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2019-01-27 53页 ppt 1MB 1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 (1)体液与内环境: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 图8-23-1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体液 (2)内环境的功能: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 图8-23-2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图8-23-3 蛋白质 无机盐 水 (2)判断下列①~⑩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 (1)体液与内环境: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 图8-23-1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体液 (2)内环境的功能: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 图8-23-2 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图8-23-3 蛋白质 无机盐 水 (2)判断下列①~⑩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水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胃蛋白酶 ⑧抗体 ⑨血浆蛋白 ⑩胰淀粉酶 上述物质中    因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不能视作内环境成分;而    存在于    中,因其所在部位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也不属内环境成分,故        属内环境成分。  ①⑥ ⑦⑩ 消化道 ②③④⑤⑧⑨ (3)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①渗透压: a.概念: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  ②酸碱度(pH):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血浆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HC、HP等离子有关。  ③人体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  溶质微粒 无机盐、蛋白质 Na+、Cl- 7.35~7.45 37 ℃ 理性思维 [归纳与概括]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1.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比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消化道吸收②组织液③淋巴 ①血浆②细胞内液 ①组织液②消化道吸收 三者之间的 转化关系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1) * [警示](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过程     图8-23-4 (1) * (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2→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4)代谢废物:     (1) * 3.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1)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维持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上相应受体的结合。 (2)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1) * 角度1 考查内环境组成及成分判断 1.[2017·宁夏银川育才中学第四次月考] 人体的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选项所述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神经递质、胰岛素 B.大分子蛋白质类,如呼吸酶、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 C.营养物质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 D.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 [答案] B [解析] 神经递质、胰岛素都由相应细胞产生进入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呼吸酶、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进入细胞外液,通过血浆运输,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 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 属于内环境成分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图8-23-5 [答案] A [解析] 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②③均为单向箭头,其余为双向箭头,A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D错误。 技法提炼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角度2 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 A [解析]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中,A项正确。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4.[2017·湖南益阳月考] 如图8-23-6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 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图8-23-6 [答案] B [解析] 图中AB段上升是由机体无氧呼吸增强造成的,A项错误;人体无论是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呼吸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的,C项错误;进入血液的乳酸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D项错误。 技法提炼 人体pH稳态的维持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角度3 考查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 5.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发组织水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导致血浆的渗透压有一定程度下降 B.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细胞内液渗透压不变 C.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渗透压 D.组织水肿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   [答案] A [解析]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过少,血浆渗透压下降,A正确;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细胞内外渗透压都有一定的改变,B错误;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C错误;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多的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D错误。 方法规律 组织水肿的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 外因:外界      的变化。  内因:体内      活动的进行。  (2)表现:内环境的      和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的状态。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调节作用 相对稳定 3.稳态的调节机制 4.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 图8-23-7 器官 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一定限度 必要条件 理性思维 1.[归纳与概括] 某同学上学时,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种做法对身体健康不利,为什么?   2.[归纳与概括] 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 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内环境紊乱。 [答案]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角度1 考查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 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 该“媒介”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C. 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D. 该“媒介”pH的稳定与HC和HP等离子有关     (1) * [答案] D 2.如图8-23-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图8-23-8 [答案] D (1) * [解析] 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物质)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可能会使组织液pH降低。 3.[2017·济南模拟] 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B [解析] NaHCO3、Na2HPO4可以与乳酸反应,A正确;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人体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B错误; 3.[2017·济南模拟] 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补充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达到降血糖的目的,C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失衡,D正确。 4.[2017·四川宜宾一模]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由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个系统共同完成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C.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增多、淋巴会减少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 D [解析]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不仅仅涉及题中这四个系统,A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B错误;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组织液会增多、淋巴增多,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正确。 1.[2017·江苏卷]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历年真题明考向 [答案] B [解析]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可以在相关激素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浓度升高,B项正确。 1.[2017·江苏卷]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由于机体与外界温差大,其散热量仍大于炎热环境, C项错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不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无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 C [解析] 0.9%的NaCl溶液与血浆是等渗溶液,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后,一段时间内机体的血浆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不变,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项正确。 3.[2014·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 A [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项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的,B项正确。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C、D项正确。 4.[2017·全国卷Ⅰ]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    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     ,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 。  [答案] (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 (1)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组织液渗透压基本相等,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低于组织液的渗透压,水就会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往渗透压高的一侧渗透。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胃肠腔内的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低得越多,水渗透到血浆的速率就越快,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就越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给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将细胞代谢终产物运走。 知识小体系 1.在人体细胞外液中有很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功能不包括 (  ) A.催化肽键形成 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C.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D.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 A [解析]肽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存在于细胞内。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的抗体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存在于细胞外液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2.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  ) A.肌肉注射: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答案] B [解析]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再由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即药物进入人体后的途径是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静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即药物进入人体后的途径为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3.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 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 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答案] D [解析]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项正确。钾离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项正确。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过高,则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项正确。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项错误。 4.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的pH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A [解析]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以存在于血浆中,A项正确。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B项错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③产生的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剧烈变化,C项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5.[2017·廊坊期末] 以下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 C.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 D.T细胞合成淋巴因子 [答案] B [解析]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B正确;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发生在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T细胞合成淋巴因子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6.[2017·云南玉溪一中模拟]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人体的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项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进入细胞内,C项错误;血浆中的氧存在于红细胞内,可由红细胞进入血浆,再出血管进入组织液,最终供组织细胞呼吸利用,D项正确。 7.[2017·乌鲁木齐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 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内环境pH会下降 [答案] A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B错误;人在冬泳过程中体温维持稳定时,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时,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不是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 8.[2017·河南安阳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界环境因素的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 C.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只能在消化道中进行,不能在内环境或细胞内进行 [答案] C [解析]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错误;“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错误;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会导致机体产热增多,葡萄糖消耗量增多,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正确;细胞内的蛋白质也会水解产生氨基酸,如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会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水解,D错误。 (1) * (1) * (1) * (1) * (1) * (1) *
/
本文档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3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