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识讲解

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识讲解

2020-09-19 45页 ppt 646KB 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Youngyu0329

暂无简介

举报
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识讲解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赵献亮现在临床麻醉,应用的药物和技术有很多,今天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1.氯胺酮 【药理毒理】本品主要是选择性的抑制丘脑的内侧核,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并对中枢神经和脊髓中的阿片受体有亲和力。产生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及N-甲基-D-天门冬酸受体的结果;镇痛作用主要由于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对痛觉传入的信号及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故对内脏疼痛改善有限。静脉注射1-2mg/kg或肌注4...
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识讲解
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赵献亮现在临床麻醉,应用的药物和技术有很多,今天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1.氯胺酮 【药理毒理】本品主要是选择性的抑制丘脑的内侧核,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并对中枢神经和脊髓中的阿片受体有亲和力。产生麻醉作用,主要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谷氨酸)及N-甲基-D-天门冬酸受体的结果;镇痛作用主要由于阻滞脊髓至网状结构对痛觉传入的信号及与阿片受体的结合,而对脊髓丘脑传导无影响,故对内脏疼痛改善有限。静脉注射1-2mg/kg或肌注4-6mg/kg,分别于30秒钟及3-5分钟意识消失.麻醉后出现睁眼凝视及眼球震颤,肢体肌力增强,呈木僵状态;眼泪、唾液分泌增多,术前用抗胆碱药可避免或减少发生.对交感神经和循环有兴奋作用,现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眼内压和颅内压均升高、肺动脉压及心排出量皆高.但它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在循环衰竭病人更为突出。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在麻醉恢复期常有恶心、呕吐发生。可使儿茶酚胺增高、血糖上升、内分泌亢进。不影响子宫收缩,但在剖宫产时,应用本品,因血压升高而致出血量较多。1.氯胺酮 【药代动力学】本品进入血循环后大部分进入脑组织,然后再分布于全身组织中,肝、肺和脂肪内的药物浓度也高。本品T1/2α为2-11分钟,T1/2β为2-3小时。主要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成去甲氯胺酮,再逐步代谢成无活性的化合物经肾排出,仅有2.5%以原形随尿排出。 【适应症】1.各种表浅、短小手术或诊断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本品进行麻醉。2.作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使用。3.辅助麻醉性能较弱的麻醉剂进行麻醉,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1.氯胺酮 【不良反应】 (1)麻醉恢复期可出现幻觉(幻视、幻听)、一过性失明、躁动不安、恶梦及谵语等,且青壮年多且严重. (2)术中常有泪液、唾液分泌增多,血压、胃内压、颅内压及眼内压升高。不能自控的肌肉收缩偶见。 (3)偶有呼吸抑制或暂停、喉痉挛及气管痉挛,多半是在用量较大、分泌物增多时发生。2.咪达唑仑 【药理毒理】本品为苯二氮卓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卓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2.咪达唑仑 【药代动力学】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2.咪达唑仑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5.ICU病人镇静。2.咪达唑仑 【不良反应】 (1)麻醉或外科手术时最大的不良反应为降低呼吸容量和呼吸频率,发生率约为10.8%~23.3%;静脉注射后,有15%患者可发生呼吸抑制。严重的呼吸抑制易见于老年人和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窒息,心跳暂停,尽至死亡。 (2)咪达唑仑静脉注射,特别当与鸦片类镇痛剂合用时,可发生呼吸抑制、停止,有些病人可因缺氧性脑病而死亡。 (3)长期用作镇静后,病人可发生精神运动障碍。亦可出现肌肉颤动,躯体不能控制的运动或跳动,罕见的兴奋,不能安静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处理。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A: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 B:低血压,静脉注射的发生率约为1%。 ③急性谵妄、朦胧、失定向、纪觉、焦虑、神经质或不安宁等。此外还有心跳增快、不夫则、静脉炎、皮肤红肿、皮疹、过度换气、呼吸急促等。 ④肌注局部硬块、疼痛;静脉注射后,静脉触痛等。 较少见的症状有: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骤停;视物模糊、轻度头痛、头昏、咳嗽、飘飘然;肌肉和静脉发硬及疼痛;手脚无力、麻、痛或针刺样感等;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3.丙泊酚 【药理毒理】 本品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临床剂量时,丙泊酚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感,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效应,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以2.5mg/kg静脉注射时,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约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本品作全麻诱导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肌血液灌注及氧耗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丙泊酚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表现为潮气量减少,清醒状态时可使呼吸频率增加,静脉注射常发生呼吸暂停,对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影响。丙泊酚能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并用时有协同作用。应用丙泊酚可使血浆皮质激素浓度下降,但肾上腺皮质对外源性皮质激素反应正常。 丙泊酚麻醉诱导时产生不自主的肌肉运动、抽搐,浅麻醉时更为明显。3.丙泊酚 【药代动力学】丙泊酚一次冲击剂量后或输注终止后,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首相具有迅速分布(半衰期2~4分钟)及迅速消除(半衰期30~60分钟)的特点。丙泊酚分布广泛,并迅速从机体消除(总体消除率1.5~2升/分钟)。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形成丙泊酚和相应的无活性的醌醇结合物,该结合物从尿中排泄。当用丙泊酚维持麻醉时,血药浓度逐渐接近已知给药速率稳态值。当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在推荐范围内,其药物动力学是线性的。3.丙泊酚 【适应症】 静脉全麻诱导药、“全静脉麻醉”的组成部分或麻醉辅助药。3.丙泊酚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低血压和短暂的呼吸暂停,这与药物剂量、术前用药或使用其它药物有关。偶尔发生低血压时,需要减慢给药速度和/或进行液体替换治疗,必要时用血管收缩药进行治疗。有发生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的病例。 丙泊酚麻醉诱导可能出现轻微躁动、心律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短时间暂停、过度换气、潮红、咳嗽和打嗝等现象,这与药物剂量、术前用药或使用其它药物有关。麻醉维持期间偶尔出现咳嗽。在麻醉恢复期间,极少数病例可能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寒战或发冷、欣快感及性欲亢进。有报告极少数病例使用丙泊酚出现癫痫样活动,如惊厥和角弓反张,个别病例延迟数小时到数天后发生。癫痫患者使用丙泊酚时,个别病例出现惊厥。有报告长期应用丙泊酚,极少数病例出现术后发热及尿颜色改变。极少数病例使用丙泊酚后发生过敏反应,包括Quincke氏水肿、支气管痉挛、红斑和低血压。应用丙泊酚后,报告有发生胰腺炎的罕见病例,但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罕见的病例中,当异丙酚在ICU用于镇静超过按体重计每小时4mg/kg的剂量时,有发生横纹肌溶解、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或心脏衰竭的报告,有时甚至死亡。极少发生血栓症与静脉炎。本品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的疼痛,故可与利多卡因合用或选择前臂大静脉或肘静脉穿刺以减轻。与利多卡因合用时,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头晕、呕吐、困倦、惊厥、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休克。当发生静脉处渗漏时,个别病例可能出现严重组织反应。个别病例出现肺水肿。4.舒芬太尼 【药理毒理】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fentanyl)强7~10倍。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好几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静脉给药后几分钟内就能发挥最大的药效,药理学研究结果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心血管的稳定性,脑电图反应与芬太尼类同,同时不存在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就像在其他阿片类药物研究中已经发现的那样,心动过缓的可能性被解释为其对中枢迷走核的作用。舒芬太尼不能或仅能轻微地抑制由泮库溴铵所致的心率增加。舒芬太尼有较宽的安全阈范围。大鼠的最低度麻醉的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有效剂量,(LD50/ED50)的比率是25211,比芬太尼(277)或吗啡(69.5)都高。药物在体内有限的积蓄和迅速的清除使病人能迅速地苏醒。镇痛的深度与剂量有关,并且可以调节到适合于手术的痛觉水平。根据剂量和静注的速度,舒芬太尼有可能引起肌肉僵直、欣快感、缩瞳和心动过缓。所有这些舒芬太尼的作用均可通过使用其拮抗剂,如:纳络酮、烯丙吗啡或烯丙左吗喃迅速和完全的逆转。4.舒芬太尼 【药代动力学】过剂量为250~1500微克舒芬太尼的静脉给药后观测血液和血清中舒芬太尼的浓度,其分布相的半衰期分别为2.3~4.5分钟和35~73分钟。平均清除半衰期为784分钟,变化范围为656~938分钟。在中央室的分布容积为14.2升,其稳态的分布容积为344升。其清除率为914毫升/分钟。在有限的检测方法下,发现给药剂量为250微克时清除半衰期(240分钟)明显的比1500微克时短。药物的血浆浓度从治疗水平降到亚治疗水平取决于药物分布相的半衰其而不是取决于终末半衰期(给药量为250微克时的4.1小时到给药量为500~1500微克后的10~16小时)。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舒芬太尼体现了线性药代动力学的特征。舒芬太尼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和小肠内进行。在24小时内所给药物的80%被排泄,仅有2%以原形被排泄。有92.5%的舒芬太尼与血浆蛋白结合。4.舒芬太尼 【适应症】 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作为复合麻醉的镇痛用药;作为全身麻醉大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还用做术后镇痛,是我院PICA的主要药品。 4.舒芬太尼 【不良反应】 典型的阿片样症状,如呼吸抑制、呼吸暂停、骨骼肌强直(胸肌强直)、肌阵挛、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眩晕、缩瞳和尿潴留。在注射部位偶有瘙痒和疼痛。 其他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1.咽部痉挛,2.过敏反应和心搏停止,因在麻醉时使用其他药物,很难确定这些反应是否与舒芬太尼有关。3.偶尔可出现术后恢复期的呼吸再抑制。5.瑞芬太尼 【药理毒理】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分钟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故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与其它芬太尼类似物明显不同。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其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催眠药、吸入性麻醉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瑞芬太尼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可被纳洛酮所拮抗。另外瑞芬太尼也可引起呼吸抑制、骨骼肌(如胸壁肌)强直、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加强。盐酸瑞芬太尼剂量高达30μg/kg静脉注射(1分钟内注射完毕)不会引起血浆组胺浓度的升高。其它:甘氨酸(静脉注射剂的常用辅料)为本品的辅料。犬鞘内注射无瑞芬太尼的甘氨酸后,出现兴奋激动、疼痛、后肢功能失常、共济失调,因此可认为此作用为甘氨酸所致;但上述动物表现与本品制剂静脉注射给药无关。 5.瑞芬太尼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药后,瑞芬太尼快速起效,1分钟可达有效浓度,作用持续时间仅5~10分钟。药物浓度衰减符合三室模型,其分布半衰期(t1/2α)为1分钟;消除半衰期(t1/2β)为6分钟;终末半衰期(t1/2γ)为10-20分钟;有效的生物学半衰期约3-10分钟,与给药剂量和持续给药时间无关。血浆蛋白结合率约70%,主要与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稳态分布容积约350ml/kg,清除率大约为40ml/分钟/kg。瑞芬太尼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影响,不受肝、肾功能及年龄、体重、性别的影响,主要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大约95%的瑞芬太尼代谢后经尿排泄,主代谢物活性仅为瑞芬太尼的1/4600。本品长时间输注给药或反复注射用药其代谢速度无变化,体内无蓄积。5.瑞芬太尼 【适应症】 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5.瑞芬太尼 【不良反应】 本品具有μ阿片受体类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典型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肌肉强直,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或降低输注速度后几分钟内即可消失。 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中还发现有寒战、发热、眩晕、视觉障碍、头痛、呼吸暂停、瘙痒、心动过速、高血压、激动、低血氧症、癫痫、潮红和过敏。 另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便秘、腹部不适、口干、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腹泻、烧心、肠梗阻。心血管系统:心肌缺血、晕厥。肌肉骨骼系统:肌肉强直、胸痛。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喘鸣、鼻充血、咽炎、胸水、肺水肿、支气管炎、鼻漏。精神神经系统:焦虑、不自主运动、震颤、定向力障碍、幻觉、烦躁不安、恶梦、感觉异常、健忘。皮肤:皮疹、荨麻疹。泌尿系统:尿潴留、少尿、尿路中断。血液系统:贫血、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6.阿曲库铵 【药理毒理】 高度选择性、竞争性(非去极化型)的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主要通过竞争胆碱能受体,阻断乙酰胆碱的传递而起作用,在血浆pH和体温下霍夫曼消除而自然降解。6.阿曲库铵 【药代动力学】静注后,主要分布在胆汁、尿液(约占注入量的92%),粪便及呼出气体中仅含微量,剩余的约5%集中于肝脏。该药在各种体液中均以非氧化途径代谢,即主要以霍夫曼消除方式,快速自动化学降解失活,人体血浆半衰期约为20分钟。相应的气管插管时间一般在90秒(0.5~0.6mg/kg)或2分(0.4~0.5mg/kg);临床有效肌松期约15~35分;肌力恢复至25%正常水平约需35~45分。由于本药代谢的主导方式不依赖酶解、再分布和肝、肾排泄,所以平衡麻醉条件下可多次(如6~10次)重复给药维持肌松而不发生临床累积效应,也不影响肌力恢复速度。6.阿曲库铵 【适应症】 适用于气管内插管的肌肉松驰和胸腹部手术所需的肌肉松驰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用于辅助全身麻醉,使气管插管易于进行,并可使骨骼肌在外科手术或控制通气期间得以松驰。帮助深切治疗部病人进行人工通气。6.阿曲库铵 【不良反应】 无明显的迷走神经或神经节阻断作用,与大多数神经肌肉阻断药一样,在某些过敏体质的病人可能有组织胺释放,引起一过性皮肤潮红等。 7.顺(苯磺)阿曲库铵 【药理毒理】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是一神经肌肉阻滞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是中效的、非去极化的、具异喹啉鎓苄酯结构的骨骼肌松弛剂。人体临床研究表明,本品与剂量依赖的组胺释放无关,甚至在剂量高达ED95的8倍时亦是如此。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运动终板上与胆碱能受体结合,以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产生竞争性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这种作用很容易被抗胆碱酶药物如新斯的明或腾喜龙拮抗。当以阿片类药物麻醉时(硫喷妥钠/芬太尼/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的ED95(刺激尺神经引起的拇内收肌颤搐反应受到95%抑制所需的药量)大约为0.05mg/kg体重。以氟烷麻醉时,儿童顺阿曲库铵的ED95为0.04mg/kg体重。7.顺(苯磺)阿曲库铵 【药代动力学】顺阿曲库铵主要是通过在生理pH值及体温下发生的Hofmann清除(化学过程)而降解为劳丹素和单季铵盐丙烯酸盐代谢物,后者通过非特异性酶水解而形成单季铵盐乙醇代谢物。顺阿曲库铵的清除具有较强的器官依赖性。肝和肾为代谢物的主要清除途径。这些代谢物不具有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成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在0.1-0.2mg/kg剂量范围内(即2-4倍的ED95)的研究表明,顺阿曲库铵非房室药代动力学与剂量无关。老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老年和青年患者药代动力学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别。其恢复情况亦无明显变化。肝肾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未见肾衰晚期和肝脏疾病晚期患者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患者(无肝肾疾患)有明显差别。其恢复情况亦无明显变化。输注过程中的药代动力学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与单次注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似。本品的恢复情况不依赖于输注时间,亦与单次注射给药相似。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延长输注时间的ICU患者,顺阿曲库铵的药代动力学与输注或单次注射给药的健康者类手术成年患者类似。此类患者的恢复情况不依赖于输注时间。肝/肾功能异常的ICU患者的代谢物浓度较高(见注意事项)。此代谢物无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7.顺(苯磺)阿曲库铵 【适应症】 本品用于手术和其他操作以及重症监护治疗。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起镇静作用,它可以松弛骨骼肌,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易于进行。 7.顺(苯磺)阿曲库铵 【不良反应】记录的使用本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潮红或皮疹、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后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当本品与一种或多种麻醉药合用时,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报道。有报道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严重疾患病人在过长时间使用肌肉松弛剂后出现肌无力和/或肌病。大部分病人同时接受类固醇制剂,上述情况在使用本品后偶有报告,但其因果关系尚未确定。8.七氟烷 【药理毒理】 1.麻醉作用七氟烷对人的MAC(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最小肺胞内浓度)如下表所示: 平均年龄MAC()内表示并用60~70%氧化亚氮 4.3岁2.49%47.5岁1.71(0.66)%71.4岁1.48%本品气管刺激性较小,麻醉诱导和觉醒平稳而迅速,麻醉深度容易调节。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麻醉中的脑波变化为,当快速诱导时,急速形成慢波类型,接着出现大而慢的波,其后变为以纺锤波为主、混杂有慢波的脑波图像。缓慢诱导时,随着麻醉加深而出现快波,其后从纺锤波群为主的脑波图像转变为混杂慢波,与快速诱导时的最终类型相同。3.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呼吸频率随麻醉诱导而增加,通气量减少。每分钟通气量基本上不变,随麻醉加深呈现呼吸抑制倾向,可通过辅助呼吸保持必要的通气量,麻醉后的呼吸抑制比氟烷轻。心率不变或有下降趋势。诱导期间收缩压可呈下降趋势,以后趋于平稳,很少出现心律不齐。在狗的实验中,七氟烷使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但比氟烷轻,而且对房室传导几乎无影响。8.七氟烷 【药代动力学】 1、体内摄取量肺胞内浓度对吸入浓度的比例(FA/FI)比恩氟烷和氟烷要高。给予手术患者氧化亚氮、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5:3:2),在1.1MAC下进行1小时麻醉,患者体内摄取量为703mL,比氟烷的797mL和恩氟烷的1345mL要少。 2、血中浓度健康成年人6人,给予2~4%的本品进行诱导麻醉,在3%下维持麻醉1小时。动脉血浓度显示,吸入后15分钟达到峰值359.8μmol/L,其后血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停止吸入后5分钟的值为90.5μmol/L,降低到麻醉时的约1/3以下,60分钟后为14.5μmol/L,迅速减到约1/20。 3.代谢和排泄停止吸入后基本上通过呼吸迅速排泄,停止吸入后肺胞内浓度迅速降低。手术患者给予氧化亚氮、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5:3:2),在1.1MAC下进行1小时麻醉时,3.3%有机和无机氟化合物在尿中排泄,代谢率很低。8.七氟烷 【适应症】 全身麻醉,及辅助(强化)麻醉。8.七氟烷 【不良反应】到批准时为止的1364例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178例(13.0%),主要是血压下降(2.7%)、心律不齐(2.9%)、恶心呕吐(3.7%)。批准后6年使用调查6999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234例(3.3%),主要是血压下降(1.7%)、肝功能异常(1.1%)、心律不齐(0.4%)、血压上升(0.3%)、恶心呕吐(0.2%),与批准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8.七氟烷 【不良反应】 1.严重不良反应(1)恶性高热(0.1%以下):出现原因不明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变化、体温急剧上升、肌强直、血液暗红色(发绀)、过度呼吸、CO2吸收剂的异常过热和急剧变色、出汗、酸中毒、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红葡萄酒色尿)等的危重恶性高热。在使用本品时,如果发现了恶性高热并伴随这些症状时,必须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措施,如静脉注射丹曲洛林钠,全身降温,进行纯氧的过度换气,纠正酸碱平衡等。另外,本症还可能继发肾衰竭,必须维持尿量。(2)横纹肌融解症(发生频率不明):以肌肉疼痛、无力、CK(CKP)上升、血中或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为特点,有可能继发严重的肾损害,如急性肾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止给药,进行适当的处置。(3)休克、类过敏症状(发生频率不明):出现过休克和类过敏症状,要充分进行观察,发现血压降低、心动过速、皮肤发红、荨麻疹、支气管哮喘样发作、全身红潮、面部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给药,进行适当的处置。(4)惊厥和不随意运动(发生频率不明):在围手术期要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惊厥和不随意运动(主要是肌阵挛样运动)。万一发现任何异常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减少剂量,中止七氟烷治疗或其它伴随用药。(5)肝功能不全和黄疸(发生频率不明):有过伴发AST、ALT和其它酶显著升高的肝功能不全的报告,故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应当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6)心律不齐(发生频率不明):因为有出现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和心室颤动的报告,故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应当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如减少剂量或中止七氟烷治疗以及除颤和心肺复苏。8.七氟烷 【不良反应】 2.其他不良反应   头痛、肌强直、   瞳孔放大;  咳嗽、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心律不齐、血压变化、心电图异常、心搏量降低;  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升高 尿少、尿多红蛋白尿;皮肤  红斑 ,其他  寒战发热。9.碳酸利多卡因 【药理毒理】 本品与盐酸利多卡因相比,起效较快,肌肉松弛也较好,表面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4倍,浸润麻醉和椎管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2倍,传导麻醉作用为盐酸利多卡因的6倍;毒性与盐酸利多卡因无显著差异。但当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惊厥和死亡。9.碳酸利多卡因 【药代动力学】本品药动学参数与盐酸利多卡因无显著性差异。本品为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注射液,pH6.0-7.5,非离子成分较盐酸利多卡因高,其中的CO2可促进局麻药的弥散与捕获,使组织分布更快且广,致神经组织效应增强,本品注射后通过组织吸收,15分钟内血液内的药浓度较盐酸利多卡因稍高,药物从局部消除约需2小时,约可延长至4小时。大部分先经肝微粒酶降解为仍有局麻作用的脱乙基中间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胺二甲苯,毒性增高,再经酰胺酶水解,经尿排出,少量出现在胆汁中。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9.碳酸利多卡因 【适应症】 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齿槽神经阻滞麻醉。9.碳酸利多卡因 【不良反应】 (1)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10.罗哌卡因(耐乐品) 【药理毒理】 本品不但有麻醉作用,而且有镇痛作用。本品与其他局麻药一样,可逆地减弱神经纤维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因而减慢去极化速度和提高应激性阈值,导致局部阻滞神经纤维,迅速而强效地抑制神经传导。动物神经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对传递疼痛反应的神经纤维(Aδ和C纤维)有较强的选择作用,而对控制运动功能的神经纤维(Aβ纤维)的作用较弱。此外,还表明本品对动物的其他神经也有深度阻滞作用,其作用强度较等分子浓度的丁哌卡因强。少志愿者皮内注射本品后有血管收缩作用。同样,在人体组织的体外试验中,低浓度的本品引起血管收缩;但本品在高浓度时具有酰胺类局麻药的双向性血管作用。在麻醉豚鼠试验中,动脉内注射本品较高剂量(5.33mg)后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左心室dp/dt,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压增高。豚鼠心肌的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引起钠通道的阻滞作用较丁哌卡因弱。由兔的浦肯野纤维药理试验表明;本品抑制心脏兴奋性和延长传导性较丁哌卡因为弱,但比利多卡因为强。在离体的兔心脏灌注试验中,与等浓度的丁哌卡因相比,本品的心脏毒性较小。豚鼠和狗的体内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心脏节律性的影响作用较同等剂量的丁哌卡因为弱,而较利多卡因为强。志愿者硬膜外注射给药以评价本品的药效作用,研究表明本品麻醉知觉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剂量有关,而且对下肢运动功的作用显然也随剂量提高而增强。10.罗哌卡因 【药代动力学】本品血浆浓度与剂量、用药途径及注射部位的血管分布状态有关,呈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输注本品50mg,持续15min以上时平均最血药浓度(Cmax)为1.5mg/L。未结合的药物(6%)的平均奖分布容量为742L,血浆清除率为0.5L/h,终要消除半衰期为1.85h。施行矫形外科手术病人分别给予硬膜外注射本品100、150、200mg,达Cmax值的时间tmax为96min(100mg)、40min(150或200mg),它们的Cmax各为0.53、1.07、1.53mg/L。本品以双相式吸收,吸收完全。10.罗哌卡因 【适应症】 本品推荐用于外科手术麻醉、助产过程、局部或区域性麻醉,以及急性疼痛或手术后疼痛的治疗。10.罗哌卡因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与丁哌卡因相似,主要有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暂时性感觉异常、背痛、尿潴留和发热。谢谢聆听!
/
本文档为【常用麻醉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知识讲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