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

2019-02-12 10页 doc 27KB 1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集锦 《中国文化史导论》 很久没有看一本书如此酣畅的了。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着实是一本奇书。虽然在钱穆的主要作品提要里面甚至都不会提及,但是这本书实在是钱穆自己思想的一个总纲。更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著中最情真意切而富有真知灼见的。这本成于民国三十年的书,今天读起来仍然是振聋发聩的感觉。而钱先生对于历史的掌握,将前后历史中关于文化之一切要目全数晓之于此,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简直希望中国人人都看看一看这一本书。 正如《国史大纲》一样,钱穆在这本书里面也写了类似的几句话,作为读此书的前...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集锦 《中国文化史导论》 很久没有看一本书如此酣畅的了。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着实是一本奇书。虽然在钱穆的主要作品提要里面甚至都不会提及,但是这本书实在是钱穆自己思想的一个总纲。更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著中最情真意切而富有真知灼见的。这本成于民国三十年的书,今天读起来仍然是振聋发聩的感觉。而钱先生对于历史的掌握,将前后历史中关于文化之一切要目全数晓之于此,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简直希望中国人人都看看一看这一本书。 正如《国史大纲》一样,钱穆在这本书里面也写了类似的几句话,作为读此书的前提。亦是读者了解本书意旨的关键,且看: 钱穆这样写道: 此书作者基于以下信念而写成: 一、“文明”、“文化”皆指人群生活言。文明可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二、人类文化大别不外游牧、农耕、商业三类型。游牧、商业型起于内不足、需向外寻求,文化特性常为侵略的。农耕型可自给,无事外求,文化特性常为和平的。 三、人类文化终必以和平为本,故领导者必以大型农国是赖。 四、中国为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绵延五千年之久,若能配合新科技之装备,而依然保有深度之安足感,则于世界人类文化和平必大有贡献。 五、欲改进中国,使中国人回头认识自己以往文化真相,则为绝要一项目。 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故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知道钱穆的名字,想必不晚。具体记不清了,也许在一次课上,也许在一本余英时的集子里,也许在无数次逛书店时的无数次邂逅。大学本科的岁月,受到几位老师的影响,加之自己的阅读体验,将大部分的时光和精力用在了西方文学和思想上,而且对鲁迅先生的“不读中国书”深有同感,花了同样的功夫,从西方文化中吸收到的东西远远要甚于传统典籍也买过不少的“直排本”,大多都束之高阁,很少翻看,估计是自己国学功底的薄弱,怎么读也提不起神来。 所以真正好好翻看一下钱穆,也是最近的几日。在此之前买过他三联书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与《中国文学论丛》,粗粗地翻了一下,觉得有些罗嗦之后也没再看。这次北京同学帮我以六五折的价格买了《中国文化史导论》寄来,拿在手里质感特好,我也有对繁体字直排本特殊的偏爱,觉得这样的书边读才会有意境。所以说,一本书的装帧直接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感受,广西师大最近又出了好几本《晚学盲言》一类的书,这样的排版似乎就不太让我动心。 仔细地用两个晚上看完全书,直排字的好处是让你无法做到一目十行,而且在降低阅读速率的同时增加了思考时间。钱老先生的文笔优美而有韵致、含蓄而不乏性情,文字行云流水般地汩汩向前,自然而然地让人回归一种诗意的境界。这种对语言从容不迫的驾驭能力,是长年累月在传统文化中浸泡出来的,这是当代人所望尘莫及的。 也许在钱穆所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叙述中,传统文化无疑被提到了无与伦比的诗意境界,是一种极其艺术化和理想化的“和平文化”,“民族融和”和“国家凝成”是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既没有狭隘的国家观念,也没有保守的民族观念,它应当是“领导当前之世界和平者”,对于世界必有大的贡献。对于中国文化的专制主义色彩,他将之归于异域文化的入侵和传统文化自身的弱化,谈到这里他的感慨与叹息跃然纸上:“若照中国文化的自然趋向,继续向前,没有外力摧残阻抑,他的前程是很鲜明的,他将不会有崇尚权力的独裁与专制的政府, 他将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上之畸形发展。他将没有民族界限与国际斗争,他将没有宗教信仰上不相容忍之冲突与现世厌倦。他将是一个现实人生之继续扩大与终极融和。”(p204)对于钱穆的批评自然不多说了,无疑来自于他对传统封建吃人文化的讴歌,对五四以来中国启蒙运动的反动。运用现代人的观念解读钱穆,无疑可以提出大堆大堆的质疑:他为秦始皇、汉武帝的大一统叫好;他在夸奖“家庭”伦理的同时,回避了“三纲五常”对个体的侵害;他在夸赞传统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同时,回避了读书做官背后的权力欲望;甚至还能以一种说理加史事论证的方式,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翻案;而把中国的专制主义延后到了几千年之后的明代,而其之所以出现的原因也在于外敌的侵略…… 种种的问题以及种种的困惑,萦绕心中,挥之不去。一个对专制集权无比痛恨的知识分子为何又义无反顾地为那个已经逝去的王朝唱起了颂歌,到底是他脑海中的幻想使他脱离了现实语境,还是五四那一代人陷入了激进主义的漩涡,这些似乎都成了问题,都成了一个个人人都想去解开结果只有上帝才能解开的谜。曾有老师将钱穆的传统文化书写概括为“对传统文化的同情式理解”,这给了我一点启发,也许老先生最终意识到现实的进步将无情地荡涤一切,留在心中的惟有挥之不去的记忆和若即若离的幻想,当夕阳西下,在告别昨日的灿烂的余晖之时,写下一篇动人的挽歌式的诗篇,既给那些地底下逝去的亡灵以超度,也给现实中那些疲惫而困顿的心灵以慰藉。 内容教浅,但文笔流畅,阅读起来甚是享受,每天晚上临睡前阅读,颇有放不掉手的感觉。阐述如浅入深,不可多得的引导读者中国文化历史的入门之作。 盼望商务印书馆再多印钱穆的其他著作。因为商务印书馆的版式是最符合历史专业书籍的要求:竖版和繁体。这样的书籍看起来,才原汁原味。简体字只能反映49年后的事物,而繁体字则能真实和忠实地表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识繁体字是很可悲的事。繁体竖排,全本文言的书见过吧?就是这本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钱老的遗命,怎么很多钱穆的经典著作都是繁体字的,更甚者还是竖排的。或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年纪大的或者喜好比较另类的读者比较喜欢这古书的老款式吧?!本来钱老的著作是半文言的,读之甚是不易了,再加上竖排繁体的,真是得费一番功夫才能看懂个7、8成,实属不易啊! 但是,有些书就是得这样慢慢嚼才有味道。像现在有些快餐书,基本上看完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味道留下,但这本《中国文化史导论》却似一杯纯浓的咖啡,读完之后的味道依旧残存,令人回味无穷。 不知是前辈写作有这习惯,又或者只是碰巧,就我所知,国学大师吕思勉所著的《吕著中国通史》和《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一本讲中国通史,另一本分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政治史,刚好可成完璧。而钱老的《国史大纲》和这本《中国文化史导论》也成完璧,两本配合着读则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完美至极! 读这些国学大师的书得像书虫一样慢慢啃才能把味道“吃”出来,读他们的书莫可着急,当以静心如水之时方可读之而渐入佳境。 在我看来,自民国以后,随着老一辈的传统文化的卫道士的故去,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从建国以后的变革,打倒,再次复兴,破而后立以后,重新加入了很多的新的元素,比如最近很流行的各种“*家讲坛”等等,这里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只能说适应变化。就像当年叔孙通的文化礼仪要适应刘邦的需要而进行改造一样。 只是我们毕竟还有文字,还有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士大夫的精神。而钱宾四先生作为最后的招魂人(其自称,原话非如此),还是很可以代表明清以后的读书人思想精神的。 推荐,这本书应该和国史大纲一起看,可以相互体会,对于钱老的思想能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本 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钱穆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八年,授课于燕京、北大等名校,并在清华、北师大兼课,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天,钱穆答应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1950年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使流亡学生得以弦歌不辍,而办学有成,亦获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赠予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60年应邀讲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又获颁赠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亚书院校长,应聘马来亚大学任教。 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介石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返台,筑素书楼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1968年膺选中研院院士。晚年专致于讲学与着述,虽目力日弱仍随时提出新观点,赖夫人诵读整理出版,谦称为《晚学盲言》。 逝后,家人将其骨灰散入茫茫太湖,以示归家。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晕了,文章采用的是古代的写法,全是繁体字,并且是竖着写的(建议古汉语学的不好的同志们最好边上放上一本汉语字典),当时觉得太深奥了,后来读了一下,觉得写的非常好,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并且在遇到不认识的繁体字时查一下字典,对照一下它的简体字,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又是一种学习,既学到了书上的知识,还能提高一下识别古汉语的能力,我现在还一直在看,觉得受益匪浅! 《中国文化史导论》有感 或许真的是我自己平时看书太少了。 活了二十几载,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那么浅薄。 人生在世,漫漫长路,可有我心爱的书?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为了应付所谓的作业,《中国文化概论》,我只是随机在图书馆找了一本书写书评,可是却让我大为惊叹,自叹尤甚。 这本书就是国学大师钱穆的作品《中国文化史导论》,这是一部看上去很有涵养的让人看了就“怕”的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繁体字印刷的,而且是竖排排版的。大凡这类排版的书目都是古典著作,令人望而生畏,见而远之。本来一拿到这书,我就感觉不舒服,我也向来不喜欢这类“高雅”的书,可是我知道,其他书都被借光了,只有这类“不受宠”的书才会安静的站在书架上等待有缘人的到来…… 于是乎,我勉为其难借了这本书。 其实,世上有很多东西都不能以貌取人,内心才是本质的东西,也才最吸引人!书,也是一 样的! 翻开这本轻薄的书面,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灰,我用手轻轻将之拂去,这书也立马生气了不少。想来是太久没人去光顾了,难得碰到一个“有缘人”便立马开怀展露靓姿了。 我静静的翻开了第一页,书面上面是几行小字: 钱穆,字宝四,江苏无锡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零年八月逝世…… 我看着,立马愣了一下,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数字,95,钱穆活了95岁!而且其身份之高,让我敬慕!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编纂了约六十部书,实在是大家中的大家!不愧为国学大师!也是个高寿的大师! 在钱穆眼中,文化和文明是截然不同的词,文明可以共有,文化则依地而异。一般而言,文化究其根源,可以从生活方式上来考察定论。大凡生活方式的文化,也就可归结为三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以及商业文化。当然也可以把游牧和商业文化归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而中国就是典型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自给自足,这是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经济的基础。如若无误,本人尚且记得高中历史课本中学到过,小农经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源头,可是这下在钱穆看来还是否是绝对的呢? 很多人都曾为中国在近代的软弱感到羞耻,总是在埋怨为什么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以及庞大的科技发明人群!可是,是中国的领导人和百姓不想要吗?如若是这样,那么清末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政、太平天国运动都说明了什么呢?这难道不是中国人想要改变而做的努力吗?当然,如果不想改变,就不会有这些!可是结果呢?改变了吗? 是明摆着的,我们所做的,无论是那个阶级,用什么方法,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可是面对失败,我们想到了什么呢?也许好像似乎并没有怎么去想! 是啊,我以前也只是很懵懂的听老师讲述其原因,其实我知道,我不懂,但是我又必须得懂,怎么办?于是,我便不懂装懂,方法呢?那就是一个字——背!说来似乎有些可笑,让一个学生不懂装懂,这也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可是为了所谓的考试,你必须这样做。 可是,今天,我才看了第一章《中国文化史导论》,我就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于是我恍然大悟,在图书馆自修室大喊一声:“原来如此!”引得旁边的人齐刷刷的朝我看来,貌似在用同情的眼光注视着一位即将被送往精神病院的病人。 其实,光光从这个生活方式本身也可以看出睨端。 首先,中国是个农耕大国,其农耕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当然,前穆先生所指的更加细致一些。他所指的发源地,是指黄河其支流两岸以及和主干相交接的地地域。那里无论是地形还是灌溉条件,抑或是形成聚集的条件都十分符合。而农耕文化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依靠外界,对外界也无依赖性,所以,它只是在时间上的对传统文化的内部传承。但是,西方文化就不一样了,它们大多都是出自高山或海边的游牧或商业文化,这种商业性质的文化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要依靠外界的,如此,便天生使得这些文化有一种向外的索取性质,本质上有一种空间上的向外扩张的意图! 所以这也就促使了那个结果,就是我们中国为什么会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遭受那么多人为因素以外的挫折与磨难,其实,这也是天性使然!中国几千年的经济体制也就注定了中国的和平意向,而远没有西方国家的暴力侵略。也就似乎注定了在近代史上因为科技经济落后而遭受的经历,人人都骂中国是“东亚病夫”。 这点是我以前所没有想到的,希望通过继续看书,我可以看到更多的知识 有感于《中国文化史导论》 作为一名文史哲皆窥,但均无成果的“文化门外汉”,看过两本文化方面的书就敢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确实惹人嘲笑,但幸好主办者的要求是“阅读分享”,我也就放肆一下,把自己的一些所感所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说到“文化”这个字眼,几乎没有多少人敢放言自己“对此研究独一无二”。因为这个字眼会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扩展出一个无限深远的图景。无论你从哪说起,都难免挂一漏万。具体到中国文化,或者叫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如此。你可以从四书五经谈起,可以从衣食住行谈起,可以从皇权更迭谈起,也可以从历史纵深谈起。五千年的文明给了我们丰富的养料,任由我们自由评述,都能从正反两方面找到佐证。所以,评判哪家更为精当,确实难上加难。这也使得人人都可以谈“文化”,却最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民粹者有之,西化论有之,中西调和论更是市场广阔。如是,弄得我现在对好多谈“文化”的书不敢恭维,但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颇感纵深之大气,气势之恢弘。 钱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一页,便先将“文明”和“文化”相区别。他认为“文明”可复制而文化不可复制。之后,钱先生从中国的先秦之前,汉唐之前,明清之前三大阶段,剖析中华传统文化之历史。其认为先秦之前我们确定了思想路线,汉唐之前我们完善了政治,明清之前我们开拓了文化艺术方向。这三大阶段也是三大方向各自繁荣的时期。这样,纵深看来,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的理想下,在社会均衡的政治制度下,为了大同社会的稳定,抒发自己的个性,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如此,中华文化从起始,便以一种世界天下的眼光来看待四野。在梳理完三大历程之后,钱先生便开始探讨中西文化的交融问题。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优秀至极的人文文化,其稳定、包容的特性,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最终归宿。因此,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引进西方文明,此种前途也将是极其光明的。依着钱先生的思路,中华文化实在是一套优秀的人类文化,世界文化。未来的世界,在西方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交融下,定能结出令人期盼的丰硕果实。那么,具体该如何实现?“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的内部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活力。能这样,中国数千年文化演进的大目的、大理想,仍是可以继续求前进,求实现”。 有一段时间,我曾专门梳理过有关中国古代的赈济和蠲免制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历代对于“灾荒”和“粮食危机”早有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做保障,其考虑之周全,实在出于今人想象。先秦之时粮食储备的思想便与现在世界粮农组织的标准差不多。到了汉代,蠲免的对象不但有直接的政策目标群体——百姓,还包括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到了唐代,义赋衰落之后,又有商赋的兴起。明、清、民国之后,地方社会的兴起为官方的不足提供了补充。 如此看来,丰富的历史创造了深厚与广博的沃土,所结出的文化硕果更需要我们细心查找采掘、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十月二十八日,带外孙去宏伟公园,回程见一小书店处理旧书,进门略寻检,即以六折价购得此书。后查看前几页果然有阅读痕迹,但似并未读完,整书甚新,似未翻过。书后有学府书店购书纪念章。不知购书者何人,又缘何流落书肆。今为我所得亦一缘分矣。 钱氏学问早有所闻,曾购其国史大纲,并未细读。不意一读此书,顿感钱氏了得。一读竟放不下,其间外孙重病入院,心力交瘁,我仍得抽空读完,可见书之引人。 此书全不象今之文化史。全书几乎句句是感觉,字字是结论。所论证据虽感不足,但对有一些中国文化知识的人又处处有所深契。所以作者标此书为导论是也。作者所谓中西文化之差别大略为现在学人赞同。特别对于中国文化之积极方面给以充分肯定。这是新儒家赖以立论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史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