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城生态学试验指导及案例分析

城生态学试验指导及案例分析

2018-09-18 5页 doc 57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9289

暂无简介

举报
城生态学试验指导及案例分析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杨小波、李东海、吴庆书、罗丽华、杨定海编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实验一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3.HYPERLINK\l"bookmark62"\o"CurrentDocument"实验二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6HYPERLINK\l"bookmark121"\o"CurrentDocument"实验三居住区环境调查10HYPERLINK\l"bookmark170"\o"CurrentD...
城生态学试验指导及案例分析
城市生态学实验指导杨小波、李东海、吴庆书、罗丽华、杨定海编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实验一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3.HYPERLINK\l"bookmark62"\o"CurrentDocument"实验二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6HYPERLINK\l"bookmark121"\o"CurrentDocument"实验三居住区环境调查10HYPERLINK\l"bookmark170"\o"CurrentDocument"实验四城市植被类型的调查13HYPERLINK\l"bookmark219"\o"CurrentDocument"实验五城市树种多样性的调查16HYPERLINK\l"bookmark264"\o"CurrentDocument"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19HYPERLINK\l"bookmark329"\o"CurrentDocument"实验七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景观影响的实验(城市廊道效应)22HYPERLINK\l"bookmark370"\o"CurrentDocument"实验八城市植被生态效应的调查24实验一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一、概述城市大学校园既是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生态系统,由校园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之间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组成一个较特殊的城市校园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城市校园系统整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符合现阶段校园发展目标;(2)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水平和协调关系共同决定着城市校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城市校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的概念应理解为:学校良好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生态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内教学、师生员工的生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形成良性循环、流动和交流;功能高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和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自然、技术、教学等充分融洽;废弃物被严格控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校园生物的健康和成长不受不良影响等。二、实验原理校园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及各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可协调性。通过对校园生态系统的各要组成要素的调查情况,来分析、反映校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从而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三、仪器和用具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四、实验内容和(一)调查内容拟定调查提纲,按城市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列出如下调查提纲。校园基本概况:占地面积、校区组成、现有人口、管理机构。校园教学与科研组成要素:教师组成、学生组成、教学与实验条件组成。教学服务要素:校园人口、教育系统(中学、小学、幼儿园)、校园教育网点(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医院、餐饮业、文娱设施、行政管理楼、学生宿舍、教工居住区、物业管理、治安管理、垃圾处理、资源消耗、校办工矿企业、邮电通讯、银行、工商贸易、交通运输、供热(气)站。自然要素:校园绿化面积、植物种类、河道(水系)、花园绿角、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噪声质量情况。(二)调查方法本实验的完成需要学生分组进行,每4〜6人一组,完成分项的实验调查,做出分项实验的分析结果,然后全班集体讨论完成总实验的分析和结果。按上述的内容设计问题,包括校园概况(占地面积、校区组成、现有人口、管理机构)和各组成部分或主要组成成分。问题要简洁明了,主要调查系统是否完善和运行良好。采用实况调查和问卷的方法调查校园内各社会要素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要素在校园生态系统中作用和地位。对校园自然要素主要采取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实地调查校园的绿地面积、绿化植物种类多少;问卷定性调查绿化水平、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等,分析自然系统在保证校园整体生态系统中所承载的功能。参考调查表(1)社会要素情况实况调查示范表(以调查教师队伍成员为例,其它要素的调查同学可自己制作)表1-1-1XXXXXXXX大学教师队伍的情况表*学院名称A~~年龄比例(60-50:职称比(教授:副教授:学历比(博士:硕士:数比例49-40:39-30:30以下)讲师:其它教辅人员)其它)XXXX学院或系XXXX学院或系*为了说明问题学生可自己增加内容(2)社会要素问卷调查示范表(以调查教师队伍成员为例,其它要素的调查同学可自己制作)表1-1-2教学服务质量问卷表要素调查对象-不满意的原因不满意图书馆学生教师医院学生教师餐饮业学生教师文娱设施学生教师(3)自然要素调查示范表表1-1-3XXXXXXXXXX欢学校园自然要素调查表*面积绿地面积绿化树种河道、湖面面积,,,,*为了说明问题学生可自己增加内容(4)自然要素质量问卷调查示范表(以调查教师队伍成员为例,其它要素的调查同学可自己制作)表1-1-4校园自然要素质量问卷表要素调查对象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绿化质量学生教师空气质量学生教师水体质量学生教师噪声环境质量,,,,学生教师五、结果统计与分析(一)校园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分析校园自然生态要素质量水平?校园自然生态要素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贡献作用有多大,表现在哪里?(二)校园社会要素合理性分析校园社区社会要素比较复杂,人口密度是否合理,教育体系是否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分布是否合理等。分析校园的运营状况是否良好,找出其中出现问题的项目。六、结论与建议对校园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评价与建议对校园生态系统社会要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实验二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一、概述城市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城市人口迁居有时也称城市内的迁移。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人口迁居会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城市出现人口空间、社会空间、功能空间的地域性分化,城市内住宅位置的变化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口移动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并通过转移生育间接影响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其次,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另外,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二、实验原理通过对一个区域(如工业区、街区等)人口与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讨论,有助于了解人口这一因子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城市人口容量的界定提供理论支持。三、仪器和用具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四、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调查内容满意度调查工作与生活空间的满意程度绿化面积与质量的满意程度用水现状与质量的满意程度休闲空间的满意程度空气等其它生态因子的满意程度等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经济属性特征调查发生迁居的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情况家庭结构特征调查二代三人户、二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三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等各种类型家庭的比例。职业结构特征调查工厂、公司类和商店类单位、科研、文教、卫生类单位、机关单位等从业人员比例。教育水平特征调查初、高中受教育者、受过大专和本科以上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人口迁居特征迁移性特征调查小区居民户迁居率、均迁居次数、一次迁居户数及比例、二次迁居户数及比例等数据。迁移方向性特征迁移距离特征迁居空间类型特征(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按上述的内容设计问题,包括满意度调查、迁居者属性特征调查以及人口迁居特征调查。其中人口迁居特征调查方法①迁移方向性特征调查方法: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以便分析迁居的方向性特征和空间特征;②迁移距离特征调查方法:把迁居距离分成215kn215〜5km>5〜7km和7km以上的4个等级来说明迁居的距离特征,分别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③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方法:把城市地域划分为CBD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划定的范围)、旧城区(1949年时的建成区)、新城区(解放后的建成区)三种空间类型,并将人口迁居的空间类型组合为9种:CBD-CBDCBD-旧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CBA旧城区-旧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满意度调查表1-2-1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空间的满意程度:质量的满意程度质量的满意程度规模的满意程度休闲空间的满意程度生态因子的满意程度等公共设施的满意程度小不不不不不不不一满一满一满一满一满一满一满区满占—满占—满占—满占—满占—满占—满占—般意般意般意般意般意般意般意尽、尽、尽、尽、尽、尽、尽、迁居者的属性与类型特征调查表1-2-2a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家庭结构特征调查1000元以1000〜2000〜5000〜10000元二代三二代四三代四三代五下2000兀5000兀10000兀以上人尸人尸人尸人尸总计表1-2-2b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表调查小区职业结构特征工公司和商科研、文教、机关初中以下受厂店类单位卫生类单单位教育者教育水平特征初、高中受教育者大专和本科以上高等受教育者总计人口迁居特征(1)迁移性特征表1-2-3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户均迁一次迁居户~二次迁居户~三次迁居户~四次迁居户~五次迁居户调查小区率(%居次数数及比例数及比例数及比例数及比例数及比例总计迁移方向性特征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画出迁移方向性特征图迁移距离特征表1-2-4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迁居距离215〜迁居距离调查小区原居住地迁居距离215km以上5k迁居距离5〜7km以内总计根据数据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表1-2-5小区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表CBD-CBDCBD-小区旧城CBD-旧城区旧城区旧城区新城新城新城区-新城区-新城-CBD-旧城-新城区区旧城区新城区区区区区-CBD-CBD总计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段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五、结果统计与分析迁移原因分析迁居类型与特征分析六、结论与建设你的调查分析结果说明或解释了什么问题?对城市人口的更加合理迁移和分布提出一些建议。实验三居住区环境调查一、概述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是市民日常生活、使用时间最长、也是城市建设占地面积最多的场所。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已逐步从基本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需要到更丰富的精神、信息、文化需求,从追求多样性的人工环境到追求与大自然的贴近和交流。因此,建设一个安全、舒适、高质量的生活居住区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突出问题。以家庭居住地为中心的居住区环境,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从居住区的整体自然、人工环境到小区内的光照、水源、空气、生物群落、噪声等方面,可以综合反映出环境质量,并可由此对居住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价。二、实验原理居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环境的优良程度可以反映部分城市环境质量的优良程度。从居住区的整体自然、人工环境到居住区内的光照、水源、空气、生物群落、噪声等方面,可以综合反映出居住区环境质量,最终理解城市环境质量的状况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三、仪器和用具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四、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内容居住区生态因子舒适性调查,包括居住社区绿色植被丰富度、居住社区鸟类丰富度和自然风景优美程度等。居住区人工景观环境舒适性调查,包括寺庙和古迹等历史人文景观、公园、广场等人工景观、儿童嬉戏场所、街景优美整洁等。居住区环境因子舒适性调查,包括水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等。(二)调查方法在学生进行调查之前,学生设计调查。例如,调查项目、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等,使调查能够有、有目的地进行。居住社区调查的渠道和途径。例如,通过某社区所属的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区的派出所、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通过问卷、采访等调查等获取数据。组织学生分头对所调查社区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进行调查和实地考察,要求学生在调查考察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指导学生分小组完成实验,由学生根据居住环境调查表的要求调查有关项目,并作好记录。开展如下的问卷调查。居住区整体环境舒适性表1-3-1居住区自然环境舒适性调查表满意度评价重视度评价周围的自然环境满尽、不满普通较满尽、满意重视稍重视普通较重视重视居住社区绿色植被丰富附近的绿色植被丰富临近水环境自然风景优美居住社区鸟类丰富周围的自然环境综合评价表1-3-2居住区人工景观环境舒适性调查表满意度评价重视度评价周围的人工景观不满尽、寺庙和古迹等历史人文景观公园、广场等人工景观儿童嬉戏场所街景优美整洁周围的人工景观综合评价(2)居住区环境因子舒适性表1-3-3居住区生态因子环境舒适性调查表生态因子环境不满意稍壶较不曷满满通意满意不重视普通稍重视较重视w视-境饮用水的卫生情况声环没有附近生活噪音干扰境没有机动车噪音干扰没有施工、生产活动或其他振动干扰空气通风良好环境周围空气良好、无臭气或有害气体来源生活生活垃圾转动站位置合理程度垃圾生活垃圾运输与处理五、结果统计与分析居住区整体环境舒适性分析居住区环境因子舒适性分析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表分析、评价居住区整体环境状况。根据调查表分析、评价小区居民对环境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评价居民的环境意识。依据你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如何加强社区环境的建设。实验四城市植被类型的调查一、概述目前普遍认为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尽管城市里或多或少仍残留或被保护着的自然植被的某些片断,但城市植被不可避免的受城市化的各种影响而存在,尤其是人类的影响,即使残存或保护下的自然植被片断也在不同程度上受人为干扰。人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破坏或摒弃了许多原有的自然植被和土生植物,另一方面又引进了许多外来植物和建造了许多新的植被类群,尽管这些影响或干扰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直接的或是间接的,但最终是改变了城市植被的组成、结构、类群、动态、生态等自然特性,而具有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性质和特性。从城市植被类型的调查入手研究城市植被,便于理解城市植被与自然植被在性质和特性上的差异。二、实验原理植被类型调查主要是针对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城市植物群落的特征,就基本能把握城市植被的情况。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定的种类成分,群落外貌,垂直的和水平的结构等几个方面。实验调查和获取的数据一般包括: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数目、种的多度和密度、盖度、频度、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等。三、仪器和用具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等等。四、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内容城市植被环境调查:指影响城市植物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如气候、土壤、水源等。城市植被类型调查:调查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数目、种的多度和密度、盖度、频度、优势度、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二)调查方法在调查范围选择不同地段,按不同的植物群落设置样地,在样地内作细致的调查。如果样地是成片状的,如庭院、公园等,可设置是按不同的环境拉上工作线,在工作线上每隔一定距离(一般是每隔30m设一个点)设置样地(样地的大小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而定,一般草本植物为1〜4m2,灌木为4〜50mf,乔木为100〜400宿,样地可以是方形、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记录样方内的绿化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种类、冠幅、高度、胸径等;如果是样地是行道绿化实体,就以一条街为记录单位。在城市植被调查设置的样方内或一条街,记录以下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指标计算和分析。登记每株植物的种名。树高和枝下高的测量胸径的测量冠幅、冠径和丛径的测量密度、盖度(总盖度、层盖度、种盖度)的测量参考记录表:(1)植物群落或居群调查基本表表1-4-1植物群落调查表1号调查者调查日期样地号样地面积地理位置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土壤微地形地被物植物群落总覆盖率(2)乔木记录表表1-4-2植物群落调查表2号(森林群落)种名树高枝下高胸径树冠(东西南北)(3)灌木记录表表1-4-3植物群落调查表3号(灌木调查表)样地名样方号时间种名株数覆盖率最大胸径优势胸径高度(4)草本植物记录表表1-4-4植物群落调查表4号(地被植物调查表)样地名样方号时间种名株数(丛数)覆盖率高度(5)藤本植物记录表表1-4-5植物群落调查表5号(藤本植物调查表)样地名样方号时间种名蔓数覆盖率高度五、结果统计与分析开展植物群落的组成与性状分析开展植物群落比较分析六、结论与建议概述你的分析结果,依据你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更加合理的绿化建议。实验五城市树种多样性的调查一、概述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它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城市园林绿地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它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层面,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其价值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保护和保持生态系统中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查、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二、实验原理通过调查城市树种种类,进行植物区系分析,理解城市植被的特点。三、实验工具照相机、植物标本夹、枝剪、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等。四、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调查内容确定实验城市地点,进行实地植物种类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二)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来确定城市绿化树种;利用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的分析方法、科的分布区分析方法和通过与自然植被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分析城市绿化植物区系特点的基础上,进而对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参考调查记录表,如表1-5-1。调查时在表中记录植物种名,并依实际情况填写性状。表1-5-1某城市绿化地的绿化植物种类调查表样地名样方号时间种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五、结果统计与分析(一)种类组成分析依据表1-5-2和表1-5-3的统计结果分析植物组成特点。表1-5-2城市绿化植物组成及性状统计类群木本草本藤本科属种种数比例(%种数比例(%种数比例%蕨类植物被子双子叶植物植物植物单子叶植物合计表1-5-3城市绿化植物性状分析:种数种数比例种数比例种数比例(二)届的分析依据表1-5-4的统计结果分析植物所属属的组成特点。表1-5-4城市绿化植物属分布区分析XX市XX市XX市XX市分布区属数比例(览属数比例(%)分布区属数比例(%属数比例(%)类型类型(三)科的分析依据表1-5-5的统计结果分析植物所属科的组成特点。表1-5-5城市绿化植物科分布区分析科名分布区科名分布区科名分布区(四)生态习性分析依据表1-5-6的统计结果分析植物的生态特性。表1-5-6城市绿化植物生态分析全部植物喜光中性植物荫性植物种数种数比例(为种数比例(%)注:本实验是通过对全市范围内的树种调查分析比较,从而对城市植被的多样性进行比较,调查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还可以通过选择对城市内部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的植被、城市郊区受城市化影响较小的植被、城市外围基本不受城市化影响的植被等三个或多个样地的比较,从而理解城市植被的特点。也可以在城市内选择三个样地:如机关办公用地庭院、校园和工厂等进行调查,开展比较分析。采用标准样地法,通过踏查,选择三处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地段(城市内部、城市郊区、城市外围)设置样地,每个样地调查面积400宿,每处共取样地10个,胸径2cm以上的乔木,记录植物种类。灌木和草本层分别在样地内设置4个5mx5m和1mx1m的样方记录植物种类。藤本植物按样方所有种类记录。样地调查后,完成相应的数据登记及表格的填写。实验结果包括:三处样地调查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比较;三处样地调查的植被类型多样性比较;三处样地调查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比较。(本实验建议分组进行,可以把全班分三组完成,每组完成一个样地的调查)实验六街道绿视率的测定一、概述“绿视率”这一概念首先由日本的青木阳曾于1987年提出,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它是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它从视觉感观上反映了人们对绿色的感受。据有关研究表明:绿化好的环境,人耐力持久度为1.05-1.42,绿化差的环境为1.00。而且绿化好的环境,人的明视持久度也会有所提高,能消除视力疲劳,听力、脉搏和血压等较稳定,易恢复正常;绿化差的环境,上述人体健康指标不稳定。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绿视率低于15%寸,人工的痕迹明显增大,而绿视率大于15%寸,则自然的感觉便会增加。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但在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和绿化三维量等,这些指标的制定,除了考虑景观、经济性、游憩等需要外,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各个绿化指标分别控制绿化的不同方面,都有存在的价值。绿地率是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指标,绿化覆盖率是与改善地区气候条件有关的指标,人均绿地是与调节空气中的氧碳平衡有关的指标,绿化三维量则是与绿地的综合效益有关的指标。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二、实验原理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面积,可以采用重量法、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三、仪器与用具数码相机、电子天秤、计算机、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四、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内容各条街道的绿视率调查。各条街道的绿化模式调查。各条街道模式的调查。街道绿化主要树种及树冠的大小调查。各条街道的绿化覆盖率调查。(二)实验方法选择2-3条街道进行测定。并开展绿化植物种类及基本性状的调查。调查表参考表1-4-2到表1-4-6。每条街道至少取6个以上的点进行照相,一般相邻的两点距离为200米。以人的眼高为相机的水平高度,且垂直于街道的方向进行照相。用Photoshop软件对相片进行处理,测出绿色部分的面积。绿化覆盖率调查方法:测量各街道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不再重复计算,再与公路用地面积的比。计算方法绿视率(%)=相片的植物绿色部分面积(W)/相片的总面积(nf)X100%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的面积(m2)/街道的面积(W)X100%五、结果统计与分析(一)街道绿化树种组成依据表1-6-1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树种组成特点。表1-6-1街道绿化树种冠幅与株数调查表植物名称拉丁文树冠平均直径(m株数(株)株数比例(%)(二)绿化树种与绿视率关系依据表1-6-2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树种与绿视率的关系。表1-6-2绿化树种的绿视率对比主要绿化树种街道名称平均树冠直径(m绿视率(%(三)模式与绿视率的关系依据表1-6-3的计算结果分析不同街道模式的绿率特点。表1-6-3某市不同街道模式的绿视率比较街道的模式街道名称绿视率(%(四)绿化模式与绿视率的关系依据表1-6-4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模式与绿率的关系。表1-6-4不同绿化模式的绿视率对比序号绿化模式所在街道名称绿视率(%(五)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关系依据表1-6-5的计算结果分析街道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关系。表1-6-5绿化覆盖率与绿视率的对比街道名称绿化覆盖率(%绿视率(%六、结论与建议综合分析影响城市绿视率的因素及其特征。在以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人性化的街道绿化模式和选择的绿化树种。实验七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景观影响的实验(城市廊道效应)一、概述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连接在一起。城市廊道可以分为两类: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为主(包括人造自然景观)。其主要功能包括运输、物能交流、环境保护和美学价值。城市的交通道路是不同于其两侧建筑区的廊道景观,属于人工廊道。它既通过输送人流、物流联系其周围的城市功能区,同时也起到分割廊道两侧联系的作用。二、实验原理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对于其连接的两地而言,其主要功能表现为相互连通,便于运输和物质交流;但对于廊道两侧地域而言,反而表现为隔离和障碍的作用。对一个城市交通廊道而言,只有这两种功能达到协调,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廊道建设的作用和价值。通过调查城市道路的两种使用对象:一种为驾车通行的司机,另一种为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通过他们的感受来初步评价此条城市道路的廊道作用和价值。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内容分析、评价城市道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影响分析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性。(二)实验方法确定调研的城市道路。根据实验原理制定调查内容,分两部分完成。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一部分针对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进行调查;另一部分针对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调查表参见表1-7-1和表1-7-2。实验分四组进行,每小组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两组完成一个完整实验,四组完成实验两次重复。(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表1-7-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表人群特征高(为低(览方便(览不方便(为高(览低(为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收入水平开车年限(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表1-7-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表”一—”一、一"、两侧通行路口数量及方两侧通行频率两侧通行方便程度人群特征式满意程度高(%低(览方便(览不方便(览满意(%不满意(览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收入水平居住年限四、结果统计与分析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某一城市道路使用现状。分析某一条路的连通与阻隔功能。分析某一条路建设的合理性。五、结论与建议评价城市道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廊道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否协调?如果不协调,提出改造建议。实验八城市植被生态效应的调查一、概述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效应影响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生长在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应是也显著的,主要表现在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等。本实验以城市生态学中的城市植被为研究对象,说明其产生的效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不同的城市绿地由于植被种类、数量、营建方式的不同,植被产生的生态效应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城市中不同地点的城市植被生态效应的测定,了解城市中不同植被群落在城市中不同地域空间的生态效益的差异。掌握测定城市植被生态因子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结果,即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效应的差异,主动在城市建设中应用生态效应好的植被群落类型。三、实验内容和方法(一)实验内容通过对城市中具有不同植被类型的地域(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屋顶花园)的生态因子(CQ温度、湿度、SC2、NO、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微生物含量等因子)的测定,比较不同地域的不同植被群落生态效应的差异。采样分析项目测定项目:CO、Q、SO、NO、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微生物含量、温度、湿度。测定网点的布设方法选择一处城市地域,根据植被生长的实际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采样点。每个测定网点附近设定一个无绿化的测定点作对照实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由于街头绿地相对于城市公园和屋顶花园而言,受周围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定采样时间上应当尽量避免周围环境对测定数据的干扰。所以测定时间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等周围环境相对比较安静的时间段同时完成测定数据。采样频率:测定次数不少于7次。(二)实验方法根据测定因子的存在状态、浓度、物理化学性质及测定方法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仪器。I.O2/CO2的测定本实验可采用O/CO2气体测定仪(型号CES-C2)二氧化硫SO的测定紫外荧光法实际工作中可用紫外荧光SO监测仪测定。此外,还有库仑滴定式和电导式SQ自动监测仪均是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仪器,可直接显示结果。氮氧化物(NQ)的测定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式。GB/T15436-1995氮氧化物的测定,即Salzmann法,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的NQ。总悬浮颗粒(TSP3)的测定(重量法)测定方法:GB/T15432-1995中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适合于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选用HBD5SPM4210-TS便携式气体悬浮物浓度测试仪。大气微生物的测定方法采用新型的固体撞击式多功能空气微生物检测仪(JWL-IIB新型)进行大气中细菌的采集和监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测定温度和湿度气温和湿度的测定:采用气温计和湿度计测定。地温的测定方法:地温是指地表和地下的温度,采用一套曲式地温计来测定。四、结果统计与分析记录各个测定点的数据,分析、比较有植物覆盖地域与无绿化地域的城市生态环境因子的差异,理解城市植被产生的效应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写出实验。注:本此实验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对实验地点和测定的生态因子酌情选择。可选择其中一个地域作为实验场地,也可选择其中某几个生态因子进行测定。
/
本文档为【城生态学试验指导及案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