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2021-03-26 35页 ppt 3MB 2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安安

暂无简介

举报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群落的演替说课稿说课导航在学习了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后,接着学习群落的演替的知识,可以说群落的结构是横向的剖析,群落的演替则是以发展观点从时间角度认识群落的变化过程,是纵向的寻踪。本节也为下一章生态系统的讲授打下基础。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重点:群落演替的过程难点: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通过探究群落演替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好的区分两类主要演替类型,所以演替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由于演替示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演替出来的某个群落水平究竟属于那种演替类型的一个阶段,很难看出,所以,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是本节的难点。把握重点:教师播...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说课导航在学习了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后,接着学习群落的演替的知识,可以说群落的结构是横向的剖析,群落的演替则是以发展观点从时间角度认识群落的变化过程,是纵向的寻踪。本节也为下一章生态系统的讲授打下基础。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重点:群落演替的过程难点: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通过探究群落演替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好的区分两类主要演替类型,所以演替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由于演替示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演替出来的某个群落水平究竟属于那种演替类型的一个阶段,很难看出,所以,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是本节的难点。把握重点:教师播放图片视频、引导点拨、层层诱导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列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四、突破策略(五)课后探究提高能力(四)练习反馈提高巩固(一)情景导学设疑激趣(三)小结回顾构建网络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设疑激趣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灾过后,昔日群落能否重现?(二)层层诱导,深入分析: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地厚达60m,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    一年之后,也就是在1884年,地面上稀稀疏疏长出了草,人们还在地中找到了一个蜘蛛。    16年之后,也就是在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于这块新的土地上了。    26年之后,也就是在1919年,动物物种增加到621个。    31年之后,也就是在1934年,动物物种增加到880个。在此期间植物也逐渐繁茂起来,已经出现了一个小的树林了。思考讨论:1、火山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2、开始长出小草、蜘蛛是否一个群落?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为什么?一、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就叫做演替。例如:光裸岩石上演替等。思考:光裸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思考讨论:1)演替经过了哪些阶段?2)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啥苔藓能取代地衣?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说明了什么?2、群落演替的过程(1)裸岩上的演替裸岩演替的过程1、裸岩演替经过5个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在裸岩上首先入侵的是地衣类植物,因为地衣能分泌酸性物质,瓦解碎裂岩石,从中吸收养分,所以率先登陆地球,被誉为“陆地的开拓者”,这是第一轮演替,也最为漫长。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改造环境,一方面,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的风化形成土壤,另一方面,靠积累其残体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为苔藓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裸岩演替的过程苔藓耐贫瘠,随与地衣共存,在与地衣竞争阳光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并进一步扩展成优势群落。如此一直发展到森林群落。4、在森林群落中,乔木占优势,但仍可找到地衣苔藓等植物,可见,这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地位的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承上启下:演替是否只发生在裸岩上?(2)毁林造田后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森林阶段讨论:这种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与裸岩上的演替完全相同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历了哪些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思考:1)第一个阶段为何是草本植物而非地衣?2)与裸岩上的演替相比,哪种速度更快,所需时间更短?3)演替最终是否定能发展成森林群落?弃耕前弃耕后虽然毁林造田,破坏了原有的群落,但弃耕后仍保留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和原有植物种子等繁殖体,由于两者长期的适应关系,有些繁殖体可快速萌发生长,无需经过地衣漫长的开拓阶段,可快速从草本植物阶段进行演替,其演替速度更快,所用的时间也更短。假如弃耕农田,长时间再无人为干扰,便可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如草原地带的草本群落、森林地带的森林群落等)思考讨论:以上两种演替实例各有什么显著特点?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3、群落的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严重采伐的森林等。讨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有异同?承上启下:在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植物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物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列表比较缓慢而历时漫长较快而历时短自然因素为主人类活动较为关键裸岩上的演替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稳定性提高,有机物含量增加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无→有→多(有)少→多区别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始条件速度时间影响因素实例总趋势(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1)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原因有两种:一)人的践踏:车前草最耐践踏,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植物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或的阳光,车前草处于劣势。若小路被废,践踏停止,三种植物间重新展开竞争,茎秆较高的狗尾草将占据优势,出现诗中所说景象。思考: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有何影响?《中国水利网》宁波、昆明、武汉等地,人躺在铺满水葫芦的湖面上,可以不沉;上海去年3万吨的水葫芦打捞量,今年已翻了3倍有余,上升至10万吨;水葫芦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让越来越多的水中生物痛失“家园”。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思考:人类活动干扰群落演替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呢?(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悖逆自然演替的危害思考:怎样促使群落回到正常的演替轨道上去呢?三、关注有关群落演替(三)小结回顾,构建网络(四)练习反馈,提高巩固1.下列有关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B.初生演替一般都比次生演替进行得快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D.种群总数起始增多,而后趋于稳定(五)课后探究,提高能力活动与探究主题:进行调查或收集有关资料,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书籍,或进行实地调查介绍相关书籍或易作调查的地点和具体调查方法(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所带来的影响(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2根据查阅的资料或调查的结果,确定文章的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3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对优秀文章进行评点六、《群落演替》板书设计1、演替的过程初生演替及类型次生演替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3、关注群落演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群落演替
/
本文档为【群落的演替说课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