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刘若英-我想跟你走

2010-04-25 21页 pdf 384KB 1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1520

暂无简介

举报
刘若英-我想跟你走 奶茶刘若英新作:我想跟你走 “奶茶”的《我想跟你走》延续了其一贯细腻随意的笔触,截取了生活中一个个记忆的片 断,抒写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寂寞玩耍的童年、流离飘零的感情、飞鸟般的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知性女子”的感性美。文中有感受、诗作、摄影,向读者还原了一个喧嚣背 后真实的刘若英。 为什么要取名《我想跟你走》?“奶茶”说:“人生总有一次幸福的机会,我想跟你走其 实代表我还是没有走,所以才要请对方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想跟你走...........................................
刘若英-我想跟你走
奶茶刘若英新作:我想跟你走 “奶茶”的《我想跟你走》延续了其一贯细腻随意的笔触,截取了生活中一个个记忆的片 断,抒写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寂寞玩耍的童年、流离飘零的感情、飞鸟般的生活…… 字里行间流露出“知性女子”的感性美。文中有感受、诗作、摄影,向读者还原了一个喧嚣背 后真实的刘若英。 为什么要取名《我想跟你走》?“奶茶”说:“人生总有一次幸福的机会,我想跟你走其 实代表我还是没有走,所以才要请对方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想跟你走......................................................................................................................................... 2 可以清楚听见彼此的心跳,这是他说的........................................................................................ 2 永远不搬家......................................................................................................................................... 3 房子变成一栋生活仓库.....................................................................................................................3 老房子的味道..................................................................................................................................... 4 回忆是生活态度.................................................................................................................................5 忘记的一扇门..................................................................................................................................... 6 压抑和坚强终于瓦解.........................................................................................................................7 再次转身,觉得故事还没有完…….................................................................................................8 相互依靠的情义.................................................................................................................................9 考验两人不同的价值观...................................................................................................................10 我还是激动的................................................................................................................................... 11 时光倒错之感...................................................................................................................................12 我怕会忘记他...................................................................................................................................13 如果能够回到那时候.......................................................................................................................14 他像是能看穿我心意.......................................................................................................................15 我感伤“易”没能等到这一天.......................................................................................................16 Happy Birthday................................................................................................................................. 17 那年,小米十七岁...........................................................................................................................17 诺言................................................................................................................................................... 18 自由................................................................................................................................................... 19 惟一活着的方式...............................................................................................................................20 有三个日子改变了...........................................................................................................................21 我想跟你走 据说这是一个光速的年代,不只是食物,情感也是。 我和他坐着,隔着一张五十公分宽的茶几。身旁有着各种的吵嘈声,电话铃声、搬动声、 脚步声……但好像都是另一个空间的,完全进不到我们的单元。 可以清楚听见彼此的心跳,这是他说的 就这样坐着,已经一个多小时了。再私密的交谈也该告一个段落。我们继续这样沉默着, 继续这样坐着。该有人打破这样的沉默,一定要有人打破,但不会是我。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是这单元的声音,我只不确定那是他发出的,还是我自己的投射? 有时你太用力想一件事情,你会以为它真的发生。又一次,我清楚地听见了,那是我的名字, 我迟疑的余光感觉他向着我。是他,他喊了我的名字。我赶忙低下了头,不知道是因为犹豫, 因为恐惧,还是做作?接着他说:“别怕,跟我走,别怕!”但是,我怕,我还是低下了头, 我需要争取一点时间,哪怕只是一纳米秒的时间。这也是不合时宜吗?终于决定了,我抬头 迎向他,但他已经把头别了过去。而且他别过头去的表情,像是他从没说过刚刚的话,甚至 没发出过任何声音。所以我又低下头去,兴奋不再、羞怯不再,只是编造着一个关于误会的 故事。我们的心跳声淡出,周围的人声渐入。 多年后,我再次见到还是单身的他,这次我们的声音跟周围所有的杂声混在一起,那个 秘密的频道消失了。他说,如果当时我即时回应了,故事就不一样了。我笑了笑说,我的表 达,不只不合时宜,也缺乏速度。他也笑了笑说,一生有时就是一瞬间。 是吗?到底我应该以我的不合时宜为荣或者遗憾?我以为,浪漫有时候不就是静静低下 头去,或是延迟个一秒,或一千万秒?我以为我选择的是浪漫;我以为我选择的是一生,不 是瞬间。但是他说“一生有时就是一瞬间”。 那……可以再来一次吗?让我们试着坐下来,隔着很近的距离,先是静静的,然后你叫 我的名字,让我别怕……可以吗?来得及吗?如果我愿意,你也愿意,那个秘密频道也还在, 我会试着更坚定一点、更快一点,快一千万秒、快一秒,因为——我想跟你走。我就是想跟 你走。 永远不搬家 一个人能活多久?这个问可以有很多参考数字;一个是统计的平均寿命,一个是你自 己期望的岁数,还有家族基因遗传的因素,也可以是历来哪个人最长寿的纪录等等。但这些 数字,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它不能说明我们对生命长短的感受。可能,我们需 要另外一些能力,去真正感受生活的历程。什么样的能力呢?比如说记忆。一个完全没有记 忆的人,他活了二十岁跟活了八十岁,这中间有什么差别吗?或者可不可以说,不管岁数大 小,一个人能活多久,要看他能记得多少过去的岁月? 房子变成一栋生活仓库 我最近回到老家,花了七天时间把家里的所有东西巡视了一遍。这是我住了二十几年、 我的公公婆婆住了五十六年的房子。公公是职业军人,所以房子是政府分配的,有一百多坪, 分为三层,在家人口中那是“楼上”、“楼下”跟“下面”三个空间。“楼上”有三间,一间 书房,一间会客室,一间秘书的房间。楼下有四个空间,公公睡的、婆婆睡的,另外有客厅 跟餐厅,当然还有我睡的公主房。“下面”分别是两间副官的房间,一间勤务兵的休息室, 以及一间厨房。 这样说来好像很大,但是根据我的主观感受,实际可用空间应该只有房子的十分之一。 五十年来,东西只进不出,家具、衣物用品之外,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杂物收藏;从大陆带 过来的大木箱一个个原封未动,公公收藏的书报、婆婆数十年来的水墨画,都是理所当然地 充塞可能的角落。甚至,餐桌一角有张一九九八年的广告单到现在还躺在原处,那对都已经 离婚的新人送来的礼饼也原封不动的在酒柜上。家里是有人打扫的,物品堆积不去并不是生 活习惯的问题。而是对家人来讲,每一样东西都是有意义的,有时间标志性的,未来可能派 上用场的。当人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没有东西是可以舍弃的。渐渐地,房子变成一幢生活仓 库,主要是用来摆东西的,我们只是仓库管理员。 去年年初,军方通知,今年四月必须迁离,会换一个国宅给我们。虽然一个一百多坪的 平房,去换一个不到四十坪的公寓,是有点为难人,但毕竟“情势不为主观意识转移”,搬 是一定要搬的。问题是,怎么个搬法?积累五十多年、塞满三层楼的物件,要放进一个国宅 公寓,并不是多做几个储物柜就可以的。整整一年半以来,凡是家庭聚会、出门逛街、寿宴 喜庆,家人碰面讨论的话题就是围绕着:“怎么搬?”解决从帅气的“全丢了,再买新 的啊!”到阿 Q 式的“找国防部负责啊,是他们要我们搬的!”都有。听到任何论调,我都 投赞成票,因为打从心里认定“反正不会是我搬”。早早我就跟姐商量,搬家我出钱,买新 家具我出钱,但我动不了手。我知道那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老房子的味道 这样,一年五个月过去了,我在老房子里来来回回了数十次,婆婆除了嘴里常常提到要 搬家,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甚至公公的老花眼镜也还沾着尘灰静静地躺在原处。天佑公公, 他去世已经六年了。 终于有一天,或具体地说,是“搬家死线”的前五天,我跟同事如婷一起回家时,她小 声地说:“我觉得如果再不动手,可能真的搬不了了喔。” “当初清清楚楚说好我不用动手的。” “但如果房子原封不动,到了期限怎么办?”这不是如婷问的,是我在问我自己。我不 能想像拆除大队开着怪手吊车来时,年迈婆婆在房子里惊慌垂泪,我举着一块“人在屋在, 屋亡人亡”的布条在家门前嘶喊。 不啰唆,第二天早上九点,我穿着一身工作服,召唤了如婷、小娴、怡俐、大丽真、怡 臻等一班娘子军,开始了我的强制搬迁!我跟自己说,不过就是丢东西嘛。 公公跟着军队撤退到台湾的第一天,就住进了这个日式的老房子。公公当时四十多岁, 但房子当时是多老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有记忆以来,它就很老了。屋顶上的瓦常常剥 落,半夜有小猫会掉进天花板里,一夜叫个不停,木板地底下会有老鼠爪子的声音。我常幻 想为什么笨猫不干脆掉到木板底下呢?两败俱伤,这样不是可以安静一点?对一个城市里的 小女孩,住这样的房子并不是多愉快的经验,虽然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公公走了很久了,但只要我回到老房子,闻到那气味,看到他的书桌,我都会忘记他已 经离开了。但是,如果这一切可供记忆的东西不复存在呢?如果桌子搬走了,房子拆除了, 气味消失了呢?我有能力把这些记忆完整地储存在我的感官里吗? 还来不及解答这个问题,我已经扎起头发,戴上口罩手套,买了好几包垃圾袋,来到了 老家门口。我觉得自己像个屠夫。我一一指着家里的东西,问婆婆:“这还要不要?”她的 回答都是:“这个?当然要,这是……(回忆开始……)”过了两个小时,我发现没有一样东 西是她不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事关重大的,譬如那个缺角的盘子,“是你小时候吃麦片的 盘子,你都不记得了吗?”或那张传单,“是公公一个老朋友开画展的……”垃圾桶,“是中 兴百货刚开幕时,我跟你去买的啊……”是啊,什么冷血的人舍得丢掉我小时候吃麦片的盘 子? 回忆是生活态度 因为父母早年决定各奔东西,我是跟祖父母一起长大的。从我能记事开始,我已经活在 老人家的记忆里。回忆不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生活态度。因为两岸相隔,他们的成长 环境被剥除了,他们见不到亲人、见不到家乡,除了记忆,他们还能怎么对抗这种隔离呢? 想法是感人的,但当我脑子再度浮出举抗议布条的画面,心肠就变硬了。我决定不用问 她了。原则一,我心里想着,凡是以后还买得到的,就丢。原则二,生活中毫无用处的,也 丢。我打电话给收二手书的茉莉书房,说我有些老书要捐给他们。回答是如果要他们来收, 需要超过一百本。我说,应该有三千本以上。他们来人看了一眼,结果是动用了八个工人, 搬了两卡车。 除了书,还有各式各样的家具。那些家具都是我在拍二三十年代背景的戏里才会看到的。 我打电话给一个做戏用道具的朋友,请他来收。他两手空空来了,进来看了不到五分钟,说 要回去开卡车。我不知道他一共搬了几车走,我在忙着丢别的东西,但耳里倒是一直听到他 的话外音,“天啊!还有啊!” 家电在我们家出现算是晚的。时,我曾羡慕同学家有洗衣机,回来问婆婆,为何我 们家没有?她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家有人洗衣服,而且衣服用机器洗容易坏。从小家里也没 有看电视的习惯,公公的理论是“客人来家里是交流,不是来看电视的”。因为这样,家里 晚上是无声的,婆婆画画,公公看书、写毛笔字,而我,我忘了我在干嘛,应该在发呆吧。 但是曾几何时,我家成了有四台电视、四台录影机、三台 DVD、两个微波炉、三台冰箱、 两个洗碗机。这就是时代的洪流吗?还是因为我进了演艺圈? 忘记的一扇门 人家要是问你,你家里东西有多少,你能怎么回答?你的计量单位应该是什么?从某个 角度说,每一个人家里的东西都很多,那是生活长年的累积。但有些东西是可以计量的,譬 如说,我问你,你家的酒有多少? 让我打开我家的酒窖瞧瞧。所谓“酒窖”,其实是公公房间里的一个小储藏室。我从来 没有看过里面是什么,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的门口就堵着一个挂大衣的架子,意思 是那里面没有什么,就算有什么,也跟我们的生活无关。要不是搬家,所有人都根本忘记 那边有一个门。终于打开后,灰尘扑面而出,门后是满满一柜子的酒,每个瓶子上都覆盖着 一层尘封的土。我随手拿下一瓶瞧着,空的,全空的,但瓶口的包装原封未动。这瓶酒没有 开过,只是,蒸发掉了。我一瓶一瓶的取出来,大致算了一下,两百多瓶。 长年在家里帮忙张罗的张叔悄悄来到我身后,“另一个储藏室里还有。” “我床头柜子里也有,统统可以当你的嫁妆。”婆婆凑过来说。这话听起来窝心,每个 家庭不是都有传家宝吗?但陪嫁几百瓶酒,这是传达了什么讯息呢?悲喜剧成了闹剧了。公 公是不喝酒的,但他觉得别人送酒是心意,不应该转送,更不应该转卖,八十几岁的老先生, 就这么攒了四百三十瓶酒。多吗?酒之外,类似的礼品类还有茶叶六百多罐、人参两百多 盒…… 就这么日复一日的战斗,书要丢、家具家电要丢、衣服要丢、剪报要丢——公公四十多 年的剪报,及家中老小帮我从娱乐版搜集来的剪报。我的中小学作业、知名不知名的情书, 也在以身作则、大义灭亲的心情下,一并收进垃圾袋。 就这么不断地与往事干杯,有天爸爸说话了,“你简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我听了脸 上是笑的,心里是酸的。也眼看着已经丢掉的东西,有人晚上拿着手电筒到垃圾堆又偷偷捡 回来。就这样谍对谍来回数日,爸爸终于又站在院子里指着我,“红卫兵抄家也不过如此!” 好笑吗?其实惨绝人寰。婆婆声音颤抖地问我说:“我的红木柜你为何不帮我搬到新 家?”我跟她说,我量过了,新家的电梯太小,进不去,就算走楼梯搬进了新家,也放不下。 然后我就见她独自坐在餐厅看着红木柜哭,她说这次真的不想活了,连这个红木柜她都带不 走。我站在那里,完全不知从何说起。 压抑和坚强终于瓦解 七天这样血淋淋地过去,我坚持了我冷面屠夫的角色。搬进新家的黄道吉日终于来临。 当天中午我因为有工作,要姐姐早点到老家,把公公的牌位请出。结束工作我一进老家门, 姐气急败坏把一对签塞到我的手里,她说她对着公公牌位磕头磕了一个多小时,签掷了无数 次,出不了一个“正签”,意思就是——公公就是不肯走。她觉得公公在耍她。我收下签, 请姐先把婆婆带去新家,不要让她最后一个走,以免触景生情。我跟如婷在这空荡荡的房子 里,拿起胶布把一个个老柜子封上,写着“清空”,把房门一个个关上,再次贴起胶布,写 上“清空”。 最后回到大厅,我看着公公的牌位,手里拿着签,四周一片安静,心也是静的。我跪下 来磕了三个头,心里说着:“我知道您舍不得离开,我也舍不得离开,但‘家人家人’,家就 要跟着人,爸爸还在,姐姐还在,婆婆还在,他们在哪里,您的家就在哪里。”我掷了签, “一正一反”,那是他说好的意思。我继续念着:“婆婆已经在新家等您,她从来没有一个人 住过,她可寂寞了。”第二个“正反”;应该 OK 了。这时如婷一旁屏着气说了声:“还要再 一次。” 还要再一次?我吸了口气,闭上眼,“亲爱的公公,我知道您最疼我,我们走吧……” 我将签高高举起,睁开眼睛看着照片上的公公,手一松——连续第三次的“一正一反”。我 用力地把头往地上一磕,突然间,这些天的压抑和坚强彻底瓦解,我伏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再次转身,觉得故事还没有完…… 每个人都搬过家,但每个家在人心里有不同的分量。有时候你离开的不只是一个吃饭、 睡觉的地方,也是舍弃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离开那个空间,等于把你自己的一部分也永远遗 留在那里了。某个程度上来讲,你每搬一次家,你的生活也必须重新开始,生命的长度要重 新计算。你舍弃的不只是身边的物品和邻居,你也切断时间的延续性。老房子清空了以后, 我不得不忍着伤痛远离公公的味道,远离那些让我记得生活曾是多长多远的味道。但“远离” 毕竟不是消失,我是人,我有记忆。味道是淡去了,但我会努力让它保存下来,用我的方 法,让我的后代也嗅得到老房子的味道。公公婆婆半个世纪前被迫离开他们的老家,彷徨 伤痛何止我的千百倍。但他们是这样走过来的,是这样用记忆和盼望走过来的。我自然也应 该这样走下去。 二○○五年四月十号下午五点十分,我终于看了最后一眼门前的那棵桂花树,转过身去, 拉上大门。喀嚓一声,这世界上能有一种声音是这般熟悉又如此惊心动魄吗?走出小小的巷 道,我禁不住再次转身,觉得故事还没完。可不是,一片夕阳的殷红中,那个甩着两条辫子 的小丫头,左手牵着公公,右手牵着婆婆,正步履轻盈地唱着歌。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 你会以为全天下的小孩都不用长大。歌声若有似无地传来,听不真切,但我知道她在唱什么。 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红似火…… 相互依靠的情义 母亲是韩国华侨,中文程度自然及不上父亲。于是我看到,每封母亲写的信上,都会有 一个一个的红笔圈着错别字,那是父亲帮她挑出来的,然后又把信寄回给我母亲。我母亲收 到后都会在被订正的字旁写上一整行对的字,就像小学生被罚写生字。因此每封母亲的信, 都要这样两度易手,家书除了讲讲家中事,也是国文教材。父母俩如此不厌其烦,大约也是 相互依靠的情意。及至想到他们的离异,让我不禁鼻酸。 据说他们从未吵架。我也好奇,每个人都好奇,他们从没吵过架,为何离婚?到了我自 己谈恋爱,才有体会,不吵架的伴侣才是要命。父亲是一个过分幽默浪漫的人,天塌下来的 事,他都可以一笑置之,以为有比他高的人先顶着。错了一个字会自行补写一行的母亲非常 不一样。母亲不能说杞人忧天,但却事事要求尽善尽美。她的每一个今天,可以说都是为了 明天做准备。她又要求自己面面俱到,有时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步。据说我姐出水痘的那一天, 她跑去照顾亲戚家发烧的女儿,认为这样才是周到。这样的两个人,一个死皮赖脸时,另一 个可能在怀疑“他是怎么回事?”自然不能说水乳交融。 据大阿姨形容,我妈私底下对我爸,还是那一丝不茍的周到。当时爸爸的办公室离家只 需要走路五分钟,他中午都会回家稍事休息。如果我妈下午需要帮我们洗澡,她会把毛巾先 垫在浴缸里,再用毛巾把水龙头包起来,这样,放水的声音就不会吵到睡午觉的爸爸。但午 间无聊的小孩终究会吵,我妈就只好带姐妹俩去台湾疗养院旁的公园玩一个小时,这样爸爸 才能完全清静。但这种周到发挥到极致,就是两人的压力了。我爸回家进门不愿意脱鞋,对 有洁癖的妈妈是很大的威胁,但是她又不忍心改变丈夫的习惯,于是下班时间一到,她会沿 着爸爸从门口到房间的路线铺上毛巾,以防地板弄脏。 考验两人不同的价值观 爸爸的不羁性格,让他在还很年轻时,就放下一片大好前程的海军不做,拿了十万元退 役金,开了间“作家咖啡屋”。“作家咖啡屋”,顾名思义,来的不是作家就是文学爱好者, 爸爸遇见了,都转身跟妈说“不能收钱”。这样的生意自然是不得善终的。但可能赔了家咖 啡厅还不够快意,他接着开了家电影公司。我妈怀着我的时候,就顶着大肚子在电影街穿梭, 大概自动化身为“制片”之类的。爸爸自己写了剧本,投资了几部据说很前卫的电影,叫《不 敢跟你讲》,女主角是归亚蕾。一九七○年的金马奖,片中的小孩(俞健生)还因此片得了 最佳童星奖。但片子上演前,因为内容涉及师生恋而被禁演,可见当时的电影检查对良善风 俗的定得很严格。拍了部不能上映的电影,自然就不是投资,而是相当于把钱丢进水里。 这些点滴小事不见得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离异,但毕竟一步步考验着两人不同的价值观。 我还是激动的 不知是生性乐观,或者因为祖父祖母还是给了我一个正常的家庭教养,我对于爸妈的分 离,不能说太过在意。当然,小学#一#的母姐会,有个不识相的男同学笑我是“婆姐会”, 还是被我狠狠地踹了一脚。惟一有件事,在我心里倒是称得上伤痕。有一天,爸爸的第二个 老婆偷偷对我说:“其实你妈一直认为你是克星,因为你出生,她才跟你爸离婚的。”虽说这 话是“后母”说出口的,按照八点档本土剧的逻辑,其斗争心机多过据实以告,但对一个幼 小心灵,其震撼不可谓不深。 离开对方之后,他们各自都有其他的婚姻,这也合理,那么年轻、那么时髦的两个人, 自然应该再追求幸福。只是遗憾,他们其后的姻缘也无法甜美收场。个中的微妙处不是晚辈 的我可以了解,但这么多年来,我倒是没有在我爸妈口里听到他们对对方有任何恶言。甚至 每一年我爸的生日到了,都是妈提醒我们的。 老家房子被国防部收回后,爸爸只得独自搬出去住。公寓我找到了,也靠近老家,环境 是爸熟悉的。但对一个老男人来说,生活上的琐碎事打理起来较费周章。我打了求救电话给 妈,二十分钟内,她穿着短裤,带着一堆工具,出现在我爸的新家。她戴上老花眼镜,没什 么台词,动手帮我爸洗冰箱、刷地板……爸爸站在旁边,福至心灵,突然说了一句:“树兰, 谢谢你。”妈头也没抬,“都是为了我女儿啊!”妈的矜持是容易理解的,但那坚持“周到” 的底下,也许还有点“曾经同船渡”的情分。 那一天的傍晚我姐姐也出现了,一家四口就这么碰在一起。在我有生的记忆当中,这样 的画面从来没有过。虽然来得晚了,空间也不相宜,但我还是激动的。 过后有次我爸打电话给我,问我平常送去的蔬菜色拉在哪里买的?他找遍了各个超级市 场都找不到。我有点得意地说,那买不到,因为那是我妈做的爱心色拉,但我妈出国了,暂 不供应!我把此事转告了妈妈,从此她做色拉都做两份。 时光倒错之感 就这样他们开始有了些交往,妈不在台湾时,爸爸会轮着搜集我的剪报。我若是出现在 电视里,两人会互相通电话提醒对方收看。我出国时,我家里的除湿机要倒水,我妈会叫我 爸去。回来后,我会在茶几上看到即将出国的妈留给我爸爸的字条,写着要他记得帮我开开 窗,买点杂物什么的,也会看着同一张字条上我爸的字迹,记载着他何时来何时走,完成了 什么……当然,我妈依然偶有错字,我爸不订正了,只是私底下跟我偷偷笑。 有天,我在路上突然看见他们两个,我停下车说:“哦,约会被我抓到!”他们急忙澄清 说是要找新的公车路线,方便去我家……我远远地看着他们两个,有种时光倒错之感。两个 人因热恋而结合,生了一对女儿,然后了解多了,不得不分手,他们没有太多怨恨,孩子也 没有怨恨,他们各自试着去爱别人,但始终爱着孩子,孩子也爱他们。如果不是太贪心,这 样的人生应该是可以了。 以前我真是个克星吗?如果是,那我现在可不可以说,几十年过去,我已经修炼成福星 了喔! 我怕会忘记他 他就住在我家前院的那间小房间里,一进大门,穿过院子,进来的第一间。什么人来来 去去、进出我家,都必须经过他的窗口。易副官很瘦,又黑,三分头,却掩不住灰白交错的 发色,小时候我说他像猿人。他常常就是叼根烟坐在他那小房间的窗口,竖着耳朵等着我公 公的指令。 人们喜欢说小孩子单纯,但我从来不这样认为,因为我就是一个不单纯的例子。我从小 就知道,易,是可以欺负的。既然可以欺负,我就不会放过他。他不会去告状,也不会生 气,不会报复,更不会记恨。甚至可以说,我想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我。以至于我闯了祸, 他的任务就是尽量帮我隐瞒。 易走了以后,我常常很怕自己会忘记他,毕竟,我懂事的时候,他已经是很老很老的人 了。我能知道多少他的心情?我能记得他多少?但后来发现,我越往下活,他在我心中的形 象就越鲜明。 他跟着公公多久了,没有人算得清楚。传说曾祖父时代,还不到“民国”的时候,他十 三岁就在湖南老家担任所谓“家仆”。而后我公公去上学,他的职务就变成书童,每天跟着 公公去学堂,旁边一站就是一上午,等着公公放学,然后再安全地把公公送回家。黄埔军校 开办,公公在“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感召下,决定从军。那年,祖父只有十四岁,根本不符 合从军的最低年纪,但公公还是谎报年龄上了黄埔。于是,易,就也跟着去从军。即使“少 爷”起了爱国心,热血沸腾的要报效国家,“易副官”的责任还是没有变。公公报效国家, 易副官报效的是我公公。 离开黄埔后,公公去了俄国念书,易无法跟去,就在家乡等他回来。公公留学回国,生 了我爸爸,他就成了我爸爸的保姆,我叔叔诞生,他就变成了我叔叔的保姆;后来公公撤退 到台湾,家里有了姑姑,当然他就是我姑姑的保姆。一直到连孙少爷孙小姐都长大了,易, 摇身一变,又成了家里掌厨的。这倒不奇怪,因为只有他能做出一手地道的湖南家乡菜。从 小,我便当里的菜都是他给准备的。他的晒腊肉、他的糖醋排骨,都是一绝,也都是我自此 没有再品尝过的味道。 我搬来跟祖父母住的时候,我三岁,他六十八岁。从那一天起,他的新任务,就是当我 的保姆。 如果能够回到那时候 小时候,可能因为安全的考虑,家里几乎不让我跟附近的小朋友玩。也因为自己家有 院子,所以我的游乐场就是完全建立在这个当时觉得很大的前院里。而我最重要的玩伴,就 是这位已经七十好几的“易”。 记得第一次打羽毛球就是他陪着我,他穿着拖鞋,我因为他没能把球打到我面前而生气 地摔球拍,过去踩他的脚,然后骂他说:“你根本就不会打球。”他的桌上永远有一个装满 糖果跟零钱的透明玻璃罐。我会爬上他那张破旧的藤椅,望着那个罐子,然后他就会打开, 给我两颗糖。等我吃完,他就把包糖的纸仔细地折起来,中间打一个结,做成一个个穿蓬蓬 裙的小公主,然后逗我说,那就是我。我当时觉得他无聊透了,这个招数用了那么多年也不 换一下。就像他每次都用两根大拇指各自弯曲,然后接起来,跟我说他的大拇指可以分开 ——鬼才相信。 另外一个第一次,就是我从那个糖罐子里偷钱,原因是我想跟同学去学校巷口的那家杂 货店抽奖,另外,我还想吃一种会弄得满嘴红红的芒果干。后来听姑姑说,家里所有的小朋 友都是从那糖果罐下手。也许,易,是故意把钱放在那里的。 我的公主床头后头是一个小小窗户,每天早上我不需要闹钟,易,会在那个窗口后头问 我,今天想吃什么早餐啊?咸面包?菠萝的?还是肉松的?还是稀饭?烧饼?通常他还没有 念完,隔壁的窗口就会出现一个声音——我婆婆,“易副官,不准那么宠她,哪有每天问的!” 即便如此,他还是每天都这样问,然后我才起床。 家里不准我们吃摊子上的小吃,嫌不卫生,我总是羡慕同学可以随意坐在路边吃蚵仔面 线跟刨冰。有天趁婆婆不在家,我就叫他在巷口把关,大剌剌地坐在摊子上吃起面线。事后 证明这是一个很不到位的安排。 我看着老板用着浅浅的碗,舀进稠稠的面线,撒上香菜大蒜,然后抖着手端给我,确实, 老板的大拇指都伸进面线里了。但卫生不重要,可以突破禁忌才是重点。就是这么巧,婆婆 搭着车进巷口回家了。易副官见到了,但他的行进速度怎么比得上汽车?我才刚想说再来一 碗时,一只涂着蔻丹的手已经把我拎上车了。我回头找易,只见他追着车子跑,满头大汗。 我的小学就在我家后头,走路十五分钟的距离。他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就像他当年陪公 公去学堂一样。因为他为我所做的事是如此地理所当然,我从来不会珍惜,只抱怨为什么我 不能像其他小朋友自己背书包,而是他帮我提着。有几次,我都故意一放学,在校门口,把 书包一丢给他,跑着回家。以他的年纪,再加上脚上那双黄色的塑胶拖鞋,理当我会比他先 到家。接着公公听到门铃声就会说:“易副官没去接你吗?”我就会说:“不知道,没看到。” 小孩子事实上是不单纯的。真想用一下小叮当的任意门,回到那个时候,把当时的我毒打一 顿消消气。 他像是能看穿我心意 我现在脸上留有的疤,也跟易有关。那年我七岁,跟着婆婆去朋友家打麻将,因为婆婆 盘算着我三点的钢琴课就在牌友家的正对面,走路两分钟距离。眼看着三点就到了,公公一 通电话过来说,已经叫易过来带我走过去。婆婆说,才两分钟的路,英英应该可以自己过去。 但是爱孙心切的祖父说什么也不肯。于是我坐在院子里等易,手上拿着点心,动弹不得。婆 婆的朋友家有一条狗大概是看中了我手上的点心,一口扑了上来。只听见我一声惨叫,左边 眼睛正下方被狗狠狠地亲了一下——缝了二十八针。据说,当我惨叫声起时,挂钟正当当报 时三点整,而门外站着的易,正准备按铃。 爸爸是船长,跑远洋的,两三年才回来一次。我嘴上从来不提爸爸,因为他实在太遥远 了。我对他的印象有时不是脑海里的,而是照片上的。但是每每听说他要回来,我就会穿上 我最喜欢的衣服坐在院子里,呆呆往门口望着。易,总会走过来无声地拍拍我的衣服,帮我 把皱褶拉平,像是能看穿我的心意。 终于,那帅气的船长爸爸回来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听他说着国外的奇闻轶事,虽然 我完全听不懂,灯光还是显得出奇温暖。婆婆告诉他说,易帮我买了辆自行车。瞬息间,爸 爸突然翻脸,像是忽然想到要行使他做父亲的责任,说不可以。他的说词是:“第一,危险; 第二,不可以宠我。怎么可以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第三,就算要买也不能是易买。”他立 刻叫家里佣人把车丢出去。我突然吓坏,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哭了起来。是因为我将失去得来 不易的自行车,或是爸爸终究破坏了我对他的美好等待,我现在已不复记忆。 就在爸爸无休止大发雷霆的时候,突然易的声音从屋外出现了。他隔着纱窗大怒说:“你 小时候就多乖啊?还不是成天跟人打架?你就会骂,孩子你带过几天?” 爸爸住口了,因为他知道,易说的都是事实,毕竟易也是他的保姆。 没几天,爸爸又离开了,我的自行车也被偷了。 我感伤“易”没能等到这一天 我想易应该知道我是叛逆的。小时候我除了整他,不太爱说话,常常对着窗外发呆,他 也从来不问我在想什么,只是搬张凳子也陪着我坐在那里,安静无话。最多抽根烟,然后咳 嗽。 我一直不知道易的身体不好,我只记得他老咳嗽。大家说他是抽烟抽太多。有天早上他 送我去学校后,说去看病,就再也没有回来。我当时以为他只是需要休息几天。然后,婆婆 带着我去一个肺结核的医院,她说易住在里面,但不让我进去,说怕传染。那个下午,我 等在外头,踢了好久的石头,很想哭。 再两个月,一个暑假天,我躺在易副官那张铺着凉席的床上,光着脚丫。糖罐子里的糖 都快吃完了,他还没有回来。他是那个下午走的。 他的桌上,除了糖罐,还有一样东西,易常常望着它发呆。那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 留着长发。我问过他,他说是家乡的媳妇。两个人似乎没有见过几次面就结婚了。然后,他 就来了台湾。他说得很平静,然后转过身去把床垫翻过来给我看,藏着一叠叠扎好的十元大 钞。他说很快他就会回去,到时再和她过好日子……对当时的我,这种话题没多大意思。多 年后,我常在香港机场转机时,看见那些老荣民身上背着一包包的东西准备回乡,脸上有着 疲惫和期盼。我会很感伤,感伤“易”没能等到这一天。 易在我家服务了四代人。我不能替他说他是“无怨无悔”,但牺牲奉献的概念是他教给 我的。时代耽误了他,甚至可能糟蹋了他,但也许惟有这种阴差阳错,能向我们展示极致的 忠诚和美。易出殡的那一天,我们全家带孝,我公公带着全体老老小小,下跪向他磕头。他 是家仆、是书童、是副官、是管家、是保姆、是大厨,是我永远的亲人和老师。也许我有幸, 哪辈子也能当上他的保姆。 Happy Birthday 那天是我的生日,遇上了七级台风,外头的风雨真的很大,大得让人心慌,这种时候, 除了担心灾情,也会想像那些跟我一样独居的孤男寡女的心情。 就在这时候,电话响了,小米打来的。落寞地问:“你在干嘛?” 我说:“没啊!呆着呢!” 小米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平时不常联络,或者说,只要她出现,肯定有事。当然她也 可以这样形容我。 我问她:“又怎么了?” 她说:“没啊……” 沉默了一阵子,她才悠悠地说:“已经过三十六个小时了,他都没有 e­mail 来。”我先是 一头雾水,接着想起前天就是小米的生日。她有一个相交十多年的前男友小南,即便分手很 久了,两人平时也不联络,但每年两个人的生日,他们必定相互问候对方。 那年,小米十七岁 小米有点轻描淡写,但我知道她伤得很深。她就是那种越轻描淡写伤势越严重的类型。 但要说她在乎的是小南,不如说要命的是生日。每当生日快到的时候,小米就开始陷入 一种焦虑,那是一种既兴奋又注定要受伤害的气氛。是因为年龄与日俱增吗?还是因为适婚 年龄已过?但这又是每个都会单身女性的问题,小米又何苦为难自己?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因为我知道小米不太喜欢听到人家说“生日快乐”,连我跟她这样 的朋友,在她生日的时候,都不会去自讨没趣。但小米同时又不高兴人家提都不提她的生日, 好像她降临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重要性。是啊,谁要那种全人类都不记得自己生日的感觉呢? 对于这种天人交战的难题,她的处理方式是,在生日的那天,关掉手机,拔掉家里电话, 不上网。矫枉过正吗?应该说把头藏在沙堆里是小米的拿手绝活。 小南是小米的初恋情人,那年,小米十七岁。十七岁的失恋跟谈恋爱好像一样剧情单纯, 当事人以为自己的故事很壮烈,观众看起来不过如此。 他们分手后的十年之间,都维持当好朋友,甚至当初小米去欧洲学音乐,也是小南鼓励 她的。他说他们的相处方式已经走进死胡同,小米太依赖他了,如果小米不暂时离开,她的 人生就完了。那年,他考上交大,小米只是补习生。 于是小米真的走了。 而她的人生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诺言 后来不管身边换了多少对象,他们都保持一种奇妙的伙伴关系。小南在小米出国期间, 甚至常常去找小米的爸爸聊天,表明不管他换了多少女朋友,他都会等小米,除非小米结婚, 否则他不会放弃。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滑稽,但是很动人,小米每每听到,虽然嘴里说死也不会嫁给小南, 但还是沾沾自喜。 小南去维也纳找过小米一次,两个人一起度过三天,第四天小南就不见了,留下一张 纸条,“我在台湾买了一张环欧火车票,我要好好利用……” 小米回国后,就在一家打击乐教室教小朋友,小南即便当时不乏风流韵事,只要小米一 通电话,小南都会出现。小米对他的依赖不是生活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每当小米感情 受挫时、工作不顺时、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她就需要小南的“诺言”来当作自己的强心针。 这些年当中,他们也曾经试图在一起,毕竟互相取暖的两个人,火花是取之不绝的。但 是复合的第一个礼拜,两个人都变得无话可说,压力大到令人窒息,于是再来整整三个礼拜 没有联络! 小米告诉我,就在他们谈好分手的那个晚上,他们去吃饭,两个人又回到了以前一样, 滔滔不绝,甜言蜜语。 小米常常说小南很了解她,或者说,因为他们很像,都不能忍受跟另一个生物腻在一起 太久,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总是刚刚好。刚刚好到“现在什么都没发生,但是永远都有可能 会发生什么”。 自由 一天,小南打电话给小米,说找她吃饭,小米说过一会儿要去上班,现在不想出门。 于是他买了三明治去她家,吃完小米赶着出门,他送她去,经过安和路信义路口的婚纱店(现 在挂着林志玲的海报),他突然问小米:“你如果结婚,会拍哪一种婚纱照?” 小米把脸一扬,冷冷地说:“最讨厌婚纱照了,如果结婚才不要拍照,麻烦死了!” “我同意,麻烦又浪费钱。”小米相信小南在暗示什么,虽然小米还是觉得自己不会嫁给 他。 两天之后,小米去看《落跑新娘》,出了戏院听手机留言,是小南,“我要结婚了,新娘 你不认识,我一直没跟你讲,因为不到最后一秒,我都不能确定。对不起啦。我什么事都跟 她说,她不相信我们只是朋友,所以我必须很正式跟你说,我们只是朋友,我爱的人是她, 她现在就在我身边……” 这世界上有比这个更滑稽的事情吗? 他高兴跟谁结婚就跟谁结婚,那是他的自由,但他有必要一直隐瞒吗?不到最后一秒不 能确定?那他根本就是永远不能确定!他们要怎么拍结婚照,那是他们家的事,有必要来告 诉我吗?这是“朋友”的行为吗?还有,最不可原谅的,有必要在她面前打电话来羞辱我吗? “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这不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公民道德吗? 小米在手机里说她没有掉眼泪,她说她很好,终于解脱了,不用再为小南的幸福负责, 所以开着她的黑色吉普车把台北市绕了三圈,她说,她觉得很可笑,对于过去的十三年都相 信他的诺言,可笑的是自己。我说这一圈绕完就回家吧。 后来小南是何时结婚的,我们并不知道,起码这群至死护卫小米的朋友都不知道,只知 道从消息曝光那天开始,再也没人从小米口中听到小南这两个字。 故事并没有结束。 惟一活着的方式 小米一直到今天才跟我说。 其实这几年每到生日,她都会收到他的 e­mail 就是一句话—— Happy Birthday 每一封她都存起来。 每隔六个月,小南生日的时候,小米就把同一封信回传给他。 我笑她那么沉得住气,那么耍心机,小米说:“我连他结婚的事都没问过……多写一个 字,都会心痛……” 于是每一年的生日祝福,就是惟一可以知道他还活着的方式,或者说,知道他还有一点 点在乎自己的方式。今年生日已经过了,已经过了三十六个小时,小米都没有收到小南的讯 息,她开始慌了。我要她直接写信去问。“那怎么可能……他忘了就忘了吧!”说这话的时候, 小米的声音像是一口水咽不下去。 几天过后,我收到小米的简讯。 “今天晚上十一点五十六分我才收到他的祝福。 原文如下 There are things I care about everyday but can only say it once a year. Sorry about the delay.(有些事我每天都挂念,但只能一年说一次。迟到了,对不起。) 几天后,无意间在路上碰见初中同学,他是刚从上海回来的,聊天时我好奇地问起小南, 同学跟我说,你不知道他已经走了吗? “去哪儿了?” 同学说:“天国。” 然后是可想而知的短暂对话,“不好笑”,“你有看到我在笑吗?他走了快一年了。” 我感到一阵晕眩,晕眩过后,我想到小米。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我们没人知道,小米也不 知道?因为我们从小南说要结婚之后,就几乎拒绝听到任何有关他的消息。但前几天的那封 e­mail 是怎么回事? 我翻出早已不用的通讯录,壮着胆子打去小南的家,也不知号码是否还管用。 有三个日子改变了 一个年轻女人接起了电话,说是小南的姐姐。我表明身份,问候了几句,最终忍不住问 了她,如果小南早就不在,怎么会有 e­mail?她哭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跟我说:“请不要再 追究这件事,这是小南走之前要我帮他做的。他要我每年帮他发一次e­mail,我忘了,过了 快一个礼拜才想起来。”小南姐姐要我守住秘密,但这样的事怎么可能瞒得了永远呢? 但要我去跟小米戳破,那也是不可能的,要讲也不会是我讲。我跟小南姐姐多问一些情 况,病因是脑肿瘤,时间呢,发现时是四年前,后来都在大陆寻求另类疗法。四年前?那 不就是小南给小米留话说要结婚的那年? “那小南的太太呢?” “什么太太?小南没有结婚啊!我们家人都知道他一直在等小米啊!” 接下来我在电话里足足沉默了三十秒。 我在想,这是怎么回事?或者说,我已经猜到怎么回事,但我在怀疑,这怎么可能?这 一切是小南的安排吗?什么?假装闪电结婚,从此消失,一年一次生日问候,一直到……要 一直到什么时候?他要小米对他死心,然后让小米知道他永远记得她。这是爱吗?这世界上 有这样的爱吗?这不是通俗小说里的情节吗?但它又远比小说情节真实、充满细节,小南、 小米在我脑海里栩栩如生,他们的忧伤欢笑,那不是演出,是漫漫时间长河中的呼吸。 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是在我挂上电话,走到巷口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时。 我需要盯着一个个陌生的人,来让自己缓缓回到现实。我会先回到现实,然后再重新一点一 滴让自己进去小南的世界,去感受他感受的,去编织他所编织的。 我不确定我能感受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每一年每一年,有三个日子对我来说是永远 地改变了,小米的生日、小南的生日,和我自己的生日。
/
本文档为【刘若英-我想跟你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