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分子合成实验

高分子合成实验

2021-11-25 7页 doc 860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人生旅程

暂无简介

举报
高分子合成实验------------------------------------------作者xxxx------------------------------------------日期xxxx高分子合成实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TOC\o"1-2"\h\z\uHYPERLINK\l"_Toc458097857"第二章高分子合成实验PAGEREF_Toc458097857\h3HYPERLINK\l"_Toc458097858"实验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PA...
高分子合成实验
------------------------------------------作者xxxx------------------------------------------日期xxxx高分子合成实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TOC\o"1-2"\h\z\uHYPERLINK\l"_Toc458097857"第二章高分子合成实验PAGEREF_Toc458097857\h3HYPERLINK\l"_Toc458097858"实验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PAGEREF_Toc458097858\h3HYPERLINK\l"_Toc458097859"实验二苯乙烯的聚合方法综合实验PAGEREF_Toc458097859\h5HYPERLINK\l"_Toc458097860"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PAGEREF_Toc458097860\h10HYPERLINK\l"_Toc458097861"实验四水溶性酚醛树脂制备及性能测定PAGEREF_Toc458097861\h11HYPERLINK\l"_Toc458097862"实验五酚醛树脂的合成PAGEREF_Toc458097862\h16HYPERLINK\l"_Toc458097863"实验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PAGEREF_Toc458097863\h18HYPERLINK\l"_Toc458097864"实验七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PAGEREF_Toc458097864\h19HYPERLINK\l"_Toc458097865"实验八膨胀计法测定苯乙烯聚合反应速率PAGEREF_Toc458097865\h22HYPERLINK\l"_Toc458097866"实验九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悬浮共聚合PAGEREF_Toc458097866\h27HYPERLINK\l"_Toc458097867"实验十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PAGEREF_Toc458097867\h29HYPERLINK\l"_Toc458097868"实验十一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PAGEREF_Toc458097868\h31HYPERLINK\l"_Toc458097869"实验十二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盐)的合成和分析PAGEREF_Toc458097869\h33HYPERLINK\l"_Toc458097870"实验十三熔融缩聚反应制备尼龙-66PAGEREF_Toc458097870\h35HYPERLINK\l"_Toc458097871"实验十四ε-己内酰胺缩聚制备尼龙6PAGEREF_Toc458097871\h38HYPERLINK\l"_Toc458097872"实验十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PAGEREF_Toc458097872\h40HYPERLINK\l"_Toc458097873"实验十六苯丙乳液的制备PAGEREF_Toc458097873\h44第二章高分子合成实验实验一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2、了解缩醛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3、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原理早在1931年,人们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的纤维,但由于PVA的水溶性而无法实际应用。利用“缩醛化”减少水溶性,使PVA有了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于生产黏合剂、涂料、化学纤维。品种主要有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其中以聚乙烯醇缩甲醛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最为重要。前者是化学纤维“维尼纶”和“107”建筑胶水的主要原料,后者可用于制造“安全玻璃”。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缩醛度在35%左右,就得到人们所称为“维尼纶”∽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故又称为“合成棉花”,如果控制强度在较低水平,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黏结性能,可用作胶水,用来黏结金属、木材、玻璃、陶瓷、橡胶等。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缩合而成的。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由于几率效应,聚乙烯醇中邻近羟基成环后,中间往往会夹着一些无法成环的孤立的羟基,因此缩醛化反应不完全。为了定量示缩醛化的程度,定义已缩合的羟基量占原始羟基量的百分数为缩醛度。由于聚乙烯醇溶于水,而反应产物聚乙烯醇缩甲醛不溶于水,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最初的均相体系将逐渐变成非均相体系。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实验中要控制适宜的缩醛度,使体系保持均相。如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胶水中,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四、实验步骤1.安装好合成装置。2.250mL三口瓶中加人90mL去离子水,装上搅拌。加入10g聚乙烯醇。3.加热至95℃,加温直至聚乙烯醇全部溶解。4.降温至80℃mol·L-1稀盐酸,控制反应体系pH为1∽3。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mL8%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冷却,出料,得无色透明黏稠液体,即为一种化学胶水。5.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粘度。五、结果与讨论1.由于缩醛化反应的程度较低,胶水中尚有未反应的甲醛,产物往往有甲醛的刺激性气味。反应结束后胶水的pH值调至弱碱性有以下作用:可防止分子链间氢键含量过大,体系黏度过大;体系黏度过高;缩醛基团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2.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会下降?3.为什么以较稀的聚乙烯醇溶液进行缩醛化?4.聚乙烯醇缩醛化反应中,为什么不生成分子间交联的缩醛键?5.聚乙烯醇缩甲醛黏合剂在冬季极易凝胶,怎样使其在低温时同样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黏合性?实验二苯乙烯的聚合方法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基本原理。2、掌握悬浮聚合的实施方法,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3、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影响。4、了解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实验方法。5、了解苯乙烯溶液聚合的实验方法。6、掌握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法。7、通过本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1.悬浮聚合:苯乙烯在水和分散剂作用下分散成液滴状,在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其反应历程如下: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又称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可直接加工成型。苯乙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行聚合反应。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将其倒入水中,体系分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切力作用下单体层分散成液滴,界面张力使液滴保持球形,而且界面张力越大形成的液滴越大,因此在作用方向相反的搅拌剪切力和界面张力作用下液滴达到一定的大小和分布。而这种液滴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当搅拌停止后,液滴将凝聚变大,最后与水分层,同时聚合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液滴中溶有的黏性聚合物亦可使液滴相黏结。因此,悬浮聚合体系还需加入分散剂。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将单体分散在单体不溶的介质(通常为水)中,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在每一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与本体聚合相似,遵循自由基聚合一般机理,具有与本体聚合相同的动力学过程。由于单体在体系中被搅拌和悬浮剂作用,被分散成细小液滴,因此悬浮聚合又有其独到之处,即散热面积大,防止了在本体聚合中出现的不易散热的问题。由于分散剂的采用,最后的产物经分离纯化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2.微乳液聚合:微乳液指的是由油、水、乳化剂(许多场合下还需要加入助乳化剂)组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透明或半透明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尺寸为纳米级。自Stoffer、Atik等于1980年代早期首次报道微乳液聚合反应以来,由于微乳液的特殊性能,在医药、生物、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因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应用领域包括制备多孔材料用于高效分离膜,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油墨、高性能吸附材料等,制备高档涂料以及制备用于原油开采的乳液、提高采收率等。微乳液聚合可很方便地得到纳米级的高分子量聚合物乳胶粒,但是由于典型的微乳液聚合通常固含量都很低,一般低于10%,且需使用较高的乳化剂/单体比,如制备固含量为2%~5%的微乳通常需加入5%的乳化剂,因而大大地限制了微乳液聚合的商业应用。如何提高固含量、降低乳化剂用量是近年来微乳液聚合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半连续法,或称多步加料法,即单体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特定时段分批加入;②连续法,即单体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连续地加入正在反应的聚合体系;③类WinsorI体系法,聚合体系的组成类似WinsorI型分散体系,由清澈的两相组成,上层油相为纯的单体,下层为含阳离子乳化剂的微乳液相,水溶性的氧化还原引发剂溶于微乳液相,在温和搅拌下,单体由过量的油相吸收到胶束内进行聚合反应。最后所得的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取决于所用的微乳液体系及聚合反应方法。有些情况下,所加单体多数是在已存在的乳胶粒子内聚合,因而随着所加单体的增加,乳胶粒子显著增大;有些情况下,乳胶粒子的大小则几乎保持不变。影响粒子尺寸的可能因素包括单体的溶解性、扩散限制以及单体的用量等。本实验采用半连续法制备聚苯乙烯微乳液,最后可得到固含量约为40%,聚合物粒子粒径小于40nm,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6g/mol的微乳液。3.苯乙烯的本体聚合:苯乙烯的本体聚合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均相聚合反应。4.苯乙烯的溶液聚合:苯乙烯的溶液聚合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均相聚合反应。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主要试剂苯乙烯:除去阻聚剂;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C.P.重结晶精制);聚乙烯醇:1799水溶液1.5%;过硫酸钾;NaH2PO4;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甲醇;偶氮二异丁腈(AIBN)2、主要仪器聚合装置一套(包括250ml三口烧瓶一个,电动搅拌器一套,冷凝管一支,0~100℃温度计一支,加热水浴一套,如图2-1所示),表面皿,吸管,20ml移液管,布氏漏斗,锥形瓶。图2-1聚合装置图1-搅拌器;2-聚四氟乙烯密封塞;3-温度计;4-温度计套管;5-冷凝管;6-三口烧瓶四、实验步骤(一)悬浮聚合:1、安装装置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为保证搅拌速度均匀,整套装置安装要规范。尤其是搅拌器,安装后用手转动要求无阻力,转动轻松自如。本装置采用调压器,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电机转速和加热温度,进而达到控制搅拌速度和聚合物温度的目的。2、加料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过氧化二苯甲酰放入100ml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按配方量取苯乙烯15g,亦加入锥形瓶中,轻轻振荡,待过氧化二苯甲酰完全溶解后加入三口烧瓶。再加入1.5%的聚乙烯醇溶液20ml,最后用130ml去离子水分别冲洗锥形瓶和量筒后加入三口烧瓶中。3、聚合通冷凝水,启动搅拌并控制在一恒定转速下,在20~30min内将温度升至85~90℃~2h后,可用吸管取少量颗粒于表面皿中进行观察,如颗粒变硬发脆,可结束反应。4、出料及后处理停止加热,撤出电炉,一边搅拌一边用冷水将三口烧瓶冷却至室温,然后停止搅拌,取下三口烧瓶。产品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热水洗数次。最后产品在5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称量,计算产率。5、注意事项=1\*GB3①开始时,搅拌速度不宜太快,避免颗粒分散得太细。=2\*GB3②保温反应1个多小时后,由于此时颗粒表面黏度较大,极易发生黏结。故此时必须十分仔细的调节搅拌速度,千万不能使搅拌停止,否则颗粒将黏结成块。=3\*GB3③悬浮聚合的产物颗粒的大小与分散剂的用量及搅拌速度有关,严格控制搅拌速度和温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为了防止产物结团,可加入极少量的乳化剂以稳定颗粒。若反应中苯乙烯的转化率不够高,则在干燥过程中会出现小气泡,可利用在反应后期提高反应温度并适当延长反应时间来解决。(二)乳液聚合:方法1:将0.3g十二烷基磺酸钠和125g去离子水依次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口瓶中,搅拌并升温,待完全溶解后,加入10g苯乙烯和0.3g过硫酸铵,升温至85~90℃反应1.5h,冷却至30~40℃时即可出料。产物可直接应用,也可破乳后得到固体产品。乳液粘度的测定:涂-4杯法。方法2:将一个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入口的50mL三口瓶抽空、充氮3次。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4.4mg(0.9mmol)过硫酸钾,10mgNaH2PO4,0.2g油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和20mL水(在氮气下煮沸过的)。溶解后,在搅拌下加入10mL除阻聚剂的苯乙烯,把水包油的乳液在缓慢的氮气流下,在60℃下以均匀速度搅拌6h。然后使反应物冷却下来,吸取5mL聚苯乙烯胶乳放到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铝溶液进行沉淀(必要时煮沸)。另取5mL试样,加入60mL甲醇进行沉淀。最后,向仍留在烧瓶中的胶乳加入浓盐酸,使之凝聚。将所获得的聚合物样品用水和甲醇洗,吸滤,并在50℃下真空干燥。测定总产率,并测定其中一个样品的黏度值(聚合度)。把实验结果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的结果进行比较。(三)本体热聚合:苯乙烯单体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振荡两次,再用蒸馏水洗涤3次,以除去酚类阻聚剂。然后将其用氯化钙或硅胶干燥,并减压蒸馏(沸点82℃/100kPa,46℃/20kPa)到一个接受瓶中,使用前储藏在冰箱中。在5个聚合管中(容积5~℃),待管内物凝固后,用水泵抽空,化冻后管内充氮。如此再重复两次,然后在氮气下封管。各试样分别在80℃、100℃、110℃、120℃和130℃恒温浴或相应温度的蒸气浴中进行聚合(聚合管可能爆炸,一定要放在保护罩后或用布盖上!)。3h后,将管子浸入冷水中(戴上防护眼镜),使其迅速冷却,然后开管。把每个试样分别溶解在20~30mL苯中,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入200~300mL甲醇,使所生成的聚苯乙烯沉淀出来。沉淀用烧结玻璃漏斗吸滤出后,在5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以转化率(%)对聚合温度作图。用奥氏黏度计(毛细管直径0.3mL),在20℃下在苯中测定样品的黏度值,以计算平均聚合度。然后以所得数据对聚合温度作图。(四)溶液聚合:向7个带磨口接头的聚合管中加入23mg(0.14mmol)偶氮二异丁腈,接上适当接头,然后抽空、充氮几次。在氮气流下用移液管向聚合管中分别加入0.5mL,1.0mL、1.5mL、2.0mL、2.5mL、3.0mL(4.36mmol,3.72mmol,13.07mmol,17.42mmol,21.76mmol,26.13mmol)除去稳定剂的苯乙烯,分别用氮下蒸馏过的纯甲苯稀释至15mL。最后一个管中仅加入15mL苯乙烯(本体聚合)。将聚合管从接头上取下,马上用磨口玻璃塞子塞好,塞子用弹簧固定。然后将聚合管放入沸腾水浴中,6h后,取出聚合管冷却,然后用上述方法处理(必要时用甲苯稀释)。将测得的转化率和聚合度对单体浓度作图。注意无溶剂聚合样品的差异。五、结果与讨论1、每隔15min记录一次加热和搅拌电压、搅拌速度、聚合温度,其中升温、取样、颗粒变硬的时间和温度也要记录下来。2、根据所得产物质量计算反应产率。3、思考题(1)结合悬浮聚合的理论,说明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如将此配方改为苯乙烯的本体或乳液聚合则需作哪些改动,为什么?(2)分散剂作用原理是什么?其用量大小对产物粒子有何影响?(3)悬浮聚合对单体有何要求?聚合前单体应如何处理?(4)根据实验体会,指出在悬浮聚合中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的原理。2、熟悉型材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二、实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密度小、机械性能好、耐候性好。在航空、光学仪器、电器工业、日用品等方面又有广泛的用途。为保证光学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多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进行的,其活性中心为自由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当体系中含有链转移剂时,还可发生链转移发应。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热、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本体聚合具有合成工序简单,可直接形成制品且产物纯度高的优点。本体聚合的不足是随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大,聚合热难以散出,同时长链自由基末端被包裹,扩散困难,自由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大而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短时间内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引起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影响产品性能,更为严重的则引起爆聚。因此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般采用三段法聚合,而且反应速率的测定只能在低转化率下完成。三、主要试剂和仪器甲基丙烯酸甲酯(精制),偶氮二异丁腈(AR),聚乙烯醇稀溶液(0.1%)2、主要仪器100mL三口瓶,冷凝管,试管,恒温水浴,0~100℃温度计,玻璃板(两块),橡皮条。恒温装置(玻璃缸水槽、加热棒、控温仪、搅拌器),秒表(最小单位0.01s),吸耳球,夹子,250mL容量瓶,500mL烧杯,砂芯漏斗(5#)。四、实验步骤(一)、预聚体的制备1、取偶氮二异丁腈、30g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均匀,投入到100mL装有冷凝管、温度计的磨口三口瓶中开搅拌、开冷凝水。2、水浴加热,升温至75~80℃,反应20min后取样。注意观察聚合体系的黏度,当体系具有一定黏度(预聚物转化率约7%~10%)时,则停止加热,并将聚合液冷却至50℃左右。(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有机玻璃薄棒的成型1、将试管洗净、烘干,把预聚体加入至试管的2/3,把试管放入试管架中,在60~65℃水浴中恒温反应2h。2、升温至95~100℃保持1h,即得到一根透明光洁的有机玻璃棒。实验四水溶性酚醛树脂制备及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缩聚反应的特点及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2、掌握碱催化条件下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3、掌握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4、掌握酚醛树脂液的固含量的测定方法。5、掌握树脂水溶性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由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聚反应得到的酚醛树脂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酚醛树脂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树脂,它具有很多优点,如抗湿、抗电、耐腐蚀等,模制器件有固定形状、不开裂等优点,是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的塑料之一。在树脂与塑料行业内,人们对纯油溶性或半油溶性酚醛树脂做了很多研究并获得广泛应用。水溶性酚醛树脂属于酚醛树脂的甲阶产品,其分子上含有羟甲基官能团或二亚甲基醚键结构,并具有自固化性能,是热固型酚醛树脂的活性中间体.由于苯环上的羟甲基官能团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温度和弱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其相互间就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或与酰胺基团的脱水缩合反应。酚醛树脂是由酚类和醛类物质在酸或碱催化剂下合成的缩聚物,在合成过程中原料官能度的数目,两种原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催化剂的类型对生成树脂有很大影响。为了得到具有体型结构的高聚物,两种原料的官能度总数应不少于5。由于醛类物质为2官能度的单体,因此要求所用的酚必须有3个可以反应的活性点。苯酚和问苯二酚都是羟基取代的苯衍生物,在与甲醛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反应主要发生在酚羟基的邻、对位,所以苯酚和问苯二酚都可看作具有3官能度的单体,它们均可作为合成热固型酚醛树脂的原料。因选择苯/甲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采用两步碱催化合成酚醛树脂的原理为:1)第一步碱催化生成具有更强亲核性的苯氧负离子2)与甲醛初步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苯酚3)第二步碱催化继续生成一羟甲基苯氧负离子4)继续与甲醛反应生成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和含二亚甲基醚的多羟甲基苯酚以及水溶性(甲阶)酚醛树脂5)水溶性酚醛树脂进一步自缩聚就可得到网状体型酚醛树脂为了使苯酚苯环上的邻、对位都能进行羟甲基化反应,除了物料酚与醛摩尔比应该达到1:3的比例外,还需要采用两步碱催化法,才能较好地实现苯酚的多元羟甲基化反应.通过对产品残留甲醛量的测定(GB5544—85)分析说明,二步碱催化法有利于甲醛参加苯酚的羟甲基化反应,残留甲醛量是1.2%(质量分数),而一步碱催化法产品残留甲醛量高达16.5%(质量分数)。固体含量的测定试样在135℃温度下聚合时,有部分物质被挥发,其残余物即为固体含量。固体含量=式中:m1——为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m2——为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水倍率的测定单位质量树脂液能溶解水的量即为水倍率。计算水倍率=式中:m1——滴加消耗的蒸馏水质量,g;m——试样质量,g。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主要试剂苯酚:AR;甲醛:AR;氢氧化钠:AR。2、主要仪器聚合装置一套(包括250mL三口烧瓶一个,电动搅拌器一套,冷凝管一支,0-100℃温度计一支,加热套一个),表面皿,吸管,20mL移液管,布氏漏斗,锥形瓶。四、实验步骤1、树脂合成方法一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按(苯酚):(甲醛)=l:3的比例称取适量的苯酚,倒入反应釜,加热至50℃,使其熔融成液体;按苯酚和甲醛纯物质总量5%的比例称取催化剂,并将其分为3.5%和1.5%两份,先将3.5%的催化剂加入已熔融好苯酚的反应釜,剩余1.5%的催化剂备用;将反应釜恒温50℃,搅拌反应20min后,把已称好的甲醛80%倒入反应釜,升高反应釜温度至60℃,继续搅拌反应50min;将剩余1.5%的催化剂加入反应釜,升高反应釜温度至70℃,恒温继续搅拌反应20min;最后加入剩余20%的甲醛,升高反应温度至90℃,并恒温继续搅拌反应30min.最终得到的产品为透亮棕红色,浓度45%,并完全溶于水,作为水溶性酚醛树脂。方法二反应物用量此实验在5OOml三颈瓶中进行.三颈瓶装料系数约为50%,各物质用量如下:氢氧化钠水溶液(0.1mol/L)125ml,蒸馏水68mI;苯酚47g;甲醛(37%)60.5g酚醛树脂胶的制备将针状无色苯酚晶体加热到43℃,熔化后将它加入到三颈瓶中,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水,溶液呈粉红色,并出现少许颗粒,升温至45℃并保温25min;加入甲醛总量的80%,溶液呈现棕红色,固体颗粒减少,约3min后,溶液为深棕色透明液体,并于45~50℃保温30min,在80min内由50℃升至87℃,再在25min内由87℃升至95℃,在此温度保温20min;在30min内由95℃冷却至82℃,加入剩下的甲醛,溶液少许浑浊随后又马上消失,于82℃保温15min;在30min内把温度从82℃升至92℃,溶液在约6min后呈现胶状,颜色为深棕色。于92~96℃之间保温20min后,立即通冷却水,温度降至40℃时,出料。产品为深棕色粘稠状液体。2、固体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1克试样于已知质量的瓷坩锅中,放入烘箱中从低温开始升温,至135℃温度时,保温2小时,取出冷却,称重。计算固体含量=式中:m1——为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m2——为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注意事项测定时温度必须从室温开始,以免试样起泡、飞溅。3、水倍率的测定用托盘天平称取10克试样于50毫升烧杯中,插入搅拌棒,用蒸馏水滴定(边滴定边搅拌)直到试样呈乳白色为止,记下蒸馏水的毫升数。计算水倍率=式中:m1——滴加消耗的蒸馏水质量,g;m——试样质量,g。4、粘度的测定方法:涂-4杯法温度:25℃;单位:S样品加入涂-4杯,加满,多余的用玻璃棒赶入涂-4杯的沟槽中,放开出口,同时开始计时,直至第一次断线计时结束。反复3次,取平均。五、结果讨论1、计算苯酚、甲醛加料量之摩尔比,苯酚过量的目的何在?2、讨论实验结果及意义。3、讨论反应结果好坏的原因。4、对碱催化合成酚醛树脂的结果进行讨论。实验五酚醛树脂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学习缩聚反应的特点及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2、学会酸催化条件下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二、实验原理酚醛树脂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树脂,它具有很多优点,如抗湿、抗电、耐腐蚀等,模制器件有固定形状、不开裂等优点,是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的塑料之一。本实验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使甲醛与过量苯酚缩聚而得到热塑性酚醛树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继续反应生成线形大分子。线形酚醛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聚合度约为4∽10。分析甲醛含量的方法是根据甲醛与亚硫酸钠作用生成氢氧化钠的量来计算甲醛含量。其反应方程式如下:三、主要试剂和仪器1、主要试剂苯酚:AR;甲醛:AR;盐酸:AR。2、主要仪器聚合装置一套(包括250mL三口烧瓶一个,电动搅拌器一套,冷凝管一支,0-100℃温度计一支,加热套一个),表面皿,吸管,20mL移液管,布氏漏斗,锥形瓶。四、实验步骤将25g苯酚及20.5g甲醛溶液在250mL三口瓶中混合。然后固定在固定架上,装好回流冷凝器及搅拌器、温度计,在加热套中缓缓加热,使温度保持在60℃±2℃。加1.0mL盐酸,反应即开始。反应3h后,将反应瓶中的全部物料倒入蒸发皿中。冷却后倒去上层水,下层缩合物用水洗涤数次,至呈中性为止。然后用小火加热,由于有水存在,树脂在开始加热时有泡沫产生。当水蒸发完后,冷却,称量。计算产率。五、结果讨论1、计算苯酚、甲醛加料量之摩尔比,苯酚过量的目的何在?2、讨论实验结果及意义。3、讨论反应结果好坏的原因。4、对碱催化合成酚醛树脂的结果进行讨论。实验六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熟悉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基本原理。2、掌握丙烯酸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在乳化剂,引发剂作用下,使甲基丙烯酸酯在强力搅拌下与丙烯酸和苯乙烯等在一定温度下共聚而得,其机理是自由基反应历程。即比较稳定的引发剂分子,受热而产生自由基,随后单体加到这个自由基上,实现链引发,接着引发剂自由基连续地与单体分子作用,实现链增长。增长的链自由基之间相互反应,形成聚合物分子链,自由基消失而终止。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胶乳颗粒的生成过程可分为胶乳颗粒成核和颗粒的增长两个阶段。实际上两个阶段可同时发生,即在第一颗粒成核后立即增长,同时有新的核心生成。通常人为地划分为成核阶段和增长阶段,成核阶段生成的颗粒数目决定于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自由基产生的速度,体系中存在的电解质种类与浓度,温度,搅拌强度等。本反应的特点是:采用乳液聚合方法,以达到散热快,反应迅速,聚合物分子量高的目的。这种聚合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所制得的乳液是以水为介质,无毒,不燃,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三、实验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碳酸氢钠,过硫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四、实验步骤1.工艺简图单体引发剂乳化剂乳化聚合冷却调节pH值出料水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乙烯按量装进恒压漏斗中以备用;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氢钠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5~10分钟,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恒压漏斗中1/3的单体,搅拌5~10分钟使单体充分乳化,此时可以看到三口烧瓶中小液滴开始增多,且没有颜色的变化;然后在恒温下开始滴加过硫酸铵和剩余的单体,乳液逐渐变成乳白色;剩下的原料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滴加完毕。待滴加完毕后升温到75℃左右恒温反应2~3个小时,升温到80℃反应完30分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出料。测定黏度(涂-4杯法)。测定固含量。五、问题讨论1.为使乳液稳定,出料时应如何操作?2.如何减少单体残留?实验七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一、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备聚醋酸乙烯酯胶乳的方法。2、了解乳液聚合的配方及乳液聚合中各组分的作用。3、参照实验现象对乳液聚合各个过程的特点进行对比、认证。二、实验原理单体在水相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称乳液聚合。其主要成份是单体、水、引发剂和乳化剂。引发剂常采用水溶性引发剂。乳化剂是乳液聚合的重要组份,它可以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浊液。乳化剂分子一般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构成,根据极性基团的性质可以将乳化剂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和非离子型四类。乳化剂的选择对稳定的乳液聚合十分重要,它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使单体容易分散成小液滴,并在乳胶粒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乳胶粒凝聚的作用。醋酸乙烯酯(VAc)的乳液聚合最常用的乳化剂是非离子型乳化剂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主要起保护胶体作用,防止粒子相互合并。由于其不带电荷,对环境和介质的pH不敏感,形成的乳胶粒较大。而阴离子型乳化剂,如烷基磺酸钠RSO3Na(R=C12~C18)或烷基苯磺酸钠RPhSO3Na(R=C7~C14),由于乳胶粒外负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使乳液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形成的乳胶粒子小,乳液粘度大。本实验将非离子型乳化剂聚乙烯醇/OP-10和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以提高乳化效果和乳液的稳定性。醋酸乙烯酯胶乳广泛应用于建材、纺织、涂料等领域,主要作为粘合剂使用,既要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而且要求粘度低,固含量高,乳液稳定。聚合反应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按自由基聚合的反应历程进行聚合,主要的聚合反应式如下: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单体和引发剂均需分批加入。此外,由于醋酸乙烯酯聚合反应放热较大,反应温度上升显著,也应采用分批加入引发剂和单体的方法。本实验分两步加料反应。第一步加入少许的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进行预聚合,可生成颗粒很小的乳胶粒子。第二步,继续滴加单体和引发剂,在一定的搅拌条件下使其在原来形成的乳胶粒子上继续长大。由此得到的乳胶粒子,不仅粒度较大,而且粒度分布均匀。这样保证了胶乳在高固含量的情况下,仍具有较低的粘度。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主要试剂名称试剂纯度用量单体醋酸乙烯酯聚合级乳化剂聚乙烯醇工业级(1788号)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AR乳化剂OP-10工业级(20%水溶液)5mL引发剂过硫酸铵AR(20%水溶液)5mL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AR5mL去离子水90mL图2-2乳液聚合装置1-四口瓶;2-球形冷凝管;3-温度计;4-滴液漏斗;5-搅拌马达及搅拌器如图2-2所示,250mL四口瓶一个,温度计一支,冷凝管一支,搅拌器一套,100mL滴液漏斗一个,加热水浴一台。四、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如图5-1所示,在装有搅拌器、球型冷凝管和温度计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乳化剂聚乙烯醇((PVA)开始搅拌,并水浴加热,冷凝管通冷却水冷却,水浴温度控制在80℃左右,使PVA完全溶解。2.当乳化剂PVA溶解后,将体系冷却至68~70℃,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5mLOP-10、2.5mL过硫酸铵水溶液引发剂和21.4mL醋酸乙烯酯单体。反应30min后,加入另一半2.5mL过硫酸铵水溶液,并开始滴加剩余42.8mL醋酸乙烯酯单体,滴加速度控制在30~40滴/min,滴加时注意控制反应温度不变。3.当单体加入完毕,继续反应30min,再加入5.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20min,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4.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出料,即得到白色粘稠的、均匀而无明显粒子的聚醋酸乙烯酯胶乳(即市售的白乳胶)。五、固含量的测定将已干燥好的培养皿称重(m0),向培养皿中加入左右样品(精确至)并准确记录(m1),在烘箱中烘烤至恒重,称量(m2)。按下式计算固含量:固含量(wt%)=×100%式中,m0为培养皿质量;m1为干燥前样品质量与培养皿质量之和;m2为干燥后样品质量与培养皿质量之和。六、思考题1.在实验操作中,单体为什么要分批加入?2.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单体滴加速度和聚合反应温度?3.影响聚醋酸乙烯酯胶乳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实验八膨胀计法测定苯乙烯聚合反应速率一、实验目的了解膨胀计法测定聚合反应速率的原理。掌握膨胀计的使用方法。掌握动力学实验的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自由基聚合反应是现代合成聚合物的重要反应之一,目前世界上,由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的合成聚合物的数量居多。因此,研究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聚合速率可由直接测定来反应的单体或所产生的聚合物的量求得。这被称为直接法;也可以从伴随聚合反应的物理量的变化求出。此即被成为间接法。前者适用于各种聚合方法,而后者只能用于均一的聚合体系。它能够连续地、精确的求得聚合物初期的聚合反应速率。对于均一的聚合体系,在聚合反应进行的同时,体系的密度、粘度、折光度、介电常数等也都发生变化。本实验就是依据密度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原理而测定聚合速率的。聚合物的密度通常也比其单体大,通过观察一定量单体在聚合时的体积收缩就可以计算出聚合速率。一些单体和聚合物的密度变化如下表所示:单体和聚合物的密度单体密度g/ml25oC体积收缩%单体聚合物氯乙烯丙烯甲基丙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为20oC数据为了增大比容随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观察体积收缩是在一个很小的毛细管中进行,测定所用的仪器称为膨胀计(如图所示)。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聚合容器,上部连有带有刻度的毛细管。将加有定量引发剂的单体充满膨胀计,在恒温水浴中聚合,单体转变为聚合物时密度增加,体积收缩,毛细管内液面下降。每隔一定时间记录毛细管内聚合混合物的弯月面的变化,可将毛细管读数按一定关系式对时间作图。再根据单体浓度,从而求出聚合总速率的变化情况。动力学研究一般限于低转化率,在5-10%以下。根据等活性理论,稳态,大分子链很长三个基本假定,在引发速率与单体浓度无关时,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速率方程式如下:(1)式中:Kp、Kd、Kt分别为链增长反应,引发剂分解和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I]为引发剂浓度,[M]为单体浓度,f为引发效率。在低转化率下,假定[I]保持不变,并将诸常数合并,得到:(2)其中:经积分得:(3)式中:[M]0、[M]t各为单体的起始浓度,t时浓度。设膨胀计的体积(即苯乙烯的起始体积)为V0,苯乙烯完全聚合后的体积为V∞,则(V0-V∞)就是苯乙烯转化成聚苯乙烯总的体积收缩量,而t时刻所能达到的体积收缩量为(Vt-V∞),由于(V0-V∞)和(Vt-V∞)分别与单体的起始浓度[M]0和t时剩下的苯乙烯浓度[M]t,将它们分别代入(3)式得:(4)由于膨胀计毛细管的刻度是长度单位,故将上式分子、分母分别除以毛细管的横截面积即变换成长度:(5)由(1)式可知,聚合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为一级反应。则对t作图为一直线,其斜率等于K,而单体浓度已知,这样根据(2)式就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Rp,又因为:(6)假定引发效率f为0.8,Kd值在《偶氮二异丁腈分解速率的测定》的实验中已测得,[I]的浓度已知。将这些数值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得值。这是一个重要数值,它反映了聚合反应的特征,在相同引发效率下,聚合速率与值成正比。三、主要仪器和试剂苯乙烯、偶氮二异丁腈(重结晶)、乙醚、膨胀计、锥形瓶、温度计、恒温水浴四、实验操作在干净的150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取比膨胀计体积稍多的新蒸馏的苯乙烯,准确取0.1%的偶氮二异丁腈(重结晶),待溶解完全后,小心装满膨胀计,达到毛细管最下面的刻度即可,将膨胀计的活塞封死,不能漏液。然后将膨胀计固定在80±oC的恒温水浴中,使毛细管伸出到外面。此时,膨胀计的苯乙烯受热膨胀,沿毛细管上升,充满后将溢出的苯乙烯用滤纸拭去。苯乙烯液体一经达到热平衡,体积开始缩小。此时应注意观察,从开始收缩时,作为零时,同时开动秒表,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液体弯月面的刻度,直至液体通过毛细管的全部刻度。实验一结束,就应取出膨胀计,倒出聚合混合液,小心用乙醚反复清洗三次。以防进一步聚合堵塞毛细管。洗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留作下一组用。五、数据处理计算Lo值,即苯乙烯的起始体积所能装满的毛细管的高度Vo为膨胀计的体积,可由在一定温度下装满水的重量之差求出,或者通过滴定管滴定。A为毛细管的横截面积,也可由吸入一定长度的汞柱的重量差求得(这两个数据由老师给出)。计算L∞值,即完全聚合聚苯乙烯的体积所能装满的毛细管的高度。而不同温度下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密度如下:温度名称257080苯乙烯聚苯乙烯D苯乙烯=0.9240-0.000918t(oC)记录的实验数据按下表处理t(分钟)刻度读数Lt=Lo作图选择时间间隔相同的实验数据,以对时间t作图,应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就是K。最后分别求出聚合反应速率Rp和常数之值。六、注意事项加入引发剂的量是以苯乙烯的重量为基准的,力求计算和称量准确,否则影响实验数据。使用和清洗膨胀计应十分小心,不要损坏仪器。实验一结束,就应立即清洗膨胀计,以免聚合物堵塞毛细管。实验结束后,应等膨胀计凉至室温再拧开旋钮,否则膨胀计易损坏。七、思考题实验求出的值,除了推导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假定外,在处理时还使用了哪些假定?讨论本实验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及改进意见。本体聚合的特点是什么?本体聚合对单体有何要求?对于高转化率情况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能用此法研究吗?实验九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悬浮共聚合一、实验目的1、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通过悬浮共聚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该共聚物俗称为372有机玻璃模塑粉,通过372有机玻璃模塑粉的制备,了解悬浮共聚合的反应机理及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2、了解无机悬浮剂的制备及其作用。3、了解悬浮共聚合实验操作及聚合工艺上的特点。二、实验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均不溶于水,单体靠机械搅拌形成的分散体系是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了使单体液滴在水中保持稳定,避免粘结,需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悬浮剂,通过实验证明采用磷酸钙乳浊液做悬浮剂效果较好,磷酸三钠与过量的氯化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酸钙。磷酸钙难溶于水,聚集成极微小的颗粒,可在水中悬浮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沉降,这种悬浮液呈牛奶状,在搅拌情况下能使某些体系的单体小液滴分散在体系中而不聚集,这是由于单体(油相)和介质(水相)对磷酸钙的润湿程度的不同,所以磷酸钙起到悬浮剂的作用,悬浮剂浓度增加可提高稳定性,实践证明磷酸钙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7%左右为宜。有机玻璃模塑粉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单体与少量苯乙烯共聚合的无规共聚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要达到13万~15万才能加工成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产品,其结构可表示为:CH3~~~CH2C[CH2C]nCH2CH~~~COOCH3即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单元为主链的分子链中掺杂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苯乙烯结构单元,在共聚反应中,因参加反应的单体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由于单体的相对活性不同,它们参与反应的机会也就不同,共聚物组成d[M1]/d[M2]与原料组成[M1]/[M2]之间的关系为式中:d[M1]/d[M2]——共聚物组成中两种结构单元的摩尔比;[M1]/[M2]——原料组成中两种单体的摩尔比;r1,r2——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表征两单体的相对活性,称作竞聚率。三、实验试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二苯甲酰,硬脂酸,去离子水,氯化钙,磷酸三钠,氢氧化钠四、实验步骤⒈悬浮剂的制备⑴CaCl2溶液的配制按配方称取6g氯化钙,放入500mL三颈瓶中,加入去离子水165mL,搅拌,使之溶解,呈无色透明水溶液,备用,⑵Na3PO4和NaOH溶液的配制按配方称取6g磷酸三钠,0.8g氢氧化钠放入400mL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165mL,搅拌,使之溶解,得无色透明之溶液,备用,⑶将三颈瓶中氯化钙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溶解至水浴沸腾,另将盛有磷酸三钠、氢氧化钠水溶液的烧杯放于热水浴中,在搅拌下用滴管将此溶液连续滴加至三颈瓶中,约在20~30min内加完,然后在沸腾的水浴中保温半小时,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悬浮剂呈乳白色混浊液,用滴管取20滴(或1mL)悬浮剂放入干净之试管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摇匀,放置半小时,如无沉淀,即为合格,备用,制得之悬浮剂要在8h内使用,如有沉淀,即不能再用,需另行制备。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共聚合反应⑴在250mL的四口瓶上,装上密封搅拌器、真空系统,加入50mL去离子水,22mL悬浮剂而后抽真空至86659.3Pa(650mmHg)⑵分别称取4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g苯乙烯,混合均匀,加入硬脂酸和引发剂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四口瓶中(加料时尽量避免空气进入)。⑶升温,控制加热速度,使体系的温度快速升至75℃,然后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至80℃,并保温1h,再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至90℃,待真空度升至最高点而下降时,表示反应即将结束,为了使单体完全转化为聚合物,应继续升温至110~115℃,并在110~115℃下保温1h,聚合反应完毕。⒊聚合物后处理反应后所得物料为有机玻璃模塑粉悬浮液,其需经酸洗、水洗、过滤、干燥等处理过程,⑴酸洗反应所得物料为碱性,且含有悬浮剂磷酸钙需除去,方法是加入2mL化学纯盐酸,⑵水洗、过滤水洗的目的是除去产物中的Cl-离子,方法是先用自来水洗4~5次,再用去离子水洗两次(每次用量50mL左右),用AgNO3溶液检验有无Cl-存在(如无白色沉淀即可),采用抽滤过滤使粉料与水分开。⑶干燥将白色粉状聚合物放入搪瓷盘中,置于100℃的烘箱中烘干。五、思考题1.以有机玻璃模塑粉为例,讨论自由基共聚合的反应历程。2.以聚乙烯醇和磷酸钙为例,讨论高分子悬浮剂与无机悬浮剂的悬浮作用机理。3.聚合反应过程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实验十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了解溶液聚合的特点及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过程。2、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的制备及其醇解,掌握溶液聚合的一般方法及实验技巧。3、了解聚合物中准官能团的反应原理。二、实验原理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有散热与搅拌容易的特点。它是把引发剂、单体溶于溶剂中成为均相,然后加热聚合,聚合时靠溶剂回流带走聚合热,使聚合温度保持平稳,因体系中聚合物浓度较低,因而容易调节产品的分子量分布以及产品的结构状态。但由于溶剂的引入,大分子自由基与溶剂发生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溶剂还可能影响聚合过程的分子构型,提高或者降低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由于单体浓度被溶剂所稀释,聚合速度较缓慢,同时增加溶剂回收及产品纯化工序。由于溶液聚合合成的聚乙酸乙烯酯通常用来醇解合成聚乙烯醇,因此工业上通常采用甲醇作溶剂,这样制备的聚乙酸乙烯酯溶液不需要进行分离就可以直接用于醇解。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三口烧瓶、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恒温水浴、量筒、乙酸乙烯酯、甲醇、偶氮二异丁腈、氢氧化钠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溶液聚合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26.5ml(25g)乙酸乙烯酯,然后将0.1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溶于20g甲醇(可换算成体积加25ml)中,并将其倒入三颈瓶中,升温并维持瓶内温度在60℃,开始记录反应时间,用变压器控制水浴61~63℃,注意观察反应液粘度变化和整个体系封闭性,反应维持3h结束。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温室。取2g反应液于已称重的表面皿上,放于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无色玻璃状的聚合物,连表面皿一起称重,计算其固含量。2、醇解根据所测固含量计算得到实验所需的聚乙酸乙烯酯甲醇溶液的重量(含有8g聚乙酸乙烯酯),称取该重量的的聚乙酸乙烯酯甲醇溶液W克,加入甲醇的量为(48-W)克,搅拌均匀后倾入滴液漏斗内,然后再于此同时在三颈瓶中加入100ml含有O.5gNaOH的甲醇溶液,装上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在65~70℃水浴锅上加热回流,在急剧搅拌下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入聚乙酸乙烯酯甲醇溶液,30~40min滴加完毕。若太快会生成冻胶,不利于醇解反应的顺利进行及产物的过滤洗涤。滴加完毕后,继续回流40~60min,然后冷却。产物用布氏漏斗过滤,每次用10ml甲醇洗涤3次(过滤液回收),产物放于80℃烘箱中,烘干称重。五、注意事项1.实验前,乙酸乙烯酯需重蒸,否则因阻聚剂的存在影响实验效果。2.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活性较高,易于65~100℃温度内使用较好。在溶液聚合中,使用乙醇作溶剂时,可采用BPO作引发剂,反应温度可控制在65~70℃。3.溶液聚合时,甲醇作溶剂,瓶外水浴温度不能高于63℃,因为甲醇沸点64.5℃。瓶外温度若高于此温度,因局部受热,会使甲醇大量挥发,回流增大使体系中溶剂减少,不能及时带走反应热,会使反应失败。用乙醇作溶剂时,瓶外温度不能高于乙醇沸点78℃?在70℃左右为宜。4.在实验前应将使用三颈瓶、烧杯等烘干除去水份,否则会破坏聚合反应。5.实验装置要严格密封。六、思考题1、溶液聚合的反应的溶剂应如何选择?2、本实验采用甲醇作溶剂是基于何种考虑?实验十一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和原理。2、学习如何选择溶液。3、掌握聚合物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将单体溶于溶剂中而进行聚合的方法叫做溶液聚合。生成聚合物有的溶解有的不溶,前一种情况称为均相聚合,后者则称为沉淀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和缩聚均可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在沉淀聚合中,由于聚合物处在非良溶剂中,聚合物链处于卷曲状态,端基被包裹,聚合一开始就出现自动加速现象,不存在稳态阶段。随着转化率的提高,包裹程度加深,自动加速效应也相应增强,沉淀聚合的动力学行为与均相聚合有明显不同。均相聚合时,依双基终止机理,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而沉淀聚合一开始就是非稳态,随包裹程度的加深,其只能单基终止,故聚合速率将与引发剂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在均相溶液聚合中,由于聚合物是处在良溶剂环境中,聚合物处于比较伸展状态,包裹程度浅链扩散容易,活性端基容易相互靠近而发生双基终止。只有在高转化率时,才开始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若单体浓度不高,则有可能消除自动加速效应,使反应遵循正常的自由基聚合动力学规律。因而溶液聚合是实验室中研究聚合机理及聚合动力学等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溶液聚合时,由于溶剂并非完全是惰性的,其对反应会产生各种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分解速率受溶剂的影响很小,但溶剂对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有较大的诱导分解作用。这种作用按下列顺序依次增大:芳烃、烷烃、醇类、醚类、胺类,诱导分解的结果使引发剂的引发效率降低。(2)溶剂的链转移作用:自由基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反应中心,它不仅能引发单体分子,而且还能与溶剂反应,夺取溶剂分子的一个原子,如氢或氯,以满足它的不饱和原子价。溶剂分子提供这种原子的能力越强,链转移作用就越强。链转移的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若反应生成自由基活性降低,则聚合速度也将减小。(3)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溶剂溶解聚合物的性能控制着活性链的形态(卷曲或舒展)及其粘度,它们决定了链终止速度与分子量的分布。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降低、混合及传热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温度容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有机溶剂费用高,回收困难等原因,使得溶液聚合在工业上很少应用,只有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情况下,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和合成纤维放丝液等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丙稀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其优点是: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及聚合物溶解性能好,为均相聚合。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三、主要仪器和试剂丙烯酰胺甲醇过硫酸铵浴锅布氏漏斗三口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Y形管四、实验步骤在100ml三口反应瓶中间口装上搅拌器,在一个侧口装上氮气导管,另一侧按一个Y型管。利用Y形管的两个口分别装上温度计和冷凝管。将5克(0.07mol)丙烯酰胺和40ml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开动搅拌,在通氮气的情况下用水浴加热至30oC(参见附注)使单体溶解。然后把溶解于5ml蒸馏水中的过硫酸铵从冷凝管上口加入到反应瓶中,并用5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逐步升温至90oC(注意升温速度不要过快),聚合物便逐渐生成。在90oC下反应2-3小时。反应完毕后,将得产物倒入盛有150ml甲醇得500ml烧杯中,边倒边搅拌,这时聚丙烯酰胺便沉淀出来。静置片刻,向烧杯中加
/
本文档为【高分子合成实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