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

2021-05-19 2页 doc 74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T人

暂无简介

举报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                    当今世界被认为是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政治社会思潮鼎力的时代。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在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改良主义思潮。自1899年伯恩斯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以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并被一些国家及其社会党接受并应用。尤其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改革开放的推进,民主社会主义得到了中国知识...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                    当今世界被认为是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政治社会思潮鼎力的时代。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在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改良主义思潮。自1899年伯恩斯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中首次正式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以来,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并被一些国家及其社会党接受并应用。尤其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改革开放的推进,民主社会主义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成为具有一定市场的主张,特别是2007年发表于《炎黄春秋》杂志的一篇名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的文章,首次明确公开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前途,在中国形成了空前的热浪,至今余波未平。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和了解民主社会主义的和本质,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进行认识、批判,这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领导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及其发展  民主社会主义的前身是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一词最早源于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代表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但在其实践上强调民主,主张用改良手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更多的表现为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直至1899年,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伯恩斯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民主社会主义逐渐代替了社会民主主义,并最终走上了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的道路,逐步形成的自身的理论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社会主义快速发展,实现了非马克思化,成为了独立的思想体系。1951年通过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宣言,更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准则、斗争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苏东剧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也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面对社会福利遭受的危机、制度自身的缺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力图在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之外尝试走“第三条道路”。  从理论基础上讲,民主社会主义自称既接受人道主义的启示,又发端于宗教原则,也不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政治上主张上讲,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联合专政,主张通过走议会民主道路掌握政权,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从经济主张上讲,民主社会主义建立“混合经济”,实行公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和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混合经济制度;从社会建设主张上讲,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福利国家,认为通过扩大公民经济权利和社会福利,进行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能够实现经济平等,认为通过改良和科技革命,发展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自动改造为民主社会主义。根据以上概述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判定,民主社会主义是企求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框架内,通过利用和改善议会制民主和政党政治,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逐步改良或“纠正”的改良主义政治思想体系。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盛行原因  (一)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差距是民主社会主义盛行的外部根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我调整使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和较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改善、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相比之下,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却落后了许多。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种状况使不少人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结论产生了怀疑和动摇,丧失了对社会主义信心,从而为民主社会主义盛行提供了条件。  (二)民主社会主义倡导的“普遍民主”极富煽动性是民主社会主义盛行的理论根源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世界观及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与价值,把公正、平等与对底层利益的关注,以及对自由与竞争的现代经济秩序的肯定,统统结合到一个体制中来。其次,民主社会主义“用‘人道’、‘民主’‘、社会主义’等伪装,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使人们往往误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他们倡导‘平等博爱’、‘社会公平’、‘全民福利’和‘超阶级的普遍民主’等,极富煽动性。”同时迎合了某些群体,使得各国社会党不断把这些理论、口号整合到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运动中来,大大拓展了其影响力和阶级基础。  (三)二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失误被利用是民主社会主义盛行的实践根源  二战以后,一些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在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上台执政。他们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搞所谓的“福利国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福利国家”被视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其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又为其传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却出现了一些重大失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偏离正确方向的改革、不断激化的民族矛盾、执政党内部日益严重的腐化等失误都被民主社会主义所利用,以此为借口大肆攻击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批判  (一)理论缺陷: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有明显局限性。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但它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改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的一些政策主张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下层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但与此同时,民主社会主义有其难以克服的根本局限性,而这是由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所决定的。其一,民主社会主义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但只是作为其理论来源之一,并没有把它作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造成了指导思想的混乱。“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始终是各种迁就当时环境和迎合公众口味的不科学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哲学的思想观念的折中主义混合物。民主社会主义宣扬说,社会主义需要的不是科学的论证,而是伦理学的论证,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是‘道德绝对命令’,是‘对人仁爱’,不管他是做什么的;社会主义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物。”  从哲学上讲,指导思想多元化这一提法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自身就包含着逻辑矛盾;在理论上,也违背了真理一元论。其二,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更多地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没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把握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而在马克思那里,他明确地提出:“新的生产方式越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其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否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早已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民主社会主义不可能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实践困境:现实发展中的各种挑战  当前民主社会主义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受到了来自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其福利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遭到了经济方面、人口和老龄方面的危机。例如,2012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1%,芬兰为0.3%,瑞典为1.2%。不仅低于世界经济总体和美国的增长速度,而且低于多年处于经济衰退的日本(美国、日本是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说,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生产力处于主流)。同期,法国的失业率达9.6%,比利时为8.7%,瑞典为7.8%,经济发展的困境导致了对社会民主主义的信任危机,社会福利制度显得越来越难以为继,“第三条道路”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民主社会主义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社会民主党对改良当前社会的设想也越来越不能引起广大选民的注意,造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身份特征”危机。这些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社会民主党党员人数大幅度减少,在议会选举中得票率下降,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执政党在选举中被选下台。  (三)现实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这样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实践和时代要求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础上依据新的实践不断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今,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稳步协调发展,正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的道路还通不通,共产党的领导还行不行”的争论,也有力驳斥了民主社会主义唱衰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调。  四、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推进,国外敌对势力在千方百计地对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企图以此为突破口,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美国《大失败》一书的作者布热津斯基就说:“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最好方法,就是先使社会主义变成民主社会主义,然后再演变成资本主义。”因此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反对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基本价值取向,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耐心的对人们进行说服教育,廓清人们在对待民主社会主义中的迷雾,帮助群众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尽可能的化解民主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我们要集中揭露其在政治上的谬论,重视批判其理论基础,从根本上披露它的思想危害,提高人民明辨是非的理性思维能力,自觉的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学术思想领域的鼓惑和侵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五个不搞”,即: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强国富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被中国人当中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经过不懈奋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根据实践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克服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在动态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权利的社会主义性质,自觉抵御“西化”“、分化”。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尤其是在新时代,面对在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要勇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与策略,巩固原有的群众基础,不断容纳新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组织团结社会各阶层、团体,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浩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人类的历史就是创造的历史。人可以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实现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但不能违背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当代中国,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必由之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的侵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就“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社会党国际文件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J].炎黄春秋.2007(2).  [3]申海龙.国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根源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张耀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全文完-
/
本文档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盛行原因及批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