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2017-11-12 13页 doc 29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之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情透析】 “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重点】 1、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2、作者的思...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之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情透析】 “评价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重点】 1、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2、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 3、作品的意义(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4、审美情趣及情感基调:格调的高雅或是平庸、高亢激昂或是凄凉低沉等。 【精题再练】 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玉花:喻雪花。 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第 1 页 共 8 页 【】 1.【示例】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2.【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考点讲堂】 一、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还乡诗等。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首先,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再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最后,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感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贵人” 第 2 页 共 8 页 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边塞征战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是大有帮助的。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多悲壮,几多忧伤。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可统治者却软弱无能,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多的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和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更多了一些凄凉,一些惆怅。 4、怀古咏史诗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产生了,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等;杜牧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等。鉴赏咏史诗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最主要的是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王昭君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的心理。 5、送别诗 以送别亲人、友人为题材,既表达人所共有的亲情友情,也抒发自己在特定时空背景下 第 3 页 共 8 页 独有的情感。有豁然开朗、意气风发的,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大多数还是写离别的依恋、悲伤,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还有一部分送别诗是“惜而不伤”的,虽充满依依惜别之情,但并不悲伤,反而透露出一种诗情画意,充满友情的深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2、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陆游《愤》。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超尘脱俗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 5、生活杂感 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典例探究】 一、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 提问方式: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第 4 页 共 8 页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例1(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全诗围绕溪水写景:琅琊山上的积雪化为融融春水流入了琅琊溪~一座木桥横跨两岸~游客信步桥上~但见片片落花随溪水自上游飘来。几幅画面融情于景~在宁静悠远的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答题步骤】 1、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2、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诗“××句(联)写了×××”。 3、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二、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 例2(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样卷答案 标准答案 答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答题要点:?喜爱幽静;“人意静”“雾生案 思想情感 寒”等?亲近自然:“临水”“稍见日开”比 等?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自较 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第 5 页 共 8 页 样卷评分:1分 分 评析 析 本题题干明确告诉我们:本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这就要求归纳出多种情感,点 并分析。样卷答案不仅情感答得片面,而且没有具体的分析。 评 思 首先,点出情感(注意概括出来),如:?喜爱幽静?亲近自然等。其次,要结合诗路 句,具体分析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如:?喜爱幽静;“人意静”“雾生寒”等。 探 究 【答题步骤】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2、揭示主旨,解释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三、分析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例3、(2008?湖北)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案】(4分)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一招制胜】 全面准确把握作者观点及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做到知人论世。 知人: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 第 6 页 共 8 页 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论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仇多了。 【随堂演练】 1、(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2、(2012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一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那:同“哪”。?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答: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2010?杭州学军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不一样。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苦;后者以春天的“二 第 7 页 共 8 页 月花”来与枫叶形成对比,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 (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 答: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出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出愁苦的心情。 第 8 页 共 8 页
/
本文档为【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