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宝石(玉为主)大全玉石的鉴定与评价

宝石(玉为主)大全玉石的鉴定与评价

2018-09-08 50页 doc 978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9226

暂无简介

举报
宝石(玉为主)大全玉石的鉴定与评价 玉石的鉴别与评价 1.1 概述   由于玉石资源十分稀罕,而且,随着人类对它们的不断开采会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玉石是十分珍贵的天然材料,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珍贵;由玉石加工而成的玉器工艺品不仅能美化、装饰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其原料的稀罕性相关联,它又是一种财富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财富价值将迅速增加;作为珍贵文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物,记戴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因而更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受人们的重视和钟爱,是竞相收藏的对象。在商品社会里,玉石原料、玉器(包括古代玉器)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他们价...
宝石(玉为主)大全玉石的鉴定与评价
玉石的鉴别与评价 1.1 概述   由于玉石资源十分稀罕,而且,随着人类对它们的不断开采会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玉石是十分珍贵的天然材料,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珍贵;由玉石加工而成的玉器工艺品不仅能美化、装饰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其原料的稀罕性相关联,它又是一种财富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财富价值将迅速增加;作为珍贵文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物,记戴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因而更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受人们的重视和钟爱,是竞相收藏的对象。在商品社会里,玉石原料、玉器(包括古代玉器)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他们价值连城,许多甚至是无价之宝。为了牟利,中外古今都存在着伪造、仿冒的现象,而且,其水平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越来越高,这种行为给玉器市场的发展和古今玉器珍宝的收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干扰,防不胜防,有时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国玉器仿伪品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朝,据史书记载:西汉时赵人新垣年,在文帝后元年,伪作了玉杯和周鼎,“冀欺人主而取富贵”。《汉书·文帝纪第四》载:“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又据《史记·文帝纪第四》载:“后元年新垣平言曰:周鼎之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阳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非见不迎,则不主。于是上使治汾阳,南临河。欲祠出周鼎”。朱剑心《金石学》说:“此明系新垣平伪造古鼎,埋于汾阳”。   唐则天皇后神初元年,“五郎”张易之兄弟入侍禁中后,“无礼无仪,竞以豪侈相胜”,并明目张胆地以伪乱真,将皇室秘藏盗去。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记载:“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己人各推所长,锐意描写,仍旧装背,一毫不差,其真者都归易之”,这是在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作伪行径。   在明清时代,尚古之风盛行,与此相伴的是伪品的制作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仿古玉的制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社会发展到今天,仿伪行径非但没有终止,反而大有越来越猖獗之势,以今仿古,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断涌现,手段和技术越来越高,其范围之广,伎俩之精和用心之苦,都是不可胜数,触目惊心。但也应看到,如此众多、高明的伪品层出不穷,又是和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经济生活、社会风尚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等密切相关的。各代的作伪情况,从历史至今天制作玉器伪品的动机不外有:①为阿谀邀宠而制作伪品;②为谋取富贵地位而移宫换羽;③为免除乞索而央人制作;④为永存珍秘而仿古;⑤为生计糊口而托名伪造;⑥为营利自肥而以假乱真。   上述动机和社会丑恶行径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消失的。为保护广大玉器消费者、收藏者和爱好者的利益,一方面,需要制定严厉的法纪法规予以坚决打击;另一方面,广大玉器消费者、收藏者和爱好者还应懂得一些玉石和玉器鉴别的专门知识,越丰富越好。需要进一步提醒大家的是,在与各类玉石和玉器商人打交道或周旋时,应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稍一不慎,亦或鉴别的眼力稍有欠缺,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对于同一种玉料,或由同一种玉料制成的玉器,在通过鉴别证实是天然品的情况下,对其作出合理的经济估价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到玉石产地(如中缅边境)购买玉石原料,或到商店购买一件玉器工艺品或饰品时会发现,外貌相近的东西,价格相差巨大,如一块小卵石玉料,标价可能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但一块比之大得多的玉料,标价可能会只有数千元,价格可谓是天壤之别;又如到珠宝店去购买玉饰品(如手镯、戒面等),有的单件可能数十万元,而一些仅数百元。虽然也有一定的,但用赌或欺骗的手段牟取暴利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对于从事玉石研究人来讲,在对玉石或玉器作出正确鉴别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合理的经济评价也同样十分重要。但要做到却十分困难,主要取决研究者的玉石学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本章主要对玉石(器)的鉴别和评价的有关知识作简要的介绍。 1.2 鉴别仪器及应用 1.2.1 镊子、抓子和夹子和手电筒 为了配合玉石鉴别可靠和方便,同时为了保持玉石干净,可借助于下列小型工具达到目的(见图8-2-1)。 图8-2-1 玉石鉴别用小工具(镊子、手电筒) 1. 镊子 最好用不锈钢制造,夹子内侧要有齿槽,避免鉴别玉石时滑脱。 2. 抓子和夹子 抓子和夹子都可以夹取玉石,并能根据需要转动玉石的角度,夹子还能固定在金属座上或某些仪器上,如宝石显微镜上的夹子。 3. 手电筒 手电筒是有用而又方便的照明工具,借助手电筒,可观察玉石的颜色分布、内部特征和结构特征,还可直观地观察玉石的加工质量。 8.2.2 放大镜和显微镜   1. 放大镜 放大镜是玉石鉴别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常用10倍放大镜(见图3-3-2)。经过实践,用10倍放大镜观察玉石可以获以下信息: 图8-2-2 10倍放大镜示意图   (1)玉器的表面损伤。   (2)玉器的加工精度及对称性。   (3)抛光质量。   (4)玉石(器)内部的结构、构造特征。   (5)玉石(器)的颜色分布特色。   (6)拼合玉器(工艺品)的接合,光泽变化等。   应用放大镜观察玉石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大镜尽量贴近眼睛,然后把玉石向放大镜靠近,直到看清楚为止。   2. 显微镜 显微镜有多种类型,如单筒显微镜、双筒显微镜、双筒-变焦显微镜、双筒立体显微镜和双筒立体-变焦显微镜等,一台标准的双筒立体变焦显微镜的构成如图8-2-3。 图8-2-3 标准的双筒立体变焦显微镜构成示意图   显微镜在玉石鉴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列举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用途: (1)放大。 (2)检查玉石表面特征:包括切磨质量、抛光质量等。 (3)检查玉石的内部特征:包括结构、构造、颜色分布、瑕疵、裂纹等。   (4)用贝克线法、柏拉图法、实际厚度与真厚度比值法测定玉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5)用手提式分光镜代替目镜观测玉石的吸收光谱。   (6)配上照像设备可进行显微照像。 8.2.3 折射率仪 1. 结构和工作原理 折射率仪是建立在全内反射原理的基础之上,它是靠测试宝玉石的临界角值,并将它直接换算成折射率值的仪器。主要由具高折射率的铅玻璃等材料制成的半球形棱镜、玻璃透镜、标尺、目镜和光源等部件构成(见图8-2-4)。视域中的暗域由光的折射所致,亮区由光的全内反射所致,其两者边界相当于临界角值换算后所得的玉石折射率值。 图8-2-4 折射率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测试方法 玉石折射率值测定一般采用点滴法,测试方法是: (1)将一小滴接触液滴在折射率仪的金属台上,然后将玉石与液体相接触,微小的液滴将粘在玉石上。 (2)十分小心地将玉石放置在棱镜中央。 (3)让头部远离目镜30-40cm,通过目镜观察,可看见圆形或椭圆形小圆点。 (4)瞄准小圆点头部上下移动,这时将看到在标尺上的较高区,小圆点显得明亮,而当小圆点位于标尺的较低区,则显得暗淡。但当小圆点在标尺的位置与玉石的折射率值相等时,则出现半明半暗。明暗分界线所在的标尺位置就是玉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5)用同样的方法测二-三次,以便获得较精准的折射率值。 3.折射率仪在玉石鉴别中的主要用途 (1)测定玉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2)依靠测定比重液折射率的方法精确确定玉石的密度。 对已镶嵌好的玉石和没有抛光面或点的玉石原料,其折射率值不能用折射率仪来测定,办法是用已知折射率的浸液来估计。几种常用浸液的折射率值见表8-2-1。         表8-2-1 测定折射率常用液体及折射率值 液体名称 折射率 液体名称 折射率 四氯化碳 1.46 三溴甲烷 1.59 甲苯 1.50 一碘苯 1.62 一氯苯 1.526 一溴萘 1.66 二溴乙稀 1.54 一碘萘 1.705 一溴苯 1.56 二碘甲烷 1.745 测定时,先将适量浸液倒入下垫白纸的小烧杯中,然后将要待测玉石放入小烧杯内。如果玉石与浸液的折射率不一致,应换浸液,直到当玉石放入油液后,轮廓变成模糊不清为止,这时玉石的折射率便与浸液的折射率值近似,由此,便获得玉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8.2.4 偏光仪   1. 结构 偏光仪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玉石鉴别仪器,尤其对晶质玉石(如水晶)的鉴别十分有效。普通的偏光仪由安装合适的圆形上、下两片偏振片以及由放置在仪器底座内的低功率灯泡(提供照明的光源)等组成(见图8-2-5)。 图8-2-5 偏光仪的结构示意图 2. 用途 (1)区分各晶体玉石与集合玉石。 (2)区分集合体玉石和玻璃。 3、结果解释 (1)在正交镜下转动玉石360度,如果玉石始终是黑暗,此玉石为非晶质玉或仿制品,如玻璃、琥珀等。 (2)在正交镜下转动玉石360度,如果玉石出现四次明暗变化,此玉石晶质玉石,如水晶、芙蓉石等。 (3)在正交镜下转动玉石360度,如果玉石始终明亮,此玉石为多晶质或隐晶质玉石,如翡翠、独山玉、玛瑙等。 8.2.5 分光镜 1、结构 分光器是根据光的折射和衍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光学仪器,相应分光镜有:直视棱镜分光镜和衍射光栅分光镜两种。 (1)直视棱镜分光镜:主要由棱镜列、狭缝目镜、狭缝聚焦调节、狭缝宽度控制旋扭、狭缝板等组成(图8-2-6上)。它的特点是:产生的光区不是等距的,红区小,蓝区大,分辨率也是红区小,蓝区大;透光性好;价格较贵。 图8-2-6 分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直视棱镜分光镜(上);衍射光栅分光镜(下) (2)光栅分光镜:主要由准直透镜、棱镜、绕射光栅和狭缝等组成(见图8-2-6下)。与直视棱镜分光镜相比,它的特点是:光区是等距的,红光分辨率大于直视棱镜分光镜;透光性差,需用强光照射;价格较便宜。 2、工作原理 (1)玉石常因含致色元素(如Cr、Fe等)而致色,致色元素对白光谱中的部分光谱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吸收,因而,在连续的光谱中可出现垂直的黑带或线,即光谱间断。 (2)利用分光镜可把白光分解成单色光,因而用分光镜就可以把致色元素对白光的不连续吸收展示出来。 3、分光镜的主要用途 (1)某些玉石具有特征的光谱,借助分光镜观察这些特征光谱,可为鉴别这些玉石提供诊断性证据。如翡翠具有437nm一条诊断性吸收带,绿色翡翠还在630nm,660nm,690nm有三条模糊的吸收带。 (2)帮助鉴别天然玉石和优化处理玉石,特别是染色玉石。由于天然玉石具有特征的吸收光谱特征,而对于染色玉石,由于其颜色是由染料而致色,它们与天然玉石的吸收光谱具有明显差别,因此,光谱可以为鉴别天然玉石和优化处理玉石提供重要证据。 (3)可为某些玉石的价值评估提供证据,颜色纯正是一些有色玉石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除肉眼观察外,还可通过分光镜来较准确确定玉石的色调。 8.2.6 查尔西滤色镜 为了识别祖母绿,英国人制造出了查尔西滤色镜,故它也称“祖母绿滤色镜”(见图8-2-7)。它用一种深灰绿色的光学玻璃制成,它的光学特性是允许透过深红色光和少量黄绿色光,使用时必须采用非常强烈的光源照明,可用钨丝白炽灯,并将查尔西滤色镜尽量贴近眼睛,玉石尽量靠近照射的光源。 在玉石鉴别时,一些染色而成绿色玉石,如染色翡翠、染色石英岩玉等,因为其染色剂中含有铬元素,在滤色镜下会变红,天然者则不变,借此特征可将这些染色玉石与天然对应物区分开来。但查尔西滤色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测试。 图8-2-7 查尔西滤色镜示意图 8.2.7 紫外荧光灯 1、紫外荧光的产生原因 (1)玉石中含有杂质元素:这些杂乱元素一般是过渡元素(Ti、V、Cr、Mn、Fe、Co、Ni、Cu),由于这些元素的内电子层具有未配对电子,在紫外光照射下这些未配对电子将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当跃迁回基态时将放出能量,当发出的能量与某可见光部分相当时,即可发出的可见光,包括荧光和磷光。 (2)晶格缺陷:如烟晶中Al替代Si造成空穴色心,它具有吸收紫外光能的自由电子,当自由电子被另一空穴捕获时又可放出能量,当发出的能量与某可见光部分相当时,即可发出的可见光,同样也包括荧光和磷光。 2、紫外光的特征和获取方法 (1)特征:紫外光波长10-400nm,常用200-400nm,其中200-280nm为短波;280-315nm为中波;315-400nm为长波,用于玉石鉴别的紫外灯用其中的长波和短波紫外光。 (2)获取方法:短波由Chance玻璃OX7滤色镜(能过滤可见光和长波紫外光)的低压水蒸气放电灯产生;长波:由Wood玻璃OX7滤色镜(能消除强可见光)的水银蒸气灯产生。为了便于玉石鉴别时观察玉石的荧光效应,同时保护观察者的眼睛,因此,用于玉石鉴别的紫外灯常被设置在一暗箱内(见图8-2-8)。 图8-2-8 紫外灯示意图 3、紫外灯的用途 (1)作为鉴别玉石的辅助手段,特别对已镶嵌的玉石。 (2)帮助鉴别某些天然玉石和合成玉石。有些玉石天然者有荧光而合成者无荧光,如欧泊、青金石等。 (3)帮助检测优化处理的玉石。如B货翡与天然翡翠具有不同的荧光特征。 (4)用于改色。如漂白象牙、珊瑚等。 (5)用于水热法合成生产紫晶。常用的办法是加Fe(OH)3 5g/l,随后用紫外辐射便产生紫色。 8.2.8 相对密度(比重)测定 测试相对密度(比重)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静水称重法和比重液法。 1. 静水称重法 (1)基本原理:相对密度(比重)是玉石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其定义是在4℃及标准大气压下,玉石的重量与等体积水重量的比值。玉石的重量可通过天平直接称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等体积水的重量等于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减去玉石在水中的重量。这样,便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玉石的比重。                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 玉石的比重(SG)= ────────────────────────—            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玉石在水中的重量(W2) (2)具体步骤:①擦净玉石,称出玉石在空气中的重量(W1);②取一只烧杯,加2/3杯蒸馏水和凉开水,加几滴清洁剂以降低表面张力;③将架子横跨在左吊盘上,二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防称重时相碰;④将烧杯放在架子上;⑤将金属丝编制的兜挂在左吊盘上,并使玉石兜浸入水中,注意消除气泡;⑥在右吊盘上放一段金属丝,使之与浸入水中的兜平衡,或称兜在水的重量;⑦将玉石放入兜中,注意清除气泡;⑧称重玉石在水中的重量W2;⑨计算玉石的比重。按照上述公式就可计算出玉石的比重。 2. 重液法 是利用不同的比重液与玉石的比重相比较,间接测定比重的方法。它需要配制一套不同比重的液体,其方法是用几种已知比重的液体(表8-2-2)加入相应的稀释溶剂得到。 表8-2-2 常见的用于配比重液及稀释剂 基本重液 比重 稀释溶剂 能配的比重 三溴甲烷 2.88 乙醇 2.5-2.0 二碘甲烷 3.33 二甲苯 2.9-3.33 克来里奇液 4.15 水 3.33-4 自制比重液要用标准比重的宝玉石来校正,可用的宝玉石有水晶(比重2.65)、方解石(比重2.71)、淡红色电气石(比重3.06)、透明萤石(比重3.18)、翡翠(比重3.34)、钻石(比重3.53)、托帕石(比重3.56)、人造刚玉(比重3.99)等。 测定时用一个烧杯,内放已知比重的液体,若玉石不沉,说明玉石比重大于液体比重,若玉石上浮,则说明玉石比重小于液体比重;当玉石悬浮在液体中,说明玉石的比重与液体比重一致(见图8-2-9)。 图8-2-12 利用重液法测定玉石的近似比重 有些玉石不能使用重液法测试其比重,如天然有机玉石、人造塑料制品、拼合石以及一些有孔的玉石,如欧泊、绿松石、青金石等,因为其中有些玉石遇到重液要发生溶解,多孔玉石测定的比重不准确,且会污染玉石的颜色。 8.2.9 其它鉴别和研究方法 在通常下,借助用上述方法的一种或两种就可达到玉石鉴别的目的。但在某些场合下,人们要求玉石鉴别者能够回答更复杂的问题,如一件雕刻品的准确成分是什么?要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玉石鉴别者就需要借助一些更高级和尖端的仪器和设备。下面对一些常见的大型仪器作简要介绍。 1、X-射线仪 X-射线仪是高级实验中的专用仪器,操作简便。它根据试样X-射线衍射线的位置、数目及相对强度等确定试样中包含有的结晶物质以及相对含量。用于玉石鉴别时,X-射线仪的主要用途如下: (1)作为鉴别某些玉石的辅助手段,例如,天然翡翠和处理翡翠在X-射线下可能发不同的荧光。 (2)X-射线荧光用于区分原子序数≥11的元素组成的玉石的成分。 (3)确定玉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晶度,从而为鉴别和评价玉石提供依据。 2、电子探针 电子探针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通常以10kV-30kV的加速电压赋以很高的能量,然后通过电磁透射电镜聚焦成直径小于1μm的微束,以此作为激发源轰击样品待分析微区,在样品表面几个立方微米的范围内产生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通过测定样品发出和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就可对样品进行分析和研究。 电子探针是进行矿物微区成分分析的大型精密仪器,其优点是分析范围不,为微米数量级甚致更小,不破坏样品,能够分析的元素范围大,从元素周期表上B到U之间的元素,由于电子探针是一种元损的微区分析,因此,在宝玉石鉴别和研究中具有独到应用价值(王萍等,1996)。对于玉石,它能确定玉石的化学成分;区分天然玉石、合成玉石和优化处理玉石;研究玉石的成色机理;进行玉石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从而有助于了解玉石矿床的成因等。除此之外,电子探针还可用于图像分析,物相分析等,这些分析也可推动我们对玉石评价依据的了解。 3、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现代鉴别和研究宝玉石的一种重要仪器。由于拉曼光谱含有矿物晶体结构的多种信息,而且谱带尖锐,数据准确,重复性好,容易对比,而且又具有非破坏性、非接触性检测等特点。玉石成品的表面一般都已打磨抛光,进行拉曼光谱测试不必专制样,因此,拉曼光谱用于鉴别和研究玉石时,将会起着独特的作用(郑楚生等,2000),并是传统鉴别和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例如,B货翡翠具有1116cm-1、1189 cm-1、1611 cm-1、3069 cm-1四条特有的拉曼谱峰(郑楚生,1996),这些谱峰是天然翡翠不可有的。因此,借助于拉曼光谱分析,较易将B货翡翠与A货翡翠区分开来。 4、透射电镜能谱分析 透射电镜是利用高能电子流聚焦后与玉石样品相互作用,产生透射电子,进行高分辨率图像观察;对电子衍射图样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用能谱仪附件进行成分分析的一种仪器。在三级放大时倍数可达200-300万倍,对于晶体缺陷的微细结构观察大为有利。透射电镜的基本功能在于获取高分辨率、高放大率的电子图象,可直接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晶格象、晶体缺陷、纤维双晶和出溶作用等现象;进行电子衍射操作可确定晶体的对称性,计算晶胞参数,鉴别物相,测定晶体取向等(万朴等,1992)。透射电镜能谱分极可以定量测定玉石样品所含的元素及其含量。 5、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简称ICP-AES,是一种以等离子体作为激光光源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与世隔绝电弧、火花作为激光源的发射光谱分析,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其差别仅在于它是利用等离子体(ICP)作为激光源而已。同样,用等离子体作为激发光源的还有等离子原子荧光光谱法(ICP-AFS)和等离子质谱法(ICP-MS)。ICP分析通常一次可同时测定35个左右元素。用这种方法可测试玉石的化学组成,从而对玉石进行鉴别和研究。 6、扫描电了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ESM),是用聚集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 扫描电镜可以直接观察直径为10-30mm的大块试样,且制样方法简单,场深大,三百倍于光学显微镜,适用于粗糙表面和断口的分析观察;图像富有立体感,真实感,易于识别和解释;放大倍数变化范围大,10-300000倍,具有相当高的分辨率,最高达2nm,与能谱配搭,还可分析其成分。扫描电镜是研究玉石结构构造最为有用的仪器之一,可为鉴别和评价玉石提供重的科学依据。 7、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极其有效而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它主要作为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物质化学组成(物相)的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更多的用途是根据光谱的吸收频率的位置和形状来判断对比未知物。还可根据吸收的强度来测定它们的含量。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玉石研究和分析测试的技术将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将不断出现,应通过阅读宝玉石学杂志,经常性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通过网络等及时了解有关技术和方法的新进展和新动态。 8.3 玉石的鉴别和评价方法 8.3.1 玉石原料的特征   玉石原料是指刚从玉石矿床中开采出来后尚未经过切磨加工的材料。和成品相比,他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特征有:   (1)呈大小不同、形状不规则的块状。这个特征决定了玉石原料的鉴别与评价与成品应有本质的不同。   (2)由于原料产地大多在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那里没有在实验室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条件。   (3)许多原料,特别是质量较好的仔料和山流水,由于长期受表生作用的影响而形成一层皮壳,在很大的程度上掩盖了玉石原料内部的特征,而大多数高档料是在不切开或仅切开一个小窗口(门子)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其中质地、颜色、透明度、裂纹等的状况如何,不得而知。   (4)过去的作假主要是针对成品作假,现在已经发展到对原料进行作假,方法各样,例如作假皮、假门子和作假色等。这类作假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更难对其进行鉴别和评价。   (5)原料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谓“神仙难断寸石”,因此许多玉石原料被称为“赌石”。 8.3.2 玉石原料的鉴别与评价方法   由于玉石原料的上述特征,使得玉石原料的鉴别和评价与其成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对现场交易的玉石原料而言,其鉴别和评价不仅要依靠坚实的玉石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需要依据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在玉石现场交易的鉴别和评价中,绝无100%正确的专家。在大多数情况下,玉石(特别是高档玉石,如翡翠)都带有很浓重的赌博或撞大运的色彩。由于高档玉料都有一层外皮,不易看清庐山真面目,一般仅开一个或几个小口子(门子),开口处有绿,那末,皮下是否还有绿?心里总是痒痒的,总想去赌一赌;另外,颜色的好坏,偏与正,质地的好与坏,价格可相差成千上万倍,一般人都很难把握,因此,在高档玉料的现场交易中,一夜成为暴发户的人有之,而一夜间倾家荡产,有去无来,割脉进监,失踪受骗者也不在少数。   总的来讲,对低档玉石原料的鉴别和评价不难,陷井也不那么大,即使犯一点错误,损失也不大。而且,由于低档玉石原料较丰富,大多数可经过实验室鉴别和评价后再作交易,因而相对比较容易,也无较大风险,只要按步就班,小心行事就行。但对于高档玉石原料而言,特别是翡翠和软玉,情况就不同了,即使你有坚实的玉石学基础知识和长期的实践经验,也需要剑胆琴心,同时,还要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玉石原料的鉴别和评价最好在实验室进行,和现场相比,在实验室内的鉴别和评价条件就好多了。对一般的宝玉石鉴别实验室,至少有下列方法可以使用。   (1)显微境放大观察: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玉石组成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颜色分布、包裹体、裂绺的分布情况和透明度等。由此可以对玉石的真假及质量做出初步鉴别和评价。   (2)折射率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原料上的一抛光小面或切下一块抛光后,用折射率仪测其折射率值,由此可为鉴别玉石真假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3)分光镜:可观察某些有色玉石(如翡翠)的吸收光谱,它不仅可为鉴别玉料的种类提供依据,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帮助确定玉石的颜色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着色的。   (4)测相对密度:可通过比重天平和比重液两种方法来测试。   (5)查尔斯滤色镜:可以帮助判断某些玉石(如翡翠)的颜色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着色的。   (6)红外光谱仪:可用来鉴别翡翠的A货和B货。   (7)荧光:可以帮助确定某些玉石的颜色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着色的。   (8)光薄片观察法:即采用岩石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可获得玉石成分、结构和构造等信息。   (9)大型仪器:在上述仪器仍不能做出可靠判断的情况下,可用电子探针、X-射线分析和核磁共振等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当然,所有上述仪器同样需要鉴别者具有坚实的玉石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离开了这一点,再先进的仪器也不能达到预想目的。 8.3.3 玉石成品的鉴别和评价方法   对玉石成品而言,由于加工已揭开了披在其外部的神秘面纱,因此,对其做出正确鉴别和评价相对较方便。但它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是:由于玉石加工成品大都为珍贵的商品,一点细小的痕迹都会大大影响其价值,因而,对它们的鉴别和评价要求在无损伤的状况下进行。因此,玉石成品的鉴别和评价主要靠肉眼观察、显微放大观察和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定等方面。   (1)用肉眼进行总体观察:其内容主要包括玉石成品的颜色、透明度、工艺造型、加工质量和俏色利用优劣等;用手掂、手感、舌感等来初步确定其比重和导热性等。   (2)放大检查:即用手持10倍放大镜和显微镜是观察玉石成品的颜色分布、结构、构造、透明度、净度、包体、抛光程度、矿物成分等,以对其真假和质量高低等做出初步判断。放大检查是玉石成品鉴别和评价的主要方法。   (3)仪器鉴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例如具有抛光面,个体适中,可用折射率仪测定其折射率值;用分光镜观察其吸收光谱;用偏光镜测其偏光性质;用比重天平测其相对密度;用查尔斯滤色镜观察其颜色变化;用紫外灯观察其发光情况等。这些都可为确定玉石真假提供依据。   (4)综合评价:主要对颜色的正邪、颜色浓淡均匀程度、颜色的分布和形状、透明度、所含杂质、净度、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分布规律、裂绺、棉绺的情况以及大小、加工质量高低、艺术价值、文物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商业定价可供参考的价格范围。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玉石成品的鉴别和评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科学的鉴别仪器,但最为根本的仍然在于鉴别和评价者的玉石学专业水平、文化修养、从事玉石鉴别和评价的实践经验和人品等。 8.4 软玉的鉴别和评价 8.4.1 原石的鉴别 1、习性及产出状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软玉原料有四种习性或状态,一是产于山上原生矿中的山料;二是山料经漫长的风化搬运作用而形成的仔料;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经风化搬运距离不远,产于残坡积物中的山流水;四是产于戈壁滩上经沙风化和风沙磨蚀作用而形成的戈壁料。由于产出条件不同,四种原料的外形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山料因是直接从原生矿中采出的石料,一般呈块状,原石表面新鲜,无风化形成的皮壳,棱角清楚,质地一般较差。仔料一般是水蚀卵石,磨圆比较好,有长期风化形成的皮壳,质量较好。山流水的特征介于山料与仔料之间,有皮,但磨圆度差,棱角清楚;戈壁料呈块状,但经风沙磨蚀作用而表面十分光滑,并具有良好的油脂光泽。 2、矿物成分 软玉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透闪石,有时也含与透闪石呈类质同象系列的阳起石。次要矿物有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黝帘石等。 3、结构构造 软玉典型结构为纤维交织结构,块状构造。软玉仔料为卵石。但市场上有用山料磨制而成的假卵石,鉴别是需要特别注意。软玉质地致密、光滑细腻。 4、颜色、光泽 软玉颜色变化大,有白、灰白、青白、黄、绿、黑、红等色。对软玉仔料,由于风化作用,其外表形成一层皮壳,其特征变化较大,颜色常见的有黄、红、黑、绿等。市场上常见各种作假的皮壳,欺骗性较大。假皮一般经致残染色而成,与具有撞击坑软玉仔料的颜色特征有较大的区别。软玉一般具油脂光泽。 5、密度 一般为2.95g/cm3。通过测试软玉原石的密度,可将许多外观相似的玉料区别开来。 6、化学成分测试法 软玉化学成分理论值大致为SiO2 59.169%,MgO 24.808%,CaO 13.80%,因此,通过分析化学成分,可较准确地对软玉原料做出正确鉴别。 8.4.2 成品的鉴别 成品鉴别虽然可借助于现代各类先进的测试技术和方法,然而对于软玉成品,特别是珍贵的古玉文物,不但要求作无损检测,而且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不方便送到实验室检测。这些客观现实为软玉成品的鉴别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检测的同时,还得借助中国传统的鉴别经验。现代科学的鉴别方法尤如西医,中国传统的鉴别方法尤如中医,将两者密切结合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看,软玉成品的鉴别应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与相似玉石的鉴别,这是主要的;二是产地鉴别;三是古代玉器的鉴别。 1、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与软玉相似的玉石有翡翠、独山玉、岫玉、葡萄石、水钙铝榴石、石英岩玉、大理石和玛瑙等,其区别见表8-4-1: 表8-4-1 软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表 玉石名称 主要矿物 颜色 硬度 密度(g/cm3) 折射率 外观特征 软玉 透闪石 白、绿、黄、青、黑 6.0-6.5 2.90-3.10 1.62 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温润坚密 翡翠 硬玉 绿、红、紫、白等 6.5-7.0 3.25-3.40 1.66 颜色杂,光泽强,有翠性 独山玉 斜长石 白、绿、黄、褐等 5.5-6.5 2.73-3.18 1.56-1.70 色杂,粒状结构 岫玉 蛇纹石 黄、绿、白 2.5-5.5 2.44-2.80 1.55 颜色均匀,质地细腻,见絮状棉绺 葡萄石 葡萄石 灰绿 6-6.5 2.80-2.95 1.63 色匀,具放射状和粒状结构 玛瑙 石英 白、红、灰 6.5 2.65 1.54 结构细腻,颜色均匀 石英岩 石英 白、绿、黄 6.5 2.65 1.54 颜色不均,粒状结构 钙铝榴石 钙铝榴石 浅黄、绿 6.5-7 3.47 1.72 颜色均一,粒状结构,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或斑块 大理岩 方解石 白、绿 3-3.5 2.70 1.50 粒状结构 因此,通过测试物理性质,软易解决软玉与相似玉石的鉴别问题。由于有时候测定上述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某些实际情况下,只能依靠建立在扎实玉石学基础上的肉眼鉴别方法。以下举例作简要介绍。 (1)软玉与石英质玉:与软玉最为相似的石英质玉是白色石英岩,也称京白玉。在肉眼鉴别中,两者的主要区别是:①软玉为油脂光泽,京白玉呈玻璃光泽;②软玉为较细的纤维状、毛毡状结构,十分细腻,而京白玉具粒状结构;③软玉的透明度低于京白玉;④同样大小的制品,用手掂,软玉较重,京白玉较轻。 (2)软玉与岫玉:岫玉一般呈黄绿色,容易仿冒的也常常是黄绿色的软玉。在肉眼鉴别中,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软玉常为油脂光泽,岫玉常为蜡状光泽;②软玉透明度一般低于岫玉;③软玉的硬度大于岫玉,因此岫玉制品更易被磨损,从而暴露出能鉴别它的特征;④软玉制品往往颜色较单一,而大块的岫玉制品可能出现灰、黑、黄绿等颜色间杂的现象。 (3)软玉与玉髓:绿色和白色玉髓与绿色和白色软玉的外观较为相似。在肉眼鉴别中,两者的区别在于:①软玉常为油脂光泽,玉髓常为玻璃光泽;②软玉透明度远低于玉髓;③软玉的密度大于玉髓,因此用掂时,软玉较重,玉髓较轻。 (4)软玉与玻璃:仿软玉的玻璃常常是白色玻璃,在玉器市场及旧货市场上都较为常见。肉眼鉴别特征是仿玉玻璃往往是乳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常含有大小不等的气泡。由于硬度较低,因此,玻璃更易被磨损,手掂也较轻。 2、产地鉴别 不同产地的软玉,由于其成因、形成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在软玉的质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加之传统玉文化的沉淀不同,使不同产地的软玉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价值差异。从目前软玉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以新疆和田玉价格最高,其次是俄罗斯软玉,再次是青海软玉等。因此,客观上存在进行软玉产地鉴别的需要,但不同产地软玉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内部结构和其微量成分方面,因此,准确的鉴别必须依赖于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设备。 (1)新疆和田玉:其质地最纯,透闪石含量一般大于95%,白玉和羊脂白的透闪石含量可达99%。其色最正,质最佳,最滋润柔和,一看就能唤发人美好的感觉。价值最高的仔玉、山流水主要产于新疆和田玉中。 (2)辽宁岫岩软玉:含透闪石相对较少,其他矿物含量较多,如蛇纹石和透辉石等。因而其质地较差,硬度也较低,颜色有的和新疆和田玉相似,但带黄色。 (3)龙溪软玉:呈各种绿色、灰白色、裂纹多、色泽、质地和滋润性均与和田玉存在较大差别。 (4)台湾软玉:颜色为草绿色、浅深黄色、淡黄色、暗绿色,与和田玉明显不同,同时,软玉中因有显猫眼效应的透闪石细脉而独具特色。 (5)玛纳斯碧玉:为绿色、暗绿色,色调不均匀且带灰色,与和田玉明显不同。 (6)青海软玉:一般颜色不正,普遍带有灰色调,透明度普遍比新疆和田玉高,缺乏新疆和田玉那种特有的油脂光泽。由于光泽和透明度的原因,使得青海玉总体上缺乏新疆和田玉特有的温润凝重感,并稍显轻飘。 (7)俄罗斯软玉:颜色接近新疆软玉,但组成矿物颗粒稍粗,因此,其外观上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脂光泽不足而略带瓷性特征。 3、古代玉器的鉴别 古代的软玉产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时代跨度大。由于价值较高,因此,不仅大量存在现代玉仿冒古代玉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历代仿冒前代的各种仿古玉。古代软玉的鉴别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工作,涉及到地质学、宝石学、工艺美术、考古学、文献学和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古代软玉的鉴别必须依赖专业人员,同时,在多数情况下,还需要借助于各类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如利用14C分析而确定年代等。 8.4.3 软玉的评价 对软玉的质量评价历来就很受人重视,《辨玉五要素》记载:“上品美玉,讲求五个到位,一为白度(色泽),羊脂白玉为纯白或奶白色,微青或微黄次之,偏红为下品;青白玉、青玉色泽宜清宜淡;黄玉、黑玉以色泽纯正为最佳;二为亮度,以有流动感水光为最佳,油光其次,蜡光更次之,亚光最差;三为匀度,上好美玉呈半透明,薄雾絮状质地,玉质均匀,无明显杂质,藕粉状、烟雾状质地其次,颗粒状质地及伴有较多“玉花”的更次,石性较重透度极差的为下品;四为密度,质地细腻的美玉和优质老坑玉密度大,有明显沉手感,反之手略飘;五为硬度,上等和田玉的硬度稍低于紫砂壶,用玉边角在细紫砂壶上刻划,以不留白痕或仅留极淡细痕为佳,玉质粗糙或质地一般的新坑玉粉痕较粗较浓”。现代的软玉评价一是要考虑评价的依据,二是必须区别对待不同评价对象。 1、评价的依据 现代软玉评价的依据主要有颜色、玉质、裂隙、绵绺、块度或重量、加工工艺等。 (1)颜色:是影响软玉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各类颜色中,以白玉中的羊脂白玉最为珍贵,至今为止,能达到羊脂白的仅见于和田玉仔玉中。除此外,纯正的黄色、绿色、黑色也为上品。《夷门广牍》写道:“于阗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贵,冷色、油色及重花者皆次之;黄色如栗者为贵,谓之甘黄玉,焦黄色次之;碧玉其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或有细墨星者,色淡者次之;墨玉其色如漆,又谓之墨玉;赤玉如鸡冠,人间少见;绿玉系绿色,中有饭糁者尤佳;甘清玉色淡青而带黄;菜玉非青非绿如菜叶色最低”。这些色彩与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青赤黄白黑相符合,使和田玉更显神秘和珍贵。 (2)质地:也是影响软玉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它评价要素也与此相关。上好的质地要求其组成矿物透闪石具细小的纤维状、毛毡状结构,且排列应有一定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在这种前提下,软玉中透明的细晶透闪石由于本身较高的双折射率,引起晶体界面的晶间折射和反射,有序规则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和毛毡状晶体将对入射光产生漫反射作用,致使软玉形成一种有一定透明度的特有的油脂光泽。清代陈性著《玉记》曰:“和田玉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声音宏亮”。上好白玉,目视之软软的,手抚之温润的,试质地是坚硬的。这里,“温润”的“温”指玉对冷热所表现的惰性,冬天摸之不冰手,夏天摸之不感热。还有一层意思,即色感悦目;“润”指玉的油润度,玉液可滴。软玉中组成晶体虽细小,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玉雕成品抛光面,其中的毡状结构还是能见到的。 (3)透明度:对软玉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实践证明,当软玉为不透明时,显得地干,不滋润;当透明度较好时,同样缺乏优质白玉的油脂光泽,并因此失去软玉特有的凝重感。因此,只有透明度适中,软玉才会具有较高的质量。软玉的透明度受组成矿物的晶粒大小、晶粒间隙、定向排列情况、结构均匀程度、显微裂隙等的影响。在同体积的软玉中,晶粒越小,总的晶粒表面积越大,光线经过晶粒边界时总要发生相应的折射和反射,使光程增加,光耗损增大。因此,晶粒越小,透明度越差;晶粒间隙越大,透明度越低;组成矿物的定向排列越好,透明度越好;结构越均匀,有利于提高透明度;显微裂隙越多,透明度越差。质量高的软玉,要求具有细小的定向排列的晶粒,结构均匀,显微裂隙少,这使得软玉具有适中的透明度,并由此使得软玉具备特有的油脂光泽。 (4)光泽:“润泽以温”是软玉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因此,好的软玉要求具有好的油脂光泽,油脂光泽不好,其价值将明显下降。研究表明,软玉呈现油脂光泽主要取决于光射到软玉后所产生的内散射光。充足内散射光的存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光线能射入软玉内部一定深度;进入软玉的光线应被充分散射等。光线要射入软玉一定深度,要求软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透闪石晶粒有一定的粒度并且晶粒紧密镶嵌,尽量减少晶粒间隙,内部结构尽量均匀,内部不存在显微裂隙;进入软玉的光要被充分散射,要求软玉透明度较差,要求组成矿物透闪石晶粒尽可能小而数量尽可能多。软玉的油脂光泽就取决于上述两方面似乎矛盾的条件的满足程度,满足程越高,油脂光泽越好。 (5)净度:和其它玉石一样,质量上乘的软玉要求纯净无瑕,无裂纹。但纯粹完整无缺者十分罕见,具体评价时,一般是净度越高,价值越高。 (6)重量或体积:软玉制品受重量或体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颜色、质地、透明度、加工工艺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重量或尺寸越大,价值越高。 (7)工艺质量:软玉主要用来制作玉雕工艺品,工艺质量较为重要。工艺师要善于利用巧色,并施以巧妙构思、娴熟的技艺以提高软玉制品的价值。 (8)产出方式:对于软玉原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仔料、山流水、戈壁料、山料四种。一般来讲,质量以仔料为佳,其次依次是山流水、戈壁料和山料。 2、软玉的评价 (1)原料的评价:总的要求是,质地细腻,润泽无瑕;颜色纯正,无杂质;光泽明亮;有一定的块度。原中国轻工部(1981)制定了软玉的质量评价标准(见表8-4-2)。 表8-4-2 软玉的工艺要求及价格表 种类 等级 具体要求 白 玉 仔 料 特级 色白,质地细腻滋润,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10kg 一级 色白,质地细腻滋润,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2kg 二级 色白,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0.5kg 三级 色灰白,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3kg以上 白玉 山 料 一级 色白或粉青,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5kg 二级 色较白,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3kg 三级 色青白,质地较细,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3kg 青玉 仔料 一级 色青绿,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10kg 二级 青色,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5kg 碧 玉 特级 碧绿色,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50kg 一级 深绿色,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5kg 二级 绿色,质地细腻,无棉绺无杂质,块重大于2kg 三级 绿色,质地细腻,无棉绺,稍有杂质,块重大于2kg (2)成品的评价: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准确评价软玉成品质量还存在较大困难。具体评价时,主要基于颜色、质地、透明度、光泽、净度、加工工艺和体积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颜色以白玉为最佳,纯正的黄色、绿色、黑色也为上品;质地越细腻越好;透度明以适中,并最大程度体现软玉的凝重感和油脂光泽为最佳;光泽以油脂光泽为最佳;净度越高,价值越高;加工工艺越好价值越高;在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体积(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3)古玉的评价:软玉是中国传统玉的骄子,在我国的古代玉器文物中,多数是以软玉为原料制成的,因此,古代软玉成品的评价应该是软玉成品评价最重要的内部之一。 古玉珍贵,尽人皆知。但为何如此珍贵?除少数人理解外,社会上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怀疑者可能有之,误解者可能也有之。怀疑者认为,古玉可贵,贵在历朝历代有钱阶层之傲行,或系名人之育动,籍此为高,故为风雅。误解者认为古玩之所以珍贵,在于年代久远,凡古物皆可贵,而且越古越可贵。上述认识有其合理的内容,但客观来讲,古玉珍贵的重要原因在于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古玉自身。说古玉的价值在于自身,即古玉本身一般是用珍贵玉料制成,符合美、罕、耐久等特征,而且古玉器大都玉质极好,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 第二,古玉是重要的文物。通过古玉的发掘和研究,可帮助再现和复原古老的中华文明,有时几件古玉器的发现,就可能会改写一段历史。 第三,精神追求。当人类解决了吃、穿、住、行后,最重要、最高的追求便是精神生活。收藏和鉴赏古玉,从中可探求古玉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所表现的艺术价值,科学知识,并可用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美的享受,甚至可以聚财敛富。 正因为上述原因,自古以来,古玉倍受人们的青睐。曾几何时,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中女的满头珠玉,男的腰缠累累,叮叮当当。居以玉为消遣之品;行以玉表示富厚之征;朋友相见则以所得之玉相夸示;集会谈话必以玉为话题。反之,居家无玉宛如士夫无毫宅;服饰无玉,如同非完整之衣履;身上无玉,则同失君子雅士之形象;无玉的知识,则不能与朋友交谈。中国古代因求古玉者众多,以致价格日高。遇有珍品,此争彼夺,售之者籍此居奇。解放以来,特别是把古玉当作是封资修予以批判之后,此风稍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此风渐起。 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古代玉器从来都是西方各类人士寻求的猎物,中国古玉在国外价格很高,而且会越来越高。但古玉的评价十分困难,除历史久远,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造型及工艺水平、自身的玉料质量等因素外,其它有相关因素众多,这些因素随时会引起古玉价格的变动。 8.5 翡翠的鉴别与评价   翡翠是目前玉石市场上最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玉石品种,它的鉴别和评价已经成为一门很重要的专门学问,许多人为之着迷,许多人为之努力。但它的确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学问。根据目前翡翠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的研究,提出下列翡翠的鉴别和评价的建议,以供参考。 8.5.1 翡翠原石的鉴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翡翠原石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产于原生矿中的山料;第二种是山料经漫长的风化搬运作用而形成卵石或砾石,也称仔料;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即经风化剥蚀搬运距离不远,产于残坡积物中的砾石,也称山流水。三种原料产出的地质条件不同,质量存在较大差别。仔料俗称“老坑”,质量较好;山料俗称“新坑”,质量较差;山流水俗称“半老坑”,质量介于两者之间。过去许多人认为,老坑形成的时间较久,新坑的时间较短,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符合科学的规律。上述现象本质上可能与矿床的成因有关(廖宗廷,1995;马婷婷,1999)。 实践证明,上述划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翡翠的质量情况,因此,在我们鉴别翡翠原石时,首先应将三类翡翠原石分开。一般而言,由于山料是直接从原生矿中采出的石料,因此,原石表面新鲜,无风化形成的皮壳,棱角清楚,质地一般较差;仔料一般为水蚀卵石,磨圆度比较好,具有经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皮壳,质量较好;山流水其特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山料的鉴别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直接观察其翠性、结构、构造就能对其做出较为可靠的判断。而且,由于山料的质量较低,作假的情况不是很多。在交易市场中,最令人难鉴别的是仔料和山流水,行家一般是从观察皮的特点来推断其内部的质量,确定其真假。 1. 皮与质地 翡翠仔料的皮常见的种类有:   (1)粗砂皮:皮呈土黄色、黄色、棕色、黄白色。皮厚质粗,可以看到组成硬玉矿物的粒状结构,行话中称之为土子、新坑。此种皮预示料的透明度差,硬度低,质不好。 (2)细砂皮:皮呈红褐色、黑色和黑红色,有的像烟油,有的象栗子皮,有的像红枣,有的像树皮色。这种皮表面光滑,皮薄,坚实,靠近皮的内层有一薄的红层。这种皮预示料的内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坚硬度高。 (3)砂皮:这种皮的特征介于粗砂和细砂之间,具这种皮的玉料内部情况变化较大。总体质量也介于上述两种皮之间。 (4)伪造皮:是在无皮或粗砂皮石料上由人工贴皮而制成外表皮,一般是制作细砂皮。鉴别的特征是:皮的粗细、颜色一般十分均一,表面光洁,无裂绺。另外轻轻敲打,会有掉皮的现象发生,如果用水煮,则更能暴露其本来面目。 (5)染色皮:是将仔料带皮染色后退色所形成的特殊翡翠外皮,和天然皮的区别不大,但在皮下却产生一层伪装的鲜艳绿色,欺骗性较大。鉴别的办法是,看皮下的颜色特征,若各处的颜色一致,就应产生怀疑,进一步放大观察,可以找出染色的痕迹。 2. 皮与绿 翡翠的珍贵在于绿色,而翡翠原石的绿色常在外皮上有一定的隐现,如皮上有不明显的绿苔,则说明内有翠绿等。绿在外皮上的表现特征可分为绿硬、绿苔、绿眼、绿丝和绿软(吕麟素,1994),不同的表现反映其内部绿具不同特征。 (1)绿硬:又称“突起”,即由硬玉矿物构成的绿带,在外皮上呈现稍有突出的绿脊或绿鼓。绿硬反映沿其深部地子坚硬,且可能存在浓艳的绿色,是较好的外部表现特征,行家说:“宁买一线,不买一片。”指的就是最好选择有绿硬的原料。 (2)绿苔:又称“苔纹”,即绿色在外皮上呈暗色苔状花纹,具有该种特征的翡翠内部可能有绿。 (3)绿眼:即绿色在外皮上呈现漏斗形的凹坑,似眼状,也指示内部可能有绿,但可能是团块状。 (4)绿丝:又称“条纹”,即绿色在外皮上呈带状或线状分布,反映内部有绿,但不一定太好。 (5)绿软:又称“沟壑”,即由透辉石、钙铁辉石或霓石等矿物构成的绿带,在外皮上呈凹下的沟或槽。这种特征反映翡翠内部的绿较差。 3. 外皮与绺 绺对翡翠的质量危害极大,即使有高绿,而且质地又好,但裂绺太多,也将会毫无价值。因而通过观察皮来判断裂绺的特征意义重大。绺有大型绺和隐蔽绺之分,大型绺(如通天绺、夹皮绺和恶绺等)。在外皮上表现较明显,易于认识。而一些与仔料融为一体的隐蔽绺难以识别,危害极大,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台阶式:表现为在翡翠外皮上呈大小不同的台阶状,沿台阶的水平或竖直两个方向易出现裂绺。 (2)沟槽式:主要表现为在翡翠外皮上呈深浅不同的沟槽状,这种翡翠沿沟槽方向易出现大小不同的裂绺,对翡翠的质量将具有较大影响。 (3)交错式:表现为在翡翠的外皮上具有两个不同方向,而且常呈“X-型”分布的裂纹,实际上是由构造作用产生的两组节理形成。这种翡翠在两组节理方向易出现裂绺,在两组节理的交叉处裂绺更为严重。 4. 外皮与门子 翡翠仔料交易时,一般在靠皮的地方开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的天窗,用以向购买者显示其内部的颜色和质地,这种天窗叫门子。许多门子都是原料交易商在经过认真反复研究后确定并打开的,向你展示的应该是交易商认为是原料最好的部位,在很多情况下,门子还故意制造假象引你上当,因此,确定外皮与门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交易场中的情况,门子大约有下列几种: (1)线状门子:是在翡翠原石外皮上沿绿色的走向擦一条线槽或开长条状狭长的小窗。这种门子说明内部的绿分布极不均匀,非常局限,且绺极为发育,狭长形的门子即为裂绺的方向。 (2)面状门子:是在翡翠外皮绿较多的地方或平行绿的走向,切下一小片,或将仔料的整个皮扒光。绿在仔料上呈面状分布,给人以满绿之感,其实绿可能仅薄薄的一层。 (3)多处开门子:为了在翡翠的外皮上充分显示其内部有绿,在多个地方开门子。一般高档翡翠仔料常用多处开门子的方法,多数情况下,这种门子大都是伪装品,实际上绿仅在表面几处出现,其内部绿很少或根本无绿。 (4)假门子:是在翡翠的外皮上制造伪装的门子。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制作假门子的方法可能有:①镶门子:用一片色和质均好的翡翠仔料粘贴在一块色和质均差的翡翠仔料切口上。识别的方法是仔细观察结合缝,以寻找镶门子的证据,将镶门子的翡翠放于60℃的温水中,结合缝将有气泡溢出;②高翠镶门子:这种翡翠的门子是高翠,但其外皮和内部均是假的,其内部可能是用石英岩加铁或铅等材料制成,其外皮则用水泥制成,识别方法是:外皮的石性不足,密度与真翡翠存在差异等;③垫色门子:这种翡翠是用水头较好的无色或白色翡翠玉片,涂一层绿漆或染后再粘在翡翠仔料切片上。识别方法是:观察绺是否完全相接,绿色从内部透出,而不在表面;置于60℃左右的水中,结合处将有气泡溢出;④灌色门子:在仔料正面开一个门子,从后面钻1-2个洞,深度距门子1.0cm左右,向洞内灌绿漆或绿色涂料,待自然干燥后,封住洞口而成。其识别方法是观察绿的特点,其特点是绿从内部发出而不在表面。 8.5.2 翡翠成品的鉴别 翡翠成品的鉴别主要有下列几点: 1. 肉眼鉴别 概括起来有两条:“一看二摸”,即一看结构、色泽;二摸手感。在抛光表面上仔细观察,翡翠均能见到变斑晶交织结构、纤维状交织结构等,若斑晶够大,尚能见“翠性”或“苍蝇翅”;光泽为玻璃到珍珠光泽;手摸,翡翠有凉感和滑感。 2. 仪器测别 可能得到的重要结果是折射率为1.66,相对密度为3.34,在分光镜下,无色者能见到437nm的谱线;绿色翡翠除此外,还可在690、660、630nm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 3、和相似玉石的区别 易与翡翠相混的玉石有软玉,独山玉,澳玉、石英岩玉、符山石玉、岫玉、祖母绿、染色大理石等,但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很容易将他们区别开来,因为他们的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别(见表8-5-1)。 8-5-1 翡翠和相似天然玉石的鉴别特征简表 玉石名称 主要矿物 颜色 硬度 密度g/cm3 折射率 外观特征 翡翠 硬玉 白、绿、红、紫、黄等 6.5-7 3.25-3.34 1.66 颜色杂,光泽强,有翠性 软玉 透闪石 白、绿、黄、墨 6-6.5 2.90-3.10 1.62 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无翠性,温润坚密 独山玉 蚀变斜长石 白、绿、黄、褐、紫等 5.5-8 2.73-3.18 1.56-1.70 色杂,粒状结构 岫玉 蛇纹石 黄、绿、白、红 2.5-5.5 2.44-2.80 1.55 颜色均匀,多数黄绿色,纤维网状、絮状结构 Transvaal 玉 钙铝榴石 白、翠绿、暗绿 7-7.5 3.57-3.73 1.74 颜色不匀,绿色呈点状嵌在白底上,粒状结构 特萨沃石 水钙铝榴石 浅黄、绿 6.5-7 3.15-3.55 1.72 颜色均匀,有较多黑色斑点、斑块,粒状结构 澳玉 绿玉髓 苹果绿、蓝绿 7 2.65 1.54 色匀,质地细腻 东陵玉、密玉、京白玉 石英粒 白、绿、淡绿色 7 2.66 1.54 色匀,等粒变晶结构,可见铬云母、白云母和绿泥石等 加州玉 符山石 绿、黄绿 6.5-7 3.25-3.50 1.72 色匀,具放射纤维结构 亚马逊玉 天河石 淡绿、天蓝 6-6.5 2.54-2.57 1.53- 1.55 色匀,细晶结构 绿葡萄石 葡萄石 深绿、黄、黄绿 6-6.5 2.80-2.95 1.63 色匀,具放射纤维和细粒结构 染色大理岩 方解石、 白云石 绿色 3 2.70±0.05 1.486-1.658 粒状结构,硬度低 水沫子 钠长石 白、灰白,伴蓝、绿等 5.3-6 2.56-2.64 1.52-1.53 质地细腻,水头很好,相当于一般翡翠的冰地 不倒翁(1) 石榴子石 斑点状和条带状绿色 6.5-7 3.41-3.44 1.71-1.72 色不匀,水头较差 不倒翁(2) 蛋白石、石英 绿色为主 5.5 2.13 1.45-1.50 色均匀,水头较足 昆究 透闪石、阳起石 灰绿 6-6.5 2.90-3.02 1.60-1.61 色匀,水头较足 沫之渍 钠铬辉石 暗绿-墨绿色 5.6-7.3 3.17-3.47 1.63-1.70 水头较差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在翡翠鉴别中,特别应该重视水沫子、不倒翁、昆究、沫之渍的鉴别。这四种材料号称翡翠的“四大杀手”(张竹邦,1997;王时麒等,2002),这四种材料的外观与翡翠极为相似,市场上也较多见。其实,水沫子是钠长石玉;不倒翁有两种,一种是水钙铝榴石,另一种为玉髓蛋白玉;昆究是软玉;沫之渍的组成较为复杂,含有多种辉石类和闪石类矿物,以含少量的钠铬辉石为特征(王时麒等,2002)。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翡翠存在较大的差别,只有注意测试分析有关物理性质,便不难鉴别。 4. B货、C货和B+C货翡翠的鉴别 在珠宝界,一般将除加工外,未经过任何物化处理、颜色结构均为天然、没有外来物注入的翡翠称为A货翡翠;颜色为天然,但为了增加净度而经过强酸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注胶或充填其他物质的翡翠称为B货翡翠;天然无色,其颜色由人工染色而成的翡翠称C货翡翠;既经强酸处理和胶充填,又进行过染色的翡翠称B+C货翡翠。B货、C货和B+C货翡翠不仅不能保值,相反还会贬值。目前市场上这类翡翠已占有较大的比例,鉴别又较难,危害性较大,故B货、C货和B+C货翡翠的鉴别是玉石鉴别与评价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1)C货翡翠的鉴别:其要点是:①C货翡翠的颜色过于鲜艳,不正,没有天然的柔和和自然。放大观察,C货翡翠的颜色主要集中于翡翠的裂纹和矿物颗粒的边缘,斑晶则是无色的;②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用铬染色的翡翠往往显红色或紫红色,而天然翡翠的颜色往往不变色;③用分光镜观察,C货翡翠不具有A货翡翠的特征光谱,而可能具有C货翡翠染料的特殊光谱;④在紫外光下,某些C货翡翠会在紫外光下有不正常的反应。 (2)B货翡翠的鉴别:基要点是:①B货翡翠的颜色一般显得鲜艳,不自然,由于强酸将斑晶间的杂质清洗掉了,充填的物质,使得斑晶的颜色和充填物的颜色相比,是以突变现象存在的;②由于B货翡翠的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所以表面易产生“桔皮效应”,即表面凹凸不平,在原生的裂绺处或颗粒边缘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若翡翠存在许多裂绺,则会出现纵横交错的“沟渠”;③B货翡翠一般是树脂光泽,与A货翡翠的玻璃光泽存在一定差别;④由于强酸溶解,高压充填,不管充填什么物质,B货翡翠的结构显得松散,有此晶体会发生被错开、移位甚至出现紊乱现象,严重改变了天然翡翠的结构特征(欧阳秋眉,1996)。通过翡翠结构的观察,可以将天然翡翠与B货翡翠区分开来。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结构构造研究可能是解决B货翡翠鉴别的关键或主要出路之一(廖宗廷,1998);⑤B货翡翠的折射率往往比天然翡翠低,一般为1.65;⑥B货翡翠的密度比A货翡翠小,一般为3.20-3.30g/cm3,但这不是绝对的,鉴别时仅供参考;⑦在紫外灯下,经环氧树脂充填的B货翡翠往往发荧光;⑧红外光谱分析是测定有机充填物的有效办法,目前使用的充填物大都是有固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特点是成分中含有碳和氢的羟基,而且不同的充填物羟基的结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吸收光谱吸收带。如果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中出现C和H的谱线,则说明被测试对象一定是B货翡翠;⑨拉曼光谱在鉴别B货翡翠中也有良好的效果(余树桢等,1995)。具体表现为天然翡翠的拉曼光谱散射峰主要集于1100nm以下,而B货翡翠在1100nm以上还有微弱的拉曼峰。电子探针:也可用于“B货”的检测中,但成本较高,解释尚有分歧;⑩综合利用阴极发光颜色与其结构特征是鉴别翡翠及其处理品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类型的翡翠及其处理品在阴极发光显微镜下的颜色、发光强度、环带特征、颗粒形态和裂隙状态均有不同的特征。在阴极发光下,经过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可见溶蚀现象,荧光颜色主要为蓝绿色,与天然翡翠的区别明显(李勤美等,2004)。 5、其它方法处理翡翠的鉴别 除了B货、C货和B+C货翡翠外,市场上还见有其它方法处理的翡翠产品。 (1)加热处理翡翠:是将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通过加热处理而得到的红色翡翠。这种翡翠的颜色与天然红色翡翠一样耐久。由于它与天然红色翡翠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通过加热加速了褐铁矿失水的过程,使其在炉中转化成了赤铁矿。这种翡翠一般不鉴别,也不易鉴别。如果一定要求的话,其显著的不同是天然红色翡翠要透明一些,而加热处理的红色翡翠则会干一些。 (2)浸油浸蜡处理翡翠:浸油浸蜡处理翡翠较为普遍,有的为了保护翡翠,有的用于掩盖裂纹,有的为了增加透明度,因而,对它的鉴别也应高度重视。浸油浸蜡处理翡翠的鉴别不难,因为通过该方法处理的翡翠一般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外部特征,比较典型的是具有明显的油脂和蜡状光泽,同时也可能找到油迹或蜡迹。此外,也可通过一些专门的方法予以鉴别,如在盐酸中浸泡,油和蜡会被溶解,裂纹得以恢复;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使油和蜡出溶;用红外光谱可见明显的有机物吸收峰;浸油者可显黄色荧光,浸蜡者可显蓝白色荧光。 (3)漂白处理翡翠: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与B货翡翠相似,只是未作充填,因此,鉴别方法也与B货翡翠相似。但在多数情况下,漂白程度较轻,不易发现,只有在抛光的样品表面才留下极细的裂纹,因此鉴别较难,需要十分仔细才能找到线索。 8.5.3 翡翠的评价 翡翠的质量评价主要根据颜色、透明度、结构、净度、体积和工艺质量等方面进行。 1、颜色 颜色是翡翠质量评价的关键。翡翠颜色千变万化,色调也各不相同,民间有36水、72豆(绿)、108蓝之说。但总的来说,其颜色不外是绿、红、黄、蓝、紫、白灰、黑和无色等。在各种颜色的翡翠中,以绿色为最佳,紫色和红色次之,其它颜色均较差。俗话说“家有万斤翡翠,贵在凝绿一方”,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按传统习惯,翡翠的颜色评价可归结为“正”、“阳”、“浓”、“和”四个字。 (1)正:指颜色的纯正程度,物理学上称为色相或主波长。优质翡翠要求如雨过天晴时冬青树叶的颜色一样艳绿、纯正,主波长在510nm-530nm之间,主波长在530nm-560nm之间的黄绿色也是翡翠较为珍贵的颜色。如果翡翠带有蓝、灰等杂色调,翡翠的质量就会大受影响,这些颜色的色调越浓,翡翠的颜色质量越低。 (2)阳:指颜色的鲜艳明亮程度。明度是单一色谱的明暗状况。颜色明度高为色亮(明),明度低为色暗(阴)。颜色明度高低与翡翠的结构、透明度及厚薄状况有关。明度评价的实质是翡翠绿得“阳”或是“阴”,即评判绿色明亮鲜灵还是昏暗凝滞。翡翠的阳,就是要翠得艳丽,明亮,大方,并发挥出鲜艳的光彩。 (3)浓:指颜色的饱和度,是色光波长的单一或混杂程度。饱和度高为色浓,饱和度低为色淡。颜色的饱和度与所含致色离子种类、纯度密切相关,同时也较大程度受翡翠结构和透明度的影响。具体评价时,在保证透明度及其它条件的前提下,颜色越浓越好。 (4)和:指翡翠同一颜色的均匀程度。要求整件翡翠饰品的颜色越均匀越好。翡翠颜色要均匀柔和,除了颜色的均匀分布外,还必须使其与质地和透明度相互协调。 综合“正”、“阳”、“浓”、“和”四要素,最好的翡翠颜色为纯正的绿色,包括祖母绿色、翠绿色、苹果绿色和黄秧绿色等,颜色浓艳亮丽,均匀。达到这种标准的翡翠极少,价值极高。颜色虽然为纯正的绿色,但如果颜色在鲜艳明亮程度、饱和度和均匀程度方面存在不足,翡翠的价值就会大受影响。如果翡翠的颜色偏蓝,价值将更低,偏蓝的程度越高,价值越低。 翡翠颜色的描述至今仍是定性的,通过定量分析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可计算出颜色的三刺激值,进而得出其主波长、刺激纯度等色度参数(郭颖等,2003),由此实现翡翠颜色可在一定程度上能定量表示出来。但这是一项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工作,同时,翡翠的颜色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郭颖等(2003)提出将同色异谱作为衡量翡翠的一定指标来指导鉴别和评价的设想,这些均是有益的探索。 2、透明度 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称水头长,透明度低的称水头短。翡翠是多晶质矿物集合体,多数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透明者十分罕见,很少像祖母绿单晶那样,显得晶莹通透。影响翡翠透明度的因素有: (1)组成矿物的纯度和自身透明度:组成矿物越纯,自身的透明度越高,翡翠的透明度就越高。 (2)相邻矿物颗粒间的折射率差值的大小:差值越少,反射越少,越透明。 (3)组成矿物自身的双折射率值:双折射率越低,透明度越高。 (4)组成矿物晶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越小、形状和排列方式越规则,透明度越高。 (5)翡翠的裂纹、颜色深浅等:裂纹越少,颜色越适中,透明度越好。 (6)翡翠的厚度:同一品种不同厚度的翡翠,其透明度存在明显差别,厚度越大,透明度越低。故一些颜色较好、透明度差的翡翠,可通过减薄厚度来弥补;反之,一些颜色较浅而透明度高的翡翠,可通过增加厚度来改善颜色。 根据翡翠的实际情况,如果在阳光下,透过10mm以上翡翠能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者,为全透明的翡翠,纯正无色的老坑玻璃种就属于这种类型;如果透过6-10mm翡翠能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为透明翡翠,浅绿色老坑玻璃种和部分特级翡翠的透明度出现在此级内;如果透过3-6mm翡翠能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为半透明翡翠,多数特级翡翠的透明度出现在此级内;如果透过1-3mm翡翠能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为微透明翡翠,一些深绿色翡翠的透明度可出现在此级内;如果透过1mm翡翠不能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为不透明翡翠,不透明翡翠的质量较差。 3、结构 结构俗称“地”或“底”。结构对翡翠质量的影响极大,它不仅直接影响翡翠的质地,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翡翠的颜色、透明度以及光泽的好坏。翡翠的结构主要与组成矿物结晶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密切相关。组成矿物越细,矿物呈纤维状定向排列的程度越高,翡翠的质量越高,因此,极细的纤维交织结构是高档翡翠的必备条件,具备这种结构的翡翠质地细腻、油润,极具美感,价值较高。若翡翠为粒状交织结构,且颗粒粗大、结构松散,排列无序,翡翠的质量将明显下降。翡翠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见表8-5-2。 表8-5-2 翡翠结构与翡翠质量间的关系 翡翠的结构 特征 质量 颗粒非常细小,结构细腻致密,均匀 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见 极佳 颗粒细微,结构致密,粒径大小均匀 10倍放大镜下少见 很佳 颗粒细,结构致密,粒径较均匀 肉眼难见 尚佳 颗粒较粗,结构不够致密,粒径较均匀 肉眼少见 稍次 颗粒粗,结构不致密,粒径较不均匀 肉眼可见 很次 颗粒很粗,结构疏松,粒径大小悬殊 肉眼明显可见 极次 4、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部包含的其它矿物包裹体(瑕疵)和裂纹的程度。 (1)瑕疵: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黑色瑕疵,有的呈点状出现,称为黑点,有的呈丝状和带状,称为黑丝和黑带,主要是一种黑色的矿物,以角闪石最多,黑点多半出现在较深色的翡翠中。白色瑕疵,主要呈粒状及块状,一般称“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一些钠长石矿物或集合体。瑕疵对高档翡翠的质量评价影响极大,对中、低档玉雕材料则可按巧色安排而制成精美玉雕工艺品。 (2)裂纹(绺):裂纹的存在与否对翡翠的质量影响较大,翡翠中的裂纹有两种:一种是由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另一种是晶体间裂纹。受外界冲击造成的裂纹对质量影响极大,晶间裂纹是由粗晶体边界结合差造成,一般影响不大,但具有晶间裂纹的翡翠质量较差。裂纹一般要在灯光下才能检查,有的裂纹非常隐蔽,需要鉴别者仔细观察。 5、工艺质量 优质翡翠,可制成贵重首饰,其工艺质量的优劣主要考虑厚薄、比例、圆度和抛光程度等,要求突出颜色、切工规整,抛光优良,如果是翡翠戒面,其长宽之比例应尽量接近黄金分割比例(0.618)。对翡翠玉雕工艺品,则需要考虑工艺水平。高质量的翡翠工艺品应是因材施艺,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善用巧色。 6、重量或体积 与其它宝石(如钻石)相比,翡翠制品受重量或体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颜色、质地、透明度、加工工艺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重量或尺寸越大,价值越高。 8.6 常见玉石的鉴别和评价 8.6.1 绿松石 1. 真假鉴别 绿松石的鉴别相对比较容易,特有的不透明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及其在底色常具不规则的白色脉纹和斑块构成了它主要的识别特征。在此基础上,也可辅助以鉴别仪器提供进一步的证明。折射率为1.62;比重为2.80;蓝区有两条吸收带。但这些方法仅是辅助性的,原因是折射率油对绿松石有腐蚀性,由于多孔,精确测比重较难,由于不透明,光谱难见。但其外貌一般不易于与其他玉石相混。绿松石的鉴别难点在于天然绿松石与合成绿松石、注塑绿松石、粘结绿松石、染色绿松石、注油浸蜡绿松石等的区别。要点在于: (1)合成绿松石:其典型的特征结构是脉石中具带角的蓝色色斑,折射率稍小,光谱在蓝区无吸收带。 (2)注塑绿松石:其区别是折射率和比重均偏小,分别为1.45-1.56和2.0-2.4。 (3)粘结绿松石:其区别在于结构为粒状结构,其中有带角的蓝色色斑,并显示模制痕迹,比重偏小,为2.0-2.5。 (4)染色的绿松石:区别在于其颜色可用氨水将其擦去。 (5)注油浸蜡的绿松石:区别的办法是热针头来检测,在热针下有“出汗”现象。 2. 质量评价 绿松石的质量取决于颜色、质地、块度等。一般分为四个品级(表8-6-1)。 表8-6-1 绿松石质量评价表 品级 类别 颜色 光泽 透明度 质 地 一级 1 天蓝色,且处于浓、阳、正、和的最佳状态 玻璃光泽或光泽柔和 半透明-不透明 表面光洁无杂质 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 2 有蛛网状花纹 3 有铁线 二级 1 浅蓝色,有深浅明暗变化 油脂-蜡状光泽 微透明-不透明 表面无杂斑 2 有蛛网状花纹 3 有铁线 三级 绿蓝、蓝绿色,有斑块 蜡状光泽 不透明 质地较细,疏松多,铁线较多 四级 淡绿或暗绿色 蜡状光泽 不透明 质粗,孔多疏松,铁线多 8.6.2 独山玉 1. 真假鉴别 (1)肉眼鉴别:独山玉的鉴别相对比较容易,专业人士一眼就能将它与别的玉石分开,肉眼观察时其显著的特征是:呈粒状结构,颜色较杂,在任何一块玉料或玉件上一般都同时可见多种颜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质地细腻,具铬云母片。 (2)仪器鉴别:折射率为1.56-1.70;比重为2.73-3.18;硬度于6.0-6.5之间;放大观察其组成矿物为斜长石20%-90%,白色黝帘石5%-70%,其他尚有铬云母、透辉石、黑云母、阳起石等。 (3)与相似玉石的鉴别:与独山玉相似的玉石有翡翠、软玉、石英质玉和岫玉等。但独山玉的物理性质与这些玉石间存在较大差别,外观特征也明显不同,较易将它们鉴别开来。 2. 质量评价 独山玉的质量取决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和裂绺杂质等因素。颜色最好的是绿色,其次依次是蓝色、白色及杂色(鲁力等,2004)。独山玉透明度取决于钙长石的含量、蚀变程度、平均颗粒的大小、杂质的含量和裂隙的发育程度等,钙长石的含量越高,蚀变程度越低,平均颗粒度越小,杂质越少,裂隙越不发育,独山玉的透明度越高,价值越高(俞宁等,2004)。质地越细腻,块度越大,裂绺杂质越小,价值越高。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可将独山玉分为五个等级: 特级:单一的绿色或蓝白色、绿白色,质地细腻,透明度较高,无白筋,无裂纹,块度在20kg以上。 一级:白色、乳白色或绿色,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较高,无裂纹,无杂质,块重在5kg以上。 二级:干白色,绿色或杂色,色泽鲜艳,无裂纹,无杂质,块重在3kg以上。 三级:色泽较鲜艳,稍有裂纹,稍有杂质,块重在1kg以上。 等外级:杂色,灰绿白,灰绿等色,色泽暗淡,裂绺较多,块重1kg以下。 8.6.3 蛇纹石玉 1、真假鉴别 (1)肉眼鉴别:蛇纹石玉具有独特的带黄的绿色,但也有白、黄、黑绿等色。蜡状-玻璃光泽,半透明-微透明,质地细腻,手摸具滑感,肉眼或在10倍放大镜下,常见白色棉柳。 (2)仪器观察:折射率为1.555-1.573,比重在2.44-2.80间,在正交偏光仪下旋转360度为全亮,在高倍数显微镜下,可见细纤维状、叶片状的蛇纹石晶体。 (3)和相似玉石的鉴别:和蛇纹石玉较为相似的玉料有翡翠、软玉、密玉等,但它们的外观差别较大,物理性质亦明显不同,只要稍加注意,鉴别比较容易。 2. 质量评价 蛇纹石玉料的评价主要依据颜色、透明度、质地和块度等进行,一般可分为四级: 特品:碧绿色,黄绿色,稍有一些裂纹和杂质,半透明,块重在50kg以上。 一品:碧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稍有一些裂纹和杂质,半透明,块重在10kg以上。 二品:碧绿色,浅绿色,无裂纹,稍有杂质,块重在5kg以上。 三品:色泽较好,半透明,块重在2kg以上。 蛇纹石玉成品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加工工艺等进行。一般颜色碧绿、透明、洁度、质地细腻、无杂质、无裂绺、加工水平较高者,价值较高,另外,其价格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人的喜好程度。 8.6.4 欧泊 1. 真假鉴别 欧泊的鉴别比较容易,主要依据:特殊的变彩效应可将他与其他玉石区分开来;它是均质体,在正交偏光下旋转360度为全黑;折射率为1.45,比重为2.10等。在欧泊的鉴别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仿制品的鉴别:市场中用于仿欧泊常见的有合成欧泊、玻璃、塑料和陶瓷等,它们的区别如表8-6-2。 表8-6-2 天然欧泊与其仿制品的区别 特征\玉石种 天然欧泊 合成欧泊 塑料 玻璃 陶瓷 折射率 1.45 1.44 1.51 1.51 1.44 比重 1.98-2.20 2.10 1.21 2.47 2.23 硬度 5.5-6.5 4.5 2.5 5-5.5 6.5 荧光 黑色-无,白色-淡蓝,淡绿 白色-长波比短 波强 长波-强淡蓝色 短波-弱白垩蓝 显微结构 色斑呈片状,向一个方向延伸色斑间无界线,具丝绢状 色斑呈垂直底面的柱状,整体呈蜥蜴皮的结构 色斑呈蜂窝状呈垂直底面的柱状结构锯齿状边缘 具变形气 泡和旋纹 结构具 色斑呈 蜂窝状 (2)与拼合石的区别:欧泊的拼合石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由欧泊作顶,泥铁矿作底制成的二层石。其二是由玻璃作顶、欧泊作夹层和泥铁矿作底制成的三层石。欧泊拼合石具较大欺骗性,鉴别方法是:从侧面观察可见到结合缝;结合面上可见气泡;小心地用针尖试探,针尖可戳入缝中。 2. 质量评价 欧泊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体色、变彩、坚固性、加工琢磨的完美性和大小等进行。 (1)体色:一般以黑色和深色为佳,其次是白色,再次是其他颜色。 (2)变彩:变彩越多、越闪耀、越均匀,质量越好,最好七彩欧泊。 (3)坚固性:欧泊必然无裂绺。 (4)加工完美性:要求形状完美,抛光较好,对称圆滑。 (5)大小:越大越好。 欧泊一般制成戒面,优质者价格昂贵。优质黑欧泊价格在130-7200美元/ct之间,优质白欧泊的价格在10-1450美元/ct之间,因此,欧泊的质量评价应十分谨慎小心。 8.6.5 玛瑙 1. 真假鉴别 玛瑙的鉴别比较容易,由于其属低档玉料,市场上仿冒的现象也不多。它特有的环带状构造构成了典型的鉴别特征。此外,其物理性质也能作为进一步验证的依据。在玛瑙鉴别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1)与玻璃的区别:玛瑙具典型的条带状构造,与玻璃明显不同,且玻璃为非晶质性,含气泡和旋纹等,较易将两者区开。 (2)与处理玛瑙的区别:市场上的许多红玛瑙是将天然无色或颜色不好的玛瑙经焙烧后得到,与天然红玛瑙的区别主要在颜色的分布上,焙烧红玛瑙的颜色相对均一,色带的边缘多呈渐变关系,没有天然红玛瑙的条带那样分明和清晰。不过由于焙烧红玛瑙在性质上与天然红玛瑙相似,颜色也不会改变,价值相近,因此,多数情况下可不鉴别。 2. 质量评价 玛瑙以颜色、透明度、块度等为质量评价标准,另外还要考虑水胆玛瑙的工艺性。对成品而言,还要考虑色泽的搭配和俏色应用的合理性。我国的玛瑙原料一般分为四级: 特级:红、蓝、紫、粉红、透明、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块重4.5kg以上。 一级:红、蓝、紫、粉红、透明、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块重1.5kg以上。 二级:红、蓝、紫、粉红、透明、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 三级:红杂色、棕黄色、浅紫色,透明稍有裂纹,块重在0.5kg以上。 对于水胆玛瑙,由于形成难、保存难、发现难,同时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水胆玛瑙往往受人所厚爱,有的甚至成为珍品。如北京玉器厂利用玛瑙的色彩变化,雕制《山巅流瀑》作品,在该作品中,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鹿跑到潭(水胆)边讨水喝,情趣盎然。水胆玛瑙的利用,只有当构思和工艺均达到极至时,才能成为稀世珍品(李海负,1994)。 8.6.6 青金岩 1、真假鉴别 青金岩的鉴别也相对比较容易,它特有的蓝色和星点状的黄铁矿晶体构成了其典型的鉴别特征。另外折射率为1.50,比重为2.7-2.9等,也可为鉴别提供重要佐证。青金岩鉴别的难点在于其与仿制品的区别,常见的青金岩仿制品有合成青金岩、方钠石、染色碧玉(瑞士青金岩)熔结的合成尖晶石等,其区别见下表(表8-6-3)。 表8-6-3 青金岩和某些常见仿制品的区别 特征\玉石 青金岩 合成青金岩 方钠石 熔结尖晶石 瑞士青金岩 近似折射率 1.50 1.50 1.48 1.72 1.53 比重 2.7-2.9 <2.45 <2.35 3.53 2.60 斯滤色镜下 红褐色 没有明显的颜色 红褐色 鲜红色 包裹体 黄铁矿,外形不规则 形状规则的黄铁矿 结构 粗到极细,呈斑驳的蓝色和灰白色外观 细, 大小均匀 单晶质,具明显初始解理 单晶体 集合体,具染色痕迹 2、质量评价 主要根据颜色、质地、裂纹、加工工艺和体积(块度)等进行(王昶等,1999)。 (1)颜色:青金岩的颜色是由所含青金石矿物含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含量越多,则颜色越好。由于青金石矿物呈蓝色,因此,青金岩玉石一般也呈蓝色,其中以蓝色调浓艳、纯正、均匀为最佳。如果颜色中交织有白石线或白斑,就会降低颜色的浓度、纯正度和均匀度,质量就会降低。 (2)质地:好的质地要求质地致密、坚韧、细腻,主要取决于青金石的含量、杂质的多少及分布等。青金石含量越高,质地越致密,越坚韧,越细腻,价值越高,但有时含少量呈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也具有较高价值。对于杂质矿物,除含量影响价值外,分布的均匀程度也是影响价值的一个因素,一般认为,杂质矿物的分布越均匀,价值越高。 (3)裂纹:裂纹的存在将明显影响到青金岩的质量,没有裂纹者最好,微小裂纹次之,如果存在明显裂纹,其质量将较低。 (4)加工工艺:对于加工成弧面型的玉石,应该注意加工成品的比例、轮廓以及厚度等,比例越协调,轮廓越高,厚度越适中,价值越高。对于用青金岩制作成的玉器,应注意玉器的线条是否流畅,弯转是否圆滑,比例是否适当,构思是否具有文化内涵,整体是否和谐等。 (5)体积(块度):在其它要素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块度)越大,其价值越高。 根据所含的矿物成分、颜色、质地等差异,可将青金岩由高到低分为以下四个等级。①青金岩级:青金石含量在99%以上,不含黄铁矿,其它杂质矿物很少,质地致密,坚韧,细腻,颜色浓艳、纯正、均匀;②青金级:青金石的含量一般在90%-95%,没有白斑,可含有稀疏的星点状黄铁矿和少量其它杂质矿物,质地较纯净、致密、坚韧、细腻,颜色较浓艳、均匀和纯正;③金克浪级:青金石的含量明显减少,含有较多的黄铁矿,杂质矿物明显增加,有白斑和白花,颜色浓度明显降低,呈浅蓝色且分布不均匀;④催生石级:其中青金石含量最低,一般不含黄铁矿,但方解石等杂质矿物含量较多,玉石上仅见星点状蓝色分布,或呈蓝色与白色混杂的杂斑状。 8.6.7 其它石英质玉石 除玛瑙外,还有其它石英质玉石,如东陵玉、京白玉、密玉、贵翠、木变石、硅化木以及芙蓉石、水晶等。 1、真假鉴别 石英质玉石真假鉴别的关键在于与相似玉石的鉴别和处理品的鉴别两个方面。 (1)与相似宝石的鉴别:与石英质玉石的相似玉玉石较多,基于石英质玉石作为低档玉石的实际情况,能作为石英质玉石仿制品的主要是玻璃,这些玻璃呈完全的玻璃质、或半脱玻璃化。但这些玻璃仿制品有更低的密度(或比重)和折射率,是均质体,并且含气泡和旋纹等,因此,易于鉴别。 (2)处理品的鉴别:石英质玉石的处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存在各种处理方法,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有染色处理等。其染色特色一般较清楚,较易鉴别。 2、质量评价 石英质玉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颜色、质地、透明度、块度、特殊的图案、包裹体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 (1)颜色:以颜色鲜艳纯正,符合各种颜色的阳、正、浓、和者为上品。 (2)质地:颗粒越均匀,越细腻,结构越致密,价值越高。 (3)块度:块度越大,价值越高。 (4)透明度: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以适中为佳。 (5)包裹体构成的特殊图案:越奇,艺术性越高,价值越高。 (6)加工工艺:加工质量越高,价值越高。 8.6.8 鸡血石 1、真假鉴别 鸡血石真假鉴别的关键在于:与相似玉石的鉴别、作假鸡血石的鉴别和不同产地鸡血石的鉴别等几个方面。 (1)与相似玉石的鉴别:与鸡血石相似的玉石主要有血玉髓、朱砂玉、寿山桃花冻以及染色岫玉等。这些玉石与鸡血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易于将它们区分开来。 (2)作假鸡血石的鉴别:假鸡血石是指在无血或少血的天然鸡血上,绘上或充填上红色而成。鉴别方法是:用棉球蘸汽油、香蕉水或丙酮擦拭鸡血石表面,若血被溶解或棉球被染红,说明是假血鸡血石。 (3)不同产地鸡血石的鉴别:鸡血石有浙江昌鸡血石和内蒙巴林鸡血石之分。由于昌化鸡血石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巴林鸡血石历史相对较短,质量相对较低,因此,两者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故市场上有巴林鸡血石仿冒昌化鸡血的情况。鉴别特征在于:①昌化鸡血石血纯正而浓艳,而巴林鸡血石的血偏暗;②昌化鸡血石比巴林鸡血石更易褪色;③昌化鸡血石的血浓聚,巴林鸡血的血清散等。 2、质量评价 影响鸡血石质量的因素有颜色、质地、透明度、硬度、缺陷和工艺等(包绍华,2002)。 (1)颜色:包括“地”的颜色和“血”的颜色两个方面。血的颜色以鲜红色为最佳,血量越多越好,除血量外,还决定于血的分布和造型。对“地”的颜色以黄色、淡红色、淡绿色、淡紫红色等为最好,分别称为田黄冻、芙蓉冻和薄荷冻和朱砂冻。郭继春等(2004)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后认为,鸡血石中田黄冻的黄色是由于Fe3+等元素的混入所致;芙蓉冻的淡红色是由于Cr3+的类质同像混入所致;而薄荷冻的淡绿色和朱砂冻的紫红色则是由于其中分别存在矿物伊利石和针铁矿所致。 (2)质地:与组成“地”的矿物成分密切相关,“地”中地开石的含量越高,其他杂质矿物含量越少,鸡血石的硬度、韧度和光泽越适中,质量越高(廖宗廷等,2004)。 (3)透明度:鸡血石的透明度取决于其组成的矿物成分、净度、裂纹的多少等。鸡血石的透明度不能太高,太高将显得轻漂,不透明又显得干,缺乏美感,以适中为最佳。 (4)净度:指鸡血石内部的绺裂和杂质等。绺裂和杂质越少,质量越高。 (5)缺陷:以无缺陷者为佳。 (6)加工工艺:工艺越高,价值越高。 8.6.9 寿山石 1、真假鉴别 鸡血石的真假鉴别的关键包括:与相似玉石的鉴别、处理寿山的鉴别、拼合寿山石的鉴别以及不同品种寿山石的鉴别等几个方面。 (1)相似玉石的鉴定:与寿山石处观相似的玉石主要有:叶蜡石、滑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等。相比之下,叶蜡石和滑石硬玉更低,摩氏硬度仅为1-2,能被指甲划动,而寿山石不易被指甲划动。青田石颜色单调,石质略显松散,含颗粒状散砂,与寿山石存在明显差别。与鸡血石的典型区别在于矿物成分,即寿山石不含辰砂,即无血。 对于处理寿山石的鉴别以及不同品种寿山石的鉴别是一个相对较困难的问题,有关知识可参考专门论著。 2、质量评价 寿山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质地、色泽、净度、块度等几方面进行。 (1)质地:寿山石需要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六字,才能称上极品。反之,若石质粗燥、不透明,则价值不会太高。 (2)色泽:以色泽鲜艳纯正者为佳。寿山石有单色和杂色之分,并以单色为佳。 (3)净度:净度是指寿山石内部所含绺裂和杂质等的程度。绺裂和杂质越少,质量越高。 (4)块度:块度越大,价值越高。一般要求能雕一方印章即可。 8.6.10 珊瑚 1、真假鉴别 材料以其独特的外观形态及特殊的波纹状结构,很容易将它们与其他相似的玉石区别开来,其成品鉴别则相对较难。 (1)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珊瑚相似的玉石有染色骨制品、染色大理石和贝珍珠。 与染色骨制品:从横切面上,珊瑚具放射状和同心圆状结构,而骨干制品具圆孔状结构。纵切面上,珊瑚是连续的波纹状结构,而骨制品是平直的管状纹理。此骨制品是经染色而成,因而具染色玉石的某些特征。 与染色大理石:大理石具颗状变晶结构和染色特征,与珊瑚明显不同。 与贝珍珠:与珊瑚的颜色和外观很相似,但贝珍珠的光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火焰状图型。贝珍珠具有明显的成层的粉红色和白色图案。 (2)与仿制品的鉴别:珊瑚仿制品主要有吉尔森珊瑚、红玻璃、红塑料和木材。这些仿制品均不具珊瑚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较易将他们区别开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在我国市场上存在一种染色红珊瑚仿制品,其原料是一种网枝竹节柳珊瑚的造礁珊瑚,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型的高镁碳酸钙,具有天然红珊瑚的结构构造特征。早期的染色红珊瑚仿制品染色特征明显,其颜色主要分布于缝隙和一些裂隙中以及表层,利用10倍放大镜容易发现其染色特征;后期的染色红珊瑚仿制品的染料和工艺均有所提高,常规试剂如乙醚、丙酮等都难以使其褪色,但DMSD能使其褪色,可作为诊断性性鉴别特征(魏巧坤等,2004)。 (3)优化处理珊瑚的鉴别:珊瑚的处理方法常见有三种,即漂白、染色和充填。 漂白珊瑚:在珊瑚制成胚后,用双氧水漂白除去其浑色的颜色,尤其是死枝珊瑚,若不经漂白即呈浊黄色。漂白是珊瑚制成成品时常用的工序,因此,鉴别无需要强求。 染色珊瑚:鉴别染色珊瑚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蘸有丙酮的棉签擦拭,若棉签被染色,即可确定该珊瑚是被染色的。另外,染色珊瑚的颜色单调而且表里不一,颜色集中于小裂隙或粒间,颜色外深而内浅,分布不均等。 充填珊瑚:多孔的劣质珊瑚可用环氧树脂等物质充填而使其得到优化。这种充填珊瑚的比重一般低于正常珊瑚;用热针试验探测,可的树指物质析出或有树脂味。 2.质量评价 珊瑚的质量评价从颜色、块度、质地及做工精细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颜色:总的要求是纯正鲜艳。对于钙质珊瑚来讲,以红色最佳,红色质量的排列顺序是鲜红、红、暗红、玫瑰红、谈玫瑰红、橙红。白珊以纯白色为最佳,依次是瓷白、灰白。有机珊瑚中的黑色珊瑚和金黄色珊瑚也很名贵。 (2)块度:越大越好。 (3)质地:质地致密坚韧,无瑕疵者为好,有白斑、白心者次之,有虫孔者最次。 (4)加工精细度:越精、造型越好、越新颖,越好。 8.6.11 琥珀 1.真假鉴别 鉴别琥珀的关键在于与仿制品和优化处理品的区别,具体办法是: (1)用乙醚滴在鉴别对象上,天然琥珀不受影响,若为硬树脂上或压制琥珀,表面将会被腐蚀,留下痕迹。   (2)镜下观察:压制琥珀内有旋涡状的伸长气泡,天然琥珀中的气泡呈浑圆状。   (3)比重法:先将7g盐与50ml水混合,把样品放在溶液中,天然琥珀上浮,而胶制品则下沉。   (4)热针法:用烧红的小针接触样品,琥珀带有松香味,而塑料品则发出樟脑味。   (5)切片法:用小刀在不明显的地方切一小片,塑料制品产生卷曲剥皮,而其他琥珀呈粉状碎片或碎屑。   (6)含昆虫琥珀也可人为加入昆虫,但不显示挣扎的迹象。 2.质量评价 琥珠的质量评价主要根据下列四方面进行: (1)颜色:以颜色浓正者为佳。纯正的绿色和透明的红色价值最高。 (2)块度:越大越好。 (3)透明度:越洁净,越透明,质量越高。 (4)内含物:若含昆虫称虫珀,质量较高。虫珀评价时还需考虑昆虫完整性、清晰程度、形态大小和数量等。 8.6.12 煤玉 1、真假鉴别 关键于与仿制品的区别。与煤玉相似的玉石及区别见表8-6-6。 表8-6-6 煤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表 品种 近似折射率 近似比重 热针触探 手感 煤玉 1.66 2─4 燃烧煤的气味 温 玻璃 1.44-1.70 2.5 ── 凉 黑耀岩 1.50 2.5 ── 凉 染色玛瑙 1.53-1.54 2.56 ── 凉 酚醛树脂 1.54 <2 辛辣气味 温 其他塑料 1.485 <2 辛辣气味 温 硬橡胶 ── <2 烧焦橡胶味 温 2、质量评价 煤玉的质量评价主要从颜色、光泽、质地、瑕疵、块度五个方面考虑。具体讲,颜色色越黑越好;光泽越明亮越好;质地越致密细腻越好;瑕疵越少越好;块度越大越好 8.7 古代玉器的鉴别与评价 8.7.1 真假鉴别 古代玉器的鉴别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牵涉到地质学、玉石学、工艺美术学、考古学、文献学和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讲,古代玉器的鉴别包括三方面内容:①玉材的鉴别;②年代的鉴别;③用途和背景的鉴别。其中玉材的鉴别相对比较容易的,可以运用前述各种玉材鉴别方法去鉴别。但应该注意,由于古玉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其颜色、透明度等物理特征也发生了变化,这会对玉材的鉴别产生很大影响,通常需要经过专业人士借助于专门仪器才能鉴别。古玉制作年代、背景和用途的鉴别难度很大,其原因很多,如①古玉断代除采用文物工作者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的归纳法和类比法外,尚无其它准确可靠的科学方法;②各代均有仿古玉,制用方法多样,有的制作技术还比较高明,仿伪品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鱼目混珠,极难分辨;③一些古玉器的制作早于文字发明的历史,其制作时到底是什么用途?代表了什么?一时很难有明确的答案;④许多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玉器,一些有记载而实物失传,如和氏璧,一些有实物而无记载等。这些情况给古玉的准确鉴别带来了困难,有的可能将永久成为难解之谜。 1、玉材的鉴别 对古代玉器玉质的鉴别的描述,古代典籍中少有记载,在近代的考古学论著中,偶有论述亦较为笼统,主要侧重于古玉器的形制、纹饰、制作工艺及时代风格方面的论述(朱蕴润,1992;昭明等,1993;张文广,1993;周树礼等,2000)。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古代玉器的鉴别无法使用常规测试方法进行准确鉴,至今为止,古玉器的鉴别尚缺乏科学的理论及相关方法和技术。 根据文献资料考证,我国古代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有蛇纹石玉、软玉、蓝田玉、独山玉、绿松石、水晶、玛瑙、砚石和翡翠等,不同时代的玉材使用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这些可帮助我们对古玉器的玉料进行鉴别。 (1)新石器时期:因原始交通不便,玉材多就地取材,具区域性特点,即不同文化区域出现的玉器所用玉料主要是产于当地的玉石和彩石。如红山文化所用料是被人们称为的“老岫玉”,这种材料实际上是一种含透闪石、蛇纹石和阳起石的玉石,所见玉器的颜色一种为天青色中微泛黄,一种近于暗绿色。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器所用玉料是用类似于长石类的彩石制成,玉器玉质细腻润滑,透明度很差,或泛青色,或泛黄色。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所用玉料大量是闪长石类的彩石。除沁色为鸡骨白外,其他颜色变化较大。 (2)夏商周时期:从出土的玉器看,所用玉材的质量有明显提高,新疆和田玉已较多进入中原。这一时期的玉器主要的玉材有:独山玉、岫岩玉、玛瑙、石英岩玉和少量的和田玉,也有阳起石玉和透闪石玉等。 (3)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玉器所用玉料多以新疆和田玉为主。此外还有两种玉料,一种是彩石,所制玉器质地细密,不透明,不温润,颜色暗淡而表面抛光较亮;另一种是岫玉,出土玉器常呈乳白色,微泛黄色,色泽暗淡。 (4)两汉时期:主要的玉材是新疆和田玉,并有蓝田玉、岫岩玉等。一般来看,大型玉璧多用水苍玉,灰绿色而有饭碜;廓外带有装饰的璧,多用青玉;饰玉、剑饰、玉含、翁仲则以白玉为多。汉代的青玉、白玉作品均有苍旧之色。 (5)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玉器的玉材主要以新疆和田玉为主,也有大量独山玉、玛瑙、岫玉制品出土和传世。 (6)明清时期:明代玉器的玉材主要以新疆和田玉为主,以白玉、青玉和碧玉为多。清代玉器除继续大量使用新疆玉外,翡翠开始大量使用,后期并逐渐取代新疆和田玉居统治地位。 古玉器鉴别专家傅大卣提出:鉴别古玉器时要“远看形,近看玉”。就是说,古玉鉴别要注意各时期玉器的用玉特点,这是鉴别古玉器时必须牢记的。 2、历代玉器的制作特点 历史玉器的制作特征主要指琢工和纹饰两个方面。由于各个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审美观和喜好的不同的等,导致不同时代玉器具有不同的加工技法、不同的琢型、不同的装饰纹等特征,它们成为我们鉴别古玉器最重要的依据。 (1)新石器时期:这一时期的玉器种类主要以璧、琮、斧、刀、戚、钺、璋、戈、圭、璜、玦、神人和鸟兽为主;造型以有孔玉器和平面玉器为多;穿孔多两面对穿而成,孔外部直径大,越往里直径越小,孔不甚圆,两面对穿时,有些对得不准,因而在孔中部交接处,有时会出现棱台,与机械穿孔的仿制品有极大不同。玉器纹饰主要有两种,一是纤细的细线纹,由于是手工刻成,因而刻纹不规整,转折处不方正,线与线间不平行;第二是粗阴线,线较浅,兽面和人面纹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刻成,较重视眼部的表现。 (2)商周时期:商代玉器的品种更多,造型也更复杂,主要的制作特征是:①钻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面钻孔,孔钻截面呈鸟眼型,另一种是两面钻孔,孔眼两端大,中部细,整体呈蜂腰状,许多商代玉器孔眼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②一些商代玉器的两边带有锯齿状的装饰。商周玉器经常有重环纹、环带纹、涡纹、兽面纹、凤鸟纹、鱼纹、连续方格纹和花瓣纹等;③礼器的周代占有显著的地位,其使用有严格。 (3)春秋战国时期:总的特征是礼器大量减少,佩饰大量增加,纹饰细碎而密满,多为退化了的兽面纹或隐起的勾云纹。纹饰整齐、对称,有各种谷纹、云雷纹、绳束纹和凸起的边、线、点、形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因此鉴别家评论战国玉器时常用“扎手”来形容握玉时的手感。 (4)汉代:汉代玉器制作的纹饰有几方面极富特点,一是用手工刻出阴刻细线,线条细若游丝,弯曲有度,构图极其准确,仍若断若续,鉴别家们称之为“跳刀”。这种纹饰在璧、玉人、佩饰玉和剑饰中大量出现;二是在玉兽、玉鸟身上饰有一种细阴刻短平行线,线端有一道纵向的弧线,或在羽端,腿弯处饰以放射形短阴刻线;三是所谓的“汉八刀”。 (5)唐宋时期:唐代玉器与汉代玉器风格完全不同,其雕琢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花、鸟、兽等纹饰及器物边缘有细密而较长的阴刻直线,给人一种雕琢如生的感觉;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三支骨朵云大量使用;还有就是在雕刻中常采用一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使玉器图案获得相当成功的立体效果。 宋代玉器数量和品种都非常多,出现了大量写实的花卉虫鸟、虎鹿山林和龙凤呈祥等图案。镂雕手法广泛使用,似是而非的仿古玉众多。 (6)明清时期:明清玉器选料精良,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图案寓意深刻,构图罗列散漫,不拘一格,达到了我国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高峰。 3、沁色、盘色和人工染色的鉴别 一块古玉,无论是“出土玉”,还是“传世玉”,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水土的侵蚀,必然会留下种种色质和印记,从而为鉴别古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玉被埋入土中后,由于长期受水和其他矿物质的作用,将发生质地和颜色的变化,鉴别家称这种现象为“沁色”。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了玉器久埋地下易发生钙化的现象,其严重者钙化透彻,通体呈灰白色。一般来说,钙化深透的玉器,其年代不会太晚。所以钙质及其他沁色被古玉鉴别人员当作鉴别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 《玉纪》中对古玉的沁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这些论述对古玉器研究的影响很大,其中的一些术语和认识仍被许多鉴别家所使用。《玉纪》说:“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矣”。这种论述认为玉埋泥土中越久,其变化就越大,这一点应该是正确的,但不加具体条件说“千年质似石膏……六千年烂为泥”则是一定正确或全面。古玉在土里的变化取决于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玉的质量等,当物理化学条件有利于发生化学变化时,玉的变化就大,不利于发生化学变化时,玉的变化就小。按照上述说法,世上应该不存在大于6000年的古玉器,但考古发掘则发现了更古老的玉器和石器,而且许多保存完好。 玉在土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是肯定的。《玉纪》则将玉颜色的变化归结于水银的沁入,从现在看来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来,玉的颜色变化可能主要归结于水溶液及其所含各种化学物质(如铁、锰、铜等)的侵蚀,正如地表岩石受风化发生颜色变化一样。当受铁侵染时,玉将变成红色或黄色,当受铜浸染时,玉将变成绿色。 不管怎样,古玉在土中颜色和玉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其变化程度除取决于物理化学条件外,也与年代有关。因而,沁色的情况可作为辨别古玉的重要依据,正如赵汝珍先生所说:“出土旧玉器,应以有土咬、土锈等各种斑痕为原则。无为,则定为伪。” 古代玉器表面的颜色随生坑玉与熟坑玉不同而不同。所谓生坑玉色是指玉器从土中挖出后,玉表面的本色,是一种土华之色;所谓熟坑玉是指玉出土后,又经人佩带,经手和皮肤盘摸后发生改变而表现出的颜色。古玉器鉴别家耿宝昌先生认为,盘熟一件玉器需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玉器盘熟后其表面颜色和原生沁色都会发生变化,即使古玉的生坑色暗淡而呆板,但经盘熟后,则似油浸,光亮,细腻。由于具有这样的变化,许多伪造古玉器者,直接仿制成盘色以掩人耳目,欺骗世人,但仿古玉与盘熟玉在光泽、手感和玉质上都会有明显的不同,见得多者是不难将它们分开来的。 为了仿制古玉的沁色,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染色的方法。《山海经》(卷一)中有如下记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日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蠖。有木焉,其状如谷而赤理,其汁如漆,其味如饴,食之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可以血玉。”这是由植物的汁液去染玉的最早记载。随着仿古玉制作的发展,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其特征与真古玉相比应有不同的差别。 出土古玉沁色非常丰富,具体与入土的时间、地点、受沁深浅程度不同等有密切的关系,主要的沁色有: (1)黄沁:是玉埋入地下,由于受土的侵蚀而产生的沁色。受土侵蚀较轻的称为“土沁”和“土锈”;受土侵蚀较重的称为“土浸”和“土斑”。一般入土时间长的古玉,其土锈、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为含沙性的土渗入玉的肌理,已与玉合而为一了。受土沁的古玉颜色有鸡油黄、桂花黄、秋葵黄、老酒黄、票子黄、蜜蜡黄、松香黄等。 (2)白沁:是玉在地下被钙化(有时也有磷的作用)而产生的沁色,这种沁色以白色调为主,因此称为白沁。强烈的钙化可使玉器全部钙化,通体呈灰白色,这种钙化的玉器代表其年代相当久远。白沁的颜色有鱼肚白、鸡骨白、象牙白、米点白和糙米白等。 (3)青沁:这种沁色一般认为是由于墓葬中服装上的靛蓝深入到玉的纹理所致。常见的青沁色有潭水苍、蟹壳青、竹叶青、虾子青、鼻涕青等。 (4)黑沁:一般认为是由于水银作用而产生的沁色,水银可能来自地下水,也可能是古人为保护墓主尸体而放置的水银,以黑色调为主。常见的黑沁有呈微黑微青的黑沁、黑漆沁、灰黑沁等。 (5)绿沁:一般认为是由于受铜的作用而产生的沁色。常见的绿沁有鹦哥绿、葱绿、松花绿、白果绿等。 (6)红沁:一般认为是由于铁作用而产生的沁色,因此也被称为铁沁;但也有人认为部分红沁是墓主人的血液浸入玉肌理所致,因此也称为血沁。常见的红沁色有玉石红、鸡血红、朱砂红、樱桃红、洒金红、枣皮红、孩子面、膏药红等。 (7)花沁:是古玉埋入地下受多种化学物质作用而产物的沁色,常在一块玉上呈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沁色,如蛤蟆皮、洒珠点、碎瓷纹、唐烂斑、金带围等。为了给花沁以吉祥寓意或形象的比喻,因此,行内有天玄地黄(两种色沁)、三元及第(三种色沁)、福禄寿喜(四种沁色)、五福呈祥(五种沁色)等俗称。 除出土玉外,传世玉也具有沁色特征,一般将传世玉的沁色称为“包浆”和“牛毛纹”等。传世玉由于经过人的长期把玩,久而久之,人体上的有机物质就会对玉产生作用,使玉的表面包有一层温润的油脂光泽,俗称“包浆”。同时,人的气血(有机物质)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深入玉的纹理,使玉的表面布满血丝,壮如牛毛,若隐若现,俗称“牛毛纹”。这些特征是我国鉴别传世玉的主要依据。 4、仿古玉的鉴别 鉴别仿古玉是古玉器鉴别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要求鉴别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专业技巧,更有赖于科学方法的提出。从目前的情况看,下列线索可供参考。 (1)仿残致沁与真古玉不同:仿古玉的沁色与真古玉的沁色不同见前述。古玉由于各种原因可能留下伤残痕迹,仿古玉中要通过各种人工方法,如敲击、焙烧后在水中急剧冷却、沙磋毛道等进行人工致残,仔细观察,人工致残和天然致残有显著的差别,例真古玉的毛道杂乱无规律,因各条毛道非一天造成,而人工毛道分布较有规律且线条分明,清晰且新。 (2)纹饰和加工手法一定存在差别:古玉的许多品种是由手工加工而成,因而其线条往往不规则,有毛刺,孔洞为对穿等,与仿古玉的机器加工将有显著的不同。另外,对许多玉器来说,仿制者只见于书上记载,或到博物馆中走马观花地看过,并不了解其纹饰的具体特征的含义,因而仿造只能仿其外形,其纹饰特征、表现内容等方面将会有差错。例如一件良渚玉琮的纹饰--人兽复合纹,本该是上人面饰,下兽面饰,但仿古玉者多将此颠倒,真假一眼可辨。 (3)尺度不合适:古玉大多有深刻的内涵。古人制玉有定制,不仅形状一定,而且尺寸也有规定,而仿古玉者大多只仿其形,不按严格的尺寸,遇到这种情况,必为伪者。 (4)色泽和质地:前面谈到,古玉在土中由于受温度、压力以及各种有机、无机物的影响,而将发生质地和颜色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仿古玉虽然通过精心仿制,但色泽和质地的变化总是不同的。只要多加比较,就会发现有明显的差别。 8.7.2 评价 1、古玉器评价的特殊性 古玉器的评价,并非决取于所用玉材和种属和质量。它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玉的价值与古玉的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玉器,其历史文化价值远高于其经济价值,因此,决定其价值的并不是古玉玉材和种类和质量,而是该古玉器的制造的年代及与此相关联的历史事件。许多古代帝王、王公、贵族使用过玉器,或与重要历史事件相关联的玉器,其价值都会非常高或者成为“无价之宝”,我国历史上的“和氏璧”就属于这类古玉器。 (2)在古玉器中含有巨大的软价值。许多古玉器从一开始就是为达官贵人或富豪名流而制作,制作者也往往是技术高超的工匠,或由专门的制玉机构制作,因此,在这些古玉器中,包含着丰富的时代与传统文化信息,使得这些古玉器的价值非同凡响,难以与现代玉器市场的价格进行对比。 (3)古玉市场非常独特,其供求关系很难与现代玉器市场相比较,除了“物以稀为贵”的共同点外,由于古玉器数量非常稀少,估价者很难找到恰当的参照物来参考,因此其价值除自身质量、历史价值外,还取决于需求方的喜好,“黄金有价,玉无价”,用于比喻古玉器价格更为恰当。 (4)古玉器的用材与今天玉器的用材存在着重大差别,由于受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古玉器的用材往往是就地取材,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器的这种特征十分明显。当时玉器所用玉材,用今天的玉石评价标准评价,其材料价值不一定很高。如果以今天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这些古玉器的价值,就会产生很大误差。 2、影响古玉器价值的主要因素 从古玉器的特殊性看,古玉器评价不能用现代玉器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数量、玉材种属和质量、大小等。 (1)历史价值:包含时代、文化背景、用途、古玉器的使用者、与重要历史事件的联系等方面。史前古玉只有部族首领和巫师才能使用玉,可称为“巫玉”;夏、商、周三代玉器一般只有皇族才能使用玉,可称为“皇玉”,制作精良,规范,一般价值较高。古玉中的佩用器主要是带在古人身上用来显示其身份,玉料和雕工较佳,价值较高;礼器一般稍次,价值也次之;陪葬品最差(不包括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玉器),价值最低。 (2)艺术价值和完整性:艺术价值主要指玉器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越高,价值越高。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往往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或自然浸蚀,从而破坏玉器的完整性。遭损损坏的程度越低,古玉器的价值越高。 (3)数量:“物以稀为贵”。古玉器现存数量越少,价值越高。 (4)玉材和种属和质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玉材的种属越珍贵(和田玉和翡翠等),价值越高;玉的质量越高,价值越高。 (5)大小:古玉器中,越是重要的玉器,体积越大,使用者的地位越高,玉器的尺过越大。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价值越高。 古玉器自古以来倍受青睐。曾几何时,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中女的满头珠玉,男的腰缠累累,叮叮当当。居以玉为消遣之品,行以玉表示富厚之征,朋友相见则以所得之玉相夸示,集会谈话必以玉为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中国古玉器越来越受世人喜好,价值越来越高。但古玉评价十分困难,除历史久远、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造型及工艺水平、自身的玉料质量等因素外,其他有相关因素还很多,每个因素均可能引起价格的巨大变动。古玉器评价者只有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学到真正本领。 PAGE 212
/
本文档为【宝石(玉为主)大全玉石的鉴定与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