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地理科学导论

2019-08-05 18页 doc 53KB 7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地理科学导论第三章  地理科学的体系和分支 第一节  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科学的体系与地理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同的,属于地理科学的认识论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地理科学体系。它将成为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对地理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地理科学体系即地理科学知识体系,是表达地理科学知识形态的重要范畴,是由业已确证的地理科学知识构成并完整地再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然而,地理科学的博杂性和被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导致人们划分地理科学体系的多样性而无法统一。 一、地理科学的体系 地理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
地理科学导论
第三章  地理科学的体系和分支 第一节  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科学的体系与地理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同的,属于地理科学的认识论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地理科学体系。它将成为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对地理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地理科学体系即地理科学知识体系,是达地理科学知识形态的重要范畴,是由业已确证的地理科学知识构成并完整地再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然而,地理科学的博杂性和被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导致人们划分地理科学体系的多样性而无法统一。 一、地理科学的体系 地理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在西欧,传统的分类是将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即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即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两大分支下再分次级分支学科。前苏联长时间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然后再分次级分支学科。较多的西方学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级分支学科。这些分类中都没有考虑地理学的技术性分支──地图学和背景性分支──历史地理学。鉴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生长点,形成新的知识领域或新的分支学科,本文遵循科学性兼顾稳定性,从现实出发兼顾历史状况的原则,按研究对象对地理学体系划分。 其中,有代表性的体系有如下数种观点(见《地理学基础》,潘玉君,科学出版社): (一)金字塔结构体系 陈传康教授在《现代地理学与地理教材建设》等论著中,刘南教授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地理教育价值雏论》和教材《地理科学导论》等中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地理科学体系,此处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 图3-1  地理科学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在这个体系中,具有(1)三分法:地理科学分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2)三层次: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和二级综合地理学(即综合地理学);(3)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和区域实践地理学;(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现代环境地理学。此外这个体系还应当加上一个“塔尖”。这个塔尖可称为地理哲学(这个概念最早在大学三时受到几位老师的启发而产生的)。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和《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方法》中明确提出地理哲学的概念。 (二)《理论地理学概论》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此著作者王铮博士等以环境和区域为基本概念,以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为基本分而范畴,以PRED性和系统性为基本准则和中心支柱,以地理建设为前途,构建了地理科学体系。 图3-2  《理论地理学概论》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分为三个层次:中心是环境动力学和区域动力学;第二个层次是模式地理学;第三个层次是现代地理学科学的应用层次。在中心层次中,环境动力学是环境地学的理论核心,环境地学的部分内容属于模式地理学,区域科学或区域动力学也是中心学科。地理环境动力学的内容重点在于地理环境过程及环境对这种过程的贡献及其机理;区域科学则把重点放在空间相互作用基础上的空间动力学、区域结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在第二层次中,模式地理学包括山地学、沙漠学、冰川学、城市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地貌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的理论部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研究某种特殊的地理事物类型。着眼于环境动力学涉及地方的地理学研究应用。 (三)《地理学引论》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白光润教授在《地理学引论》中着眼于地理科学现状和不同学派而综合地构建了一个包括:区域-系统-数理的地理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给人一个清晰的框架,对初学或初步探讨地理科学体系的人是有益的。 图3-3  《地理学引论》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四)《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林超和杨吾扬教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的“地理学”条目中,在简评中西方地理科学体系划分现状后,遵循科学性兼顾稳定性,从现实出发兼顾历史状况的原则,按研究对象给出了地理科学的体系。 图3-4  《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五)地理科学的四层次的体系 《资源·环境·区域开发》文集中,杨青山等青年学者认为地理科学应当包括上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理科学的“软系列”学科; 第二层次:地理科学的基础科学; 第三层次: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 第四层次:地理科学中的应用技术。 在第一层次中的“软系列”应当包括地理科学史、地理学科学学和地理哲学等。第二个层次就是传统地理科学的内容。第三层次和第四次层合称为地理技术。 (六)《现代地理科学》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蔡建明在《现代地理科学》中,根据发生学原则,即要根据地理科学各支学科的发生、发展次序而给出了地理科学框架。 图3-5  《现代地理学》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七)《现代地理学图书分类法的探讨》中的地理科学体系 广州地理所王祥珩研究员在《现代地理学图书分类法的探讨》中,认为地理科学的直属部分的科目必须全部集中统排,其分类系统应当是综合性的科学系统,提出一个系统。 其他如陈才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牛文元的《理论地理学》、杨吾扬的《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以及吴传钧在《地理科学》中都提出不同的观点。 二、各种观点简评 前述地理科学体系大致反映或代表了相应的观点。这每种观点都不是很理想或完美的,这也说明,地理科学体系的构建这一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见《地理学基础》,潘玉君,科学出版社)。 科学认识给出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的二类形式:演化型体系和公理化型体系。演化型结构体系应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建立的。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即是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又是认识成果的表述方法。所谓逻辑是指地理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而历史则是指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事物(特别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历史或人类认识它的历史;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派生的。根据逻辑与历史统一原则,演化型结构体系。前者体现了逻辑与人类认识地理事物演化历史的统一;后者体现了逻辑和地理事物发展历史的统一。 公理型结构体系是应用公理化的原则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可以分成实质性公理结构体系和形式化公理结构体系,二者各有长短。 根据这两大类四种知识结构体系,从科学认识论角度可以得出学科知识体系的类型。 就地理科学而言,其领域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与此相应,地理科学体系也在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中逐渐确立下来。地理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地理科学的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以地理科学体系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知识积累过程包括提出地理科学问题、发现地理科学事实、形成地理概念和地理科学规律、提出地理科学学说和地理科学性的检验与确证。 地理科学的体系的建立要对地理科学的各种已确证的知识—主要是各种学说理论,进行综合和系统化,使它们形成一个逻辑完备的相容的知识体系。地理科学的体系的构建过程,在性质上不同于地理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既不同于地理科学事实的发现,也不同于个别地理科学概念和原理、理论的发现和提出)而属于另一种科学创造活动。同时地理科学的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将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成果,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新的构建。 这是我们完善地理科学的体系的理论基础。但是,我目前仍没有能力去构建出完善的地理科学的体系。 第二节  地理科学与相邻科学的关系 一、地理科学与地学 地学即地球科学,它在发展上与地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古希腊的地理学多是探讨地球的数理知识,诸如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方式等,实际上也是地学研究的内容。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A.Von.洪堡所著的《宇宙》从天体、地球讲到地表的人类环境。只是到C.李特尔时代,地理学才把眼光仅仅注意到地球表层。现代地理学与地学至少有以下几点区别:从科学性质上,地学属于自然科学,而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从研究尺度上,地学研究整个地球,而地理学仅研究地球表层;从时间尺度上,地学研究数10亿年的地球历史,而地理学仅研究作为人类环境的地球表层,比起地学来要短得多。无论从空间和时间上来说地学研究的都是地理学对象的大环境,很多地球表层发生的现象都与表层外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地理学家要深刻理解表层地理规律也必须有地学知识,特别是地质时代最近的一纪,即有冰期发生和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的知识对地理学尤为重要。 二、地理科学与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体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洪堡开创的植物地理学是生态学的三大来源之一(林奈的植物分类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洪堡的植物地理学)。生态学经历了个体生态学、群体生态学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入了人类生态学阶段,生态学全球化、社会化,这时与研究人类环境的地理学关系更为密切了。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对地理学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生态化方向是现代地理学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所不同的是地理学除研究生态环境外更注重区域与空间的研究。 三、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研究物质环境与人类环境的科学。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基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三废”造成的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是对不合理的自然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地理学与后者关系更为密切,其本身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环境地学已成为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边缘科学。两个科学虽然有重复,但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领域也不完全相同。环境科学更多的侧重于环境治理方法、治理技术,而地理学不仅注重环境整治,更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对空间地域的研究、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着眼于人类环境的整体规律。 第三节  地理科学主要的分支学科 一、元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学、地理哲学 (一)地理学哲学 是地理学与哲学、科学哲学之间的边缘科学。研究地理学理论和概念中的哲学问题与逻辑思维,经阐明地理学结论的哲学意义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中逻辑思考过程,为地理学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学最初的朦胧时期一直到19世纪中叶,地理学往往和哲学、历史学交织在一起;而近代地理学发展时期则经历了对哲学的独立和重新密切联系的过程。近代地理学深受哲学家I.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康德最初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从哲学“二元论”出发主张时空分离,导致地理学长期脱离时间而研究空间,最终加强了决定论思想。黑格尔的辩证法原则,特别是“分析”与“综合”这两个辩证法概念的提出,加强了地理学的哲学思考,有利于正确认识地理学的实质,但却否定了地理学中的实证论倾向。洪堡和李特尔的理论也反映出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萌芽于古希腊时代,被孟德斯鸠所发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潮,在反对神学、经院哲学中曾起着进步的积极的作用。在地理学最富哲学意义的论题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拉采尔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思辩性地用决定论史观论述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把国家比喻作依附于空间的有机体,国家的扩张、衰退完全由环境空间所确定,此后为稍加忙乱的人地调节论所扬弃。20世纪20年代以自然科学为标志,其主要特征是以数量逻辑分析方法对科学知识结构作静态的逻辑分析,以代替地理学的传统描述。显著影响始于50年代,一些地理学者从哲学方法论研究中吸取教益以构建地理学的理论体系。舍弗尔于1953年的《地理学的例处论》中提出地理学家应采用实证主义方法的主张,继而1959年哈维在《地理学的解释》一书中详细探讨了假说、规律、理论、模型的应用,从而确立了实证主义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寻求规律性的、实证的、类似于物理学和数学的表达方式的地理学,反映五六十年代的计量与理论运动,力图将研究重点侧重区域方向空间联系与分而规律的探索,如邦基1962年发表的《理论地理》,认为地理学是空间联系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受其影响发展了中心地理理论体系、土地利用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社区理论。70年代以来西方实证主义地理学以空间组织为研究核心,模仿理化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展了生态因子分析方法等。实证主义研究观点和方法发展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即受到兴起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持久战,主张改变人作为空间奴隶的地位,把人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在众多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中,对地理学影响较大的是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释义学。70年代结构主义又一盛行强调地理研究要探究深藏于现象之后的本质固执因。80年代约翰斯顿从哲学高度把西方地理学方法归结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考察地理学的全部思想,可以看出地理学家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是这种和那种哲学观点的反映;而哲学也重视利用地理学的结论与观点以充实其哲学理论。中国的地理学者自50年代以来,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指导地理学研究。地理学者深入研究地理学的逻辑结构和层次;地理学理论与其它科学理论的关系;地理学理论与客观世界及科学家的关系;地理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出了与“元科学”相应的“元地理学”,这些都是科学哲学实质性内容在地理学中的反映,标志着地理学哲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二)地理科学学 地理科学学是地理科学与科学交叉而成的具有软科学性质的新交叉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科学本身,不仅研究地理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研究地理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研究地理科学本身的结构、方法和功能,研究地理科学的分类及各门分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等。这是地理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但又是最薄弱的。 (三)元地理学 元地理乘法学从元理论角度研究地理科学,是关于地理科学理论的理论。它的理论由元理论和一般理论两个层次构成。一般理论指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理解、推断以及所形成的观点的集合。按照元理论的基本思路,将地理科学本身当做研究对象,那么作为研究地理科学本身的工具性的理论就是元地理科学。传统的元地理学,如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哲学、地理学方法论等分支学科。现代元地理学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着重从形式化方面来建立地理科学的元理论。地理科学中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均属于元理论。 二、统一地理学 主张自然与人文(或经济)地理学一体化的学术观点,与地理学“二元论”观点相对立。实质上涉及地理学性质、研究对象、科学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争。近代地理学自洪堡和李特尔谢世以来,地理学的统一与分裂一直是争论焦点,地理学的一元性受到非议。洪堡主张地理学应在复杂性中去了解统一性;将人类作为自然统一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在内。李特尔认为统一性正是地理学的特点。但以德国佩舍尔(O·Peschel)为首的一些人认为,地理学只能对地理表面形态进行研究,人类活动不属其研究范畴。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和阿·彭克都认为地理学仅限于自然地理,而摈弃人文方向。西方一些学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地理学的统一性。赫特纳倡导统一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理现象与社会经济现象具体相关结合;二者统一于区域。哈特向地理学研究对象很少是纯“自然”的或纯“人文的”,分为“两半”是有害的。麦金德认为:“地理学成功发展道路需要将它当作一门统一的科学”。1963年,美国以阿克曼(E·A·Aekerman)为首提出地理学革新建议,否定分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二元论。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一些地理学者认为统一地理学已经过时,分裂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学。1926年以康斯坦丁诺夫(O·A.·Konstantinov)为代表的经济学派指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经济学科,提出:“彻底抛弃地理观点”。其观点与巴朗斯基等领导的地理学派相对立。20世纪50年代末阿努钦(V·A·Anuchin)著《地理学理论问题》一书,指出地理学存在着与其他科学不同的统一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原则,既包括自然的,也是社会的。马尔科夫(K.·K.·Markov)力主地理学的统一性,认为自然和人类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不仅要研究其相互作用,还要给予经济评价。地理区应看作自然经济综合体。指出现在再强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独立性是时代的错误。在1980年前苏联地理学代表大会上他指出:“统一地理学或称科学地理学,就是现代地理学。”中国不少学者均主张地理学的统一性,主要论点仍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上需要统一地理学。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的综合性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能源、城市化等问题需要综合探讨解决,人为地划分成“无人”的自然地理和“无自然”的人文地理学不仅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很难担负上述任务。研究客体的统一性决定了地理学最终应是统一的。地理学分支科学的超前发展则是科学发展和科学整体发展的阶段产物。目前地理学中分化出的分支逐渐有接近、统一的倾向。在当代科学的综合潮流推动下,现代地理学正处于新的综合阶段,但自然与人文的地理学实质性的融合仍需克服重重障碍,付出极大努力。 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一)自然地理学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两组:一组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一组是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下分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学地理学,以及以特殊自然要素为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 (二)人文地理学  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理学等。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曾是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远远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四、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一)区域地理学 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分为区域自然地理学和区域人文地理学,前者着重研究一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后者着重研究一定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 (二)部门地理学 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结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及人类影响的地理学人文分支学科。是地理学基本层次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统称。地理学一般分为通论和区域两部分,通论中包括普通地理和部门地理。其名词源于系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中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部门。自然地理学的通论部分分为普通自然地理学与部门自然地理学,以区别于区域自然地理学。分别研究地理表层各个圈层的分科,称部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分支繁多,其主要分支经济地理学内部,根据研究对象与范畴的不同,又分为普通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经济部门布局规律的科学。部门地理学取得的显著进步始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新地理学,以洪堡、李特尔为代表的科学的新观念,在地理哲学上则有机械唯物论色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部门地理学得到了发展。20世纪分析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地理学各个分支的发展,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等都形成了比较 系统的独立理论,标志着地理学内部产生了深刻的分化。部门地理学通过对地理环境各因子的识别、研究,形成了各个分支学科的深刻认识,引入了一些精确的定量方法,深化了地理的思维,使传统的描述地志学到区域地理学相形见绌,从而使地理学在理论和应用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部门地理学与春他科学相结合,产生一系列边缘科学分支,正与横向科学相渗透构成地理学发展的前沿科学。而对这种态魄力地理学界产生了争议,一些地理学者认为,部门地理学的研究是不充分的和有缺陷的,只能取得部门的科学结论,担忧盲目深化所产生的离心倾向可能导致地理学对象的消失,而移植于其他科学范畴,最终产导致地理学的肢解。别一些地理学乾认为,部门的分化与深化标志着研究的深入,反映了现代地理学分支学科超前发展,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生,将对地理环境整体识别提供必要的部门地理学的科学依据,为新的综合奠定了科学基础。目前的问题是地理学的科学综合,从理论到方法均没有跟上部门分化的步伐。这将有待于地理学的进一步创新。地理学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复合交错的时空运动,自成独特的科学体系,不会因部门地 理学的发展而被解体。部门与区域地理学同属现代地理学的重要支柱。 五、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一)理论地理学 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二)应用地理学  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的应用方面,有的已成为专门的学科,如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学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应该指出,许多重大问题,如荒漠化、土壤侵蚀、环境管理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解决与研究都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六、人口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 (一)人口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介于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间的边缘学科。研究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人口构成的时空差异及其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特征。源于19世纪末法国人文地理学和德国人类地理学,20世纪30年代成为地理学的独立分支学科。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任务在于揭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内在联系;论证人口数量、质量、分布、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的相互关系;研究城乡人口合理布局等问题,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按研究的对象分为农村人口地理学和城市人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地理学得到迅速发展。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构成和分布的发展变化与特点;2.劳动力资源,包括资源评价,地区与部分配及合理利用途径;3.人口移动及人口集聚;4.人口分布地域体系。现代人口地理学的研究,由于引进了数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区域结构科学、统计与计算机处理手段,逐步从过去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描述分析、归纳的划分类型,发展到建立人口系统模式,人口移动模式,确定最佳人口分布体系等,并广泛利用计算机编绘人口地图。 (二)资源地理学 既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介于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边缘科学。研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的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利用、合理保护和经济评价,最终提出对资源开发的远景估计与战略规划,并从中揭示资源利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内容为: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土地、水、矿产、气候、生物、海洋、人力、智力、信息、旅游等各类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资源开发原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资源地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军事和经济规划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前者是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后者是为开展土地利用、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企业选址和设计规模的需要等,开始对资源地理学的研究,并在大学设置相应的课程。前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偏重于研究自然资源地理,而后扩展到社会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等领域。前苏联学者明茨(A.A.Mints)1972年出版的《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评价利用效益方面地理差异的科学方法论问题)》一书,系统论述了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理论问题,阐述了矿产、森林、土地和水资源评价的原则,揭示了这些资源的地域组合评价的实质。他强调在自然资源评价中,必然将地理观点和经济观点相结合。资源地理研究综合性问题不仅同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密切相关,也同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土壤学、地质学等)、技术科学(如钻采技术、遥感遥测、工艺学、农艺学)、经济科学(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技术经济)等紧密联系,必须充分利用有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 (三)环境地理学 研究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分支学科,主要涉及人地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效应,即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反馈作用。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性质,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变。人类社会早期的采集和渔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属本能型影响。农牧业发展后,不仅更广泛地利用自然资源,且对环境要素进行了重大改变,培育或驯化一系列作物和家禽家畜,把大片森林、草原、河滩和沼泽开垦为耕地,建立人工灌溉网和人工水体,开采出大量矿产资源,提高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属生产型影响。产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及其产生的影响都达到空前规模,物质文明也提高到新阶段,属智慧型影响。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但由此也带来许多不良环境后果。人们普遍意识到: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潜伏着对生物生存的巨大威胁,保护环境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此时环境地理学在研究人地关系中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研究内容为:1.区域开发和发展生产、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规模工程和工矿建设、战争和军事行动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整体及其各要素的影响;2.人类活动污染的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健康效应;3.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的质量评价;4.地理环境改良优化规划区划。当前,人口不断增长和迅速集中,物质生产迅猛增加,能源和资源大量消耗,各种废物被大量排放,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发生变化和演化。这种变化或演化的趋势、速率及效应,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未来的大问题。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能力的增长,环境地理学的作用将愈益重要。 (四)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流和信息流把农村、矿场、工厂、交通、运输站、商店、城镇经济中心等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体系,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上进行,和各地具体条件紧密联系的,并离不开一定的时间,是在空间和时间相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概念,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关系。它是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必然要落实到一定地域,联系一定的地理环境,故其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其综合性正体现在地域性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经济工业化和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日益尖锐的矛盾,需要对人和环境的关系及生产的地域布局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区域和城市规划、经济区划等,并导致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除生产布局外,还涉及各种具有地域性的经济景观和社会景观。强调经济地理研究要考虑社会要素(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心理等),探索社会经济区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分布和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上,应从数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引进有关方法,使该学科向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建设性和预测性的作用。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因而可认为这门学科在性质上是一门和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有着密切的社会科学范围内的边缘科学。在经济地理学内部,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分为:1.综合经济地理学。在特定的主题下进行规律性的包括经济地理学中一些带普遍性的综合问题、基础理论、文化论及经济地理学史;2.部门经济地理学。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分别研讨它们的布局面理论,地域体系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从而形成了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消费地理学等次一级的分支学科;3.区域经济地理学。以范畴明确的某种程度经济完整性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区内的经济活动体系,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城市区域集聚化、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经济问题。经济地理研究要求其成果在满足客观需要方面,方向正确,对社会大众有利;在经济上合理;从自然条件来说适宜;在技术上不仅可能,而且从长远看不致破坏资源和环境质量;即既讲究经济效益,又要讲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本文档为【地理科学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