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圣道千秋录

圣道千秋录

2017-05-01 16页 pdf 635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圣道千秋录圣道千秋录本堂主席关登台92年5月25日圣示:今夜恭接著书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命本堂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切勿失仪。钦差金阙上相诸葛武侯降92年5月25日诗曰:恭承诏命降鸾堂。圣道千秋德泽长。字露珠玑传万世。鸾风遍布进瑶乡。圣示:今夜恭颁玉诏,降尔台疆《懿敕道场》,恭贺贵堂再着新书。玉旨宣读。神人俯伏。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凌霄,统御万灵,位居尊而鉴卑,无时不以苍生为念。今查尔南赡部洲台疆懿敕道场,建设至今颇有建树,而今世风日下,灾劫连连,法门万千,素质不一,多有好高鹜远,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
圣道千秋录
圣道千秋录本堂主席关登台92年5月25日圣示:今夜恭接著书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命本堂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切勿失仪。钦差金阙上相诸葛武侯降92年5月25日诗曰:恭承诏命降鸾堂。圣道千秋德泽长。字露珠玑传万世。鸾风遍布进瑶乡。圣示:今夜恭颁玉诏,降尔台疆《懿敕道场》,恭贺贵堂再着新书。玉旨宣读。神人俯伏。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凌霄,统御万灵,位居尊而鉴卑,无时不以苍生为念。今查尔南赡部洲台疆懿敕道场,建设至今颇有建树,而今世风日下,灾劫连连,法门万千,素质不一,多有好高鹜远,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更须奠下良好地基,故将历代高真修炼历程,传布人间。愿世间已修行、现修行、将修行之众生,洞悉高真步步为营之坚毅心志,供修行者惕励之。命《太阴星君》为主着仙师,宣笔:邱生原章为主着正鸾,题其颜曰:《圣道千秋录》,为期一载,完书之期,依功升赏,愿世间众生珍惜之。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癸未年四月二十四日南宫孚佑帝君降92年5月31日诗曰:圣道千秋德泽长。坚心毅志誉名芳。千秋圣业娑婆荫。极乐逍遥返仙乡。序时值叔季之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好逸恶劳,鲜有居安思危之心,少有未雨绸缪之准备,以至于人生常起波折,更甚者一蹶不振,不知人生百态,未知世事无常,稍有起伏,则心灰意冷,或有不如人意,则心生退却,更有丧志心碎者。所幸天有慈心、地有怜悯,而再藉贵道场砂盘木笔恭着《圣道千秋录》,将有诸天高真精修苦炼,愈挫愈勇之血泪、坚毅心志,终能成仙做佛,得证菩提。愿使天下修子阅而有所体悟,能知再接再厉,而精进不懈,冲锋破阵,立万世之功勋,建千秋之圣业,勉之。南宫孚佑帝君序于懿敕道场天运癸未年五月初一日第一章怀才不遇太阴星君降92年6月7日诗曰:怀才不遇志难扬。万古明灯运不彰。列国周游无用日。恒常乐道德流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卒于鲁研公十六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三,正当春秋乱世,孔子诞辰为襄公二十二年周历十月二十七日,即今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换算阳历为九月二十八日,因为他一生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并且承先启后,留泽万古,国人为尊崇他,遂订《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孔子三岁丧父,及长身高九尺六寸,十九岁娶妻丌官氏;二十岁生子名鲤,字伯鱼,鲤生伋,字子思;二十四岁丧母,七十岁丧子;幸有子思作中庸,绍述孔门心法。四十六岁问礼于老子。孔子自幼家贫,先后替贵族管理过仓库出纳,放过牛羊,非常尽责称职。孔子五十一岁时,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之后,四方皆引以为模范,而后被升为司空;五十四岁任大司寇,协理鲁国国政,孔子才参与国政三个月,便将所学发挥至璀灿的一页。在文治方面,达到【商贾不欺、男女有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大同理想世界;在武事方面,他协助国君不费一兵一卒之力,让一起会盟在夹谷的齐景公,虽有事先预谋,孔子大义凛然的严词下,归还鲁国的侵地,并且使鲁国君臣皆平安归来。孔子又能不畏五桓恶势力,毅然决然肃清恶党,削除三家都吧的兵力,遵从制,奠定君威,不料敌国惧其能,权臣忌其才,交相挑拨,迫使孔子去鲁。孔子五十五岁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其间适卫、过宋、困匡、厄于陈蔡,再由卫返国,计有十四年,皆不得志,感叹世衰道微、人心不古,鸟兽不可与同群,却又热衷于弘道、行道。后来有鲁哀公、季康子以币恭迎孔子国,孔子始鲁,当时已是六十八高龄。归国后,哀公视孔子为国策顾问,常前往问政于孔子,但从未真正重用孔子,然而孔子亦以君子乐道不求于仕之心怀,尽所学相授。随后尽一生所学,利用有生之年,专心著述整理古文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以留言载道,为中华民族传承德泽不朽。反观现代众生愚迷,每每遇到挫折或不如意之事,便有丧志心灰,甚而轻视难得之人身,自寻短见。昔之孔子十四年弘道不得志,甚至数次面临性命攸关且险些丧命,皆能从容有自信,更坚毅扬道心志,如今众生于能于才,未达孔夫子之千万分之一,却每遇小事而心灰意冷,实有不该。愿世人明白孔夫子之所以为【至圣先师】,乃其弘道、行道之心不变,更于传道、授业、解惑),并且能够因材施教而有教无类,只因为孔夫子之德性能力卓越超群,以不可为而为之,依循礼义而不苟,导致圣道难以弘扬,却因终身不变其志,方使名流千古、德泽万世也。第二章:安贫乐道太阴星君降年6月14日诗曰:安贫乐道千秋圣。仁德传承万代光。纯朴廉风无节异。明心见性姓名香。在华夏民族五千余年历史悠久当中,对于安守贫穷而精进道德、修养品德,最具代性之灵魂人物首推:颜,字:子渊,又称:颜渊。颜最令人敬仰的是他那安贫乐道的工夫,子曰:贤哉!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贤哉也。说明颜生活在困苦中,却能安份守己,而热络于修道德风,尤于热心于道,故将精神提升到三月不违仁的境界。尤于道行于世便是仁,颜对于此道义,特别请益孔子实行细目,师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并能加以渐渐实践,终而成圣。鲁国有一位训练马的专家,即是:东郭毕,很受鲁定公青睐,有一次鲁定公询问颜道:你知道我国内第一御马大臣吗?颜答:东郭毕的御马术重在严刑,好是好,但不久之后他的马即将会逃去。鲁定公听了不以为然,对左右的人说:被誉为君子的人,有德之士,怎么可以随便开口诬陷别人的不是呢?过了三日,果真有牧人来禀报鲁定公,东郭毕的马全部都跑走了。鲁定公即从座起,怀着忏悔与请教的心态,向颜请教你怎么能预知东郭毕的马会逃走?颜答: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使民穷困而政局能安定的。因为古时的大舜巧于使民,而造父方是真的工于马,诀窍不将民力用尽;而造父不将马力用尽。而今东郭毕用马载物、载人,从不给休息,是用马力太过了,马积怨已深,一旦有机会,何有不逃走之理?鲁定公如获至宝而。又有一次孔子厄于陈蔡,跟从的人已经七天没有吃了,子贡将自己所贩来的货品,想办法运送出重围,换来米,颜和仲由两人,在一间破屋里煮饭,正好屋顶上有一团黑灰,落在饭中,颜当即将之吃掉,此举给在屋外的子贡撞见,向孔子问道:仁人廉士到了穷困的时候,也有变节的吗?孔子说:既然变节,怎可为仁人廉士呢?子贡说:像颜这样有德的人当然不致改节的了,子曰:是的,不会改节的。子贡便将所见告诉孔子,子曰:我相信颜有仁德已经很久了,虽然如你所说这件事,不免让我怀疑,若颜真的吃了,那必定另有缘故的。孔子召颜告诉他:我梦见先人,似乎对我有所启示或庇佑的样子,你去炊饭,我饿了,想吃饭呢!颜说:先煮的饭,有屋上的黑灰落下,我想若任它在上面,则不洁净了;若将饭倒掉,大家都在饥饿的情况下,又未免太可惜了。不如让我来吃掉,免得大家都吃不洁的饭,于是我就吃下去了。孔子说:对的,若我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吃下去的。事情传开,颜更倍加受到尊敬。以上事例足以证明,安守本份才能成就,因为安于贫穷从不抱怨,更不辩解,方能乐善道义,修养仁风德范。且一位天命的传承者,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不幸二十九白发,三十二而早夭,难怪乎孔子对其死,哭声震天,不是哀其身死,而是因为天命传承已断,代表文化、真理的化身已不在了。第三章:诚、孝太阴星君降92年6月21日诗曰:三省吾身智慧彰。为民立命德绵长。慎终追远民归厚。廉洁由心世代香。宗圣:曾参,字子舆,乃继颜之后,承受天命者。虽然经常被孔子评为鲁钝,但其诚、孝而悟天命,而承继儒家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脉与天命。曾子常以自己不如颜而怀念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颜),尝从事于斯矣!进而自勉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以孝闻名,有一次上山砍柴,家里来了客人,其母少有招待客人经验,不知如何是好,焦急万分,于是把手指头咬破,这时孝子:曾参,突然觉得心疼,猜想家中一定有事,于是下山问候他的母亲,这是曾子极孝顺父母,才有这样的感应的,即是列为《二十四孝》的【母子连心】。对于曾子居于贫困亦能守节,有一例:曾子贫困时,曾耕于鲁,鲁君闻之而有所馈赠,他固辞不受。使者劝他接受,道:先生并非向人乞求的,而是人家自愿送给你的,你为何不接受呢?曾子辞谢道:我听人家说,受人施惠者常畏人,而施舍者易骄人,现在鲁君有赐,纵使他无骄气对我,而我岂能避免对他畏惧么?我与其富而畏人,不若贫而无屈。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赞美道:参啊!由这番话,足以保全名节了。不然,何以人家称赞你是廉节的人呢?曾参重视孝道,孔子以其为首,亲自教授他《孝经》,本书后来影响到韩、日、越等邻近国家国情民风颇巨;故他认为在双亲生前,以菽水之养,远胜过死后方杀牛去祭墓。《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曾子闻之竟能拳拳服膺,实践此德,故其对身体的保养有道,至死仍是无伤,并以此示诸子弟道:启予手!启于足!诗云:战战竞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了在承受天命上能常保慧命,于是在其日课中实行一日三省:与人谋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一生仕途大致是:初仕于莒,以后齐国请他为相,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承天命、道德、学问闻名于天下,于孔庙四配位列第二位。曾子甚为重视民情风俗、百姓福利,故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曾子对社会风俗道德的关怀与辅导。如今世间缺乏诚、孝,导致民风不古,人人不知省思自身,而谋事欺上、交友不信、授记而不温,仅听怨天尤人之声,未闻真忏悔者之音。愿世间人人能够从善如流,学习宗圣之精神而修善也。第四章道法太阴星君降92年6月28日诗曰:无为平淡万民祖。传奇华夏姓名扬。经传中外彰道德。圣业普传迈康庄。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出生时已是白发皤皤的老者;在安徽省北部,有一名叫涡阳的小县,此县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名叫涡河古名雉水),涡河北岸二十余里有一座活像龙形的小山,名叫龙山,在这龙山涡水之间,便是老子诞生之圣地此地即是昔日的毫县、苦县、真源县所属)。老子曾任职周朝管理藏书室的史官。老子以道德修身,自隐无名,不求闻达,住在周朝很久,后来看到周朝衰微无可力为,准备离开周朝出关西去,走到一个关上,关令尹名叫喜的,知道是有道之人,便向他言道:先生打算隐退,能否勉强为我撰写书籍,好将您的智慧留传世间,于是老子便开始著书立说,并将此书分为上、下两篇,留下五千余言,便是今之《道德》一书,写成了才离去,至此无人知道他的究竟去向。老子一生充满传奇,而其道高德重,乃成为万世道祖。孔子适周时,曾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研究的礼,他的作者的人体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是他的言论遗留在世间罢了!一个君子,有机会便当出来做官造福人群,没有机会便当韬光养晦,顺其自然。我曾听说一个善于经商的人,深藏许多货色,但表面上却像是很匮乏;同样的,一个德行美盛的君子,即使满肚子都是智慧才德,但外表也一样,好像一无所知,极其谦虚。我希望你能去掉你的骄气和多欲,和颇欲有为的姿态容色,及过度明显的志气,因为这些都是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啊!孔子离开后对门生说:鸟,我是知道牠会在天上飞;鱼,我知道牠能在水中游;禽兽,我知道牠善在原野走;善走可以用网抓;能游的可以用纶捕;会飞的可以用箭射;可是,至于龙,我就不晓得牠是怎么乘着风云直上九霄而变化莫测了,难道我所见到的老子,莫非就像是那高深莫测的龙啊!由此可知,老子对道的体认,无为而为,一切平淡,该任命时尽力而为,但不强求出头,功成而身退;不受命时亦不执于心能隐退,便是超凡入圣,清静无为,道行高深,德行厚重,以其身行道,开创华夏民族无为治世之千秋圣业。一生从不追名逐利,处事泰然,尤以《道德经》说明老子对天地之体认,人生之指南便是《道德经》,至尊者道,至贵者德,此道德一书,成为古今中外争相研习之十大名著之一,而影响人心、安定社会功不可没。尤其老子无为而能真为,其思想不以字教,不以言教,直指一心,但求一贯而已。第五章:扬道太阴星君降92年7月5日诗曰:离权富户汉朝将。屡胜匈奴姓氏扬。侵境西戎征战败。东华学道天下昌。汉民族,文化久,化蛮为良遍九州岛。钟声敲,启聋瞶,褒贬善恶有春秋。离中虚,坎中满,抽坎填离性悠悠。昔时在汉朝,关中咸阳地方,有姓锺离的富户人家,官拜王侯,年近五十,膝下犹虚,于是开始广修善行,祈求神仙助佑期赐男儿,以继香火;果然德感上苍,不久降赐一男儿,此儿生来福相俱足:圆顶宽额、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舟、乳远臂长,一连七日奶水不进,只是啼哭。后来开口言道:曾亲去紫府,本名叫:书玉京。到了八、九岁,力气便跟大人一样,专好舞棍弄棒,不喜读书,弄得父亲无可奈何,只得权请教头传授武艺,取名:锺离权。光阴如梭,他已练得一身好武功,刀枪剑戟,无所不通,并且箭法高强无比。正值匈奴猖獗犯境之际,于是他便从戎沙场,因为屡建奇功,一直做到大将军。于一次西戎土蕃侵犯边境,朝廷派命征战,不幸征战途中大军遭埋伏,兵卒被杀得七零八落,锺离权也只能单身独骑落荒逃入深山,进了山谷迷了路,就在树林深处过夜,自己夜里宿在树枝上,半夜里他的马被虎狼吞食,他自己也差一点被老虎吃去。幸好在危急时,来了一位胡僧解救他,指引直奔东华真人修行处,锺离权与东华真人相见如故,乃成为师徒。东华真人言:修道的人必须做到三件事,第一专心向学,除学道外,甚么事都不去想它。第二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纯洁善良。第三要救度世上苦难的人。由于锺离权根基深厚,在学习上一帆风顺,当然并非一蹴可及,其中有艰辛难熬之处,以道德为基、气行为本、术法为用,后来果真学道有成,奉东华真人之命下凡尘,救度苦难世人而来。昔时学道之人,必须抛家舍业,弃富贵名利,潜心修炼,道成而度世。现今大道普传?道降火宅,学道方便,反而人人不知珍惜;如今行善方便,反而更多悭吝贪取之辈,而稍有片技逢人自夸,不知低心下气、虚心求教,以至于门风各异,互有不齐之处;是以,修行之人当谦且卑,而好义以为道。第六章:梦觉太阴星君降92年7月12日诗曰:黄粱一梦红尘破。梦醒潜心迈道程。权贵荣华心断绝。功圆果满证仙真。人生如演戏,一世无多时,如演戏呀,如演戏。先说奸臣人人气,后说忠臣害不死,其中有妙理,虽是演戏,仍是警迷。不义之财莫贪取,切莫得到横财暗欢喜,大同篇上不拾遗,警痴迷呀,警痴迷。其中有生旦丑,旦角受屈泪流滴,丑角使人笑半死,装疯卖傻不得已,为着衣食,以致弄假作真戏,令人笑嘻嘻,笑嘻嘻。吕洞宾本名:吕严,号纯阳子,是山西蒲州人,当他母亲正要生他时,梦见一白鹤自天而降,飞入帐内便不见,诞生当时,异香满堂,瑞气冲天。吕洞宾自幼就很聪明,长大后奉亲命赴长安应试,在酒店休息,锺离大仙一身羽士打扮,青巾白袍,见吕洞宾生得眉清目秀,又有仙风道骨,有意渡化洞宾,亦在此店住下,对其言道:我是锺离权,小字叫云房,住在终南鹤岭,想与你做个朋友好吗?洞宾没理他。锺离大仙亲自炊蒸黄粱,此时吕洞宾因疲倦伏案睡去。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赴京应举,状元及第,始做郎署,擢台谏翰苑秘阁,及各种要职。经过两年又娶富家女,生男育女,儿孙满门,而且官运亨通,做了当朝宰相,可谓权贵一时;不幸后来被奸党陷害,削官流放岭南,家产全没,弄得妻离子散,孑然一身,穷苦憔悴,立马风云途中,方兴浩叹,突然梦醒。锺离大仙哈哈大笑: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洞宾惊奇地问:你知道我做梦?,锺离言:你刚才的梦,升沉万态,荣悴多端,五十年间,一转瞬耳,得不足喜,丧不足悲,世有大觉,而后知人世一大梦也。洞宾闻言惊悟,实时看破红尘,欲拜锺离为师,汉锺离有意考验吕洞宾:你凡缘未了,欲求道为仙,须等数世后才可。说罢,翩然离去。洞宾即弃儒归隐,锺离大仙曾暗中观察加以考查,认为洞宾是修道的栋梁。有一天来到洞宾修隐之处,告诉他说:我现在传授你黄白之术,可以点石成金,济世利人,等你三千功八百果圆满,我再来渡你。洞宾问:点石成金,可有变异吗?锺离答:三千年后又会还原状。洞宾言:这样误了三千年后的人,我不愿学。锺离笑曰:你推心如此,三千功八百果己经圆满。乃授以真秘,师徒相约终南山会面,再经由洞宾勤习,终于有所成就,乃开始济世渡民之途。第七章:考验太阴星君降92年8月2日诗曰:道心坚毅群魔散。立德修身智慧长。考验逢迎虔志布。逍遥自在证仙乡。正当吕洞宾悟透人生而初受渡时,与锺离大仙约定在终南山会面,行经终南山栖霞观,正在瞻礼张果老仙翁法像之际,突然空中传来字条,要吕洞宾速往中条山在山西南境),于是吕洞宾辞别观主赶路而去。当他要渡黄河时,船上坐满了人,正要开航,幸好及时赶上。可惜船到江心时,风浪大作,原来出现一只大蛟,此时船主说:这大蛟每年出现一次,只要吃掉一个人就会走,谁肯牺牲,一船人得救,不然船沉了都同归于尽。洞宾听了道:既是能救大家的话,就让我给它吃吧!于是奋不顾身跳入河里要给大蛟吃,谁知一跳过去,大蛟龙忽然俯首闭眼,伏在洞宾脚下,仔细一看,原来脚下踩着一段空树干,半沉半浮地飘至对岸,这时风浪也全平息了,洞宾过了河,虽然觉得奇异,却无闲想它,一心一意继续赶路去了。将到中条山时,在一市集见有一群人拉住一个哭哭啼啼的老妇人,洞宾上前探询详情,方知老妇人的孙子阿宝,正在牧羊时,突然来了一只老虎扑散羊群,并转向阿宝,因为惊怕而躲入石缝里,老虎虽然进不去,却守在那儿不走,全村的猎户都不敢出面,洞宾就自告奋勇地使用屠龙剑法除去猛虎,救阿宝,洞宾别了村民,又继续赶路。途中到了一草堆时,闻有人呼救声,洞宾上前察看原来是一位瘦骨如柴的老人家,老人说:我病在这里已经三天了,渴死我了,请给我水喝。洞宾找不到盛水的用具,就背着老人家往河里去,方便盛水给老人喝,岂知到了河边放下老人时,老人已经一命呜呼。洞宾同情他,于是将他收埋,发现其包袱留有许多黄金,亦一起将之埋去,然后赶上山。这时天已黑,就在山上找到一个岩洞,静坐养神,忽然四方出来了很多蛇,张牙吐舌,但洞宾一点也不理会,大蟒蛇走后,又有一群鬼物来吓唬洞宾,洞宾依然木然不动,正当群魔要伤害洞宾时,空中砰然巨响,群魔退散,只听传来一阵笑声,锺离大仙指着身旁白发皤皤的同伴说:这位就是张果老仙翁,渡河的大蛟是作法试你的。又指着跛脚的同伴说:路上死去的老人家,就是这位李铁拐大仙给你的试验,而那吃人的老虎,是我变的法。只听那李大仙吟道数句:文生变丑怪,走路歪又拐,满腹经纶在,人称我乞丐,世人不识吾,吾乃李铁拐,貌丑心不坏,持拐上天台,世人貌堂堂,内心暗作怪,装佛像个佛,手术实高抬,开口把己夸,浑身是气派,将身作傀儡,那个是真才,直言来道破,请君心莫怪,直而无隐性,乃我老铁拐。留下洞宾在山中数日,三位大仙都认为他气质非凡,可以修道,于是各自传授他修道的要领与修炼的秘诀,不久之后,工夫纯熟,洞宾便跟师父云游四海渡化众生而去。第八章醒与醉太阴星君降92年8月9日诗曰:慕道修仙意志诚。修身养性智清明。神仙原是凡夫做。普渡苍生迈道程。韩湘子自幼聪明,凡是书读到神仙二字,便问老师什么是神仙?老师答:神仙也是人,因为炼就一身超人的能力,他们喜欢帮助困苦的人、做好事的人、爱好和平的人,却不喜欢别人做坏事。韩湘子听后说:我要学他们!韩湘子渐长,便修炼成仙之法,此时其叔祖韩愈,见其行为不以为然,常告诉韩湘子,应以功名为重,先得功名,再去修仙。此时韩湘子不语,一日韩愈宴客,在宾客中有人出言:久闻令侄孙学仙得道,是否该请出变一套仙术,让大家瞧瞧?此时韩湘子乃取一酒樽,放些花籽,再取盆盖上,一会功夫,将盆取下,只见盆内开满美丽花朵,大众欢呼。此时韩湘子告别叔祖出门而去,直到迎骨文事件,韩愈从侍郎被贬为潮洲刺史,途经蓝关之际,不禁感慨;韩湘子乃出来会见叔祖,相谈二日,话不投机,韩愈尚希望韩湘子考取功名。韩湘子告别叔祖,从南阳故里居住到长庆三年,后来应试中贡士,再为进士,成就大理丞。然而韩愈任职潮洲刺史,爱民如子,为民除害,驱逐鳄鱼,做《祭鳄鱼文》传诵千古,深受百姓爱戴。此时韩愈早已受召京,任国子祭酒,后为京兆尹。俨然成为一代文宗,为唐皇重臣之一。韩湘子在得官后,往谒拜见叔祖道别,韩湘子说明其取功名乃报叔祖期望,此行再无相见之期;韩愈问他去向,湘子不答,再拜而去;翌年秋,韩愈逝世长安。此则故事已明白诉说韩湘子之淡泊名利,独善学道、学仙,因为聪明加上认真、勤奋,终能成就仙道而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第九章灵巧太阴星君降92年8月16日诗曰:杭州药铺钱塘耀。何府仙姑善智扬。活泼玲珑悟真理。逍遥自在证瑶乡。在杭州一地,钱塘县地方有一出名药铺,店主何泰,何仙姑便是其女儿,自幼悟道修行,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真是仙风道骨,善气冲天。何仙姑天生聪明,智慧超群,上天派下吕洞宾仙翁渡她天,吕仙祖上店就在黑板写:一要家和散,二要顺气汤,三要消毒饮,四要化气丹。店主遍寻不着药,乃与吕洞宾争吵起来,惊动楼上姑娘,就问丫嬛:店中为何吵闹?丫嬛言:有个道人在此,要买几味药,老爷他不卖,他一定要买!姑娘听了,立刻下楼,就叫:爹爹!不要叫喊,有礼不待高声,待女儿拿药与他。姑娘走向前就说:仙长请坐!你要买什么药,我来查出卖你?吕仙祖道:姑娘!妳小小年纪,晓得什么?姑娘道:仙长说话差矣!说我年小志气轻,秤铊虽小压千斤;如何就把人貌相,海水茫茫用斗量。吕仙祖就道:写在黑板上。姑娘一看:请问仙长!是自幼出家,中年出家?吕仙祖答:这有什么关系!姑娘道:自幼出家,不知此药,中年出家,才知此药。吕仙祖她:我是中年出家。姑娘道:父慈子孝家和散,弟忍兄宽顺气汤,妯娌和睦消毒饮,家有贤妻化气方。吕仙祖一听心想,果然灵巧,人间少有,又说:这是人家四味药的比方,还有人身中,也有四味药,妳可知道?姑娘道:眼耳鼻舌家和散,筋骨皮肤顺气汤,慈悲忍耐消毒饮,心无烦恼化气方。吕仙祖道:这是世人外在四味妙药,内中有四般妙用玄机,妳可知道?姑娘又道:三花聚顶家和散,五气朝元顺气汤,内转真经消毒饮,戒律精严化气方。吕祖心想,这四句妙偈,最深最广,奥妙无穷。吕仙祖又问:何为内转真经?何姑娘说:真经者,无字真经也,若诵此经,外帘卷起,外不入,内不出,口舌牙关全不动,六门紧闭不通荤,乃是一卷真经也;但人身中,还有十二部,愚迷不明,心不能解悟,参不出性命,悟不出光明,怎得度世间男女,出离苦海。吕仙祖又问:何谓十二部真经?何姑娘道:若问这十二部真经,世人多少迷心,真经在于何处,我今指明,一十二部妙真经,都在浑身上下寻;点破如来经三藏,不分昼夜放光明。这真经,十二部,不可泄露。演三乘,谈妙法,暗钓贤良。头是卷,弥陀经,通天彻地。眼是卷,日光经,照满乾坤。耳是卷,普莲经,闻声听法。鼻是卷,圆觉经,法界蒙熏。口是卷,血盆经,咬牙切齿。舌是卷,法华经,说法谈经。腮是卷,涅盘经,托腮搭跨。手是卷,华严经,合掌当胸。腿是卷,目莲经,玲珑透体。脚是卷,地藏经,不染凡尘。身是卷,金刚经,法身不坏。心是卷,道心经,见性明心。吕仙祖又问姑娘:这四味妙药,能治几样病症?何姑娘道:病百四十症,药有八百八十方,各人巧妙,用度不同,此方玄机,无穷无尽,能治天下男女老少,十恶大病。通玄通妙好良方,能医男女作贤良,信受此药超三界,永证云城极乐乡。姑娘又道:仙长,我这药方,一治百千万劫不解病,二治海阔天涯罪孽病,三治三途路上轮病,四治四生六道冤孽病,五治五刑十恶狼毒病,六治六根不净病,七治七情缠缚不脱病,八治八难八苦煎熬病,九治九品莲台不净病,十治十方不信尘劳病,毁谤病。后代贤良能依此,生生世世永无病。此药灵丹在目前,透出玄机通大千,玉炉炼就长生药,金鼎烧成不死丹,大众若能参妙理,不枉传方说法人,男女诚心服此药,超凡入圣不难因。吕仙祖再问姑娘:以上病症可以用灵丹妙法调治,其它还有难治病症吗?何姑娘道:也有几样病症难治,世上之人,不仁是病,不义是病,贪嗔是病,嫉妒是病,怀怨是病,狠毒是病,破人婚姻是病,骗害是病,占人田产是病,瞒心昧己是病,大斗小秤是病,行凶作恶是病,诸样杂症难说尽;还有十六条大病。吕仙祖又问:何谓十六条大病?何姑娘道:世上之人,不敬天地十恶病,不孝父母忤逆病,不怕国法恃强病,兄弟相争不睦病,妯娌不和搅家病,六亲疏失无义病,乡邻不和生分病,不信道法毁谤病,借债不还缠杀病,倚富欺贫势利病,背心说人坏心病,欺善怕恶小人病,全无慈悲刻薄病,忌贤妒能嫉妒病,暗笑旁人奸巧病,损人利己瞒心病,即是十六条大病。吕祖又问:这些大病,可有药医治?何姑娘道:有药可调治。慈悲是药,忍耐是药,方便是药,积德是药,济困扶危是药,爱老怜贫是药,平等公道是药。吕仙祖又问:此药出在何处?何姑娘道:要向十字街前去买,饶人铺内去寻;要至诚老实人一个,好肚肠一条,慈悲心、孝顺心各一片,温柔八两,道理三分,忠直忍耐全用,阴骘方便不拘多少,醍醐甘草三分,智慧刀上断,宽心锅内炒,乾坤磨里磨,三思筛里筛,以波罗蜜为丸,要菩提子大,在本地八卦炉炼成,用顺气汤吃在宽心腹内,只要一百零八颗,每日三服,有人服用此药,就是长生不老灵丹,能除一切病根。吕仙祖又问:此药可用药引子?何姑娘道:要用好舌头一个做药引子。吕仙祖问:这般妙药可有发物要忌口?何姑娘道:全凭忌口,药才灵验,不可用草里井,暗中箭,笑里刀,两头蛇,心中毒,平地起风波。此病若还不除,还有几味补药除此病根,忍一声祸根从此无处生,饶一着不与人争强弱,耐一时火炕化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若能全忌此口消除病根,永不发也。吕仙祖心中大喜赞叹:多谢贤良说妙方,道中奥义广含藏,家家男女能持受,处处开坛作道场。步步禅机人有机,言言道德世无双,女中君子红尘少,万古留名落在杭。并授予深入妙方,何姑娘修炼有素,终能游化随机救劫度厄,阐扬道义,令四方依德,秉以仙家恻隐救苦救难,为八仙中唯一女仙,其圣德万世流芳。第十章乞化太阴星君降92年8月23日诗曰:衣衫破纳周游城。乞化迷黎迈道程。德引羔羊暗超圣。周游天下志无更。蓝采和,初得道时,喜欢穿着破烂衣裳,周游天下而乞食过日,在夏日则于衣内加絮、遇寒冬则躺卧雪地中,脚上一边着鞋,另一边跣足而行,样子倒也清闲自在,身上带着一条长绳,每有乞得铜钱便串成一串,拖着走,掉了也就算了,不然就送些给贫困小孩,有人在小时候看见他,到老了再看见他,他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有变老。蓝采和外表看似贫贱,任谁也无法看出其内心,却是个得道仙翁,只是借着游化行乞做暗渡贤良,易度者度,难度则结个善缘也罢!时值今日,有多少人愿做蓝采和,周游天下,暗度贤良,就算有人如此,多为不务正业,打混过日之辈。愿大众将道义认清,而德养法身,祈能早得净土也。第十一章换躯太阴星君降92年8月30日诗曰:拄拐悠游圣德扬。清心寡欲智绵长。修身养性天心契。自在逍遥济十方。铁拐李,本是书香家庭,甚富;年少时好习仙道,天生聪明,苦练数载,终于练就一身灵魂出窍之术,常能灵游于三界之中。最后的一次灵魂出窍,慎重交待随从要灵游七日,在七日之内好好看守肉身,莫受人或动物触动,若七日之后尚未还魂,则可火化之;交待完毕,乃开始灵魂出窍,岂料过第六日有人通知随从,其家出事,但随从心想吾受少主人待,看守肉身,今尚有一日,怎可离开。来人乃言:尔家少主人已离体六日,今亦将近七日尚未还魂,看来已不会阳了,避免肉身变异或被野兽所食,于是二人商议后,便将身躯火化。但第七日一到,李少遍寻不着身躯,乃发现肉体正被焚化,在千呼万唤之后,始终无人见其呼唤,一直到躯体成灰,乃感伤四处游走。所幸遇到《太上老君》,受其指点可以借尸还魂,于是随老君至河边一看,却是其貌不扬之老朽又跛又丑,乃不肯还魂,而此时有黑白无常及牛马将军,出现要拘押,百般无奈之际,方才借尸还魂,再做精修,并开始行走天下,普度众生,引迷入悟之功行,经过一番苦修实炼,乃能成就八仙之格,至此暗度贤良而德泽千秋万世。第十二章放生证果太阴星君降92年10月4日诗曰:立志输诚勤放生。灾消劫满迈前程。清心寡欲明修德。果证瑶台上玉京。昔时在黑龙江省,有一位贫家子弟,生性淳厚,悯人爱物,尤其不愿杀生害物;虽家境贫寒,却宁可省吃俭用,每逢父母自身生辰日,必亲自至市集或林间,将所储存之少许银两,购买遭劫之生灵,而对彼等生灵言道:汝等乃过去生中,因为贪、嗔、痴且受无明所惑,造深罪孽,从今以后当知修身,当戒贪、嗔、痴,而后施予放生,如此日复一日,到了晚年却也由其手中施放了无数生命,而其父母亦同享高龄,子孝孙贤,皆在地方上有所作为。本身因奉行放生一门,从无懈怠,更无缩退或悔怨,每逢有不顺遂事,便思我在世无功,于生无德,又无才能,善行浅薄,今吾该更加强善行,以此之念,终生无悔;在其百年后,上苍感动其护救生灵有功,乃敕封其为《黑龙江龙神》一职,以慰其护生之德。反观今之众生,造作微许放生,便以为自己功高,稍有不顺遂事,便言行善无效。当知,行一生之善,恐有人尚不足以抵千万分之一过业;今人不肯加强善行,岂反怪行善无效力,愿世人悟之精进也。第十三章授业解惑太阴星君降92年10月18日诗曰:授业功高辨言道。闻书觅惑疑解明。心清意正无难事。如意圆明步道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儒家教育首重人伦,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修为,人道若能成,则到了天道自然能好修持,如若在人道就无法完成人伦之修持,那么又何必遑论修学多高深之法门。昔时有陈某以教书维生,在青宝书斋任教,为人师表,除了教授学生识字外,尚能深入书义阐扬修道密要,无形中改正无数学生之原有错误观念与行为,使原本放荡之学生不再造次,而认真学习,终其一生传道、授业、解惑,造就不少国家栋梁,而陈某一生造塑英才,并能以身示教,乃受玉诏敕封为【钦丞仙翁】。愿世人为人师表者,当知传道、授业,宜积极教倒学问,并传授真理以改造人心,就在潜移默化当中,即能得其效也。第十四章孝扬道义太阴星君降92年10月25日诗曰:奉母输诚明孝道。宗风远播十方扬。清心孝敬培门德。孝道门前桂花香。昔时在马鞍一地,有贫家子弟郭诚,家境虽贫且寒苦,却能奉养老母尽心尽力,更加知嘘寒问暖,日夜从无间断。忆吾华夏民族,以孝道传家,自古忠臣皆出于孝子之门,道也者,百善孝为先,父母劬劳何敢怠慢?岂敢丝毫有违亲意?孝子郭某亦复如是,事亲至孝、至诚、至敬,不因老母年迈而弃养,反而更珍惜相处之时光,逢人事亲无礼、待亲无情,常能正言以婉转规劝,受其言教、身教,而挽转颓风者,不在少数,修行中人更感愧之,以其孝道精神,影响地方之向善,着实塑造善良风气于千古不易也。至盼世人当习郭某奉亲之诚、事亲之孝,俾使孝道再起,道义再扬,而德感天下也。第十五章仁太阴星君降92年11月8日诗曰:仁民爱物泽里乡。恻隐胸怀德泽长。正直无私心志布。明心见性姓流芳。彼时在太湖地方,有锺氏虽为女流之辈,却是豪气万丈,丝毫不输男子,持家有方,尤其在锺氏操作事业之数载中,家中产业蒸蒸日上,可言富甲一方。然而锺氏并未因此而骄,乃更加谦虚,更能对一些贫困人家,施以援手,对于生活上之一切器具、用品,更是不敢轻易损坏及丢弃,尤其本身之朴实、勤奋及理财有术,形成财富日日增长,又因能拯济困苦,是以名望流传于一时。更因此妇德之功,散及邻里,形成大家争相效仿之对象,未多久乡里之间,俭朴之风盛,勤奋之气长,造成富裕家庭日日增加。贫者因能勤俭而富,富者因有仁德而转贵,是故,期勉世人莫因家贫而懈怠,莫因家富而无仁,仁之可以保富,仁之足以去贫除贪,德行乃天地之所共鉴也。第十六章爱太阴星君降92年11月15日诗曰:欲脱轮唯有爱。人间净土庆安详。身心自在无遗憾。天上人间共沾光。唐皇李世民乃一代圣主明君,以爱治国,广纳群英,包容异议,而受群臣拥戴,在位期间,少用酷法严刑,而百姓安居乐业,对待军士严其管理,赏罚分明,任用贤臣良才,太平盛世因而产生,因为无私欲,善施仁政,民生富足,天下和乐无争端。居上位者,以身施教,影响百姓之良君,创造祥和社会,官民两相安,军士卫国佑民之志长,此乃在高位者,所效仿之一大明镜。而小至贩夫走卒,若能心中充满爱,则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世间处处必定充满温馨,人道因而圆满,天道始可坚持。爱之一字,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一粟,大道之所以为公也,唯爱而已。第十七章冬令雪中送炭太阴星君降92年11月22日诗曰:雪中送炭施仁德。济困恤贫暖心房。道义光辉修善果。冬令济度证瑶乡。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少,富贵深山亲朋多,贫穷都市无亲朋,世间人多现实,喜欢做锦上添花之事。想想富贵中人又何以看得起区区礼数,只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或可以藉此得到些名气;然而面对真正家境清寒?生活困苦者,多数人乃不肯施以慈悯之心,是故因果循环,当自家没落之时,又有何人肯施出援手?昔时在松花江一地,有吴氏,虽然本身过者清苦之生活,乃能省吃俭用,且工作勤奋;于每年冬令时分,便将一年当中所积蓄下来之金钱,提拨大部份出来做为救济善款,施助比自己更贫苦之家庭,一连做了十载有余,直到吴氏因病亡故,魂入九幽,冥王悯其在世,出身贫寒,又知勤俭,难能可贵,能知冬令救济且持之以恒,从无退缩及抱怨,乃安排入平民区中安顿。一到投胎机缘成熟,乃因子劫中尚有余殃,依旧转生贫家姓江,自幼常至道观听经闻法,随年纪渐长,乃得遇贵人引入其经营之事业上工作,江氏因工作勤劳又能忠心于雇主,且热爱工作,因而事业乃逐渐转入佳境。此乃因前生之冬令救济广结善缘,而得获适得其贵人彰显福荫,江氏当然亦是二世以来工作勤劳俭朴累积所得福报之显也。勉之广结善缘也。第十八章护法正道太阴星君降92年11月29日诗曰:护持正法全心力。敬重经书圣哲扬。卫道宏扬民智挽。颓风扭转度仙乡。彼时在甘肃地方,有何某出生于贫寒家庭,及长乃略识文字,而为改善家境,乃受雇于茶行工作,何某工作认真,渐获东家之器重,在工作之余乃能常游寺庙、逛书斋,遇有经书、典籍受尘垢所污染,乃能举手之劳将之去垢。对于三宝更是敬重有加,无论佛寺、道观不分佛书、道籍或儒典,凡是内容足以提升纲常伦理、八德、四维,皆在其护持范围,并在遇到有缘人士时,亦能常劝勉阅读之,以何某之出生于贫寒家庭,未迷失于利益之中追逐,更未因家境贫寒而自弃,且能在其工作之余常至佛寺、道观及书斋,能整理经书、典籍,又能不分宗教派系,仅以倡圣追贤之道德经书,作法及宏扬,实乃难能可贵。当今淑世却是缺乏似何某之精神,自始勤奋读书,并将受污之善典蒙垢,又使杂书百出,多有不善之文词,或有意未通达深入道德之书籍,亦难怪乎!正道不昌,正法难扬。愿世人打破门户之见,尽心为正道、正法做护持,方能广结善缘,而各度有缘,始可达大同盛世之境界,则道德必昌,正法必扬。第十九章供地修德太阴星君降92年12月6日诗曰:供地建亭助贫困。输诚乐善德恒长。虔心奉法修正道。圆满功行福禄昌。彼时在南昌地方,有武姓人家,全家六口皆乐善好施,尤其是将自家土地兴建房、凉亭,以供应当地贫困无容身之处者,及各地前来之游民,甚或供及应考之考生做精进之场所。此善举一家人奉行终身未曾有丝毫懈怠及反悔退缩之心,乃能持之以恒,是故无形中累积深厚福田,更加广结善缘,原本仅是小康家庭,渐渐成为富裕家族。亦由于武家人之生活俭朴且勤奋工作,使得游民与贫人更加知道珍惜福份,及改变以往懒散之生活,渐而成为一群团结辛勤,而坚毅且有纪律之团体,终于贫户与游民不再重现,真正成为勤奋而富足之地方。反观现今社会,多少人好逸恶劳且好高鹜远,稍有挫折甚或一蹶不振,或有因退缩不前而形成每况愈下。难怪乎!社会愈来愈贫脊,而生活水平愈来愈差,此乃好逸恶劳所形成。愿人人加修勤俭、练习朴素,修身养性,终身奉行以挽颓风也。第二十章布斋太阴星君降92年12月13日诗曰:醮斋济困良言布。喜舍行功善德萌。法雨周全菩萨愿。慈心化渡了尘缘。菩萨心肠救苦难,盖因人身遭受世间苦厄磨难,身已难安、心如何安宁?如何清净?是以修善之家,必能感同身受。善德之家必常布施米粮,以解除贫困之家所需,昔时常见为善之人赈灾济助,以解灾民腹肚之饥,适时施以援手而得解救苍黎饥荒,菩萨之心救苦救难,为善之人正如菩萨在世,救济苦难以感圣恩而行喜舍。修道之人正是提升人饥己饥之精神、慈悲心,誓愿效法观自在菩萨,愿天下皆得离苦得乐,我身虽历尽沧桑亦在所不辞,我人在世便尽一生绵力辅天地之化育,而拯黎民之苦心,贫者之哀,有口难言,为善之人代天救拯,或解急难,或恤贫困,或能赈灾解危,真善行者如菩萨在世,视饥民如手足,观苍黎如儿女,见苍黎之苦如己之苦,敢不设法以救助。现今众生尚乏人饥己饥之心念,多为己想,而致消福增业于不自知,施舍米粮乃能解人饥而延命,愿世间人广行不懈以添福也。自古圣、贤、佛、菩萨皆乃仰赖此物而得延生,而方能设教,愿世间人除了自身珍惜五谷,进而广结善缘济助贫苦家庭,而得同乐也。第二十一章裘衣情太阴星君降92年12月20日诗曰:施裘助暖虔诚志。关爱蚁民映心房。照料无依真善美。香传万世德沾光。云路迢迢,降笔南赡,寒冻透骨,意却沸熏。昔时在京城地带,有何氏常年旅居外地,虽曰经商贸易,却常有盘缠用尽,犹未能适时归乡。人情冷暖,若非久识,欲求暂时之助遥不可得。话说冬至时节,何氏尚客居异乡,离家路程尚有五日,身上却仅足餐饱之资粮,天下虽大却无求助之门,欲求暂赊寒衣以御寒,乃苦不可得,幸于性命攸关之际,有某寺僧人路过到此,悯其境遇,乃带寺院暂渡寒冬,从此以后何氏领悟人生无常,世事多变,行善得及时,从此何氏每逢有盈余,必家施舍助贫困及寺院,每逢冬季时分,便常布施裘衣送给穷苦人家及寺院,乃至于游客可御寒。因为发心至诚,乐善好施,从不为己求,积其一生所有功果,依天律第二级功,得以生生不畏寒、世世有华衣丽服在身。第二十二章透视太阴星君降92年12月27日世事多变无一恒常,因缘和合,缘聚则合、缘尽则散,人事之无常,乃为我执之所变现。天地之间,大寰以下,谁不企盼诸事永隆昌,又奈如何?人心多变化,形成贪嗔深重,三毒由贪而起,因贪之不灭,是以三毒渐深,故有诸事无常。清康熙年间,在陜西境内有程某家庭小康,因其自幼随父亲经商,历经无数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疾苦,至此发奋图强,更因为程某肯上进,肯吃苦而耐劳,又肯虚心学习,未多少年之间,程某在陜西境内已颇有名气,更因为观遍所有商场圈内之兴衰荣辱之历程,乃从心里透视人生之无常道理,及瞬息万变之无奈,亦由于本身历经沧桑,练就处变不惊之自在。尤其能利用有余之时间,乃至于经商之际,对行人常言:无常之道理、及恒常之心未多久,终也证得不退转道,实乃世人所依循之模范也。第二十三章慈化太阴星君降93年1月3日在宋神宗年间,于太湖地方,有官员龚生,少年得志,体恤民困,能以身作则,倡导地方富者肯施、贫者勤奋,无论身份、不分地位,俭朴廉谦,乃做为太湖之准则。龚生执掌太湖数年之间,尤于苦心倡导并积极引领,身教更重于言教,竟能潜移默化中,让所辖区内,贫富差距拉进,并进化为均富之社会,因富者不骄奢能慈悲喜舍,而贫者吃苦耐劳,积极勤奋,方能形成地方之繁荣景象,而此皆归功于龚生,慈悲普化地方身体力行之效应,何以龚生能有如此精神?为地方促进繁荣。乃因其自幼多病苦,曾受观音大士所指引,并予加持梦醒后,乃发奋图强,终在不懈不怠学习中能少年得志,又因潜研三教真理圣书,乃悟知欲扭转先天命格,必须精进,包括布施及改变心性,予生活习惯中,让自身劳动,使生活俭朴,见人之饥如己之饥、见人之溺如己之溺;是以,龚生自从上任以来,积极以身示教,创造地方均富之繁荣现象,当然也要大众之助,而后方能形成共鸣。如若富者吝于布施,而贫者不知精进勤奋,那样的社会,正是贫富差距大,而富者永远不超过三代,因好逸恶劳之故,有时甚至形成均贫社会,因为贫富皆不肯用心改进。深愿慈悲喜舍,贫者勤奋,富者舍得,无论贫富勤修身养性、六事精进,而能超凡入圣,归本位也。第二十四章妙化太阴星君降93年1月11日彼时在西湖有禅师:道同。一生精研佛法,广纳群籍,能知未来之事,时逢天旱民心多燥,兴盗者大有人在。然而禅师道同观察入微,明了此乃地方之定数急不得,但悯其众生乃施巧法,引导众生诵经念佛,但众生心志多不坚,乃半途而废,最后乃施一妙道,再聚众人于室引领诸众,将密室内所藏经,各自详阅,仅留烛灯照明,另外三餐问题则由小僧传送,此法果真令民心安定,不中日子已过数月,而群众亦已深种佛智,此时西湖正是雨季来临,禅师道同不动声色,引导众生出密室而绕佛,礼拜佛毕诸众尚未察觉气候之变化,因为心静之缘故,而出家者尚有不少,余众乃成为在家居士,因在道同禅师之潜移默化之引导下,得证菩提者大有人在。后来道同禅师,亦证得高果位,而行化四海,勉世人处世修行,须有条理且步步为营,脚踏实地,更须有坚定之意志,刻苦耐劳之毅力,则天下无难事也。第二十五章鼓舞太阴星君降93年1月31日人世间最重要者,乃是人与人之间,互相鼓舞、勉励,唯有互相勉励,才能提振士气。昔时在松花地方,有德某,一生并无大才能,更无任何建树于世。但唯一可取的,乃是德某擅长勉励别人,经常对于一些困苦人家勉励,常能提起大家振作之动力,对于身体有所残缺者,常施予鼓舞让其能残而不废,更常对于守关将士加菜鼓励,因为此一动作,在无形中激励了无数人之士气,更创造出一股新气流,使原本面临几近瓦解的,重新振奋起来,使原来生活于灰暗的,重新闪亮起来,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动作,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能让某些人,重振雄风,而成为所向无敌之人,此皆乃鼓励所带来之作用,而德某亦因为无形中使许多人改变命运,终能得证菩提。愿世人对于他人,不要吝于施舍言语之鼓励,尤其是周遭的亲朋好友,及对于自身关照有加之众人,常施以鼓励,更能增进彼此之感情,勉之。第二十六章供斋太阴星君降93年2月7日昔时在南方有郑氏,家有余田,乃规划由族人耕种,每逢秋收时,皆能丰硕,不数年间倒也累积不少财富及产业。有一日郑氏一时心血来潮,在街道上闲逛,似乎观察到街道之间,有若干贫困者在街上行乞,是时郑氏心生恻隐,至家中乃开始筹备于冬季时期,展开一连串之供斋行动,此一善举乃感动不少富户,亦共同参与此一供斋善举,对于贫乞之中,凡有身强体健者乃由郑氏予以收留,并教授以耕种,而其中一部分贫人,乃分别由富户引领下做为长工,剩余老弱妇孺乃经郑氏安顿下,生活亦无所匮乏,一生之中从未有稍微之后悔之意,更无有懈怠之心,并终其一生,乃证得无上菩提。愿世间人,能常施有余而民困,积造善功福田,以彰扬福运勉之。第二十七章修身太阴星君降93年2月14日昔时在宜兴之地方上,有白氏出生于贫寒之家,谋生仅足糊口,生活之贫乏,可见一般,但白氏不因出身贫寒而自卑,反倒更能日日省思己身每日所犯之过失,并加以忏悔进而改善。凡有旁人无端加身之斥责,白氏必先自我反问,我究竟有何缺失,令人如此斥怒,若思及过失之处,便深深忏悔,并立誓不再重犯,若省思之后,未觉有所过失,乃就教于他人,确认之,经年累月,修养身心,培育出恭谦内德,取人之长,舍己之短,实修实炼,终于证得不退转道。现今俗世,每遇争执,常论人非,不问己过,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之心态,致使俗世,谦虚之心不再,强词夺理之性滋长。难怪乎!世风日下,道德沦亡,奉劝世人空暇常思正身心,普行正道,以培养性德,重新拾菩提之觉也,勉之。本院院尊关登台93年6月2日圣示:今夜恭接完书玉旨。命本院太子元帅十里外接驾,命本院天上圣母五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钦差大臣天仙状元邱长春真人降诗曰:完书喜乐挽风俗。妙法无边德泽长。普化苍黎修善果。收圆六道证瑶乡。圣示:今夜奉旨为贵院宝书之《圣道千秋录》完书,颁布有功玉旨而来,愿贵院神人再接再厉也。玉诏宣读!神人俯伏!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凌宵,上统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位居尊而鉴卑,无时不以苍生为念。今查尔南赡部洲台疆【懿敕宝德大道院】,奉旨着造之宝书《圣道千秋录》业已完书,一载以来贵院神人劳心劳力,不懈不怠,为导迷向觉,引恶从善,挽转颓风,不遗余力。如今宝书《圣道千秋录》既已完书,合该颁布有功神人。一:凡本书著书期间,护持著书全勤者,各赐记一道功为勉。二:凡本书著书期间,护持著书过半未全勤者,每期扣五大功为勉。三:凡本书著书期间护持著书未能过半者则每期以三大功赐记为勉。特赐贵院神职各升三品,另加赐白绫彩带一条,黄金三十斤,白银四百两。一:凡助印本书达壹万本者,准予福禄存入天库。二:凡助印本书达五千本者,准予添五等现世福禄。三:凡量力助印本书者,依其所造功德及其所求,审其功过,尽予周全。愿宝书之普化,研阅者皆能深入并实践,以期超凡入圣,而福慧双修双得也。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甲申年四月十五日完
/
本文档为【圣道千秋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