,含 透明质酸酶,分泌物参与精液的形成,并有冲洗、润滑尿道的作用。
/
本文档为【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期末复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