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2017-12-24 25页 doc 54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话题:曲阜三孔 小故事 中华文化 语录体 文化名人 孔子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原名为文宣王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句,“大成殿”之名始于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赐名“大成殿”, 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并亲书匾额,北宋末年毁于战火。金代皇统九年(1149)重...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 话题:曲阜三孔 小故事 中华文化 语录体 文化名人 孔子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原名为文宣王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句,“大成殿”之名始于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赐名“大成殿”, 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并亲书匾额,北宋末年毁于战火。金代皇统九年(1149)重建,明昌五年(1194)重修时扩为七间,绿色琉璃瓦,廊柱也改为石质,并刻龙为饰。贞佑二年(1214)又毁于战火,元大德六年(1302)又重建。明成化十六年(1480)扩为九间。到明弘治十二年(1499)又毁于雷火,旋即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复遭雷火,也正是从这次重建时皇帝恩准殿顶采用黄色琉璃瓦,与皇宫的规格等同起来。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东西宽45.78米,南北深24.89 米,高24.8米,重檐九脊,周绕回廊,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四周有回廊,顶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径0.81米,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下饰莲花石座。从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龙腾起如飞,神态各异,远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龙盘旋飞舞,使人无不感到惊讶万分。大成殿两侧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为八棱八面柱,上有浅雕云龙戏珠,每一面为九龙戏珠,每根柱上就有72条龙。殿下有双层台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台,东西宽约45米,南北35米,南有两层大型浮雕龙陛,四周围以双层石栏,石栏下东西南三面共突出24个石雕螭首。双层石栏规整古雅,有复道四通。大露台是祭祀孔子时舞蹈奏乐的地方。这片神圣的露台,古时作为帝王亲临祭孔子时举行祭祀大典及上演乐舞的地方。自汉高祖到清高宗的绵绵1700多年间,有12位帝王先后19次亲临祭孔,并不断地对孔子追谥封号,直至达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崇高地位。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贴裹,群龙竞飞,具有明显的东方建筑特色。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里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历史年谱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前478年)开始建立孔庙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 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 所用的“衣、冠、琴、车、书”。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汉桓帝下令修孔庙第一个光顾孔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本是沛县酒徒,从来不喜欢儒生,夺取政权后,接受大儒叔孙通的建议,依据周礼制定了汉礼后,群臣峨冠博带,井然有序地上朝朝拜并山呼万岁,刘邦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也由此认识到儒学在巩固封建秩序、维护社会纲常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刘邦经过曲阜,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由此,封建统治者把皇权与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权联系起来,开创了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桓帝令修孔庙,并派孔和为守庙官,“立碑于庙”。东魏兴和元年(539年)为孔庙有塑像之始东魏兴和元年(公元539 年)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为孔庙有塑像之始。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诏在鲁郡“修起旧庙”,但当时孔庙的规模并不甚大。西晋末年“庙貌荒残”。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下令国子监立孔子庙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孔子的地位也比前代有很大提高。高祖武德二年 (619年)六月,下令国子监立孔子庙。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升孔子为先圣。两年后,下令各州县设孔子庙加以祭祀,这是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在全国各地建立孔庙。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尊孔子为太师。武后载初元年(689年),封孔子为隆道公。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从此由公而升为王,庙中的孔子像也由原来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向南,以适应帝王的规制。宋天禧二年(1018年)扩大旧制,增广殿堂廊庑316间宋天禧二年(1018年)扩大旧制,增广殿堂廊庑316间。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立孔庙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在大都建孔庙(即今北京国子监孔庙),后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1307年)。这块加封诏书碑目前仍完好地树立在北京国子监孔庙的大成门左侧。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开始重修大成殿明孝宗弘十二年(1499年)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化为灰烬,明孝宗急令重修,历时5年,耗银15.2万两。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由曲阜儒学生员毛凤翼汇校、扬州杨芝作画、苏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顺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清代沿袭了历代尊孔和优礼圣裔的规格。顺治二年(1645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祭祀规格又升为上祀。康熙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又亲笔写匾悬挂于孔庙。雍正四年(1726年),定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官民军士要斋戒一天。近代,袁世凯曾定孔教为国教,大肆复兴孔教。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2010年)曲阜孔庙扬名海内外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来此瞻仰祭拜。1994年12月,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起,曲阜孔庙公祭孔子,以后每年举行一次祭孔大典。2008年7月22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山东曲阜进行传递,孔庙大成殿月台为起点。圣迹图名人·轶事颜回输冠【人物简介】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据熊赐履:《学统》)。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人物轶事】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 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 “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 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 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 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孟子的启蒙老师【人物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人物轶事】孟母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在当时各种条件都缺乏的情况之下,却给了孟子最好的教育,孟子日后的成功与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她是孟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这一点,通过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不难看出来。今天谈孟子,很多人都会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三”字,在古代是“多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孟母为了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曾经多次搬家。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看到丧葬的情形,孟子就模仿大人们的样子,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不愿意让孩子学这些,就搬了家。这次搬到了集市旁边,孟子就以叫卖为游戏,学着称斤论两、讨价还价。孟母一看,这种环境对小孩子也不合适,于是再度搬家。最后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那里的学生们学习读书和。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就住了下来。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孟母很注意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有意选择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来熏陶感化孟子。这对孟子的成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启蒙作用。孟母还注意身教和言教相结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孟子。据《韩诗外传》记载:当孟家还在集市旁居住时,东边的邻居杀猪,大概是猪叫的声音很凄厉,小孟子就问,他们为什么要杀猪呢,妈妈随口就应了一句,要让你吃猪肉啊。孟子十分高兴,就等着吃肉。妈妈其实是开玩笑啊,说完之后,她很后悔,想到自己一直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怎么可以带头不守信用呢,为了不失信于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里经济上十分困难,她还是买了一块猪肉给孟子吃。身教重于言教,母亲以自己的行动示范什么是“言而有信”,确乎比许多言语上的教诲更为有效。关于孟子,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见于《三字经》,叫做“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子小时候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儿子逃学,非常生气,就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正在织的布匹剪断了。孟子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母亲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了。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学得来的,你今天不刻苦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被割断的布匹一样,不能成才。”孟子非常惭愧,从此开始专心读书,旦夕勤学。后来,孟子成年了,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也结了婚。 有一天回家,他看到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腿坐着,就很不高兴,甚至产生了休妻的念头。因为这样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守礼的表现,应该是坐在脚后跟上面,有人来了就要上身直立跪坐。孟母问明情况后,责备他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根据礼的要求,‘将上堂,声必扬’,一个人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要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不能直接去观察别人,你自己先没有守礼,怎么可以怪妻子呢,”孟子认识到错在自己,就打消了休妻的念头。我们现代人看这个故事,难免会觉得古代的妇女真可怜,在家里一个坐姿或者站姿不对的话就有被休弃的危险。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却能看出孟子的母亲非常明理,也善于培养孟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品质。再后来,孟子已经在社会上很有成就了,他到了齐国,做到三卿之一,就是很大的官了。有一天,他心情不太好。母亲一眼就看出来了,问道:“你心情为什么不好啊,”孟子说:“现在齐宣王虽然给了我很高的待遇,却一直不肯实施我的政治主张。我很想离开去宋国行道,但母亲年纪大了,搬迁不便,所以迟迟没有走。”孟母说:“你千万不要因为我而忍耐。我是妇道人家,我守我的礼,相夫教子;你是一个读书人,要以行义为上。我来守礼,你来行义,该离开就离开,千万 不要顾念我。”事实上,孟子后来的确离开了齐国。不过孟子在齐国期间,孟母就已经过世了,后来孟子还特地将母亲迁回鲁国安葬。孟子是邹国人,邹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他还是把鲁国当作自己的祖国。上面这些小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可靠,但我们可以想见,在孟子人生的很多关键阶段,他的母亲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有人要问了,他父亲呢,孟子是不是跟孔子一样,父亲过世很早,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顺带回答这个问题。孟子的家不是单亲家庭。我们怎么知道呢,因为在《孟子》书中提供了特别有力的证据。《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平公准备去拜访孟子,一个叫臧仓的宠臣阻拦说:“您不要去,因为贤者应该表现出礼和义,而孟子没有做到,他是后丧逾前丧,后来为母亲办的丧事,排场超过了以前为父亲办的丧事。”于是,鲁平公没有去见孟子。乐正子问他原因,鲁平公就把臧仓告诉他的事说了。乐正子说:“他没有不合礼义啊,父亲过世的时候,他比较年轻,身份是士;后来母亲过世时他做了大官,身份是大夫,父母的丧礼要按照儿子的身份来确定规格,这是古时候规定的,没有什么不合礼义的啊~”鲁平公没话说,于是推托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要讲的是他给母亲办丧事时,棺木和衣物太华美了。”孟子为母亲所办的丧礼,的确是非常隆重。孟子有个学生叫充虞,负责为 孟子的母亲筹办丧礼。办完丧事之后,他也觉得非常奇怪,就找机会请教老师说:“您为您的母亲置办的棺木似乎太好了。”孟子怎么回答呢,他说:“我们一向只是规定棺木的厚度,而没有其他限制。从天子直到百姓,讲究棺木不只是为了美观,而是要这样才能算尽了孝心。如果受法令限制不能这么做,就不会称心;如果没有钱财可以这么做,也不会称心。既合法令又有钱财,古人都这么做了,为什么只有我不可以呢,”我们由此知道孟子的原则,只要做子女的有能力,可以给父母做到最好。而且在儒家看来,奉养父母亲,每天都要做,好好办丧事,让他们死后哀荣。鲁平公最终没有去拜访孟子,孟子也不怪他。孟子认为任何事情都要看时事所趋,条件成熟自然就成了,今天没有来,代表条件还不成熟,不需要勉强。这是儒家处事的态度。曾参“贫而乐道” 【人物简介】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人,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他出生于东鲁,后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由于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子一生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 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人物轶事】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 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孔伋的志节 【人物简介】孔伋生于公元前483年(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周威烈王二十四年),终年八十二岁。《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人物轶事】孔伋卓而不群、独立傲世的志节,以及现实社会争权夺利、喜好权谋的风气,造成了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难行于世,自身生活陷于穷困之中。当时,鲁国人胡母豹对孔伋说:“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盖亦随时乎,”他对于孔伋的行为提出了非议,认为孔伋既然主张人的行为应当随时而移,为何还是一味地不顾现实情况,彰扬不为时世所容的儒家思想,孔伋对他说:“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行道也;毁道以求容,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公仪》)孔伋指出,我所持守的高洁志向和所追求的远大道义, 并不是可以非议的缺点,我所担心是只是志向和道义不能远大。我希望能够为世所容,只是为了持守我的志向而行儒家之道;如果背弃我的志节和儒家之道而求为世所容,那么我又有什么可行于世的作为呢,所以,远大的志向和道义不见容于世,这只是命而已,如果背离志向和道义而求为世所容,这就是罪过了,所以我不会改变所持守的志向和追求的道义。曾参的儿子曾申,看到孔伋志向难达、身处贫困,就对他说:“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孔伋说:“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 (《抗志》)在“道”与“势”的对峙上,孔伋表现出了一位真正儒者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 孔伋深谙儒家思想的真谛,因而在为人处事的活动中,他始终是以儒家所要求的道德,来规正约束自身的行为。例如,儒家特别注重交友之道,强调交友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孔伋在交友中,也是持守着这一原则。据《孔丛子·公仪》篇载:鲁人有公仪潜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参公鲁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疏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 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义,公仪子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荡守节之士也。”孔伋所交的朋友,无不具有着高尚的德操,所以对于国君不能真心求贤师事,而是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让他去请求朋友出仕,他是不愿去做的,也深知朋友也是不会接受的。关于国君应当如何对待士人,孔伋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万章》载孟子之言: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孔伋认为,国君应当以士人为师,而不是与士人交友。故孟子指出,孔伋的意思是说,论地位,你是国君,我是臣下,我哪能同你交朋友呢,论道德,你是向我学习的人,你怎么可以同我交朋友呢,《孟子·万章下》又载:“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鲁缪公对于子思,屡次问候,屡次送给他肉物,子思每次都要作揖行礼接受。对此,孔伋非常不高兴,他认为,国君喜悦尊重贤者,却不能加以重用,又不能以礼来对待他的生活,而使贤者为着一块肉屡次地作揖行礼,这 不仅不是对待贤者应有的态度,简直就是把贤者当作犬马来畜养。所以,最后一次,孔伋把国君派来的人赶出了大门,拒绝了国君送来的礼物。孔伋作为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他的抗节守道的刚毅性格,不仅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士人特点,更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风尚。他的这一人格特点,对于孟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孟子所阐发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作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浩然正气,在孔伋身上也有着强烈而突出的展示。子贡:孔门中的“成功人士” 【人物简介】子贡,姓端沐(木),名赐。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人物轶事】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智商最高,然而,却从未得到孔子对颜回那样的赞赏。有一次,孔子有意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个更强些,”子贡说:“我怎么敢跟颜回相比,他是闻一知十,我是闻一知二。”夫子赞同说:“你是不如他。”子贡这么回答,与其说是自知之明,毋宁说他很聪明,他知道颜回是夫子的最爱,也明白夫子这么问的意思,倘若他不表明自甘于颜回之下(而且差距很大),一定会让 夫子不开心,还可能自讨没趣。从《论语》记述可知,子贡经常受到夫子的抑揄,如:“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有时臧否他人,夫子说:“你自己有多好吗,我就没这个闲工夫。”又如:“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问夫子,我这人怎么样,夫子说,你好比是器物,那种盛黍稷的瑚琏器物。夫子说过“君子不器”,可知夫子把子贡比作瑚琏之器,实在是个不高的评价(连君子都够不上)。另外据《孔子家语》所记,孔子晚年时还说过:“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预言自己死后,子游会日益进步,子贡将日趋不行,其理由是:子夏喜好与贤良的人相处,而子贡则爱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前者如入芝兰之室,后者如入鲍鱼之肆,因此便有相反的结果。不过,这个段子是否属实,似有可疑之处。当然,夫子对子贡的称赞也是有的。比如,夫子曾对季康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何有,”——子贡通达事理,从政对他来说是绰绰有余。又如,有一次在谈到贫富的态度时,子贡引用《诗》里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夫子便高兴地称许他“告诸往而知来者”(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些都是对子贡才智的赞赏。其实,子贡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有点怀疑精神,这见诸《论语》的一 则记述:“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周室“伐纣”而得天下,商纣王作为前朝“暴君”,于是被彻底妖魔化,且成为天下“共识”。然而,子贡却怀疑这种主流“共识”,认为纣的恶未必像人们说的那么厉害,并由此推断:君子要是“居下流”(即处于下风、失势的境地),天下所有的坏名声都会落到他的头上。子贡这种质疑性的见解,在当时无疑是独到而犀利的。从《论语》记述来看,子贡这番话没有当着夫子的面说,若是夫子闻知,也不知道他是表示赞同呢,还是厉言申斥。但有一点似可以肯定,这种有违主流“共识”的怀疑之论,谨守“非礼勿言”的颜回是说不出,甚至想也不敢想的。子贡以擅于“言语”,列为孔门“十哲”之一。但我们知道,孔子对巧于言辞总不怎么欣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说:“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子贡的伶牙利齿、能言善辩,经常会被夫子驳斥。不过,在外交场合和关键时刻,子贡的“利口巧辞”就派得上大用场。据《仲尼弟子列传》记述,齐国的权臣田常(即陈恒)蓄意攻伐鲁国,孔子对弟子们说,国家面临危难,你们何不出来效力呢,子路、子张等请缨,夫子没有应允;子贡请求出马,夫子当即就同意了。于是,子贡先到齐国,挑 唆田常攻伐吴国,随后又到吴国,鼓动吴王去攻打齐国,然后再去越国,对越王说吴王的坏话,最后来到晋国,说吴王有野心,让晋君做好抵御吴军进犯的准备。…… 子贡以其“利口巧辞”进行游说,在诸国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结果吴军果然与齐军交战,吴军战胜后又兵临晋国,却被以逸待劳的晋军击败,越军乘机侵袭吴国,最终吴王夫差被杀,吴国灭亡,越国由此称霸。这就是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利口”的杀伤力竟有如此之大~《孔子家语》亦有类似的记述,而且还有孔子在事后的评说:“夫使乱齐存鲁,吾之始愿。若能强晋以弊吴,使吴灭亡而越霸者,赐之说也。美言伤信,慎言哉。”——使齐国乱了作战,从而保存了鲁国,这是夫子原来的意愿,而让晋国加强,吴国灭亡,越国称霸,这些都是子贡游说的结果。夫子认为,子贡“说”得太过火,伤害了信义。然而,《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的这些记述,是没有史实依据,不可置信的。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是在公元前473年,此时距孔子离世已6年,即此一端就可证其无稽之说。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贡所占的篇幅最长,而其中子贡在各国的游说词便占了约五分之四,由此可以看出,太史公司马迁对游说之词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偏好——如苏秦及张仪的列传,同样也大量引述其游说词——不 过,子贡的那些游说词从何而来,也很令人怀疑,似不能排除“创作”的可能性。将子贡当作纵横家祖师爷的描述,虽然不可信,但子贡巧辞善辩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则是确实无疑的。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吴王派太宰嚭要求鲁国重温过去的盟约,鲁哀公认为此举可能别有企图,便派遣子贡去婉言拒绝;子贡奉命前往,一番有理有节的话,说得太宰嚭无言以对,重温盟约的事就此作罢。同年,卫侯在吴国会见吴王,谢绝和吴国结盟的要求,吴王于是派兵包围了卫侯的馆舍;当时作为鲁国随行使者的子贡又奉命前往斡旋,子贡带了丝锦去拜见太宰嚭,抓住吴国欲称霸于诸侯的企图,指明围困拘禁卫侯的严重后果,说得太宰嚭心服口服,于是卫侯很快得以解围归国。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鲁国与齐国媾和,子贡作为副使来到齐国。陈成子(即田常)在宾馆会见鲁国使者,宣称齐国会像对待卫国一样,也友好地对待鲁国。正使子服景伯揖请子贡陈言应对,子贡便上前从容地说,这正是鲁君所期望的,接着话锋一转,提起吴国进犯鲁国时,齐国趁机侵占鲁国的土地,若比照齐国跟卫国处理类似问题的前例,鲁国也应得到相等的对待。这一席话让陈成子自感理亏,不久齐国就把成邑归还给鲁国。以上诸例,足以显示子贡能言善辩、机智敏捷、外交中不辱使命的卓然风采。子贡还是经商的高手。《论语》中记道:“子曰:’’回也其庶乎屡 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孔子将颜回和子贡做对比,前者安守本分,穷得丁当响,后者不安于命,做起生意来,却屡测屡中。夫子在这里有所感慨,但并没有赞赏子贡善于经商的意思。“士、农、工、商”,位于四民之末的“商”,为儒家所轻视。当然,夫子也没有特别阻止子贡从事商业活动。按钱穆的说法:“盖子贡以外交使节往来各地,在彼积贮,在此发卖,其事轻而易举,非若专为商贾之务于籴贱贩贵也。”可谓是亦官亦商两不误(不过,子贡的买进卖出,须有准确的商业判断力,以及足够的风险意识,恐怕并非如钱氏说的“其事轻而易举”)。子贡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于“家累千金”。据《史记?货殖列传》说,“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在孔门之中,子贡无疑是“成功人士”,也可以称为中国“儒商”第一人。由于忙碌于外交事务和商业活动,子贡后来不能常侍于夫子身边。当他闻知夫子病重,匆匆赶来谒见时,夫子正拄着拐杖徘徊在门口,一看到子贡,夫子就问:“赐,汝来何其晚也,”可知夫子当时急待的心情。颜回、子路相继离世之后,子贡在夫子心中便是最倚重的弟子了。夫子伤感地对子贡说,他昨晚做了个梦,自己坐在东阶和西阶的两柱之间,夏人死后停棺在东阶,周人死后在西阶,殷 人则在两柱之间,我是殷人的后代呵~……七天之后,夫子便怀着“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的遗憾,溘然离开了人世。这七天,子贡朝夕守候在夫子身边。为夫子主持安葬之礼的,想必也是子贡,这从孟子谓“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一语,即可推知;于此还证示:在当时的众门徒眼里,子贡威望是最高的。弟子们各自离开之后,子贡在夫子墓旁筑了一间小屋,又在那儿独自守丧三年。前后六年,子贡就这样守着夫子的亡灵,将公务、商务和个人的名利全然置之度外。孔子活着的时候,虽然对子贡时有抑揄,但子贡却从未有何不满,或像率直的子路那样顶撞夫子,更没有因自己的能耐和成功,在夫子面前稍显骄矜之色。聪明的子贡很会做人,如我们在《论语》里看到的,他总是对人称道夫子。夫子亡故之后,有人以子贡的出众才华和成功名望,夸他“贤于仲尼”,或以此来诋毁孔子,子贡不予认同,说夫子之墙数仞,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自己不过是及肩的低墙罢了;还把夫子比作日月,是不可逾越,也不可毁伤的。……子贡就是这样旗帜鲜明,捍卫着夫子的声誉。不仅如此,子贡在作为使者或富商访问各国君主时,总不忘在他们面前对孔子大加宣扬,《货殖列传》因此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有像子贡这样的忠诚弟子,可以说这正是孔子作 为人师的最大成功。子路是不是好学生,宋志坚 【人物简介】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广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人物轶事】孔夫子最喜欢的学生,肯定是颜回。颜回生前,孔子就赞不绝口,一口一个“贤哉,回也”,还说颜回能够做到的,连他自己也做不到。颜回死后,孔子大声疾呼“天丧予,天丧予”,说从此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从《论语》中,找不到一句他批评颜回或对颜回不满的话。子路就没有这份“礼遇”了。《论语》中批评子路的话是很多的,尽管孔子对冉求也很不满,甚至说冉求不是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们可以对冉求“鸣鼓而攻之”,但他批评冉求的,也没有批评子路的那么多。将孔子对子路的不满梳理一下,比较典型的,大致有这样几点。强词夺理。子路让一个叫子羔的学生去当费地的行政长官,或许因为子羔还年轻,学业也未了结,孔子便说子路误人子弟。子路说,那边有民众,有社稷,干吗非要在书本上学习才算学习呢,孔子 于是说:所以我很讨厌强词夺理的人(“是故恶夫佞者”)。这句话是当着子路的面说的,这个被他“恶”的“佞者”就是子路。缺乏教养。子路问孔子,卫国新君想请您去治理国家,你首先想做的是什么。孔子说是“正名”,子路说孔子太迂,孔子于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接着便说了那一通“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话。“野哉”就是粗鲁,就是没有教养。这话也是当面指责子路的,按照孔子的意思,你不懂,就不妨暂且存疑,谁让你信口开河了,学业不精。孔子说子路的学业虽已“升(登)堂”却尚未“入室”,这是背着子路对他的其他门人说的。“登堂入室”这个成语,我怀疑就由此而来。这起因其实与学业深浅无关,无非是子路在他门口弹琴引起了他的不满,说是“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他的这种情绪影响所及,也使他的其他“门人不敬子路”。孔子也夸奖过子路,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使惯受批评指责的子路“闻之喜”。然而,孔子立马给他泼了冷水,说你子路除了比我刚勇,也就没有什么长处了。或许有人会说,对于子路,孔夫子是爱之深,责之切。然而,孔夫子对颜回从无有过批评指责,总不能说他根本就不爱颜回吧。在他老人家眼里, 颜回通体光亮,几乎连每个毛孔都是优点,于是越看越可爱;子路却是多有不是之处。颜回病死,孔子痛不欲生,子路“结缨而死”,实在比颜回死得壮烈,其英雄事迹简直可以彪炳千秋,孔子可曾喊过“天丧予”,而且,倘若真是“爱之深”,既不宜处处流露对子路的不满,更不宜用上“是故恶夫佞者”、“不得其死然”之类的语言。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的年龄是比较大的,比颜回大20岁,堪为长辈。孔子批评与指责子路,也得考虑这个因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是后世之人说的。尽管子路始终追随孔子,但在孔子眼中,子路未必就是一个好学生。细细想来,这也事出有因。在孔子的弟子之中,子路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迷信任何人,包括他的老师孔子。他求学,往往穷根究底,并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例如,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就不满足于孔子的回答,接连问了几次“这样就够了吗”;子路也敢于提出与孔子不同的见解,他让子羔去当“费宰”时对孔子说的那一句让孔子讨厌的话,强调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虽与孔子的观点不同,却也未必就没有道理;“子见南子”,也只有子路敢于这样明白无误地表示自己的不悦,使孔子连连发誓,说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类民间对于孔子的非议,也是子路毫无顾忌地转达给孔子的,他想让他的老师“兼听则明”。读完《论语》,我倒以为在“七十二位贤人”之中,能够这样做的恰恰只有子路一人。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例如他的有教无类,他的因人施教,他的教学相长以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与继承。然而,他在子路身上体现出来的好学生的标准,我以为很有些偏差。而且,不要以为孔子真的就能闻过则喜。在他身上,未必就没有人性的弱点。他之所以不喜欢子路,我以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如今为人之师者,在夜深人静之时也不妨做一下自我测试:在你的心目中,子路是不是好学生,子夏:西河设教史耀增 【人物简介】子夏(公元前207年—,)是春秋末年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为卫国人。姓卜,名商。人们尊称他为卜子。他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去世后,子夏到魏国的西河讲学,教授生徒。《礼记?檀弓》篇记载,曾子对子夏说,“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汝)退而老于西河之上。”这是子夏退老于西河最早的记载。他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收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夺。他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等观点。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学生,魏文侯也尊他为师。《史记?魏世家》载,“文侯受子夏经艺,由此得誉于诸侯。”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载,“文侯以卜子夏为师,四方贤士多归之。”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传授下来的。【人物轶事】春秋时期,合阳这块地方属于晋的西河之地。后来韩赵魏三国分晋,合阳属魏,仍称西河,至今县境内耸立的魏长城遗址还在默默地诉说着这段历史。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魏文侯伐郑得胜,在合水北岸筑了一座城,称为“合阳城”,从此始有合阳之名。魏文侯的老师便是孔子的高徒、孔门七十二大贤之一的子夏,他在西河设教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合阳人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滥觞。据传子夏当年设教的地方在黄河中的飞浮山上。《雍胜略》载:“(飞浮)山在黄河中,俗传与河水为升降,上有子夏石室。”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本《合阳县全志》载:“飞浮山,亦距县城四十里,在县东河中,未出水面,或谓其峰似倒,而山根翻上,上平如砥。旧志云,俗传与水为浮沉。新志(即《宰莘退食录》原本也)云,今已没,士人谓其有时而见焉。”这真是一座神秘无比的山~“浮山跃浪”为洽川八景之一,子夏设教于上,一定是看中了山的神秘和环境的幽静。飞浮山自清顺治丁酉岁(1657年)再次浮出水面后, 至今再未显露真容。一生坚持抗清的顾炎武先生《赋得子夏石室送康太乙归夏阳》诗中有句:“子夏读书室,临河四望开。山从雷首去,浪拂禹门来。”曾在清雍正年间任漕运总督的合阳人张大有(1675-1730年)有一首《子夏读书洞》诗:“孤屿水中央,先贤退老方。河流冲不断,云水郁苍茫。胜地山川永,遗风岁月长。春秋多奥旨,亲炙愧公羊。”随着飞浮山的沉没,子夏石室自然早已不存。清康熙年间又在洽川莘里村东修建卜子石室,以纪念这位古代的教育学家。清代合阳布衣诗人康乃心(1643-1707年)所撰《卜子石室记》碑文载:“康熙己巳,进士许公与其仲弟及李君、潘君,倡建石室于所居之莘里村东南。高可数丈,仰窥云汉,俯瞰河流,肖卜子其中,衣冠剑佩,威仪俨然。又于其上祀文昌、魁星,以应天象,昭文明焉。”康熙己巳为公元1689年,许公即许攀桂,莘里村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其仲弟即许攀麟。被誉为“汉隶精华”的《曹全碑》即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在其家后院打井时出土。他们倡建卜子石室的目的是延续子夏在西河开创的重教风气,“诸生以时瞻拜,怀古兴,思风雅,颂春秋,遗文俱在,班班可考。所云邹鲁文学,岂必游而求之他邦乎,士苟有志,通经学古,毋背其师说,是即圣贤所期待也。”(《卜子石室记》)石室外还广植桃树,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之意。“石室桃花”亦为洽川八景之一。石室在解放前坍毁,已无踪迹。2005年,寓居山东烟台的原《青海日报》总编、合阳人马良骥先生从古玩市场上高价购得一幅摄于1933年的卜子石室照片,可与许秉简《洽阳记略》中所绘的“石室桃花”图相互印证,使我们能够一睹当年卜子石室的风貌,也许洽川景区还会依据当年照片,重修这一建筑,既为人们缅怀子夏这位伟大的古代教育家提供一处场所,也为景区增添一处人文景点。子夏去世后葬在合阳徐水南岸的大原头,称“卜子坟”或“子夏陵”。群众把“卜子坟”音念转了,俗呼“跛子坟”。清乾隆本《合阳县全志》和成书于1928年的《合阳新志材料》对子夏陵均有记载。名人祭孔?大哉孔子宋朝 米芾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游孔庙郭沫若当年辙迹苦牺惶,庙貌千秋更有光。志学敏求能不厌,因材施教实多方。诗书礼乐精华在,思孟颜曾俎豆旁。今日自然时代异,斯民怀念胜前王。?金 庸:戊子(2008)年祭孔子文岁在戊子,节届国庆,时逢中华文化先祖孔子诞辰2559年,海内外宾朋,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华侨,谨备鲜花礼乐,肃立于济宁市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夫子诞辰,文曰:清风送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举世欢腾。北京奥运,万邦风从。五洲四海,睹我雄风。世界 同运,人类一梦。中华崛起,国和人定。为政以德,气正风清,有教无类,修齐治平。国之将兴,听命于民,博我以文,删正六经。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之不厌,不倦诲人。今我立国,秉承遗教:忠孝首善,礼法持恒,中道不倚,和恕宽容,以和为贵,华夏一统,万邦和谐,世界和平。盛世再现,小康初成。见利思义,仁为己任,中和至德,自强不息。生态环保,天人一行。夫子圣教,百代维新。孜孜不懈,永秉传承。伏惟尚飨~?范 曾:己丑(2009)年祭孔子文周室颓隳,礼乐废弛,九州失驭。战伐出于诸侯,列国窥窃神器。春秋之末,仲尼起于陬邑,感万方之多难,乃驰驱以宣教。冀辅弼于乱世,欲敦厉于黎庶。然则宫寝邃远,王者不悟。有楚狂接舆歌而过之,痛詈凤德之衰,切悲庙堂之殆。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孔子乃归鲁,不复出游。述而不作,非谓徒托空言,追往事,思来者,悬明镜而作《春秋》,立极则以昭万代。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忧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伤往哲之益远也。遂力倡仁恕中和之道,克己复礼之德。播雨杏坛,天下士赴之如万类之附麟凤。若颜渊、子路、公冶长、有子、子张、子贡、曾子七十二贤列坐其次,三千学子,相望于道。仲尼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谆谆以告诸君子,知任重而道远,期弘毅以自励。世幽昧以炫耀,独好古而敏求。视富贵如浮云,思贤若渴,闻义即徙。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者,其集微子、箕子、 比干之懿德嘉行于一身者也。世人以夫子为木铎,非无由也。颜渊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高弟子之敬仰,亦足为万代所共祀者也。荆玉含宝,幽兰怀馨,此孔学之无尽藏也。延越百余载,孟子起于邹而倡义,与孔子之倡仁相辅佐。又越三百载,汉武独崇儒术,乃有毛亨、郑玄之辈为之诠,董仲舒之属演其说。再越千二百年,南宋理宗朝濂、洛、关、闽之学,勉心景迹,遂成大观,共祭诸孔庙。更越千载,日月虽迈,诵说犹馨,百川竞乎孔子之门庭,孔学之克守,于今愈胜。孔子学院,遍列全球,蔚为人类文化之奇观。世变事异,而孔学不衰者,以“仁者爱人”、“先欲达人”为黾勉天下之襟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厚望瀛海以高节。唯和衷以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遗训虽远,践行在迩,岁寒松柏,历千万龄而不凋,其非孔子博怀之远猷,而周瞻之大略欤,巍巍陵寝,郁郁巨柏,云霄万古,黛色参天。仰瞻烟霞,伏增肃敬,焚香再拜,赋以永祷。?许嘉璐:庚寅(2010)年祭孔子文维公元2010年先师孔圣夫子诞日,谨备时蔬玄酒,雅乐升舞,恭奠于大成殿阶下,肃拜追远,上达夫子暨诸先哲先贤。其辞曰:吾国文明,渊源何远~洪荒无征,蒙昧万年。既历三皇,五帝相衔;贤哲冥思,归之鬼天。吾侪何来,终将何还,何者为福,何者为善,生应何 求,何为圣贤,茫茫长夜,踽踽盘桓。逮及文武,民听达天。周公制礼,明德尚贤。享祚八百,维系血缘。尾渐不掉,王室东迁。霸者问鼎,逐鹿中原。强则陵弱,富者欺寒。悖逆诈伪,淫佚兴乱。岁岁征伐,竟无义战。呜呼夫子,生悯人寰。少贱多能,屡经磨练。复礼兴乐,欲挽狂澜。己立立人,孝弟唯先。修齐治平,悦迩来远。游说列国,不惧厄难。杏坛论学,大同是盼。人心驱霾,晨曦乍现。道虽不行,学统绵绵。与时俱进,巨匠迭见。孟轲弘发,荀卿敷衍。董生继后,道法兼含。南北一统,合而有辨。孔贾拘守,昌黎呐喊。迄宋大兴,如日中天。程朱相续,周张并肩。出入佛道,孔孟真传。人参天地,敬而自反。天理良心,理学体完。知行合一,世界峰巅。沉沉浮浮,倏尔千年。伟哉中华,千劫万艰。百折不挠,国泰民安。环顾全球,熙攘纷乱。一如春秋,冲突不断。弱肉强食,贪欲泛滥。嗟我夫子,所述皆验。文明对话,五洲共愿。仁恕之道,日益播散。促进和睦,中华奉献。谨此上达,慰我圣贤。伏惟上飨~古今图鉴金声玉振金声玉振坊石刻,是进入孔庙的起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此坊由石雕刻而成,四楹,石鼓夹抱,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只独角怪兽“辟天邪”。坊额是填色的四个大字“金声玉振”,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太和元气坊十三碑亭十三碑亭位于曲阜孔庙,过了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这里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十三碑亭始建于唐代,元代添建二座,清代添建九座,亭内存有唐至民国碑刻50余块,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整个碑亭布局南八北五,所以称十三碑亭,因为都是经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其中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的一块石碑是最大的,碑重约35吨。孔子圣像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集《论语》 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杏坛杏坛这是为纪念孔子讲学建的。孔子当初是在土台上大杏树下给弟子们讲学。宋代公元1018年,孔子45代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扩建,在正殿旧址建亭,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杏坛二字,是金代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亭内有乾隆皇帝御笔“杏坛赞”,这是他第一次来曲阜写的。孔府过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这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文。厅堂5间,进深思3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大堂正中悬挂着一个“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 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从唐代 起,朝廷就规定曲阜县令由衍圣公兼任,明代以后,规定由衍圣公保举孔氏族人兼任。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 旗、凤旗、虎旗、伞、扇等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 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第当衍圣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万古长春坊万古长春坊位于孔林的林道上,石质结构,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初建时所刻。坊长22.71米,宽7.96米。清雍正年间重修加固。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孔林石人进入孔林,雨道两旁有许多石雕,依传统风俗解释,它们各有名字,各有用处。有一对石兽名叫文豹(亦称麒麟)。传说他们性情温顺,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孔于读书时,它们侍立两旁作陪,还能捧书、研墨。另一对石兽名角端(又称獬豸)。头上长一只角,匍伏在地。传说它们的本领极大,通幽明之事,懂八方语言。孔子周游列国时,由它拉车,既是很好的谋士,又是很好的翻译。有一对望柱,它们与孔林中的石雕华表有明显的区别。望柱与华表的形状都是石柱,但华表中间挂云朵,望柱却直插云端。两种石雕的作用倒是一致的,都象征着通往天门,是亡灵升天的必由之路。一对石人,一文一武,分别称为“文翁仲”与“武翁仲”。相传,翁仲本来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武将,本姓阮,身长一丈三尺,异于常人。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作战十分英勇,所向披靡。死后铸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 此后便通称铜像与石像为“翁仲”,用来守墓多 雕文武二翁仲。现在,翁仲成了墓前石人的专名。
/
本文档为【曲阜三孔: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