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池学院教育学概念题

2019-05-17 14页 doc 3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河池学院教育学概念题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3.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4.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
河池学院教育学概念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3.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4.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 代表人物:那托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5.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课程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7.课程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8.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科学科目。 9.传授/接受教学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 10.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1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1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13.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4.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5.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 16.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 二、填空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3.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4.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 5.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7.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 8.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 9.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 10.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 11.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2.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 1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14.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的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15.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实施。 16.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17.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 18.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该书被诗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19.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20.泰勒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对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1.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 22.我国孔子将古代封建文化典籍分为《诗》、《书》、《礼》、《乐》四科教学生。 23.古希腊智者派创立文法、修辞、辩证法“三艺”的课程。 24.活动课程产生较晚,其思想萌发于卢梭的自然教育,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25.苏格拉底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被称之为“产婆术”。 26.诘问,是由施教者不断提出问题,使受教者在思想认识上陷入自相矛盾,最终承认自己的错误与无知。 27.“产婆术”是归纳法、探究法、发现法的渊源。 28.赫尔巴特创立了由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组成的教学过程,俗称五段教学法。 29.赫尔巴特教育过程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30.杜威创立了由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组成的教学过程,人称五步教学法。 31.杜威教育过程的中心思想是教育是生活的准备。 32.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是发现法的前身。 3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34.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35.我国到现在共经历了8次课改。 36.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 37.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非预设性。 38.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40.非正式群体大都自愿组合,三五成群,人数不等,一般偏小;成员性情相近,志趣相投,有共同的需要;由较有威信与能力者领头;活动由大家商量确定或由领头人根据大家需要而定,易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交往与活动频繁,有活力。41.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的一面。 4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师者,人之模范”说的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2.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够做出的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即具有教育机制,表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43.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44.校长分工责任制没有解决党政分工的问题,出现了党支部领导而不负责,校长负责而不领导的矛盾与尴尬,加剧了校长和书记的矛盾,从而出现了学校工作效率低,办学效益差的弊端。 45.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发挥学校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与自由的发展。 46.学校管理者需注重学校管理的法制化、人性化、自主化和信息化。学校管理必须依法治校。 三、简答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主导者) (2)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 (3)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 2.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1)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4.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5.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6.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社会价值) (2)坚持全面发展(身心素质) (3)培养独立个性(个人价值) 7.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8.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教育,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普通高中教育,具体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 9.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引起求知欲 (2)感知 (3)理解教材(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10.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1.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教学民主 12.教学方法的分类 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研究法(发现法) 13.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补充) 班级上课制(基本) 道尔顿制(创新) 分组教学制(改进) 14.上好课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5)组织好教学活动 (6)布置好课外作业 15.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16.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 (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17.概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1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4)生成性(非预设性) (5)自主性 19.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20.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典型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21.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2.教师的义务(了解选择)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3.教师素养的要求 (1)高尚的师德 (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 (4)健康的心理素质 24.校长负责制与校长责任制的区别 “校长责任制”意味着校长只对委以责任的上级部门承担责任,没有真正的领导权,而“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 四、论述题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近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本文档为【河池学院教育学概念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