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

2023-09-20 8页 doc 16KB 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回忆是个旧美人

希望能分享很多有用的资料给大家

举报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分享的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以供借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分享的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以供借鉴。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1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教学难点:
  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第 1 页(2)故事引入
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生: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
  第 2 页 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2)介绍1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度量需要统一的,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2.认识量角器
(1)谈话: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讨论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
  汇报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配合课件演示)
  第 3 页 学生: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3)操作活动: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 ①摆一个直角。
  学生试摆后交流方法。(摆角时,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准90刻度线,顶点与中心点重合。)②摆一个60的角
  学生试摆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③摆一个120的角 呈现错例,比较辨析。
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通过动手摆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3)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4)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 4 页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5.反馈:照样子,量出2的度数。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6.小结
本环节注重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三、巩固深化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学生独立度量后交流方法。(2)猜猜看
  看角的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数。(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注重量角的技能训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四、延伸
(1)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 5 页(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第 6 页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2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 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
  第 1 页 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感悟: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 2 页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节课文并与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 3 页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
  教 学 反 思
  太平中 余廷坤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
  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
  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
  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
本文档为【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的教学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