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22-06-05 2页 doc 86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仙人指路888

暂无简介

举报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理念呢?通过这一年的九年级数学教学,我从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人物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一、时间:是否一定要按固定的程序进行现象:数学课我们经常沿袭的时间结构是复习(5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10分钟)、作业(7分钟)、小结(3分钟)。举行教研活动时,在上课前有经验的老教师常千叮咛万嘱咐年轻教师要“卡”好节奏,千万别拖堂。分析与反思:现行的教材都是分课时编写,通常每课时的任务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多数教...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理念呢?通过这一年的九年级数学教学,我从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人物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一、时间:是否一定要按固定的程序进行现象:数学课我们经常沿袭的时间结构是复习(5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10分钟)、作业(7分钟)、小结(3分钟)。举行教研活动时,在上课前有经验的老教师常千叮咛万嘱咐年轻教师要“卡”好节奏,千万别拖堂。分析与反思:现行的教材都是分课时编写,通常每课时的任务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多数教师对每节课的、任务、进程都具体以时间顺序来分解,有时怕完不成任务,学生在关键处及易混易错处发生分歧时,不敢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争辩交流,生怕“节外生枝”,过分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教师往往在一节课的各个阶段,按“套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走教案”就行了。这种课看上去紧凑,但缺少一种动态生成,往往以牺牲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代价,弊病很多。我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在于课上讲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发展,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可以打破,无需每个环节都要安排。只要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即使的教学内容或书上的练习没完成,或由于学生对某个内容探究的欲望很强,教师打破教材课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结构而拖堂了,都不能以时间把握不准而一律认为不是一节好课。二、地点: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难道仅在教室现象:九年级上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的教学中,对投影这部分内容,教师往往也只在教室中,画出基本图形后,利用光学的基本知识,传授学生如何得到影子,或者根据影子得到实物及寻找光源等。例: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在阳光下的影子是什么形状?教师往往怕麻烦,只在教室作讲解,最多提醒学生课后自己试验。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实际操作一下,可能能够起到更多更好的效果…说的小一点,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永生难忘;说的大一点,可能就此引起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科学甚至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分析与反思: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的影响,加上现在的考试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能力难以考查,我们有些老师还很难将课堂真正开放。他们认为数学学习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解答数学习题,因而学生学习的空间往往局限在教室里。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日记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体验数学及掌握数学。三、人物:究竟谁应是课堂的主角现象:课上学生讨论交流得最热烈时,教师提高嗓门喊道:请大家安静,听我来讲。学生极不情愿地正襟危坐,恭听教师教诲。课间办公室里教师在互相诉苦:现在学生越来越不听讲了,你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在下面却是叽叽喳喳,充耳不闻。分析与反思: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的绝对控制,注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只要把教师讲得记下来,考试时准确地将所学内容写到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和“练”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成了学习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主动探索者和创建者我认为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我们要改变教师包揽课堂的做法,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做”数学。教师要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就应巧妙地把自己转向幕后,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10-03-1210:15:24|  分类:HYPERLINK"http://pygxqsz2008.blog.163.com/blog/"\l"m=0&t=1&c=fks_087067080082087065080085085095092087084074087095081067"\o"孔利敏"孔利敏|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深感肩上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这种压力不是来自自身的知识水平,也不是来自学校的升学压力,而是来自自身对教学的一种责任和不甘平庸的心态。今年,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九年级普通班,有升学的压力,目前,对于九年级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显得尤为重要。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其自己去发现。在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我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追问学生,急于让其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当然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对于学过的数学定理或公式不能深刻理解,当然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发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去归纳,效果更好。 二、给自己一个空间,灵活大胆的去实践。我在备课的时候对问题已备选了一个或几个解决,课堂上以“定势思维”组织教学,但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学生的思路与我的思路相左或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时,不愿打乱即定的教学程序,干脆采取回避、压 措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被束缚。后来我就灵活调节上课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比较,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更能学好数学。三、给思维一个空间,让其循序渐进。问题的坡度设置也是十分关键的。坡度过小,不值得优等生去思考,学生的思维活跃不起来;坡度过大,导致思维卡壳,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的,要设置何时的坡度,既让优等生吃的饱,还得让差生吃得了。经过反复的比较与实践,同时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课堂上注意上课节奏,尽量让差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成绩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让我头痛的是学生抄作业现象,我也和其他教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他们的意见都一样,对普通班学生你不让抄作业,他们怎么来交作业呢?你是教务主任,学生不可能不交作业,不会做不抄怎么交呢?我争取多下班级少做办公室,但是效果不好,他们有时不问,你鼓励他们来问,他们有都来问,变成了我帮他们做作业,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到目前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坚持到底。再此:恳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能够有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学生抄作业的现象。 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生成的教学反思北京东城教师研修中心 雷晓莉摘 要:从具体的课例出发,再现了课堂中反比例函数图象“原生态”的生成过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基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什么是平滑的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什么分布在一、三或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图象之间迁移关系”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010年4月8~10日,“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在江苏南通召开了初中第六次研讨会,会上呈现了四节课,其中有两节课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这两节课设计的框架基本相同,分为以下4个环节。 环节1: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学习,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研究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环节2:让学生从特例的图象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环节3:由图象直观归纳、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环节4: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简单应用. 这两节课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具体实施时,一位教师师上了45分钟,而另一位教师上了1小时.听完课后,笔者有许多疑惑,于是认真研究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生成的教学,反复观看这两位教师的教学录像,追踪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也调查了九年级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反思我们的教学,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供各位同行和教师参考. 一、反比例函数图象生成的教学情景 情景A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是如何研究的?以正比例函数y=6x为例,请同学们从形状、位置、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填写表1。表1函数图象形状图象位置图象变化趋势函数增减性y=6x    y=-6x     问题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来看一看.(1)列表(如表2)。表2x…-6-5-4-3-2-1123456……            …(2)描点。(3)连线(引导学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教师一边让学生画,一边自己在黑板上画。教师先描点画出图1,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分别连接这些点,得到图2.分析图2,比较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的图象,指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虽然也是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的,但是不对,没有陈述具体理由.             图1                图2随后,教师利用计算机,自变量每隔0.01取一个点,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情景B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 问题2: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过反比例函数,它的定义是什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问题3:怎么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问题4:请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同时注意点在什么位置,这些点构成什么图形? 展示学生用描点法画的作品(如图3~6)。                  图3                                图4                 图5                                    图6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图3取点不合理,对自变量只取了正值; (2)图4不应用折线段连接,而应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3)图5的趋势不对,因为根据分式的性质,分式值要为0,只能分子为0,而分母不能为0,但该分式的分子是个确定的值6; (4)图6是比较好的图象,对这几个方面考虑得比较全面. 然后,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二、反比例函数图象生成的教学反思 1.对反比例函数图象为什么是平滑的曲线的思考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是用平滑的曲线把一些特殊的点连接起来的,这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学中的难点.但从两节课的课堂生成来看,两位教师都解释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能用折线段连起来,只能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至于为什么不能这样,并没有给出解释.换句话,也就是说,这两节课对难点的突破有所欠缺.对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为什么是平滑的曲线这一教学难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反比例函数具体的一段图象入手,经历从用较少的点连接到用较多的点连接的过程,让学生慢慢体会、领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如何由折线变成平滑曲线这一过程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突破.(1)让学生描12个点,画的图象(如表1);(2)让学生在范围内描5个点,细画的图象的一段(如表3);表3x14/33/25/32      (3)教师利用计算机在范围内描10个点,细画的图象的一段; (4)教师利用计算机在范围内描50个点,细画的图象的一段; (5)教师利用计算机在范围内描100个点,细画的图象的一段; (6)教师利用计算机描1000个点画的图象; 在这个过程中,由具体一段函数图象变化的研究,让学生体验随着点的个数的不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如何由折线变化成曲线的。并说明:平时我们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当然是希望取较少的点就能画出精确的图象,于是可以借助特殊点,利用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把它们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 2.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什么分布在一、三或二、四象限的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调查了一些学生,学生回答各不相同:生1:在一、三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少;在二、四象限,随的增大而增大.生2:图象在一、三象限,;图象在二、四象限,。生3:从图象上看的.……这些回答都是“答非所问”,原因是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描点的角度去思考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由来的,或是从画出的几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中归纳总结的,而很少从解析式的角度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思这两节研究课,两位教师都是从描点出发,画出图象,再从图象研究性质,而缺少让学生从图象研究性质后再从解析式的角度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这一环节,失去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机会,也缺少了对函数图象“既要从数到形,又要从形到数”两方面的研究. 3.对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正比例函数图象之间迁移关系的思考 从正比例函数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类比迁移到反比例函数,这是正迁移,这种迁移能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形式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造成了负迁移,因为学生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要用两个点就确定了,虽然反比例函数图象是由多个点连接而成的,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一印象非常深刻,必然会把“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迁移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来,而导致了很多错误的画法.产生这种负迁移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只要教师及时引导,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便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我们知道所有的新知识的学习都涉及迁移.先前的知识可能帮助或妨碍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归纳等总结概括,而且要分析研究在内容、方法之间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以便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新旧知识间的积极迁移. 总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形式的函数图象,学生对它的学习会有很多的疑问,如果教师能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上多下工夫,对学生后续研究二次函数以及高中要学习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都将有重要的影响. 
/
本文档为【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