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

2019-05-14 13页 doc 28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 中学高级教师张树民 201/11/2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专题共分“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深思”三个板块,分别侧重于自然之美、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故教学目标分别侧重于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探究创新。 文质兼美的《江南的冬景》,列板块“谛听天籁”之首,自当确立感受鉴赏的核心目标,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
《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 中学高级教师张树民 201/11/2 苏教版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专题共分“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深思”三个板块,分别侧重于自然之美、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故教学目标分别侧重于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探究创新。 文质兼美的《江南的冬景》,列板块“谛听天籁”之首,自当确立感受鉴赏的核心目标,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多属江南人,谙知江南之景,是学习本文天然的资源。 一、导入新课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刘海粟的画曾经受到康有为的赏识,成为忘年交,康有为教其书法,刘海粟竟然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刘海粟先生对郁达夫先生的游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此言确实不谬,郁先生的游记散文历来脍炙人口,在其文学作品中成就极高。其主要代作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以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江南的冬景》。(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散文的诗画风格 三、浏览文本,整体感知 预习三部曲:正字音、知文意、悟情感,提出三个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增强阅读思维的指向性,并且注意给思维设置梯度,使思考的范围越来越缩小,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具体。 问题如下: 1、江南指的是哪些地方? 2、作者对冬景总的印象是什么? 3、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 4、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 5、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学生可直接采用相关段落中的词语进行命名,也可以对段落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加以命名。命名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去筛选相关信息,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经过师生讨论,明确如下: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四、选点突破,局部赏析 针对上述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讨论哪一幅最精彩,并简要理由。经过讨论,尽管欣赏的理由各不相同,学生喜欢的画面却比较集中,具体有三幅,分别 1 是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教师就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画面进行详细地赏析,赏析时要求学生针对每幅画面,回答教师提出的具有思维梯度的一组问题—— 重点写了哪几幅画面?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1、写了哪些景物 2、景物有何特点 3、作者感受如何 4、运用何种手法 (一)午后郊游图赏析 学生朗读午后郊游图,提问四个问题: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两例: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 升华: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但如此“五彩的文字”,除了构图的“明朗”需要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蕴呢? 升华:在中国艺术中,扁舟常系太湖石,绿叶多发荒衰枝,在衰朽中偶有一片两片绿叶映衬,三朵四朵微花点缀。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战胜之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活中呈现,似嫩而苍,似苍而嫩,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的所在。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宋徽宗故事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 (二)寒村微雨图赏析 听录音,中央电视台美文共赏,中国现代文学系列,陈铎朗诵,诗画音结合。 1、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2、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4、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而绿林豪客也个个都是草莽英雄,杀人如麻。但是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极富诗意,就连性格彪悍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温文尔雅。深夜造访的“绿林豪客”与诗人谈论诗词,颇为风雅。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寒村微雨图迷人的魅力。 (三)江南雪景图赏析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 问题: 1、这段文字最大特点是什么? 2、第8段引用的诗句的排列有何顺序?表现了何种意境?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日暮(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冬霄(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夜(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晨(雪后冬晨的惊喜) 按时间先后顺序 3、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好处? 明确:巧借诗句的意境,并通过作者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洁,但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既增强了散文的意趣又体现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迁移想象,浸泡稀释: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请你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串联所引用诗句写一段文字,再现江南雪景的优美。字数不超过200字。 示例展示: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巧引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赏析: 1、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3、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4、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四)拓展 思考一下学过或读过的描写江南的诗文诗词歌赋都可以,并作简短评价。 分左右两组比赛,看哪组说的多。 (五)听录音,诗画朗诵,余光中《春天,遂想起》 五、知人论世,涵咏风格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郁达夫诗第一,散文第二。 进步作家之家国情怀 知名作家之文笔的优美和句法的讲究 杰出诗人之化诗入文 留日背景之中西文化的比较 结合《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文字来看郁达夫的语言特色和美学特点,领略郁式美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这篇文章确是写于1935年冬,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如何理解? 补充介绍郁达夫其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年加入太阳社,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发表小说《迟桂花》。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等, 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其文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 “碰壁,碰壁,再碰壁!”“愁来无路,拿起笔来写写,只好写些愤世疾邪,怨天骂地的牢骚,放几句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狂呓。越是这样,越是找不到出路。越找不到出路,越想破坏,越想反抗。” 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的江南才子,在历经了十余载的异国凄凉和异乡颠沛之后,江南女子王映霞闯入了他的生命。苦苦等待了太久,他终于获得了命运的眷顾与幸福的垂青。1933年4月,达夫伴同他的爱人在西子湖畔,修筑了“风雨茅庐”。回到了江南。 材料拓展: 郁达夫是一位轻狂的诗人。他的诗极富品味,入世近俗,古韵犹然。“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这是我时常涌上脑际的一句。其中体现的豪情是郁达夫在寄情山水后得到的,只有山水能激发这样一位作家的诗才和灵感。在名山大川游历的时候,在酒肆茶楼畅谈的时候,在落日孤独落泪的时候,在扬子江边潜心著书的时候,在故人英年早逝的时候,他都提起笔,诌上一首诗,饱含着忧郁的情结和幻化的哀愁……工愁善感的他,在北京深秋的清晨里,在天涯飘泊的轮船上,他独自伤感,独自落泪…… 曾有以郁达夫与李商隐为个案,考察“五四”作家的旧诗创作对古代作家 的承继关系,以探究异代诗人的诗性人生。一从诗艺的比较揭示千年一脉的悲剧精神。二人诗作的设色、结构、造境都呈现感伤的美学特质,不同在于郁诗以旷放排遣感伤,李诗以执着郁结感伤.二从政治态度的比较揭示文人命运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二人都有政治热情,不同在于李希望跻身政治而不被接受;郁自疏于政治,却因国族危亡不得不与之产生瓜葛。三从性苦闷宣泄方式的比较揭示人格结构的多面性。李宣泄在诗歌中,突破诗庄词艳的分工;郁宣泄在小说中,身为"五四"先锋却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 ——迷恋于山水,但郁达夫的根本目的却在于通过爬山涉水,“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并由此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有人说郁达夫的笔下是铅灰色的美丽。郁达夫的散文史就是他的情绪史。 时局不是一个人能够扭转的,甚至不是一个时代能够扭转的,于那阴晦飘摇的“风雨”中,就让我们的诗人暂且在他的“茅庐”享受一隅之安吧。作者经过了太多的展转漂泊、流离失所,终于,走出阴霾,走出狂躁,走出苦闷,走出低迷,走到阳光下,走到和风中,走到微雨里,走入纯净的雪野!作者充满了对江南冬日气候的深深喜爱以及由衷的感恩而达夫对于江南冬景的情有独钟,实乃其乡土情结、文化情结、审美情结、隐逸情结及爱侣王映霞带给他的幸福与满足所致。在杭州,他不再狂乱焦灼,不再试图突围。在这种生活里,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的亲密,自然变成了个人性灵的延伸,那些晨霜、草根、乌桕、微雨、酒客的喧哗、神秘的雪夜,都充满了感性的回响,所有的人、事、物,都在人们心中充分启醒一种平和和满足的感觉,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化境。(“予欲无言。——孔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默读的声音,只有默读者自己听得到。”) 作者的形象,似一仁者,似一智者,亦似一隐者。在他的身上,我们会感到一种清澈与宁静,一种明朗、豁达、恬静、悠闲、满足、和平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一个回到了江南的作者,一个温和的作者,平静着的作者。 六、方法 1、文本细读,品味语言 2、知人论世,涵咏风格 七、作业布置: 想象作文,训练思维 指导学生阅读第9、10节,让学生找出写旱冬景色以及郁达夫先生内心感受的语句,引导学生去想象郁先生在高爽的晴空下,在洋溢的日光中去湖上散步的情境,要求学生既要写出湖上的美丽风光,又要写出郁先生湖边散步的种种情态,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附学生情境作文片断两则: 一 高一 三五人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村子傍着小河,河上跨着一座小桥。天空湛蓝湛蓝的,漂浮着几朵白云,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来,水面泛着金色的波光。河水清澈透明,几只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底青青的水草也历历可见。偶尔有一两只乌蓬船滑过,鱼儿四处逃逸。待到船儿远去,鱼儿有聚拢过来,仿佛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一般。但河面荡起的层层涟漪表明着船儿来过。 郁达夫先生身着长衫,拄着手杖,在河堤之上信步徜徉,阳光轻轻地抚摸着他,是那么地温柔,驱走了先生心中的阴霾,使先生的心情也变得阳光起来。先生的 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脚步从容了许多,也悠闲了许多。 二 高一 天空湛蓝,白云悠闲,阳光灿烂,温暖如春。微风徐徐吹来,湖面荡起层层涟漪,鸭子湖面戏水,神态自由悠闲。几只乌蓬小船驶过,留下一路欸乃之声。岸边的芦苇随风起舞,芦花在风中摇曳不定。乌桕树的红叶随风飘零,落在湖面上轻轻荡漾。 漫步于湖边的郁达夫先生,微微闭上双眼,深呼吸,仿佛嗅到了阳光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清香,带着丝丝的温馨;静下心来,用心谛听,仿佛听到了阳光的窃窃私语,那么轻柔,那么和煦。郁先生不禁张开双臂,揽阳光入怀 八、结束语。 在作者的江南里,我们可以发现笑容,发现温度,发现色彩,发现声响,发现神韵,发现江南骨子里的秀色!达夫的散步,是心灵的行走,达夫的散步,是美学的行走,达夫的散步,是文化的行走,于亘古的天地间吟哦诗情词韵,于宁静的天籁中聆听最遥远最轻柔的声音,用美好将美好复原,用浪漫将浪漫抒写。 秋天已至,冬天不远。让我们共同徜徉于江南的冬景,抒写自己的美好与浪漫。 附板书设计: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诗第一散文第二学习目标 散文的诗画风格 正字音、知文意、悟情感 曝背谈天图景物 午后郊游图特点 明朗寒村微雨图感受 江南雪景图手法 旱冬闲步图 进步作家之家国情怀 知名作家之文笔的优美和句法的讲究 杰出诗人之化诗入文 留日背景之中西文化的比较 6
/
本文档为【江南的冬景示范课案例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