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王家西圈

2017-12-02 10页 doc 26KB 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王家西圈王家西圈 位于临朐县城东南13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东邻王家东圈村~西与河北村隔丹河相望~北与东半中、红庙子村接壤~南连大辛中村和辛寨村~东红公路从村前穿过。全村地势低洼~三面有河流围绕~一面靠岭~故村名带一“圈”字。 元朝以前~这里就已立村~曰带溪村~立村时间无考。居民中有潘、宋、曾等姓氏~其后裔不知何时迁往何地。元末起义军将领续继祖~在此驻军~建造了元帅府等一大批建筑物~本人也安葬于此。后世称其为元帅府、元帅墓。明嘉靖年间~王氏十世祖王英~自柳山洋河迁至于此。随后~续氏外出做官不归~王氏接收其全部家产。19...
王家西圈
王家西圈 位于临朐县城东南13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东邻王家东圈村~西与河北村隔丹河相望~北与东半中、红庙子村接壤~南连大辛中村和辛寨村~东红公路从村前穿过。全村地势低洼~三面有河流围绕~一面靠岭~故村名带一“圈”字。 元朝以前~这里就已立村~曰带溪村~立村时间无考。居民中有潘、宋、曾等姓氏~其后裔不知何时迁往何地。元末起义军将领续继祖~在此驻军~建造了元帅府等一大批建筑物~本人也安葬于此。后世称其为元帅府、元帅墓。明嘉靖年间~王氏十世祖王英~自柳山洋河迁至于此。随后~续氏外出做官不归~王氏接收其全部家产。1942年~杜氏自蒋峪西圈村迁来。因王姓人口众多~加之村庄南邻九曲河~经村西入丹河~北傍带溪水~东倚荆埠岭~成“圈”状~清康熙18年,1679,将村名带溪村改曰王家圈。 明嘉靖三十年,1551,以前建制已失考。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清光绪十年(1884)均属青州府临朐县仁寿乡大山社~清光绪十一年,1885,至1912年~属临朐县仁寿乡辛中社~1912年至1930年~属临朐县七贤区辛中社~1930年至1938年属临朐县第二区辛中社~1938年至1945年~属临朐县第二区辛中乡~1945年1月至7月~划归临东县盘阳区。1945年8月重归临朐县盘阳区至1950年。1951年至1955 年~属临朐县第三区,盘阳区,辛寨乡。1956年至1958年2月属临朐县辛寨区辛寨乡。1958年2月至9月~属临朐县辛寨乡。1958年9月至1984年4月~属临朐县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4月至今~属临朐县辛寨镇。 经过近500年的繁衍生息~全村现有王、陈、杜、郭、李、郎、邵七姓~人口2200余人~580户~均为汉族。其中~王姓占总人口的97%以上~有14户信奉耶稣教。与王家圈东村系一个自然村~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村~素有“河西茹家大庄~河东王家圈”之说。也是全县有名的“武术之乡”~“建筑之乡”~“家俱之乡”。 “武术之乡”全县闻名~与东城街办的窦家洼齐名~素有“北有窦家洼~南有王家圈”之说~省市县三级确认。村民习武起始年代无考~近代主要以王之君、王法九两人为主要核心。1945年冬天~王法九在北门里老丝厂办了40多人的成年人习武班~王之君在前街王兰田的南屋里办了30多人的青年习武班~后来根据情况改成分散学习~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随着影响的扩大~附近村庄的青年以及单位的职工也来习武。1959年~王法九被聘为辛寨完小的武术教师~1960年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辛寨完小40人的武术演队~获得了“武术先锋”锦旗。随后~县宣传部、县体协、文化馆的领导也来观摩指导~县长郑志英也亲自给予批示支持~1977年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来村观摩验收~随后正式命名王 家圈为“武术之乡”。2006年6月~临朐电视台“百姓直通车”栏目组专采访了王法九老人~时近86岁高龄的老人~舞起刀枪来~仍然刚劲有力~呼呼有声~展现了王家圈“武术之乡”一代宗师的风采。 该村的建筑业历史悠久~村民学习建筑技术人众多~特别是1935年左右~村里闯关东的人大部分被日军抓去做劳公~从中也学得了一部分建筑技术。1970年~村里成立了建筑队~随后建筑队以其良好的信誉~过硬的质量~先后建设了县园艺场仓库、白塔医院门诊病房楼、七贤医院门诊病房楼、五井煤矿宿舍楼、县副食品公司沿街楼,现在的华兴超市,、县缸套厂车间、宿舍楼、冶源医院门诊楼、县硬质合金厂车间等。1976年2月~辛寨公社成立社办企业~该村建筑队整体划归辛寨建筑社。截至现在~辛寨建筑公司的经营骨干基本上都是该村村民~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之乡”。 发达的建筑业离不开木工的合作~该村也是全县闻名的“家具之乡”。1966年~村里成立了以王洪田、王法九、王法著为首的木业组~随后广收村里的青年到组里学习木工技术~木业组的业务范围很广~潍坊、临朐的很多单位都留下他们的身影~附近的村庄、镇上的各个单位也是服务对象。在当时~这个木业组远近闻名~人最多时达到60多人~以后第二代、第三代木工学习者的出现~全村掌握木工技术的 村民达到了200多人。随着形势的发展~1983年~木工组解散~各人在各自的家中继续木业加工。1986年冬~村委在东红公路西侧开始家具市场~一部分木工加工户迁移到市场内~1990年~村委又在东红公路东侧规划了第二期家具市场~全村所有木业加工户都进入了市场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村的家具经营进入了快车道。1993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王家圈家具工业园”~该村的家具销售到全省各地~特别是在临朐县~想要买家具~第一要去的地方就是王家圈~至今在县城各个家具展销门市上~都有该村家具出售。 随着形式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王家圈这一自然村~因其人口众多~地域阔大~不便管理~上级政府于1953年将其一分为二~划分为王家西圈、王家东圈两个行政村。 该村时设3个农业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1958,~村改大队~称王家西圈大队~下设10个生产队~一个技术队。 1985年~砖厂取土~在村南发现一唐代墓葬~证明唐朝已有人在此居住。村中心有元末续元帅楼一座~古楼三层~通高15米~东西长8.22米~南北宽4.55米~系元末起义军将领续继祖所建。元帅府原门前一对石鼓~雕刻细腻~纹理清晰~犹存。村西有其墓葬~墓前石人、石马、石猪各两对~牌坊、龟驼碑、石表各一座~文化大革命初期俱毁。现村民手中珍藏明天启六年分家文一份~文中记录了当时该 村的土地范围~是一份珍贵的人文资料。双溪桥~明朝以前所建~现存村东北角~半埋于地下。万寿庵在村北~仅存遗址。2008年5月、12月~临朐县电视台《发现临朐》专题栏目组分别以《神秘的古楼》、《走进王家圈》为标题~对元帅楼和该村进行了专题报道~潍坊电视台《30分钟故事会》栏目也分别进行了转播。 全村共总面积2176亩~其中民居占地350亩~民营企业占地240亩~耕地1586亩~多为红褐土~地势平坦~系冲积平原。村西有一丘陵~俗称西岭。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80年代以前~种植过黄烟、地瓜。1965年~种植过一季水稻。现有少量果园、葡萄园、蔬菜大棚。农作物亩产均在1000公斤以上。 家庭养殖以传统的畜禽猪、鸡、鸭、奶牛、羊为主~其中较大规模的户有16家~正常年份户均收入2至3万元。 民营企业、服务业以建筑、木器、运输、硬质合金、汽车配件、地毯加工、饭店、理发椅、化工设备、机械维修、商店等为主营业务~民营企业从业者186户~其中~辛寨镇骨干企业之一山东卧龙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原名临朐卧龙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占地90亩。现有员工236人~其中残疾职工100余人。主导产品是“龙源”牌硬质合金、矿山地质工具、碳化钨粉、钴粉以及各类钴盐、镍盐等产品。公司于2005年通过了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 认证~于2006年成立了市级企业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现已发展成集回收、再生、研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综合性企业~开发研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择性电化学中解法回收废旧硬质合金工艺技术~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硬质合金回收基地。先后成为中国钨协硬质合金分会、中国钢协钎钢钎具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协会、中国煤机协会的会员。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是2006年临朐县唯一一家被市评为市级开发中心的研发中心。公司产品被中国社会调查所评为“全国用户满意首选品牌”~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印度、印尼、土耳其等多个国家。2006年被山东省银行业协会授予“最佳信贷诚信客户”称号。2006年底~公司又与意大利客商在城关街办合资新上山东中意卧龙硬质合金公司~项目占地50亩~投资4000万元~新建厂房9500平方米~当年投入生产。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税25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温阳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热心慈善捐助公益事业~先后捐款建校、修路等近30万元~其中~为临朐县慈善总工会一次捐款10万元。 1987年7月~在东红公路西侧~设立工业园区~部分工商业户入园统一经营。1992年9月~在东红公路东侧~续建工业园。1993年6月~镇政府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王家圈家具工业园区。全村拥有汽车、农用车137辆~拖拉机22台~ 收割、脱粒、粉碎机36台。1964年成立了木业组、副业组~1971年购买了第一台拖拉机。1979年7月~成立砖厂。 1973年9月~全村通电~户户用上电灯。1958年~区公所住该村~架通临朐-辛寨-王家圈通信线路~同年村委安装了电话。1975年~村民王汝梨购买了第一台电视机。1979年10月~开始新村规划~至1990年~基本建设完毕。1995年~全村通上有线电视网。现全村每户都有电话和电视机。2005年10月~安装自来水~入户率100%。 该村地势低洼~饱受水害之灾~结合兴修水利~把村北的涝洼地划片成方~挖掘排水沟~修建机耕路~进行了统一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打机井100多眼~在旱灾之年~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1951年~区政府调集全区村的村民~帮助改造了500余米的河道~并筑河坝~使村民免受洪水威胁。1975年10月~再次改河~取直河道~余土覆盖旧河道~新增土地200余亩。1976年7月~建成第一座连接东红公路的大桥~1990年5月~建设第二座大桥~使之与村内大街青年路连接~方便了村民出行。2004年5月~投资十万元~修建了长1.1公里的排水沟~彻底解决了村内雨季内涝的问题。1994年9月~村民利用义务工~对青年路进行了初级硬化。1991年1月~40人自愿捐款~安装路灯9盏。2004年6月~投资27万元~对青年路进行了高标准硬化。2007年8月~投资36万元~对村内5条南北大街~一条东 西大街进行了硬化~总计3.5公里。同年11月~全村安装路灯86盏~投资2.6万元~所有干道实现了亮化。2008年3月~新上变压器一台~改造两台~增加电力容量240千瓦。同年10月~县直包村工作组临朐县委组织部来该村帮扶~帮助修建了通往红庙子村的连村路1.3公里~协调筹资32万元。同时开工建设王家西圈社区服务中心~包括高标准卫生室、村委办公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以及便民服务大厅~总投资60万元。 清朝末年~设有私塾。1930年~成立学堂。1950年~组建小学~1951年第一次在村北建设教室12间~办公室1间。1958年~辛寨完小迁入该村~1964年回迁辛寨。校舍几次易地。1969年~在村南第二次建校舍18间。1986年7月~小学再次南迁至村庄河边~共建校舍30间。1965年~辛寨公社农技中在该村成立~后迁至辛寨。1970年~东、西圈联办初中~称王家圈联中~以后附近村庄河北、朱家庄子、王梨花庄子、小山、埠西、龙泉、大辛中、小辛中等村的学生来此就读。1996年全镇教学资源统一规划~该初中撤销。2003年7月~东、西圈小学合并。2007年8月~山东万宝乳业有限公司、山东卧龙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各捐款10万元~在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也积极响应~在原小学的地址上~修建1200平方米高标准教学楼一座~平房18间~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厕所12间~硬化路面1500平方米~总计投资120 万元~2008年7月全部投入使用。三次大型公益事业~在外工作人员及村民积极配合~踊跃捐款。王明阳贡献突出~先后帮助协调资金80余万元~王岳阳协调资金5万元。个人捐款1万元以上的有:王益苓、王法沂、王汝福、王升阳、王明阳、王雪阳、王亓昌、王亓业。随后王雪阳再次捐款2万元为小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王汝富捐款3万元给小学配备微机20台~捐资助学的道德风尚在本村蔚然成风。 1946年始~老中医王汝梅~在村行医。1961年设卫生室~配医务人员2人。现有卫生室一处~130平方米~设施配套齐全~医务人员3人~全村97%的农户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该村历代重视教育~清末~出了王葵等11名秀才。解放后~考出本、专科以上毕业生135人~其中硕士生8人~博士生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王益苓: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汝业:新疆军区哈密军分区政委,王亓志:总参军需装备研究所政治部副主任~正团级,王宋阳:济南军区某部仓库副主任~副团级,王西晨:交通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副团级转业。王亓昌:齐鲁石化总公司晴纶厂厂长、党委书记,王雪阳:上海泰航船舶科技总公司总经理,王汝宗:潍坊市地铁局副局长,王汝照:潍坊市水利局水利设计院党委书记,王亓超~副团级转业~现任潍坊市高新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汝展~现任山东省精神病 院副院长,王汝瑞,现任烟台市天元棉麻公司总经理,王亓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常务理事~泰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王志远、王树理、王汝乾三位烈士为国捐躯~1995年、2002年~王亓刚、王军海两人在部队因公牺牲~家属均享受烈士待遇。 建国后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王法泽(1955-1975.12), 王汝兰,1976.1-1983.9,~王川阳,1983.9-1988.3,~王云阳,1988.3-1997.8,~王连阳,1997.8-1999.12,~王云阳,2000.1-2001.7,~王银阳,代理~2002.3-2003.6,~王汝兰,2003.6-2007.7,王汝敏(2007.7至今)。担任村长、村主任的有:王法彬,1946-1954,~王法泽,1955-1958,~王乐全,1958-1972.12,~王川阳,1973.1-1983.9,~王云阳,1983.9.9-1988.3,~王连阳,1988.3-1997.8,~王汝志,1997.9-1998.5,~王国阳,1998.6-2003.6,~王汝兰,2003.6-2007.7,~王汝志,2007.7至今,。 附件1: 泰五祖的善人牌 我八世祖问礼公,号泰五,后世称泰五祖.他是大清康熙时代人,挂过善人牌,约生于1610年~卒于1690年。定为乡饮耆老,去世后入乡贤祠,几百年受人崇拜.其事迹亦载于临朐县光绪志节行部第266页,敬录如下: 王问礼,性纯笃,不苟言动。家饶於财,礼接文士,寒畯者 助以膏火.尤好济人,待以举火者无算,不能婚丧者辄资之。偶遇客彷徨于路,将自经,问礼亟止之,乃贾人遇盗被劫者也.引至家,厚资之归.其后客辇数车财物来酬,问礼坚却无所受。年至期颐,子孙蕃衍,皆有士行。 此文言简意赅,记载了泰五祖多项善行,为使后人更加具体了解,有些情节需作进一步说明。 一、文中的家饶於财,从现存的天启六年的析产文书上可见端倪。泰五祖系洪都之子,禄祖之孙,单所承祖业即可富甲一方,何况还有发展,家富可知。 二、泰五祖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济贫扶困,广行善事,救助了落难的远地商人,而又施恩却报。有此德行,挂善人牌受之无愧: 另外,在施恩确报的细节上,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 一是泰五祖对酬报"坚却无所受",那商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把金银藏在花盆土底下,假托送花,泰五祖收下了,不久盆花枯萎,倒盆土才发现了秘密,于是一张诉状把商人告上了公堂。县官经过审案,明白原委,很受感动,就给泰五祖申请了善人牌。 另有人认为:泰五祖性纯笃,客人送酬与我家却酬,同是高尚行为,都是心情舒畅,不会打官司。再说,从收下花到发现金银,少说也要20天,送花人早已离去,官司也打不成。很有可能是,泰五祖社会声望很高,这次施恩却报,事迹感人, 肯定当时广为流传,反映到上级,就赐了善人牌。 两种说法都让人高兴,无论传奇描述和科学推理,都是对泰五祖的尊崇,都是好心。都证实了泰五祖施恩却报的高尚品行。泰五祖成了当时社会名人,入了乡饮耆老行列,去世后入了乡贤祠,几百年受人崇拜。 文中的子孙蕃衍,皆有士行,更是事实。泰五祖计6子、12孙、18曾孙。应、仕二龙之后,同族人问信、问仁后裔留住王家圈,起龙之后分居县内陈家上庄、吕家庙、王梨花庄子、蒋峪山头子、西蒋峪、牛河等村,总数已超过4000多人。族中确是人才济济,皆有士行。全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太原、济南、青岛等城市,甚至台湾及海外,都有泰五祖的后裔在繁衍生息。 泰五祖宅心仁厚,光施恩泽,不求回报,但天道酬善,果非虚言,插柳成荫,亦千古真理也。 注:乡饮耆老——清制,每岁由全县选访年高德勋的士绅,详报督抚,举行赐酒仪式,称乡饮。参与者由官方造册报礼部备案。耆老系尊称。 附件2: 王 法 九 简 介 王法九~男~,1920.2---2008.8,~自幼习武,从师王清斋(安丘人)在沈阳学练,回家后亲授其5个子女.建国后,多次参加县、地、省武术表演比赛。利用冬闲辅导本村和邻村20多名男女青年习拳练武。1976年~在大队的帮助下~组织本村300多名男女青年参加武术活动。该拳种特点是以采、 搂、劈、挂等基本手法~结合各种步式构成套路~动作快速连贯灵活~攻防严谨。单练套路有黑虎拳、大翻车、小虎燕、地功五子、齐门十剑,对练有单刀破花枪、双刀破花枪、双打对棍、双打对练,器械有九节鞭、双刀、滚趟刀、行者棒、花枪、春秋大刀等。 李亘王家圈建万寿庵碑记 附: (原注:李亘,字元贞,号缄三,壬午科举人,祀邑卓行祠,清康熙人。) 此地旧无神祠,岁时伏腊,吉凶祈祷,乡之人弗便也。佥盍建诸。庠生陈维藩首其事,卜地得吉矣,陈生梦有凤辇霓裳,羽幢葆盖者临其地。醒曰:“此大士像也。或慈航普度,以大造我乡人乎”。于是,富者捐资,贫者效力,正殿配廊,僧房经室,不日焕然矣。庙甫成,而有神泉之异。泉出庙不数武,清而澈,甘而冽,饮之可愈诸疾。近汲者,远取者,祈祷而报赛者,趾相错也。顾尝疑之。苏公有言:“神之在天,一如水之在地中,无乎不在,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已理也哉,”今此庙之建,既有神以示其儿,且木石之工,以谩语获罪,奔走之役,以怠事受谪,其罚也若向,其释也若掇,而此泉之灵应,又彰明昭著如是,岂神欲此工之就,微露其奇,以速之欤!抑比乡之人,敬神如神在,而遂有相为感召者欤!噫嘻!是则然矣。然天下事,未有不天地人相合而成者。其未成也,若相待,其既 成也,若相结。此村流水横其前,高丘镇其后,群峰罗列,左右如屏,其钟于地者优矣;里多长者,野无游民,力田孝弟,弦诵诗书,其蓄于人者厚矣。故阴阳合,而风雨时,田禾嘉,而疬疫少,比年以来吉祥为多。然则神盖微示其奇,以见天道之福善,而地气人心相与以有成,而共享神惠于永哉!故予为之记,其异如此。 撰稿:王汝敏
/
本文档为【王家西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