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ppt 75页)

2020-06-02 75页 ppt 1MB 3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罗微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ppt 75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二○一一年十一月主要内容一、总则二、水文三、工程地质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六、工程管理七、设计概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一)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范主要设计内容和标准,提高设计工作质量,提出本指导意见。 --编制指导意见的依据和目的 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的形成过程一、总则  --共6条1、为什么要制...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ppt 75页)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二○一一年十一月主要内容一、总则二、水文三、工程地质四、治理与规模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六、工程管理七、设计概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一)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主要设计内容和,提高设计工作质量,提出本指导意见。 --编制指导意见的依据和目的 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的形成过程一、总则  --共6条1、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根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前期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单位按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审批:初步设计报告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涉及省际河段的建设项目,须经流域机构复核后审批。建设项目涉及征地、环保等,应履行相应程序。--项目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项目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有必要从技术、资金使用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地方工作提出要求一、总则 第(一)条1、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  ◆中小河流治理范围广,数量多,战线长,力度大,投资多,而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 --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安排1800多个项目,涉及河流近1700条,目前已有330多个项目完工,综合治理河长6300多公里; --我国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有9200多条,尽管目前中小河流治理试点取得了较好进展,但大规模综合治理刚刚开始;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中小河流治理摆在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加快治理步伐,“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用5年时间对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治理; --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洪涝灾害的70%~80%,死亡人数占2/3左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小河流治理。 一、总则 第(一)条1、为什么要制定指导意见◆基础资料缺乏、前期工作基础薄弱、时间要求紧迫,容易导致设计内容不全、深度不足的问题。 --需要统一技术要求◆容易出现治理标准不协调、影响流域防洪全局;侵占河道行洪断面、破坏河道自然功能等问题。 --需要明确治理原则一、总则 第(一)条2、指导意见形成过程◆2010年的5~7月份,水利部组织几个调研组,赴有关省区进行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实地考察调研,了解治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考虑到其前期工作主要由各省(市)地市级甚至县级设计单位承担,以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前期工作的质量,合理控制前期工作深度,把握好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对中小河流初步设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2010年9月份水利部规划计划司要求水规总院编制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一、总则 第(一)条2、指导意见形成过程◆《指导意见(初稿)》出来之后,邀请四川、新疆、江苏、重庆等省(区、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的专家进行了一次讨论,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1年3月~5月,和水利部规计司一起,根据有关省区的反馈意见,多次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最后由水利部和财政部印发。一、总则 第(一)条(二)本指导意见所指中小河流是流域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本指导意见的适用范围 小于200平方公里的小河流,结合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进行治理; 大于3000平方公里河流的纳入重要支流或大江大河进行治理;一、总则(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应参照现行有关规范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指导意见,开展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设计成果质量。--处理好指导意见与规程规范的关系一、总则  现行有关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正在修订)一、总则 第(三)条(四)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及河势变化分析,加强整治河宽和堤距的分析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土方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占地,并根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重视基础工作,加强分析论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总则(五)工程建设内容要避免与市政园林建设相混淆,生态措施只能放在护岸、护坡、堤防等河道治理工程上,不用于绿化、靓化等市政园林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与市政、园林工程结合实施的项目,应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处理好河流治理与滨河市政园林和景观建设的关系一、总则 建设项目方面 中小河流治理:河道疏浚、护坡护岸、堤防等 市政园林建设:景观、道路、交通桥梁等 工程占地方面 中小河流治理:河道拓浚占地、堤防占地等 市政园林建设:景观带占地、道路占地等 一、总则 第(五)条  陈部长讲话:“城镇区域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确保专项资金用在防洪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可以整合市政园林等各类建设资金,打造亲水走廊,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成为城镇环境的新亮点、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河流治理与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有联系、有区别、不矛盾; --可以统一设计、一并实施,但要区分建设内容,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中央下达的中小河流治理资金必需用在河流治理项目上。一、总则 第(五)条(六)中小河流治理中涉及到的占地和移民安置、交通桥梁、环境影响等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省(区、市)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工作。--履行好相关的程序一、总则 2009.10.31日实施4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SL442-2009;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440-2009;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导则》SL441-2009;一、总则 第(六)条 补偿标准:土地:按各地发布的补偿标准,没有发布的要进行测算房屋:可参照省内类似的工程项目,考虑物价水平 涉及征地的要履行土地审批程序 交通桥梁:与交通部门的相关规定衔接 环境影响:与环保、林业等部门的规定相衔接 城市规划同意书 。。。。。。一、总则 第(六)条二、水文  --共5条(一)应收集和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水文站、雨量站的实测系列资料,收集省区的暴雨查算手册或水文图集,收集以往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并加强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分析。 1、实测资料收集 应附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站、雨量站位置,已建、在建和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说明水文测站基本情况(设站年月、控制面积、观测内容、资料年限等); 1、实测资料收集 应注意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如实测流量、水位等); 必要时还需收集相邻测站的资料(移用); 2、暴雨查算手册、水文图集 利用水文手册、图集计算设计洪水是目前大多数中小河流普遍采用的方法。 应收集最新发布的成果。二、水文 第(一)条 3、以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成果 包括计算方法、参数、成果以及审查审批情况等。 4、河道、洪水特性分析 河道特征:应根据需要,说明流域面积、流域平均宽度、河道长度、河道坡降等特征值,满足设计洪水计算需要; 洪水特性:应根据流域洪水类型(如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混合洪水等),分析洪水的年际、年内变化,洪峰、洪量和洪水过程等洪水特性。二、水文 第(一)条二、水文(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附近有较长实测洪水流量资料时,可优先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可根据经审批的省区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计算1、设计洪水计算内容 根据中小河流特点,一般情况计算设计洪峰流量; 当上游有调节能力较大的工程,还需要计算设计洪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分析洪水地区组成)。2、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附近有较长实测洪水流量资料,优先采用频率分析方法。资料可以是实测的,也可以是插补延长的,一般要求30年以上系列。通过P-Ⅲ型曲线用适线法确定均值、变差系数、偏态系数,计算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二、水文 第(二)条2、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当不满足上述条件、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采用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间接方法。 设计暴雨可通过实测雨量资料统计分析、查暴雨图集等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流域产汇流,根据流域和水文特性采用相应的方法; --产流:降雨径流相关、扣损法等; --汇流:单位线方法、排模公式等; 目前,各省(区)一般都有针对当地情况、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由暴雨推求洪水的计算方法,可合理采用;3、应注意所采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二、水文 第(二)条示例◆淮河流域淮北平原地区某条中小河流(F=460km2)。因为流域内没有实测流量资料,由设计暴雨推算设计洪水。◆采用《淮北除涝水文计算办法》。该方法是目前淮北骨干河道、洼地治理中水文计算的主要方法,在治淮工程规划、设计中广泛采用。示例①设计暴雨根据《淮北除涝水文计算办法》,由表格查算该河主要控制断面不同频率的三天设计面雨量。(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淮北平原一般洪峰由一次降雨形成,历时在三天左右)淮北地区三天设计暴雨成果表(mm)示例 集水面积(km2) 3年一遇 5年一遇 10年一遇 20年一遇 100及以下 135 167 215 262 200 133 164 207 251 300 132 161 202 243 400 131 159 198 237 500 130 157 195 232示例②产流分析◆采用降雨径流关系。◆设计前期影响雨量值(Pa)采用值:3~5年一遇为45mm,10~20年一遇为55mm。◆根据下垫面条件的差异,淮北地区划分了4个降雨径流关系分区,对应不同的降雨径流关系线。依据本河所在分区位置,确定采用的降雨径流关系见下表。降雨径流关系表(mm)示例 线型  P+Pa 淮北3号关系线(净雨量R) 备注 100 21.0 1、计算公式Pa=∑PKt2、参数:淮北Imax=100mmK=0.9 150 45.0 200 80.5 250 125.0 300 175.0示例③设计流量◆设计流量计算采用排模公式。◆排水模数M=0.026RF-0.25,设计流量Q=0.026RF0.75。(此排模公式反映峰量关系。R为三天净雨量,F为控制断面的流域面积)本河设计流量成果见下表。分河段设计流量成果表示例 河段 流域面积(km2) 设计暴雨(mm) 设计流量(m3/s) 5年一遇 20年一遇 5年一遇 20年一遇 崔口~毛河口 228 163 249 134 232 毛河口~申河口 343 160 240 176 300 申河口~县界 458 158 234 213 359二、水文(三)应根据类似地区或相邻河流的设计洪水成果,以及治理河段的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成果等资料,对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强调合理性检查 设计洪水成果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偏小将造成工程失事,偏大则造成经济上浪费,报告中应有这方面分析内容;特别是中小河流资料短缺,洪水计算大多由暴雨推求,设计暴雨、产汇流计算等中间环节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检查内容和方法主要针对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环节、参数和成果进行多方面分析检查。例如,可分析上下游及相邻河流、类似地区的设计洪水成果,检查洪峰均值、变差系数Cv等参数和设计洪峰流量模数等是否协调?还可利用历史洪水和近年发生的洪水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成果采用 如有原批复水文成果,经复核差别不大的可直接采用原成果;相差较大的应认真查找分析原因(资料、方法、参数),合理选用。 如项目所在流域原无水文成果,本次计算成果经合理性检查后可予采用。二、水文 第(三)条二、水文(四)涉及排涝工程的,应根据相关规划和涝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情况合理确定排涝原则和标准,划分排涝分区,进行排涝水文计算。1、排涝工程的界定: 现有排涝工程需要改扩建的; 因修建堤防工程对自然排涝产生影响的; 为形成防洪封闭圈需要对支流河口进行建闸封闭的; 为扩大现有河道排涝能力需要进行河道疏浚工程的;2、排涝标准确定  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布统一的排涝标准规范,各省区通过水利规划和长期的排涝实践,有各自的排涝标准确定方法。①应说明现状排涝能力,以及确定排涝标准的考虑因素(如地形条件、作物类型、人口及经济情况等);②要与流域规划确定的排涝标准相衔接;③要注意城镇区、农村排涝标准的差异;排涝骨干河道排涝标准、堤后保护区排涝标准的差异。 二、水文 第(四)条3、排涝水文计算①洪涝结合河道的排涝流量计算,可参照河道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②堤后防护区的排涝计算,应说明排涝原则(高水高排),划分排涝分区,确定排涝范围、面积;③一般采用由暴雨推求的计算方法,确定设计排涝流量,如一日暴雨,2~3日排至作物允许耐淹水深等;目前,各省(区)沿用的排涝流量计算方法较多(如经验公式法、排模公式法等),可根据涝区面积大小、地形地貌和水文资料等条件,合理采用。④排区有蓄涝区的应考虑其调蓄能力。二、水文 第(四)条二、水文(五)对部分多泥沙中小河流,应进行泥沙分析计算,分析河床淤积演变情况。1、需要进行泥沙分析的河流►河流本身为多泥沙河流,冲淤变化幅度大,往往伴随着河势稳定问题,其治理方案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一般河流的治理;►虽然不是多泥沙河流,但治理河段淤积严重,需要采取疏浚措施的河流。2、泥沙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①来沙量计算:含沙量、输沙量、颗粒组成、河床质分析等--有水文站情况: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计算--没有实测资料时,可根据类比法、输沙模数法等计算②淤积成因及淤积量分析: --多泥沙河流应计算多年平均淤积量、淤积厚度等 --非多沙河流要分析河道淤积原因(往往因为滑坡、泥石流等产生局部河段的大量淤积)③河势变化分析: --河道在平面上的演变特征和趋势 二、水文 第(五)条3、多泥沙河流治理问题①堤防: --设计水位要考虑河道淤积②护岸: --护岸工程布置应考虑河势变化③建筑物: --水闸、桥梁等应合理计算冲刷深度④疏浚: --原则上多泥沙河流不宜采取疏浚措施 --非多泥沙河流的局部河段,才分析淤积成因和疏浚效果的基础上可采取疏浚措施 二、水文 第(五)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共10条(一)应分河段分析河道、堤防和建筑物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治理原则和治理范围。确需对规划阶段确定的工程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进行适当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论证和说明。 --摸清现状,找出问题,明确任务◆防洪体系情况 治理河段所在区域现状防洪体系构成,治理河段与其上下游防洪工程的关系,治理河段的功能定位等。◆历次治理情况尤其近年来治理情况,如河道整治、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加固维修等。关系到本次治理内容和规模的分析确定。◆分河段河道工程现状重点介绍项目建设范围内:河道(河长、河宽、河底比降等),堤防(堤防长度、堤距、堤身断面等),建筑物(类型、名称、位置、规模、建设年代、存在问题等);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一)条◆河道安全泄量复核 --现状防洪标准? --排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与后面的建设任务对应,前后相关联 --要用数据说话,说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规划依据 --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编制和审批情况,主要规划内容和成果以及规划实施情况--应重点说明关键规划参数和成果,如规划确定的治理标准、治理方案和堤距控制要求,河道设计防洪、除涝水位等◆本工程的建设位置、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规模应符合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及《中小河流规划》◆确需对规划阶段确定的工程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进行适当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论证和说明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一)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二)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河道洪涝灾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保护的对象和范围,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下游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合理确定防洪、除涝标准。需要提高标准的,应进行充分论证。--合理确定治理标准,直接影响工程规模和工程效果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二)条◆规划的防洪标准 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中有关治理河段防洪标准情况: --如果规划中有,初步设计一般要进行复核采用 --如果没有,初步设计中要分析确定◆确定防洪标准要遵循以下原则:①从总体上讲,要与流域、区域的防洪标准相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相协调; --上游标准高,将增加下游的防洪压力; --支流标准高,将增加干流的防洪压力; --左、右岸的标准可以不同;对于跨界河流,要严格按照防洪规划提出的防洪标准建设,不得任意提高、改变防洪标准,避免水事纠纷和矛盾。②要针对防护区洪涝灾害特点、保护对象重要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防洪标准》进行分析复核。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保护范围:应为洪水淹没影响的范围 --保护对象: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及其他设施,城镇人口应采用常住人口 --具备分区防护的应按分区设护考虑 --可适当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因素(《防洪标准》修订中已增加该指标)--必要时可从投入、效益并考虑近远期结合、防洪与景观的结合进行分析论证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二)条 一般对于以保护县城和乡镇为主的防洪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部分县城可为50年);对于以保护乡村农田为主的防护工程,防洪标准一般为10年一遇;个别保护范围大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可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考虑涝区的土地、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流域、区域的排涝标准相协调。农田排涝工程(平原河网清淤疏浚)标准一般为5年一遇;城镇区域可适当提高。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二)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二)条陈部长讲话:立足防洪体系全局,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标准。   国务院批复的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对流域干支流、上下游的防洪措施进行了统筹安排。中小河流治理必须体现全局性和系统性,坚持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整体,妥善处理好与大江大河干支流以及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一要统筹流域防洪要求。中小河流治理要纳入整个流域防洪体系统筹考虑,遵循流域防洪规划和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科学编制河流规划,防洪标准不仅要结合本身洪水及灾害特点,充分考虑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的防洪现状和防洪需求,还要从流域整体防洪要求出发,统筹考虑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的协调问题。二要统筹河流整体防洪要求。要立足提高河流整体防洪能力,根据整条河流治理需要以及上下游、干支流防洪状况,对不同河段合理确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合理确定建设时序。人口密集地区、下游地区以及其他重点地区要尽早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并衔接好与其他河段的治理标准,防止风险转移,更好地发挥治理效益。三要统筹地区发展水平。治理河段防洪标准要与保护对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本着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合适的建设标准,不能盲目追求高标准,更不能搞形象工程。矫部长:“充分考虑下游河段和干流洪水承受能力,避免洪水风险转移,不能对下游河道防洪带来不利影响”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三)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为原则,合理确定治理河段的治导线(河岸线、防洪堤线等)。◆严禁侵占河道,合理确定治导线,适当留足滩地应维护好河道行洪断面和洪水滞蓄场所,同时为今后进一步治理留有余地。(中小河流治理需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严禁随意裁弯取直裁弯取直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形态,改变了水流流态和河流生态环境,可能影响到上下游河势稳定和产生新的防洪问题。陈部长讲话:  着眼维护河流健康,科学确定中小河流治理模式。  中小河流治理涉及河流众多,要高度重视大规模治理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治理模式,维护河流生命健康。一要尽可能保持河流自然形态。在确定治理方式时,既要考虑堤防、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也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考虑留足滩地,蓄洪滞洪,给河流以空间。特别要防止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随意侵占河道和裁弯取直,破坏河道自然形态和河道功能。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三)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四)应明确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的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对干支流洪水、河湖洪水相互顶托的河段,应分析洪水组合和遭遇情况,进行不同遭遇组合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的依据。应重视历史洪水水面线及常遇水面线的调查与测量,作为水面线计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水面线推算①推算方法:一般采用恒定非均匀流方法。②糙率:有实测水位流量资料时,应选取若干场洪水资料分析率定;无实测资料的,可参考天然河道糙率成果或其他类似河道的糙率,分析确定。③起推断面和水位:应选择工程地址附近(或下游)有对应水位流量关系的断面作为起推断面(如水文站等),由设计洪水推求设计水面线。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四)条◆干支流洪水、河湖洪水相互顶托河段:应分析其实际发生的大洪水的遭遇情况,如干支流、河湖同时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小,应拟定不同的洪水组合推算水面线,以外包线作为设计水面线。例如,若治理河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两种设计组合:干流20年支流相应,支流20年一遇干流相应,取外包线◆有拦河或跨河建筑物的,应考虑分析水头损失,注意水面线的衔接。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四)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五)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能力要求时,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改建)堤防、现有堤防加固扩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与疏浚工程结合等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山区河流治理一般不宜新建堤防。 --治理方案的比选◆防洪不满足要求的,应对新建(改建)堤防、现有堤防加固扩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与疏浚工程结合等,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后确定设计推荐的方案。--因地制宜 --堤防新建:河道两岸地形较平坦,保护范围较大,洪水漫溢频繁,可采取新建堤防措施; --堤防加固:堤身断面不足,或存在安全隐患,可采取加固措施; --疏浚:存在局部卡口段,泄流不畅,水位雍高,可采取拓浚;局部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淤积可疏浚清除;河湖联通工程可采取疏浚措施;河流上下游比降协调的河段或多泥沙河流,应慎重采取疏浚措施; --护岸:两岸地势较高,洪水漫溢范围小,但存在冲刷塌岸的河段,可采取护岸整治措施; --硬护坡:主要针对堤防的迎流顶冲段;其他段可采取草皮护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五)条◆原则上,山丘区河流洪水暴涨暴落,要加强护岸建设,不宜新建堤防,尽量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平原河网地区要加强河道的清淤疏浚,畅通水系,保护湿地,根据需要建设堤防。◆需注意的问题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分布广、类型多,不仅关系防洪安全,而且还涉及供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必须科学制定治理方案,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方案比选时,应以达到要求的治理效果为前提; --方案比选时,工程投资应采用可比投资; --在投资相差不大时,尽量采用占地拆迁少、环境影响小、施工方便的方案;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五)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六)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原堤距不满足河道行洪要求的,经分析论证后堤防可适当退建;现有堤防不得向河滩地进建,不得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确需新建(改建)堤防的,堤线选择应按照治导线要求,综合考虑堤线顺直、与上下游协调、与原有堤防平顺衔接等因素,尽量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不得将近岸河滩地和低洼地纳入堤防保护范围,维护好现有行洪通道和洪水滞蓄场所。--对堤线和堤距的要求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六)条1、河道断面满足防洪要求的,主要治理措施是现有堤防除险加固,原则上堤线、堤距维持不变。2、经论证现有堤距不合理的,可适当退建。 例如图(1),与上下游相比,局部河段堤距明显过窄,壅水明显的。3、现有防洪堤前的河滩地是宣泄洪水的通道,也是滞蓄洪水的场所,因此,要给洪水留足出路,不得缩窄行洪断面将堤防向河滩地进建,如图(2)4、以下几种情况,经分析论证和方案比选,可对堤线进行优化调整。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六)条5、应依据确定的治导线布置新建(改建)的堤防,在满足行洪要求(最小堤距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协调处理好与城乡规划等的关系,做到生态亲水、景观协调。 --堤线布置上 --堤防结构型式上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六)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七)新建堤防应统筹考虑防护区的排水要求,根据排涝分区和排涝标准,在排水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规模;加固堤防涉及的穿堤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现状情况,可采取接长加固、拆除重建等处理措施。--建筑物处理 ◆新建堤后有排涝要求的,可根据排涝水系情况,适当新建穿堤排涝涵闸。 ◆排涝工程布局 按照高水高排的原则,能够自排的以建设自排闸为主; 能部分自排的可采用闸、站结合方式; 部分低洼地区或关门淹严重的河段,可采取抽排方式。◆为减少堤防隐患,堤后排涝河沟可适当调整、合并,尽量减少穿堤排涝建筑物数量。 --穿堤建筑越多,防洪隐患越多◆堤防加固的,一般可对穿堤建筑物进行加固接长,如建设年代久远、损毁严重、影响安全的穿堤建筑物可安排拆除重建。◆建筑物设计规模: --新建建筑物,应根据排涝水文计算成果,合理确定建筑规模; --拆除重建的建筑,原则上按原规模重建,确需要扩大或减小规模的,应进行论证复核;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七)条◆其他建筑物处理问题 1、跨河桥梁: --原则上不新建桥梁 --因拓浚河道而影响的桥梁,应首先考虑接长处理,若桥梁本身建设年代久远,已经是危桥,且阻水严重,可考虑拆除还建 2、拦河水闸 --水闸完好、河流治理又未对其造成影响的,原则上不纳入中小河流的治理范围 --存在防洪安全隐患,或因河道拓浚影响的水闸,可考虑改建或加固措施(小型水闸可纳入本项目考虑) --因水资源利用需要新建的拦河水闸,应考虑其对治理河段设计洪水位的影响,建闸投资可由其他途径解决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七)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八)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护岸工程原则上应采取平顺护岸形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应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应进一步复核论证护坡护岸的必要性。例如,凹岸迎流顶冲且存在崩岸问题;堤前无滩地、堤脚长期受水流淘涮、影响堤防防洪安全;山区河流坡陡流急、引起河岸淘涮危害严重等。◆复核确定护砌范围、长度;◆护坡护岸的型式要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综合比选。要突出“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的原则;尽量多采用植物、生态混凝土护坡护岸型式。◆护岸原则上应采取平顺护岸型式,不宜修建挑流坝;矫部长讲话:“要积极采用天然材料以及生态复合材料,切忌千篇一律搞河道‘硬化、白化、渠化”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八)条生态护坡护岸型式-植物护坡采用树木、水生植物等。生态护坡护岸型式-植物护坡采用树木、水生植物。生态护坡护岸型式-生态砼护坡其他生态护坡护岸型式四、治理方案与规模(九)淤积严重或行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的河道,经比选后采取河道清淤疏浚、卡口河段拓宽切滩等措施,以恢复或提高河道行洪、排水能力;对多沙河道应分析疏浚回淤的可能性,预测、评价疏浚工程效果。--存在局部卡口段,泄流不畅,水位雍高,可采取切滩拓浚进行扩卡;--局部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淤积可疏浚清除;--河湖联通工程可采取疏浚措施;--河流上下游比降协调的河段或多泥沙河流,应慎重采取疏浚措施;◆在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应进一步论证复核清淤疏浚、拓宽切滩的必要性,分析对河势可能造成的影响,评价疏浚效果;◆复核确定清淤、切滩的范围和规模。如起点、终点位置和桩号,河道清淤、切滩的长度等。◆初步设计中应明确清淤设计标准(如洪涝结合河道一般按排涝标准清淤疏浚),提出河道清淤底宽、高程、边坡等。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九)条四、治理方案与规模(十)在治理方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复核确定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初步设计的工程规划(治理方案和规模)章节中应汇总、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堤防:新建、加固(加高培厚、防渗、灌浆等)、退建长度;堤顶道路长度;--河道疏浚段数、长度--护岸长度、硬护坡长度、草皮护坡长度;--穿堤建筑物:新建、拆除重建、加固数量;◆应附本工程位置图和工程总体布置图。工程总体布置图比例尺适当,内容全面、图例清晰,宜将原有工程也标注上。本项目实施内容宜按新建、加固、改扩建、拆除重建等类型标注。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第(十)条六、工程管理(一)应明确工程建设管理要求。要按照以县为单位打捆组建项目法人的原则,明确项目法人,按有关规定提出建设管理的各项要求。(二)应提出工程管理要求。落实人员编制,明确管理范围、任务和职责,落实管理运行费用来源。所治理河道已有管理机构的,工程建成后原则上应由原河道管理机构管理,不再设置新的管理机构。六、工程管理(三)对堤防加固工程、护岸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原则上不新征管理用地,对新建堤防根据堤防级别和相关规范设置护堤地。护堤地宽度应从严控制,以减少占地和投资。谢谢!
/
本文档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ppt 75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