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021-06-13 6页 doc 118KB 42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yeyecapt

暂无简介

举报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卸载的实时控制(I)主控项目被加固构建卸载的力值、卸载点的位置确定、卸载顺序及卸载点的位移控制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测量、观测;检查卸载及监控记录。卸载时的力值测量可用千斤顶配置的压力表经校正后进行测读;卸载点的结构节点位移宜用百分表测读。卸载所用的压力表、百分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标定日期不应超过半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表校正合格证及施工监控记录。卸载时,有全程监控设施和安全支护设施,保证被卸载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检查...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卸载的实时控制(I)主控项目被加固构建卸载的力值、卸载点的位置确定、卸载顺序及卸载点的位移控制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施工技术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测量、观测;检查卸载及监控记录。卸载时的力值测量可用千斤顶配置的压力表经校正后进行测读;卸载点的结构节点位移宜用百分表测读。卸载所用的压力表、百分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标定日期不应超过半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表校正合格证及施工监控记录。卸载时,有全程监控设施和安全支护设施,保证被卸载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卸载设施的安全性及监控仪器的检定记录。(n)一般项目当需要将千斤顶压力表的力值转移到支撑结构上时,可采用螺旋式杆件和钢楔等进行传递,但应在千斤顶的力值降为零时方可卸下千斤顶。力值过渡时,应用百分表进行卸载点的位移控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测量、检查卸载控制记录。卸载的支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其所承受的荷载应传递到基础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监控记录。混凝土局部提出及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提出被置换的混凝土时,应在到达缺陷边缘后,再向边缘外延伸清楚一段不小于50mm的长度;对缺陷范围较小的构件、应从缺陷中心向四周扩展,逐步进行清除,其长度和宽度均应不小于200mm。剔除过程中不的损伤钢筋计无需置换的混凝土;若钢筋或混凝土受到损伤,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放可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钢筋和混凝土外观质量,并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施工记录。新旧混凝土粘合面的界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本规范第5.2节的要求,但不凿成沟槽。若用高压水射流打毛,宜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打磨成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均匀纹路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n)一般项目当对原构件混凝土粘合面涂刷结构界面胶(剂)时,其涂刷质量应均匀,无漏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置换混凝土施工(I)主控项目置换混凝土需补配钢筋或箍筋时,其安装位置及其与原钢筋焊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定;其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机验收规程》JGJJ8的要求;若发现焊接伤及原钢筋,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检查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及施工记录。采用普通混凝土置换时,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第5.3.2条及5.3.3条的规定;其他未列事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本规范的第5.3.2条及5.3.3条规范执行。采用喷射混凝土置换时,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符合有关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定,其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也应按改规程的规定执行。置换混凝土的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检查数量:按本规范第5.1.4条指定的标准中有关规定执行。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n)一般项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进行养护。养护的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5.3.4条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6.5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新置换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尺寸偏差。对已经出现严重缺陷和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和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超声波检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返修记录。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昭和质量应良好。检测数量及检验方法按笨规范第5.4.3条的规定执行。当设计对使用界面胶(剂)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粘接强度有复验要求时,应按本规范第5.4.4条的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和合格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抽样检验结果应合格。其抽样数量、检验方法以及合格评定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本规范第5.4.5条的规定。(n)一般项目新置换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新置换混凝土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检查数量:按上述规范的规定执行。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原结构构件经清理后,应按设计的规定,凿出绕丝、焊接部位的混凝土保护层。凿除后,应清除已松动的骨料和粉尘,并錾去其尖锐、凸出部位,但应保持其粗糙状态。凿除保护层露出的钢筋程度以能进行焊接作业为度;对方形截面构件,尚应凿除其四周棱角并进行圆化加工;圆化半径不宜小于40mm,且不应小于25mm。然后将绕丝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用清洁压力水冲洗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触摸、圆弧量规检查。原构件表面凿毛后,应按设计的规定除刷结构界面胶(剂)。结构界面胶(剂)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9.2条的规定。界面胶(剂)的涂刷工艺和涂刷质量应符合产品说明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擦拭、尖头小槌敲探,并检查施工记录。绕丝施工(I)主控项目绕丝前,应采用间歇点焊法将钢丝及构造钢筋的端部焊牢在原构件纵向钢筋上。若混凝土保护层较厚,焊接构造钢筋时,可在原纵向钢筋上加焊短钢筋做过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试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绕丝应连续,间距应均匀;在实力绷紧的同事,尚应每隔一定距离以点焊加以固定;绕丝的末端也应在原钢筋焊牢。绕丝焊接固定完成后,尚应在钢丝与原构件表面之间有未绷紧部位打入钢片予以楔紧。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锤击法检查。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可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单位经验选用人工浇筑法或喷射法。当采用人工浇筑时,其施工过程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当采用喷射法时,其施工过程控制应符合有关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改规程执行。绕丝的净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仅允许有3mm负偏差。检查数量:每个构件抽检绕丝间距3处。检验方法:钢尺量测。(n)一般项目混凝土面层板的架设,当采用人工浇筑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当采用喷射法时,应符合有关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该规范或规程的要求确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按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及时进行养护。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不应有严重的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其检查、评定和处理方案应按本规范第5.4.1条及第5.4.2条的规定执行。钢丝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且仅允许有3mm正偏差。检查数量: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构件,每一构件测量3点。若构件总数不多于5个,应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探测。(n)一般项目混凝提面层的施工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若发现有一般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混凝提面层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面层厚度:仅允许5mm正偏差,无负偏差。便面平整度:不应大于0.5%,且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不少于3个构件。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厚度,用靠尺和塞尺检查平整度。8.2制作与安装(i)主控项目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制作和安装时,必须复查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复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制作前按进场验收记录核对实物;检查安装位置和数量。预应力杆件锚固区的的钢托套、传力预埋件、挡板、撑棒以及其他锚具、紧固件等的制作和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交货或交接验收记录及预张拉记录。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电火花损伤预应力杆件或预应力筋;受损伤的预应力杆件或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n)一般项目预应力拉杆下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下料,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当预应力拉杆采用钢丝束,且以镦头锚具锚固时;同束(或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得大于3mm;检查数量:预应力拉杆总数的3%,且不得小于3束(对钢丝3束或者三组)。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钢丝墩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得98%。钢绞线压花锚成型时,其表面应洁净、无油污;梨型头尺寸及直线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3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压花锚强度试验报告。锚固区传力预埋件、挡板、承压板等的安装,其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安装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8.3张拉施工(i)主控项目预应力拉杆张拉前,应检测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其现场推定的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规定。若构件锚固区填充了混凝提,其同条件养护的立方体时间抗压强度,在张拉时,不应低于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8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原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及锚固区充填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试验报告。当采用机长法张拉预应力拉杆实际,其张拉力、张拉顺序和张拉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保证张拉施力同步、应力均匀一致;应实时控制张拉量;应防止被拉构件侧向失稳或发生扭转。检测数量及检测方法按上述规范执行。当采用横向张拉法张拉预应力拉杆时,应遵守下列规定:拉杆应在施工现场调直,然后与钢托套、锚具等部件进行装配。调直和装配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拉杆锚具部位的细石混凝土填灌、钢托套与原构件间隙的填塞,拉杆端部与预埋件或钢托套连接的焊接等施工质量应检查合格;横向张拉量的控制,可先适当拉紧螺栓,再逐渐放松至拉杆扔基本平直、尚未松弛弯垂时停止放松;记录此时的读数,作为控制横向张拉量△H的起点;横向张拉力分为一点张拉和两拉。两点张拉时,应在拉杆中部焊一撑棒,使该处拉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8.4施工质量检验随意编辑杆间距保持不变(图8.3.3),并应用两个拉紧螺栓,以同规格的扳手同步拧紧。当横向张拉量达到要求后,宜用点焊将拉紧螺栓的螺母固定,并切除螺杆深处螺母以外部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见证张拉施工记录。当采用横向张拉法张拉预应力撑杆时,应符合设计规定:宜在施工现场附近,先用缀板焊连两个角钢,形成组合杆肢,然后在组合杆肢中点处,将角钢的侧立肢切割出三角形缺口,弯折成所设计的形状;再将补强钢板弯好,焊在角钢的弯曲肢面上(图8.3.4-1)撑杆肢端部由抵承板(传力顶板)与承压板(承压角钢)组成传力构造(图8.3.4-2)。承压板应采用结构胶加锚栓固定于梁底。传力焊缝的施缝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要求。经检查合格后,应撑杆两端用螺栓临时固定。预应力撑杆的横向张拉量应按设计值严格进行控制,可通过拉紧螺栓建立预应力(预顶力)。横向张拉完毕,对双侧加固,应用缀板焊连两个组合杆肢(图8.3.4-3);对单侧加固,应用连接板将压杆肢焊连在被加固柱另一侧的短角钢上,以固定组合杆肢的位置(图8.3.4-4)。焊接连接板时,应防止预应力因施焊受热而失去;可采取上下连接板轮流施焊或同一连接板分段施焊等措施以减少预应力损失。焊好连接板后,撑杆与被加固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填塞密实。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见证张拉施工记录。(I)主控项目预应力拉杆锚固后,其实际建的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的检验值之间相对偏差不应超过±5%。检查数量:同一检验批抽查不少于1%,且不少于3根。检验方法:检查见证张拉记录及预应力拉杆应力检测记录。当采用钢丝束作为预应力筋时,其钢丝断裂、滑丝的数量不应超过每束一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n)一般项目预应力筋锚固后多余的外露部分应用机械方法切除,但其剩余的外露长度宜为25mm。检查数量:同一检验批内不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测量。型钢骨架制作(I)主控项目钢骨架及钢套箍的部件,宜在现场按被加固构建的修整后外围尺寸进行制作。当在钢部件上进项切口或预钻孔洞实际,其位置、尺寸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钢部件的加工、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加工、制作质量的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也应按规范的规定执行。对已经出现严重缺陷和损伤,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共同认可后,予以实施。对经处理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钢部件及其联接件的制作和试安装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尺寸偏差。其检查数量、检验方法和合格评定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执行。对已出现的过大尺寸偏差的部位,应按设计提出的技术处理方案,由施工单位实施后,重新检查验收。(n)一般项目钢部件加工制作外观质量应检查的一般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且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实施,并重新检查验收。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外粘型钢的构件,其原混凝土界面(粘合面)应打毛;打毛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要求,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凿成沟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触摸。钢骨架及钢套箍与混凝土的站河面经修整除去锈皮及氧化膜后,尚应进行糙化处理。糙化可采用砂轮打磨、喷砂或高压水射等技术,但是糙化程度应以喷砂效果为准。注:钢加固件表面处理用的喷砂机,其工作压力应为0.45MPa;其所配的喷砂料应为通过80R筛孔,但通不过60R筛孔的筛余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触摸。干式外包钢的构件,其混凝土表面应清理洁净,打磨平整,以能安装角钢肢为度。若钢才表面的锈皮、氧化膜对涂装有影响,也应予以除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以靠尺检查平整度。(n)一般项目原构件混凝土界面的棱角应进行圆滑打磨,圆化半径应不小于20mm,磨圆得混凝土表面应无松动的骨料和粉尘。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圆弧样板(靠尺)检查,尖头小槌轻敲。外粘型钢时,其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若混凝土表面含水率降不到6%,应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结构胶进行粘合。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不少于5处。检验方法: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9.4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钢骨架各肢的安装,应采用专门卡具及钢楔、垫片等箍牢、顶紧;对粘型钢骨架的安装,应在原构件找平的表面上,每隔一定距离粘贴小垫片,使钢骨架与原构件之间留有2mm~3mm的缝隙,以备压注胶液;对于式外包钢架骨架的安装,该缝隙宜为4mm~5mm,以备填塞环氧胶泥或压入注浆料。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塞尺或钢片检查。型钢骨架各肢安装后,应与缀板、箍板以及其他连接件等进行焊接。焊缝应平直,焊波应均匀,无虚焊、漏焊;焊缝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注:当采用压力注胶法(或注浆法)施工时,扁钢制作的缀板,应采用平焊方法与角钢连接牢固;平焊时,应使缀板地面与角钢内表面对齐,在保持平整状态下施焊;对于式外包钢灌注充填用注浆料时,也应采用平焊方法,但若采用环氧胶泥填塞缀板与原构件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时,缀板可焊在角钢外表面上。外粘或外包型钢骨架全部杆件(含缀板、箍板等连接件)的缝隙边缘,应在注胶(或注浆)钱用密封胶封缝。封缝时,应保持杆件与原构件混凝土之间注胶(或注浆)通道的畅通。同时,尚应在设计规定的注胶(或注浆)位置钻孔,粘贴注胶嘴(或注浆嘴)底座,并在适当部位布置排气孔。待封缝胶固化后,进行通气试压。若发现漏气处,应重新封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沿封堵全线涂抹皂液;通过空气压缩机压气进行检查。(n)一般项目型钢骨架及其套箍的安装尺寸偏差和焊缝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对尺寸允许偏差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规范规定执行。型钢骨架的注胶孔(或注浆孔)、排气孔的位置与间距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当两者的规定值不一致时,应取较小间距。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量测。注胶(或注浆)施工设备及其配套装置在注胶(或注浆)施工前应按改产品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适用性检查和试运安全检查,其检验结果应合格。检查数量:每检验批一次检验方法:按产品标准出厂检验的规定执行。灌注用结构胶粘剂应经试配,并测定其初黏度;对结构构造复杂工程和夏期施工工程还应测定其适用期(可操作时间)。若初黏度超出本规范及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上线,应查明其原因;若属胶粘剂的质量问,应予以更换,不得勉强使用。对气温异常的夏期工程,若适用期达不到本规范表4.4.6的要求,应采取措施降低施工环境气温;对结构构造复杂工程,宜改用其他优质结构粘胶剂。灌注干式外包钢缝隙用的注浆料,应按本规范第4.8.3条进行试配合检验。检查数量:同一批号胶粘剂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按本规范表4.4.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配和检验。对加压注胶(或注浆)全过程应进行实时控制。压力应保持稳定,且应始终处于设计规定的区间内。当排气孔冒出浆液时,应停止加压,并以环氧胶泥堵孔。然后再以较低压力维持10min,方可停止注胶(或注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控记录。(n)一般项目注胶(或注浆)施工结束后,应静置72h进行固化过程的养护。养护期间,被加固部分不得受到任何撞击和振动的影响。养护环境的气温应符合灌注材料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若养护无误,仍出现固化不良现象,应由该材料生产厂家承担责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养护记录。9.6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外粘型钢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在检查其型钢肢安装、缀板焊接合格的基础上,对注胶质量进行下列检验和探测:胶粘强度检验应在注胶开始前,由检验机构派员到现场在被加固构件上预贴正拉粘接强度检验用的标准块(本规范附录U);粘贴后,应在接触压条件下,静置养护7d。到期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检验和合格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U确定。注胶饱满度探测应由检验机构派员到现场用仪器或敲击法进行探测,探测结构以空鼓率不大于5%为合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对于式外包钢的注浆质量检验,应探测其注浆的饱满度,且以空鼓率不大于10%为合格。对填塞砂浆的干式外包钢,仅要求检查其外观质量,且以封闭完整,满足型钢肢安装要求为合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n)一般项目被加固构件注胶(或注浆)后的外观应无污渍、无胶液(或浆液)挤出的残留物;注胶孔(或注浆孔)和排气孔的封闭应平整;注胶嘴(或注浆嘴)底座及其残片应全部铲除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经修正露出骨料新面的混凝土加固粘贴部位,应进一步按设计要求修复平整,并采用结构修补、复原;对有段差、内转角的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面;对构件截面的棱角,应打磨成圆弧半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在完成以上加工后,应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触摸,并辅以圆弧样板(靠尺)检查。粘贴纤维材料部位的混凝土,其表层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对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应进行人工干燥处理,或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结构胶粘贴。检查数量:每根梁、柱构件不少于1处;每100itf板、墙不少于3处;不足100itf的工程,也应检查3处。检验方法:用含水率测定仪检测。当粘贴纤维材料采用的粘结材料是配有底胶的结构胶粘剂时,应按底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涂刷和养护,不得擅自免去涂刷底胶的工序。若粘贴纤维材料采用的粘结材料是免底除胶粘剂,应检查其产品名称、型号及产品使用说明书,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允许免除底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监督涂刷底胶并检查底胶进场复验报告及施工记录。底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工艺条件配置,但拌匀后应立即抽样检测底胶的初黏度。其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范表4.4.6的要求,且不得以添加溶剂或稀释剂的方法来干煸其黏度,一经发现应予弃用,已涂刷部位应予返工。底胶指干时,其表面若有凸起处,应用细砂纸磨光,并应重刷一遍。底胶涂刷完毕应静置固化至指干时,才能继续施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监理人员旁站监督其配制并检查初黏度检测报告;若怀疑掺有溶剂或稀释剂,应取样检验。(n)一般项目若在底胶指干实际,未能及时粘贴纤维材料,则应等待12h后粘贴,且应在粘贴前用细软羊毛刷或洁净棉纱团沾工业丙酮擦拭一遍,以清除不洁残留物和新落的灰尘。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纤维材料粘贴施工(i)主控项目浸渍、粘结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其配置和使用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拌合应采用低速搅拌机充分搅拌;拌好的胶液色泽应均匀、无气泡;其初黏度应符合本规范表的要求;胶液注入盛胶容器后,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油、灰尘等杂质混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对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检查配置记录、测定初黏度记录及施工记录。纤维织物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按设计尺寸裁剪纤维织物,且严禁折叠;若纤维织物原件已有折痕,应裁去有折痕一段织物;将配置好的浸渍、粘结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将裁剪好的纤维织物按照放线位置敷在涂好结构胶粘剂的混凝土表面,织物应充分展平,不得有皱褶;沿纤维方向应使用特制滚筒在已贴好纤维的面上多出滚压,是胶液充分浸渍纤维织物,并使织物的铺层均匀压实,无气泡发生;多层粘贴纤维织物时,应在纤维织物表面所浸渍的胶液达到指干状态时立即粘贴下一层。若延误时间超过1h,则应等待12h后,方可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粘贴,但粘贴前应重新将织物粘合面上的灰尘擦拭干净;最后一层纤维织物粘贴完毕,尚应在其表面均匀涂刷一道浸渍、粘结专用的结构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由监理人员负责检查,并签字确认无误。预成型板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按设计尺寸切割预成型板。切割时,应考虑现场检验的需要,由监理人员按本规范附录U取样规则,指定若干块板予以加长约150mm,以备检测人员粘贴标准钢块,作正拉粘结强度检验使用;用工业丙酮擦拭纤维板材的粘贴面(贴一层板实际为一面、贴多层板时为两面),至白布擦拭检查无碳微粒为止;将配制好的胶粘剂立即涂在纤维板材上。涂抹时,应使胶层在板宽方向呈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平均厚度为1.5mm~2mm;将涂好胶的预成型板贴在混凝土粘合面的放线位置上用手轻压,然后用特制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展平、压实,并使胶液有少量的板材两侧边挤出。压实时,不得使板材滑移错位;需粘贴两层预成型板时,应重复上述步骤连续粘贴;若不能立即粘贴,应在重新粘贴前,将上一工作班粘贴的纤维板材便面擦拭干净;按相同工艺要求,在邻近加固部位处,粘贴检验用的150mmX150mm的预成型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由监理人员负责检查,并签字确认无误。(n)一般项目纤维织物可采用特制见到剪断货用优质美工刀切割成所需尺寸。织物裁剪的宽度不宜小于100mm。纤维复合材胶粘完毕后应静置固化,并应按胶粘剂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给固化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进行养护。当达到7d时,应采用D型邵氏硬度计测胶层硬度,据以判断其固化质量,并以邵氏硬度Hd>70为合格,然后进行施工质量检验、验收。若邵氏硬度HdV70,应揭去重贴,并改用固化性能良好的结构胶粘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D型邵氏硬度计检测硬度。10.4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科用锤击法或者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认的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总粘结面积的95%探测时,应将粘贴的纤维复合材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结棉结);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应割除修补,重新粘贴等量纤维复合材。粘贴时,其受力方向(顺纹方向)每端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若粘贴层数超过3层,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对非受力方向(横纹方向)每边的搭接长度可取为10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及处理记录。加固材料(包括纤维复合材)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必须进行见证抽样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10.4.2合格指标的要求。若不合格,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10.4.3纤维复合材胶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每本!!构件检查2处,但应选在胶层最厚及最薄处,用刻度放大镜测量。(n)一般项目10.4.4纤维复合材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的位置相比,其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5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钢尺测量。11外粘钢板工程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原构件混凝土及加固钢板的界面(粘合面)经修整后,尚应分别按本规范第9.3.1条及第9.3.2条的要求进行打毛和糙化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必要时,可采用按喷砂效果制成的样片进行粗糙感手感比较。外粘钢板部分的混凝土,其表层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对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梁、柱、墙等,应该用高潮湿面专用的胶粘剂。对俯贴加固的混凝土板,若有条件,也可采用人工干燥处理。检查数量:每根构件不少于一处。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仪测定。在处理混凝土粘合面的同事,尚应由检测机构派员到现场做粘贴质量检验的预布点工作。布点前应按本规范附录U的取样规则随机抽取受检构件,然后再邻近受检构件加固部位处选择一个100mmX100mm见方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同条件的界面处理,以备在粘钢施工的同时,粘贴检验用的钢标准块。(n)一■般项目若需在钢板和混凝土上钻制锚栓孔,应先探明混凝土中原钢筋位置,并在画线定位时予以避让。若探测有困难,且已在钻孔过程中遇到钢筋的障碍,允许移位(d为钻孔直径)重钻,但应用植筋胶将废孔填实。钻好的孔洞,应采用压缩空气吹净孔内及周边的粉尘、碎渣;若孔壁的混凝土含水率超限,宜采用电热棒吊入烘烤孔壁。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探测、观察、触摸、测量孔壁混凝土含水率。钢板粘贴前,应用工业丙酮擦拭钢板和混凝土的粘合面各一道。若结构胶粘剂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涂刷底胶,应按规定进行涂刷。钢板粘贴施工(I)主控项目黏贴钢板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其配制和使用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拌合胶粘剂时,应采用低俗搅拌机充分搅拌。拌好的胶液色泽应均匀,无气泡,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油、灰尘等杂质混入。严禁在室外和尘土飞扬的室内拌合胶液。胶液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超过规定适用期(可操作时间)的胶液。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对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检查配制记录及施工记录。拌好的胶液应同时涂刷在钢板和混凝土粘合面上,经检查无漏刷后即可将钢板与原构件混凝土粘贴;粘贴后的胶层平均厚度应控制在2mm〜3mm。仰贴时,胶液的垂流度不应大于3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并按隐蔽工程验收。钢板粘贴时表面应平整,段差过渡应平滑,不得有折角。钢板粘贴后应允许布点加压固定。其加压顺序应从钢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点加压。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以钢板周边有少量胶液均匀挤出为合格。加压固定可选用:夹具加压法、锚栓(或螺杆)加压法、支顶加压法等。加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加压时,应按胶缝厚度控制在2mm〜2.5mm进行调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在粘贴钢板施工同时,应将钢标准块(本规范附录U)粘贴在本章第11.2.3条指定的位置上,按同条件进行加压和养护,以备检验使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由独立检测机构派员粘贴,并作好记录。(n)一■般项目外粘钢板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位置的线偏差不应大于5mm;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钢尺量测。混凝土与钢板粘结的养护温度不低于15℃时,固化24h后即可卸除加压夹具及支撑;72h后可进入下一工序。若养护温度低于15℃,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采取升温措施,或改用低温固化型结构胶粘剂。检查数量:同意检验批的养护环境中,测温点应不少于2处,且应布置在朝西和朝北两部位。检验方法:价差测温记录。11.4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锤击法或其他有效探测法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推定的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总粘贴面积的95%。检查时,应将粘贴钢板分区,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贴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可采用钻孔注射法充胶修复;若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及处理记录。钢板与原构件混凝土间的正拉粘结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0.4.2条规定的合格指标的要求。若不合格,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应按本规范附录U的规定执行。(n)一■般项目胶层应均匀,无局部过厚、过薄现象;胶层厚度应按(2.5±0.5)mm控制。检查数量:每一构件检测最厚和最薄各一处。检验方法:观察、测量。12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应按本规范第3.0.4条的要求进行清理,并参照第3.0.5条的要求剔除原构件混凝土或砌体的风化、腐蚀层,除去原钢筋锈层和锈坑。必要时,还应进行补筋。修整后尚应清除松动的骨科和粉尘,并应用清洁的压力水清洗洁净。若混凝土有裂缝,还应用结构加固用的裂缝修补胶进行修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会同监理人员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在原构件的混凝土或砌体表面喷涂的结构界面胶(剂),宜采用与聚合物砂浆配套供应的结构界面胶(剂);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规范和设计的规定。注: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供的界面胶(剂)性能和质量指标,应高于本规范的要求,否则该产品不能再结构加固工程中使用。检查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n)一■般项目原构件表面的含水率,应符合聚合物砂浆及其界面胶(剂)施工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含水率测定仪检测,并检查施工记录。钢丝绳网片安装(I)主控项目安装钢丝绳网片前,应先在原构件混凝土表面画线标定安装位置,并按标定的尺寸在现场裁剪网片。裁剪作业及网片端部的固定方式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测量。安装网片时,应先将网片的一端锚固在原构件端部标定的固定点上,而网片的另一端则用张拉夹持器夹紧,并在此端安装张拉设备,通过张拉使网片均匀展平、绷紧。在网片没有下垂的状态下保持网片拉力的稳定,并应有专人进行监控。经检查网片位置及网片中的经绳和纬绳间距无误后,用锚栓和绳卡将网片经、纬绳的每一链接点在原构件混凝土或砌体上固定牢靠。然后卸去张拉设备,并按隐蔽工程的要求进行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手压检查绷紧晨读;用夹钳检查锚固件有无松动。当网片需要接长时,沿网片长度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若施工图未注明,应取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且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安装记录。安装网片时,应对钢丝绳保护层厚度采取控制措施予以保证,且允许按加厚3mm4mm设置控制点。(n)一■般项目网片中心线位置与设计中心线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网片两组经纬绳之间的净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钢尺量测。聚合物砂浆面层施工(I)主控项目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抗压强度的试块,应会同监理人员在拌制砂浆的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其取样数量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同一工程没一楼层(或单层),每喷抹500m2(不足500m2,按500m2计)砂浆面层所需的同意强度等级的砂浆,其取样次数应不少于一次。若搅拌机不止一台,应按台数分别确定每台取样次数。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与层面砂浆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其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几试块强度的实验报告。若试块搂取,或不慎丢失,或对试块强度实验报告有怀疑时,应按本规范附录V规定的现场检测方法进行补测。聚合物砂浆面层喷抹施工开始前,应按30min时间的砂浆用量,将聚合物砂浆各组分原料按序置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拌好砂浆,其色泽应均匀,无结块、无气泡、无沉淀,并应防止水、油、灰尘等混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会同监理人员观察聚合物砂浆的配制作业并检查称量记录。喷抹聚合物砂浆时,可用喷射法,也可采用人工涂抹法,但应用力擀压密实。喷抹应分3道或4道进行。仰面喷抹时,每道厚度以不大于6mm为宜,后一道喷抹应在前一道初期硬化时进行。初期硬化时间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检查数量:按每一种类、每一规格被加固构件,任意抽取3个已喷抹面层7d的构件,在钢丝绳网络较稀部位粘贴钢标准块,以备28d时作现场正拉粘结强度检验。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几独立检测单位的现场正拉粘结强度检验报告。(n)一■般项目聚合物砂浆面层喷抹完毕后,应按现行有关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养护方法和实践指派专人进行养护。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掩护记录。12.5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聚合物砂浆面层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严重缺陷的检查与评定应按表12.5.1进行;尺寸偏差的检查与评定应按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上对重要尺寸允许偏差所做的规定进行。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及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共同认可后予以实施。对经处理的部分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当检查缺陷的深度时应凿开检查或超声探测,并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返修记录。聚合物砂浆面层与原构件混凝土之间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该构件总粘结面面积的95%。否则应揭去重做,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敲击法、超声法或其他有效的探测法。聚合物砂浆面层与原构件混凝土间的正拉粘结强度,应符合本规范表10.4.2规定的合格指标要求。若吧合格,应揭去重做,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应按本规范附录U的规定执行。聚合物砂浆面层的保护层厚度检查,宜采用钢筋探测仪测定,且仅允许有8mm的正偏差。(n)一■般项目聚合物砂浆面层的喷抹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一般缺陷的检查与评定应按表12.5.1进行。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施工记录。聚合物砂浆面层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面层厚度:仅允许有5mm正偏差。2表面平整度:<0.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钢尺检查厚度;用2m靠尺及塞尺检查平整度。13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在清理、修整原结构、构件过程中发现的裂缝和损伤,应逐个予以修补。对砌体构件,若修补有困难,应进行局部拆砌。修补或拆砌完成后,应用清洁的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按设计规定的工艺要求喷涂结构界面胶(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n)一■般项目当设计对原构件表面喷抹砂浆层前有湿润要求时,应按规定的提前时间,顺墙面反复浇水湿润,并应待墙面无明水后再进行面层施工。若涉及无此要求,不得擅自浇水。在原构件表面喷涂结构界面胶(剂)时其喷涂方法及喷涂质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钢筋网安装及砂浆面层施工(I)主控项目钢筋网的安装及砂浆面层的施工,应按先基础后上部结构、由下而上的顺序逐层进行;同一楼层尚应分区段加固;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规定的程序。钢筋网与原构件的拉结采用穿墙S形筋时,S形筋应与钢筋网片点焊,其点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上述规程确定。钢筋网与原构件的拉结采用种植r形剪切销钉、胶粘螺杆或尼龙锚栓时,其孔径、孔深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种植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9章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本规范第19章确定。穿墙S形筋的孔洞、楼板穿筋的孔洞以及种植r形剪切销钉和尼龙锚栓的孔洞,均应采用机械钻孔。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筋网片的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片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钢筋网片与原构件表面的净距应取5mm,且仅允许有1mm正偏差,不得有负偏差。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查10%,且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钢尺量测。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采用普通砂浆或复合砂浆面层时,其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砂浆强度的试块,应按本规范第12.4.1条的规定进行取样和留置,并应按该条规定的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执行。当砂浆试块漏取或不慎丢失,或对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有疑义时,应按本规定附录V规定的回弹方法进行检测与评定。检查数量:按每一检验批见证抽取5个构件,在每构件上任选3个测区进行检测。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检测报告。(n)一■般项目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的面层砂浆,其设计厚度tw35mm时,宜分3层抹压;当tv35mm时,尚应适当增加涂抹压层数。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的砂浆面层,其浇筑或喷抹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硬化后砂浆面层的严重缺陷应按本规范12.5.1进行检查和评定。对已出现者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经业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认可后进行处理并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施工记录。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与基材界面粘结的施工质量,可采用现场锤击法或其他探测法进行探查。按探查结果确定的有效粘结面积与总粘结面积之比的百分率不应小于90%.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探测报告。砂浆面层与基材之间的正拉粘结强度,必须进行见证取样检验。起检验结果,对混凝土基材应符合本规范表10.4.2的要求;对砌体基材应符合本规范表13.4.3的要求。注:1加固前应通过现场检测,对砖或砌块的强度等级予以确认;2当为旧标号块材,且符合原规范规定是,仅要求检验结果为块材内聚破坏。新加砂浆面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可采用局部凿开检查法或非破损探测法。检测时,应按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仅允许有5mm正偏差;无负偏差进行合格判定。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检查数量:每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5处。检验方法:检查检测报告。当采用植筋或锚栓拉结钢筋网时,应在其施工完毕后,分别按本规范第19章和第20章的规定,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提前进行施工质量检验。(n)一■般项目13.4.6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的砂浆面层,其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编号。随意编辑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并检查技术处理方案。14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原结构、构件经按本规范第3.0.4条的要求清理后,应根据贴合角钢的需要,将砌体构件表面打磨平整,截面四个棱角还应打磨成圆角,其半径r约取15mm〜25mm,以角钢能贴近原构件表面为度。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试安装角钢肢,检查其平整度与贴合程度。(n)一■般项目当原构件的砌体表面平整度很差,且打磨有困难时,可在原构件表面清理洁净并剔除勾缝砂浆后,采用m15级水泥砂浆找平,但应在改变本规范14.2.1条做法前,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并通知设计单位参与检查。撑杆制作(I)主控项目预应力撑杆及其部件宜在现场就近制作。制作前应在原构件表面画线定位,并按实测尺寸下料、编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撑杆的每侧杆肢由两根角钢组成,并以钢缀板焊接成槽形截面组合肢(简称组合肢)。其截面尺寸及缀板尺寸、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在组合肢中点处,应将角钢侧立翼板切割处三角形缺口,并将组合肢整体弯折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参照本规范图8.3.4-1)。然后在弯折角钢另一完好翼板的该部位,用预先弯好的补强钢板焊上。补强钢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撑杆组合肢的上下端应焊有钢制抵承板(传力顶板),抵承板的尺寸和板厚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板厚不应小于14mm。抵承板与承压板及撑杆肢的接触面应经刨平。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及游标卡尺量测。制作撑杆肢承力构造的承压板时,应根据所采用的锚栓品种确定其构造方式。当采用埋头锚栓与上部混凝土构件锚固时,宜采用角钢制成(参照本规范图8.3.4-2);当采用一般锚栓时,应将承压板做成槽形(图14.3.5),套在上部混凝土构件上,从两侧进行锚固。承压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压板与抵承板相互顶紧的面,应经刨平。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游标卡尺量测。预应力撑杆的横向张拉构造,可利用本规范第14.3.3条的补强钢板钻孔穿以螺杆,通过收紧螺杆建立预应力。张拉用的螺杆,其净直径不应小于18mm;其螺母高度不应小于1.5d(d为螺杆公称直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游标卡尺量测。预应力撑杆钢部件及其连接的制作、加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定《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n)一■般项目钢部件及其连接的加工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对加工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撑杆安装与张拉(I)主控项目撑杆的安装与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撑杆前,应先安装上下两端承压板。承压板与相连接构件(如混凝土梁)的接触面应涂抹快固型结构胶,并用化学锚栓予以锚固;安装两侧的撑杆组合肢,应使其抵承板抵紧于承压板上,然后用穿在抵承板中的安装螺杆进行临时固定;3按张拉方案,同时收紧安装在补强钢板两侧的螺杆,进行横向张拉。横向张拉量△H的控制,应以撑杆开始受力的值作为张拉的起始点。为此,宜先拧紧螺杆,再逐渐放松,直至撑杆基本复位,且以尚能抵承,但无松动感为度;此时的测试读数即可作为横向张拉量^H的起点;4横向张拉结束后,应用缀板焊连两侧撑杆组合肢。焊接缀板时可采取上下缀板、连接板轮流施焊或同一板上分段施焊等措施,以防止预应力受热损失。焊好缀板后,撑杆与被加固柱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见证试张拉,检查上下端顶紧质量及张拉记录。设计要求顶紧的抵承节点传力面,其顶紧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少于设计接触面积的80%,且边缘最大的缝隙不应大于0.8mm。检查数量:按抵承节点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5个。检验方法:用塞尺检查。(n)一■般项目撑杆及其连接件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对安装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14.5施工质量检验(I)主控项目90%,且预应力撑杆建立的预顶力不应大于加固柱各阶段所承受的恒荷载标准值的被加固的砌体柱外观应完好,未出现预顶过度所引起的裂纹。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设计文件及张拉记录。(n)一■般项目预应力撑杆及其连接件的外观表面不应有锈迹、油渍和污垢。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界面处理(I)主控项目原结构、构件的加固部位经除锈和修整后,其表面应露出金属光泽,且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若有划痕,其深度不得大于0.5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及量测。原结构的裂纹应按本规范第17章进行修复。修复所采取的焊接措施,其焊缝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6章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超声法探伤并检查探伤记录。待焊区刚才焊接面应无明显凹面、损伤和划痕;对原有的焊疤、飞溅物及毛刺应清除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n)一般项目加固施焊前应复查待焊区及其两端以外各50mm范围内的清理质量。若有新锈,或新沾的尘土、油迹及其他污垢,应重新进行清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新增刚部件加工(I)主控项目钢材的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或用刻度放大镜、百分尺、焊缝量规检查;有疑义时,做探伤检查。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部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当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按改规范附录B确定。A、B级螺栓孔(I类孔)应具有H12的精度:C级螺栓孔(n类孔)的孔径允许偏差为()mm。A、B级螺栓孔的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12.5()m。C级螺栓孔(n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0m。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或孔径量规检察。气割的偏差不应大于表15.3.5对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切割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用钢尺、直角尺、斜角尺、塞尺检查。机械剪切的偏差不应大于表15.3.6对允许偏差的规定值。检查数量:按切割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用钢尺、直角尺、塞尺检查。(n)一般项目边缘加工偏差不应大于表15.3.7对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加工面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钢尺及量规检查。16.3.8螺栓孔孔距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对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新增部件安装、拼接施工(I)主控项目在负荷下进行钢结构加固时,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被加固钢构件的结构性能受到焊接加入、补加钻孔、扩孔等作业的损害。新增钢构件与原结构的连接采用焊接时,必须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施焊工艺。其制定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原构件钢材材质,选用相适应的低氢型的焊条,其直径不宜大于4.0mm;2焊接点列不宜大于200A;3应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并采取有效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焊接顺序应能使输入热量对构件的中和轴平衡。在负荷下采用焊接方法对钢结构构件进行加固时,应先将加固件与被加固件沿全厂互相压紧,并用长20mm、间距300mm~500mm的定位焊缝焊接后,再由加固件端部向内划分区段(每段不大于70mm)进行施焊。每焊好一个区段,应间歇3min~5min。对精品文档随意编辑精品文档随意编辑于截面有对称的成对焊缝,应平行施焊;当有多条焊缝时,应按交错顺序施焊;对上下侧有加固件的界面,应先施焊受拉侧的加固件,然后施焊受压侧的加固件;对一端为嵌固的受压杆件,应从嵌固端向一端施焊;若为受拉杆,则应从非嵌固的一端向嵌固
/
本文档为【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