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苏联军事院校

苏联军事院校

2018-11-18 7页 doc 23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7338

暂无简介

举报
苏联军事院校苏联军事院校苏联军事院校概述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本资料归苏联主义www.cccpism.com所有)苏联武装力量培养通信兵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通信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列宁格勒。前分为1919年设立的工农红军指挥人员高级电工战术学校。1921年改为电工技术学院。1923年从莫斯科近郊的谢尔吉耶夫镇迁到彼得格勒,同军事工程学院合并称为军事工程和电工技术学院。1925年,电工系移交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技术学院,组成军事电工技术系。1029年该系改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电工系。1932年,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军事电工...
苏联军事院校
苏联军事院校苏联军事院校概述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本资料归苏联主义www.cccpism.com所有)苏联武装力量培养通信兵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通信问的科研中心,校址在列宁格勒。前分为1919年设立的工农红军指挥人员高级电工战术学校。1921年改为电工技术学院。1923年从莫斯科近郊的谢尔吉耶夫镇迁到彼得格勒,同军事工程学院合并称为军事工程和电工技术学院。1925年,电工系移交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技术学院,组成军事电工技术系。1029年该系改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电工系。1932年,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军事电工技术学院设指挥、无线电工程、有线通信、动力工程、电机加工业6个系。1941年改为军事通信电工技术学院。1946年改为军事通信学院。1952年分为军事通信(指挥)学院和军事通信工程学院,1957年重新合并。学院的学者和工程师在培养军事干部的同时,为发展苏军的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C学院专家同工业部门工作人员协作,研制出许多新型电话机、电话交换机、中波电台和长波电台。1939年,以H.M.伊久莫夫为首的学者小组研制出了探雷器。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集中主要力量为苏军通信兵加速培养指挥员和工程师。科研工作也尽最大努力满足前线需要。学院成立了支前技术小组,有军队通信、特种技术和动力工程等方面的主要专家参加,为改进通信器材和军事电工设备,研制新的仪器和仪表做了大量工作。学院派出的代表参加了试验通信器材和编写关于通信器材构造和使用的教令、手册、细则和说明书,给作战军队的通信兵提供直接帮助。在战争年代,学院的许多毕业生担任了通信兵的指挥工作,保障了从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到各部队和分队所有指挥环节的通信联络。30多人任方面军通信主任和副主任,约40人任集团军通信主任。战后,学院坚持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质和精神战斗素质、有训练和教育部属才能的通信兵指挥员和工程师,并帮助各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养军事干部。科研工作致力于进一步发展组织通信联络的理论和实践,提成通信联络在各种战斗和战役中的可*性和生命力。学院极为重视提高教员的教学技能和完善教学方法。学院设有(1976)指挥系、工程系和函授系,设有训练把场、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以及藏书约90万册的图书馆。还建立了现代化的野外训练基地,能够在最大限度接近实战条件下有效地进行使用通信技术装备的训练。学院始终与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关心科学干部的培养。苏联科学界著名人土B.A.韦坚斯基、A.A.彼得罗夫斯基和M.B.舒列伊金等在建院初期曾在该院任教。后来,在这里工作过的著名学者还有A.И.贝格、H.M.伊久莫夫、Г.B.基苏尼科和A.A.科瓦连科夫等。该院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了学者,为无线电电子学、电信和组织通信联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A.Φ.别列茨基、B.Φ.弗拉索夫、B.П.达维坚科、П.A.科托夫、П.M.库罗奇金、E.M.马什科夫采夫、E.Л.奥尔洛夫斯基、Л.M.芬克等。学院每年都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其成果为部队所推广应用。学院荣获红旗勋章一枚(1944),列宁勋章一枚(1968),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勋章。1933年4月25日,学院以C.M.布琼尼的名字命名。历任院长:1919年A.B.巴宾斯基、1919-1921年E.A.别尔南杰利、1922-1925年A.K.奥夫钦尼科夫、1932-1938年K.E.波利休克(旅级工程师)、1938-1942年B.M.戈维亚德金(旅级工程师,1940年6月4日起为通信兵少将)、1942-1944年A.Г.拉普金少将、1944-1949年K.X.穆拉维约夫通信兵少将、1949-1951年和1957-1961年Л.П.米罗什尼科夫通信兵中将、1951-1957年B.B.兹韦尼戈罗故基通信兵少将、1961-1975年A.A.弗罗洛夫通信兵上将、1975年起为A.П.鲍里索夫通信兵中将。伏龙芝军事学院(本资料归苏联主义www.cccpism.com所有)苏联武装力量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据列宁指示,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8年10月7日命令创办,称工农红军总参学院,旨在从工农中培养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指挥干部。1918年12月8日举行了建校典礼,会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Я.M斯维尔德洛夫就该院的任务发表了讲话。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命易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附设高级速成班,培训高级指挥人员。此外,以该院为基地,在不同时期还开办过一些高级军政训练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学院先后培养了数万名具有高等军事文化程度的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许多毕业生在苏德战争中成长为统帅和高级军事首长,其中有:苏联元帅И.X.巴格拉米扬、C.C.比留佐夫、Л.A.戈沃罗夫、A.A.格列奇科、A.И.叶廖缅科、Г.K.朱可夫、M.B.扎哈罗夫、И.C.科涅夫、P.Я.马利诺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罗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尔布欣、B.И.崔科夫、炮兵主帅沃罗诺夫、空军主帅A.A诺维科夫等。该院的历史与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和巩固、与苏联人民为争取祖国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位资格最老的布尔什维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兹格夫斯基曾是学院首任政治委员。首批学员中有许多人是直接从国内战争前线调来学习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挥员П.E.德边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绍夫、И.C.库佳科夫、И.Ф.费季科、И.恰帕耶夫(夏伯阳)等人。学院是在复杂的条件下创办的,是在年经的苏维埃共和国与白匪和武装干涉者激烈搏斗、国内形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教学的。国内战争时期,经常有大批或单个学员被派往武装斗争最紧张的地方。在欢送学院毕业生和学员奔赴前线的隆重集会上,常有苏维埃共和国著名的党和国务活动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日,列宁两次亲临学院,对开赴东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学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临别赠言。列宁一向十分关心学院的活动,经常给以多方面的支持。国内战争时期,有1/3的学员因积极赴前线作战而荣获红旗勋章。党组织在学院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共产党员在教学和军事学术活动中都起了先锋作用。国内战争结束后,学院列教学、科研和党政工作进行了调整。在完成这项任务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该院院长的M.B.伏龙芝发挥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健全了学院体制,改革了教学和教学方法,废弃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视了野外作业,发展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活跃了军事科学协会和研究生班(1024年1月成立)的活动。随着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发展,学院面临着为团至军级培养具有广泛知识的话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的任务。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机械化、空军和战斗训练等教研室。1931年,在战役学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了战役学系,培训集团军级至方面军级的指挥、参谋干部。1931-1932学年度,学院不仅招收了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学员。二战前夕和战争初期,学员和教员人数增加了。当时十分重视研究西班牙战争、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战以及苏芬战争的,提高了野外作业的地位,学员参加实兵演习也更为经常。苏德战争开始后,学院缩短了学制,同时积极参加建立莫斯科防区。教员们参加了首都民兵部队和歼击队的培训。仅1941年就为作战部队输送军官约3千名,而在整个战争年代共向部队输送了1.1万名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他们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苏联英雄,荣获政府崇高奖赏。不少毕业生和教员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作战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将И.P.阿帕纳先科和H.Ф.瓦图京,上将M.П.基尔波诺斯,中将M.Г.叶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将Д.M.卡尔贝舍夫等。战后,学院广泛开展了研究和总结战斗经验的活动,并从开始深入研究军事学术中的新问题。学院的编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战役战术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苏共党史和党政工作教研室、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教研宝、外语教研室,训练部、科研部,各种实验室,伏龙芝科研陈列专修室,以及其他分队。图书馆藏书约200万册。学院优先招收毕业于诸兵种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学校,具有分队指挥的实践经验,在战斗训练和政治素养方面达到了高的军官;同时还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培训指挥干部。科教干部的培训和深造,通过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职参加专业应考的方法实施,应考专业有:合同战术、战役学、司令部勤务、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等*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军事学术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许多著名的苏联军事科学界代表人物在这里工作,他们是:H.E.瓦尔福洛梅耶夫、K.E.韦利奇科、A.И.韦尔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奥诺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谢尔松、Д.M.卡尔贝舍夫、A.K.科利诺夫斯基、B.Φ.诺维茨基、A.A.斯韦钦、M.H.图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达菲格夫等。学院的学者们撰写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著作、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书籍和小册子。30年代开展对大纵深战役新理论的研究,是学院军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阶段。战役战术教研室和战役系为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起出版了论述苏联军事学术型论和实践各种新问题的学术集。苏德战争年代,军事科研工作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以讲义、战例汇编、情况通报和单行本参考材料等形式向学员和部队介绍。战后,出版了《苏德战争合同战术战例(团-师)》(1-6卷)、《苏德战争时期苏军战术的发展(1941-1945)》,以及9种教科书、120种教学参考书。还积极参加了条令和教令的拟制工作,撰写写了210余篇有关战役学和战术学的科研著作。在军事各领域发生根本变革、新的作战兵器出现、各兵种和专业兵发生质变的时期,对战术和战役学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论证战役战术对新式兵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要求、对教育训练问题、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的研究,成为学院全体科研人员的中心课题。军事学者-教研室领导人、教授和科学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兰金、M.M.基里扬、Г.A.洛博夫、B.Я.彼得连科、B.Г.列兹尼琴科、P.Г.西莫尼扬等人在开设新的教学课程和研究现实学术问题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受到了苏联国防部长的通令嘉奖,其中一部还荣获伏龙芝奖金。发行量很大的《战术》一书深受苏军将官和军官们的欢迎。学院荣获红旗勋章一枚(1922),列宁勋章一枚(1934),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1945),以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勋章。历任院长:1918-1919年A.K.克利莫维奇、1919-1921年A.E.斯涅萨列夫、1921-1922年M.H.图哈切夫斯基、1922年1-8月A.И.黑克尔、1922-1924年П.П.列别杰夫、1924-1925年M.B.伏龙芝、1925-1932年P.П.埃德曼、1932-1935年B.M.沙波什尼科失(一级集团军级)、1935-1937年A.И.科尔克(二级集团军级)、1937-1939年EA.夏坚科(军政委级)、1939-1941年M.C.霍津(二级集团军级,1940年6月起为中将)、1941-1944年H.A.韦廖夫金-拉哈利斯基中将、1944-1948年H.E.奇比索夫上将、1948-1950年B.Д.茨韦塔耶夫上将、1950-1954年A.C.扎多夫上将、1954-1968年П.A.库罗奇金上将(1959年5月晋升为大将)、1968-1969年A.T.斯图琴科大将、1969年起A.И.拉济耶夫斯基上将(1972年11月晋升为大将)。伏罗希洛夫总参军事学院(本资料归苏联主义www.cccpism.com所有)专攻战役学和战略学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苏联军事科学和军事学术问题的军事理论中心。校址在莫斯科。在该院学习的是苏军各军种毕业于其他军事学院并担任战役战略一级指挥工作、政治工作或司令部工作的将官和校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将宫和校官。此外,苏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领导干部也在这里进修。总参军事学院的历史与苏军的发展,与苏联党和政府为巩固国防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密切相联的。遵照列守的指示,1918年10月创办了工农红军总参学院。在苏军建设的初期,该学院负责培养来自工农的指挥人员。工农红军总参学院后来于1921年8月5日改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高级指挥干部的培训工作先由1921年8月8日开设的高级速成班负责,而从1931年起则由该院战役系负责。1925年,工农红军总参学院以伏龙芝的名字命名。1936年,为了培养高级领导干部,根据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定重新组建了总参学院。1941年,该院以K.E.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一些高级军事首常和其他学院的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员被派往该院担任教研室主任和主任教员。其中M.И.阿拉富佐、Я.И.阿尔克斯尼斯、M.A.巴托尔斯基、A.И.戈托夫采夫、Г.C伊谢尔松、A.И.卡尔贝舍夫、A.B.基尔皮奇尼科夫、C.H.克拉西利尼科夫、H.A.列维茨基、B.A.梅利科夫、B.K莫尔德维诺夫、A.A斯韦钦、E.A.希洛夫斯其、AИ.施特龙贝格等。在培养学员的同时,学院还很重视军事理论工作。苏德战争前,出版各种著作、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100余种,其中有Г.C伊谢尔松的《大纵深战役原则》、E.A.希洛夫斯基的《突破和发展突破》,集体编写的《战役学词典》和《集团军进攻战役》等等。1940年开始出版学术论文集,探讨军事科学和军事学术领域的各种现实问题,研究苏军作战经验。着重研究了在西班牙1936-1939)、哈桑湖(1938)、哈拉哈河(1939)和苏芬战争(1939-1940)的作战经验。苏德战争开始后,该院的全体学员和60%以上的教员都被派往作战部队。1941年9月起,学院改用速成班培训学员,每期6个月;1943年6月1日起,又改为每期9个月。当时,学院的任务是,在深入研究和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兵团指挥员、战役司令部的军官和将官,使他们熟悉现代化的军事技术装备和武器,善于组织诸兵种合成军队的战斗和战役,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五误和连续不断地指挥部队。1942年,总参学院改为高等不事学院,按不同兵种新设了一些教研室,修建了备有各种武器和技术兵器的教学靶场。一些教研空主任和教员出苏德战争中具有交战经验的将官和军官担任。一些教员被派到作战部队去总结战争经验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就苏军实施的一些战役编写战役战略文集。1944年12月起,学院开始帮助各民主国家的军队培训军事领导干部。战率年代,学院的毕业生在党和政府委派的各个岗位上,表现得既有才干又英勇果敢。其中有很多人成了统帅和高级军事首长:A.M.华西列夫斯基和A.И.安东诺夫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成员,担任过总参谋长。И.X巴格拉米扬、H.Ф.瓦图京、A.A.格列奇科、Л.A.戈沃罗夫、M.B.扎哈罗夫、M.И.卡扎科夫、B.B.库拉索夫、П.A库罗奇金、A.П.波克罗夫斯基、Л.M.桑达洛夫、C.Г.特罗菲缅科、M.H.沙罗欣等30多人担任过方面军司令员、集团军司令员和方面军参谋长。有1千多名毕业生曾在总参谋部、国防部(国防人民委员部)各直属局担任过领导工作,主持过战役军团或兵团的司令部工作,指挥过各兵种的兵团。有347名毕业生因在复杂情况下巧妙指挥战役军团或兵团作战而受到场高统帅的通令嘉奖。A.И.安东诺夫、AM.华西列夫斯基、Л.A.戈沃罗夫三人由于成功地实施大规模战役而荣获高级统帅“胜利”勋章(华西列夫斯基荣获两次)。苏德战争期间,共出版2000多种学术著作和教学参考书籍,其中许多著述对发展苏联军事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2月1日起学院改为二年制。当时的组织机构包括:院部、政治部、系、教研室、训练部、科研部、图书馆、专修室和备有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的实验室以及其他分支机构。后来新设一些教研室,并调来经过苏德战争这所大学校锻炼过的集团军司令员、军长、方面军和集团军参谋长以及其他将官和军官充实教员队伍。除基本系外,还设立了空军系1946)、海军系和战史系(1949)。1946年,学院开始附设高级速成班。对二战的经验以及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方面的新问题,各个系和速成班都开展了研究。50年代,苏联军队装备了核武器,陆海军的建设和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具备开阔的战役战略视野的干部,学院又新建了一些教研室,各系也作了组织调整。1958年,学院又改为苏军总参军事学院。它所抱负的任务是,为国防部直属机关、总参谋部和各军种的军团或兵团培养干部,以及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培养领导干部。1945-1953年,军事科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二战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军事学术、部队的新式武器装备和部队组织体制的改革等问题。就军事学术、战史和军事学术史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撰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著作并编写了教科书。其中包括C.H.克拉西利尼科夫的《论现代战争性质与战争问题》、AH.拉戈夫斯基的《战略与经济》和有关准备与实施攻防战役问题的一些很有价值的集体著作。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和军队装备火箭核武器的情况下,则着重研究了使用核武器和常规兵器作战时的一些现代军事学术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学院对教研干部的培养非常重视。大约60%的教员都有学位、学衔(1976)。教学人员把教学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
本文档为【苏联军事院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