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万里十五年

2017-09-20 4页 doc 18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万里十五年万历十五年 万历皇帝是个懦夫,是个可怜的人,却不是昏君。他只是让封建社会一直走着的下坡路,变得更陡峭些。 失去控制的文官集团 张居正时期 朱翊钧十岁登基,号万历,少帝老臣,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有道是一朝君主一朝臣,高拱去职,张居正居首辅,莫不自然。先不论其间的种种,这个结局是必然的。张居正作为首辅,辅佐幼帝,领群臣主政,此类先例亦不胜枚举,不用多谈,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君臣,是这对人。 提到张居正和朱翊钧这对君臣,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诸葛亮和刘禅,历史上的刘禅并不是蠢蛋,相反聪明伶俐,朱翊钧亦是如此。这两对君臣都是君少臣老,...
万里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 万历皇帝是个懦夫,是个可怜的人,却不是昏君。他只是让封建社会一直走着的下坡路,变得更陡峭些。 失去控制的文官集团 张居正时期 朱翊钧十岁登基,号万历,少帝老臣,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有道是一朝君主一朝臣,高拱去职,张居正居首辅,莫不自然。先不论其间的种种,这个结局是必然的。张居正作为首辅,辅佐幼帝,领群臣主政,此类先例亦不胜枚举,不用多谈,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君臣,是这对人。 提到张居正和朱翊钧这对君臣,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诸葛亮和刘禅,历史上的刘禅并不是蠢蛋,相反聪明伶俐,朱翊钧亦是如此。这两对君臣都是君少臣老,君倚臣忠,君懦弱臣耿直,君无善名臣无善终。万历皇帝倚重张居正就像刘禅倚重诸葛亮,这就是可悲的组合,君主本就不好强,身边偏又有一个大能臣可以借个肩膀,加深了他对臣子的依赖,一个没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君王,是极度可悲的。 更可悲的是,君王可依仗的强臣非但能力突出,更是忠诚不已,至少在张居正在世之时尚无任何忤逆的表现,一个忠臣带领着一帮子忠臣罩着少主,安定的政治环境给了万历皇帝一张舒适的温床,举事皆有人可托,凡事不必躬亲处置,皇位无人觊觎,完事稳妥、高枕无忧。直到张居正去世,万历的性子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通达知礼,温良奉道,换言之,就是万事不由己,就是懦弱。在接受众臣十数年培养的同时,也渐渐失去了对群臣的控制。 申时行时期 张居正调教出了一个心目中的皇帝之后,就撒手人寰。留下了渐渐成熟,有意施展自己的朱翊钧,还有一帮子视万岁如学生的文官们。这是个矛盾凸显的时刻,张居正没有赶上,却被申时行迎头撞上。 申时行是个老好人,和事老也行,八面玲珑也罢,他懂得侍君之道,也懂得为臣之术,在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申时行运用中庸妥协的处世之道周旋于皇帝和群臣之中,成功能过的解决了很多矛盾,却同样的埋下了祸根,由于这个老好人的周旋,使得万历更加的无法与群臣直接的交锋,而对群臣的屡次妥协,无论多少,首先就是一个君主的失败,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就是万历皇帝每次都要做出一些让步,虽然每次都是可接受的,他的权威却在这一次次妥协中渐渐地消磨掉了。权臣觉得,我们只要坚持,皇帝始终会让步,终于,到立储事件发生时,朱翊钧终于发现,整个文官集团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作茧自缚的文官集团 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官集团和相应的实在是一个笑话。文官集团很有意思,其成员们能够自成体系,自我约束同时又能够通过相互信任构成自我保护,他们大都能自觉地忠于圣上,通于下属,上行下效,极为安稳。这在几千年里形成的体制已经不是我所能阐述清楚的,这里跳过,有意思的是,文官们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无意义的东西把自己活活勒死,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先就名和利两个字说起。 为官者总是逐名又求利,名和利对于官员们本是矛盾的存在,但又偏偏能够为他们辩证的统一进自己的那些道道里。官员们读的圣贤书,理应上系庙堂,下系百姓,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以博得一个清官忠臣的好名声。然而生计也是不能不顾的,在他们看来,为官求财才能够通人脉、通仕途,博得上级满意,保的自身平安。官运畅通了,才有机会出人头地,展示才华,或取悦龙颜,或闻达于诸侯,名声自然就有了,至于靠百姓称赞,那就属于末技了。当名声在外,升官发财也就指日可待了。 文官集团们追求名和利,并将其有机统一。而这个“名”最早是统治者驾驭百官的手段,统治者理由圣贤理论教导百姓百官,让他们忠于朝廷,忠于职守。渐渐地又成为文官们自己要追求的,一种虚无缥缈而又能勒紧人脖子的东西,是读书人十年寒窗习得的圣人精神。对于“名”他们有着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们觉得求名是很累很麻烦的,因为要清廉,要奉公,要勤政,要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好的名声是他们的本分,是为官的崇高目标,或是行贿于高官、或是得到皇帝的垂青、甚至于忤逆造反、自立门户,无论什么手段,名垂青史就像长生不老一样,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这个名让中国的官僚体制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变数。     官僚体制成毒瘤         之所以谈及官员求名逐利,是因为这种现象,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发展,并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总趋势的重要力量之一。 什么是官,官者,吏事君也,说白了官员就是为政府机构打工的人,也就是说,为官也是从事一种职业,在任执政行政,履行和任务,然后领取相应的酬劳。既然是职业,追求利益,获得相应酬劳是在无可厚非,古代做官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历代行政权极大,相应的责任也就愈大,金融、经济建设、司法刑狱甚至于军事等等事务,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这还不算上各类关系的疏通和公务开销等,总而言之,给官员们高薪实在是理所应当的事。为官者做工作,认真完成任务的奖励,有过失的要惩处,根据其贡献度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失职的开除,犯法的治罪,这才是官场本应由得运转机制。 然而中国官僚机制不是如此,在中国、官僚体制出现问题了,统治者和官员无聊的加了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之后事情就复杂到好把自己活活逼死了。 一来,由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官吏多有文人担任,饱读圣贤书,从小受到圣贤们的思想灌输,他们对于君子之道信奉不已,当了官就更加觉得要行君子之道,要具有贤德、清廉、勤奋、爱民等等等等高尚的离谱的品质,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又不自觉的提高了官员这一职业的高贵和神圣。为官者自觉要为人民做表率,做楷模,立榜样,久而久之,官就被高度神圣化了,官老爷、青天大老爷等称谓,见了官要下跪等都使得官员高人一等,不是凡人,渐渐与平民拉开距离,其自己也愈加觉得了不起了。脱离群众成为必然,更别说年轻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们,一朝为官,更是两眼一抹黑,很难做出有效的决策,以促进社会发展。 二来,为官者要将忠、义、礼、孝等等高标准加于己身,什么事都没做,就要先给自己扣个高帽子,之后如果所作所为有丝毫出入,并会遭到群体质疑。官员们自然整日战战兢兢,生怕被抓了小尾巴,渐渐地没有安全感的官员们开始相互照应。相互包庇,相约互不检举,这才逐渐的相安无事,却发现彼此早已密不可分,成了一个庞大的、相互纠缠在一起的集团,这样一来,官员们彼此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情况越演越烈,相互恭维,彼此包庇,偶有离经叛道者群起而攻之,一人有难则群起而护之,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历代君主对此都束手无策。 三来,既有如此高的标准,尤其是尽忠职守、清正廉洁的标尺始终高悬头顶,作为职业的官吏难免变味,当权者认为为官之道需要廉洁,那过高的工资标准就有违圣人之道,官员低薪成了定理,这一悲剧结果,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也是官员们自己争取来的。求财牟利是为人所不齿的,独清于世也难以有所发展,不得已只好暗地里取些不义之财,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诸多未曾想到过的敛财之道得到充分挖掘,上虽有种种政策加以打压,然则一旦百官尝到了中饱私囊的甜头,就不会再甘于那微薄的俸禄了,即便现在再给予他们合理的工资,也难于让他们做到清正廉洁,就像赌徒的毒瘾难于因为赌赢了了钱而戒掉。 可笑的中国官员思想和荒唐的中国官僚体系,早在千年前封建社会尚活力无限时就在其体内植入了腐败的种子。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从汉武帝开始才逐渐稳定下来的封建制度,随着荒唐的官僚体制的成熟走上了螺旋下降的楼梯,明主、强臣、朝代的等跌、外族的入侵、动荡年代的破坏,所有这些或能有效控制官僚,或能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就像吊着楼梯的支撑结构,抑制官僚们腐化的种子发育,能够保证楼梯不会迅速倾斜下落,但官僚体制的弊病却像癌细胞一样,难于清除。 而万历年间发生了一些事,则狠狠地砍断了几根支撑结构。当文官集团在张居正的带领下走向独立和强势;当申时行的妥协中庸政策纵容了文官集团的自我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当万历渐渐地控制不住文官集团;当万历的消极怠工,不理朝政使得没有人去约束官僚体制的恣意腐化;当社会偏偏又难以置信的保持了一定的安定时,寄生在封建体内的官僚思想像吃了激素的蛀虫般肆意的成长,毁掉了楼梯的所有支柱,封建发展的道路,便轰然一下子跌进深渊,再也无法挽救。
/
本文档为【万里十五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