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学《入菩萨行论》92问

2019-02-16 39页 doc 74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自学《入菩萨行论》92问第1节课 1我们为何要学习《入菩萨行论》?有什么必要性? 答:1)在印藏的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视的这部论典,另外《入行论》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所有经论。并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我们在末法时代短暂的人生中,要将所有的大乘论典全部学习恐怕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但如果认真学习《入行论》,相当于大乘菩提道次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意义是相当大的。 2)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是解脱的种子,是断除轮回的因,学习入行论可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入...
自学《入菩萨行论》92问
第1节课 1我们为何要学习《入菩萨行论》?有什么必要性? 答:1)在印藏的高僧大德都非常重视的这部论典,另外《入行论》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所有经论。并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我们在末法时代短暂的人生中,要将所有的大乘论典全部学习恐怕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但如果认真学习《入行论》,相当于大乘菩提道次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意义是相当大的。 2)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是解脱的种子,是断除轮回的因,学习入行论可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入行论》 2、《入菩萨行论》属于显宗还是密宗法要?是论典还是经典?在印度、藏地、汉地弘扬的状况如何? 答:1《入菩萨行论》属于显宗法要,是论典。 2、1)印度: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在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以前印度的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的重视。 2)藏地: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有8本,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需要学习的,唯有这部《入菩萨行论》。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这所以如此,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3)从现在情况来看汉传佛教学习《入行论》还不足够。 名词解释:五部大论 答:《戒律》、《俱舍》、<中观》、《因明》、《现观庄严论》。 第2节课 3、有关闻法规律,有哪几种不同的发心?应避免哪些过患? 答:1、闻法规律有三种发心,具体分为不善的发心;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又分为上士道发心,中士道发心,下士道发心。 2、闻法时应避免以下几种过患: 1)三种过失:耳不专注的过失、心不专注的过失、杂烦恼的过失; 2)六种垢染:傲慢、不起信心、没有希求心、外散、内收、疲厌; 3)五种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 第3节课 4、《入行论释·善说海》是如何命名的?为什么叫“善说海”? 答:〖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命名的。“善说海”是注释的名称。“善说”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 相关知识点: 1、取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入行论》《十地经》、《菩提道次第广论》能说之量《中观四百论》《戒律三百颂》《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事师五十颂》、作用《贤愚经》《大解脱经》、地点《楞伽经》、眷属《龙王请问经》《弥勒请问经》《六祖坛经》《了凡四训》、时间《贤劫经》与比喻《稻杆经》《金刚经》来命名。 2、论名用梵语有什么意义:1在我们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2来源清静;3忆念译师们的恩德; 第4课 5、对于本论的内容,善天阿阇黎和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是怎么分判的? 答: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 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 相关知识: 1、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应顶礼诸佛菩萨;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应顶礼文殊菩萨。 第5课 6、“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请从“断”“证”的角度解释善逝的涵义;并按《宝性论》的观点解释什么是“法身”。 答:1、从断的角度: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得到佛陀的果位,称为“究竟”而逝去。从证的角度讲:因为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叫做善逝。 2、所谓的“法身”,《宝性论》是这样讲的:法身有两种分类,本来清净的法身(证法);另 一种为依靠证悟法性而宣说的显宗密宗三藏十二部经,这称为教法法身(教法)。因此,所谓的“法身”分两个方面,一是证法法身,一是教法法身。 第6课 7、既然寂天菩萨自言“无利他心、文词不好、又没什么新内容”,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有何密意?答: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 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 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第7课 8、请分别以比喻说明暇满人身、菩提心所依之心十分难得。 答: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说暇满人身难得时,有时用盲龟值木轭的比喻、有时用昙花难以现世、有时用撒豌豆于墙壁偶尔会停留、有时用沉香木气味比喻其难得的程度。 菩提心所依之心也是十分难得的譬如在乌云密布的漆黑夜晚,此时,如果有一刹那的闪电,也会显得特别明亮,能够照亮一切。同样世人学佛的念头或想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的念头,在整个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非常短暂的一件事,如果黑暗中的闪电一样稍纵即逝,所以在善心生起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不能放过。 名词解释: 1)暇满: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叫做“暇”。具足五种自圆满、五种他圆满,叫做“满”。 2)增上生:轮回中人天善趣的安乐。 3)决定胜:解脱轮回的声缘、菩萨、佛陀的果位。 4)八种无暇之处,包括非人中的四种、人中的四种。 非人的四种: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 人中的四种:边地、佛不出世、持邪见者、喑哑。 5)五种自圆满:转生人中、生在佛法殊胜的中土、诸根具足、对佛法有信心、业际无颠倒。 9、愿、行菩提心具有的共同功德有哪些? 答:依靠菩提心能断除罪业、成办自他一切利乐、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以及获得菩提心时自己的名称及意义都会改变。 第9课 10、请以点金剂、妙树、末劫火等比喻来赞颂菩提心的功德。 1、以点金剂之喻说明由劣变胜:印度有种点金剂,只需要少量,可以将非常普通的金属变成无价之宝或昂贵的黄金,同样,相续中一旦生起了菩提心,我们这个依父母不净种子而产生的身体,马上就能转成无垢的清净佛身。 2、以妙树之喻说明果不穷尽而增上:菩提心的善根就像如意树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获得佛果之前,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并不断增上。 3、以火之喻说明彻底摧毁罪业: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末劫时有一种特别炽热的火,能在刹那间摧毁整个器世界,同样,菩提心犹如末劫火一样,能在生起的一刹那,摧毁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依靠菩提心,一刹那间必定能从根本上焚毁五无间罪等一切深重罪业,所以,菩提心的功德的确相当大。 相关知识: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劫末火: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劫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 定业:异熟果报确定无疑要感受的业。 不定业:由于力量微弱而不一定感受异熟果报的业。 第10课 11、“护送者”和“末劫火”的比喻有什么不同?(209页)华智仁波切和无著菩萨分别如何解释的?答“护送者”的比喻侧重说明了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定罪能被压服。前者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而“末劫火”的比喻的则侧重于不定罪能从根本上遣除,这里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有定业和不定业方面的差别。 华智仁波切认为罪业分为定业和不定业,菩提心真正生起时可以压制定业,但不能根除定业,而不定业则可以完全根除。无著菩萨认为,如果菩提心对治力特别强的话,五无间罪也可以被根除,如果菩提心的对治力不强,那么菩提心只能压制罪业。此处是有依菩提心对治力强弱方面的差别。 12、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本体、功德有何差别?请以教证、理证成立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答:二者本体的差别就像欲行和正行。一个是“想要度化众生”,一个是“真正度化众生过程中的心态。功德的的差别愿菩提心可以获得佛果的唯一因,也可令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极大的果报。但不能令功德增长,而行菩提心它的功德是刹那不断增长的。乃至佛果之间用之不尽一直保留着。 2)教证合理性:《妙臂请问经》中专门宣讲了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众生无边无际,,缘无边无际的众生而发这样的愿,功德也无边无际,所以菩提心具有无量的功德极为合理”。堪布根华在《入菩萨行义》中也以四种不可思议宣说了菩提心功德的合理性,他说:“所缘的众生是无边无际的,能遣除的痛苦是无边无际的,所获佛果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历经的时日是无边无际的,通过这四种无边无际,完全能成立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 3)理证合理性:某人怀着慈悲心肠,仅用一些药物来治愈少数众生的头痛脑热,以此善良饶益之心,所获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无法穷尽的,如果我们发一个菩提心:“愿天下众生身苦、意苦全部消失,暂时获得人天安乐,究竟圆满无上佛果”,其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呢?因为仅仅想遣除几个众生的头痛,这种发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是一个头痛脑热,而是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决定无量无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第12课 13、为什么菩提心的意乐所缘广大?答:因为仅仅想遣除几个众生的头痛,这种发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所缘的对境不是几个众生,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生生世世乃至佛果;愿众生得到的不是一般的世间快乐,而是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消除的痛苦不是一个头痛脑热,而是众生的所有痛苦。这种功德决定无量无边没有什么可疑问的。 名词解释: 1)教证:对佛法中的甚深道理,我们无法凭自己的智慧、六根识推断,必须要依靠佛陀的圣教言或大成就者、大智者们的论典来进行说明,依靠佛经和论典为依据来判断就叫做教证。 2)理证:对那些不是特别深奥的问题,不一定要引用佛经来证实,通过自己的智慧就可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叫做理证。 第13课 14、为什么菩提心的加行所缘广大? 答: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我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发了这样一个愿菩提心,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一切诸佛的功德。那么实际行动中真正去以六度来行持愿菩提心那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无庸置疑。《勇施请问经》里面也有:“于恒河沙数诸佛圣者面前,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合掌而供养,与瞬间修菩提心的功德比起来,修菩提心的功德更大”。所以说菩提心的加行所缘更加广大。 第14课 15、1)解释颂词:“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答:广大布施利济众生之菩萨,如果有人对他生起嗔心,佛说这种人一定会堕在地狱中,他所生恶心有多少个刹那,在地狱中就要受多少个劫恶报。如果有人对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所得善报之长久广大程度远胜前者; 2)为什么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答: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他是一个殊胜的对境,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 第15课 16、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哪些分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1、答:广大意乐菩提心之本体,如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曰:“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从意乐加行的角度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自己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相续中必定能生起菩提心。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16课 17、若问“发了菩提心,是否等于已经受了菩萨戒”及“受过菩萨戒,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对此如何回答?答: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仅仅发一个愿菩提心,不算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第17课 18、失坏了菩萨戒之后,应当如何恢复、还净?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的观点有什么差别? 1答: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失坏了菩萨戒这后,应当重受可以每天受持,一旦损毁,通过忏悔能立己恢复。 2答:无著菩萨要求一定要在人的面前忏悔还净,龙猛菩萨认为只要以佛像等三宝所依为对境即可忏悔还净。 第18课 19、解释颂词: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并说明我们为何要供养无主物?答:我福德微薄,十分贫穷,没有其余堪可供养的财物,祈求慈悲的怙主圣众,为利益我而纳受这份供养吧!这种供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方便、极广大的供养,因为像我们这种凡夫,多生累劫未积福报,所以在现在贫穷困乏,无有堪作供养之物,即使有少分财物,亦不堪供如海圣众。因此在诸多经论中,世尊开示殊胜方便的积资忏罪方法,以无主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 第19课 20、为什么我们应将身体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几种? 答: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身体”而造业。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 燃指供佛;燃烧身体、戒巴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第20课 21、请以教证说明:即使以散乱心供养诸佛也有无量的功德。 答:《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量佛。”这个教证讲的非常清楚:是以散乱心供养,没有要求安住在生圆次第或者禅定的境界中供养;是在墙壁的画像、唐卡或者佛像前供养,不是亲自在佛面前供养;是供养一朵花,不是供养许多花,以这样的供养也能逐渐见到无量的佛。再退一步讲,即便对佛没有信心,只是以某种偶然的因缘对佛作供养,这也必定有功德, 第21课 22、名词解释:意幻供养,发愿供养,无上供养,赞叹供养。 答:意幻供养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 所谓“发愿供养”,并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也不是幻化一个供品,而是在心里面发愿。无上供养: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以八大菩萨为主的所有菩萨,以及缘觉等圣者,他们如何对佛陀供养,我也如是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这就是无上供养。赞叹供养:赞叹具有无量无边功德的诸佛菩萨既是赞叹供养。 23、皈依的本体、分类及各自的自性分别是什么? 所谓的归依,就是为了遣除一切恐怖而依止依处,这样的一种方法就是归依。 分类:归依分为世间归依与出世间归依,出世间归依又分为大乘归依与小乘归依两种。各自之自性世间归依:为了摆脱世间上暂时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归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归依时间没有限定的。小乘归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归依三宝,这种归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是有生之年的归依。大乘归依是指为了救度无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这种乃至菩提果之间的归依就是大乘归依 第23课 24、怎样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答:死主阎罗是不可信赖的,不管你的罪业有没有清净,有病也好、没病也好,他随时都会降临。可见人的寿命一点也不可靠,相当的脆弱,做为修行人千万不能一拖再拖,要思维死亡无常,无常是非常恐怖的,所以大家要有一种紧迫感,“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我们应当抓紧归依诸佛菩萨精进修法,尽早忏悔这样修行才会成功的。 第24课 25、为什么思维死亡极其恐怖就可以生起皈依之心?答:人在死亡时,阎罗卒就会现前,由于每个众生的业力不同,有些显现也不太一样,这些牛头马面,或拿着绳索,或拿着铁链把你捆绑起来,强迫你进入中阴的远途,当这种景象显现时,你会非常恐怖,至处寻找救护者,但哪里也找不到,无依无靠的即使有众多亲朋好友围绕在身边也毫无用处。这个时候,世间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用处,唯有善法功德才是最有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可归依处。如果我们一生行持善法皈依三宝,在临死时所有的恐怖现象就会自然而然消于法界,同时阿弥陀佛或自己的根本上师会来迎接。可见唯一修持善法才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除此以外,所以思维死亡极其恐怖就可以生起归依心。 第25课 26、请以比喻说明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这个比喻有哪两种解释方法?答:中阴界的恐怖情形譬如一个罪犯被判死刑,当被押至刑场时,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来,他因恐怖而口干舌燥、双目凸出、面目皆非,形貌与往常简直判若两人。这个比喻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犯了不是特别严重的罪业的人,被法官判处砍断手脚,只是这样的刑罚,那人也与以往完全不同,以前很英雄、很有勇气,现在的神情大大异于平常,非常害怕;另一种解释就是从判死刑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被判了死刑,一定非常害怕的。 第26课 27、“皈依具有愿力的菩萨”,这里的“菩萨”指的是哪几位?各自所具有的不共加持是什么? 答这里的菩萨指的是八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金刚手菩萨 普贤菩萨将诸佛菩萨之发愿聚会于一体,可以在实现愿望方面得到不共的加持。文殊菩萨代表诸佛菩萨的智慧,观音菩萨代表诸佛菩萨的大悲;祈祷虚空藏菩萨同时祈祷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可以清净相续中的罪垢;地藏王菩萨能满足众生所愿;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修行遇到违缘时祈祷金刚手菩萨可以遣除违缘; 第27课 28、在讲到现行对治力时,有哪两种比喻教诫我们要精进修行佛菩萨的教言?答在现行对治力中以患者、险处两种比喻教诫我们要精进修行佛菩萨的教言。 第28课 29、解释颂词: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在轮回中也曾享受过一些受用,但现在除了忆念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来,但由于贪恋这些受用,我屡屡违背过上师与佛陀的言教,这实在不合理,但愿以后不再就犯。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29课 30、什么叫因随喜和果随喜?答:因随喜:欣然随喜获得声闻、缘觉果位之因的一切善法。果随喜:随喜众生真正脱离轮回的痛苦,获得声缘阿罗汉的果位。 第30课 31、本课的别回向是什么?请辨析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别回向:一为患病者回向,乃至所有众生的疾病没有完全康复之前,我愿成为治疗他们的医生、包治百病的妙药,以及照顾他们的护士。 二为饥渴者回向遇到饥荒的时候,祈盼诸佛菩萨加持,天上能降下饮食之雨,解除众生的饥渴危难,让他们获得饮食圆满。 三为贫穷者回向,为了赈济一切穷困潦倒的众生,愿我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就像古代的如意宝或大国王的宝库一样满足众生的所需,使各种各样的资具用品展现在这些贫困有情的面前。 答:无垢光尊者说:对以前已做过的善根,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对没有做过的善根,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做,这就是发愿。 第31课 32、在接受菩萨戒时,为什么要观想把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布施给众生?原因有二: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第32课 33、如果别人从行为或意乐上对我做出什么,我应如何发愿回向?不管众生从行为或意乐上对我做出什么,我们都要发愿回向希望他们能得到利益。暂时不堕恶趣,得到人天福报,究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第33课 34、在宣讲菩提心正行之前,为何先讲七支供?答:因为发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通过七支供来积资静障。 第34课 35、解释颂词: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答:乃至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以不同的途径全部获得涅槃果位之前,我愿变成四大,依靠四大的种种界性帮助无量众生,成为他们生存的根本。 第35课 36、请以桥梁、日月等比喻来赞颂菩提心的功德,并阐述“因成办他利或自利而生欢喜”。答:“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是救度众生脱离恶趣的最好妙阶或桥梁。充斥着烦恼喧嚣的轮回苦海难以渡越,若没有像菩提心那样的桥梁,众生永远也到不了解脱的彼岸。“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是驱除众生烦恼障酷热心中升起的皓月。“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菩提心是遣除众生无明所知障迷雾的璀璨红日。 我们相续中若真的有了菩提心不管你遇到了疾病、魔障,还是修行中的违冤都可以将其转为道用。那痛苦就会烟消动=云散了。由此可见,具有菩提心的修行人实在是非常快乐。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那他始终都会想把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善根、身体等全部布施给众生,这样一来,人天等一切有情都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因为世界中有了一个菩萨,就会增添一分美好,人和非人自然而然也会消失了们的嗔恨心,众生看到他的样子,听到他的声音,享受他的任意一分,也会获得无上善根,播下解脱的种子。因此一个人的相续中真的生起了菩提心便可以令自他生起欢喜心。 第36课 37、什么叫做不放逸?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第37课 38、1)解释颂词:故杂堕罪力,菩提心力者,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答:由于具有堕罪与菩提心两种力量轮番交替而起作用,结果在轮回中时起时伏,如此必将拖延很久才能获得一地等。 2)请以教理说明为什么失去菩提心就会失毁利他行为?答:因为如果舍弃了菩提心,产生了我从此以后不再饶益众生,不学大乘佛法了”的恶分别念,势必直接或间接损害饶益有情的行为。 第38课 39、如何思维暇满人身的难得而不放逸? 答:的确,获得八暇十圆满的人身是非常珍贵难得的,这个暇满的人身就如同一艘大船,我们依靠它才得以横渡生死轮回的大苦海。为了令自他一切众生都能从轮回大海中解脱出来,所以必须要不分昼夜,恒时不断地精进修行,不懈怠、不放逸。要跟随教导大乘正法的善知识,听闻殊胜的教法,并且深刻地思维教理,建立正确的知见而后付诸实际的行持。这就是佛子菩萨众利用暇满人身所应该实践的。 第39课 40、请以教证、理证、比喻说明人身来之不易,以及堕入恶趣非常容易而从中解脱相当困难。答:大慈大悲的佛陀在《杂阿含经》、《花丛经》等大乘经典中,通过比喻进行了宣说:如果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汪洋,汪洋底下有只双目失明的盲龟,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海面上有一个具有小孔的木轭,木轭被风吹动四处漂荡,没有固定的位置。假设盲龟浮出海面时,龟颈正好进入木轭孔,这咱机会不能说永远没有,也有可能相遇,那人身比这还要难得。另外有些人认为:“现在的人类这么多,怎么可能难得呢?”其实若与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相比,人类确实是不多的。比如一个蚂蚁窝一个湖泊、一座森林里的众生,若与一个大城市里的人比起来,几百万人实在不算什么。特别是能行持善法的,这种人身就更为难得了。《阿难入胎经》中比喻道:如以芥子撒向一根针,能穿过针眼的芥子基本上没有,而人身较此更难得。我们获得人身不珍惜,堕入恶趣也是非常容易的从中解脱相当困难。比如我们活在人间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当中造罪并不需要漫长的时间,有时对特别严厉的对境,生起了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感受多少大劫的痛苦。然而我们在殊胜的对境起恶念、 嗔恨心,邪见等,造这样的罪业不是特别困难,而是相当容易。一旦堕入恶趣想从中解脱则是相当困难的。 第40课 41、如何思维“愚笨之果报”而不放逸地修持佛法?答:我们有幸听闻到正法,如果一点也没修持,每天只是耽著世间八法,在没有意义的工作生活中虚度时光,那是非常可惜的!临死时必须要获得一种把握,就会像《正念经》中所讲的“一到临死际,心生极大苦”,没有认真地修学,临死时一定会非常后悔的。而且死后堕入地狱里面,后悔之心还是如影随形的。不仅感受后悔之心另一面不断被内外交加的地狱之苦所折磨,那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简直十分痛苦,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将行持善法一直往后推,作为一个修行人,有因缘的时候还是应该当下精进行持善法的。 42、烦恼的本性是什么?我们能断烦恼的原因是什么?答: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如果用智慧来进行分析,这些怨敌是可以对治的。2)答:因为它既没有抓我打我的手,也没有追我的脚,还没有诽谤我、挖苦我的嘴,更没有能力拿着兵器来摧毁我。大家应该清楚,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进行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另外,烦恼随眠与懒惰相应,并不是像英雄好汉那样能摧毁无数的人。它没有崇高的智慧,也没有无碍的辩才,是与无明相应的一种心所。 第42课 43、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呢?对治烦恼有什么方法?答:假如一直随顺烦恼,它就会把我们害得越来越惨。所谓的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 对治烦忧恼的方法:1、《修心八颂》中说:“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在烦恼生起时,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来降伏它。2、以无我空性来照迫烦恼的本体。3、可以祈祷上师本尊来遣除烦恼 第43课 44、为什么烦恼不是我们的所依?答:在生死轮回当中,烦恼长期损害着我们,而且危害的程度相当高,世间上任何一个敌人也不能与它相比,因此对每个修行人来讲,不应该依止和亲近烦恼。无始以来我们的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祸害的根源、一切灾难的根源,全都离不开烦恼,故从危害的严重性来讲我们一定要清楚认识到烦恼并不值得我们所亲近。 第44课 45、请以战士的比喻说明对治烦恼应该具有勇敢之心。用战士英勇奋战的比喻来说明在对治烦恼上应该具奋勇之心。世间上的英雄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不畏死伤,决不逃跑,奋勇杀死那些被烦恼缠缚不害也会自然死亡的敌人。更何况我们已经在诸佛菩萨面前发了菩提心,承诺自己要利益众生而修学佛法,并且这些烦恼无始以来给我们带来了生生世世的痛苦,使我们不能脱离轮回之苦因此为了消灭一切痛苦的根源---自然烦恼敌,我们应具有对治烦恼的应勇之心。 第45课 46、1)解释颂词: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答:我们应当执著这种对治之道,怀着仇恨与烦恼作战,这种类似嗔烦恼的心态,只会消灭烦恼,而不会带来痛苦。 2)以理破斥:既然一嗔能摧毁千劫的福德资粮,则对烦恼亦不应生嗔恨心。 答:对治烦恼没有一种嗔恨心,修行是不会成功的,我们对烦恼以嗔恨心作战是合情合理的。就像是以牙还牙一样,经中也有“以楔出楔”的教言,意思就是以烦恼来对治烦恼,这一点在没有获得佛果之前不用遣除。真正的嗔恨心生起以后,会毁坏自相续中的善根,来世堕入恶趣,有不好的果报,而我们对付烦恼的这种嗔心,暂时来讲它不是属于真正的烦恼,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旦自相续中生起了烦恼,对它有不好的态度,这一点不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障碍,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是很好的,说明是在惩罚自己,这样以后应该会有一定的进步。第46课 47、请以理破斥:“烦恼即使现在断除了,以后也会反反复复地产生,故永远也没有脱离烦恼的机会。”答:不会这样的,烦恼跟世间的怨敌不相同,它断完了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普通的怨敌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在力量恢复之际卷土从来,再向你挑战报复。可是烦恼的敌人不会这样的,如果有智慧宝剑从根本上断除了它的种子,就像是烧焦的种子再不会产生毒果一样,它不可能再度复返的。 《预科班入行论教材》第三册 第47课 48、1)名词解释:正知,正念;答: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 2)我们为什么要以正知与正念护持自己的心?请结合狂象的比喻加以阐述。 因为一个想要获得解脱的人在学习大乘行为的过程中,必须要守持应守的学处,而想要护持这些菩萨戒,就要一心一意地护持自己的心,护持自心的方法就是要用正知正念来看护身口 意三门,无始以来众生生随分别念漂泊于轮回中,心散乱于色声香味等五欲导致了如今这样的轮回痛苦,所以如果能如理如实以正知正念来护持自心,必定会获得暂时或究竟的解脱,相反随便轻贱学处,散乱放逸则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世间上未经驯服的狂象,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一旦这些大象无调伏的愤怒心极度发作,它们就横冲直撞,将面前的房屋、建筑物、人等统统摧毁踩烂。同样我们一定要护持自己的心,如果平时没有以正知正念和不放逸来加以护持,让心随无始以来的串习实执而产生贪心嗔心,以及散乱于外境,这样,就会造下杀生偷盗等各种各样的恶业,因果丝毫不爽,你的来世一定会感受痛苦的。 第48课 49、请以布施度为例,说明六度以心为主的道理。答:布施度是从心上安立的,不是在外境上安立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圆满六度须要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但真正的六度,完全是在自己心上圆满的。所谓的布施圆满,是指自己的舍心圆满,而不是要将全世界的贫困者全部遣除。假如布施度是在外境上安立,那佛陀的布施度是不是没有圆满呢?并不是这样,佛陀的布施度已经圆满了。佛陀当时发愿时候都是要遣除一切众生的贫困,但这样的发愿过后,依靠愿心的推动,他们已经获得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因此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的,佛经中已经明白宣说了,布施度的界限就是什么时候心里产生了圆满的舍心,什么时候就圆满了布施度。其实持戒度、安忍度等六度的圆满,都是在心上面安立,我们为什么经常说“修心修心”其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 第49课 50、有人认为,“持戒波罗蜜多就是使外境断绝一切损害”,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持戒波罗蜜多。 答:这个观点不正确。 理证:首先以杀生为例,倘若为了使守戒者不杀生,而将所有的鱼类、龟类等众生全部迁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是没办法做到的。同样,为了不造偷盗的罪业,将一切我和我所执的财物全部搬到另一个地方,让我们看不到任何财物……,这样的话,在这个地球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所谓的持戒波罗蜜多,并不是令所有对境断除损害,而是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教证:经中云:“何为戒律度?断除害他之心。”依靠寂天菩萨对此的解释方式,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持戒度,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生起大乘戒体。 第50课 51、什么是静虑?如何理解“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答:所谓的静虑,是指心专注于某所缘境,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 纵然是长期念诵密咒、身体历经百般苦行,但严格来讲,如果心散于他处,被外境所转而没有真实调伏,身体和语言的这些苦行功德不大。 52、(1)解释颂词:“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2)既然如此,这是否意味着受持别解脱戒没有用?为什么? 答:(1)具有智慧的人应当以正念(念念不忘善法)善加把握、以正知(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善加守护这颗心。假如没有护心,大乘菩萨戒就无从谈起。 (2)不是。诸高僧大德们说,所有别解脱戒的戒条,都是为了护持这颗利他的菩提心,是护心的一种助缘,例如密咒师的装束是留着头发、披着白披单;出家人则是剃光头,身上披袈裟,这些威仪重不重要呢?从护心的助缘来讲很重要,但若对护心没有一点利益,仅仅是外表的形象,那就不太重要了。 第51课 53、以疮的比喻说明应怎样护持菩提心? 答:比如受伤者身处拥挤混乱的人群中,他会特别留意自己的伤口,生怕被别人碰到而增加痛苦,因此全神贯注地照顾着伤口,挡开外来的一切伤害。 同样,我们置身于五浊恶世中,也要以正知正念小心谨慎守护这颗珍贵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好好护持,心随外境而转,一直跟着它造恶业,那生生世世会在三恶趣中受苦,永远都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应竭尽全力保护这颗菩提心,千万不要让它受到任何损害。 54、未护正知、正念分别有哪些过患? 答:未护正知:正知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不具正知的人,相续中的闻思修智慧,就像装在漏瓶内的水一样不会留存在记忆中,终将忘失无余。纵然广闻博学、信心十足、百般精进,可是因为自相续中不具备正知,以此过患终将染上罪业而堕入恶趣。 未护正念:倘若没有正念的门卫,烦恼盗贼便会乘虚而入,将我们前世今生所积的善法功德一扫而光,摧毁我们获得善趣的命根。使我们卷入恶业的漩涡,后世堕入恶趣之中。 第53课 55、正念生起的内外缘分别是什么? 答:生起正念的外在因缘是上师的摄受,要恒常如法依止具相善知识,听闻正法。内在因缘 则是始终要作意。对上师要有畏惧心、惭愧心和恭敬心。由于诸佛菩萨具有无碍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会了知我们的一切,想到我们做坏事,上师和诸佛菩萨会知道的若始终不离这种心态,所作所为必定如法,这样自然就会具足正念。 56、护持正念会得到哪两种果? 答:1)护持正念相续中很容易生起随念佛陀的心态。 2)正知也自然地随之而来,有时暂时失坏也能回复。 57、正知与正念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正念没有了,经常观察三门的正知也会离开;如果有了念念不忘善法的正念,正知也会随时到来。所以,正知和正念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54课 58、佛陀对身体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威仪戒条,这有什么必要? 答:有必要。因为我们的身体跟心有密切关系,假如身体的行为如法,自然对调心有一定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和语言,也能了解其内在的心理。 第55课 59、“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有哪两种解释方式? 答:1).按照无著论师的解释,如果我们次序井然地做事情,由不正知而引起的各种烦恼就不会增长,所有的烦恼也能得以息灭。 2). 此颂还可译为“随眠不正知,由是而增长”,意思是说,若不依此智慧按部就班地行事,不但事情办不成,不正知的随眠烦恼也会由此而增上。 60、佛陀开许放松之时有哪些?结合公案说明。 答:1所做发心是对众生有利的情况下纵然表面上行为不太如法,讲些无关的语言有时候有一些开许的;2假如你真的遇到生命危险之时开许的;3如果心实在无法专注,在不违背大戒条的情况下,也开许我们的心稍微散乱一下。 4、为供养三宝而举行一些欢庆节日,或为了度化众生、弘扬佛法,原来戒律中不允许的唱歌跳舞,那时候也有一些方便开许。 佛经中说,以前文殊菩萨经常到未生怨王的皇宫里,跟王妃们一起唱歌跳舞。当时文殊菩萨现出家相,这种行为似乎非常不如法,但实际上通过他的这种善巧方便,后来度化了许许多多的众生。 第56课 61、佛陀为什么不允许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挖地? 答:假如毫无意义地挖掘土地、割砍草木,这种放逸行为对众生没有丝毫利益,甚至要伤害 小虫子的生命,于无义中违背圣教,积聚罪业。 第57课 62、请解释七种慢;并辨析差别:卑慢与傲慢,骄与慢。 答:1)傲慢:观待下等众生而认为我更胜一筹的自满之心。2)过慢:观待与自己同等的人,认为我已经胜过他们。3)慢过慢:观待功德比自己超胜的人,认为我比他们更优秀。4)我慢:将本来不是我的五蕴执著为我。5)增上慢:自己本来没有阿罗汉、菩萨等圣者的功德及神通神变,但却认为自己已获得。6)卑慢:自己觉得比下面的人高一点,比上面的人差一点,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就是卑慢。7)邪慢:本来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过患,反而认为获得了功德。 卑慢跟傲慢的差别:傲慢并没有观待上等者,只是对下等者而言自己很了不起。卑慢则对上下都进行了比较。 骄与慢的差别:骄未外露于身语,是在内执己为胜的恶心。慢是观待他相续而生起满足感,并通过外面的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第58课 63、解释颂词: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答:为了利益自己和一切有情,理应行持无有罪业之事。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所作所为再进一步观如梦如幻,无有傲慢而恒时守护此菩提心。 64、大乘行人应具足的八种善心是什么? 答:1)深信、2)极肯定、 3)坚稳、4)恭有礼、5)知惭、6)畏因果、 7)寂静 8)勤予乐 第59课 65、请以理证、教证遮破:身体是心的因,因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 答:这种观点不合理。如果认为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令心改变故,身体就是心的因。那胆小的人见到鲜血会昏厥,听到老虎声吓得发抖,鲜血、老虎声也能令心改变,那鲜血、老虎声也变成心的因了,这是谁也不会承认的。所以外境的所缘缘可以让心改变,但不一定是心的因。 所以《释量论》中说:“心的近取因是心,身体是心的俱有缘,就像青稞是从青稞种子中产生的,并不是从化肥和地水火风中产生的。” 第60课 66、有人说,既然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我们为什么还要爱护身体呢?对此疑惑请引用教证解答。 答:尽管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但诚如《中观四百论》所说:“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如果利用这个身体守持净戒、行持布施等六度万行、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虽然它是非常不清净的东西,但却能依靠它让心得到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快乐。鉴于此,我们不能随便糟蹋这个身体,而应依靠它来行持善法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第61课 67、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平时行为为什么应保持寂静? 答:1)从一些细小行为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修行好坏。2)生活在大众中的修行人,行为一定要保持寂静,以防对他人产生干扰。3)如果经常能保持寂静的威仪,对修观自心也有极大帮助。4)行为调柔寂静,不但对自相续有很大帮助,也能感化世上许多不信佛教的人。 第62课 68、请以两种方法解释颂词: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答:第一种、从三层意思来解释:我们应善巧劝勉别人行善断恶;对未受委托也善意劝诫的饶益语,自己应恭恭敬敬地顶戴接受;作为发菩提心的人,恒常以徒弟的身份去恭敬身边每一个人。 第二种、从两层意思来解释:对于善巧劝勉他人行持善法的人,或者未受委托也心甘情愿利益他众的人,都要恭恭敬敬地顶戴,恒常恭谦地做他们的弟子。 第63课 69、“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此颂说明我们应该掌握哪些语言技巧?这样说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答:我们要掌握精通以下几种语言技巧: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我们活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若能精通语言的技巧,那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行也好,都是非常方便的。 第64课 70、“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此颂中寂天论师所讲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首先,不管修什么法一定要善巧,也就是说,善于精通其中法要。其次,对所修法门应该有信心,还应当恒常地修持。有了这三种条件之后,自己应尽心尽力修持对自他有利的善法,一切事情独立而为,不要依赖其他任何人。 第65课 71、“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与“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是否相违,为什么? 答:并不相违。如果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不会成为解脱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施身。假如悲愿意乐已经得以清净,布施身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第66课 72、“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具体指什么? 答:对具有信心悲心、堪为广大法门的根器者,不应当只传授简单浅显的法。如果别人是大乘空性法门的根基,而我们根据自己的宗派、自己的爱好,给他宣说一些声闻乘的法要;或者别人是无上密法的根基,却只给他讲一些显宗的法要,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第67课 73、为什么所有菩萨学处可归纳为“修持净心行”?请以六度为例说明。 答:对于菩萨的所有学处,《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经中,宣说了无量无边的分类,但归纳而言,就是要保护我们的心,对治自相续中的烦恼。比如六波罗蜜多中:布施度就是修持将自己一切施予众生而清净悭吝之心;持戒度就是修持不造恶业之心断除对所有对境的损害之心;安忍度就是修持息灭嗔心;精进度就是修持对善法生起欢喜的心态,断除懈怠放逸的心态;静虑度就是修持专注所缘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智慧度也是通过修心断除无明,持通达心的本性。 《学集论》说:“菩萨的一切学处,皆可包括于修心中,故修心乃一切万法之根本。 第68课 74、本论中,大乘善知识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对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应如何依止? 答:此处说大乘上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通达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第二、“安住净律仪”。也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如果他连菩提心都没有,那给别人传菩萨戒、讲大乘佛法是没有资格的。 在依止善知识过程中,应依照《华严经》中所说的原则,像善财童子一样,不畏一切苦行,灭除所有邪见、违缘,如法地修学事师法。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不生邪见也不起恶念。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 第69课 75、解释颂词: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答:我们务必要以取舍的智慧来再三观察身体和心的状态,间接也包括了语言的状态。略而言之,这就是护持正知的法相。 《预科班入行论教材》第四册 第70课 76、论述: 1)什么叫“一嗔”?“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要具足哪几个条件? 答:“一嗔”是指一刹那的嗔恨心,这里的刹那指“成事刹那”,即成办某一件事从头到尾的时间,而不是最细微的“时际刹那”。 具足条件: (一)、所毁的善根,是未以大小乘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随福德分善。 (二)、能毁的嗔恨心,具备三个条件:(1)对境严厉,如上师或已发心菩萨;(2)嗔恨心十分猛烈;(3)生起后也无有后悔等对治法。 (三)、摧毁方式:嗔心摧毁善根的程度应视情况而定,有些是彻底摧毁,有些只是摧毁一部分。如果嗔恨心非常严重,善根则从根本上断除。 2)《入中论》讲嗔心能摧毁百劫的善根,而《入行论》讲能摧毁千劫的善根,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答:根据萨迦派果仁巴尊者的观点,两者都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下地菩萨对上地菩萨生嗔恨心,就能摧毁千劫福德;反之,如果上地菩萨对下地菩萨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宗喀巴大师也在相关论典中说,发菩提心的人若对发菩提心的人生嗔恨心,就会摧毁千劫福德;若对没有发心的凡夫生嗔恨心,就会摧毁百劫福德。 还有论师说,此二者之差异是因为所引经典不同,《入中论》根据《文殊游舞经》,经中云:“文殊,所谓嗔心,能毁百劫所积之善。”而《入菩萨行论》的依据是《宝积经》,此经中说:一嗔能毁千劫所积之善。 3)按无著菩萨观点,会被摧毁的善根和不会被摧毁的善根分别是哪些? 答:会被摧毁的善根是未以大小乘的方便和智慧所摄持的善根;以大乘无我智慧和缘众生之菩提心所摄持的善根,还有以小乘人无我所摄持的善根一般都不会被摧毁。 第71课 77、论述: 1)嗔恨心依靠什么因缘而产生? 答:嗔恨心依靠两种因产生,一是他人“强行我不欲”: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他人却强行实施;另一种是“或挠吾所欲”:自己非常向往的事物,他人却横加阻挠。 2)以比喻说明嗔恨心的因是什么;并以理证成立:应想方设法遣除此因。 答:就是不悦意的食物。此处“食物”是一种比喻,指不快乐的心态犹如食物一样,能养育嗔恨心的敌人,使其身体越来越强壮,一旦嗔恨心的能力大大增强,就能毁灭今生来世的所有善根。 有智慧的人,若要消灭势力强大的敌人,要么通过武力交战,要么将他的粮草断掉,同样,我们要摧毁嗔恨心的敌人,也一定断绝它的食物,把相续中不快乐的心态灭除。 78、嗔恨心的对境具体可分为哪几种?主要是依靠哪几个因素而产生? 答:具体而言,不欲境有36种:我自己不乐意的对境有4种——让我痛苦、遭受轻毁、当面说恶语、背后说毁谤的鄙语。同时,我也不希望这4种发生在我的亲友身上。而对我的怨敌则与此相反,让他快乐、获得尊敬、听闻爱语和敬语,是我所不愿意的。这以上共有12种,各自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这样共有36种。 所欲境也是同样有36种:我自己希求的对境有4种:让我快乐、获得尊敬、听闻爱语和敬语。也希望我的亲人得到这4种。而对我的敌人,愿意让他痛苦、遭人轻毁、听受毁谤和恶语。这12种各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共有36种所欲境。 这72种生嗔境,要么是依靠我,要么是依靠我的亲友,要么是依靠我的敌人而产生。 第72课 79、在修“忍受痛苦之安忍”中:为何要串习安忍?串习的结果是什么?. 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长久地串习,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不能成办的绝对没有。同样的道理,若逐渐修习忍受小小的损害,一旦大的危害临头,也就能够安忍了。 大家若不断串习安忍,由安忍小小的损害,到大的灾难也能泰然接受,最终必能获得《父子相会经》中所说的“诸法安乐等持”。那时候即使大象踩着你的身体,别人把你的肉一块块割下来,相续中的念头也都是快乐的,所有的损害侵扰,全部都成为快乐之因,一地菩萨到 佛陀之间的境界完全能现前。 第73课 80、痛苦可以产生哪些功德?为什么说“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痛苦可以产生四种功德:生起厌离心,遣除傲慢的心态,对众生萌发大悲心,羞耻作恶而乐于行善。 因为世间敌人是业和烦恼的聚合体,即使你没有杀他,百年之后他也必定死亡。而烦恼的这种敌军,无始以来一直损害着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加害,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对治,它是不可能自然消失的。当然,要对治烦恼,难度也相当大。我们跟世间敌人交战,获得胜利不是特别困难,即使偶尔碰运气,也能战胜对方。但战胜烦恼敌人并不是这样,《亲友书释》中说:眼等六根之对境,恒常动摇不定,若能对此如如不动,这种人与沙场上攻克敌军的人相比,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第74课 81、安忍有那些修行方法?请从“缘起性空”的角度论述。 答:在修安忍时我们可以观因果;观无常;以菩提心进行自他交换;观万法因缘生,观本体空性,忏悔法门等几个方法来修行安忍对治嗔恨烦恼。 从缘起生空来看,万法因缘生,缘起性空,嗔恼豪不例外也皆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如梦如幻,本体不存在,它本身也是一种假合,找不到真实的本体,如同土片瓦石等材料建造的房屋,只不过是暂时的缘起现象,根本无有实存的主体,嗔恨心从本体、因缘体性上观察,也是了不可得,既然本体都不存在,若了达这个道理,也就不会生各种执着和嗔恼了,总之,自己遇到别人加害时,应想到诸法因缘生,而缘起性空。因缘相遇时会显现,因缘散灭时一切又皆会消失,没有恒常存在的实执。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若能在安忍方面不断的努力,修持佛法定可日进千竿 第75课 82、解释颂词: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答:总而言之,世间万物均是依靠缘起力而生,所以,世间上自主的任何事不可能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应该产生嗔恨心,去嗔怒无实中显现如幻化般的一切事物。 第76课 83、为什么作害者理应是悲悯之对境?以事例说明。 答:九十年代,有位出名的诗人叫顾城,当时在中国小有名气,他后来移民新西兰,有一次也是为了感情问题,先用斧头把妻子砍死,然后用绳子吊死自己。他生前不管是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应该说非常得体,文化素质也不错,成千上万的人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然而,一旦烦恼起现,甚至连最喜欢的人和自己也杀掉,那么对其他众生作损恼自然无法避免。理解到这点,我们在受到他人损害时,又怎么会不生悲悯呢? 第77课 84、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之自性”修安忍? 答:作害者损害他人,是不是他们本性如此呢?如果是的话,那生嗔也没必要,因为他的本性如此,无论接触谁,都具有如是的损害性,并不是只对我个人有如此的伤害;如果不是的话,他本性善良,只是以暂时的因缘害我们,那也不要生嗔恨心,因为这不是他的本性。 第78课 85、如何通过“观察作害者自身的过失”而修安忍? 答:我们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伤害,完全是以前曾对众生如此加害过。现在别人来同样损害自己,这也是合乎因果规律的事,自己应该毫无怨言地安忍。 另外自己的身体质量很差,自己有又具很强的我执所以感受痛苦是咎由自取。 第79课 86、为什么嗔恨敌人是颠倒的分别念? 答:依靠敌人而修安忍,能使我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可是敌人却因加害我们而堕入地狱,长期受苦,所以没有理由对他生嗔恨心。 第80课 87、如果敌人以“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侮辱毁谤我,我应如何修安忍? 答:如果敌人侮辱毁谤我,说一些恶语、粗语、离间语,也不应该生嗔恨心,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语言对我的身体没有害处,对心也没有害处,除了身体和心以外,我又没有其他的所依,故没有必要生嗔。 88、什么叫邪命养活?有哪几种? 答:所谓的邪命养活,从广义上讲,指凡是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而得来的财富,有些佛经中说,我们的六根识散于外境所带来的财富也叫邪命养活。 分五种邪命:1、诈现威仪 2、谄媚奉承3、旁敲侧击4、巧取讹索5、赠微博厚 第81课 89、如何以理遮破认为利养有实质之妄念? 答:为谋取利养而造恶业,此举无有任何实义。人生就如一场梦。本来虚幻没有什么是真实可得的,可现在的人不明白此理要依靠邪命活在世间,表面上看来风光无限,自己也认为好像能活百年千年,所以越富越想享受,认为这样活是一种快乐一种成功。然而跟生活简朴的人比起来,邪命养活的人生前造了无数恶业,死后定会堕入恶趣,而后者尽管今生没有多大财富没有任何享受,但他造作恶业的机会也是比前者少的,来世却不一定会堕入恶趣。,这些道理足以说明人活着若造了很多业,肯定没有希望解脱了,其实我们临终时就像梦醒来一样,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什么利养亲友都带不走。所以我们不应追逐如梦如幻的利养。 第82课 90、破嗔于亲友造四罪者:为何怨敌不应该是嗔恨之对境?请分三方面论述。 答:1)、与无情损害相同:怨敌的损害与无情法的损害相同,但我们偏偏对怨敌生嗔恨心,对无情法却不生嗔恨心,这是不合理的。 2)、与嗔者罪业相同:怨敌由于愚昧而作加害,你因为愚痴而生嗔恨心,这两者同等具有过失。 3)、害由业生故不应嗔敌:今生你被人摧残殴打、诽谤诋毁,全是前世的恶业所致。 第83课 91、以“屋着火”的比喻说明为何对治嗔恨烦恼要先除贪? 答:比如房屋着火了,如果这间屋子实在保不住,为了防止火势蔓延而燃烧周围的房厦,人们会迅速移开草木等易燃物,即使这些东西再贵重,为了抢救其他的房屋,人们也会忍痛割爱,在很快时间内,把这些东西全部拆除舍弃。 第84课 92、如何破斥“嗔恨赞誉怨敌者”?请从三方面分析。 答:1)倘若对方因称赞你的敌人有功德,因而他获得了赞叹随喜的快乐,那么你为何不同样称赞,而让自己也一起享受快乐呢? 2)如果说赞叹将使敌方获得快乐,而你不希望他们得到快乐,那么你也不该支付酬资使你的仆人快乐,但是这种做法,会使你今生和来世的安乐都失去。 3)当别人称赞你有功德时,你就希望他得到赞叹随喜的快乐,而当别人称赞你的仇敌有功德时,为什么你就感到不乐意呢? 第85课 93、今生得不到利养,为何应对自己生嗔恨心? 答:人家得到利养恭敬,这是他前世恭敬上师三宝、对众生有悲心、持戒清净、闻思修行等功德所感,而你现在没有福报,任何人都不愿意供养,是因为你以往没有积累过这些资粮。既然如此,你非要嗔恨的话,应对自己生嗔心,不应该嫉妒别人。 第86课 94、以渔夫的比喻来说明盼望敌人痛苦的心念有害。 答:这样阴毒的发心,对于别人其实不会起任何作用,别人的遭遇只能由他自己所作的业决定。但是,这种心念对自己却是有很大的危害。这种过患犹如被嗔恨的渔夫投下利养的铁钩所擒,定会陷身于地狱之篓中,被狱卒们丢进油锅里煎炸。 第87课 95、为何说“赞誉无有利乐”?以比喻说明世间人名声遭损时所做的纯粹是幼稚之举。答:有了名声之后,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一切功德,从此对因果等不太重视,最后因为名声而毁坏了身心。因此普通人得到名声之后,很容易毁坏戒律和善根,对自己确实没有利益可言。 譬如孩童在玩耍时,用沙子堆成一些房屋,他们执为真正的房屋,如果沙屋倒塌了,孩童就会伤心哭泣。孩童的这些执著,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成年人若为了拼命追求名声而丧失财产、生命,一旦失去就痛苦不已,那跟愚童因沙屋倒塌而哭有何区别?在智者的眼里,这是也一种幼稚可笑的行为。 第88课 96、当有人阻碍我们得到赞誉时,为什么不应嗔恨反应视为有益? 答:有了名声的话,利养、恭敬、财产等世间八法的同品就会产生,令心不断地往外散乱,会毁坏对轮回的厌离心和出离心,如果自己贪执名声,就会为了它嫉贤妒能,。摧毁一切圆满的功德资粮。因此,当有人阻碍我们得到赞誉时,依靠他的力量,可使我免于堕入恶趣,所以我不但不能生嗔恨心,反而应把他当作亲人那样来报答恩德。 第89课 97、为何嗔恨是福德之障碍,而怨敌作害是福德之顺缘?以比喻来说明。 答:所有的苦行中,安忍是最难行的,也是功德最大的。既然功德最大,忍受敌人的诽谤, 不但于福德无损,且功德越来越增上。倘若自己无法忍受诽谤,对敌人生起嗔恨心,那么就失去了修安忍的机会,这才是障碍了福德的积累。 譬如你有了财富,想将这些布施给可怜众生,若没有乞丐,你的布施善行也不可能成功。因此,布施的人不应对乞丐怀恨在心。 第90课 98、以理遮破“敌无助忍想、敌思为害,故敌非应供”的想法。 答:敌人确实没有想帮你的念头,然而世间上很多法都没有饶益人的分别念,但我们也会对它极力供奉。如三藏十二部、戒定慧三学、佛塔、佛像、舍利等,这些都是没有心识的法,如果以没有利益你的心就不应对其供奉为理由,那对这些都不应去顶礼供奉,甚至连佛陀也不能去供奉了。但这是每一个三宝弟子不会承认的。 第91课 99、论述:请以教证、理证建立“众生与佛同等”。 答:就修行所依的助缘来说,佛和众生同等重要。《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果一个众生都没有,很多法的确没办法修。我们修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从刚开始发心到最后回向之间,众生是不能离开的。同时没有佛陀也不行。因为佛陀宣说正道,给我们开示了取舍的道理,如果没有这些,所有众生都是迷迷糊糊的,依什么引导去证悟佛果呢?因此,从功用上而言,众生与佛是平等的,获得佛果既有佛陀的恩德,也有众生的恩德。 第92课 100、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为什么要尊敬供养有情? 答:众生能作为所缘缘,令我们生起佛陀的功德。仅以这一点,就理应供养众生。《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依靠众生可圆满六度万行,所以要尊敬供养有情。 吸塑机
/
本文档为【自学《入菩萨行论》92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