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报告

2017-09-16 7页 doc 20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报告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在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青少年犯罪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而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预示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犯罪的比率。接下来我做的一系列调查主要围绕昆明市在校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所产生的犯罪现象展开,走访法院、查阅相关资料、采访当事人成为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下得出的结论我们将进行仔细的分析以及思考,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高了人们认识,让社会、学校、家庭重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让我们知道如何杜绝以及防...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在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现代,青少年犯罪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而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预示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犯罪的比率。接下来我做的一系列调查主要围绕昆明市在校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所产生的犯罪现象展开,走访法院、查阅相关资料、采访当事人成为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下得出的结论我们将进行仔细的分析以及思考,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高了人们认识,让社会、学校、家庭重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让我们知道如何杜绝以及防止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 一、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主要现在青少年的自身因素和心理因素上: (一).主观原因: 1.从自身因素看: (1)文化程度较低。 他们大部分犯罪的人仅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他们辍学步入社会后,由于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无所事事,惹是生非。 (2) 受腐朽思想影响。 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妄想不劳而获,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法制观念浅薄。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有的青少年是文盲和半文盲,平时不注重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以至违法犯罪。他们人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加上自控能力差,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从心理因素看: (1) 好奇、好胜。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本应成为求知欲望的资本,促使成才的心理保障,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 盲从意识的作祟。 在一些团伙共同犯罪案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根本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知道所犯罪行的严重性,而只是盲目跟随其他成员做事,人云亦云,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3) 不良动机的影响。 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例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杀害、伤害别人;赌博、吸毒不良习气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4) 逆反心理的促使。 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时期是逆反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腐朽思想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等生的做法,许多青少年都“不堪忍受”,有的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5) 蓄意报复的躁动。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对于挑衅和伤害总想着要“讨个说法”的心理,决不肯轻易放过别人,总想着只有一报还一报,心理才平衡,才“不吃亏”,这些造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频率的提高。 (6) 寻求刺激的诱惑。 现代的青少年,生活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和食堂三点一线。一方面由于极少接触外界的生活,使得他们的心理及其空虚,总想这点刺激来增加自己生活的乐趣;令一方面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极大的诱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 (7) 各种文化糟粕的影响。 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一些“黄色”书刊和不良 “网络游戏”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和暴力游戏的影响,都导致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 (8) 各种社会因素和舆论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的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 (二).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涉及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 1.家庭教育不当。 (1)家长教育方法不好。 一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 (2)家长监护不力。 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 (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 (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5)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学校教育有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够,和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轻则讽刺挖苦、状告家长,重则打骂、赶出教室,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诱因的侵蚀。 (1)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 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学习没心思,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成瘾者就如同吸毒一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他们上网的钱是有限的,没有了钱,有的向家里人要,有的就去偷,去抢。 (2)缺少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课余时间无处可去。 (3)少数学生在外租房,造成学校、家长监管失控,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学校治安的管理存在隐患和问题,很多闲杂人等没有障碍的进入学校,他们对一些学生进行欺诈和拐带,影响很不好。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了它的各种原因之后,我们知道并不是单方面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作用。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 年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早期启蒙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和难以取代的,甚至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作为父母要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非简单的物质基础方面,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影响,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作为父母应该努力从思想上教育孩子,使他们远离罪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作宝贝一样,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以免将来铸成难以挽回的过错。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 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如今在学校管理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要在教育导向上进行预防,尽快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使其更好的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进行衔接,真正改变应试教育的误导模式,努力使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要使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其次要切实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通过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降低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避免学生因处于诱发环境中而酿成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后要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对于升学率较差的学校和贫穷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缺乏,使得教师难以安心从教,导致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这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彻底根除恶势力滋生的土壤,防止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止这些变化给青少年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避免青少年因陷入生计困境而滋长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社会文化的污浊和网络媒体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尽量使青少年远离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尽量减少对青少年传递的错误信息,防止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保持自己的行为准则,减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社会“控制体系(约束力)”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我们要加强社会控制体系,壮大社会对青少年的约束力,预防青少年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尽量减少青少年涉足对他们不宜领域的机会,使青少年主动远离犯罪。 三(思考与建议 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青少年由于他们自己自身的知识以及从小到大的周围环境所致,他们很多人在犯罪发生以后,往往还不知所云,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人甚至不把犯罪这个严重的字眼放在眼里,他们轻视并看低犯罪,这样的现象让人担忧。 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它的预防和减少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大事,它所产生的原因,关乎家庭、学校、社会,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少年的自身心理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防御能力,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同时,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0一0年八月
/
本文档为【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调查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