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

2023-09-17 8页 doc 19KB 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回忆是个旧美人

希望能分享很多有用的资料给大家

举报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  下面是我分享的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欢迎参阅。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比较观察勺子上凹凸面的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探索、发现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初步学习仔细观察与记录。  3、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照镜子的经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玩过乒乓球花旋转的游戏,对半球的凹面、凸面有初步的认识。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不锈钢勺子、幼儿记...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

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

  下面是我分享的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欢迎参阅。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比较观察勺子上凹凸面的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探索、发现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初步学习仔细观察与记录。
  3、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照镜子的经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玩过乒乓球花旋转的游戏,对半球的凹面、凸面有初步的认识。
  2、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不锈钢勺子、幼儿记录表(附后)、水笔、教师记录纸、不绣钢餐具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勺子导入活动,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引导幼儿动手摸一摸、玩一玩、照一照、看一看勺子里有什么秘密,再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旁边的朋友。
  二、幼儿初次探究,发现勺子上的凹面、凸面和勺柄都会成像的秘密。
  1、幼儿自由玩勺子,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发现。
  2、集中分享交流,教师根据幼儿的交流出示相应的图示。
  3、结合图示,师幼共同梳理勺子上的凹面、凸面和勺柄都会成像的秘密。
  三、幼儿再次探究,比较发现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特点。
  1、介绍记录表。
  2、幼儿探究并记录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特点。
  3、分享与交流:
  用勺子照镜子,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4、记录与梳理。
  四、迁移经验,幼儿进一步验证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不同。
  教师出示碗、盘子、杯子、大勺子等,请幼儿用它们的凹面和凸面的地方照一照自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或者客人老师。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究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2、鼓励幼儿观察、寻找凹面镜和凸面镜在日常生活运用,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重难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自制纸盒娃娃、辅助:铁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纸盒娃娃,引: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纸盒娃娃要表演的节目叫《悬空》。我们看它会不会成功,(教师操作)
  师:啊,成功了。老师的纸盒娃娃成功了,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成功呢?找个纸盒娃娃表演一下。
  二、幼儿探索,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
  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幼儿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
  3、交流: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记录
  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在第三次探索中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玩从来都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玩沙是我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次一到玩沙池,孩子们蜂拥而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玩沙的过程中,许多孩子从家中带来了装沙的工具,有大小不一的铲子、沙桶、漏壶。看看孩子们带来的工具,就知道他们对于沙流动的属性认识不足。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我想,抓住契机,让孩子们在自主玩沙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沙的特性,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沙的新鲜玩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幼儿在沙地里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个活动体现一种玩中学,学中乐的氛围。这样的形式比在我们课堂上机械地讲授更有意义,孩子能自主自动地受启发受教育,也是最能体现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工具装运沙子,体验干沙流动的特点。
  2、在装沙、玩沙的过程中,感知沙的多少、大小。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搜集装运沙子的工具,共同制作装沙子需要的工具,如引导幼儿用可乐瓶共同制作铲沙的铲子、小碗、杯子,寻找小车等。
  2、物质准备:
  有孔的工具:漏勺、漏筐、漏斗等。
  无孔的工具:大小两种铲子、碗、桶、杯等。
  小车、小船、幼儿盛材料的塑料筐。
  3、环境创设:
  问题墙:“你认为哪些工具可以很好得装沙子?”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搜集或制作的装沙子的工具记录下来,放在墙饰上做集体记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提问1、幼儿园的沙池里有很多小朋友玩时,我们也想玩沙,怎么办?
  2、你想用什么工具装沙子,做一个新沙池?
  二、认识工具,尝试操作。
  1、出示幼儿搜集和自制的装沙工具。每个幼儿一个装沙工具的筐子,其中有带孔
  的和不带孔的工具,不带孔的工具中又有大容器和小容器。每个幼儿还有一个盛沙子用的同等大小的塑料筐。
  2、引导幼儿充分尝试每一样工具,充分体验每样工具装沙子的特点。
  教师:每样玩具你都试一试,看哪些玩具好用,哪些不好用。
  (教师认真倾听孩子们在装沙中的语言表达,将幼儿零散的经验及时梳理和整合)
  3、请幼儿把漏沙的玩具与不漏沙的玩具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继续装沙子,体验工具的大小与装沙子的多少有关系。
  教师:请小朋友用剩下的工具装沙子,看看哪个玩具能装很多的沙子。
  三、经验共享,分类提升。
  1、请幼儿用小推车将装满沙子的塑料筐推到小船边,把沙子倒入小船,做成沙箱。
  2、集体讨论:
  教师:每个小朋友共推了几车沙子,推得最多的是使用的什么工具?
  教师:请小朋友将能装很多沙子、搬运沙子时感觉很沉的玩具分出来。
  3、引导幼儿将工具按大小或搬运沙子的多少进行分类。
  活动延伸:
  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将搬运沙子既多又快的工具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放在墙饰“这些工具装沙子既多又快”的集体记录中。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照前期的搜集和猜想,使幼儿在亲自探索中建立大小、多少的科学概念。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将点数不同的蘑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2、蘑菇点卡,兔子四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看一看兔妈妈今天干了什么事情?"(出示PPT)
  二、兔妈妈采蘑菇(1)师:"兔妈妈去采蘑菇了,看一看,兔妈妈采了几个蘑菇?""兔妈妈采了几个蘑菇?"(出示PPT,引导幼儿数并带领幼儿验证)"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这四个小蘑菇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身上的点点不一样)"(2)请个别幼儿回答四个蘑菇上分别有几个点点并带领全部幼儿一起点数小蘑菇上的点点。
  三、给小蘑菇排排队(1)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些都是兔妈妈采的小蘑菇,可是这些蘑菇需要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兔妈妈才可以带回家,谁来帮助兔妈妈?"(2)请一位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带领全部幼儿验证
  四、给小兔子送蘑菇(1)师:"兔妈妈采了这么多的蘑菇,带回家给兔宝宝吃,这里有几只兔宝宝?(出示PPT,引导幼儿数并带领幼儿验证)"兔妈妈的宝宝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身上的点点不一样)"(2)请个别幼儿回答四只兔宝宝上分别有几个点点并带领全部幼儿一起点数兔宝宝上的点点。
  (3)师:"兔妈妈想把蘑菇送给兔宝宝,你觉得这些蘑菇分别送给谁最合适呢?(出示PPT—6)请幼儿上台帮助兔妈妈分一分。
  小结:原来他们身上的点点是一样多的。(请幼儿示范,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五、游戏:分享小蘑菇(1)师:"兔妈妈谢谢小朋友帮助她把蘑菇分给宝宝!可是兔妈妈这里还有好多剩下的小蘑菇,想分享给别人家的小兔子,小朋友可以帮帮忙吗?(出示小兔子)(请一位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并验证)"看,你们的小椅子下面,有兔妈妈采好的蘑菇。你们看一看,你们手上的蘑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蘑菇上的点点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小蘑菇上面,有几个点点?(点个别孩子说一说自己手中的蘑菇有几个点点)请你手上蘑菇上面有一个点点的小朋友举起来给我看一看(依次举起点点2—4)小朋友都认识了自己的小蘑菇,现在呀,请你的蘑菇上有一个点点的小朋友,把你的小蘑菇送上来。(依次送2—4)(2)幼儿操作完成师:"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都把小蘑菇送对了,兔妈妈为了谢谢你们,下次会邀请我们一起去采蘑菇。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一开始,教师和幼儿就头戴小兔头饰,畅游在“兔子舞”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重点锻炼了腿部,达到运动的目的。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增进师幼间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 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 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 教师:这幅图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很多模式,如ABABAB模式、AABAABAAB模式、ABCABCABC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大班幼儿能够识别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我们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纸牌(扑克牌)作为活动材料。由于纸牌含有颜色、数字、花色等多种特征,因此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适应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模式。例如,能力弱的幼儿可能会按照颜色“红黑红黑红黑”来排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能会按照花色“草花红桃草花黑桃草花红桃草花黑桃”来排序。这也可以增加活动中幼儿相互猜测各自排列的模式的可能性和趣味性。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已有的玩纸牌的经验。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纸牌的花色及数字的表述方式是否一致,以便为之后游戏的开展减少障碍。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抽取纸牌中不同花色的A,并且出示模式“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对于这个模式,我们既可以按照颜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一张黑一张红一张黑”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也可以按照花色将它描述为“一张红桃一张黑桃一张红桃一张草花”四个一组间隔排列的模式。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环节能够认同同一种纸牌的摆放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表述。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被分成4组,每组摆放一种模式,其他组轮流猜测。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观察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样排才能成功,并且将纸牌用完。猜测时,幼儿需要观察其他组摆放的模式,寻找构成模式的基本单元,发现模式的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模式排序的真实经验。
  表面上看,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数学核心经验是“模式”,但事实上也蕴含着集合与分类的数学元素,因为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根据物体不同的属性进行模式的识别和创造,在本质上都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条理化、清晰化,这也就是集合与模式相通的地方。
  目标:
  1.在纸牌接龙游戏中感知不同模式构成的基本单元。
  2.体验参与竞赛游戏的乐趣。
  准备:
  1.纸牌(数字1~10)若干,用KT板自制插纸牌用的有一定长度的三棱柱台卡(正反两面都可用,外面覆盖透明插袋)。
  2.宜进行分组教学。
  过程:
  一、认识纸牌
  1.教师抽出几张纸牌让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2.教师归纳:在这些纸牌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桃、黑桃、方块、草花四种花色,每张纸牌上都有数字。
  3.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今天我们用纸牌来玩一个接龙的游戏。
  二、开展“接龙”游戏
  1.教师交代玩法:先看清楚纸牌的排列规律,然后一张一张出牌“接龙”,直到每个人手中的纸牌全部用完。如果不符合“纸牌接龙”的规律,就表示失败。
  2.教师提供若干四种花色的纸牌A(以14人参加活动为例,可提供7张红桃、3张黑桃、4张草花),让幼儿抽牌,人手一张。
  3.教师在三棱柱台卡上依次翻开6张牌:红桃A、黑桃A、红桃A、草花A、红桃A、黑桃A,并提问:这些纸牌是按什么规律接龙的?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是按什么规律进行纸牌接龙的,看瞳后自己接着把纸牌插放到三棱柱台卡上。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牌是几张一组,是怎么排列的?
  6.教师归纳:按花色来说,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是四张一组间隔排列的;按照颜色来说,有1张红、1张黑、1张红、1张黑,是两张一组间隔排列的。如果从颜色、数字、花色不同的方面来说,同一条“龙”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三、开展分组“接龙”竞赛游戏
  1.教师可提供以下难度递增的四组材料:
  (1)12张纸牌的数字相同,花色不同,分别为3张红桃、3张草花、3张黑桃、3张方块。
  (2)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红桃、6张草花。
  (3)12张纸牌中含两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三种,分别为4张红桃、4张黑桃、4张草花。
  (4)12张纸牌中含三个不同的数字,花色分两种,分别为6张黑桃、6张方块。
  2.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4组比赛。每组根据拿到的纸牌先“接龙”,然后让其他组幼儿猜一猜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猜对得1分,猜不出或猜错不得分。
  3.教师强调规则:
  (1)每组必须先商量按什么规律排列纸牌。
  (2)采用轮流猜的方法互相说说纸牌排列的规律,即第一组猜第二组的,第二组猜第三组的,第三组猜第四组的,第四组猜第一组的。没有轮到的小组要耐心地听,判断其他组说得正确与否。
  (3)猜对得1分,猜错不得分。如果轮到的小组没有猜对,其他小组可以抢答得分。
  4.教师预估幼儿游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回应方式。
  (1)当幼儿无法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纸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纸牌分类,将相同的纸牌放在一起,看看每种纸牌有几张,以便按照规律排列。
  (2)当幼儿无法表述“几个一组”时,教师可以按规律将纸牌一组一组分开,让幼儿辨别“是否每组都是一样的”,从而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元。
  (3)当幼儿猜测的结果与设计者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结果是否成立,发现同一种接龙方式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模式表达。
  5.教师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录每次接龙涉及的纸牌属性,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6.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得分情况,公布获胜队,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活动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材料放到活动区中,让幼儿两人一组,先各自设计、摆放模式,再相互猜测模式。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表述模式。
  评析:
  1.活动材料简便易得
  扑克牌对于教师来说简便易得;玩扑克牌对于幼儿来说又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具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设计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教师将数学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既能为幼儿所接受,也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此外,该游戏的规则和竞争性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组和轮流游戏的设计也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
  3.活动过程层层递进
  活动难度逐步提高:一是活动中幼儿的学习难度体现出了梯度。如第二个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识别与扩展,第三个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指向的是模式的创造与识别。二是教师引导幼儿对物体属性的认知从一维发展到多维。如第一个环节的熟悉纸牌是为了引发和梳理幼儿关于扑克牌的已有经验,为之后的接龙游戏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的集体接龙游戏中,教师出示的模式的基本单元为“1张红桃A、1张黑桃A、1张红桃A、1张草花A”,排除了数字这个维度,引导幼儿先后从颜色和花色两个维度模式,以帮助幼儿完成从一维到两维的认知跨越。第三环节的分组接龙竞赛游戏中,第一、二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两维,第三、四组纸牌的差异属性有三维,纸牌的差异属性维度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大。
       
        
 

/
本文档为【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六篇(科学教研活动记录30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