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1

2019-01-15 6页 doc 70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Sky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1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1920年6月,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俄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 A.余粮征集制引发严重危机 B.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农民处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质疑 D.指令性计划模式的弊端显现 解析:选A。1919年初,苏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1
【优化方案】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1920年6月,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俄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 A.余粮征集制引发严重危机 B.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农民处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质疑 D.指令性模式的弊端显现 解析:选A。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与“1920年……俄共中央……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内战才能结束”相符,故A项正确;1921年,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与“1920年”“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大会,作出了尽快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决议,与“1920年”不符,故C项错误;1936年,斯大林模式的确立,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但与“1920年”不符,故D项错误。 2.《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B。材料中出现“社会主义商店”和“不如私人商店”,说明是自由贸易的,结合时间“20世纪20年代”,可知此时不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是竞争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新经济政策是如何产生的,故D项错误。 3.(2016·江苏南通模拟)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年 30.1 456 430 1932年 55.7 1 919 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解析:选C。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依据材料所给时间1929—1932年可知,当时实行斯大林模式,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采用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虽然苏联工业化是在帝国主义包围封锁下进行的,但不能排除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先进技术,如大危机期间,故C项正确;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建设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因此不可能依赖西方,故D项错误。 4.1946年流亡中的苏联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写道:“俄国革命唤醒和解放了俄国人民的巨大力量,这就是它的主要意义;同时背叛了俄罗斯弥赛亚救世主义,并使专制、黑暗和奴役死灰复燃,这就是它的根本教训。”这实际上(  ) A.完全否定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B.批评了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 C.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相互呼应 D.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苏联国情 解析:选B。材料中否定的是后者信息,不是俄国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中“专制、黑暗和奴役死灰复燃”说明是对斯大林模式中专制主义的批判,故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不适合苏联国情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D项错误。 5.(2016·湖南常德模拟)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选A。材料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3年到1964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故A项正确;农产品价格提高,说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不能说明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已经改变,故B项错误;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上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不能说他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故C项错误;材料只说到了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没有谈到收购数量增加,故D项错误。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促成当时西方“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五年计划使人民富裕 B.自由经济模式的弊端无法克服 C.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D.计划经济是医治经济危机良方 解析:选C。苏联五年计划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就表明,自由经济模式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故B项错误;当时西方国家正遭受大危机的困扰,自由市场调节的失灵使得西方“态度转变”,关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有其弊端,不是医治经济危机良方,故D项错误。 7.(2016·海口模拟)下面列举了罗斯福上任之初的部分活动。当时经济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 ◆3月6日,星期一,罗斯福开始了接任总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3月9日,国会特别会议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晚上7点30分,法案经总统签署生效。 ◆3月12日,罗斯福发表演讲,解释了银行业危机和政策的相应处理措施。美国有1 700万家庭拥有收音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收听了这次讲话。 ◆3月15日,联邦储蓄体系76%的下属银行恢复营业。 ◆3月底,12.5亿美元银行储蓄回流,4月份又有10亿美元回流。 A.金融领域率先摆脱了危机 B.国人对政府的认可度提升 C.美国缓和危机的难度不大 D.危机未明显影响民众生活 解析:选C。仅就材料而言,既看不出是否“率先”也看不出“摆脱了”,故A项错误;材料没能反映对政府的认可度提升,故B项错误;材料集中反映了罗斯福上任一个月内财政金融领域危机状况的缓和,尤其是“76%的下属银行恢复营业”这一信息说明了缓和的难度不大,故C项正确;受危机影响,美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严重,且材料没有反映民众生活是否受明显影响,故D项错误。 8.1933年,罗斯福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________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材料中的“________”处应填上(  ) A.全国复兴运动 B.减耕减产 C.公共工程建设 D.失业保险 解析:选A。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对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企业实行国家干预,与材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________的人”相符,故A项正确;减耕减产是新政在农业上的措施,没有突出参与新政的要求,与材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________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不符,故B项错误;C、D项是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是对失业和弱势群体的救济和福利,与材料中“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________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不符,故C、D项错误。 9.(2016·山东菏泽模拟)有观点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材料认为(  ) A.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新时代 B.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政应利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 D.新政延长了大萧条 解析:选D。题干材料主要是讲述新政的弊端,不是作用,故A项不符合题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新政应利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根据材料“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说明新政延长了大萧条,故D项正确。 10.(2016·安徽黄山模拟)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 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C.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解析:选C。1945年冷战还没有开始,英国和苏联的关系仍然在延续二战时的盟友关系,并且该纲领主要是英国国内政党政治的产物,服务于国内政治,与苏联没有内在关联,故A项错误;该纲领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施政方案,是为了资产阶级利益而出现的,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范畴,故B项错误;纲领各项相关政策所标榜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在资产阶级坚持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的大前提下,适当增强国家力量对经济无序化竞争进行引导的成分,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废除,贫富分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故D项错误。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了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 C.国情差异决定各国必须采取市场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是战后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解析:选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体现的是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故A项错误;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现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故B项错误;各国采取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国情差异决定的,而是吸取了经济危机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所示国家都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 12.(2016·湖南常德模拟)《华尔街日报》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和38%;截至2011年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 A.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府 B.必须改革老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C.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D.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当今欧洲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并不是说生老病死都交给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欧洲国家医疗、暴力犯罪、失业率等方面存在问题,说明原来欧洲在战后建立的福利体制面临危机,必须改革,故B项正确;材料中“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是在反映欧洲社会存在的问题——失业率过高,不是在说欧洲国家富有,不用工作,故C项错误;材料是在强调欧洲福利体制下的问题,不是在强调福利保障理念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 13.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 ——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摘编自李明玉《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模式”的含义,并列举出“他挽救了市场经济”的措施。(10分)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三,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史实论证“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10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第一小问含义,根据材料二“在30年代的时候……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及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缓解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所以“新模式”的含义是国家干预经济;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作答。(3)在论证过程中要体现材料三的观点,即“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在论证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即可,可列举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作为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1)调整:①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③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④分配上: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任答三点即可) (2)含义: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⑤进行社会立法。 (3)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 第二等 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撒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率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前达到近27%,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英国的经济增长率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的两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得以两度蝉联首相。 材料二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50年代开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他是货币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 ——摘编自钟声《撒切尔夫人》等资料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撒切尔主义”和之前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12分) (2)从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重要启示?(12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可看出采用货币经济政策进行经济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撒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可看出减少国家经济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转变以及福利制度改革。第二小问作用,阅读材料后可以很容易找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降低,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2)从材料二的表述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70年代美国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政府积极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却仍然无法摆脱这一困境;根据材料“但弗里德曼并不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所提倡的是从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上转变方向,政府只应扮演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只应在反对技术垄断和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他是货币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说明生产关系要不断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学研究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提供了理论指导;整体把握材料与所学还可获得每一种理论及其政策,都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无法消除等信息。 答案:(1)不同:采用货币主义学派的主张,由原来的国家全面干预变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原来的国有化政策变为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降低,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2)启示:由于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打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作用减弱,出现了经济“滞胀”。说明生产关系要不断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学研究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一种理论及其政策,都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无法消除。 PAGE 5
/
本文档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过关检测 岳麓版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