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诗歌教学(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

诗歌教学(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

2018-06-20 106页 ppt 830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旋律

几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财务主管一职!精通各种财务管理软件

举报
诗歌教学(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诗歌的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韩山师范学院学院中文系肖细白理解这二种关系:一、解读与教学;二、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请看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无锡高级中学公开课)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请看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配乐范读(感受一种情怀)三:感受领悟1、问:你从这首诗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怀?2、学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四:译读。1、请你任选词中一句或几句,尽量用诗化的语言把词意表达出来。(如能押韵...
诗歌教学(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
诗歌的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韩山师范学院学院中文系肖细白理解这二种关系:一、解读与教学;二、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请看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无锡高级中学公开课)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请看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配乐范读(感受一种情怀)三:感受领悟1、问:你从这首诗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怀?2、学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四:译读。1、请你任选词中一句或几句,尽量用诗化的语言把词意表达出来。(如能押韵则更好)2、(投影译文)教师诵读五:赏读1、请展开想象,以诗作的内容作一个封面设计图,说说你的设想。(学生自主回答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要设计她拿酒杯?你为什么要把花设计得开得很茂盛?你为什么要突出她的眼神?你觉得诗中哪一句最打动你?六:诵读(有感情地读)七:以“走近李清照”为话写一篇作文。请老师们点评这个教学过程出了什么问题?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哪里?点评:总的来说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也是一堂很典型的不成功课。它的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没有对诗歌的深度解读。特别提醒:我们很多老师很容易被这样的课表面迷惑,它外表有很多光环:一:有层次:“配乐范读”(感受)—“学生读”(自主)—“译读”(检查、示范、修正)—诵读(进一步感受)二:体现新课程精神:1、课堂热闹:有音乐、有绘画、有朗读、有活动热闹非凡。—重视兴趣。2、重朗读。3、学生自主参与。4、师生平等互助。三、教学程序完整,思路清晰。但是,如果架空了课文,再多的光环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诗歌的深度解读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诗歌的深度解读对诗歌全局把握:例如: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对诗歌的全局把握至少应该有如下几点:1、诗歌的情感基调,情感线索。2、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推进。细节领会1、第一幅画面的特点;第二幅画面的特点;二者组合产生的新的意义。2、第三幅画面的特点;与前两幅画面的内在联系。3、“夕阳西下”与前三幅画面是什么关系;4、“夕阳西下”有什么特殊的深层的含义。5、“断肠人”在画面中处于什么养的地位。……至少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诗歌作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才能有效地将阅读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钱唐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局把握1、前三联主要写景,第四联主要抒情。2、前三联写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3、前三联与第四联的关系。4、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交代地点,也交代行踪。照应标题“行”。深入阅读1、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2、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3、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4、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5、重点解读。颔联与颈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有声有色有情韵。6、细节解读。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云脚低争暖树啄新泥迷人眼没马蹄最爱行不足动词准确体现景物特征。把人的心理感受充分表现出来。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词:几处、谁家渐欲、才能有了这八个字,静止的画面便流动起来。“几处”是数量词。“早莺争暖树”,是一幅很美的画面,冠以“几处”,这美的画面就不是一幅,而是多幅。这边有,那边有,远处还有。“柳浪闻莺”为西湖一景,其实,春日西湖的四周,处处可闻莺啼。。“谁家”是疑问词。诗人并非着意描绘“春燕啄泥”,而是有意追问:“那啄泥的春燕是谁家的呢?”随着这一发问,说不定诗人会加快脚步,双眼紧盯着那只春燕,看它到底把春泥衔到哪户人家去筑巢。这么联想开来,不是比仅仅刻划“春燕啄泥”的画面有趣得多吗。“渐欲”“才能”与“几处”“谁家”一样,不提供形象,不组成画面,但加入诗中,却使形象得以扩展,画面得以延伸,自然之物会随着诗人的“行”而流动起来。只有这样进入课文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意境。读出另外“八分之七”“言外之意,画外之音”是诗歌的主要特征,解读时读出诗歌另外的“八分之七”尤其重要。例1、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杨柳”扩展:《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留”谐音,古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杨柳先衰,故以此喻青春易老。例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例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例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例5: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例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例7:孟浩然在《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部分诗歌字面后的意义远比字面的意义要丰富得多,教师解读时要透过字面,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将其进行深度解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领会诗歌各种表现手法:各种修辞手法以及带来的表达效果:例1:“红杏枝头春意闹”——通感例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夸张例3:“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 例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夸张。“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拟人。此外诸如用典、电影蒙太奇、象征等艺术手法也是要用心体会的。写景抒情的集中表现形式。举例:用典: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电影蒙太奇: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哀景写哀:乐景写乐:哀景写乐,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春花秋月何时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出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举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诗歌有着严密的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紧紧围绕着那种无法排遣的悲情而不断展开不断深化。“寻寻觅觅”词一开始就用三组叠词将自我形象推出,“寻寻觅觅”是当一系列不幸突然降临时,作者下意识的行为。她寻什么?又觅什么?找到了什么?显然,她要寻觅自己所爱的人,寻找失去的温暖。然而,在这物是人非的环境里,所寻无果时,作者的内心开始强烈的翻腾了。“冷冷清清”是所寻的结果。这不仅是天气带来的感觉上的冷清,也是作者内心的凄凉。这种“冷清”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无法改善,更因为内心的凄凉而使其无法自拔。这时,作者内心的感受便变得更加强烈。“凄凄惨惨戚戚”是内心多重凄凉感受集中而强烈的体现。“凄凄——惨惨——戚戚”它是一个情绪不断强化的过程,由“凄凉”到“悲惨”,悲伤的程度加深了。特别是“戚戚”,它所表现的,那是一种无声的悲伤,是一种万物为之沉寂的悲伤,是悲情的极致。所以作者一开始就在这组叠词里渲染了自己的情感,这种气氛笼罩全词,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在下文里,作者不断的表现和强化了这种情感。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之下,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只能让作者触景伤情,外界一丝一毫的变化,对于饱经沧桑的女主人来说都是触目惊心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带来了身体的无助,更是人生境况的变化无常带来的心灵的伤痛。这种伤痛是自身无法抵御的,即使借助可以令人忘忧的酒也无法抵御带给她伤痛的“晚来风急”。更何况,还有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勾起对往昔的回忆。今天,这多情的信使又在为谁传递鸿呢?自己是再也无法享受到鸿雁传书带来的快乐了,此时的大雁无疑只能给她带来更多的伤痛。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被痛苦包裹着的女主人,一个不断被外界刺激而在痛苦中无法自拔的女主人。经过这一系列的折磨,词人如凋落的黄花,瘦弱而憔悴,身心疲惫,无人可怜,无人问候。这度日如年的痛苦,比“乍暖还寒”更加难耐。其实,作者的痛苦又何止这些。那些让人伤心欲绝的触发物,偏偏在其不堪一击的时候向作者纷纷袭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切让作者是怎样的伤心欲绝?“细雨”打在“梧桐”上,低沉的声音,常人听来也会产生多愁善感的联想,更何况身心俱痛的词人呢?又偏偏在“黄昏”时候,在这个生命将息的美丽而伤感的时候,在这个万家即将团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这个庄严而又多情的时候,万物俱寂,只有“细雨”打在“梧桐”上,发出的声音格外的清晰,格外的强烈。“点点滴滴”,一声声像重锤猛烈击打着作者的心灵。瘦弱、憔悴的作者,哪里经得起如此沉重的心灵敲击。此时我们似乎无法分清,这“点点滴滴”到底是雨声还是哭泣与叹息?此时,作者的悲情达到极限,作者的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一切,万物也为之哭泣,为之沉寂。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悲伤中,作者情不自禁、几乎是一种呼天抢地的诉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最后的诉说,再一次有力证明作者悲情的无法排遣,也有力地总结了上述的多重悲愁:“寻寻觅觅”带来的冷清凄惨;“乍暖还寒”带来的身心苍凉;“雁过”带来的今非昔比的强烈感伤;“守着窗儿”度日如年的苦痛;特别是“雨打梧桐”的感天泣地之悲怆。是啊,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一方面,作者在情不自禁的要诉说,因为,内心积郁得实在太多太多,这些痛苦实在是超过了身体的承受,时时刻刻都要在身体里溢出来。另一方面,作者又无法诉说,因为,这些痛苦之多之深又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又怎能是一个“愁”字就可以概括得了?作者此时悲情之深重之强烈,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所以,自始至终,作者在作品中不断抒发和强化的这样一种悲情。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二句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第二句点明“相见”和“离别”的具体环境,渲染气氛。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领悟诗歌的情怀:晋人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文赋》明徐祯卿:“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荆轲变徵,壮士瞠目;延年婉歌,汉武慕叹。……所以同忧相瘁,同乐相倾者也。”——《谈艺录》对于欣赏者而言,要想得到感发和感动,得到灵魂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就必须“披文入情”,透过文字符号,结合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去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去体悟去挖掘作品中深隐的情感信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情感?一、反复阅读,多方位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1、抓住诗歌中主体景物的特色,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教学中要注意的是:首先善于抓住主要景物及特色,然后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写景抒情的有关知识,掌握一般规律,懂得怎样的景会渲染怎样的情。2、从作者直接抒情上,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注意:找准抒情语句,善于联系与此相关的内容,即作者的具体描述。二、运用形象思维,再现形象和画面,体会个中丰厚的情感。1、通过想象和联想展示诗歌的整体形象和画面,体会此情此景。教学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想象和联想,再造画面和形象,体会个中特殊的韵味。再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画面,并从中获得冲动,进而从画面和形象中挖掘情感,这是诗歌教学的主体,也是情感体验的主体。2、营造特定的情境,体验此情此景。教学时,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去做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抓住动人的一刻,从而创造出美丽动人的图画。3、仔细推敲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一步把握诗歌情感细微精妙之处。注意:从诗歌“炼字”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去;从文化背景中把握原形意象中丰富的内涵。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放飞学生的情感。三、发散思维,开拓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1、向同类作品拓展。注意:适当引申;找到可比较的作品。2、向生活拓展。注意:联系作品适当发散。以情感为纽带沟通作品与自然的联系,让作品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同时,也让生活和自然带来的灵感帮助学生感悟作品。总之: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忽视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最集中体现在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上。诗歌教学尤其如此。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放飞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用自己满怀的热情和冲动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自然对话,从而享受情感,品味情感和丰富情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富有永恒的生命力。了解作品相关背景了解时代背景例: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介绍安史之乱,河南河北是叛军骚扰的中心,冀北更是安禄山的老巢。现在都被唐王朝收复了,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漂泊“剑外”的诗人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乡过安定愉快的生活了,这该有多高兴啊!所有这些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人那种欣喜若狂,而又充满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人、事、物等例:《前赤壁赋》——介绍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旷达的人生态度。例:《有的人》——介绍鲁迅的生平,激起对鲁迅的崇敬。掌握诗歌的语言结构学习诗歌的语言表现力诗歌要讲究押韵,要分行、分节,又要讲究音组的协调与配合,因此,诗歌的语言结构有明显的特点:特点一:词类可以活用。例1:“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名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万户侯的蔑视和鄙视。)例2:“六月天兵征腐恶”(腐恶:形容词用为名词。)所以,词类活用不仅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而新颖,而且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内容的表达,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特点二:词序可以变换。例1:“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九重霄的倒置)例2:“绿水荡漾清猿啼”(猿啼清的倒置)例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的倒置)以上例子说明,词序更换在诗词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从主观意愿上来说,这种更换是为了适应旧体诗严格的格律,但是从客观效果上来说,却产生了一种特有的韵味和风格,从而突出了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特点三:句子成分可以省略和压缩。例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香炉灰飞湮灭。”“羽扇纶巾”——“摇着羽扇,带着纶巾”的省略。例2: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由名词构成,其中省略了动词和关联词,补充后:——“(捍卫江防的)楼船,(冒着)夜雪,(巡逻在)瓜州渡(口);(披着)铁(甲的战)马,(顶着)秋风,(驰骋在)大散关(前)。这是陆游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他利用这些名词的组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紧张而又严肃,激烈而又壮阔的战斗生活画面,格调在豪迈中透着悲凉。同时又强烈的表现了他那种“尚思为国戌轮台”、“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爱国主义热情。句子成分的省略和压缩带来相应的表达效果:1、诗歌语言更加精炼。2、画面更集中更具体(例2);形象更突出(例1突出周瑜的“从容”、“大将风范”)。3、诗歌的语言更具弹性,给读者想象联想的空间。同时,读者通过想象联想补充省略的成分的同时,也促进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诗歌的有效教学主要讲两点:一、将阅读文本有效的转化为教学文本。亦即提取有效的教学信息。二、将有效的教学信息转换成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提取有效的教学信息:还是以李清照《醉花阴》为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要读懂这首诗,就是要读懂它的“情”,要读懂它的情,也就意味着要读懂作者的情表现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从这首诗某些关键性的词句如“愁永昼”、“销魂”、“凉初透”这些直接表达内心情感和内心感受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愁情,而且是一种非同一般的愁情。显然这种愁情不是直接说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说故事来表达的,而是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把读者带到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能打动读者的心,而且让人回味无穷。这种方式就是很多诗歌都要用到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词:“意象”。作者通过一个个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构成一个个带有主观情感画面,从而构成“意境”。什么是意象?简单说来就是融合了作者情感的客观景物。本诗歌中的“薄雾浓云”本来只是一个客观景物,我们在自然界看到它时不是意象,因为它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但是一被作者采用进入诗歌就带有感情色彩,就是意象了。什么是诗歌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诗歌的意境就是通过各个意象组合构成一种情调和境界。所以,归根到底读懂诗歌就是要读懂诗歌的意境。所以,这首诗的有效教学信息主要是: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作者又是怎么样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请大家以李清照《醉花阴》为例来完成以上的工作。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提取有效教学信息是关键,而且要掌握一定一定的规律。要进行诗歌的有效教学,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同样重要的工作:设置教学情境。二、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所谓“情境”,就是强调学生参与,并且是思维参与。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兴奋。还是以本诗为例:相关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解读: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情境设置:这两句作者写了什么景物?借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要借助这些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进一步设置情境:作者到底愁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诗歌中找答案:“愁永昼”,且孤枕难眠(眼睁睁看着瑞脑销金兽)。归纳总结: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再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填写关键词:)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解读: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情境设置: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什么样的情怀?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这种情怀?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来表现这种情怀?)“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强调的是一年又一年。更是强调寂寞、怨恨、愁苦之漫长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请注意:以上这些解读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必须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接受。(进一步设置情境:作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特点的时节“重阳佳节”有什么用意?而且说“又重阳”又有什么深意?对于“凉初透”你又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解读:(情境设置:从前面我们看到作者的内心已被愁情填满了,很显然作者想解脱,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脱呢?最后她解脱了吗?)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情境设置:作者“愁更愁”在词中是怎样表现的?在下句中找出关键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问:“销魂”与“西风”又有何内在联系?“西风”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又有什么意义?)总结提升: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问:作者把思妇与菊花相比有何用意?)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一”、“二”两个步骤完整举例:例1: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题情境:1、一二句主要写景,写了哪些景(意象)?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具有怎样美学风范?3、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笔下仅仅是景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4、“依山尽”的太阳已接近黄昏,作者为什么说是“白日”?5、一句是眼前看到景象,是实写;二句是作者由眼前看到的想象出来的景象,是虚写。作者虚实结合带来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三四句抒情,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7、三四句抒情与一二句写景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8、作者“更上一层楼”到底看到了什么没有写,为什么?诗歌教学最终目的:把握意境总之,诗歌教学一定要:展示诗歌的形象和画面,挖掘诗歌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例:把握诗歌《登鹳雀楼》的意境。诗歌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创造意境的手段,所以,从画面入手。展示画面:第一步找出画面的主体意象并感受画面:前两句主要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画面中有:洁如玉盘的白日;绵亘千里的中条山;奔流不息的黄河;想象中的浩瀚无边的大海;面山临水的鹳雀楼;引颈远眺、游兴未尽的诗人自我形象。问题情境:1、一二句主要写景,写了哪些景(意象)?第二步概括画面特征:具有阳刚之美。表象在色彩明亮艳丽,景色壮观,气势雄伟。问题情境: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具有怎样美学风范?第三步:运用写景抒情,以及二者的关系,揣摩作者运用这些意象的意图,体会景中之情。“白日”,“白”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灿烂明朗的感受,有光芒万丈的气象。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依山尽”的太阳是火红的,“残阳如血”便是形象的描写。作者在这里违反常规的描写,正是表现了作者的匠心所在:与表达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一致。没有“残阳”带来的奄奄一息、美人迟暮之感。滚滚而来的黄河水已使人振奋和激动,更何况它一直流向波翻浪涌、浩瀚无际的大海。这是何等的气魄!这里虚实结合,他游目骋怀,望着黄河滔滔远去,在想象中创造了黄河的壮阔画面,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非凡声势,也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通过想象,扩大了诗歌画面的容量,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也扩大了作者博大的胸怀。一、二句写景,景中有情。画面灿烂壮阔,描绘了一幅境界壮阔的江山胜景图。与作者独具匠心的取景构图是分不开的。问题情境:3、这些景物在作者的笔下仅仅是景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4、“依山尽”的太阳已接近黄昏,作者为什么说是“白日”?5、一句是眼前看到景象,是实写;二句是作者由眼前看到的想象出来的景象,是虚写。作者虚实结合带来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挖掘情感:挖掘景中之情:诗歌前两句主要写景,但是写景的同时,借助“白日”、“青山”、“黄河”、“大海”这些景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情怀。是祖国大好的河山感染了作者,面对这样的壮美,诗人没有廉价的赞美之辞,而是提炼出了深蕴哲理的千古名句。领会借景抒情:当作者情感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情不自禁抒发情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展示的图景已极为辽阔壮美,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更上一层楼,去远眺更广阔的天地,饱览千里以外的自然风光。至于更上一层楼究竟看到了什么却没有写,也用不着写,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不管诗人的主观愿望如何,诗歌实际上体现了一个蕴含哲理的思想: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不要易于满足,而要不断追求,不断开拓新境界。是壮美山河感染了诗人,激起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问题情境:6、三四句抒情,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7、三四句抒情与一二句写景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启发想象联想:1、在鉴赏,以中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对文本理解和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想象联想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再现画面,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再造画面,从而理解欣赏作品,并且开发智力。2、找到契机,拓展想象。问题情境:1、想象“更上一层楼”后,作者看到了什么?2、“黄河入海流”又是怎样的景观?当势不可挡,势不可留,气势汹涌的黄河流入大海的一瞬间,又会是怎样的景象?之后又会是怎样的情景?总之,有了以上三个环节,对于诗歌的意境就有了准确具体的把握。这也是欣赏诗歌的主体,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环节。一起用心,一起摸索,共同成长是你我的心愿!
/
本文档为【诗歌教学(深度解读与有效教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