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ICU理想的镇痛药物-瑞芬太尼

2019-08-19 24页 ppt 4MB 2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雪婷

人民教师

举报
ICU理想的镇痛药物-瑞芬太尼发展历史主信息:瑞芬太尼发展历史特点:2003年国内独家上市利益: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说:瑞芬太尼是1990年成功研制的,1996年在德国首次上市,获美国FDA批准作为静脉用速效、超短效的麻醉性镇痛药;1997年在英国、美国相继上市,其后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陆续上市;1998年欧联体、美国用于心脏手术。国产瑞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公司于2003年在国内首次上市,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瑞芬太尼产品简介【通用名】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商品名】瑞捷®...
ICU理想的镇痛药物-瑞芬太尼
发展历史主信息:瑞芬太尼发展历史特点:2003年国内独家上市利益: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说:瑞芬太尼是1990年成功研制的,1996年在德国首次上市,获美国FDA批准作为静脉用速效、超短效的麻醉性镇痛药;1997年在英国、美国相继上市,其后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陆续上市;1998年欧联体、美国用于心脏手术。国产瑞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公司于2003年在国内首次上市,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瑞芬太尼产品简介【通用名】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商品名】瑞捷®【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瑞芬太尼【辅料】甘氨酸【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疏松块状物【适应症】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包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1mg5瓶/盒2mg5瓶/盒5mg2瓶/盒【贮藏】2-25℃遮光密封保存【有效期】18个月常用阿片类药物-药效动力学 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作用部位 µ,κ µ µ µ 起效时间(min) - 1-2 1.3-3 1 最大效应时间(min) 20 3-6 3-5 1-2 持续时间(min) 3-4h 25-30 25-50 3-6 等效剂量 10 0.1 0.01 0.1 治疗窗(LD50/ED50) 70-90 277 25211 -常用阿片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血浆蛋白结合率(%) 30 84 93 70-92 a1-酸性蛋白结合率(%) - 44 84 70 辛醇/水比率(%) 1.4 810 1750 17.9(pH=7.4) 分布容积(L/kg) 3.2-3.7 4.1 2.9 0.35常用阿片类药物-药代动力学 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代谢部位 肝脏(吗啡-6-葡萄糖醛酸,2倍) 肝脏 肝脏(去甲舒芬太尼,1/10) 血浆酯酶(RBC和组织细胞) 排泄部位 多在肾脏、7-10%胆道 肾脏 肾脏、胆汁,原形从尿排泄1-2% 肾脏 清除率(ml/kg/min) - 13.3 12.7 2800 排泄半衰期(min) 120-180 240 160 5-10 4h持续输注半衰期(min) - 260 30 3-5 蓄积率 - 易于胃壁和肺储存,90min后第二次血峰 很少 很少非特异性酯酶代谢95%独特的代谢方式GI-90291瑞芬太尼酸结合力为瑞芬太尼的1/800~1/2000,效价仅为1/300~1/4600GI-94219瑞芬太尼5%——Anesthesiology,1991;74:53-63主信息:非特异性酯酶代谢特点: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利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用药解说:请大家看到图上瑞芬太尼的分子式,分子结构为哌啶环上结合一个酯键,图中用红色记号标出,它是瑞芬太尼产生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基础。瑞芬太尼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主要被红细胞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通过分子结构中的酯键进行代谢降解。95%的瑞芬太尼通过脱酯作用进行代谢,形成瑞芬太尼酸,瑞芬太尼酸同样可结合于阿片受体,但结合力较弱,是母体的1/800~1/2000,效价仅为母体的1/300~1/4600。只有5%的瑞芬太尼通过N端去烷基化形成GI—94219。瑞芬太尼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动物实验表明:代谢产物完全无生物活性,因此不会产生二次呼吸抑制。瑞芬太尼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影响小,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用药。*瑞芬太尼体内无蓄积,持续输注后半衰期恒定(3-5min),与持续给药时间无关。——EganTD,etal.ClinPharmocokiney,1995;29(2):80-94.主信息: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无蓄积特点:时量相关半衰期短且恒定,只有3-5分钟利益:可控性强、苏醒快解说:我们把芬太尼家族的四个产品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随持续输注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红色的线代表瑞芬太尼,从图中可以看出,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最短而且是恒定的,即使输注时间长达660分钟,停止输注后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仅有3-5分钟。这说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体内不产生蓄积。在临床应用中,瑞芬太尼由于半衰期短、并且在体内无蓄积,所以可控性极强,在术中可根据手术需要快速调节麻醉组份中的镇痛强度,也可在麻醉维持阶段长时间应用较高剂量而不影响苏醒。即使长时间输注,也能保证病人在几分钟内迅速苏醒、清醒完全。备注:1、时量相关半衰期(t1/2cs):恒速静脉输注中,任意时间停止输注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的时间。*——AnesthAnalg,2002;95:1305-1307.——EurJAnaesthesiol,2002;19:839-840.代谢过程与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拟胆碱酯酶活性无关。主信息:瑞芬太尼是特殊人群麻醉的首选用药特性: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临床利益:安全用于特殊人群解说:瑞芬太尼的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过程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拟胆碱酯酶活性无关,是特殊人群的首选用药。包括:2至12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肥胖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拟胆碱酯酶缺陷患者。*安全用于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瑞芬太尼的清除率在健康患者和肝肾功能受损患者中无显著差异1.HokeJFetal.Anesthesiol1997;87:533–41.2.DershwitzMetal.Anesthesiology1996;84:812–20.严重肝损伤患者对呼吸抑制的敏感性增加,因此需密切监测呼吸并根据个人需要滴定瑞芬太尼至所需浓度。CrCl:肌酐清除率,又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含肌酐约100g,其中98%存在于肌肉,每天约更新2%,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意义:⑴肌酐清除率低于参考值的80%以下者,则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⑵肌酐清除率低至50~70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⑶肌酐清除率31~50ml/min,为肾功能中度损害。⑷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⑸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⑹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⑺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2002年,瑞芬太尼被欧州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18岁以上患者机械通气时的镇痛。主信息: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MV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机械通气已成为ICU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不能耐受经口气管插管,出现明显的人机对抗,加之病人本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痛苦,对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度和人机同步性,需要镇痛镇静治疗。2002年,瑞芬太尼被欧州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18岁以上患者机械通气时的镇痛。而我国目前普遍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镇痛镇静,芬太尼半衰期较长,容易导致明显的蓄积及延时效应,从而影响对患者镇痛镇静状态的评估,容易出现镇静过深,明显延长脱机拔管时间,延长ICU停留时间,并增加其它相关风险。瑞芬太尼具有超短效的特点,起效快,消除也快,持续输注在体内不产生蓄积,而且不经肝肾代谢,对病人肝肾无影响。*15家医院内/外科ICU,预期短期(2-3天)成人机械通气 组别 样本量(n) 方法 中位机械通气日 中位脱机时间 基础组合 96 瑞芬太尼9ug/kg/h,丙泊酚按需加用 3.9 基础组短18.9h 传统组合 109 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或吗啡 5.1主信息:显著改善ICU短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水平特性:临床利益:解说:该研究选取15家医院的内/外科ICU短期机械通气患者205位,分为瑞芬镇痛组(n=96)和传统镇静组(n=109)。瑞芬组采用9μg/(kg·h)-1的速度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必要时用丙泊酚镇静,传统镇静组采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联合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和吗啡镇痛。*空白:已拔管条形:已撤机黑色:死亡灰色:未拔管由上图可以看到:空白区域为已拔管的患者,条形为已撤机患者,黑色为死亡的患者,灰色为未拔管的患者。瑞芬镇痛组已拔管和已撤机的患者明显多于传统镇静组合,而死亡和未拔管的患者则明显较少。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但相比传统镇静组,瑞芬镇痛组能更好的控制镇静和激动的水平,减少撤机时间。在ICU前3天的治疗中,瑞芬组患者拔管并安全离开ICU的人数几乎是传统镇静组的两倍。 *肿瘤术后需行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h患者芬太尼0.5μg/kg/h,必要时给予负荷剂量0.7-1.5μg/kg瑞芬太尼3μg/kg/h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FPS2分Ramassy2-3分追加剂量0.25μg/kg/h追加剂量1.5μg/kg/h(若镇痛药物不能满足要求,给予丙泊酚镇静)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体重(kg) APACHEII评分 GCS评分 男 女 芬太尼组 30 8 22 64.3±9.3 68.3±10.9 20.2±3.8 13.1±1.9 瑞芬太尼组 30 10 20 66.8±7.8 67.2±10.8 21.0±4.9 12.8±2.3瑞芬太尼起效快,能迅速达到目标镇痛、镇静效果;瑞芬太尼合并用药少,每日中断药物的情况较少,利于评估病情;瑞芬太尼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瑞芬太尼不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临床应用105例随机分成2组,滴定达镇痛镇静目标(SAS3-4、PI1-2) 样本量(n) 组别 镇痛基础组 57 瑞芬太尼滴定(0.1-0.15ug/kg/min起始,根据需要追加)镇痛,必要时加咪达唑仑镇静 镇静基础组 48 咪达唑仑滴定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或吗啡镇痛主信息: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撤机至拔管时间特性:临床利益:解说:这项研究比较了对于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以瑞芬太尼镇痛为基础的镇静与的催眠为基础的镇静的区别。实验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镇痛为基础组(n=57)和咪达唑仑镇静为基础组(n=48)。瑞芬太尼组初始剂量为瑞芬太尼6~9μg·(kg·min)-1,必要时用咪达唑仑进一步镇静;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滴定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或吗啡镇痛。实验结果显示:瑞芬太尼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期(达53.5小时,P=0.033)和撤机至拔管的过程(达26.6小时,P<0.001,图中红色方框标出),且有缩短ICU住留时间的趋势(达1天)。此外,有26%的患者治疗期间无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临床应用瑞芬镇痛为基础的组合,较镇静为基础组: 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期(达53.5h,P=0.033) 显著缩短撤机至拔管过程(达26.6h,P<0.001) 有ICU留住期缩短趋势(达1天) 最佳SAS和PI组间相同 瑞芬太尼治疗减少咪达唑仑用量(26%者研究期间无需、使用咪达唑仑总需求量降低)试验结果显示:瑞芬太尼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期(达53.5小时,P=0.033)和撤机至拔管的过程(达26.6小时,P<0.001,图中红色方框标出),且有缩短ICU住留时间的趋势(达1天)。此外,有26%的患者治疗期间无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BrJAnaesth,1998;81:881-886——AnesthAnalg,2000;90:1450-1451——Anesthesiology,1996;84:926-935主信息:瑞芬太尼的输注装置特性:临床利益:解说:瑞芬太尼是一种冻干粉针剂,使用之前需要稀释,常用的溶液有:灭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0.9%NaCl注射液、5%葡萄糖加0.9%NaCl注射液、以及0.45%NaCl注射液。用以上注射液稀释后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保存24小时,用乳酸林格氏液稀释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保存4小时。专家建议不用异丙酚稀释,因为它可以加速瑞芬太尼酯团水解。瑞芬太尼为静脉麻醉药品,可静脉点滴、静脉推注或使用微量泵、输液泵,或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可被血液中的酯酶代谢降解,不应与血、血液制品使用同一静脉通道。瑞芬太尼制剂中含有甘氨酸,具有神经毒性,禁用于椎管内给药。*■非创伤性、特殊人群(老人、儿童、肥胖、肝肾功能障碍)ICU机械通气患者推荐5-7.5μg/kg/h主信息:美国瑞芬太尼ICU应用指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下面我们详细讲一下整个流程。瑞芬太尼主要针对的是非创伤性、特殊人群(老人、儿童、肥胖、肝肾功能障碍)ICU机械通气患者。瑞芬太尼用药浓度为20μg/ml,首剂缓慢推注1.5μg/kg,观察患者反映,持续静脉输注剂量为5μg/(kg∙h)。每5min通过BPS评分法或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对患者进行一次镇痛评分,当若CPOT>2或BPS>4时表明患者镇痛不足,需以0.5μg/(kg∙h)的速率增加瑞捷的用量,若CPOT≤2或BPS≤4时,表明患者镇痛已达到要求,则对患者进行SAS镇静评分。*1、CareUnit.Drugs2006:66(3):365-385.2、CriticalCare2004,8:R1-R11.3、CriticalCare2004,8:13-14.主信息:美国瑞芬太尼ICU应用指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当SAS评分≥5分时,说明患者镇静不足,需静注丙泊酚1mg,并以0.5mg/(kg∙h)的速率维持,当3<SAS<4分时,表明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可维持现有剂量,之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当SAS<2分,表明患者镇静过深,需减少丙泊酚的泵入量。脱机前,逐渐降低瑞芬的用量至3μg/(kg∙h),脱机后继续维持不小于1小时。停药后,病人如有疼痛,则给予其他替代性镇痛药。*地佐辛合用主信息:瑞芬太尼发展历史特点:2003年国内独家上市利益: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说:瑞芬太尼是1990年成功研制的,1996年在德国首次上市,获美国FDA批准作为静脉用速效、超短效的麻醉性镇痛药;1997年在英国、美国相继上市,其后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陆续上市;1998年欧联体、美国用于心脏手术。国产瑞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公司于2003年在国内首次上市,使我们国家在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方面,快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信息:非特异性酯酶代谢特点: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利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用药解说:请大家看到图上瑞芬太尼的分子式,分子结构为哌啶环上结合一个酯键,图中用红色记号标出,它是瑞芬太尼产生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基础。瑞芬太尼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主要被红细胞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通过分子结构中的酯键进行代谢降解。95%的瑞芬太尼通过脱酯作用进行代谢,形成瑞芬太尼酸,瑞芬太尼酸同样可结合于阿片受体,但结合力较弱,是母体的1/800~1/2000,效价仅为母体的1/300~1/4600。只有5%的瑞芬太尼通过N端去烷基化形成GI—94219。瑞芬太尼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动物实验表明:代谢产物完全无生物活性,因此不会产生二次呼吸抑制。瑞芬太尼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影响小,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用药。*主信息: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无蓄积特点:时量相关半衰期短且恒定,只有3-5分钟利益:可控性强、苏醒快解说:我们把芬太尼家族的四个产品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随持续输注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红色的线代表瑞芬太尼,从图中可以看出,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最短而且是恒定的,即使输注时间长达660分钟,停止输注后瑞芬太尼的时量相关半衰期仅有3-5分钟。这说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在体内不产生蓄积。在临床应用中,瑞芬太尼由于半衰期短、并且在体内无蓄积,所以可控性极强,在术中可根据手术需要快速调节麻醉组份中的镇痛强度,也可在麻醉维持阶段长时间应用较高剂量而不影响苏醒。即使长时间输注,也能保证病人在几分钟内迅速苏醒、清醒完全。备注:1、时量相关半衰期(t1/2cs):恒速静脉输注中,任意时间停止输注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50%所需的时间。*主信息:瑞芬太尼是特殊人群麻醉的首选用药特性: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临床利益:安全用于特殊人群解说:瑞芬太尼的代谢方式为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代谢过程与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拟胆碱酯酶活性无关,是特殊人群的首选用药。包括:2至12岁的儿童、大于65岁老年人、肥胖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拟胆碱酯酶缺陷患者。*CrCl:肌酐清除率,又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含肌酐约100g,其中98%存在于肌肉,每天约更新2%,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意义:⑴肌酐清除率低于参考值的80%以下者,则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⑵肌酐清除率低至50~70ml/min,为肾功能轻微损害。⑶肌酐清除率31~50ml/min,为肾功能中度损害。⑷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为肾功能重度损害。⑸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⑹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⑺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为肾功能不全终末期。 *主信息: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MV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机械通气已成为ICU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不能耐受经口气管插管,出现明显的人机对抗,加之病人本身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痛苦,对机械通气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为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度和人机同步性,需要镇痛镇静治疗。2002年,瑞芬太尼被欧州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18岁以上患者机械通气时的镇痛。而我国目前普遍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镇痛镇静方案,芬太尼半衰期较长,容易导致明显的蓄积及延时效应,从而影响对患者镇痛镇静状态的评估,容易出现镇静过深,明显延长脱机拔管时间,延长ICU停留时间,并增加其它相关风险。瑞芬太尼具有超短效的特点,起效快,消除也快,持续输注在体内不产生蓄积,而且不经肝肾代谢,对病人肝肾无影响。*主信息:显著改善ICU短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水平特性:临床利益:解说:该研究选取15家医院的内/外科ICU短期机械通气患者205位,分为瑞芬镇痛组(n=96)和传统镇静组(n=109)。瑞芬组采用9μg/(kg·h)-1的速度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必要时用丙泊酚镇静,传统镇静组采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联合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和吗啡镇痛。*由上图可以看到:空白区域为已拔管的患者,条形为已撤机患者,黑色为死亡的患者,灰色为未拔管的患者。瑞芬镇痛组已拔管和已撤机的患者明显多于传统镇静组合,而死亡和未拔管的患者则明显较少。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良好,但相比传统镇静组,瑞芬镇痛组能更好的控制镇静和激动的水平,减少撤机时间。在ICU前3天的治疗中,瑞芬组患者拔管并安全离开ICU的人数几乎是传统镇静组的两倍。 *主信息: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撤机至拔管时间特性:临床利益:解说:这项研究比较了对于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以瑞芬太尼镇痛为基础的镇静与标准的催眠为基础的镇静的区别。实验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镇痛为基础组(n=57)和咪达唑仑镇静为基础组(n=48)。瑞芬太尼组初始剂量为瑞芬太尼6~9μg·(kg·min)-1,必要时用咪达唑仑进一步镇静;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滴定镇静,必要时用芬太尼或吗啡镇痛。实验结果显示:瑞芬太尼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期(达53.5小时,P=0.033)和撤机至拔管的过程(达26.6小时,P<0.001,图中红色方框标出),且有缩短ICU住留时间的趋势(达1天)。此外,有26%的患者治疗期间无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试验结果显示:瑞芬太尼组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期(达53.5小时,P=0.033)和撤机至拔管的过程(达26.6小时,P<0.001,图中红色方框标出),且有缩短ICU住留时间的趋势(达1天)。此外,有26%的患者治疗期间无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主信息:瑞芬太尼的输注装置特性:临床利益:解说:瑞芬太尼是一种冻干粉针剂,使用之前需要稀释,常用的溶液有:灭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0.9%NaCl注射液、5%葡萄糖加0.9%NaCl注射液、以及0.45%NaCl注射液。用以上注射液稀释后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保存24小时,用乳酸林格氏液稀释的溶液在常温下可保存4小时。专家建议不用异丙酚稀释,因为它可以加速瑞芬太尼酯团水解。瑞芬太尼为静脉麻醉药品,可静脉点滴、静脉推注或使用微量泵、输液泵,或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可被血液中的酯酶代谢降解,不应与血、血液制品使用同一静脉通道。瑞芬太尼制剂中含有甘氨酸,具有神经毒性,禁用于椎管内给药。*主信息:美国瑞芬太尼ICU应用指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下面我们详细讲一下整个流程。瑞芬太尼主要针对的是非创伤性、特殊人群(老人、儿童、肥胖、肝肾功能障碍)ICU机械通气患者。瑞芬太尼用药浓度为20μg/ml,首剂缓慢推注1.5μg/kg,观察患者反映,持续静脉输注剂量为5μg/(kg∙h)。每5min通过BPS评分法或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对患者进行一次镇痛评分,当若CPOT>2或BPS>4时表明患者镇痛不足,需以0.5μg/(kg∙h)的速率增加瑞捷的用量,若CPOT≤2或BPS≤4时,表明患者镇痛已达到要求,则对患者进行SAS镇静评分。*主信息:美国瑞芬太尼ICU应用指南特性:临床利益:解说:当SAS评分≥5分时,说明患者镇静不足,需静注丙泊酚1mg,并以0.5mg/(kg∙h)的速率维持,当3<SAS<4分时,表明患者镇静效果良好,可维持现有剂量,之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当SAS<2分,表明患者镇静过深,需减少丙泊酚的泵入量。脱机前,逐渐降低瑞芬的用量至3μg/(kg∙h),脱机后继续维持不小于1小时。停药后,病人如有疼痛,则给予其他替代性镇痛药。*
/
本文档为【ICU理想的镇痛药物-瑞芬太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