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湿地生态监测规范-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

2020-09-18 5页 doc 279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7338

暂无简介

举报
湿地生态监测规范-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DB23/TXXX-2007ICS65.020.01B64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015湿地生态监测规范2015-××-××发布2015-××-××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II前言3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湿地生态监测流程34湿地生态监测内容与方法85湿地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制9附录A植被监测方法11附录B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
湿地生态监测规范-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
DB23/TXXX-2007ICS65.020.01B64黑龙江省地方     DB23/T××—2015湿地生态监测2015-××-××发布2015-××-××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II前言3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湿地生态监测流程34湿地生态监测内容与方法85湿地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制9附录A植被监测方法11附录B野生动物监测方法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新宇、赵岭、邵伟庚、韩勤、李勇、李楠、陈维礼、宋智俊、逄世良、葛福磊、秦效民、苏家富。湿地生态监测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湿地生态监测的术语和定义、湿地生态监测流程、湿地生态监测内容与方法及湿地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制。本标准适用于湿地生态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493-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5-2009水质采样设计技术规定LY/T1952-2011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2090-2013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3 湿地生态监测流程湿地监测基本流程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监测目的;2)了解监测对象;3)监测方法选择;4)监测制定;5)监测仪器和设备选择;6)野外监测工作的实施;7)数据整理、处理和分析;8)监测结果比较;9)监测报告编制;10)建立监测长期数据库。4 湿地生态监测内容与方法4.1湿地概况监测包括地理坐标、平均海拔高度、地貌形态类型、主要湿地类型、湿地成因类型、湿地总面积、湿地水源类型、湿地蓄水量、湿地积水状况、湿地土壤类型、湿地底泥类型。4.2湿地气象监测包括降水总量、蒸发量、湿地温度、湿度、湿地风速、风向、日照时数、总辐射量,采用常规方法连续观测。4.3湿地水文水质监测4.3.1水样采集和保存处理按照《HJ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采集水样,并根据《HJ493-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进行水样的保存处理。4.3.2指标及测定方法湿地水文水质监测指标、观测频度及方法见附表1。表1湿地水文水质监测指标、频度与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指标 观测频度 监测/分析方法 参照标准 物理性质 温度 每季1次 表层水温表法 GB17378.4-2007 色度 每季1次 比色法 GB17378.4-2007 浊度 每季1次 分光光度法 GB13200-1991 气味 每季1次 感观分析 GB/T15549-1995 电导率 每季1次 电导率仪测定 DZ/T0064.6-1993 化学性质 pH值 每季1次 pH计法 GB6920-86 矿化率 每季1次 重量法 SL79-1994 硬度 每季1次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DZ/T0064.15-1993 总碱度 每季1次 酸滴定法 SL83-1994 总悬浮颗粒固体 每季1次 重量法 GB17378.4-2007 钾离子、钠离子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MT/T252-2000 二价铁 每季1次 邻菲罗啉比色法 MT/T368-2005 铝离子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3837-2009 碳酸根离子 每季1次 滴定法 DZ/T0064.49-1993 碳酸氢根离子 每季1次 滴定法 DZ/T0064.49-1993 氯化物、硫酸根 每季1次 离子色谱法 HJ/T84-2001 总氮 每季1次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硝态氮 每季1次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7480-87 亚硝态氮 每季1次 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17378.4-2007 氨氮 每季1次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536-2009 总凯氏氮 每季1次 GB11891-1989 总磷 每季1次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 化学需氧量 每季1次 重铬酸盐法 GB11914-89 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 每季1次 稀释与接种法 HJ505-2009 硫化物 每季1次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16489-1996 微量元素 B 每季1次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HJ/T49-1999 Mn 每季1次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表1(续) 微量元素 Zn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Fe 每季1次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Cu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87 重金属 Cd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Pb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 Cr 每季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Se 每季1次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505-1995 As 每季1次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7485-1987 易分解类 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 每季1次 气相色谱法 GB13192-91 难分解类 有机氯、多氯联苯 每季1次 气相色谱法 SL497-2010 表面活性剂 每季1次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水文 年径流总量、输沙总量、污染物总量 每年1次 实地调查 SL196-97 河流湿地流量、流速 连续观测 野外测量、分析 SL196-97 河流湿地水位 连续观测 样地测量 SL196-97 河流宽度 5年1次 样地测量 SL196-97 湖泊湿地水深、水位 连续观测 样地测量 SL196-97 湖泊湿地岸线长 5年1次 野外测量 SL196-97 沼泽湿地淹水面积 淹水观测 野外实地测量 沼泽湿地淹水深度 淹水观测 样地测量 沼泽湿地淹水时间 淹水观测 野外实地观测 沼泽湿地地下水位 连续观测 野外实地观测 4.4湿地土壤监测4.4.1土壤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采集土壤样品及保存方法进行。4.4.2指标及测定方法湿地土壤监测指标、观测频度、分析方法见附表2。表2湿地土壤监测指标、频度与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指标 观测频度 分析方法 参照标准 物理性质 粒度 每年1次 筛方法结合沉析法 GB/T27845-2011 容重 每年1次 环刀法 LY/T1213 饱和导水率 每年1次 烘干法 LY/T1213 表2(续) 物理性质 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 每年1次 环刀法 LY/T1215-1999 土壤坚实度 每年1次 常规方法测量 LY/T1223-1999 沉积层厚度 每年1次 常规方法测量 LY/T1215 湿地土壤深度10cm、20cm、40cm、60cm、80cm和100cm处含水量 连续观测 常规方法 LY/T1213 湿地土壤深度10cm、20cm、40cm、60cm、80cm和100cm处温度 连续观测 常规方法 LY/T1219-1999 土壤渗透系数 每年1次 渗滤筒法和环刀法 LY/T1218-1999 化学性质 pH值 每年1次 玻璃电极法 NY/T1377-200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每季1次 乙酸铵法等 NY/T1121.5-2006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 每年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LY/T1245-1999 土壤交换性钾和钠 每年1次 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LY/T1246-1999 土壤交换性酸量 每年1次 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 LY/T1240-1999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 每年1次 乙酸铵交换-中和滴定法 LY/T1244-1999 土壤碳酸盐量 每年1次 中和滴定法 LY/T1250-1999 氧化还原电位 每月1次 SL94-1994 土壤有机质 每年1次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LY/T1237-1999 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 每年1次 电导率法 NY/T1121.16-2006 土壤总氮,亚硝态氮 每年1次 凯氏蒸馏法 LY/T1228-1999 土壤全磷,有效磷 每年1次 硫酸和过氧化氢消煮-钼锑抗分光光度法;碳酸氢钠或氟化铵-盐酸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LY/T1232-1999;LY/T1233-1999 土壤全钾,有效钾 每年1次 碱熔-火焰光度法和酸溶-火焰光度法;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LY/T1234-1999;LY/T1236-1999 土壤全镁,有效镁 每年1次 烧失量;乙酸铵交换-EDTA络合滴定法 LY/T1253-1999;LY/T1245-1999 土壤全钙,有效钙 每年1次 烧失量;乙酸铵交换-EDTA络合滴定法 LY/T1253-1999;LY/T1245-1999 土壤全硫,有效硫 每年1次 EDTA络合滴定法;磷酸盐-HOAc浸提-硫酸钡比浊法 LY/T1255-1999;LY/T1265-1999 土壤全硼,有效硼 每年1次 干灰化-甲亚胺比色法;沸水浸提-甲亚胺比色法 LY/T1273-1999;LY/T1258-1999 土壤全锌,有效锌 每年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比色法 LY/T1270-1999;LY/T1261-1999 土壤全锰 每年1次 烧失量 LY/T1253-1999; 土壤全钼,有效钼 每年1次 灰化-硫氰化钾比色法;草酸-草酸铵浸提-硫氰化钾比色法 LY/T1274-1999;LY/T1259-1999 表2(续) 化学性质 土壤全铜,有效铜 每年1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DTC比色法 LY/T1270-1999;LY/T1260-1999 土壤全铁,有效铁 每年1次 烧失量;邻菲罗啉比色法 LY/T1253-1999;LY/T1262-1999 土壤有机碳 每年1次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HJ615-2011 土壤二氧化碳通量、碳储量 每年1次 LY/T1952-2011 泥炭层 厚度、类型、分布面积 每年1次 DZ/T0215-2002 土壤始冻及解冻时间 每年1次 始冻及解冻期观测 GB50324-2001 冻土层 厚度、类型、分布面积 每年1次 MT/T593.1-2011 土壤始冻及解冻时间 始冻及解冻期每日1次 始冻及解冻期观测 4.5湿地植物监测湿地植物监测指标、观测频度及方法见附表3。表3湿地植物监测指标、频度与方法 指标类别 观测指标 观测频度 监测/分析方法 湿地植被特征 类型 每年1次 附录A 面积 每年1次 覆盖率 每年1次 湿地植被群落特征 种群组成 每月1次(生长期) 生活型 每月1次(生长期) 多度 每月1次(生长期) 密度 每月1次(生长期) 盖度 每月1次(生长期) 高度 每月1次(生长期) 叶面积指数 每月1次(生长期) 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 每月1次(生长期) 地下生物量 每月1次(生长期) 湿地植物凋落物 厚度 每年1次(枯萎期) 重量 每年1次(枯萎期) 湿地濒危植物种 种类 每季1次 数量 每季1次 4.6湿地动物监测湿地动物监测方法参见附录B。湿地动物监测指标、观测频度及方法见附表4。表4湿地动物监测指标、频度与方法 监测项目 监测指标 观测频度 监测/分析方法 湿地动物 鸟类种类、数量、分布和迁徙情况 每季1次 附录B 兽类分布区域、种类数量、密度 每季1次 两栖类和爬行类分布区域、种类数量、密度 每季1次 鱼类种类、数量 每季1次 动物总种类 每季1次 动物密度 每季1次 珍惜、濒危动物种类 每年1次 珍惜、濒危动物数量 每年1次 5 湿地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制5.1监测报告内容5.1.1前言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与资源概况等。5.1.2监测方案监测目的、监测意义、监测指标与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与频率、监测/分析方法、评级方法及标准等。5.1.3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包括水质质量评价、土壤质量评价、生物多样性评价、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趋势、湿地综合评价等。5.1.4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原因5.1.5对策与建议5.2建立长期的监测数据库将监测的各方面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建立数据库,达到长期和连续监测的目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植被监测方法A.1湿地植被面积与分布调查首先搜集调查区域的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地形图等。无论是遥感影像还是地形图,其比例尺不应小于1/10万。其次,搜集和了解湿地植物群落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群种、群落类型(如单建群种群落、共建群种群落)、群落结构及其特征等。湿地植物群落调查采用样方法。A.2植物种类A.2.1样带和样方的布局在每个调查单元内,设置一条以上贯穿于调查单元的样带。样带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地选择未受或少受人为干扰的地段;——由于地表形态起伏不平的,可以沿着地形梯度变化的方向设置;——沿着水浸梯度变化的方向设置;——根据湿地面积的大小和湿地生境的复杂程度适当确定调查样带的数量。调查样带确定后,用GPS按一定间距均匀布设样方,确定调查样方位置时要考虑以下原则:——典型性和代表性:使有限的调查面积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自然性:人为干扰和动物活动影响相对较少的地点,并且较长时间不被破坏,如流水冲刷、风蚀沙埋、过度放牧或开垦等;——可操作性:易于调查和取样的地段,避开危险地段。A.2.2植物群落调查的季节选择调查的季节应避开汛期,根据植物的生活史确定调查季节:1.生活史为一年的植物群落:应选择在生物量最高和(或)开花结实的时期;2.一年内完成多次生活史的植物群落:根据生物量最高和(或)开花结实的情况,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时期;3.多年完成一个生活史的植物群落:选择开花结实的季节;4.对于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层次的群落,依据主林层植物来确定调查季节。A.3植物群落调查内容A.3.1调查对象包括4大类型的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A.3.2内容包括:(1)湿地名称、调查单元序号、样方序号、海拔高度、经纬度、积水状况、小生境等;(2)植物群系、主林层、样方面积;(3)植物名称及其数量特征(乔木与灌木:平均冠幅、平均高度、平均胸径、株数,草本、蕨类与苔藓: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株数)。A.3.3统计汇总通过对湿地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逐级统计,分别汇总出调查湿地的植物群系汇总表、植物名录。A.4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结合访问,了解湿地植被利用和受破坏情况,并在外业调查时进行现场核实。表A.1湿地植物种类调查野外记录表湿地名称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所属市县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______页 序号 生境描述 性状 高度(m) 胸径(m) 树皮 叶(正反面颜色、毛) 花(花序、颜色) 果实(颜色、类型) 中文名 拉丁名 属名 科名 土名 备注(特殊性状等) 表A.2湿地高等植物科、属、种统计表湿地名称_______编号________所属市县_______调查日期_____年____月___日第______页 分类名称 种数 属数 科数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合计 填表者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生动物监测方法B.1鸟类监测——在查阅历史质料的基础上,确定文献记载的现有鸟类的数量;——现场检测方法采用直接计数法,监测时以步行为主,在比较开阔、生境均匀的大范围区域可借助汽车、船只进行调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展航调;——各监测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鸟类监测的主要对象;——记录对象:以记录动物实体为主,在繁殖季节还可记录鸟巢数,在转换成种群数量(一般每一鸟巢应视为一对鸟);——计数可借助于单筒或双筒望远镜进行,如果群体数量极大,或群体处于飞行、取食、行走等运动状态时,可以5、10、20、50、100等为计数单位来估计群体的数量;——春秋季候鸟迁徙情况的监测仪种类调查为主,记录鸟类迁来时间、高峰期、居留型、居留期、停歇时间、迁离时间以及主要停留地等;——在群体繁殖密度很高的或难于进行直接计数的地区可采用样方法,即通过随机取样来估计水鸟种群的数量。样方大小一般不小于20cm×20cm;同一监测区的样方数量应不低于8个。记录方法同直接计数法。B.2兽类监测——兽类以监测现有种类为主,可采用野外踏查、走访和利用近期的野生动物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到种和亚种;——可以依据看到的动物实体或痕迹进行估测,在调查现场换算成个体数量;——数量状况可采用常见、可见、罕见三个等级进行估测。B.3两栖、爬行动物监测——两栖、爬行动物以监测现有种类为主,可采用野外踏查、走访和利用进气道野生动物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到种和亚种;——依据看到的动物实体或痕迹进行估测,在调查现场换算成个体数量;——数量状况可采用常见、可见、罕见三个等级进行估测。——野外调查可采用样方法。即通过计数在设定的样方中所见到的动物实体,然后通过频度分析来推算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样方应尽可能设置为方形、圆形或矩形等规则几何图形,样方面积不小于100cm×100cm;——对白天不易被发现的两栖、爬行动物,应在夜间进行监测。表B.1水鸟调查记录表湿地名称_______编号________调查地点__________地理坐标____N____E海拔高度_____米湿地面积______公顷天气状况_____调查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止___年___月___日第___页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保护等级 种群数量 居留型 小生境 备注 填表者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表B.2水鸟迁徙调查情况记录表湿地名称_______编号________调查地点__________地理坐标____N____E海拔高度_____米湿地面积______公顷天气状况_____调查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止___年___月___日第___页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居留型 迁来时间 高峰期 迁离时间 停歇时间 居留期 备注 填表者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表B.3湿地兽类调查记录表湿地名称_______编号________调查地点__________地理坐标____N____E海拔高度_____米湿地面积______公顷天气状况_____调查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止___年___月___日第___页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保护等级 数量状况 调查方法 小生境 备注 填表者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表B.4湿地两栖、爬行类调查记录表湿地名称_______编号________调查地点__________地理坐标____N____E海拔高度_____米湿地面积______公顷天气状况_____调查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止___年___月___日样方编号_________样方大小_________第___页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保护等级 数量状况 调查方法 小生境 备注 填表者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DB23[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IIⅡ
/
本文档为【湿地生态监测规范-黑龙江质量技术监督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