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201208100840576894)

2019-04-06 38页 doc 550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201208100840576894)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建立本计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开展计量标准的量传与溯源。建立计量标准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本项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望远镜、恒温油槽、冰点槽等。 (2)工作原理:采用比较法将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同置于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与被检温度计的...
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201208100840576894)
一、建立计量的目的 建立本计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企业内部开展计量标准的量传与溯源。建立计量标准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本项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望远镜、恒温油槽、冰点槽等。 (2)工作原理:采用比较法将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同置于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读取标准与被检温度计的示值偏差。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量标准器 名 称 型 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准机构 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0~50)℃ MPE: ±0.15℃ 北京玻璃研究所2-3064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50~100)℃ MPE: ±0.15℃ 北京玻璃研究所3-371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100~150)℃ MPE: ±0.25℃ 北京玻璃研究所4-109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150~200)℃ MPE: ±0.25℃ 北京玻璃研究所5-117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200~250)℃ MPE: ±0.35℃ 北京玻璃研究所6-469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标准水银温度计 棒式 (250~300)℃ MPE: ±0.35℃ 北京玻璃研究所7-169 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一年 主要配套设备 恒温油槽 HCW-Y (室温~300)℃ 温差U=1mK 波动度U=2mK 山东省计量仪器厂2007027 榆林市计量测试所 一年 读数望远镜 DWJ-Ⅲ型 (0~300)mm   常熟市通讯电缆复合厂NO:070481     冰点槽 自制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水银温度计 测量范围 : (0~300)℃ 最大允许误差: (0~50)℃ : ±0.15℃ (50~100)℃: ±0.15 ℃ (100~150)℃: ±0.25℃ (150~200)℃ : ±0.25 (200~250)℃: ±0.35 ℃ (250~300)℃ : ±0.35℃   五、环境条件   项 目 要 求 实际情况 结论   温 度 (15~35)℃ (18~25)℃ 合格   湿 度 ≤85%RH (35~75)%RH 合格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上 一 级 计 量 器 具 本 级 计 量 器 具 下 一 级 计 量 器 具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 测量范围:(0~300)℃ 0.1分度及以下 双金属温度计 测量范围:(0~300)℃ 准确度: 1.0级及以下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通常用观测值的实验标准差S(y)来表示。 分别选取0.1分度的温度计,以100℃、200℃、300℃为测量点,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重复测量10次,各次测量的示值偏差如下:   观测点 测得值 序号 100℃ 200℃ 300℃   1 0.16 0.13 0.17   2 0.16 0.14 0.18   3 0.15 0.13 0.17   4 0.16 0.13 0.18   5 0.15 0.14 0.18   6 0.16 0.13 0.17   7 0.15 0.14 0.18   8 0.16 0.13 0.17   9 0.16 0.13 0.17   10 0.16 0.14 0.17   0.157 0.134 0.174   0.0048 0.0051 0.0051   根据实验标准差: 计算结果如上表所示。 此次测得重复性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故重复性考核合格。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取0.1分度的三支玻璃液体温度计为被测对象,每隔3个月,用该计量标准进行一组6次的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 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共观测4组。取4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计量标准在这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考核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测量 1 2 3 4 5 6 平均值 时间 值     100℃ 0.14 0.15 0.14 0.14 0.15 0.15 0.145 2012年3月 200℃ 0.15 0.16 0.15 200.17 0.16 0.16 0.158   300℃ 0.13 0.18 0.17 0.17 0.18 0.17 0.177   100℃ 0.13 0.15 0.14 0.14 0.15 0.15 0.143 2012年6月 200℃ 0.15 0.16 0.14 0.14 0.16 0.16 0.152   300℃ 0.18 0.18 0.17 0.17 0.18 0.17 0.173   100℃ 0.14 0.13 0.14 0.14 0.13 0.14 0.137 2012年9月 200℃ 0.16 0.16 0.17 0.17 0.16 0.16 0.163   300℃ 0.18 0.18 0.17 0.17 0.18 0.18 0.177   100℃ 0.14 0.15 0.15 0.15 0.15 0.15 0.148 2012年12月 200℃ 0.15 0.16 0.16 0.17 0.16 0.16 0.160   300℃ 0.18 0.18 0.18 0.17 0.18 0.18 0.178                   根据以上表中数据知,测量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均小于第九项评定中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所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符合要求。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示值修正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1.2 测量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 100℃:  ≤0.030 ℃ 200℃      ≤0.050 ℃ 300℃      ≤0.060 ℃ 1.3 被测对象: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其技术指标见表(一)。 表(一)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指标                                  ℃ 感温液体 温度计上限或下限所在温度范围 分 度 值 0.1 0.2 0.5 1 全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 有机液体 0 ~ 100 ±0.4 ±0.5 ±0.5 ±1.0 水银 0 ~ 100 ±0.2 ±0.3 ±0.5 ±1.0 100 ~ 200 ±0.4 ±0.4 ±1.0 ±1.5 200 ~ 300 ±0.6 ±0.6 ±1.0 ±1.5             1.4 测量条件:恒温油槽工作区水平温差≤0.012℃ 1.5 测量过程:用比较法将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置于恒温油槽(或冰点槽)中,待示值稳定后,按标准器    被检1    被检2    被检3      ‥‥‥被检N    标准器的次序,然后再按相反顺序回到标准,读取温度计示值(这样读数作为一个往返),每支温度计往返1次共读数2次,分别求得标准和被检的示值的平均值,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 数学模型 χ=δ - =( )- 式中:    χ—被检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修正值,℃。 δ — 实际温度值与被检定点标称温度值的偏差,℃。 — 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偏差平均值,℃。 — 标准水银温度计  的示值修正值,℃。 — 被检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温度示值偏差平均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3.1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的评定 标准不确定度u( )由三个不确定度分项构成 3.11测量重复性 u( ) 该项不确定度的来源如下:恒温槽中的温度波动,标准温度计的短期不稳定性等均会引起温度计检定结果的不重复。采用重复测量多次检定直接求出合成的不确定度。 本次检定中用一支标准5支被检作等精度多次测量,用下列公式2计算求出标准偏差数据如表二所示: (2) 表二是一支标准与一支被检(以0.1分度的温度计为例)同时插入恒温槽内作10次等精度测量的数据。另外4支0.1分度温度计及其他分度值的温度计各5支,可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各自的标准偏差。数据见表三,用公式3算出合并样本标准差。 (3) 式中:m—实验组数 表二  实验数据及各温度点的标准偏差S1(以0.1分度为例) 次数 标准℃ 被检℃ 标准℃ 被检℃ 标准℃ 被检℃ 100℃ 200℃ 300℃ 1 0.09 0.15 0.05 0.13 0.06 0.18 2 0.09 0.15 0.05 0.13 0.05 0.18 3 0.09 0.16 0.05 0.13 0.05 0.18 4 0.09 0.16 0.05 0.14 0.05 0.17 5 0.09 0.15 0.06 0.14 0.06 0.17 6 0.08 0.16 0.06 0.14 0.05 0.18 7 0.08 0.15 0.05 0.14 0.05 0.17 8 0.08 0.15 0.05 0.13 0.06 0.17 9 0.09 0.15 0.05 0.13 0.06 0.18 10 0.09 0.15 0.05 0.13 0.06 0.17 实验标准偏差S1 0.004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表三  其他温度计的实验标准偏差(左边标准,右边被检) 温度点(℃) 100 200 300 0.1分度 S2(℃) 0.004 0.004 0.005 0.005 0.005 0.004 S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5 0.005 S4(℃) 0.004 0.005 0.005 0.005 0.005 0.007 S5(℃) 0.004 0.005 0.005 0.005 0.005 0.005 0.2分度 S1(℃) 0.004 0.006 0.005 0.010 0.005 0.011 S2(℃) 0.004 0.009 0.005 0.009 0.005 0.009 S3(℃) 0.004 0.007 0.005 0.011 0.005 0.011 S4(℃) 0.004 0.010 0.005 0.010 0.005 0.011 S5(℃) 0.004 0.009 0.005 0.010 0.005 0.010 0.5分度 S1(℃) 0.004 0.021 0.005 0.026 0.005 0.026 S2(℃) 0.004 0.024 0.005 0.024 0.005 0.026 S3(℃) 0.004 0.016 0.005 0.024 0.005 0.021 S4(℃) 0.004 0.021 0.005 0.026 0.005 0.026 S5(℃) 0.004 0.024 0.005 0.021 0.005 0.024 1.0分度 S1(℃) 0.004 0.042 0.005 0.048 0.005 0.0042 S2(℃) 0.004 0.042 0.005 0.048 0.005 0.048 S3(℃) 0.004 0.048 0.005 0.0042 0.005 0.053 S4(℃) 0.004 0.042 0.005 0.052 0.005 0.052 S5(℃) 0.004 0.048 0.005 0.052 0.005 0.048               由公式(3)计算出标准的合并样本标准差SP( ) 实际测量以4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 u( )=SP( )/ v( )=5×(10-1)=45 计算后的数据填入表四 表四  标准不确定度u( )      (℃) 温度点 100 200 300 SP( ) 0.004 0.005 0.005 u( ) 0.002 0.003 0.003         3.1.2 温场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 )的评定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检定规程对使用恒温槽的温场部分有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检定时一般都使温度计的感温泡处于同一水平面,故只需考虑水平温场不均匀性产生的影响,使用的恒温油槽水平温场如下: 对于恒温油槽a=0.006℃    该分布服从均匀分布,故 u( )=0.006℃/ =3 ℃          不可靠程度估为10%,则自由度v( )=1/ =50 3.1.3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的计算 (4)              (5)        计算数据见表五 表五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 温度点(℃) 100 200 300 u( )(℃) 0.007 0.010 0.010 v( ) 60 60 60         3.2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的评定 该项标准不确定度是由于标准器的使用不确定度引入的。由规程可知,其不确定度为: 100℃  U99=0.03℃  200℃ U99=0.05 ℃;  300℃  U99= 0.06 ℃; 包含因子k=2.58,则 100℃:  u( )=0.03/2.58=0.0117℃;  200℃    u( )=0.05/2.58=0.0194 ℃  300℃  u( )=0.06/2.58=0.0233 ℃ 不可靠程度估为10%,则 =50 3.3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的评定 该项不确定度由2个分项构成。 3.3.1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的评定。 该项不确定度的来源如下:恒温槽的温场波动,被检温度计的短期不稳定性等均会引起温度计检定结果的不重复。采用重复多次检定可直接求出合成的不确定度。数据如表六及表七。由公式3可求出 。实际测量以4次测量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所以 u( )= / ×(10-1)=45 计算后列入表六。 表六标准不确定度u( )表                              ℃   温 度 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0.1分度 0.002 0.003 0.003 0.2分度 0.004 0.005 0.005 0.5分度 0.011 0.013 0.013 1.0分度 0.023 0.025 0.025         3.3.2被检温度计估读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u( )的评定。 由于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刻度线较粗糙,造成的读数无法在重复性中体现。由此引入不确定度的半区间为0.01分度值,服从均匀分布。则 0.1分度:  u( )=0.01/ 0.006 ℃ 0.2分度:  u( )=0.02/ 0.012 ℃ 0.5分度:  u( )=0.05/ 0. 029  ℃ 1.0分度:  u( )=1/ 0.058 ℃ 不可靠度估为20%,则自由度  3.3.3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u( ) 的计算。 (6) (7) 计算数据见表七所示。 表七标准不确定度u( )表                                              温度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u( )℃ v( ) u( )℃ v( ) u( )℃ v( ) 0.1分度 0.006 14 0.007 18 0.007 18 0.2分度 0.013 14 0.013 18 0.013 18 0.5分度 0.031 15 0.032 17 0.032 17 1.0分度 0.062 15 0.064 16 0.064 16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x==( )- 灵敏系数                  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于表八。自由度汇总于表九。 表八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     标准不确定度(℃)       定度分量 不确定度来源 100℃ 200℃ 300℃ Ci 100℃ 200℃ 300℃ u( ) 1.标准器重复性 2.温场不均匀性   0.007 0.010 0.010 1 0.007 0.010 0.010 u( ) 标准器的使用不确定度   0.012 0.020 0.024 1 0.012 0.020 0.024     0.1 0.006 0.007 0.007   0.006 0.007 0.007 u( ) 1.被检的重复性 0.2 0.013 0.013 0.013 -1 0.013 0.013 0.013   2.估值误差 0.5 0.031 0.032 0.032   0.031 0.032 0.032   1.0 0.062 0.064 0.064   0.064 0.064 0.064                       表九自由度汇总表                                    ℃ 温度点 100 200 300 v( ) 0.060 0.060 0.060 v( ) 0.050 0.050 0.050 v( )   见表七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输入量 、 与 彼此独立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 计算后列入表十所示。 表十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温度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0.1分度 0.016 0.024 0.027 0.2分度 0.019 0.026 0.029 0.5分度 0.034 0.039 0.042 1分度 0.064 0.068 0.069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的计算见公式(9)数据见表十一。 (9) 表十一有效自由度     温度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0.1分度 95 86 75 0.2分度 52 90 85 0.5分度 21 35 42 1分度 16 20 21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查t分布得 值,见表十二所示,为方便使用自由度大于50小于100的近似为50,对最后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见公式(10)所示,结果见表十三所示。 (10) 表十二  t值表     温度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0.1分度 2.01 2.01 2.01 0.2分度 2.01 2.01 2.01 0.5分度 2.09 2.03 2.02 1分度 2.12 2.09 2.09         表十三 扩展不确定度U95                            ℃      温度点   分度种类 100℃ 200℃ 300℃ 0.1分度 0.03 0.05 0.06 0.2分度 0.04 0.05 0.06 0.5分度 0.07 0.08 0.09 1分度 0.14 0.15 0.15         6 测量不确定度的与表示 以上分析的各点均为各温度段不确定度最大的检定点,因此各温度区间将代表点的分析作为结论。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示值修正值的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 (0~100)℃      0.1分度    U95=0.03        νeff=50; 0.2分度    U95=0.04        νeff=50; 0.5分度    U95=0.07        νeff=21; 1分度      U95=0.14        νeff=16; (0~200)℃      0.1分度    U95=0.05        νeff=50; 0.2分度    U95=0.05        νeff=50; 0.5分度    U95=0.08        νeff=35; 1分度      U95=0.15        νeff=20; (0~300)℃      0.1分度    U95=0.06        νeff=50; 0.2分度    U95=0.06        νeff=50; 0.5分度    U95=0.09        νeff=42; 1分度      U95=0.15        νeff=21; (二)双金属温度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1.1测量依据:《JJG226-2001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 1.2 测量的环境条件: 温度:(15~35)℃,相对湿度:≤85%。 1.3 测量标准及其主要技术要求: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恒温油槽:工作区域最大温差0.2℃,工作区域水平温差0.1℃;冰点器。 1.4被测对象及其主要性能:测量范围为(0~3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分度值为5.0℃的被检双金属温度计;其误差不超过±(a%×量程)℃。(a:为准确度等级) 1.5评定结果的使用:本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直接用于重复性条件下和复现性条件下的测量结果。 2 数学模型 式中:    ——双金属温度计在300℃点的示值误差; ——双金属温度计在测量时的示值;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 ——标准水银温度计在300℃的修正值。 3 方差和灵敏度系数 3.1 灵敏度系数: 3.2 方差公式: 4  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 评定 4.1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 评定: 输入量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被检双金属温度计的示值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4.1.1 被检双金属温度计的示值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由于双金属温度计的示值估读到其分度值得1/10,即0.5℃,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5℃,按均匀分布处理,包含因子 ,其标准不确定度 。 估计其不可靠性为10%,则自由度 (10%)-2/2=50 4.1.2 被检双金属温度计的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 用A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对一支测量范围为(0~300)℃、准确度等级为1.5级、分度值为5.0℃的被检双金属温度计在300℃温度各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均在正行程上进行),得到测量列(℃): 299.0, 299.0, 298.5, 298.5, 299.0, 298.5, 298.5, 299.0, 299.0, 299.0 单次实验标准差: =0.26℃ 对这支温度计分别在100℃,200℃温度点各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对另二支测量范围为(0~300℃),准确度等级1.5级、分度值为5.0℃双金属温度计分别在100℃,200℃,300℃温度计各进行10次重复性测量(均在正行程上进行),如此得到9组(共90个)示值误差数据,然后分别对每组计算实验标准差 ,即 =0.26℃    =0.21℃    =0.16℃    =0.24℃  =0.21℃    =0.26℃    =0.24℃    =0.21℃    =0.16℃ = =0.26℃ 自由度 因为, 和 是互不相关的,所以 自由度 4.2 输入量T的标准不确定度 的评定: 4.2.1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应估读到分度值的1/10。即0.01℃,所引起的误差0.005℃,因为数值很小,可忽略不计。 4.2.2 恒温槽温度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恒温槽温度波动在读数过程中其变化最大不超过0.1℃,其分布为反正弦分布,包含因子 ,其标准不确定度 估计其不可靠性为20%,则自由度 。 4.2.3 恒温槽温场不均匀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恒温槽在300℃其温场的最大温差不超过0.2℃,其分布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 估计其不可靠性为20%,则自由度 。 因为, 和 是互不相关的,所以 自由度 4.3 输入量A的标准不确定度 的评定: 4.3.1标准水银温度计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用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从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中可知在300℃时的示值检定结果的 扩展不确定度0.06℃,置信概率为99%,包含因子 =2.58,其标准不确定度 ℃。自由度 。 4.3.2水银温度计在周期内不作零位修正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用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水银温度计在周期内不作零位修正所引入的误差为0.08℃,该误差分布均于分布,包含因子 ,其标准不确定度 ℃。 估计其不可靠性为20%,则自由度 。 因为, 和 是互不相关的,所以输入量A的标准不确定度 自由度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1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序号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不确 定度 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值 自由度 1 输入量 引入的误差 / 0.39℃ 1 0.39℃ 117 示值估读引入的不确定度 0.15℃ 0.15℃ 50 示值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 0.26℃ 0.26℃ 81 2 输入量T引入的误差   0.07℃ -1 0.07℃ 18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估读   0.01℃,因为数值很小可以忽略 忽略   恒温槽温度波动   0.04℃   0.04℃ 12 恒温槽温场不均匀性 0.06℃ 0.06℃ 12 3 输入量A引入的误差 / 0.05℃ -1 0.05℃ 12 标准水银温度计修正值 0.02℃ 0.02℃ 标准水银温度计不作零位修正值   0.05℃ 0.05℃ 12                 ——误差或不确定度来源的序号; ——第 个自变量或输入估计值; —— 的误差分散区间半宽,极限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 ——覆盖因子或置信因子; ——输入B类标准不确定度;若用统计方法获得时,称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 ——灵敏度系数 ——输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自由度 5.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以上所分析的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是互不相关的,所以其合成标准不确定 度为: =0.40℃ 6有效自由度: =128 7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 被检双金属温度计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31℃,按置信水平0.99,有效自由度为135,其自由度大于100,为方便使用,取100,对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查分布可得 =2.626,则: 2.626×0.40=1.05℃ 8 最佳校准能力(取 =2) 2×0.40=0.80℃ 9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1.5级、量程(0~300)℃双金属温度计,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1.05℃                 =100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本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采用传递比较法。 针对0.1分度有100℃、200℃、300℃温度点的三支温度计,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并在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自检。结果如下: 1、送检:100℃点的实测值是y0=100.08℃,扩展不确定度U0=0.02  k=2; 200℃点的实测值是y0=200.03℃,扩展不确定度U0=0.03  k=2 ; 300℃点的实测值是y0=300.05℃,扩展不确定度U0=0.04  k=2 ; 2、自检:100℃点的实测值是y=100.15℃,扩展不确定度U=0.03  k=2 ; 200℃点的实测值是y=200.06℃,扩展不确定度U=0.05  k=2; 300℃点的实测值是y=300.08℃,扩展不确定度U=0.06  k=2; 根据以上结果知,在各检定点的检定结果均满足: 故不确定度符合要求。   十、结论   经验证,本计量标准符合JJG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JJG226-2001《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的要求,可以开展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的检定。   十一、附加说明   1、JJG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1份 2、JJG226-2001《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1份 3、标准装置及配套设备检定证书各1份 4、标准装置操作程序1份           计 量 标 准 技 术 报 告 计量标准名称 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刘向侠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榆林市计量测试所     第一次填写日期  2009.04.05      本次修订日期 2013.09.08        目    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21 ) 十一、结论……………………………………………………………………(  22 ) 十二、附加说明……………………………………………………………( 22  )
/
本文档为【二等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20120810084057689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