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说明

2018-09-05 39页 doc 410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3429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说明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建设标准说明 1.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划分说明 2.建设目标与项目建设条件 3.一些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1 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划分说明 1.1目的 目前正在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布广泛、内容复杂,涉及千差万别的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其工程内容涉及土地平整和田块建设工程、农田灌排水工程、农田道路工程、农田生态防护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工程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存在着客观地域性差异,所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和建设标准亦存在着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地域内部的相似性。同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说明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建设标准说明 1.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划分说明 2.建设目标与项目建设条件 3.一些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1 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划分说明 1.1目的 目前正在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布广泛、内容复杂,涉及千差万别的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其工程内容涉及土地平整和田块建设工程、农田灌排水工程、农田道路工程、农田生态防护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工程类型。 由于自然条件存在着客观地域性差异,所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组合和建设标准亦存在着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地域内部的相似性。同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不同于某些单一的工程,它是一个覆盖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为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这一特点,便于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的分区、分类管理,特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 工程类型区划分的目的就是解决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问。不同类型区之间,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和标准是有较明显差别的;在同一类型区里面,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和标准、工程组合具有相似性。划分类型区就是要总结出这种差异性和相似性,它关系到判断一个土地整理项目所选择的项目工程内容与布局是否合理、所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否切合实际的问题。 1.2 类型区划分的基础条件 1.2.1 地貌条件分析 河南是一个低山丘陵和平原分异明显,面积大致对半的省份。西部的太行山、崤山、嵩山、熊耳山、外方山与伏牛山等山峰,海拔近1500米以上;东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高程不足200米,向东倾斜,是我国第三级地貌台阶的后部;西部中山与东部平原之间的低山丘陵,则构成这两级地貌台阶之间的过渡边坡,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南部边境桐柏-大别山低山丘陵,系我国东部平原中的一个横向突起,成为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它的西端与伏牛山之间是南阳盆地,属第一级台阶的一部分。主要河流黄河、淮河等及其支流亦由西部、中部向东部、东南方向流动。 西部山区由于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在500-1000米以上;东部为广阔坦荡的大平原,总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省内最高点豫西的老鸦岔峰(灵宝市域内)达2413.8米,最低点豫东南三河尖海拔只有28米,高差达2385.8米。河南地貌深受地区构造的控制,表现为不同的构造体系和构造形态,制约着山脉、水系的分布格局及地貌形态。 1.2.2气候条件分析 日照时数较多,太阳辐射较强 河南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000-2600小时,分布趋势是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地。黄河以北全年日照大部都在2400-2600小时,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其余地区在2000-24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各地多为45%-55%。 从实际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看,夏季最多,7月平均日照时数为210-24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55%;春季次之,4月日照时数在160-2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0%-55%;秋季居三,10月各地日照时数160-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60%;冬季最少,1月日照数为130-180小时,日照百分率45%-55%。 日照决定了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多少,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温度、湿度等情况,河南绝大部分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13-122千卡/平方厘米之间,高于江南各地,但低于青藏高原及西北等地区,境内太阳辐射的分布趋势与日照分布情况相似。 冬冷夏热,生长季较长 河南省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地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1℃之间,淮河以南较暖,一月均温1℃~2℃;豫北边缘则为-2℃。年绝对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大部分地区在-10℃~-14℃之间。极端最低温度不少地区在-20℃以下,永城为-23.4℃对越冬作物有一定妨碍,特别是对亚热带木本植物越冬有较大威胁,常造成茶园的大面积冻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28℃,豫西山地较低为25℃,不少地区极端气温在40℃以上,但出现机率小,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易造成热害。 ≥10℃积温大部分地区为4500℃~5000℃,南阳盆地的淅川高达5000℃以上,卢氏、栾川一带在4000℃以下;≥10℃积温日数绝大部分地区都在125-240天,豫东平原和豫西山地为220天左右,南阳盆地和淮南可达240天;无霜期多在190-230天之间,沙颍河以南地区和南阳盆地在220天以上,焦作、孟津、巩义、平顶山等地亦在230天以上,其他地区多在210天左右。 2.1.4.3降水较多,年际变化大,地区和时间过于集中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600~1300毫米之间,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淮河干流走向一致。在淮河以南地区多在1000~1300毫米,其中大别山深山区,约在1300毫米以上,为全省雨量最多地区。800毫米降水量线自西向东大致沿河南省中部穿过,此线以南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其中淮北平原和南阳盆地为800-900毫米;此线以北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其中黄河沿岸地区为700毫米,向北向西降至600毫米; 在全国来看,河南省年降水量较不稳定,年降水量相对变率较大,多在20%~25%之间,总的分布趋势是春季占14%,夏季占58%,秋季占23%,冬季占5%。多数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光、热、水同季,利于作物生长 夏半年(4~9月)集中了全年日照时数和太阳年总辐射的64%,年降水的80%~90%。日照、降水与植物生长同期,气温也最高,对于作物生长非常有利,冬半年大部分地区光照弱、气温低,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干湿分异明显 以干燥度K为主要参考指标,河南省气候区划把K<0.6区域定为半干旱地带,把K=0.7~1.0区域定为半湿润地带,把K>1.0区域定为湿润地带。(见河南省热量带和干湿区图)。 图2.1 河南省热量带和干湿区图 1.2. 3水资源条件分析 河南是一个河流众多,有一定径流资源的省份,尤以豫南地区降水丰沛,河流水量丰富。 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嵩山以东、桐柏山和大别山以北地区为淮河水系,其流域面积占全省的52.8%;黄河以北为海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省的9.2%;伏牛山以南,桐柏山以西为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6.3%,伏牛山以北,嵩山以西为黄河水系,其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1.7%;全省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2条,河网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4千米,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460多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条。全省平均年径流深197.6毫米,径流深分布基本上与降水量分布一致,平均径流模数6.266升/秒·平方千米。地表径流总量约为33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1.3%,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19.76万方,为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的68.57%。径流在省内的分布与降水分布大体一致,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山区多于平原。 流域水资源量 在计算水资源总量时,从水循环的观点出发,考虑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单向或双向转化关系,它们处在同一个循环之中,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构成了水资源的完整体系。这次分析改进了过去采用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分别计算而最后简单相加,导致水量重复计算、成果偏大、不能正确反映水资源总量的做法,而是相加后分别扣除计算的重复量。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05亿立方米,重复量104亿立方米,详见表2.1。 表2.1 河南省水资源总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 淮河 黄河 海河 长江 全省 地表水 178.5 47.4 20.0 66.9 312.8 地下水 121.5 34.1 21.6 27.5 204.7 重复量 49.5 21.6 9.07 23.6 103.8 总资源 250.5 59.9 32.5 70.8 413.7 地下水开采情况 河南省地下水开采量为136.45×108 m3,占总供水量的60.1%,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按流域分区统计,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供水量分别为41.99×108 m3、53.29×108 m3、107.49×108 m3、24.20×108 m3,分别占全省总供水量的18.5%、23.5%、47.4%、10.6%。分区统计,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市以地下水源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的70%以上,周口市最高达94%。 在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以开采中深层地下水为主。 根据全省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参照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情况,全省平原区地下水共划定10个超采区。① 安阳—鹤壁—濮阳特大型超采区,总面积7731km2,为全省最大的超采区。② 温县—孟州大型超采区,总面积1221km2。③ 商丘超采区,总面积860 km2。④ 许昌超采区,总面积545 km2。⑤ 新乡北站超采区,总面积294 km2。⑥ 新乡小冀超采区,总面积121 km2。⑦ 杞县—通许超采区,总面积406km2。⑧ 长葛超采区,总面积209 km2。⑨ 舞钢超采区,总面积216 km2。⑩ 新野超采区,总面积85 km2。 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位埋深逐年加大。 1.2. 4 土壤条件分析 河南受暖温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了地带性的褐土(暖温带)和黄棕壤(北亚热带)。但各地气候、植被、地形、成土母质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别,使得土壤类型亦很繁多。大的土类有九个,亚类28个,近一百多个土属。 1.2. 5 河南省在全国自然区划中的归属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生物气候基本特征的差异等,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河南属其中的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按温度带划分为9个自然带,河南属其中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再根据干湿状况和大地形单元划分出若干个自然区。 自然带的划分以日均温≥10℃持续期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暖温带的积温值是3000-4500℃,北亚热带的积温值一般是4500-5000℃,河南淮河以北地区的≥10℃积温值是4000-5000℃,属于暖温带,形成了河南北部落叶林-棕壤、褐土景观,显示了暖温带特色;淮河以南≥10℃积温值是4900℃以上,属于北亚热带,形成了常绿、落叶阔叶林-黄棕壤景观,显示了北亚热带的特征。 1.3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工程基础设施现状 1.3.1水利设施 50年来,河南水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按规划初步建成了除害与兴利相结合,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上达到了“小雨小旱”保丰收,“大旱大涝”仍有较好的收成。连续4年粮食增产,水利灌溉工程功不可没。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495.584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3%。灌溉工程大致分三种类型: 第一,自流灌区。全省已开发0.067万hm2(万亩)以上的自流灌区238处,总有效灌溉面积131.31万hm2。其中设计灌溉面积大于2.0万hm2(30万亩)的大型灌区30处,总有效灌溉面积88.89万hm2,占67.7%。大型灌区以水库供水为主的有南湾、石山口、泼河、鲇鱼山、梅山、薄山、板桥、宿鸭湖、鸭河口、引丹、昭平台、白龟山、白沙、陆浑、窄口、群库、漳南等17处;引黄灌区有人民、武嘉、赵口、三义寨、柳园口、韩董庄、祥符朱、大功、渠村、南小堤等10处,其他从河道引水的有红旗渠、跃进渠、引沁渠等3处。0.67万~2.0万hm2的中型灌区36处,有效灌溉面积23.48万hm2,其中水库灌区6处,引黄灌区16处,其他引河灌区14处。0.067万~0.67万hm2的小型灌区176处,有效灌溉面积18.94万hm2,其中水库灌区101处,引河灌区75处。 第二,井灌区。全省已打井106.87万眼(其中配套井96.73万眼),总装机容量711.16万kW,总有效灌溉面积311.07万hm2(含井渠复灌面积)。 第三,提灌站灌区。全省已建成固定提灌站11883处,总装机容量53.93万kW,流动站总装机容量42.67万kW,合计有效灌溉面积43.76万hm2。     全省初步建成节水灌溉面积80.50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7.8%。其中喷、滴灌4.56万hm2,装机11136台(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0.50万hm2,管道总长3600万m,其他节水灌溉面积35.44万hm2。 1.3.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871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农村用电量223、4亿千瓦小时,增长18、3%;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168万亩、11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6平方公里,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农村公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至2007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21、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累计解决了777、9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坚持集中资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投入12亿元推动80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任务,7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灌排设施、道路骨架…… 1.4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 1.4.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特点 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特点 根据各地土地整理的实践特点,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可概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即通过迁村并点,逐步使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镇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集中;通过归并零星地块,使农田逐步向规模经营集中。二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土地整理。三是以对小流域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山区土地整理。四是结合农民住宅建设,迁村并点、退宅还耕,通过实施村镇规划增加耕地面积的村庄土地整理。五是通过控制城市外延式扩展,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实施城市土地整理和盘整闲置土地的闲置土地整理。六是通过对工矿生产建设形成的废弃土地进行复垦整治,增加农用地或建设用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矿区土地整理。七是灾后土地整理,即结合灾后重建对水毁农田抢整、兴修水利和移民建镇对移民后旧宅基退宅还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特点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工程等级低、综合性、地区差别大、外部效益显著等特点。 1.工程等级低 土地开发整理的单项工程建设规模小,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规模多数属于小型灌区,很少涉及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只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其工程一般在V等5级以下。 2.综合性强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是属于区域性土地治理工程,综合性强,是一个多目标建设的土地生态系统,既有土地平整工程,又有灌溉与排水配套工程,还有农村道路,农田防护工程等,是一项改变生产条件的综合性工程,各项工程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是一个整体,发挥综合的作用。 3.地区差异大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多,工程类型分布差别很大,如北方地区地形较平,修建条田和方田较多,农田水利工程以地表水灌溉或井水灌溉为主,南方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坡改梯工程较多,农田水利工程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因此工程类型差异很大。 4.外部效益显著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工程的外部效益比较显著。 5.具有规划功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统一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主要途经。因此,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实施阶段,具有很强的规划功能。 1.4.2工程类型区的概念 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区是指区域或地域。类型区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在空间上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或地域,是类型和区域的结合体。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定义与一般的行政区、地貌类型区或者是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分区均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集成了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与技术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的特殊区域,它是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组合特征的单元。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目标、工程内容、工程组合地域特征相似性原则,划定的体现土地开发整理地域差异和工程组合特征的单元。它综合考虑影响工程修建的自然与地理条件、经济与行政等社会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因素等,对涉及工程系统的各种内外机制和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进行空间分割。 传统区划(分区)的,是以地域特征的地理分布为基础,将单一要素或是具有共性的多项要素的组合为单元,划分出有固定分布范围,有清晰的地理边界,由特定的界线,如行政界线,其他的自然要素方面的温度、雨量、高程等值线,分水岭界线等,构成彼此互不交替、互不重叠,相互衔接的封闭区域。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虽然其建设目标和内容,也明显地受地域条件的制约,但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工程建设项目,单纯宏观上区域定性的深度是不满足项目立项选择、项目评估、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在微观上提供区域性的类型要素如微地貌特征,区域地质条件,水源类型等为项目立项的前期工作、项目实施等环节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撑,包括化的方法和标准,重要技术参数的筛选。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从区域的整体观念出发,把特定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不同层次、各具特点的功能单元,其实质是对区域生态、经济、技术因素在空间状态的分类。 1.4.3工程类型区的特点 1.复合性特征 工程类型分区即工程类型区,它是以单项工程内容为集合体的一种分区成果,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划分和类型划分各成独立系统的做法。采用地域特征和类型参数两方面要素结合的“类型区”新概念,较为合理地解决了两个独立系统——地域分布和类型特征表述及衔接方面的一些难度,如相互脱节,难以重合,以致出现交叉、重复、遗漏等问题。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是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多目标、多内容、多效益的综合工程项目。由于是多项建设内容的集合体,因此针对不同项目区,其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组合模式均是不相同的。相似或相同的工程组合内容是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基础。 2.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特征 工程类型分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划分所依据的地域或类型特征,包括地质基础、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条件,体现了其地域的综合性。同时又是以影响该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内容、工程组合与工程模式等的关键因素为依据,即工程类型区就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工程类型的组合。 “工程类型”分区是按照“工程建设属性”进行区域划分的过程。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因素是多层次的,一般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等。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来讲,影响因素还包括土壤、作物种植、社会经济条件等。 3.层次性特征 不同层次的类型区其体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高层次的类型区划分着重体现区域差异。关键的地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种植制度等,侧重于确定项目土地整理的方向和目标;低层次的类型区则侧重于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类型要素,如末级地貌单元,第四纪地质与成土母质,土体构型与土壤理化性状,水源条件与灌排方式等。上述两个层次的划分并非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实际上高层次的类型区是每一个土地整理项目的典型区域特征的界定和地理要素定位,低层次类型区则服务于特定区域特征条件下项目目标和建设内容的确定。所以低层次的类型区也可以直接用工程模式来命名。 4.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特征 行政边界虽然与自然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与形成的历史有重要关系,不仅一个省域会分属不同的类型区,就是一个县或乡、甚至一个村也可能分属不同的类型区。一个县涉及半个平原、半个丘陵山区的比比皆是。因此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必须打破行政区域边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不同层次类型区的划分要涵盖相应行政区划单元(省、地、县)的全部土地整理项目。任何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不仅要在类型区框架内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每个类型区内的土地整理项目都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满足土地整理项目按行政单元进行管理的全部需要,包括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检查验收,以致基础数据汇总统计等。 1.4.4工程类型区划分的原则 1.自然条件相似性原则。自然条件是土地潜力发挥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土地的开发利用特点,影响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条件及实施效益。因此,工程类型区内地形地貌、土壤、光温、降水、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要求基本相似,以确保工程措施在类型区内具有统一性和针对性。 2.主要限制因素相似性原则。限制因素是指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甚至制约作用的因素,具体包括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自然条件、水利设施以及人为污染等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目的旨在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减弱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此,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应遵循区内限制因素基本相似的原则,从而确保工程模式和工程措施具有针对性。 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相似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应在充分研究区域特性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内容、工程实施条件以及工程目标,明确不同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容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从而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设计的统一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1.4.5工程类型区划分的主要指标与命名规则 1.一级类型区划分的主要指标及含义 一级类型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气候湿润指标和地貌形态类型。 气候湿润指标---干燥度 干燥度是衡量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又称干燥指数。地面失水(如蒸发)与供水的比值。比值K越大,表示气候越干燥;比值K越小,气候越湿润。 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该地的水分收入状况,蒸发量反映水分支出状况,某地是湿润还是干旱,取决于该地蒸发量E与降水量P的对比关系。 河南省气候区划把K<0.7区域定为半干旱地带,把K=0.7~1.0区域定为半湿润地带,把K>1.0区域定为湿润地带。 地貌形态类型 根据一定原则对地表起伏形态划分的类型,,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成因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地貌形态类型 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 河南的地貌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西部的太行山、崤山、熊耳山、嵩山、外方山及伏牛山等属于第二级地貌台阶,东部的平原、南阳盆地及其以东的山地丘陵,则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河南地势的总趋势为,西部海拔高而起伏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从西到东依次由中山到低山,再从丘陵过渡到平原。正是这样的地势,使河南境内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其二,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齐全。河南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境内不仅有绵延高峻的山地,也有坦荡无垠的平原,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为河南农林牧和工矿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河南地貌区划把全省分为黄淮海平原类型区、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和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2.类型区命名规则 一级类型区:代表性地域名称+地形地貌(或其他主要地域特征)名称+类型区。 二级类型区(模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组合特征(一、二个)+模式。 1.4.6 工程类型区划分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性为基础,按照全省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 类型区划分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分层划分的方法,在收集整理宏观资料基础上通过由上而下的演绎和由下而上的归纳,最后形成全省的类型区框架体系。 为了保证类型区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工程模式的相似性,采用两级区划的模式进行工程类型区的划分。首先根据全省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采用图层叠加的方法,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一级类型区。一级类型区基本保证了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农业耕作制度在类型区内的相似性。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及措施特性因区域地貌、水系分布、土壤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一级类型区仅从宏观角度上进行了空间区域的划分,还不能准确描述类型区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特性及工程模式类型。因此,为了进一步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性,根据每个一级类型区内的土壤、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区内差异,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特性,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内土壤特性、地貌特征、工程模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1.4.7一级工程类型区划分 以河南省最新各种资料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和某些特定的区域界线,用区域要素与类型特征结合类型区的概念来确定本省分区类型。每个类型区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不是一个由某个特定边界划分的封闭区域,只是某个特定类型地理位置的界定。一级类型区基本按国土资源部统一的一级分区类型进行分区,按照自然条件相似性原则,依据气候干湿度和大地貌形态的相似性,以及农业发展方向的大体相似性,最终将全省划分为3个一级类型区,即黄淮海平原类型区、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和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见附表1和图4.1。 图4.1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一级工程类型区图 1.黄淮海平原类型区 指淮河以北广大的东部平原地区,本区地貌类型以山前倾斜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淮河冲积湖积平原为主。海拔高度一般在40~200m,该区年均气温14.0℃,年均降水量600~950mm;年均蒸发量约1500~2300mm。土壤主要为褐土和潮土,其次为砂姜黑土和风沙土等。全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为河南省乃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2.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和西北部,其北部是山西高原上升和华北平原下降的边缘,该区西与陕西、山西接壤,西南部与湖北相邻。区内主要有太行山、小秦岭、崤山、外方山、伏牛山和嵩山,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2000m,部分山峰海拔高度超过2000m,该区域是秦岭山脉西部的延伸。主要山脉分支之间有相对独立的水系分布,山脉与水系相间排列,较大河流与一些山间盆地相连。该区年均气温13.0℃,年均降水量500~1000mm;年均蒸发量约1600~2200mm。日照时数1495~2217小时,太阳辐射量108.83~120.186千卡/cm2。区域内山地、丘陵、盆地均有,特殊地貌类型有黄土地貌和岩溶地貌。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红粘土、黄棕壤、黄褐土、砂姜黑土。该区北部为豫西洛阳-三门峡一线的黄土丘陵和豫北的山地丘陵;中部以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等较大的山脉组成的豫西山地;南部为南阳盆地。 3.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该区位于淮河以南地区,属于大别山北坡,南部与湖北省相邻。区域范围包括南阳市的桐柏县和信阳市的淮河以南的区域。全区地处北亚热带,有明显的过渡特点。区域地貌总的趋势是自西向东倾斜,自桐柏大别山山脉主脊向北地势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过渡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该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时数1990~2173小时,年均气温15.3℃,相对湿度75~80%,无霜期217~228天,年太阳辐射总量112.7~121.7千卡/cm2,全年平均降水天数102~129天,降水量在900~1300mm,降水量年变率在14~20%。年蒸发量1355~1500mm,区域水资源充足。全区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土壤类型有黄褐土、棕壤、紫色土、红粘土、石质土、粗骨土、潮土、水稻土等,区域内以水稻土分布最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北亚热带的显著特征。 1.4.8二级类型区(模式)划分 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的概念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简称模式)是为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目标而确立的各项工程的组合方案。 2.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构建方法 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二级类型区的自然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根据不同类型工程的建设方式、建设特点以及对土地利用的改良方向和优化效果,归纳总结全省范围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的类型,从田块形式、水源类型、灌溉方式、排水方式、路面特征、防护林类型等方面明确不同模式的工程组合形式。划分结果见附表2。 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特征 按照各项工程的内容和作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可以分为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四大工程。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容和工程类型。根据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实施目的,分别选取田块形式、蓄引水方式、灌溉方式、渠道特征、排水方式、路面材质、防护林类型表征工程组合特征,平原地区突出灌溉水源和灌溉方式特征,山地丘陵地区突出地形特征。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与工程组合特征汇总见附表3。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太行山前倾斜平原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属太行山向平原过渡区域,西接豫西北太行山地丘陵区,东界为卫河和古阳堤。该区年均气温13.5℃,年均降水量为600~650毫米,干旱指数为2.0。土壤以褐土为主,潮褐土次之。由于位于山前洪积扇部位,地下水丰富。部分可以利用山区蓄水。因此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宜用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开发荒山、荒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应着重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进行灌溉、排水、土地平整、农田防护、配肥地力、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水源为地表蓄水(上游水库等)和地下水;灌溉方式为地表水自流灌溉、提水灌溉和井灌相结合;输水方式为低压管道、明渠、塑胶软管等;排水以自排为主;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泥结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压实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农田防护林。 引黄补源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东北部低洼平原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黄河大冲积扇的北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平均坡度1/4000左右,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西北侧为故背河洼地,东南侧是故黄河滩地,属较为完整的黄河故道带。该区年均气温13.5℃,年均降水量为600~650毫米,干旱指数为2.0.地貌类型主要有扇形洼地、低平地、古黄河高滩地等,高程降至45米,地下水大部分属中等富水区。土壤主要为潮土,其次为风沙土、盐碱土等。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部分地方形成漏斗区。 旱涝、盐碱、风沙,水源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本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应把完善水利设施,扩大水浇地面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土地效益作为重点。可引用黄河水、雨水回灌补充地下水,防旱与排涝并举、井灌渠灌结合,合理利用地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同时,加强林网建设,进行防风固沙,保持农田林网生态完整性;增施有机肥料,改造风沙、盐碱地;低洼地区要控制地下水位,预防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积极复垦废弃油井、废场地,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以地下水或引黄水为水源;灌溉方式为井灌与提水灌溉相结合;输水方式为低压管道、明渠、塑胶软管等;排水采用自排与抽排结合排水方式;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二级间道为泥结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压实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农田防护林。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东部平原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位于黄河以南,沙颍河以北,系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南翼。该区属年均气温14~15℃,年均降水量为650~80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41.9-2529.9小时,干旱指数为1.5左右,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泛滥流经本区,造成地貌类型比较复杂,主要有黄河故道、黄泛丘陵沙碱洼地、扇缘洼地、低平洼地以及黄河浸润地等,地势比较平坦。水文地质条件是:西部为强富水区,东部为中等富水区、地下水位较浅。土壤主要为潮土,其次为风沙土、盐碱土等。区域内砂土、风沙土漏水漏肥,致使土地的生产力低,土壤沙化敏感,部分区域有盐碱化土壤,土地较为瘠薄。因此,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宜用地下水井灌灌溉模式。排涝与防旱并举,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区域,通过打井灌溉、衬砌渠道、沟河疏浚等措施增加土壤粘性,减少灌水渗漏,提高灌溉效率;通过平整土地、道路工程建设、林网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灌溉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引黄灌淤为辅;灌溉方式以井灌为主、渠灌为辅;输水方式为低压管道、明渠、塑胶软管;排水方式以自排为主;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泥结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压实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农田防护林。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淮河以北平原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位于沙颍河以南,伏牛山以东,淮河以北,主要是淮河及其支流泛滥冲积和湖积而形成的低缓平原。该区年均气温14~15℃,年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干旱指数为1.0~1.5。其地貌类型主要有河间微倾斜平地、低平地和洼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由100米降至30米。地下水由北部的强富水区变至淮河泛流带的弱富水区。土壤主要为砂姜黑土、黄褐土和灰潮土等。区域内限制因素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多暴雨、水流缓慢、涝灾频繁;土壤质地粘重、结构不良等。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应采用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充分利用本区较好的地表水资源,增修骨干干、支排灌工程,完善田间斗、农排灌系统;以排水为主、疏浚河道,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行灌排分流,畅通排水,修建水闸,有效控制灌水和排水,在部分低洼地段可以改旱作为水作;根据土壤中障碍层分布情况,通过深耕、混层犁混拌、浅翻深松、增施有机肥等耕作措施来改良培肥土壤。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形式以条田为主或格田;灌溉用水以过境水和地表蓄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灌溉方式以提灌、井灌、自流灌溉相结合;输水方式为低压管道、明渠、塑胶软管;排水方式采用自排与抽排结合;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泥结石路面,生产路为素土压实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农田防护林。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地区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地形为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垂直分异明显,气温较低,不利于农业生产,属河南省耕作制度中唯一的“二年三熟”地区;浅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区域内气温低、气候干旱、交通不便、水土流失是主要限制性因素。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宜采用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在缓坡地段修筑梯田,水利工程以蓄为主,布设截水沟,排水沟,引水渠,蓄水池,拦截地表径流,形成完整的坡面灌排体系;土地开发整理要结合小流域治理,合理确定灌溉用水方案,“引水、蓄水、截水、提水”相结合,采取节水措施,降低灌溉成本,大力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整治丘陵坡耕地,适度耕地后备资源。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梯田形式为主;以蓄水池或水库蓄水为水源;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与提水灌溉相结合;排水采用自排方式;输水为明渠;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砂石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水土保持林。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中的山间河谷盆地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域包括南阳盆地以及豫西山地丘陵中的山间河谷盆地。南阳盆地由边缘向中心和缓倾斜,地势具有明显的环状和梯级状特征。盆地外围环抱着低山丘陵,边缘分布有波状起伏的岗地和岗间凹地,盆地中南部为地势低平的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该区属长江流域,年均气温为15℃,年均降水量约为800~900毫米,干旱指数为1.0~1.5。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垄岗高地和盆地倾斜平原。水文地质条件是:盆地中部大部分为强富水区,山丘区大部分为中、弱富水区。土壤以黄褐土和砂姜黑土为主。全区限制因素表现在降水多暴雨、洪涝灾害频繁,盆地周边丘陵岗地水土流失严重,盆地中央地势低缓,排水不畅通,土壤粘重、瘠薄上浸。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应以引水灌溉为主,配套或新修堤防、塘堰、渠系、泵站等引水和蓄水工程。平整土地,完善配套或新修水利灌溉设施。改良土壤,进行有效的排涝治浸,改造低洼易涝地和“上浸地”。 豫西山地丘陵中的山间河谷盆地要以新修或完善配套塘堰、引水工程、泵站、机井、田间道路、土地平整等工程为主。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条田形式为主;水源以地表水(包括过境水和水库蓄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提水灌溉和井灌相结合;排水方式以自排为主;输水方式为低压管道、明渠、塑胶软管;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砂石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特征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主要是针对河南西部黄土丘陵地区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的特征组合。该区位于京广线以西,黄河以南,伏牛山主脊以北的广大山地丘陵区。年均气温14℃左右,年均降水量为600~800毫米,干旱指数为1.5~2.0。地形有黄土塬、黄土丘陵和黄土低山、黄土冲沟和黄土物质组成的黄土河谷平原等。一般海拔250~900米。由于流水切割,山体较破碎。黄土高原由西向东逐渐降到海拔200米左右。水文地质条件是山丘区大部分为弱富水区。土壤主要有褐土、红粘土。本区是河南省黄土集中分布区,地面沟豁纵横,区域限制性因素主要水资源短缺,区域地形破碎,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肥力低下,干旱现象突出,全区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本区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工程措施可采用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结合水源位置、地质条件,加强治坡工程布局,防治水土流失;水利工程以蓄为主,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蓄、引、提、挖相结合等方式开辟水源,灌水方式可采用蓄引提结合,提高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排水设施宜根据坡向、田块方向布局,保证排水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坡面的冲蚀;农田防护工程宜结合排水设施,合理修建排水沟,依地形栽种护坡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逐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复垦工矿废弃地和废弃的地坑院,增施有机肥料,提高耕地质量。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以梯田形式为主;以旱作农业为主,在有水源的地方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水源以蓄水池为主;灌溉方式根据地形特征选择自流灌溉、提水灌溉等;输水方式为明渠;排水采用自排方式;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砂石路面,生产路为土质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水土保持林。 江淮丘岗冲垄稻田工程模式特征 江淮丘岗冲垄稻田工程模式是针对豫南山地丘陵类型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模式。该区域降水丰富是主要特征, 年均降水量为1000~1400毫米,干旱指数为0.75左右。 南部山地丘陵水资源丰富,除塘、堰、坝水面外,主要大中型水库也集中这里。但地形破碎、水土流失突出;目前山区的冲田一般没有专门的排灌系统,以田代渠,从上到下逐块过水,不仅限制了排灌的机动性,而且土肥流失严重,暴雨季节容易引起水冲砂压,冲毁禾苗。因为山泉水冷,冷浸田很多;同时还有烂泥田(久水田),土壤粘重。农田基本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造冲田的排灌系统,进行等高分带梯级调整,合并零星地块,扩大田块规摸,并与骨干灌排工程衔接配套,消灭串灌串排,实施独立排灌、各立门户;改造冷浸田和烂泥田;在坡地或旱地区修筑梯田,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水源,合理配置田间排灌工程。同时,进行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耕作培肥,采用半旱式耕作方式,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减轻山区洪水的危害。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形式为梯田或格田,以种植水稻为主;水源以地表水(包括水库、塘坝、河流)为主;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或提水灌溉相结合;渠道以明渠为主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方式;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砂石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水土保持林。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特征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是针对淮河以南的河谷平原而提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模式。该区域几条大河均发源于南部山地,自西南呈梳状排列向东北流去。河流沿岸为平畈和河谷滩地,河间为长条形垄岗,但起伏不大。北部边缘是淮河平原洼地,地形是波状起伏的洪积冲积平原,洼地分布广泛,涝灾是主要限制因素。垄岗之上水源缺乏,一般为旱地,单产水平较低;因此本区北部应选择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垄岗部位要深翻改土、平整土地、发展灌溉;沿淮平原洼地要加强排涝设施建设,加深加密排水沟道,内外水分治,排涝降渍,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旱改水”。 该模式的主要工程特征包括:田块形式为格田,以种植水稻为主;水源以地表水(包括水库、河流)为主;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或提水灌溉相结合;渠道以明渠为主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或抽排方式相结合;田间主道为混凝土路面,田间次道为碎石路面,生产路为砂石或素土压实路面;农田林网类型为水土保持林和护岸林。 1.5 工程布局 1.5.1 总体布局 依据工程类型区的特点和工程模式综合特征,以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合理安排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黄淮海平原类型区 豫西山地丘陵工程类型区 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1.5.2 分区布局 主要工程分区布局见表。 表 主要工程分区布局表 一级类型区 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 工 程 布 局 重 点 内 容 黄淮海平原类型区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以农田灌排水设施的更新完善为主,兼顾煤矿塌陷地、矿山挖损地、灾毁地的平整复垦,布置土地平整工程、引水蓄水、灌排水等工程。开发地下水,井灌渠灌相结合;硬化主要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 引黄补源地下水灌溉工程 模式 以抗旱为主,与排涝、风沙、盐碱地治理相结合,布置土地平整、农田灌排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等工程。引黄补源,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地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布置农田防护林网工程,防风固沙。 平原地下水灌溉 工程模式 以防旱为主,防旱排涝并举,布置平整土地、农田灌排水工程和道路工程建设等。农田灌溉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布置农田防护林网工程,防风固沙。 平原地表水灌溉 工程模式 充分利用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增修骨干灌溉(引水渠道)工程; 因地制宜实行灌排分流,畅通排水;在部分低洼地段可以改旱作为水作;土壤改良。 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豫西山地 丘陵灌溉 工程模式 选择土层深厚的缓坡,以梯田修筑工程为主,合理安排梯田修筑和防护、沟道治理、坡面小型蓄排、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水源以蓄为主,蓄、引、提、挖、截留相结合。 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发展旱作农业。 豫西河谷 盆地灌溉 工程模式 以配套或新修渠系、泵站等引水灌溉为主,完善配套灌排水利设施;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提水灌溉和井灌相结合。同时安排平整土地工程;实施有效的排涝治浸工程,改造低洼易涝地和“上浸地”。 坡改梯 水保旱作工程模式 修筑梯田,加强治坡工程布局;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发展旱作农业。有水源条件的地方,布置灌溉工程;水源工程以蓄为主,“蓄、引、提、挖”相结合;排水工程要与农田防护工程相结合,修建排水沟;依地形种植护坡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江淮丘岗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南部丘岗坡地或旱地修筑梯田,搞好土地平整和条田建设、加厚土层、修筑石埂或土埂梯田,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对于冷浸田和烂泥田,完善排水工程;同时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耕作培肥,采用半旱式耕作方式,发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北部平原洼地围绕排涝与抗旱设施建设,安排排水与灌溉设施工程;布置有效的排涝工程,改造低洼易涝地。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充分利用地表水;地表水不足的地方开采地下水。同时安排平整土地工程。 附表与附图: 附表1 河南省一级类型区划分表 国家一级类型区 B 华北平原类型区 C 北方山地丘陵类型区 G 南方山地丘陵类型区 省级一级类型区 黄淮海平原类型区 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划分的主要依据及指标 湿润 指标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地貌 形态 平原 山地丘陵 山地丘陵 附表2 河南省一级类型区与二级类型区对照表 省级一级类型区 黄淮海平原类型区 豫西山地丘陵类型区 豫南山地丘陵类型区 主体地域特征 地形平坦,土壤深厚,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少,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地形有一定起伏,气候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 主导限制因素 干旱缺水,旱涝频繁、盐碱、风沙、低洼易涝。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水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粘重 土壤粘重、冷浸田和烂泥田多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重点和方向 平整土地;发展引水蓄水工程,适度开发地下水,井灌渠灌结合,防旱与排涝并举。 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水利工程以蓄为主, 蓄、引、提、挖相结合等方式开辟水源 修筑梯田搞好土地平整;改造和建立冲田的专一排灌系统;改造冷浸田和烂泥田 省级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引黄补源灌溉工程模式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 江淮丘岗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组合方案 着重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进行灌溉、排水、土地平整、农田防护、配肥地力、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 完善水利设施,引黄补源,扩大水浇地面积。加强林网建设,改造风沙、盐碱地;低洼地区 预防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排涝与防旱并举,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区域,发展井灌;平整土地、完善田间道路工程和林网工程。 以排水为主、疏浚河道,增修骨干排灌工程,完善田间排灌系统 在部分低洼地段可以改旱作为水作改良培肥土壤。 整治丘陵坡耕地,在缓坡地段修筑梯田,大力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水利工程以蓄为主,形成完整的坡面灌排体系。 以引水灌溉为主,完善堤防、塘堰、渠系、泵站等引水和蓄水工程。平整土地,改良土壤, 改造低洼易涝地和“上浸地”。 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水利工程以蓄为主,采用蓄引提相结合;在缺少水源的地方发展旱作农业。 改造冲田的排灌系统, 合并零星地块,扩大田块规摸,并与骨干灌排工程衔接配套;改造冷浸田和烂泥田。 垄岗部位要深翻改土、平整土地、发展灌溉;沿淮平原洼地要加强排涝设施建设,排涝降渍,有条地方实行“旱改水”。 典型县级行政区 安阳县 、汤阴县、淇县、卫辉市、获嘉县、孟州、温县、武陟等 滑县、内黄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濮阳市域。 郑州市区以东,开封市域、商丘市区域、 周口市域沙颍河以北、 许昌市域东部。 沙颍河以南,淮河以北,包括沈丘县、项城市、商水县 驻马店市域中东部。 林州市、 卫辉市、焦作、济源市北部、西部三门峡市大部、洛阳市的西部和西南部,平顶山市的西部,南阳市的西北部。 典型县有洛宁县、宜阳县、 方城县、社旗县、唐河县、桐柏县北部、泌阳县、确山县西部 西部等。 巩义市 偃师、新安、孟津、 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陕县北部、灵宝北部。 桐柏县南部、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南部、光山县、固始县、商城县、新县、 罗山县、光山县、固始县北部、潢川县、息县和淮滨县淮河以南部分 附表3 河南省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特征表 国家二级类型区 B2冲积平原区 C1沙石山基岩侵蚀类型区 G1丘岗类型区 省级二级类型区(模式)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引黄补源地下水灌溉 工程模式 平原地下水灌溉 工程模式 平原地表水灌溉 工程模式 豫西山地 丘陵灌溉 工程模式 豫西河谷 盆地灌溉 工程模式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 模式 江淮丘岗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特 征 耕地利用方式 水浇地 水浇地 水浇地 水浇地 水浇地/旱地 水浇地/旱地 水浇地/旱地 水田 水田 田块形状 条田 条田 条田 条田 梯田 条田 梯田 梯田/格田 格田 农田灌溉方式 自流/井灌 井灌/提灌 井灌 自流/提灌 自流/提灌 自流/井灌 提灌/自流 自流/提灌 自流/提灌/井灌 水源类型 地表蓄水/地下水 引黄水/地下水 地下水 地表水 地表蓄水 地表水/地下水 地表蓄水 地表水/地表蓄水 地表水/地表蓄水 输水方式 明渠/地埋管/地面移动管 明渠/地埋管/地面移动管 明渠/地埋管/地面移动管 明渠/地埋管/地面移动管 明渠 明渠/地埋管/地面移动管 明渠 明渠 明渠 排水方式 自排 自排/抽排 自排/抽排 自排/抽排 自排 自排/抽排 自排 自排 自排/抽排 田间路 一级:混凝土;二级:泥结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泥结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泥结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泥结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碎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碎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泥结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碎石 一级:混凝土;二级:碎石 生产路 素土压实 素土压实 素土压实 素土压实 砂石 砂石 土质 砂石 砂石 农田防护类型 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 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护岸林 2 建设目标与项目建设条件 2.1 总体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农田基本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以上内容充分体现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质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生态建设。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 2.2 具体目标 2.2.1 净增耕地面积比例 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普通农田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率不低于3%。但不同阶段国家或地方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国家或地方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执行。 2.2.2 建设等级目标 本标准参照农用地分等中利用等别的评价方法进行确定。农用地利用等是在标准耕作制度控制下,以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为基础,用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水平进行修正,生成评价指数,并依据评价指数将耕地划分为不同等别。建设等级目标为工程实施后耕地最低应达到的等级。(具体见标准) 1.土地整理质量目标 土地整理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已有耕地,通过整理质量应高于原有耕地质量。 2.土地开发质量目标 土地开发质量目标等别为土地开发工程的总体控制目标,其中开发对象为沙地、草地、盐碱地等。 3.土地复垦质量目标 土地复垦质量目标等别为土地复垦工程的总体控制目标,其中复垦对象为工矿废弃地、煤矿塌陷地等。 4.土地等别 土地等别是指农用地分等的土地利用等别。 2.2.3 农田水利(水保)工程建设 根据河南省情况,影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为此,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中应把搞好农田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配置灌排系统,更新和改造老化设备,完善田间工程配套,提高农田抗御旱、涝、渍灾害及防治水土流失能力,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 2.2.4 完善田间道路系统 交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土地开发整理道路建设以田间道路为主,重点考虑项目区内生产、生活的方便程度和道路建设、维修的经济性。完善田间道路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系统:包括路网密度、道路间距、宽度等;二是道路材料:面层垫层的材料。 2.2.5 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影响当代乃至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应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整理,在开发整理中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本标准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具体目标。 2.2.6 其他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面积较大,必然会涉及到农村居民点问题,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一方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综合效益。 同时,土地开发整理要保障土地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工程占地的权属调整,明确新增耕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2.3 建设条件 2.3.1合法性 项目的合法性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和建设的前提条件,除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1.要符合包括土地、水利、交通、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行业的规定、规程和规范。 2.必须符合上位规划,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必须以上述规划为指导,并满足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同时,要与相关规划,包括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林业、水利、环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协调,避免相互矛盾。 3.主要的禁止性区域应根据政府有关部门划定的区域为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行洪蓄洪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及文化遗产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是特殊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是首位的任务,但这些地区一般占很大的面积,有些地区占有很大面积的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一定是保持其农田原状不动,可以在保护中改造,在改造中加强保护,以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这些地区内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开发整理行为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本标准合法性的规定,要求在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实施方案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部门专项规划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冲突,维护法律、法规、政策的严肃性和各项规划的权威性。 河南省共划分出9个较大的限制区,见下表。 表 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择的限制区 序号 区域名称 地理位置及面积 主要限制因素 或措施 1 新安鹤水源涵养功能区 安阳、新乡、鹤壁交界处的低山区,面积约1 651.1 km2 天然泉群补水源地,水源涵养 2 林州市山间盆地水土保持农业功能区 林州市西部山间盆地区,面积约320.8 km2 水土流失严重 3 义新渑矿产开发生态恢复农业生态功能区 义马、新安的西部、渑池的中部、陕县东部的一部分地区,面积约984.4 km2 水土流失严重 4 小秦岭崤山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 灵宝大部、卢氏北部、陕县大部及洛宁北部等崤山海拔500m以上的区域;小秦岭海拔500~1 000 m的区域,面积7 889.8 km2 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5 洛嵩栾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 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海拔500~1 000 m的区域, 洛宁、嵩县、栾川,面积约4 545.8 km2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外围区,水源涵养地 6 西峡内乡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 西峡、南召以及内乡、镇平北部,卢氏南部,中山、低山丘陵区,面积约11 181.5 km2 生物多样性保护外围区,为老灌河等的源头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7 鲁山汝州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鲁山、汝州及宝丰西部,面积4 054.6 km2 沙河源头区,有昭平台水库;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8 桐柏山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功能区 桐柏县的大河镇、朱庄、泌阳县的马谷田镇、铜山乡、王店乡、竹沟镇、黄山口乡、瓦岗乡,面积约7 565.8 km2 淮河源头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 9 大别山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功能区 豫南信阳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200 m的低山丘陵区,面积约 4 159.1 km2 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外围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 2.3.2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源、能源等方面,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经济、合理地进行建设。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以小型、配套、更新改造现有设施为主,通过田间工程配套提高灌溉、排涝、防洪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因此,项目区的建设条件要求有一定的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便于土地开发整理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本标准从河南省的现状实际调查情况出发,规定了水利、交通、电力等多方面的要求。 项目区内或附近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利用水源;同时有充足的承泄区及必要的排水渠道等。 项目区应有较好的主干道路,对外交通有一定的基础,以便大型工程机械和车辆的建设进入。 项目区附近必须有充足的电力容量,以保证水电配套后的农业用电,并与电力部门协调用电容量。 2.3.3 水土资源 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能否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要求,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研究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水文、土壤、气候等资源状况对工程建设的保障程度,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当地实际。同时,要挖掘项目区的资源优势和潜力,避开水资源条件的不利因素,使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与自然条件、水土资源状况相适应、相协调,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项目区应尽量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地势起伏不宜过大,坡度大于25°的不能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应适宜耕地。 在所有的自然条件中,水资源是主要的自然资源条件,尤其河南省北部是缺水地区,地下水漏斗面积较大。在漏斗和丘陵山地类型区,水资源更是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标准把水源量、水质、水资源平衡和丘陵山区的零星湿地作为重要的建设条件。 2.3.4 其他条件 当地政府部门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只有当地政府在现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财力、物力、劳力资源,支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和工程能效的发挥。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实施后,被整理的土地可能存在权属调整问题。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实施前,应明确项目区土地的权属关系。同时,还应制定整理后土地权属的调整方案,避免产生新的土地权属纠纷。 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不同阶段国家或地方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国家或地方不同时期的政策要求执行。项目建设规模和布局要适当集中连片,有利于项目发挥规模效益和整体效果的显现。 3 一些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3.1 土地平整工程 表5.2.1.1 耕作田块长度、宽度 (单位:m) 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 耕作田块长度 耕作田块宽度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150~200 20~40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 150~200 20~40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 150~200 20~40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 200~400 100~300 引黄补源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300~600 200~300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300~600 200~300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 200~500 100~300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200~500 100~300 江淮丘陵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60~120 20~40 表5.2.1.2 格田建设适宜技术参数 项 目 地貌类型 平原地区 山地丘陵区 田地连片(hm2) ≥60 ≥30 小格田面积(m2) ≥2 500 ≥2 000 地下水位(cm) ≥60 ≥80 耕作层厚度(cm) ≥30 耕作层质地 沙黏适中 表5.2.2.3 不同地形坡度水平梯田断面适宜参数 地形坡度(°) 田面净宽(m) 田坎高度(m) 田坎坡度(°) 1~5 10~15 0.5~1.2 85~80 5~10 8~10 0.7~1.8 80~75 10~15 7~8 1.2~2.2 75~70 15~20 6~7 1.6~2.6 70~65 20~25 5~6 1.8~2.8 65~60 注:本表中的田面宽度与田坎坡度适用于土层较厚地区和土质田坎。土层较薄地区田面宽度应根据土层厚度适当减小;对石质田坎的坡度,应结合石坎梯田的施工要求确定。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3.2.1 工程等级的划分 1.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规模,在建筑物级别之上设置工程等别是必要的。只有从工程等别上限定,才能达到“量身制衣”控制工程规模的目的。对于临区灌溉、客水排除而扩大的工程规模,其工程投资理应分摊。对于原有工程的完善配套工程,应以原有工程的标准为依据。 2.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是一项多目标综合性工程,其工程等别应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模(面积)大小确定。不应选择分项目标因素进行划分。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为简单方便,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照面积分为四等。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工程规模一般很小。在水利行业工程等级标准中,一般属于末等或等外工程,为了使工程经济合理,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划分了本行业的建筑物级别。为了避免与其他工程等级相冲突,本标准在工程等、级别前统一加上大写“T”字母,以示区别。 表6.1.2.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别 (单位:hm2) 工程等别 I II III IV 建设规模 >2 000 2 000~1 300 1 300~600 <600 注:表中建设规模是指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单片(控制面积)建设规模。对包含多个项目片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当按单片建设规模分属几个不同工程等别时,其工程等别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 表6.1.2.2 水工建筑物级别 工程等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Ⅰ T1 T2 Ⅱ T2 T3 Ⅲ T3 T4 Ⅳ T4 T4 表6.1.2.3 蓄水工程级别及使用年限 工程级别 T1 T2 T3 T4 库容(104m3) 10~1 1~0.1 0.1~0.01 <0.01 规模 塘堰 蓄水池 水窖 使用年限 50~30 30~20 20~15 表6.1.2.3 蓄水工程级别及使用年限 工程级别 T1 T2 T3 T4 库容(104m3) 10~1 1~0.1 0.1~0.01 <0.01 规模 塘堰 蓄水池 水窖 使用年限 50~30 30~20 20~15 3.2.2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它反映了灌区用水和水源供水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灌溉保证率的确定,主要应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般缺水地区以旱作物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低一些;丰水地区以水稻为主,可高一些。河南省地处干旱与湿润区的过渡地带,灌溉设计保证率平均应掌握在中等水平(75%)。河南省是主要农业大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具有战略意义。再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标准也应高于一般地区。所以,南部地区采用中等偏上的标准是适宜的,也便于相邻各省的衔接。 各分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河南省水利行业供水现状确定。各分区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灌溉制度,参照河南省水利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结合本标准分区情况,加权平均确定。 表6.1.3.1 分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 二级类型区(工程模式) 保证率(%)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50~60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 50~70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 50~70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 70~80 引黄补源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50~70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60~80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 70~80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70~80 江淮丘陵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70~90 注:(1)喷微灌工程(各类地区、各种作物)灌溉设计保证率85%~95%。 (2)在原有引、提水灌区内的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宜取上限值,并不得低于原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3.2.3 灌溉水利用系数 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之比称为该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之比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是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放出水量的比值;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河南省水资源比较紧缺,特别是豫北地区。提高水的利用率,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另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灌溉工程规模小,一般要求渠道做防渗处理。所以,渠系水利用系数取值较高。 3.2.4 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是灌排工程的重要标准之一。应按输、排水渠系及各类建筑工程的等级确定为不同的防洪标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规模一般比较小,不再考虑分级确定防洪标准,统一采用最大(T1)等级的标准。重点考虑了工程的重要性和失事后的危害性大小,按工程性质划分3级:蓄水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30年;引水、提水工程为10~20年;灌排建筑物、灌溉渠道为5~10年。 (位于各类灌区内的项目,原则上直接运用灌区规划设计的有关参数) 3.2.5 机井工程 (1)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地质资料是井灌区规划的重要基础。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和水质评价两方面的内容。水资源数量评价中主要包括补给量、排泄量和允许开采量。有了允许开采量,通过农业灌溉需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才能确定井灌区规模。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地层构造、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特性及分布、开采条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化学特性及地质柱状图等,通过水文地质资料确定井深。 (2)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既有地表水又有地下水的灌区,应充分利用好地表水,开采地下水作补充;对于低洼易涝、盐碱地区,应首先开采浅层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控制地下水位,防止沥涝和盐碱。地下水质差时,可深井浅井联合运用,咸淡水混合使用。 表6.2.4.3 各类型区机井技术参数 二级类型区 (工程模式) 井深 (m) 井径 (cm) 混凝土 管壁厚(mm) 设计使 用年限(a) 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模式 <150 30~50 30~50 ≥20 坡改梯水保旱作工程模式 <150 30~50 30~50 ≥20 豫西山地丘陵灌溉工程模式 <150 30~50 30~50 ≥20 豫西河谷盆地灌溉工程模式 30~100 30~50 30~50 ≥20 引黄补源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30~50 30~50 30~50 ≥15 平原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 30~80 30~50 30~50 ≥15 平原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 30~70 30~50 30~50 ≥20 江淮河谷平原灌溉工程模式 30~60 30~50 30~50 ≥20 江淮丘陵冲垄稻田工程模式 30~70 30~50 30~50 ≥20 3.2.6 农桥 1.农桥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应不低于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中的三级。 2.农桥应按照限制行车速度和安全荷载,设置安全标志。 3.农桥的汽车设计荷载按如下规定采用:对以通行中型货车为主的农桥,所采用的公路—II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7 的折减系数;对于通行中型货车较少的农桥,所采用的公路—II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45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5 的折减系数。 4.农桥的人群荷载标准值采用3.0 kN/m2;设计农桥栏杆时,作用在栏杆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取0.75 kN/m,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为1.0 kN/m。 5.桥上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布设相互协调,各项技术指标应参照四级公路的最低标准值确定。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 6.)桥面铺装的结构形式宜与所在位置的路面相协调。桥面铺装应有完整的桥面防水、排水系统。桥面应设排水设施。 3.3 田间道路工程 3.3.1 道路类型划分 田间道路工程类型划分的依据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区内道路的主要使用功能、使用对象和使用特点。田间主道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农业机械、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通行,是村庄与村庄、村庄与田块连接的主要道路,属于项目区内的主干道路;田间次道连接生产路与田间主道,起到衔接贯通的作用,属于项目区内的次干道路;生产路直接面向田间生产,为田间作业服务,属于项目区内基本道路。 (设立限载标示、路网密度) 表7.2.1.1 田间道路建设指标 工程类型 路面宽度 路肩宽度 路基宽度 边坡比 限载重量 设计年限 田间主道 4~5 m 0.5 m 5~6 m 1︰1.5 ≤6 t ≥15年 田间次道 3~4 m 0.5 m 4~5 m 1︰1.5 ≤4 t ≥10年 生产路 1~2 m — 1~2 m — — — 表7.2.1.3 不同材料类型的田间道路面面层和基层厚度指标 工程类型 田间主道 田间次道 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碎石路面 沙石或泥结石路面 面层厚度 ≥16 cm ≥5 cm ≥15 cm 基层厚度 ≥15 cm ≥15 cm ≥15 cm 表7.2.2.1 填方材料的粒径和压实度 结构类型 最大粒径(cm) 压实度(%) 路堤 15 ≥90 路床 10 ≥87 路堑路床 10 ≥90 3.4 生态防护工程 表8.1.1.2 堤防防洪设计标准 保护农田面积(hm2) 防洪标准 工程等别 堤防性质 >2 000 20年一遇洪水 Ⅰ 农堤 2 000~1 300 15年一遇洪水 Ⅱ 农堤 1 300~600 10年一遇洪水 Ⅲ 农堤 <600 10年一遇洪水 Ⅳ 农堤 表8.2.1.5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表 树种 株行距(m) 树种 株行距(m) 泡桐 3.0×3.0或4.0×4.0 旱柳 2.0×2.0 杨树 2.5×2.5或3.0×3.0 刺槐 1.5×2.0 侧柏 1.0×1.5或1.0×2.0 紫穗槐 1.0×1.5 油松 1.0×1.5或1.0×2.0 沙棘 1.0×1.5 表8.4.3.3 设计洪水标准与淤积年限 项 目 单位 拦沙坝类型 小型 中型 大(二)型 大(一)型 库 容 万m3 <10 10~50 50~100 100~500 洪水 重现期 设计 年 10~20 20~30 20~30 30~50 校核 年 30 50 200~300 300~500 设计淤积年限 年 5 5~10 10~20 20~30 4 3
/
本文档为【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