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

2021-08-18 2页 doc 40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yunming

暂无简介

举报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2017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第二部分学基础知识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70小题,每小题分,共42分)。36.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36.【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对该事件的体验则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37.学生阿华希望班级的管理...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
2017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第二部分学基础知识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70小题,每小题分,共42分)。36.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36.【答案】C。解析: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对该事件的体验则保存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重新被体验到。37.学生阿华希望班级的管理能更加民主化,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老师能更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想法。学生阿华的诉求属于()。A.生存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37.【答案】C。解析:尊重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38小红在放学的路上突然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此刻她应该处于()状态A.应激B.激情C.热情D.心境38.【答案】A。解析:情绪的装套包括心境、激情、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39.中学生小钰是班里的劳动委员,为人热情,积极肯干,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学习上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但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通过思考来化解各种困难和障碍。小钰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39.【答案】A。40.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A.性格特征B.气质特征C.意志特征D.能力特征40.【答案】A。解析: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题干描述为性格的态度特征。4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A.强度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答案】D42.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情绪、态度、意志、个性等对学习更具有影响力,这是()对学校起到的动力、强化、调节等方面的作用。A.智力因素B.主观因素C.非智力因素D.客观因素42.【答案】C。解析: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智力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强化作用。43.小强的腿有残疾,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学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由,拒绝其入校学习,该做法()。A.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B.合法,学校有办学自主权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3.【答案】C。44.王某在距离学校不足百米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允许该学校学生出入,王某的做法()。A.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B.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4.【答案】D。45.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45.【答案】A。46.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6.【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第二,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47.针对当时农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文艺、生机、卫生、公民四种教育,采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方式的教育家是()。A.雷沛鸿B.晏阳初C.陶行知D.梁漱溟47.【答案】B。解析: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48.下列古代学校,属于隋唐时期的是()A.书院B.国子监C.弘文馆D.鸿都门学48.【答案】C。解析: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书院诞生于唐朝,兴盛于宋朝。49.提出“察类明故”的思维和论辩法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D50.主张“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的人物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王充【答案】D51.“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B.示范性C.持续性D.长期性51.【答案】A。解析:题干言论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其中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52.“在教育的目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表达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团体本位D.虚无主义52.【答案】A。解析:笃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而诺笃尔普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所以答案为A。53.经济.政治.文化共同构成了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下列选项中难以反映经济对教育制度制约功能的是()A.古代学校教育内容大多是伦理.宗教内容,而非生产知识与技能B.一些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达到12年C.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专门性质的工业.农业.商业D.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在教育行政上实施集权制,而美国则实施分权制53.【答案】D。解析:选项D反映了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作用。54.关于“什么是课程”,学者们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学术界出现对课程概念的多种诠释很正常B.一般认为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C.学术界难以对课程概念达成共识是因为缺乏课程领域的权威专家D.一般认为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54.【答案】A。解析: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55.下列充分凸显出新课改设计理念的是()A.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B.课程设置要体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C.课程设置要体现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全貌D.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5.【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56.我国古代既有“指引者,师之功也”的箴言,又有“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体现了教学过程具有的规律()A.学生认识的简约性B.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C.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56.【答案】D。57.反对“教育是为了人们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着作是()A.《大教学论》B.《教育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论教育学》5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批判了斯宾塞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提出教育不是为了人们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的观点。因此题目考查的是杜威的着作,故正确答案是C。58.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58.【答案】C。59.关于实验教育学,不正确的是()A.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B.与赫然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一脉相承C.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教育问题D.运用定量研究5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实验教育学是反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思辨式和经验形式的研究方法,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研究教育现象,运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教育问题,重视数理统计和心理测试等定量研究方法。故正确答案是B。60.如果一个数学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那么这个测验就是()。A.低效度的B.低信度的C.低难度的D.低区分度的60.【答案】A。解析: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有用性。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水平,不能体现出测验的有效性,也就是测验的低效度性。6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以促进学生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情感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是()程序教学模式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C.发现教学模式D.掌握学习教学模式61.【答案】B。解析: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领域,着重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62.德育工作的艺术性突出体现在()A.“十年磨一剑”B.“更上一层楼”C.“润物细无声”D.“一览众山小”62.【答案】C。解析:德育工作的艺术性表现在:教育者对于自己所要输出的教育内容,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融于学校的生活当中,融于学生的学习、劳动、娱乐等一切活动当中,在看似自然的表象下面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唤起受教育者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63.王老师组织学生到郊区的牛奶厂,请工人师傅为学生讲解牛奶的生产加工流程。王老师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小组教学C.个别辅导D.现场教学63.【答案】D。解析: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64.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句话反映出古人早就注意到的关系()。A.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B.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D.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64.【答案】D。解析:“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意指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但没有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说明道德意志对道德认识的作用,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道德意志是一种精神力量。65.古代思想家王守仁曾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他主要强调的是()A.学习需要独立思考B.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掌握知识C.教育应循序渐进D.教育不应抹杀儿童天性65.【答案】A。解析:材料中文字是说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孔子所言未必正确,普通人言论也有可取之处,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以自己内心的判断为准绳66.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A.言行一致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66.【答案】A。6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知然也。”这句话反应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7.【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于《荀子·劝学》。原文的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来时而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68.关于教育的功能,正确的是()A.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B.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都存在C.教育的个体功能来自教育的社会功能D.教育的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结果,因此都是没有价值的6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教育在不同社会表现出的社会功能重点不同,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因此教育的个体来自教育的社会功能。虽然,教育的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结果,但这种非预期的结果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故正确答案是B。69.高中毕业会考是一种达标考试,属于()。A.定量评价B.相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评价69.【答案】D。解析: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70.学生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引导性B.间接性C.直接性D.交往性70.【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之一表现为认识的间接性。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故本题选择B。71.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运用了教育方法中的()。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71.【答案】B。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题干中的小张是作为优秀学生的榜样。72.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72.【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为行动研究法的定义。73.不属于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的是()。A.学校教育网络化B.学校类型进一步多样化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D.教育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73.【答案】C。解析:只有在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才会与生产劳动分离,在其他社会形态下,学校教育都会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74.学生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公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出色的()A.教学技能B.知识结构C.教育机智D.教研能力74.【答案】C。解析: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相应的对策: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作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75.孙老师在任教的两个平行班开展教育研究,检验“阅读名着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班学生每周进行3小时名着阅读,二班学生不阅读,一学期结束后,通过写作测试两班学生作文水平,孙老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文献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75.【答案】A。解析: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76.妈妈带小明去了“儿童活动中心”,小明就能画出“儿童活动中心”的线路布局图了,这说明小明的认知发展达到了()。A.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76.【答案】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进行思维时需要借助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小明去过“儿童活动中心”,获得了表象,画出布局图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故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7.“个人之间的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这句话表明()A.遗传素质是人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根本原因B.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是分工造成了人们之间才能的不同C.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作用7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本题这句话是亚当斯密的着名论断,说明了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并不大,是后天从事不同的工作即分工造成人们的才能的差别。故正确答案是B。78.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认知同化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8.【答案】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79.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C.榜样学习实验D.问题表征79.【答案】B。80.小明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不再罚他洗碗,使他养成做作业的习惯,这运用了行为原理的()呈现性惩罚B.取消性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80.【答案】D。解析:负强化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小明的妈妈撤销了洗碗的厌恶刺激,增加了小明完成作业的行为。81.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可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士气。这种现象体现了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率D.发展率81.【答案】B。解析:效果律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教师的表扬与反馈属于效果律。82.“意大利地图的形状像皮靴”是精加工策略中的()。A.谐音法B.音符法C.经验联系D.形象联想82.【答案】D。解析:属于精加工策略中的联想记忆法。83.从小说粤语的人很难在短期内讲好普通话,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影响。A.正迁移B.原型C.负迁移D.心向83.【答案】C。84.中学生小孙近期心里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B.克服内疚感C.避免孤独感D.建立同一性84.【答案】D。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时期。本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自我同一性。85.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A.惩罚和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伦理86.【答案】C。解析: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遵守法规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题干中小娜对学校校规处于绝对服从地位,并以此做出小青不是好学生的判断,因此,属于习俗水平中的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故本题选C。86.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它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表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86.【答案】C。解析: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事物的倾向。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经验的影响。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题干中张冬受到算数减法的影响,得出答案是三个角,是典型的心理定势行为。故选C。87.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87.【答案】D。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88.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88.【答案】C。解析:群体约定是指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由形成了“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可知,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群体约定。89.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89.【答案】B。解析:课堂纪律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学生经常拒绝服从管教,处于第二阶段的学生以自私自利为表现,处于第三阶段的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处于第四阶段的学生以自我管理为表现。故本题选B。90.一名中学生在学习植物生长时,以时间为轴,将植物由种子到成熟这一过程全部展现出来,制作一幅植物生长一览图。这属于学习认知策略中的()。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控策略90.【答案】C。解析:“制作一幅植物生长一览图”,属于组织策略。91.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此成就动机属于()。A.自我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91.【答案】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为了在工作或者学习中赢得地位与自尊心。92.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还原事实真相B.获得高奖励C.得到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92.【答案】A。解析:内在动机往往由内在需要所引起,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系。外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93.小欣在课堂上没有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觉得同学们都在笑话她笨,为此,特别自卑和沮丧。小欣的这一心理属于()。A强迫观念B.恐惧心理C.抑郁心理D.不合理信念93.【答案】D。解析: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即人的行为的ABC理论。94.王军总喜欢给同学起各种外号,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是()。A.强化B.消退C.惩罚D.维持94.【答案】B。解析: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95.学生在了解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生成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标准,这种学习属于()。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高级规则学习95.【答案】D。解析:加涅根据学习复杂程度的不同,把学习分为八大类,依次是:①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②刺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同时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③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通常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语言单位的联结,也就是言语连锁化。⑤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⑥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⑦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⑧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学生在了解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及面积的可加性原则后,解决了梯形面积的问题,属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96.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不稳定、可控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C.内部、稳定、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96.【答案】B。解析:归因在试题太难太难,属于作业难度的归因,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故选B。97.“黑板擦就是用来擦黑板的”,我们常常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性称为()。A.定势B.知觉C.功能固着D.问题表征97.【答案】C。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98.一位学生这样管理自己“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98.【答案】C。99.张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电脑打字时发现,学生练习电脑打字半个月以后,成绩一度停下来顿,虽有练习但成绩不见提高。这一现象证明了技能形成中的()。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消退现象99.【答案】C。解析:高原现象是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100.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100.【答案】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01.维果斯基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A.认知发展理论B.全程发展理论C.内化学说D.最近发展区101.【答案】C。解析:维果茨基的工具理论认为,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工具和符号。能使用工具和符号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正是对这些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这些工具和符号“内化”到人自身的过程,从而产生高级的心理机能。内化学说是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的提出的。102.训练学生估计不同大小长方形的面积,一段时间后,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估计长方形面积的能力提高,而估计圆形面积的能力并未提高。这个实验可以支持()。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102.【答案】B。解析: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以大学生为被试,首先训练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估计,然后对他们进行两种测验。结果表明,被试对矩形面积的判断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成绩并没有提高。据此,他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只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103.下列关于学习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A.学习的结果仅表现为个体行为的变化B.广义的学习,专指人的学习C.学习是在意识水平上进行的,不存在无意识水平的学习D.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103.【答案】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104.面对问题时,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具有这种特点的认知方式是()。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04.【答案】D。解析: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是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认知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具体型和抽象型;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外倾思维和内倾思维;整体性策略和系列性策略。根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认识方式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是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故A、B项错;根据对概念和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认知方式可以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冲动型学习者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出现错误,故C项错;沉思型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因而错误较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05.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称为()。A.概念形成B.概念同化C.概念分析D.概念理解105.【答案】B。解析: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是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题20小题,每小题分,共18分)106.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终身化106.【答案】ABC。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07.对于人、社会与教育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教育把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转化为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发展之间的矛盾B.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二位C.教育可以有效地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D.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为社会造就了有一定素质的人107.【答案】ACD。108.关于学校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文化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B.学校教育承担着传递人类所有文化的任务C.学校教育担负着普及文化和更新创造文化的角色D.文化与教育处于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108.【答案】CD。109.关于感觉和知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B.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两者都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D.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109.【答案】ABD。110.“复习是学习之母”,体现了()。A.教学的巩固性原则B.教学要有系统性C.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D.要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110.【答案】AD。解析:巩固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111.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11.【答案】CD。112.“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A.禀赋B.家庭环境C.社会环境D.教育环境112.【答案】BCD。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113.下列选项中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相关的是()A.“听其言,观其行”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C.“闻斯行诸”案例D.举一反三【答案】ABC114.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回忆系列材料时,最先呈现和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多B.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较快,材料少,遗忘较慢C.实验证明,低度学习资料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D.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遗忘得快,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慢的多114.【答案】BC。解析:根据系列位置效应,回忆系列材料时,最先呈现和最后呈现的材料,不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遗忘最少。此外,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115.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A.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B.设置综合课程C.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115.【答案】ABD。116.“课程即经验”的观点具有怎样的特点()。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B.突出课程学科的逻辑性C.课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D.课程练习学习者的经验和兴趣116.【答案】ACD。117.影响个体人格发展的外部因素有()A.家庭教养方式B.自我认知C.学校教育D.同辈群体117.【答案】ACD。118.下列关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表述正确的是()。A.有组织机构和B.有优秀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118.【答案】ACD。119.下列关于成就动机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学习任务B.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C.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选择高难度的学习任务D.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具挑战性119.【答案】BD。解析: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而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具有挑战性。120.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A.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B.设置合适目标,培养自我效能感C.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D.对学生进行合作与竞争教育,开展合作与竞争学习120.【答案】ABCD。解析:学习动机的激发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适当开展竞争与合作教育,激发学生兴趣。121.下列教师做法,明显符合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是()。A.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B.发动全班学生为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鼓掌两下,并大声说:"XXX,你真棒!”C.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发挥想象,大胆创作D.在班级中播放《最强大脑》后,发现学生们学习劲头猛增121.【答案】BD。解析:B选项属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强化,D选项属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替代性强化。122.当其他同学向杨颖求助时,即使她再忙,也不会拒绝。她认为,能够帮助别人满足他人愿望的人才是好人,否则就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杨颖道德发展处于()。A.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B.习俗道德水平C.寻求认可阶段D.前习俗道德水平122.【答案】BC。123.组织策略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下列活动中,学生运用组织策略的有()A.画关系网B.列提纲C.通过联想赋予材料情景或意义D.课堂上记笔记123.【答案】AB。解析:通过联想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和课堂上做笔记都属于精细加工策略。124.关于遗传决定论,正确的是()A.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种类来看,是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单因素论B.从个体发展的动因来看,是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铄轮C.在心理学上,表现为成熟论D.代表人物是高尔顿124.【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都是片面夸大某一因素的独特作用,都属于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属于内发论。故正确答案是ACD。125.关于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规模B.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C.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D.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125.【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而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故正确答案是BCD。五、案例分析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卡洛斯是个墨西哥裔美国男孩,英语说得不怎么顺溜。他用英语讲话时,经常会被同学取笑。长期的学校生活使他逐渐学会了在教室里保持沉默。在这个问题上,他甚至跟老师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一言不发,把自己埋在课堂活动喧嚣中,再也不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尴尬;反过来,老师也不会抽他回答问题了。老师下这样的决心,其动机相当单纯:她不想看到其他孩子取笑卡洛斯,不想让他蒙羞。但是,老师忽视卡洛斯的存在,实际上就把他给“勾销”了。她的行为是在暗示自己不值得为卡洛斯烦心,也给其他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既然老师都不叫卡洛斯回答问题,那一定是因为他笨。久而久之,连卡洛斯本人都觉得自己确实有点笨。卡洛斯终于在拆拼课程(jigsawclassroom)中发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他所在的阅读小组和班上别的小组一样,正在阅读约瑟夫·普利策的传记。读完之后,全班同学马上就要迎来一场有关这位着名报人一生经历的测验。普利策的传记太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读完它。所以,各个阅读小组都采用了分工策略——每小组成员各自阅读一部分,再将自己了解到的重要信息告诉给小组其他成员。卡洛斯的任务是了解普利策的中年生活经历,并将所得信息告知本组成员。他发现,其他阅读小组也有同学承担了跟他一样的阅读任务。于是,他们围坐在一张课桌旁,认真地研究普利策先生在中年时代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在共同学习中,卡洛斯顺利地掌握了这部分阅读内容,回到了自己原来的阅读小组。小组同伴报告完普利策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后,就轮到卡洛斯发言,报告普利策中年时代的重大生活经历。他结结巴巴,犹犹豫豫,紧张得要命,组里其他同学不帮忙,反而像早已习惯的那样奚落他,嘲笑他:“啊,你根本就不了解。”“你可真是大笨蛋!”“你太笨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每当听到这种嘲讽,在一旁观察的老师和助手就会插嘴,提些建议,例如“好吧,要是你愿意,要是你觉得有趣,那就尽管取笑他好了。但是,这么做没法让你了解普利策的中年生活经历。你得记住,再过一小时,考试就要开始了!”这种提醒让全组成员意识到,羞辱卡洛斯得不到任何好处,相反还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几天之后,经历几次这样的情形,孩子们逐渐明白,要想学到卡洛斯掌握的那部分知识,就只能留心听懂他所讲的东西。孩子们逐渐变成了非常友好的采访员。他们不再取笑和忽视卡洛斯,而是想方设法让他把话讲出来,问一些更方便他大声加以解释的问题。卡洛斯也变得更放松了,而放松又改善了他的沟通能力。卡洛斯越来越顺利地发言,让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在接下来的测验中受益。过了几个星期,孩子们得出结论——卡洛斯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笨,他们从这位同伴身上看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大家喜欢上了卡洛斯。卡洛斯也更喜欢上学了,他不再把白人同学当成噩梦,而把他们当成朋友了。126.英语教师不想看到其他孩子取笑卡洛斯,便不再对卡洛斯进行提问。对这种行为评价不正确的是()。A.让卡洛斯本人产生了自卑心理B.无助于其他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道理C.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D.实质上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126.【答案】C。127.在拆拼课程学习中,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制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127.【答案】C。解析:案例中,分成各组阅读指定书目,并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128.下列关于特朗普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取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形式B.特朗普制的可以取代班级授课制而存在C.其提出者是英国教师贝尔和兰喀斯特D.又可称为“灵活的课程表”128.【答案】AD。129.卡洛斯在阅读小组和同伴报告中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认可与尊重。这说明()。A.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C.同伴群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决定了个体的道德修养水平D.群体的道德品质决定于修养水平较低的同伴个体129.【答案】B。130.下列关于德育和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B.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C.杜威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D.教学与德育是对立统一关系130.【答案】AB。
/
本文档为【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全真模拟卷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