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

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

2018-09-09 32页 doc 58KB 3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少年航天梦的资料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 航天飞机的资料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 中国也曾有过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当时在载人航天方面有宇宙飞船与航天飞机两条道路。美国在实现载人登月后放弃了飞船发展,转而研发可以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航天飞机无法克服在发射过程中因强烈震动而造成隔热瓦脱落的问题,而相比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则不存在上述情况,因而要安全得多。 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的过程中是走飞船的道路还是走航天飞机的道路曾经...
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
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少年航天梦的资料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 航天飞机的资料 【中国航天飞机计划】 中国也曾有过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当时在载人航天方面有宇宙飞船与航天飞机两条道路。美国在实现载人登月后放弃了飞船发展,转而研发可以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航天飞机无法克服在发射过程中因强烈震动而造成隔热瓦脱落的问,而相比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则不存在上述情况,因而要安全得多。 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的过程中是走飞船的道路还是走航天飞机的道路曾经产生过广泛的争论,以当时的主流来看,走航天飞机的发展道路占了上风,因此在此后的一段时 1 间中我国也全力开始了航天飞机的预研。 我国的航天飞机研制计划最早提出于80年代中期,构想起于发展天军的战略,最早将其归属于863计划子项目编号204的航天附属项目中,是一个由宇宙飞船到航天飞机的渐进构想。当时,美国航天飞机成功首飞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所以我国国内主导意见是上航天飞机项目,宇宙飞船当时根本排不上号。 在整整争论了三年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工程正式制定,提出了研制和运行以空间站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系统,而天地往返系统确定为宇宙飞船,即后来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当年力主宇宙飞船的航天专家王希季院士回想道:“如果中国当时研制航天飞机,那么现在载人计划(神舟飞船)恐怕早就下马了。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出台后,航天领域成立了两个专家组,一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代号863-204;二是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代号863-205。1987年,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 “863—204”专家组在1987年4月发布《关于大型运载火箭 2 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概念研究和可行性论证》的招标,以招标方式选择在技术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按要求各自论证载人航天方案。航天部、航空部、国家教委、中科院、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等系统60多家科研单位参加了这场大论证,仅航天部所属的单位就有一、三、五、八等四家研究 院分别参加了投标。由于是科学界里的技术概念论证,没有太多的行政干预,所以这番讨论思想相当解放,视野相当开阔,是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前所末有的。 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各竞标单位提出了11种技术方案。“863—204”专家组筛选出6种方案,要求他们在1988年6月底前,完成技术可行性论证报告,以便参加高层专家的评审。虽然1987年的方案距今已有22年之久,但是我们今天翻看它们,仍然不得不为我国科学家的大胆和卓识油生敬意。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专家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评议会。航天专家选取了五种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和对比分析,分别是宇宙飞船、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两级火箭飞机和空天飞机。1988年7月20日至31日,上百位航天专家汇集哈尔滨,根据五种方案的主题报告,讨论决定最终“机型”。 专家们的主导意见是:航天飞机和火箭飞机虽然是未来天 3 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基础和投资力度,尚不宜作为21世纪初的跟踪目标;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要解决火箭发动机的重复使用问题,难度比较大;可供进一步研究比较的是多用途飞船方案和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 在仔细研究了材料后,“机型”之争最后集中到两个方案:一是原航天部下属的上海八院和北京一院提交的“长城一号”航天飞机方案,二是北京五院提交的宇宙飞船计划。在专家的评审表上,两个方案的得分非常接近,前者是83.69分,后者是84分。 此后,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起步,飞船方案论证人员和航天飞机论证人员展开了长达3年的学术争论。“863—204”专家组于1989年7月完成了《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综合报告》。 报告提出了由初级到高级两步走的途径:第—步,充分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回收的技术,以较少的经费和较短的周期(在2000年左右)研制出初期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多用途飞船,使得我国尽快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解决有无问题,满足初期空间应用的要求。第二步,在2015年左右研制出先进而经济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两级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以适应未来空间站大系统发展的需要。 1989年8月,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丁衡高收到了 4 航空航天部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写来的一封信,信中的主要观点是“航天飞机方案”大大优于“多用途飞船方 案”。信中提到:载人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手段已经处于衰退阶段,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代表了国际航天发展潮流,中国的载人航天应当有一个高起点。 搞飞船做一个扔一个,不但不能争光,还会给国家抹黑。而载人飞船方案论证组认为,载人飞船既可搭乘航天员,又可向空间站运输物资,还能作为空间站轨道救生艇用,且经费较低,更符合中国的国情。航天飞机无论是造价还是维修费用以及发射场建设都相当昂贵,中国此时还不具备航天飞机的生产工艺条件。 1989年,航空航天部党组专门委托庄逢甘、孙家栋两位专家主持召开飞船与小型航天飞机比较论证会。论证会就在北京市阜成路8号的航天大院里进行。这是两种思想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航空航天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高技术论证组组长李颐黎作为载人飞船方案的代言人,从技术可行性、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技术风险等方面将载人飞船方案与小型航天飞机方案作了比较。李颐黎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钱学森当年讲授《星际航行概论》时带的四大弟子之一。 对于比较论证会,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欧洲发展小型航天飞机凭借的是航空技术优势,而我国航空技术不具有优势。 5 欧洲小型航天飞机这条路尚未走完,技术风险大、投资风险大、研制周期长的弊病就已暴露出来了。” “美国有钱,他们有4架航天飞机,每架回来后光检修就要半年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一次就得4亿5亿美元;俄罗斯也有3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飞过一次,另一架正准备飞,还有一架是做试验用的。因为没钱,现在也飞不起了。欧空局研制的‘赫尔墨斯号’小型航天飞机也是方案一变再变,进度一拖再拖,经费一加再加,盟国都不想干了,最后只好下马。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从国情出发,绝不能搞航天飞机!” 《航空航天重大情况(5)》报批件的批示上留下了一串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中央领导的批示下来后,航空航天部领导、部机关便着手研究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分工问题。921工程论证进入了快车道。 这次比较论证后,航空航天部系统内逐渐达成共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从载人飞船起步。 论证组首席专家屠善澄院士向钱学森汇报了飞船的论证情况。钱学森很认真地听取了屠善澄的汇报,并郑重地表示:“将来人上天这个事情,比民航飞机要复杂得多,没有国际合作是不行的,哪个国家自己也干不起。这是国家最高决策。 在50年代要搞‘两弹’就是国家最高决策,那也不是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能定的,而是中央定的。屠善澄问:“假如 6 人要上天,飞船作为第一步,您的意见怎么样呢?”。钱学森稍稍沉吟了一下:“假设要人上天,第一步可以是这样。如果说要搞载人,那么用简单办法走一段路,保持发言权,是可以的。” 虽然当时有许多人都支持航天飞机方案,但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技术基础和经济能力后,1990年5月,“863—2”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投资较小,风险也小,把握较大”的飞船方案,即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2E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作为突破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2010年或稍后再建成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航天精神】 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1956年10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 7 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 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 8 锦涛总书记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学习航天知识心得体会】 天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廉洁报国。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当代大学生学习航天精神 9 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我国很难从国外获得关键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表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 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他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 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 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个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标准、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允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 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10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勇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他们在航天事业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 结束词: 神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代表航天事业的航天人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它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天知识竞赛题 一.选择题(30分/每空1分) 1、超轻型飞机是指:C A.重量低于320kg的各类载人飞机 B.重量低于160kg的各类载人飞机 C.重量低于116kg的各类载人飞机 D.重量低于106kg的各类载人飞机 2.下列布局中,俯仰安定性最好的是:A 11 A.普通平尾布局 B.鸭翼布局 C.无尾翼布局 D.扛式布局 3.F-16、F-18、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都采用:D A.变后掠翼 B.前掠翼 C.鸭翼 D.边条机翼 4.飞机阻力的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速度:C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的平方成正比 D.的平方成反比 5.静不稳定飞机的定义:B A.重心在焦点之前 B.重心在焦点之后 C.重心与焦点重合 6.中国空军组建以来,产量最大、装备部队最多的飞机:B B.歼六 C.歼七 D.歼八 12 7.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歼击机是:D A.歼五 B.歼六 C.歼七 D.歼八 8.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种作战飞机是:D A.歼五 B.歼六 C.歼八 D.强五 9.下列美制飞机中,那一类不是喷气式飞机:B A.F80 B.F82 C.F84 D.F86 10.我国空军最早的一架飞机是A A.列宁号 B.歼—5 C.歼教—1 11.冯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他在(D)年制成 了他的第一架飞机并进行了试飞。 A.1912 13 B.1911 C.1910 D.1909 12.抗日战争中,美国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虎队)装备的飞机是:C A.P26 B.P38 C.P40 D.P51 13.现在已投入使用的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B A.波音787 C.A380 D.C—130“大力士 14.为适应21世纪战场环境,美国的(A)直升机被设计成世界上第一种隐身直升机。 A.科曼奇 B.阿帕奇 C.基奥瓦 D.支努干 15.飞机在超声速长时间飞行时,空气和飞机表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这种由气动加热引起的危险障碍称为“热障”。通常对马赫数超过(D)的飞机须采取防热措施。 14 A.3.8 B.3.2 C.2.8 D.2.2 16.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展览是:D A.范堡罗航展 B.珠海航展 C.新加坡航展 D.巴黎航展圣才学习网 17.1969年2月9日,世界第一架宽机身民航机首次试飞成 功,它是:B A.波音727 B.波音747 C.波音757 D.波音767 18.B2属于第(B)代隐身飞机? A.第一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9.下列那类飞机不是目前台湾的主力战机:B A.F16 B.F15 15 C.IDF D.幻影2000—5 20.日本F2型战斗机是根据下面那架飞机基础上改进而来 的:C B.f16b C.f16c D.f16d 21.中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是:C A.长征3号 B.长征4号 C.长征5号 D.长征6号 22、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轰炸机是:A。 A.飞豹 B.枭龙 C.咆哮者 D.幻影2000 23、下列那一种天气现象已被航空界公认为威胁飞机安全 的天敌:D A.极光 B.彩虹 C.冰霜 16 D.雷暴 24、飞机的航行灯有几种颜色:D A.6种 B.1种 C.4种 25、新一代运载火箭以(C)为目标。 A.无毒、高通用、低成本、适应性强、安全性好 B.无污染、高可靠、低成本、安全性好 C.无毒无污染、高可靠、低成本、适应性强、安全性好 D.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适应性强、安全性好 26、美国发射的(A)花了大约5个半月的时间,到达火星轨道,成为第一艘环绕别的一颗行星运行的宇宙飞船。 A.”水手9号” B.”海盗1号” C.”海盗2号” D.”风筝2号” 27、中国第一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C)时间发射的 A.1987年3月30日 B.1990年2月20日 C.1970年4月24日 D.1977年4月14日 28、1965年4月—1998年6月33年中,国际通信卫星发展 17 了8代,共发射(A)颗卫星 A.60 B.75 C.80 D.85 29、我国民间所说的黎明时分的启明星和傍晚时分的长庚 星都是指的一种星体,它是哪种星体(B) B.金星 C.火星 D.土星 30、歼-10是我国最先进的现代战机,它的处理器由(A)个 CPU组成。 A.7个 B.5个 C.2个 D.10个 第二篇 (本词条由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权威认证) 航天飞船 18 航天飞船(space ship):能单独进行航天活动,也能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运送人员或物资、设备的航天器。沿地心轨道飞行的航天飞船称为卫星式飞船,是一次性使用航天飞船;飞往其他天体的航天飞船称为星际飞船或远征飞船。运送人员的航天飞船称为载人飞船,运送物资、设备的航天飞船称为货运飞船. 航天飞船作用 载人航天飞船一般包括为飞船提供电源和动力支持的推进舱、为航天员提供安全可靠环境支持的返回舱、在轨道运行中为航天员提供工作生活环境的轨道舱和为科学试验提供各种保障的附加段。 载人航天飞船和宇宙空间站是供航天员、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因此必须提供航天员在空间安全、工作和生活的生命保障系统,其设施与人造卫星有明显不同,除无人飞行的分系统外,还必须包括环境控制生物保障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载人航天飞船又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式载人飞船。 航天飞船组成部分 载人航天工程主要由七部分组成: 一、航天员的培训和锻 19 炼; 二、有效载荷的各种科学试验; 三、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 四、可靠的运载火箭保障系统; 五、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和保障; 六、海基陆基联合测控网的建设和保障; 七、可靠的着陆场的建设和保障。 载人飞船组成 载人飞船一般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登月飞船还具有登月舱。返回座舱是载人飞船的核心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返回座舱不仅和其它舱段一样要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承受再入大气层和运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对接舱是用来与太空站或其它航天器对接的舱段。 载人航天与不载人航天区别 试验飞船为何不载人就在于对火箭、飞船的安全可靠性的极高要求。人命关天,由于技术难度高,因此在宇航员上天之前,必经进行无人试验或动物试验。前苏联在加加林上天前一共进行了5次无人飞船的试验,美国则发射了8艘无人飞船。 20 飞船外形为何不像船 飞船的外形其实并不像船,只因要在陆地与茫茫天海之间飞来飞去,充当舟楫之用,故取此名。飞船有载人与载货之分。一般来讲,载人飞船有3个舱段,一个叫推进舱,主管飞船的动力,位于飞船的底部;一个叫返回舱,是宇航员升空、返回及生活工作的座舱,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及与地面联络的通信中心,它是载人飞船的核心舱段,位于飞船的中部;还有一个叫轨道舱,它内部安装了各种仪器,可用于科学实验及对地观测。如果需要在太空与别的航天器对接,则还需要有一个对接机构。 飞船返回时并不是所有的舱段都返回,只有返回舱才返回地面,其他的舱段都留在了太空上。 为何装“逃逸塔” “避雷针”其实是一种宇航员救生系统,学名叫“逃逸塔”。苏美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上都有逃逸塔装置。它的作用是在火箭起飞前15分钟到起飞后160秒钟期间,也就是飞行高度在110公里以内时,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帮助飞船里的宇航员脱离危险区安全着陆。逃逸塔的技术难度很大。一旦险情发生,逃逸塔必须迅速拉着飞船脱离火箭,如果速度太快, 21 产生的巨大过载会使人体根本无法忍受;而速度慢了,又会产生高度太低降落伞无法打开的危险。如何取得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这是一大难题。早在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已成功完成了逃逸塔的飞行试验。 如何站着上塔 此次发射首次采用了“三垂模式”,即垂直总装、垂直测试、整体垂直运输的模式。以往的火箭总装、测试、运输都是“躺”着进行的,到了发射塔架再把一节节火箭以及整流罩、卫星等吊接组装,然后再次进行测试。专家介绍说,此次改“躺”为“站”,可以使火箭少受拆卸组装之苦。保证火箭的技术状态与发射时的状态相同,火箭在发射塔架上的“停留”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一般3天即可实施发射,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火箭产生的不利影响。 载人航天的历史 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世纪,,年代。,,,,年,月,,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人类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从此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 22 ,,,,年,月,,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航天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奇迹。 ,,,,年,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礼炮号”宇宙空间站总重量约,,吨,总长约,,米。 ,,,,年,月,美国发射了名为“天空实验室”的宇宙空间站,总重量约为,,吨,总长约,,米。 ,,,,年,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年,,月,,日和,,,,年,月,,日,“神舟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刚刚成功的“神舟三号”发射中,还首次试验了逃逸系统,该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等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一大喜讯。 “生命之塔”专为航天员打造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时,在火箭的最顶端有一个由多个异形发动机组成的“四爪鱼”模样的设备。火箭发射约2分钟后,它喷出几道绚丽的火焰,形成一条完美的弧线,脱离火箭,消失天际。这就是中国航天四院为航天员打造的“生 23 命之塔”――逃逸塔。逃逸救生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形象地称为火箭上的“救生艇”。它的作用是在火箭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时,帮助航天员安全脱离险境。 保护航天员的生命说来简单,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逃逸塔的诞生,被列为运载火箭系统最难啃的骨头。之所以被称为“生命之塔”,就因为逃逸塔代表了载人航天技术不同于一般航天技术的地方:必须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针对可能会有的事故概率,逃逸塔应运而生。 “飞天救生艇”技术国际领先 逃逸塔位于火箭的顶端,共由四种型号10台发动机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制造的材质是特制的超高强度钢,燃料为固体推进剂。平时所说的“逃逸塔”就是低空发动机,高8米,位于箭船顶部,而高空发动机则安装在飞船整流罩上。 从火箭发射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飞行高度在39千米时逃逸塔分离,以及从120秒到200秒左右、飞行高度115千米时整流罩分离这两个时间空间段内,万一发生意外紧急状况时,逃逸塔就会启动,靠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提供巨大的瞬间推力,将航天员所在的飞船从火箭上拉出来,带着航天员偏离火箭的运行轨道,逃离险境,然后借助降落伞和缓冲装置安全降落到地面。由于增加了逃逸系统,长征二号F火箭的安全性指标由过去发射100次可能出现3次危及航天员生 24 命的问题,减少到现在发射1000次才可能发生3次这样的事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逃逸塔“舍己为人”不能失败 国际上若干次火箭发射失败的例子证明,威胁航天员生命的故障大多数发生在火箭上升阶段,而最直接的保护办法就是让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域,这正是逃逸塔的主要作用。但除了拯救航天员的生命,逃逸塔还背负着另一个“舍己为人”的使命。即使火箭发射顺利,逃逸塔还必须点火工作,让自身脱离火箭,俗称“抛塔”,使得飞船后续飞行得以继续进行。也就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后约2分钟时看到的一幕,这就意味着无论发射成功与否,逃逸塔都必须脱离火箭,不能存在失败的机会。 第三篇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航天器,是承运卫星等 航天器材到达太空的重要工具。航天飞机集火箭,卫 星和飞机的技术特点于一身,它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 射进入空间轨道,又能像卫星那样在太空轨道飞行, 还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着陆,随着科学技术 25 的发展,航天飞机已成为发射火箭卫星上天的重要载 体。 作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是现代火箭、飞机、飞船三者结合的产物。它能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像飞船一样绕地球飞行,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 目前世界上航天飞机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的国家只有美国和前苏联,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与美国的航天机基本上相似。美国航天器自1981年首次发射成功至今已成功完成了 100 多次空间飞行任务。 航天飞机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复杂的机器,强大的运载能力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航天器。正是在航天飞机强大运载能力支持下,人类才有可能一步步修建国际空间站——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太空轨道实验室,为人类未来登陆月球、奔向火星乃至更广阔的宇宙空间铺平了道路。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世界上唯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 载器。70-80年代,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等 国相继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但由于技术和资金 等原因,到目前只有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投入 使用。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进行空间交会、 对接、停靠、空间科学实验、发射回收或检修 26 卫星。它曾在空间捕获一颗未能进入同步轨道 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进行修理后,又把它送 入同步轨道。它还发射过并三次整修哈勃空间 望远镜。航天飞机通常可乘7人,飞行时间一般在2周以下,最长可达28天。 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美国原设想使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可以节约花费。但结果全然不同,每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费非常高,最新的奋进号研制费达20亿美元,而且每次发射费用1亿多美元。因此至今只做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五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可靠性还是非常高,自1986年1月挑战者号发射失败后一直到2002年4月为止已成功飞行过110次。2005年7月26日任务STS-114——哥伦比亚号解体意外后首次航天飞机返回太空任务 航天飞机由轨道飞行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挂贮箱,大部分组成,航天飞机起飞的动力源自两台巨大的集束式助推器和,台液体推进剂。在这些起飞动力装置中,中心部分是一个外形像一架三角翼滑翔机的轨道飞行器,它垂直发射, 27 是航天飞机飞行时必不可少的配件,它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像普通飞机那样下滑着陆。 航天飞机在起飞时,利用外挂贮箱内的液氢推进剂作为主发动机的动力,贮箱随着推进剂的使用完毕而投弃,另外,航天飞机还依据轨道飞行器顺利飞行;一般情况下,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器可使用次数在100次以上,它有一个巨大的货仓,可以作为卫星及其他材料的存储点;大规模的太空作业时,还可将外挂贮箱带入轨道,作为航天站的核心部分。 飞行高度在1000公里以下是航天飞机近地轨道的飞行高度,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建设用部件和补养是目前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因为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比较大,所以航天飞机往往采用多级组合形式,在需要高轨道运行有效载荷的时候,还可以由航天飞机将其送上近地轨道后再从这个轨道发射,使其进入高轨道,以完成最终任务。 航天飞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包括三大模块: 航天飞机组成 一、外部燃料箱 外表为铁锈颜色,主要由前部液氧箱、后部液 氢箱以及连接前后两箱的箱间段组成。外部燃 料箱负责为航天飞机的3台主发动机提供燃料。 外部燃料箱是航天飞机三大模块中唯一不能重 复使用的部分,发射后约8.5分钟,燃料耗尽, 28 外部燃料箱便被坠入到大洋中。 二、一对固体火箭助推器 这对火箭助推器中装有助推燃料,平行安装在外部燃料箱的两侧,为航天飞机垂直起飞和飞出大气 层进入轨道,提供额外推力。在发射后的头两分钟内,与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一同工作,到达一定高度后,与航天飞机分离,前锥段里降落伞系统启动,使其降落在大西洋上,可回收重复使用。 三、轨道器 即航天飞机,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轨道器是整个系统中惟一可以载人的、真正在地球轨道上飞行的部件,它很像一架大型的三角翼飞机。它的全长37.24m,起落架放下时高17.27m;三角形后掠机翼的最大翼展23.97m;不带有效载荷时质量68t,飞行结束后,携带有效载荷着陆的轨道器质量可达87t 。它所经历的飞行过程及其环境比现代飞机要恶劣得多,它既要有适于在大气层中作高超音速、超音速、亚音速和水平着陆的气动外形,又要有承受再人大气层时高温气动加热的防热系统。因此,它是整个航天飞机系统中,设计最困难,结构最复杂,遇到的问题最多的部分。 轨道器由前、中、尾三段机身组成,如图所示。前段结构可分为头锥和乘员舱两部分,头锥处于航天飞机的最前端, 29 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和防热系统,前段的核心部分是处于正常气 压下的乘员舱。这个乘员舱又可分为三层:最上层是驾驶台,有4个座位,中层是生活舱,下层是仪器设备舱。乘员舱为航天员提供宽敞的空间,航天员在舱内可穿普通地面服装工作和生活。一般情况下舱内可容纳4~7人,紧急情况下也可容纳10人。 航天飞机的中段主要是有效载荷舱。这是一个长18m ,直径4.5m,容积300m3的大型货舱,一次可携带质量达29t 多的有效载荷,舱内可以装载各种卫星、空间实验室、大型天文望远镜和各种深空探测器等。为了在轨道上施放所携带的有效载荷或回收轨道上运行的有效载荷,舱内设有一或二个自动操作的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装置。机械手是一根很细的长杆,在地面上它几乎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但是在失重条件下的宇宙空间,却可以迅速而灵活地载卸10t多的有效载荷。航天飞机中段机身除了提供货舱结构之外,也是前、后段机身的承载结构。 航天飞机的后段比较复杂,主要装有三台主发动机,尾段还装有两台轨道机动发动机和反 作用控制系统。在主发动机熄火后,轨道机动发动机为航天飞机提供进入轨道、进行变轨机动和对接机动飞行以及返回时脱离轨道所需要的推 30 力。反作用控制系统用来保持航天飞机的飞行稳定和姿态变换。除了动力装置系统之外,尾段还有升降副翼、襟翼、垂直尾翼、方向舵和减速板等气动控制部件。 详解:外燃料箱 外燃料箱,英文缩写ET,它是轨道器的“煤气罐”,是航天飞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外燃料箱装的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使用的推进剂,也是航天飞机惟一不能重复使用的部件。 在发射时,为附加装置----固体燃料推进器和轨道器提供结构支撑。升空大约8.5分钟后,推进剂耗尽,外燃料箱被抛开,与轨道器分离,使命完成。 外燃料箱 外燃料箱有三个主要部件,它们分别是:氧燃 料箱、氢燃料箱和燃料箱,氧燃料箱位于航天 飞机的前部,氢燃料箱位于航天飞机的后不, 而燃料箱位于航天飞机的中部;后者将两个推 进燃料箱连在一起,仪表和燃料处理设备也在 中间箱里,同时,它也为固体火箭助推器前端 提供附着结构。 外燃料箱的皮肤由执保护系统覆盖。热保护系 31 统是一层2.5厘米(1英寸)厚的聚氨酯泡沫涂料,作用是将推进剂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温度,保护皮肤表面不会因为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损坏,也将表面结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氢燃料箱的体积是氧燃料箱的2.5倍,但完全灌满燃料后,其重量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液态氧的密度是液态氢的16倍。 外燃料箱包括一个推进剂输出系统,将推进推输送到轨道器的发动机里;一个加压与通风系统,负责调控燃料箱的压力;环境调节系统,负责调控温度,补充中间燃料箱区域的大气;还有一个电子系统,负责分配电力、仪表信号,提供闪电保护。 轨道飞行器 轨道飞行器是航天飞机整个系统的灵魂,它与一架DC-9飞机的大小和重量差不多,包括加压乘员舱(通常可以乘载7名宇航员)、巨大的货舱以及安装在其尾部的三个主发动机。 位于机身的前部是驾驶舱、生活舱和实验操作站,机身中部的有效载荷舱是容纳各种货物的地方,而轨道器的主发动机和机动推进器则在机身尾部。 降落过程中的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 机身前部: 驾驶舱、生活舱和实验操作站在机身前部,这 32 一部分有一个加压的乘员舱,并为机头部分、 前起落架和前起落架轮舱和门提供支持。 乘员舱: 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加压的工作间、生活 间和储存间,乘员舱由驾驶舱、中舱/设备舱和 一个气密过渡通道组成。乘员舱的空间为65.8 立方米,在轨道器的前部。在乘员舱后舱壁外面的有效载荷舱里,可以安装一个对接舱和一个有接头的转移通道,以方面对接、乘员进入实验室和到舱外活动。两层的乘员舱前部有一个驾驶舱,机长的座位在驾驶舱的左边,飞行员的座位在右边。 驾驶舱: 驾驶舱通常设计成驾驶员/副驾驶员都可操作模式,这样在任何一个座位上都可以驾驶轨道器,也可以执行单个人的紧急返回任务。每个座位上都有手动飞行控制器,包括旋转和转换驾驶杆、方向舵踏板和减速板控制器。驾驶舱里可以坐4个人。 轨道显示器和控制器在驾驶舱/乘员舱的尾部,左边的轨道显示器和控制器是用来操纵轨道飞行器的,右边的轨道显示 33 器和控制器是用来操纵有效载荷的。在驾驶舱里共有2020多个分散的显示器和控制器。 中舱: 中舱有为4个乘员睡眠室准备的物资和储藏设施,中舱还存有氢氧化锂单人救生器呼吸袋和其它装置、废物管理系统、个人卫生间和工作桌/餐桌。 机身尾部: 机身尾部包含左右轨道操纵系统、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机身襟翼、垂直尾翼和轨道飞行器/外燃料箱的后部配件。前舱壁将机身尾部与中部隔开,舱壁的上层部分联接在垂直尾翼上,内部承受推力结构支持航天飞机的三个主发动机、低压涡轮泵和推进剂输送管。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是航天飞机的重要部件,它与固体燃料 火箭助推器联接在一起的三个主发动机在最初上升阶段 为轨道飞行器提供推力,使之脱离地球引力。在发射后, 主发动机继续运作8.5分钟左右,这段期间是航天飞机用 动力推动飞行。 在航天飞机加速时,主发动机会燃烧掉50万加仑的液态 推进剂,这些推进剂由巨大的橙色外挂燃料箱提供,主发 34 动机燃烧液氢和液氧,而液氢是世界上第二最冷的液体, 温度在零下华氏423度(摄氏零下252.8度)。当固体燃料 火箭被抛开后,主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将航天飞机的速度在 6分钟里从每小时4,828公里提高到每小时27,358公里 以上并进入飞行轨道。 发动机一开始排放的是氢和氧合成的水汽。主发动机在分阶段燃烧周期内使用高能推进剂产生推力,推进剂的一部分在双重预烧器里消耗掉,产生高压热气,推动涡轮泵。燃烧是在主燃烧室完成的,主发动机燃烧室里的温度可达到华氏6000度(摄氏3315.6度)。每个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使用的液氧/液氢比例是6比1,产生水平推力179,097千克(375,000磅)、垂直推力213,188千克(470,000磅)。 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可在65%至109%的范围内调节,这样,点火发动和初始上升阶段可以有更大的推力,而在最后的上升阶段减少推力,将加速度限制在3g以下。在上升阶段,发动机的万向接头(平衡架)可提供倾斜、偏航和滚动控制。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 35 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极其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4.7米的大型货舱,能将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 人。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 遥控机上的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 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林比 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瞬间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 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内7名宇航 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 元,航天飞机停飞近3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载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 36 确 的认识。 遇难宇航员为斯科比、史密斯、麦克奈尔、杰维斯、鬼冢(夏 威夷出生,日裔)、朱迪恩雷斯尼克(女)、麦考利芙(女教 师)。 美国东部时间当日上午11时39分12秒,美国佛罗里达州 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空中心10英里上空,在“轰”的 一声巨响之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美国全部 航天飞机飞行因而暂停了3年,“星球大战”计划也遭受严 航天飞机发展历程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37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 1996年11月19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 1998年10月29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1999年7月23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 38 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2006年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此次发现号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 航天飞机的经典时刻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 1984年10月5日,“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 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 发射任务。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 39 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 第一对在太空喜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实现了与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 1996年11月19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行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 纪录。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005年7月26日,“发现”号升空,这是自“哥伦比亚”号空中灾难性解体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8月 中国的航天飞机研制情况 中国的航天飞机介于美苏航天飞机之间,有辅助动力系统和变轨发动机,货舱可装机械手,起飞也和暴风雪号一样靠大型运载火箭送入轨道,变轨发动机使飞机具有一定范围的轨道活动能力,能在较近轨道维修和捕获卫星,返回时由辅助动力系统进入大气外层并靠滑翔接近地面,之后在降落伞减速下安全降落。相比美国前苏联航天飞机更小一些,载重也低一些,但成本更低,安全性接近于暴风雪。 40 41
/
本文档为【少年航天梦的资料[3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