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

2020-09-18 90页 ppt 2M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9289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第一讲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 当前的环境形势与特点 “十五”环境科技发展回顾与存在问题 环境科技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我国生态与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挑战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急需解决 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趋势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差距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以及影响程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当前的环境形...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
第一讲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 当前的环境形势与特点 “十五”环境科技发展回顾与存在问 环境科技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我国生态与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挑战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急需解决 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趋势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差距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环境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以及影响程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当前的环境形势与特点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全国范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污染与破坏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延伸到地下,从单一污染发展到复合污染。工业结构性污染呈现不同空间尺度的梯度性转移和变化;在一些重要经济区域和流域形成了点、线、面源污染共存,生活、生产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物交织,水、气、土污染交互影响的复杂态势,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1.环境与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一些新型污染物质如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藻类毒素、杀虫剂氧化副产物等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等,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和更久远、更难以预料的潜在影响,2.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步显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加重。 60-70年代,在南极和北极都到了DDT、PCB等POPs(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充分证实此类污染物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具有潜在和深远的毒性危害。 在70和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采取行动,禁止生产使用了DDT、六氯苯等有机氯农药及PCB等POPs,由于全球各国国情不同,POPs类物质仍然在全球许多地方生产、使用和排放。 目前的检测表明,POPs类物质已遍布于地球的每个角落以及野生动物和人体,其浓度达到惊人地步,日益严峻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乃至全球生态,POPs污染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多环芳烃PAHs呋喃PCDFs六氯代苯HCB非故意副产物多氯联苯PCBs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的12类POPs3.生态与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风险更加巨大。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如湖泊与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区域酸沉降与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土壤与面源污染,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区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以及突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越来越多地危及社会稳定与环境。4.环境问题成为新的外交热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中,资源与环境的国际贸易争端与摩擦不断加剧,履行国家环境义务、改善全球环境质量等,已成为国家外交事务的新热点和基本内容之一。二.“十五”环境科技发展回顾与存在问题(一)发展回顾“十五”以来,国家在重大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组织实施了一批重要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1.持续支持基础研究,科学揭示关键环境问题“十五”期间,国家先后启动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研究》、《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等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有效阐明了上述区域典型污染物的变化机理,科学揭示了某些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规律,显著提高了部分前沿科学基础问题的认识水平。2.重视重要技术研发,充分鼓励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十五”期间,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主题、《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863)专项。实施了锅炉燃煤污染控制、汽车尾气监测技术、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湖泊水源地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重污染底泥疏浚、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等技术创新和工程示范。通过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初步掌握了一批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装备制造技术,开发了一批重要技术产品,发明了一批污染治理专利技术,提高了燃煤、机动车尾气、污水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等污染控制能力,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推进了我国部分区域(流域)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3.关注环境热点,为国家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十五”期间,国家先后组织实施了《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研究开发》等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其研究成果为完善国家环境法规政策、强化国家宏观环境管理、参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确立国际履约谈判基本立场、提高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控制能力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着三大矛盾: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矛盾突出,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性与环境治理长期性的矛盾突出,环境问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污染形势日益严峻与国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矛盾突出。“十五”环境科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世界环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环境科技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科技与国家环境保护需求脱节,环境科技支持方向与国家环境保护内在需求联系不紧密,缺乏应对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新战略的研究支持能力,环境综合决策的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环境科技体系尚不健全,对国家重点环保的支持能力弱;二是研究计划与应用结合不紧密,国家科技计划安排中,忽视对部门应用科技的有效支持,忽视发挥部门的优化组合与引领作用,导致解决国家重大环境问题的有效技术和手段明显不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科研基础条件落后;四是环境科技队伍力量较弱,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缺乏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和环境科技信息化共享平台,众多环境科技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环境效益,环境科技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贡献并不十分显著。三.十一五环境科技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   (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   (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   (25)现代奶业四.我国生态与环境现状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1.老债新帐叠加共存粪便污染1900194019802000微生物污染耗氧有机物SO2、颗粒物光化学烟雾酸雨重金属氮磷富营养化垃圾温室气体黑碳、气溶胶有机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二次污染核废料工业危险废弃物面临全球最严峻、最复杂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不同,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发达多种环境问题。2.生态恶化形势严峻 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km2 原始林不足1/10,森林质量下降 草地退化面积达2/3 地下水超采(海河平原漏斗面积2万km2) 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190种(IUCN)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总蓄积量10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居世界第104位;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11.7%和12.6%,属于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森林资源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1%,而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林比重高达87%。二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东南地区,而西北、华北地区森林资源稀少,风沙危害严重。三是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滥伐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全国每年超限额采伐3400多万立方米,天然森林资源面临严重威胁。四是森林灾害较为频繁,1996年全国发生森林火灾5000多次,受害面积18.67万公顷,火灾受害率为0.75%。,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662万公顷。森林资源贫乏草地退化严重:风吹黄沙无牛羊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仅为0.33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草地质量不高,低产草地占61.6%,中产草地占20.9%,全国难利用的草地比例较高,约占草地总面积的5.57%。草地生产能力低下,平均每公顷草地生产能力约为7.02畜产品单位,仅为澳大利亚的1/10,美国的1/20,新西兰的1/80。我国草地退化严重,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碱化)的草地达1.3亿公顷,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率递增。北方和西部牧区退化草地已达7000多万公顷,约占牧区草地总面积的30%。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长期超载过牧,过度使用;二是气候干旱,使草地逐步沙化;三是人为采樵、滥挖药材、搂发菜、开矿和滥猎,破坏草地植被,致使草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耕地不存,国将焉附? 我国现有耕地20.16亿亩(约1.34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1.68亩(0.11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质量普遍不高,中低产田比例大,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8.55%。耕地养分含量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比例高达31.26%,缺氮耕地4.7亿亩,占耕地33.6%;缺磷耕地6.84亿亩,占耕地49%:缺钾耕地1.82亿亩,占耕地13%。土壤盐化、碱化、渍涝、板结、侵蚀、薄土地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障碍因子多,所占比例大。坡耕地面积大,近于7亿亩,占耕地面积34.7%。与此同时,耕地重用轻养现象严重,肥料使用不当,有机肥施用量少,化肥施用量大,致使氮、磷、钾失衡,钾透支严重。由于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突出。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土壤酸化,地下水污染。此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占用耕地的现象相当普遍,从1981年~1995年的15年间,全同共减少耕地8100万亩,相当于减少了江苏或吉林一省的耕地面积,每年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荒漠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的灾难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分布最多的国家,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3.3%,分布在北纬37°~50°、东经75-125°之间;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共9个省区,形成南北宽600公里,东西长4000公里的荒漠带。其中沙漠面积7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万平方公里,占国上面积的5.9%。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每年正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据统计,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332万平方公里,其中沙质荒漠化土地15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9%,受荒漠化危害的人口有近4亿,农田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以及数以千计的水利工程设施和铁路、公路交通等。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水力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粗略估计,1949年前后,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扩展到18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9%。目前每年新增流失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50多亿吨,其中入海泥沙量约20亿吨,年均损失粮食30亿公斤左右。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区(如太行山区)、华南红壤丘陵山区和东北黑土区以及川、藏接壤的横断山区。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高原面积的70%,年土壤流失量23亿吨,入黄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50年代为3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已扩展到7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年流失土壤达22亿多吨,通过三峡下泄泥沙近六亿吨。仅黄河、长江两流域一年流失氮、磷、钾4400万吨,超过中国化肥一年的施用量。       目前,我国所有贫困县中,近90%处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还造成下游河道、湖泊、水库、渠道的淤积,影响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增加洪涝灾害对下游地区的威胁。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五百多个。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库容累计达两百亿立方米以上。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严重问题。生物物种减少我国物种资源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记录的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约8.3万种,约占世界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的7.5%。高等植物约3万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的10%,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最丰富的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0万种),居世界第三位。陆栖脊椎动物约234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10%;鱼类2804种,占世界鱼类的12%;藻类5000种,占世界藻类的16%;真菌8000种,占世界真菌的17%;细菌约500种,占世界细菌的0.2%。据估计,世界上有10-15%的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但在我国,濒危植物种比例估计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植物种已经灭绝,初步统计,列入濒危植物名录中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数十年内濒临灭绝。据统计,我国目前濒危动植物约有1431种,约占我国高等动植物总种数的4.1%。其中濒危高等植物1009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3.4%,濒危脊椎动物398种,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二倍,平均利用率仅百分之四十左右。中国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两倍多,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中国的污染大户。二000年,十六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百分之二十至六十,总超标率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五。3.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的水质:29%I-Ⅲ类,30%Ⅳ、Ⅴ类,41%劣Ⅴ类 东部和西南200余湖泊中80%富营养化 近一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 据343个城市调查,仅1/3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 1/3国土受到酸雨污染 垃圾围城普遍,有毒有害废弃物影响开始显现 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GDP的3-8%4.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11个最大城市,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多人夭折,40万人染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污染地区死于肺癌人数高出5-9倍 沈阳市约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2000年) 二恶英类化合物已在市售牛奶(深、港)、母乳(江浙)中检出 天津市严重污染的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超标98倍5.全球变暖加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 近百年平均地面温度上升0.6-0.7℃ 过去100年海平面平均上升10-20cm 二百年以来冰川面积减少约25% 近50年北方大部降水量减少10%,干旱加剧 近20年每年气象灾害损失相当GDP的3-6%6.温室气体、气溶胶等排放居高不下单位:百万吨*百万吨CO2当量五.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挑战生态与环境面临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1.人口、经济增长对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2001年,中国人口为12.76亿,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15亿,对资源、环境等形成巨大的压力。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使得资源需求总量和污染排放扩大,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量存在的贫困人口给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造成困难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重化工业发展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依赖大量物质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物质消耗也将不断增长。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的阶段特征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因而有可能需要比工业化初期更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率,产生难以修复和逆转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进入重化工阶段,我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有可能超过过去20年的发展常态,出现新的恶化趋势,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大制约因素。2.城镇化将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压力 生活污染排放增大 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大气污染 电子废物等新型固体废弃物增加 工艺落后的企业向中小城镇转移3.农村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化肥、农药加剧面源污染 养殖业发展加重污染 乡镇企业发展导致新一轮环境污染4.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加大 按目前的全球变暖趋势持续下去,30年后我国主要农作物(稻米、小麦、玉米)将减产5~10%,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呈加剧趋势,预计本世纪30年代,即使采取严格的节水措施,黄河流域仍将缺水200亿吨;传染病的种类和影响范围将明显扩大,一些已经绝迹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1~16厘米,预计到21世纪末将达到30~70厘米。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剧,5.经济全球化将使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伴随着加入WTO,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不仅可能成为污染的转移地,而且会进一步增加自身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欧盟已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320种农药销售,将影响我国的农药以及使用上述农药的大量农产品出口在历史性的变革中,挑战同样孕育着机遇,发展也为改善生态与环境创造着更好的条件 中国已经进入到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五个统筹”为原则的新发展时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生态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乃至今后10年的发展主线。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大幅度压缩能耗高、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和产品,改变粗放的外延增长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体系的产生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进一步带动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也为污染的集中处理以及生态脆弱地区的移民提供机会。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实施力度,将有利于把环境保护更好地整合到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来,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就方面:1、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日益恶化的趋势,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工程。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农业的试验基地,被称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资料1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建设1982年留民营村开始生态农业建设,经过5年的研究与实践,1987年留民营村生态农业链已经形成,各种种植业用于食品、饲料加工,饲料用来发展养殖业,农业秸秆和养殖业及农业和生活废物送入沼气池,为全村提供生活能源,沼气渣或回田或作饲料,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之前,留民营村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占78.4%,饲养业占6%,农业每年产生的50万kg秸秆部分用做燃料,大部分丢弃田头,秸秆还田率仅10%。1983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留民营村大力发展饲养业,建立奶牛场、养鸡场、养鸭场、瘦肉型猪场和养鱼场,使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各养殖场先后建立了孵化间、小型饲料厂、屠宰厂、及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服务的加工工业体系:面粉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和农机修配厂等。改变了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工业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第二,开发建设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留民营村原有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的基础,但规模小,问题多,普及差。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留民营村特别重视沼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各农户都建立了沼气池,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开发计划署的帮助下,由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了一座大型沼气发酵工程,代替过去的小沼气,通过管道集中供气,可满足全村人日常生活所需。 第三,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留民营村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6.1%提高到29%。村民在专家的指导下按乔、灌、草结合,常绿树与阔叶树结合的原则,营造了1.25公顷的成片林,19条林带及环田林和环村林。村里还投资100万元兴修水利、购买农机、全部农农田实现了喷灌化,粮食年年高产稳产。生态农业的发展给留民营村到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产生的米糠、麦麸作饲料送进饲料厂,蓄禽粪便和部分秸秆进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农民使用或发电。部分沼气渣加工成猪饲料,另一部分沼气渣和沼气液送农田作肥料,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减少农药使用量。鱼塘的塘泥是果园的好肥料,豆制品厂的下脚料可用于喂猪养牛。全村种、养、加、沼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机整体。 近几年,留民营村生态经济不断发展,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人均收入3000元,2000年达1万元。现在,留民营村无失业人员,还有外地人到这里应聘。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而且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里已成为北京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即服务了首都,又富裕了农民。这里生产的蔬菜、肉、蛋奶等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生态农业试验研究,1985年第三次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提出,每个省要高1—2个生态农业试验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蓬勃发展,出现一大批生态农业典型。目前我国生态农业试验点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0.067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全国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先进典型。中国生态农业类型多样。按规模,可分为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和生态户;按地理条件,可分为山地丘陵型、平原型和水域型;按农业部门,可分为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和生态渔业。 21世纪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证;二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解决农产品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竟争力。2、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1)森林的环境功能(2)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就①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工程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东部,地跨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该工程1978年开始兴建,到2050年完成。整个工程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实施。重点是治理三北地区的沙漠、沙地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三北防护林第一、二期工程已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100万公顷受风沙威胁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粮食增产10—30%;10%的沙化土地得到控制;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得到绿化;133万公顷的沙地被改造成了农田、牧场或果园。893万公顷的沙化、盐渍化严重退化的草原得到保护和恢复;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10%以上。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长江上游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地势陡峻,山高谷深,土层浅薄,森林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天然林的损失带来严重后果。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水位全面超过1954年历史最高水位,而流量却小于1954年洪水流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江山沟森林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所致。 长江上游防护林设计云南、贵州等长江上游13个省(区)的645个县(市),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该工程一方面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还要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666万公顷,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一期工程已使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100各县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量减少30%,洪水径流量减少了40%。工程区新增经济林60万公顷,建乡村林场8000多个。该工程不仅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③沿海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涉及我国沿海11个省(区)。工程规划造林356万公顷,从1988年开始,到2050年完成。主要以防风固沙、护堤、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为主。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已初见成效。④其他防护林工程除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之外,我国开展的其他防护林工程还有平原防护林工程体系和太行山绿化工程。这些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均产生了不同大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沙漠化的防治 建国以来,我国已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28万公顷,修筑水平梯田8.4万公顷,新建坝地1.5万公顷,种草4万公顷,同时还修建了塘坝、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 1991年开始的治沙工程,用10年的时间,治理沙漠666万公顷,改良草场1605万公顷,建高标准草场200万公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六.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急需解决根据生态与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战略、全球以及我国的生态与环境发展趋势,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认为,“十一五”及未来15年我国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急需解决的七个战略重点是:     --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治技术。完成区域和流域污染控制环境分区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研发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技术;阐明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成因,提出控制途径;查明土壤污染成因,建立控制及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体系;开发固体废弃物控制与治理新技术;区域性复合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治技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识别技术;重点有毒有害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和机理;环境健康风险、基准、标准和预警;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途径和控制对策。     --核与辐射安全的关键技术。面临的主要科技任务是:核安全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辐射防护和照射控制技术、辐射源安全保障体系;放射性废物安全与处置技术风险评估;放射性废物安全;核设施安全退役技术;核与辐射应急与反恐防恐技术。   --应对全球变化与履行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包括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履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履行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履行环境污染与越境转移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     --生态与环境科技的重大基础性问题。包括生态区划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生源要素和有毒有害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界面迁移与循环;我国自然环境背景与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趋势;气候系统模式;生态与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生态价值评估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科技体系。建立主要生态与环境资源服务功能与效益价值化的指标体系、测定技术、价值评估理论及评估;研究各种生态与环境系统功能与价值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及核算方法;研究各种生态与环境系统的补偿机制及区域分异;构建国家、地方和企业不同层次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循环经济的科学理论及技术体系。分析我国快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情景并预测需要的资源生产率提高倍数;研发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与方法;研发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废旧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的支撑技术。七.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趋势进入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1.整体观、系统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研究生态系统整体行为 学科交叉渗透、综合集成2.全球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的导向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学科交叉综合,加强地球生态系统整体行为研究3.从注重围绕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为污染、综合防治调控和推行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对环境污染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在经历了末端治理是得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在实施了和预防为主和与全过程控制的战略之后,不少国家已将进入以循环型经济与社会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综合防治阶段。 需要各行各业都来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把绿色技术和设计融入各个领域;从产生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驱动力角度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发展与环境协调起来 德国1996年通过的《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和日本2000年的《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法》。此外,不少国家在清洁生产和提高资源生产率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4.全球环境公约的驱动 气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公约》 生态《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环境《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循环利用5.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型的需求线性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环境单项治理综合调控(结构调整)八.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差距尚未形成适合国情和适应发展的生态与环境科技体系 原创性基础研究欠缺,手段相对落后 缺少大跨度学科交叉的系统综合研究 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和区域性控制 缺乏全球视野,参与国际计划能力不足 长期、连续、动态的基础数据积累不够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技术与成套装备 科技对政府决策的支撑薄弱1.主要差距九.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生态与环境科技体系1.战略思路 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针 以全球变化为背景 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 以区域的、系统的综合防治为重点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与环境科技体系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的发展战略思路应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指导,以全球变化为背景,以解决我国生态与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改善生态与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核心,以区域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与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2.重点方向社会经济协调---循环经济研发与示范生态---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环境污染---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新交叉点---环境与人体健康国际关注---全球变化适应与减缓1)循环经济研发与示范 资源生产率 人均总物质需求↓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排放最小量的废物开采、提炼工业制造工业废物回收使用消费 物质循环率(或贡献率)↑ 人均污染产出↓循环型的社会德国经验 1986:废弃物防止和管理法 1991:包装条例- 1996: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CSCWMA)日本提倡建设循环型社会建造了18个Eco-TownHokkaidoAkitaPref.Uguisuzawa-choChibaPref.IidaCityGifuPref.Kita-kyushuCityOomutaCityKawasakiCityMinamataCityKochiCityYamaguchiPref.HiroshimaPref.SapporoCityNaoshima-choToyamaCityAomoriPref.HyogoPref.日本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立法体系[制定总体示意图][根据各种产品特性的规章][国家政府促进获得回收利用产品]容器和包装回收利用法汽车回收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法食品回收利用法江苏经验:以清洁生产带动循环经济变革传统工业增长方式生态工业体系和支持政策体系政府、企业、公众推进产业结构生态重组战略科技创新提升资源效率战略绿色市场培育发展战略重点突破辐射全省战略大力实施绿色产品研发制造企业持续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转型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辽宁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振兴老工业基地●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几个资源循环型城市,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区域性的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循环经济理念,营造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初步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2)退化生态系统重建 必须采取非常积极和果断的生态治理与重建战略与措施,才能使生态系统和生态脆弱区的退化状况得到缓解和恢复。首先要摸清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生态区划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再针对生态状况最为严峻、生态条件最为脆弱,以及关系到重大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区,进行生态退化机理、重建与治理技术研究 基本遏制和扭转我国生态与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 停止大规模的工业性采伐、放牧、垦殖,使我国的天然森林、草地、荒漠、湿地与关键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保育 在生态区划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恢复与发挥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合理配置自然保护区、建成高效优质人工林、人工草地等替代性资源占优势的生态-经济格局。3)区域性污染综合防治 环境分区与总量控制技术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重点城市群复合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目前对城市群复合污染形成机理、作用机制和途径、环境效应尚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无法提出有效的总体调控和污染控制策略和手段,对城市群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障碍。因此,城市群与区域复合型污染的形成机理、污染控制途径和调控原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从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出发,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以重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控制为目标,重点控制和削减氮、磷营养盐等主要污染物 以重点城市与区域的酸沉降和大气能见度控制为目标,重点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 以典型地区的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污染控制为目标,重点控制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及农业生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4)环境与人体健康 影响健康的环境基准、标准和预警体系 重点污染物对健康影响机理与识别技术 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5)全球变化适应与减缓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和适应 应对全球变化的能源、产业结构转型 履行主要国际环境公约的科技支撑重视基础数据的建设强化重大规划、大型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生态、环境科技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参与国际公约和科技计划的能力建设健全生态与环境的全民教育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关键措施十.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改善科技环境提高科技能力发挥综合效益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生态、环境科技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编制重大的跨学科的长期科学研究计划强化重大规划、大型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生态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及其装备开发加强参与国际公约和科技计划的能力建设健全生态与环境的全民教育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保障措施您对今后发展的看法 生态建设 区域环境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废弃物资源化 循环型经济 全球环境 环境科技 环境政策法规 人与自然和谐 资源生产率 经济结构与环境改善 社会因素与环境改善思考题: 结合实际谈我国生态与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趋势如何?谢谢!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不同,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发达多种环境问题。
/
本文档为【我国生态与环境科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