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机械制图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习题集p12-p42

2018-12-21 111页 ppt 7MB 23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孟子73代

暂无简介

举报
机械制图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习题集p12-p42P12(1):根据轴测图作出各点的投影图。P12(2):已知点的两面投影,作出第三面投影,以及各点的轴测图。注意d''的位置P12(3):已知A(8,18,12)、B(20,0,22)两点的坐标,作出各点的三面投影。注意b''的位置P13(1):已知E、F的两面投影,作出各点的第三面投影。P13(2):已知A(18,12,0)、B(0,18,25)、C(26,0,0)三点的坐标,作各点的三面投影。注意b、b''、c''的位置P13(3):比较A、B、C三点的相对位...
机械制图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习题集p12-p42
P12(1):根据轴测图作出各点的投影图。P12(2):已知点的两面投影,作出第三面投影,以及各点的轴测图。注意d''的位置P12(3):已知A(8,18,12)、B(20,0,22)两点的坐标,作出各点的三面投影。注意b''的位置P13(1):已知E、F的两面投影,作出各点的第三面投影。P13(2):已知A(18,12,0)、B(0,18,25)、C(26,0,0)三点的坐标,作各点的三面投影。注意b、b''、c''的位置P13(3):比较A、B、C三点的相对位置。B在A的下、左、前;B在C的上、左、后;C在A的下、右、前。P13(4):已知点K(15,20,24)、M(35,20,10)、N(15,20,10)三点的坐标,作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把不可见点的投影加上括号。注意:判断可见性,只需判断重合的那面投影的可见性,另外的两面投影不需判断。P14(1):判别两点的相对位置。B在A的(下、右、前)方。C在D的(上、左、后)方。P14(2):求空中两球A、B在光线S照射下,在地面上的落影。分析:空中小球A在光线S照射下在地面上的落影,应是过A的一条与S平行的光线与地面(H面)的交点。P15(1):判别下列直线属于哪一类位置的直线。P15(2):写出立体上棱线的名称。试标记出三棱锥底面上与锥顶S水平投影重影的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P15(3):试标记出与D点水平投影重影的E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AB是侧垂线,CD是倾斜线。AB、CD是交叉两直线。P16:按下列已知条件,画出各直线段的两面投影,并判断直线的空间位置。(1)zA=zB,β=30°(2)c'd'=CD,c'd'//OXP16:按下列已知条件,画出各直线段的两面投影,并判断直线的空间位置。(3)B点位于V面内,yA=zBP16:按下列已知条件,画出各直线段的两面投影,并判断直线的空间位置。(4)两端点坐标E(20,8,5),F(5,18,20)P16:按下列已知条件,画出各直线段的两面投影,并判断直线的空间位置。P17(1):已知CD为正平线,CD=25mm,α=45°,作出直线的三面投影。(只需作出一个解答)P17(2):在直线AB上作出K点的两面投影,已知K点距V面15mm。注意:15mm需要标示清楚。P17(3):K点在直线CD上,已知k,求作k’。注意比例关系。P17(4):在EF上求一点P,使P点与E点的距离为15mm,并补画出侧面投影。注意:15mm需要标示清楚。P18(1):求作线段AB的实长及其与投影面的倾角α、β。注意:α、β、实长需要标示清楚。用符号示相等关系。P18(2):距H面15毫米作水平线MN与AB,CD相交。P18(3):已知直线AB的投影ab及a',倾角β=30°,完成它的投影。P18(4):过M点作一长度为23mm的侧平线与AB相交。提示:由M的正面投影可以确定过M的侧平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方位,AB的水平投影也可求得,因此可求两直线的交点,再求直线投影。P19(1):判别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P19(1):判别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交叉AB与CD交叉AB与DE平行CD与DE相交P19(2):标注出各个重影点的正面投影及水平投影。P19(3):直线CD与V面倾角为β=60°,求V面投影。P20(1):过点C引直线CD同时与直线AB及Y轴相交。提示:直线与Y轴相交,交点必在Y轴上,因此交点的正面投影在原点。P20(2):作水平线EF,使它与H面距离为12mm,且与AB、CD相交,求出介于二相交点间线段实长。P20(2):作水平线EF,使它与H面距离为12mm,且与AB、CD相交,求出介于二相交点间线段实长。P20(3):已知点M在V面上,点E在AB上,ME//CD,补全所缺的投影。P20(4):作CD交AB于D,且使CD=40毫米。提示:CD交AB于D,则D必在AB上,由图可得到ΔZCD,又CD40mm,可作直角三角形,另一直角边即CD水平投影的长度。P21(1):以AB为一边作平面的三面投影图。1.作等边三角形ABC为水平面2.作正方形ABCD为铅垂面P21(1):以AB为一边作平面的三面投影图。P21(2):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的AD边平行于V面,BC边平行于H面,试完成平面的V面投影。提示:由水平投影可知AD、BC必相交,可先求交点。P22(1):补画ABCD平面上EFG的正面投影。P22(1):补画ABCD平面上EFG的正面投影。P22(2):已知ΔEFG与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作Δefg。P22(2):已知ΔEFG与AB,CD在同一平面内,求作Δefg。P22(3):完成L形平面的正面投影。提示:平行两直线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P22(4):在四棱台上挖孔,正面投影如图示,补画水平投影。P23(1):已知BC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试完成正面投影(b''c''//OZ)。P23(2):以正平线AB为一直角边,A为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并使C点在V面上。提示:CD交AB于D,则D必在AB上,由图可得到ΔZCD,又CD40mm,可作直角三角形,另一直角边即CD水平投影的长度。P23(2):以正平线AB为一直角边,A为顶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并使C点在V面上。P24(1):在三角形ABC内确定正平线EF,使EF距V面为20mm。P24(2):在三角形ABC内确定K点,使K距H面为18mm,距V面为20mm。P24(3):直线AB为一平面对H面的最大斜度线,试作出该平面。P24(4):求△ABC平面对H面的倾角α1。P25(1):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面投影。P25(2):以正平线AC为对角线作一正方形,B点距离V面为35mm。P25(2):以正平线AC为对角线作一正方形,B点距离V面为35mm。P26(1):已知直线DE平行于ΔABC,作出d΄e΄。过点F作正平线平行于ΔABC。P26(2):判别直线AB是否平行于ΔCDE。AB与ΔCDE不平行。P26(3):已知直线DE平行于△ABC,含直线DE作平面平行于△ABC。P26(4):已知△ABC//△DEF,并知△DEF内一点K,求△DEF的正面投影。P27(1):求直线EF与ΔABC的交点,并判断其可见性。P27(2):求直线EF与ΔABC的交点,并判断其可见性。P27(3):作ΔABC与圆平面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提示:两铅垂面的交线一定是铅垂线。P27(4):作ΔEFG与矩形MNPQ的交线,并表明可见性。提示:两正垂面的交线一定是正垂线。P28(1):求ΔABC与铅垂面DEFG的交线,并判别可见性。P28(2):求作AB与已知平面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辅助面法求交点的作图:1.含已知直线作垂直面;2.求所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3.求所得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面与线的交点;4.判断可见性。P28(3):求作直线EF与ΔABC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辅助面法求交点的作图步骤:1.含已知直线作垂直面;2.求所作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3.求所得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面与线的交点;4.判断可见性。P28(4):作出ΔABC与ΔDEF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作图步骤一:辅助平面法求AC与ΔDEF的交点M。P28(4):作出ΔABC与ΔDEF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作图步骤二:辅助平面法求EF与ΔABC的交点N。MN即两三角形的交线。P28(4):作出ΔABC与ΔDEF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作图步骤三:重影点法判断可见性。P28(4):作出ΔABC与ΔDEF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注意:此题为两个平面互交。求N点时存在另一种情况。P29(1):作出两平面ΔABC与四边形DEFG的交线,并判断其可见性。P29(2):求两平面的交线。三面共点法求交线:1.作垂直面或平行面与已知两平面同时相交,分别求出该平面与已知两平面的交线,可得到两交线的交点。2.重复上述作图步骤可得到另一个交点。3.将两个交点连线即可。P29(2):求两平面的交线。三面共点法求交线:步骤一:作铅垂面P与两平面同时相交,求得点M。步骤二:作正垂面Q与两平面同时相交,求得点N。步骤三:连线。P30(1):检查两平面是否垂直。垂直P30(2):过点D作△ABC的垂直面。无数解P30(3):过点A作直线MN的垂直面。P30(4):已知△ABC与△DEF垂直,试完成△ABC的正面投影。1P31(1):求直线AB对H、V面的倾角α、β的实长。P31(2):已知直线AB的实长为38mm,作出a΄b΄。P31(3):作出A点绕OO’轴线逆时针转90°后的投影。P31(4):作出B点绕OO’轴线顺时针转120°后的投影。P32(1):作AB交CD于B点,使∠ABC=60°。P32(1):作AB交CD于B点,使∠ABC=60°。a1b2'P32(2):已知平面图形的实体投影,求作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P33(1):求A点到ΔDEF的距离。P33(2):已知CD为ΔABC平面内的正平线,ABC对V面的倾角β=30°,作出Δa'b'c'。P34(1):试确定连接管子AB、CD的最短管子EF的位置及其长度。P34(2):求作飞机挡风屏ABCD和玻璃面CDEF的夹角θ的真实大小。P35(1):将点D绕EF旋转到ΔABC上。XP35(2):已知点K与AB、AC两直线等距离,点K的正面投影k΄,求水平投影k。P36(1):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AB实长L及与V面夹角β的正确作图是(C)。P36(2):一直线KL在△ABC平面内,它的正确作图是(d)。P37(1):在△ABC的AB边上找一点D,使D与AC的距离等于与BC的距离(方法不限)。P37(2):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间距离为25mm,且AB为正垂线,试求出其正面投影a'b'及距离的两面投影。P38(1):试在直线EF上取一点D,使其与三角形ABC相距20mm。P38(1):试在直线EF上取一点D,使其与三角形ABC相距20mm。方法一:P38(1):试在直线EF上取一点D,使其与三角形ABC相距20mm。方法二:P38(1):试在直线EF上取一点D,使其与三角形ABC相距20mm。P38(2):求点M到平面ABC的距离。P38(2):求点M到平面ABC的距离。方法一:P38(2):求点M到平面ABC的距离。方法二:P39(1):过K点做一直线KL与AB、CD均相交。llP39(2):在H面内找一点M,使MN的连线与AB、CD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且与H面夹角最大。P39(3):过N点作一直线与CD、AB均相交。P40(1):已知直线DE与平面ABC成60°夹角,完成直线DE的正面投影。方法一:P40(1):已知直线DE与平面ABC成60°夹角,完成直线DE的正面投影。方法二:P40(2):在H面上求作一点K,到A、B、C三点等距离。方法一:P40(2):在H面上求作一点K,到A、B、C三点等距离。方法二:P41(1):试用不少于两种的方法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方法一P41(1):试用不少于两种的方法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方法二P41(2):过点k做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与直线EF相交。方法一P41(2):过点k做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与直线EF相交。方法二P41(2):过点k做一直线KL与平面ABC平行,与直线EF相交。方法三
/
本文档为【机械制图第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习题集p12-p4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