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985 庞卓恒.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J]. 历史研究,1985,(5).

1985 庞卓恒.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J]. 历史研究,1985,(5).

2013-05-14 18页 pdf 1M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0869

暂无简介

举报
1985 庞卓恒.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J]. 历史研究,1985,(5). 中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庞 卓 恒 �天 津师范大学历史 系 �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 “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 了理解全部社会 史 的 锁 钥 ” 的学 说 � 。 笔者曾写过一篇短文谈这个命题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 。 现拟进一步作此尸 论阐述 , 并着重结合国内外历史比较研究的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 以供批 评和 讨论 。 中 唯物史观通常被理解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后运动揭 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 。 这无疑是对的 。 但我觉得这还不全面 。 因为马克思 、 砂巴格听...
1985 庞卓恒.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J]. 历史研究,1985,(5).
中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庞 卓 恒 �天 津师范大学历史 系 �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称为 “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 了理解全部社会 史 的 锁 钥 ” 的学 说 � 。 笔者曾写过一篇短文谈这个命题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 。 现拟进一步作此尸 论阐述 , 并着重结合国内外历史比较研究的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 以供批 评和 讨论 。 中 唯物史观通常被理解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后运动揭 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 。 这无疑是对的 。 但我觉得这还不全面 。 因为马克思 、 砂巴格听 多次指出 , 唯物史观是从一个 “现实的前提 ” 出发的 , 而上述理解没有包 含 那 个 前 提 。 唯物史观的 “现实的前提 ” 是什么呢! “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 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 ∀ 。 马克思、 恩格斯所说的 “现实的个人 ” 既不是历史唯心论 者 津津乐道的那种作为抽象的 “人性 ” 、 “理性 ” 化身的人 , 也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所 说的 离开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 自然的 、 生理的人 , 而是同社会实践活动和相应的子# 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以劳动者∃ 为主体的 ‘现实的人 ” , “他们的活动 ” , 首先是生产 劳动 , 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交往活动、 社会政治活动和精神交往活动 。 这些活动义被 补 �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 第 % 卷 , 第&∋(页。 � 见 《光明 日报》 ) ∗+( 年 & 月&& 日 《史坛纵论》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 第&( 页 。 ∃ 劳动者中理应包括脑力劳动者 , 只是在古代阶级社会中 , 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一般扮是 剥削阶级成员, 不属于劳动阶级 。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 不剥削他人的 “白领 ” 肺力芳 动者已不属于剥削阶级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 所有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人民中的 一部分 。 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是芳动发展史的必然趋势 。 历 史 研 究 ! ∀#年第 ∃ 期 称为广义上的 “ 自主活动 ” � , “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 “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 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 , 其中前一部分显然是他们先辈的 活(创造出来的。 可见 , 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的三个层次中 , 现实的 人 的 ‘自主 活 动 , , 首先是生产劳动 , 是关键性的层次 , 因为 “这种活动 、 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 动和创造、 这种生产 , 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 ∀ 。 多年来的理论探讨明 , 离开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是难于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的 。这是因为 , 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 范畴本身 , 都只不过是现实的人们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城的实践活动结果的理论表述 , 离 湃了现实的人们的实践活动 , 那些范畴本身是不会自己运动的 。正是人们的实践活动 , 才是推动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的总能源或原动力 。 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怎样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呢 ! 如前所述 , 马克思、 恩格斯所说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包括劳动生产活动、 经济 交往活动、 社会政治活动以及精神交往活动 , 总起来称之为广义上的 自主活动 。 首先 是物质生产的自主活动创造出一定的生产力水平∃ 和与之相应的 “个人之间进行交往 的 条件 ” , 即交往形式− 或生产关系 。 ‘这些不同的条件 , 起初本是 自主活动的条件 , 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桂桔⋯⋯已成为栓格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 , 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会 变成栓格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 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 上 都 是 与 同一时期的 , .二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 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 、 为各个新的 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 , 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 / 。 现实的人 的 “个人本身力量 ” 0包括物质力量或物质生产力和精神力量或精神生产力 1 又怎样 发展呢! 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的自主活动推动着它 自己发展。 因为 “在再生产的行为 本身中 , 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 , 例如乡村变为城市 , 荒野变为清除 了林木的耕地等等 , 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 , 炼出新的品质 , 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 自身 , 造成新的力 缺 和新的观念 ,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 , 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2 。 劳动者个人本身力量的 发展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又是什么关系呢 ! 原来 , 正是由于劳动者在改变客观 条件的同时使自己本身逐渐获得 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 产生了新的需要 , 就必 今 脚 � 《马克思飞恩格斯选集》 第 ) 卷 , 第3( 一3∗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 第&(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 卷 , 第(∗ 页。 ∃ “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 , 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奥》第 峨卷 , 第4&) 下 , − 广义的 “交往形式 ” 包括经济、 政治、 精神领域的交往关系的形式 , 狭义上指生56’’7 关系 。 8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 ) 卷 , 第3∗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 卷上 , 第(∗( 页。 砂粉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然要通过生产斗争 、 阶级斗争和其他实践活动去 冲击不再适应他们已经发展 了的新的 自主活动类型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从而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从低级 向高级发展 , 一直发展到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 。 正 因如此 , 唯物史观认为 ,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 根到底是现实的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 “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 � , 而个体又是通过社会性的劳动而发展其物质和精神力量的 , 所以又是他们的 “劳动发 展史 ” 。 也正因如此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又把唯物史观称为 “关于现实的人及 共厉 史发展的科学 ” � 。 另一方面 , 现实的人们在世代相承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既定的生产力 、 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又按一定的层次反过来对人们的 自主活动起不同程度的促进或促 退的反 作用 。 而且 ,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的自主活动都是 在特定的外部自然环境和人 文环境的制约下进行的 , 因而总是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进程和形态 。 但是 , 归根到底 , 现实的人们的 自主活动 , 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是一个 “ 自变量 ” , 总要随着物质生产 活动本身的不断进行而逐步发展 , 或迟或早总要冲破前进道路土的障碍 , 推动社 会前 进 , 差别只不过是 , 人们的自主活动所受束缚大一些 , 推动速度就相应地慢一些 , 束 缚小一些 , 推动速度就快一些 。 社会历史运动的这种层次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 , 如果用一个系统网络框架图加以 形象地表述 , 便如下图所示 : 外部自然环境 工卞 和人文环境 以芬动者为主体的现实一冲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岭一经济交往活动之社会政治 , 动之精 神 交 往 活 动胜奢舌 动;业社 会 生 产 力二 丁土系丈社会政治制度二二二意 — 10 一 二立生 形 态 小))识6<�关个� 产 !份弓 外部自然环境 ∀ # 和人文环境 稀 ∃ 图 中一兮表示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起点或原动力的运动方向 , 也是整个矛盾运动 中第一个层次上的矛盾主导方面的运动方向 , % % & 表示其他各个层次的矛盾运动的主 尹方面的运动方向 , 一峥表示各个层次上的矛盾运动的非主导方面的反作用力方 ∋∃(∋)其中除了着重显示 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历史运动 的起点或原动力以外 , 还着重把各个层次上的活动和相应的活动的结果 ∗生产力 、生产 关系 、社会政治制度 、意识形态 & 区别开来, 并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 卷 , 第,−� 页 。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 + 卷 , 第− ,. 页。 �� ∋ 6 历 史 研 究 这里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 , 把 “物质生产活动 ” 、 “经济交往活动 ” 、 “社会政治活动 ” 、 “精神 交 往 活 动 ”同 “ 生产力 ” 、 “生产关系 ”、 “社会政治制度” 、 “意识形态 ” 区分为两大层次 , 而且 把两大层次之间的关系视为 “ 自变量 ” 和 “因变量 ” 的因果关系 , 是否会导致离开社 会关系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孤立地 , 割裂地去考察那些 “活动 ” % 是否会导致否定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我的看法是 , 分层次考察并不等于把那些层次割裂开来 , 正如把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不可分割的领域分层次加以考察并不就意味着把它们割 裂开来一样 。 只要侧重考察任何一个层次时都注意到该层次在总的系统网络框架 中的 特定地位 , 并把它置于与其相关各层次的纵向横向的联系之中去考察 , 就绝不会陷人 孤立地 、 割裂地考察的歧途 。 而且 , 只有把 “活动 & 和 “活动的结果 ” 区分为既有相 互制约关系又有主从因果关系的两大层次 , 才能更好地阐明社会关系和社会基本矛后 运动的规律 。 这是因为 ,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 的依次交替 。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 遗留下来的材料、 资金和生产力 ∋ 由于这个缘故 ,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 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 ,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 ” � 这 里很倩楚 , 如果不把 “活动 ” 和活动的 “条件” 分开来考察 , 就无法阐明那些 “ 旧的 条件 , 是怎样被改变的 , 而那些 “旧的条件 ” 在广义上显然包括每一代人的先辈遗存 下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全部 “遗产 ” , 因此 , 无法 阐明 “旧的条件 ” 怎样被改变 , 也就意味着难以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怎样从低级向 高级发展 , 而且 , 离开了 “活动 ” , 也难 以阐明先辈遗存下来的那些 “旧的条件 ” 本 身是如何形成的 。 固然 , 在人类由动物界脱胎出来开始的世代交替的历史链环 中 , 每 一代现实的人的 “活动” 都首先要受到先辈遗存下来的各种 “旧的条件 ” 的制约 , 但 是 第一 , 那些 “旧的条件 ” 本身也不外是先前各代人们的 “活动 ” 造成的 “结果 ” , 第二 , 一 切 “旧的条件 ” 都总是要或多或少地 由于后辈的 “活动 ” 而被 “改变 ” 。 在 这里 , 作为造成 “条件 ” 的 “因” 的 “活动 ” 与作为 “活动的结果 ” 的 “条件 ”之 间 , 虽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 但归根到底毕竟是 “活动 ” 产生出 “条件 ” , 而且是新 的 “活动 ” 不断地改变着 “ 旧的条件 ” 并创造着新的 “条件 ” 。 分层 次 考 察 “活 动 ” 和 “活动的结果 ” 的 目的 , 正是为了阐明作为各个层次的活动的结果的生产力 、 生产 关系以至上层建筑究竟怎样从人们的 “活动 ” 过程中产生出来又怎样被新的活动改变 的 。 例如 , 要考察各个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变化 , 如果仅从劳动 资料 、 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等 “要素的综合 ” 上去考察 , 还是只能得出一些模糊概念 , 而只有作为该时代的劳动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实践能力的结果 ” 来考察 , 而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 第∋) 页。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厉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且力求在可能范围内对其劳动生产率 、 超过维持其基本生存需要的剩余产品率及其他 相关因素进行量的考察 , 并与前一时代作比较 , 才可能对该时代生产力水平及其消 一决 程度作出一些具体估量 ∋ 而且只有考察该时代劳动者和生产组织实际从事的简单再生 产或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力或消或 长的原因 , 进一 步说 , 只有从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经济交往活动方式的变化 , 才能 阐明相应的生产 关系的变化原因 。 例如 , 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原始协作的生产活动的结 果 ∋ 而原始公有制向个体私有制转变的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从原始协作劳动向个体芳动 的转变中去寻求 , 而不能用 “原始公有制被个体私有制代替 ” 的抽象的 “必然性 ” 去 证 明 , 因为那样就难以解释那个 “必然性 ” 为何对那些长期保持原始公有制的民族不 起 作用 , 这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已作过 多次论证� 。 再进一步说 , “社会结构和国家 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 � , 由此也不难理解 , 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 和意识形态也总是从现实的人们以生产活动和经济交往活动 以及相应的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为放础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中产生 出来的 , 而且是随着那些 “生活 ” 或 “活动 , 的改变而改变的 。 第二 , 把 “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 ”视为唯物史观现实前提中的第一个层次 , 是否会导致走上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歧途 ! 我的理解是 , 马克思、 恩格斯所论证的现实的人虽然是他们所列举的现实前提三 个层次 中的第一个层次 , 但总是同其他两个层次 , 即 “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 条件 ” 联系在一起的 , 这就决定了我们考察现实的人时不能从抽象的 “人性 ” 、 “理性 , 上去考察 , 而是从他们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从事的实践活动上去考察 , 也不能把他们 作为纯粹 “生理的人 ” 去考察 , 而是作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社会的人去考 察 。 例如 , 考 察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民或手工业劳动者 , ,就要考察他们在什么生产关系 中使用什么生产手段进行生产 ! 劳动生产率多高 ! 被剥削多少 ! 自己消费多少 ! 他们 衣食毛断了、 婚丧嫁娶 、 生老病死的情况如何! 能够用来改善物质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 产条件的剩余产品有多少 ! 改善自身及其后代的体力智力素质的条件如何 ! 经济和社 会交往范围有多大! 他们对自然界对社会和对 自身命运的认识及其变化情况如何 ! 怎 样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精神领域的活动! 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反抗力量怎样由弱到强地 发展 ! 怎样从接受封建统治的 “顺民 ” 逐渐发展成封建依附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反 对者! ⋯ ⋯总之 , 要考察他们如何通过物质生产活动、 经济交往活动、 社会政治活动 和精神交往活动而或迟或早地逐渐具有新的力量 、 新的品质、 新的需求和新的观念 , 嘴 �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 , 第凌4+ 、 (∋= 页, 《马克思恩 格 斯 选 集》第 ( 卷 , 第 )9 =页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 第&∗ 页‘ 历 史 研 究 考察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和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增长过程 , 并考察其 增长和发展速度或快或慢的原因 , 而这样考察的最终 目的正是为了从人们 “个人木身 力量发展的历史 ” 、 “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 、 特别是 “劳动发展史 ” 中去阐明社 会基本矛盾运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 并从而启发人们创造新的历史的经验 教训 。 显然 ,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 恩格斯指引的方向 , 就绝不会走上以抽象的 人为出发点的歧途 。 第三 , “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现实的人 ” 是否包括剥削阶级 % 怎样认识剥削阶级和 劳动阶级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 我的理解是 , 马克思 、 恩格斯论证的现实的人显然既包括劳动阶级也包括刹阴阶 级 , 他们所说的现实的人的 “活动 ’ 显然也包括劳动阶级和剥削阶级从各自不同的阶 套级地位所参与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 。 阶级划分本是生产力相对低的条件下 “分 工规律 ” 作用的结果 , 而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开始成为真 实的分工 。 ‘ , � 因此 , 6 在古代阶级社会中 , 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人一般都是剥削阶级 成员 , 不属于劳动阶级 。 但在阶级社会中 , 剥削阶级是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 � , 因此他们在历史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促进或促退的作 用 , 都是巨大而不容忽视的 。 不能认为历史仅仅是由劳动者创造的 。 关于这方面 , 我 觉得黎树同志 《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 一文已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论述 。 另一方而 , 也 正如黎树同志指出 : “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 , 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 , 是贯穿历史的全 过程的 。 ⋯⋯人民群众本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况对历史人物的活动也从根本 上起着制约作用 , 任何伟大人物所发动的任何历史运动都不可能超出绝大多数人在政 治 、组织和文化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平 。顺应还是违反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 常常是统治 者能否继续维持其统治的关键 ⋯⋯决定历史结局的从来是被认为微不足道的人民” 。∀ 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前提和层次 , 决定 了历史研究工作需要相应地遵循一定的 前 提和层次 。 , 马克思 、 恩格斯多次指出 , 历史研究不能以某种 “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 ” ∃ 或某种历史发展模式为前提 , 只能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引下 , 从 “每个时代的个人 的实际生活和活动 ” 的研究中得出前提。 而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 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 这个前提就是 : 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 ’ , 必须能够生 活 。 但 是 为了生活 , 首先就需要衣 、 食、 住以及其他东西 。 因此 , 第一个历史活 动 就 是 生产 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 卷 , 第49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 卷 , 第∋& 页 。 ∀ 见 《历史研究》 )∗ +(年第 ∋ 期 , 第∋3 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 卷 , 第)4= 一 )4) 页。 + 气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妙 啥 螂 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 � 。 也就是说 , 历史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应是研究每个历史时代的现实的人们怎样生产 自己的衣食住等等物质资料和物质牛活 过程 , 从生产活动的研究揭示出每个时代的现实的人们物质力量精神力量的发展状况 和水平 , 从而揭示出相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交往活动与相应的 生产 关系 , 进而揭示出相应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的体制、 制度或结 构 , 这样才能具体地阐 明各个历史时代 、 各个民族的具体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整个人类 历史发展的最普遍 、 最一般的规律 。 实践表明 , 如果不循着历史运动本身的层次去相应地确定历史研究的层次 , 在厉 史研究特别是比较研究 中就会遇到一系列困难 。 例如 , 我国史学界在探讨中国封建社 会延续时间较长而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较 短的根本原因时 , 遇到 了一系列难题 。 有一种意见看来侧重于强调经济方面的原因 , 在多种经济原因中似乎又多侧 吸于 强调土地所有制方面的原因 。这种意见认为 , 由于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这就使得地主、 官僚 、 商人易于相互买卖土地 , 特别是容易使商 人把商业资本转化为封建地产 , 从而阻塞了商业资本转变为产业资本 的 渠 道 , 使 封 建土地所有制和整个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下来 , 而西欧由于长期盛行领 主 制 , 土 地 不 能 自由买卖 , 因而商业资本易于转化为产业资本 , 从而促进了西欧封建制 的 较 早 解 体 。 可是 , 即使这种推论的前提符合历史事实 , 也难于推出那个必然的结果 。 因为既 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 那么土地从封建地产转化为商业资本甚至转化为资本主义地产 的可能性同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性就同样的大 , 为什么结果却是相反方向转化的趋势 占了优势呢 ! 西欧历史表明 , 当土地可以比较自由地买卖和租佃以后 , 那里也出现过 商业资本甚至产业资本转化为封建地产的现象 。这在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西班牙和德 国、 法国一些地区尤为显著 。 但是就整个西欧来看 , 毕竟是封建地产转化为资本主义 地产或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地产的趋势占了优势 。 为什么在中国却不是那样呢 ! 尤 其是 ,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同特点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 仍有待于 回答 。 在强调经济原因的见解中 , 还有一种见解侧重于强调中国与西欧的城市和以城市 为中心的工商业的不同特点对各自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 即因 为中国的城市及其工商业是受封建统治阶级控制的 , 西欧的城市及其工商业则具有相 对独立性 , 因而前者难于对 自然经济起到解体作用 , 而后者则易于起到解体作用 。 这 的确是有道理的 。可是中国与西欧的城市和工商业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特点呢 !仍然还 有待于解答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 卷 , 第4琴页。 历 史 研 究 另一类见解则着重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 强调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对城乡人民的 沉谊压迫 , 它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对人们的精神束缚等等 , 或强调封建 专制政权、 儒生官僚地主阶层和儒家思想体系结成了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 , 从而使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 ∋ 而西欧封建社会则长期处于分散统治状态 , 没有那么强大的封 建上层建筑 , 对经济基础没有那么强大的束缚作用 , 因而那里的封建社会得以较早解 体 。 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 可是导致中国与西欧的封建上层建筑产生那么大区别的原 因又在哪里呢 % 一个回答是 ( 由于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 地主没有独立 的行政 , 一司法和军事权力 , 因而需要有一个专制主义的封建中央政权来维护整个地主 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 。 西欧则与此相反 。 可是这样又回到了前述那种强调中国地主 土地所有制的作用的见解所遇到的困难 。 而且 , 上层建筑反作用力的强弱和持久程度 归根到底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吗 % 为什么中国封建上层建筑竟然有那么强大的束缚 力而且持久不衰呢% 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呢 % 笔者以为还得回到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和历史研究的第一 个层次上去 , 首先分别揭示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农民的具体的生产生 活活动及其物质力量精神力量的发展条件和状况 , 进而揭示出产生各具不同特点的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因及其反作用力的不同特点和强度的原因 , 从而揭示各自的封 建社会延续时间长短悬殊的根本原因 。 如 有趣的是 , 我们的一些欧美同行近年来也在探讨一些类似的向题 。他们探讨的中心 是西欧封建社会及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原动力或根本原 因问题 , 并由此而涉及到英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进程为何不同 、 为什么西欧迈向资本主义时东欧反而强化 了农奴 制 、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许多封建国家为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问题 。 这场讨论 早在四 、 五十年代即已开始 , 七十年代达到高潮 , 似乎至今还未结束 。 看来他们在讨 论中也遇到了与我们类似的一些难题 , 而且他们的探讨对我们也是有启发的 , 所以笔 者愿就所见到的一些论点和见解作些概括评介。 他们在探讨封建制度及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问题方面 , 主要见解可以分 为三大类 ( 一类侧重于强调经济方面的原因 , 一类侧重于强调阶级关系、 阶级斗争和 政治方面的原因 , 一类则强调经济与政治的综合作用 。 强调经济因素的学者又可分为两类 ( 一是强调人口因素的作用 , 一是强调城市、 商品货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作用 。 强调人 口因素的学者主要是著名的英国中世纪史家波斯坦 。 他认为人口的增减决 定肴农奴制的盛衰 ( 农村人 口增加就意味着土地将供不应求 , 而劳动力将供过 千求 , 卜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磷 粉 渴求土地的农民就不得不接受农奴主的苛刻条件 , 从而导致劳役制的加强 。 据此 , 他 认为 “劳役的增减勿需作其他解释 , 只需由对维兰劳役的需求和农奴劳力的供给的供 求相互作用来确定 ” , 而英国正是 由于十四世纪特别是黑死病后的人 口锐减 , 使 人口 与土地的 比例发生变化 , 劳动力供不应求 , 于是 “经济力量终于显示 了自己的作川 。 领主和雇主发现 , 获得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付给较高工资 , 而获得佃农的最有效 途径就是降低地租和放弃农奴义务 ” , 由此导致农奴制解体 � 。 著名的法国年签派史 学家勒鲁瓦 · 拉杜里也持类似观点 , 不过他在探讨法国农村经济迟迟未能走上资木主 义轨道的原因时 , 承认不能用单纯的人口数量上的因素去解释 , 认为是经济 、 技术 、 文化 、 教育和 “精神状态 ” 等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 。 他尤其强调 “最难越过的 人的 精神方面的看不见的局限 ” � 。 所以他实际上是综合因素论者。 波斯坦等人的 “新马尔萨斯主义 ” 观点 , 受到了美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罗伯特 · 布 伦纳的有力批评 。 他指出 , 同样的人口趋势在欧洲不同地区往住出现不同的结果 , 特 别是十四世纪整个欧洲出现人口锐减趋势 , 6 在英国确实出现了 “地租降低和农民 >:) 由 增加的并行趋势 ” , 并延续到十五世纪 , 但与此相反 , 十四世纪晚期和十五 世纪 , 在 加泰罗尼亚出现了地主对农民控制的急剧加强 , 法国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 “的确 , 这 些地区以及西欧大多数地区 , 到十六世纪初农奴制已经消灭 , 另一方面 , 在东欧 , 特别 是在波美拉尼亚 、 勃兰登堡 、 东普鲁士和波兰 , 十四世纪后期以来的人口锐减 , 却伴 随着加强超经济强制—即农奴制运动的最后完成 ” ∀ 。 法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布瓦也提出了许多有力论据支持布伦纳对波斯坦等人的 “新马尔萨斯主义 ” 的批 评� 。 这 样 , 把农奴制盛衰和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成败的原因归之于人口增减或 “上地—人口供求律”6 的观点 , 显然不能成立了 。 在这次讨论中强调商品货币经济对封建制解体和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决定性作用的 学者 , 主要是保罗 · 斯威齐。 他认为 , 封建制度 “是一种为使用而生产的制度 ” , “整 个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非常强烈的保持惯例和传统的倾向 ” , 因此 , 封建制度及其 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动力只能来自 “外部 ” , 即来 白城 市和商品货币经济的 冲击五 。 可 见波斯坦主编 :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卷 , ) ∗ 9 9年英文版 , 第 ∋∋ &一 ∋∋4、 9=3 一 9 )= 页。 见伊曼纽尔 · 勒鲁瓦 · 拉杜里著: 6 《朗格多克的农民》 英译简编本 , )∗ 39 年版 , 第&∗9 一4= & 、 4=+页 。 罗伯特 · 布伦纳: 《工业化前欧洲的农村阶级结构与经济发展》 , 载英 ?≅Α 《过去与现在》, 第3 =期 , )∗ 3 9年 , 第吐)页。 布瓦 : 《反对新马尔萨斯主义正统》 , 载 《过去与现在》 第3勺期 , )∗ 3 +年 , 中译文载 《健 界历史译丛》 )∗+ 。年第 ∋ 期 。 保罗 · 斯威齐 : 《一点批评》和 《一个回答》 , 载 《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 渡》 讨论集)∗ 3∗ 年伦敦版 , 第9 ∋一49 页6 ��∀∃Β 奋 历 史 研 究 是 , 即使如此 , 城市和商品货币经济又靠什么力量促其产生和发展呢% 又难 于 回 答 了 。 伊曼纽尔 · 沃勒斯坦则比较强调世界市场的作用 , 认为不能把资本主义孤立地看 作是某一国家范围内的现象 , 而应看作是由出口加 工 成 品 的 “核心 ” 地区 �西 、 北 欧 � 、分享和生产中间产品的 “半外围 ” 地区 �南法、 意大利和西班牙� 以及提供农产 品和金银通货的 “外围 ” 地区 �东欧和拉丁美洲殖民地 � 共 同 组 成 的 “世界经济体 系 ” 。在他看来 , 若无广大的 “外围” 和 “半外围” 地区为西、 北欧提供农产品 、 金银 和加工品销售市场 , 资本主义就难于发展起来。 但是 , 为什么在那个所谓的 “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 中各个不同地区和国家会起着那样不同的作用呢 % 他又只能 归 因 于 政 抬 、 阶级斗争 、 气候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 。 著名的英 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罗德尼 · 希尔顿和布伦纳 、 布瓦等学者 , 还有波斯 坦等学者都对单纯强调城市、 商品货币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作用的观点 , 提出 了有 力的批评 。 希尔顿指出 , 中世纪的贸易发展 “必须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密切联系起来考 察⋯⋯孤立 的贸易史不能告诉我们封建制度特有的关系何时和怎样让位给资本主义关 系 ” 。 他还指出 , 经济发展 “⋯⋯是以超过生存需要的社会总剩余生产量的增加为标 志的。 这一 因素 , 而不是所谓的国际贸易的复兴 , Χ Χ 乃是商品生产的基础 ” , , 国际 贸易的显著增长 Χ 一从年代顺序上看是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之后发生的 ” � 。实际上 , 不 少学者早已指 出 ,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都导致农奴制解体 , 如马克思主义学 者莫里斯 · 多布指出 , 贸易对封建结构的影响在欧洲各地甚至在英国的不同地区也是 各不相同的 。 例如 , 英国早在十二世纪就出现了劳役折换为货币支付的明显趋势 , 但 在十三世纪贸易和城市市场增长起来时却出现了劳役制加强的趋势。 十四世纪时 , 最 接近于伦敦市场的英国东南部 , 劳役比重最大 , 而远离市场的英国西部和北部 , 劳役 最少 。 他还指出 , 在波罗的海 国家 , 在波兰和波希米亚 , 出口农产品机会的增一长, 没 有导致农奴义务的废除 , 而是导致其增加和复活 , 导致在大地产上以农奴劳动为基础 的面向市场的农业经营 。 在匈牙利 , 贸易的增长 , 大地产经营的发展和对农民压迫的 加强同样是并行的 。 他由此得出结论 : “事实上 , 表明货币经济的发展本身导致农奴制 加强的证据看来与表明它引起封建制解体的证据同样的多” ∀ 。 布伦纳也指出 : “商业 对地主力量的瓦解性影响的论据看来同它在相反情况下 0对地主力量 1 所起的加强性 影响的论据似乎同样有说服力 ” ∃ 。 这些见解无疑都是很正确的。 马克思早就指出 , 如 令 伊曼纽尔 · 沃勒斯坦 , 《近代世界体系》 第 ? 卷 , )∗ 3( 年纽约版 , 第43 一4+ 、 ∗∋ 一∗+ 页。 《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第 )∋ 4一)∋( 、 ))9 页。 莫里斯 · 多布 : 《资本主义发展研究》, )∗( 3年纽约版 , 第4+ 一(= 页。 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第 ∋4一∋(页。 奋��Β∃ Δ6 、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喝 巾 咨 商业 “对旧生产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起着解体作用 , 这首先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 坚固性和内部结构 ” 。 他还指出 , 在印度和 中国 , 直到西方资本主义侵 入后这种解体 作用也相当微弱 , 而在俄国 , “同英国的商业相反 , 俄国的商业则没有触动亚洲 ’)三产 �似宜译 为 “亚细亚式生产 ” —笔者 � 的基础 ” � 。人口的增减 , 城市和商况6货币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 为什么会对各国封建 制 度的历史进程产生那么不同的影响呢 ! 希尔顿、 布伦纳 、 布瓦等马克思 主 义 学 者 认 为 , 归根到底是阶级关系 、 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比起着决定性作用 。 如前已提到 , 希尔顿在批评贸易决定论时指出 , 首先要有超过生存需要的社会总剩余生 产 量 的 增 加 , 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才可能为商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 但是农业生产力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着发展呢 ! 在他看来 , 主要是贵族加强剥削统治 的动机和农民关心在属于 自己的劳动时间内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机促成了农业经济的发 展 , 而那又是同 “早先的地租斗争相联系的 ” � 。 布瓦则认为 ,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总 是力图加强剥削 , 以致引起农业耗竭和农民反抗 , 导致封建经济的危机 , 危机之后 , 不得不减轻剥削 , 导致生产力恢复 , 由此形成发展—危机的周期性反复 , 而每次危机都会削弱贵族力量 , 最后迫使贵族不得不转而使用雇佣劳动 , 并为交换而生产 , 结 果导致 “农业资本主义在十六世纪骤然兴起 ” ∀ 。 布伦纳指出 , “正是阶级关系、 阶 级力量的结构决定着特定的人口和商业变迁对长时期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可能产生 的影响的方式和程度 , 而不是相反 ” ∃ 。 这些见解无疑有许多合理因素 。 可是 , 如果单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来解释 , 仍有许多难解的疑案 。 例如 , 照布 瓦推论 , 压迫加强引起危机和反抗 , 从而削弱贵族力量并迫使贵族减轻剥削 , 从而推 动经济发展 。 如果真是这样 , 那就应该是压迫愈 重 , 反抗愈烈 , 发展愈速。 的确 , 一卜 五 、 十六世纪面临着农奴制重新加强的德国农民比英 国 农 民 所 受 压 迫 要 币, 因而 )∋&(一)∋&9年的德国农民战争远比英国 )4+ )年的瓦特 · 泰勒起义和 )∋ (∗年的凯特起 义 规模大得多 , 战斗也激烈得多 , 但却没有使德国封建 制度比英国解体更快 , 如果 9Ε: 把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的残醋程度 , 中国农民反抗的激烈程度和中国封建社会 瓦解的缓慢程度与欧洲的情况相比 , 那就更难支持布瓦的论点了 。 布伦纳在这方面的 探讨也陷入了困境 , 他十分强调阶级力量对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改大影响 , 这无疑是 对的。 那么照理就应该是农民阶级力量越强越有利于推动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 主义的产生 , 可是布伦纳却得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 。 例如 , 他在探讨法国未能象英国 那样快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原 因时认为 , “法国农业变革明显失败的原因似乎直接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 , 第43) 一43 &页。 《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第)) 9页及其前后几页 。 见前揭布瓦文 。 多布也持类似观点 , 见前揭多布书 , 第铭一(9 页。 ’‘ 见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43 页。 ��∃∀ 历 史 研 究 自于近代初期农民土地占有权的不断加强 , 而当时英国农民土地占有制正在解体 ” ∋法 国农民土地占有权不断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又是 “在长时期里 , 在法国的不同地区 , 一个接一个的村庄衰得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权利—利用公有地 , 固定地租额 ,确保继承权 , 以他们自己选举的代表代替原来的村长 ” , 似乎这样就阻碍 了 土 地 兼 并 , 从而阻碍了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大地产的出现 。 因此他认为 , “正是近代初期法 国小土地占有制占主导地位 , 使得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 � 。 可是 , 布伦纳在对同 一时期西欧农民为何能摆脱农奴制度、 东欧农民为何反而陷入农奴制或垂新被奴役的 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时 , 又强调 , “在西欧 , 农民的团结和力量的发展—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村一级的农民组织—显然 比东欧强得多。 西欧农民阶级力量的较 强 的 组 织化 , 可能是他们在抵制领主制反扑 方面拥有较强力量的主要因素 ” � 。 他对德国易北 河东西两岸农民的不同命运进行 了具体的比较分析 , 指出 : “易北河以西的德国许多地 区 , 到中世纪晚期 , 农民通过一村一村地进行持久斗争 , 成功地为自己建立了一套经 济管理和政治 自治的村制度 , 就是提供 了一个强有力的防线去抵抗地主的侵犯 ⋯⋯农 民自己组织起来争取固定地租额和确保继承权 。 也许最有意义的是 , 在许 多地方他们 成功地争得了以他们 自选的村长代替原来由地主指派的村长官 。 在有些村庄 , 他们 共 至争得了选举村牧师的权利 。 农民迫使领主在无数的村庄特许状中承认所 有 这 峡 权 利—通过那些特许状 , 农民具体的胜利成果被正式地制度化 ” 。 另一方面 , “德 Φ6铸东部的相反进程是极鲜明的 。 这里农民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农民村庄的自治着来只在相当 小的程度上有所发展 , 其结果是在抵制领主的进攻和导致农奴制的领主强加的控制方 面 , 德国东部农民比他们的西岸同济显得极为缺乏准备 。 这方面最能说明问题的也许 是村庄 自治政治体制的发展 方面的相对失败 。 其最明显的标志也许是东部农民显然未 能取代村长官 , 他们原是作为领主代表来组织移民定居点的 ,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保持 着支配村里政治的职权 0 或作为领主代表 , 或作为世袭的官职持有者 1 。 而且 , 引人 注 目的是 , 突 出表明西部抵制领主的村庄权利逐步确立的大量村庄特许状 , 在中世纪 晚期的德国东部很少见到 ” ∀ 。 这些论证是十分富有说服力的。 但这却同布伦纳对法 国农民阶级的分析正相抵悟 : 在法国 , 农民阶级力量的强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在德国东部和东欧 , 农民阶级力量的弱小导致了农奴制强化或复活 。 布瓦对农民阶级 反抗斗争作用的分析 , 也包含着类似的矛盾 。 正如戈特利布指出 , 如果照那样分析 , “农奴力量的增长既可能导致贵族抛弃封建制度并产生资本主 义 , 或者又可能 导致出 现一个有自卫能力的农民阶层 , 使得资本主义不可能大规模发展 ” ∃ 。 戈特利布山此 � � 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9+ 、 拐、 ∋9 页。 Β 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 ∋9 一 ∋3页 。 甸 戈特利布 : 《封建制度与历史唯物主义》, 载美国 《科学与社会》第(+ 卷 , )∗ +( 年春 , 第 > 期 , 第)= 页 。 知 , 毛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峨 咯 得 出结论说 ( “我们不可能描述出那样一种阶级关系的结构 , 其中的激化趋 势 可 以 保 证⋯ ⋯导致工业资本主义胜利的根本性的 历 史 发 展 ” � 。 这显然难于令人 首肯。 然 而 , 究竟什么样的阶级关系结构 、 什么样的阶级力量对比 、 什么样的阶级斗争才必然 会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 那样的阶级结构 、 阶级力量对比和阶级 牛 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和发展 ! 看来我们的欧美同行确实还没有令人信服地回 答这些难题 。 为 了摆脱上述一系列困境 , 另一些欧美学者就求助于经 济政治综合 因素决定论 。 如佩里 · 安德森认为 , 若不把政治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 而仅仅把封建制度理解为 由大土地所有制、 小农生产和对剩余劳动的超经济强索形成的制度 , 那就要问 , 为什 么明朝时期的中国、 塞尔柱土耳其 、萨法维朝统治下的波斯 、莫卧儿朝统治下的印度、 图兰朝统治下的埃及等等的 “封建制度 ” 为何没有显示 出建立资本主义的趋势! 他对 此进行比较分析的结论是 , 关键在于政治体制的不同 。 他认为西欧封建制度 一Γ “统治 权力的分散性 ” “对整个封建生产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他看来这种分散性对西欧 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三方面的影响 : 第一 , 使得农民的公社土地具有连续性 , 农 民有提高生产力的兴趣 , 并为农民阶级的团结提供了基础 。 第二 , 更重要的是 , · 在西 欧 “使城市在农业 自然经济中能够独立发展 ” � 。 他认为 , 正是这一特征把欧洲同 ,卜 国区别开来 。 第三 , 统治权力的分散性意味着贵族不得不互相竞争 , 由此有利于 >句资 本主义过 渡∀ 。 可见 , 安德森的综合因素论实际上是侧重于强调政治因素的作川 。 然 而 , 如前已指出 , 即使承认政治体制的差别有巨大的影响 , 那政治体制的差别本身又 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 也还没有回答。 沃勒斯坦也持有类似见解。 他也把中国与欧洲作了比较 , 认为到十五世纪末 , , ), 国也存在类似于欧洲的那种国内贸易和技术发展 , 还进行 了一系列类似于葡萄牙人那 样的海外探险航行 。 他认为区别就在于中国的中央集权化的官僚集团 , 它从一个中央 财源而不是象欧洲封建制度下从分散的经济单位取得收入 , 贵族之间和土地所有者与 城市之间缺乏竞争 , 因而没有发展国内生产力和取得殖民地的动力∃ 。 显然 , 这种观 点与前述安德森的观点颇为相似 , 6 因而也面临着类似的洁难 。 戈特利布也持综合 因素论 。 他认为 , “简言之 , 市场的作用 , 当地阶级斗争的结 果和当地生产关系的作用互相融合 。 , 在西欧 , 封建危机的解决采取了资本 主 义 的 形 式 , 部分地是由于从世界体系中剥削而来的资源 。 若无美洲的金银和波兰的小麦 , 资 奋 � 前揭 《科学与社会》 载戈特利布文 , 第49页 。 � 佩里 · 安德森 : 《从古典古代到封建制度的道路》 )∗ 3+ 年伦敦版 , 第 )(+ 、 )∋= 页 。 ∀ 以上据戈特利布的归纳 , 见前揭 《科学与社会》载戈特利布文 , 第)+ 一 )∗ 页 。 ∃ 前揭沃勒斯坦书 , 第 )卷 , 第∋& 一∋( 页 。 历 史 研 究 本主义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 ⋯⋯世界贸易中的剩余价值的汇合采取 了它在 西北欧具有的那种形式 , 正是由于数世纪的阶级斗争的结果已经产生了一种本质 ∗「新 的生产关系” � 。 然而 , 仅 仅归结为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 岁卜不能令人感到 已经阐明了那些事态的因果关系。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 但如果 不在多种因素中找出一种根本性的主导因素或终极原因 , 就会陷入多元论 , 并导致否 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 戈特利布看来倾向于 作出这种结论 , 如他认为不可能有一种关 于封建制度的 “硬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 而只能有一种 “软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他 还认为 , 关于现代资本主 义也不可能有一种 “硬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如果所说 的 “硬性 ” 就是指客观必然性而言 , 那就很难令人首肯了 。 卜 历史研究中遇到的这一切疑难都表明 , 只有回到马克思 、 思格斯揭示的历史研究 的 前提和层次上来 , 才能找到摆脱困境的正确途径 。 我觉得 , 我们的一些欧美同行、 苏联同行和国内同行 , 在艰难的探索过程 中实际 上已经摸索到 了一些摆脱困境的途径 。 即使在那些已被证明走不通的地方 , 也对达到 正确途径的方向作了有益的显示。 如布伦纳在分析 “阶级结构 ” 时 , 认为 “首先 ” 要注意 “直接生产者相互之间的 关系 , , 特别是他们的 “劳动过程 ” 、 “直接生产过程 ” 中的关系∀ 。 我觉得这已接 近于马克思 、 恩格斯要求首先研究劳动者生产生活过程的思想 。 布伦纳在分析易北河东西两岸的德国农民的不同历史命运时指出, 易北河东岸的 德国农民之所以未能象他们的西部同济那样比较有力地抵制农奴制的反扑 , 是因为他 们 自身的团结抵抗力量微弱 , 而 “这看来与该地区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的整 个 进 程 有 关—它 的较 ‘晚 ’的形成 , 它的居 留地安排的 ‘合理的 ’和 ‘人为的 ’特征 , 特别是地主在移民过程 中的领导地位 ” , “针对领主的 ‘为公有地 权利而斗争 ’的传统很弱 , 而这是 西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 ∃ 。 由此可以看到 , 两地阶级冲突的结果虽然有所不同 , 但导 致不同结果的终极原 因却是共 同的 , 即都是由劳动者的自主活动状况及其物质力量精 神力量的发展条件和状况决定的 。找到 了共同的终极原因 , 也就找到了共 同的规律性。 布伦纳对法国农民阶级力量及其斗争结果的分析 , 受到的批评从多。 这的确也 是 扣 . � 前揭 《科学与社会》所载戈特利布文 , 第4= 一4) 页 。 � 前揭 《科学与社会》载戈特利布文 , 第 ( 、 43 页。 ∀ 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4) 页 。 ∃ 见前揭 《过去 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3 一∋+ 页 , 布伦纳根据的史实见 《剑桥欧洲经济 史》 第 )卷 , 第(9 (一 (9 ∋、 (9+ 一(9∗ 页 。 )9 ‘ 、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 喊 呻 + 中 他的一处败笔 。 但其中也包含一些积极内容 。如他在分析法国农民的小土地占有权时 , 指出那 是 “ 同君主制国家的沉重赋税 、 同地主对佃农 �租契持有农 � 的 ‘压榨 ’⋯⋯联 系在一起的 ” ∋ “ ⋯⋯更有决定性意义的 , 归根到底是国家在十五 世纪时期采取的某些 行动 。 此 一时期朝廷看来一般确认 , −.∃ �农民世袭持有地 �的完整性 。 ⋯⋯正 是 在这 个时期 , 朝廷采取 了决定性步骤 , 正式地组织农民公社 , 它以村民大会为 中心 , 选举 公社官吏 , 目的在于管理和征集急剧增加的朝廷捐税 ” , “正如马克 · 布洛克 指 出 , 十七 世纪—法国专制君主制发展的顶峰时期—朝廷各省的直接行政代表督察官的关键性职责就 是 ‘保护农村公社 , 调查实情 , 防止农民被地主过度地剥削 , 以利于征 收扔税 ’ ∋ 与此相应 , 整个这一时期地主猛烈自卫 , 以保护 ‘他们的 ’ 农民免遭 朝廷财 政机构的侵犯 ” � 。 看来 , 在十七 世纪的法国 , 王权 、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与封建时代 的中国领有几分相似 , 即农民处于封建专制政权与地主的双重压迫之下 , 不同之处在 于 ‘卜国农民看来处境更槽 , 法国农民生产生活 条件比英国农民差 , 这一点己为许多欧 美学者所确认。 既然如此 , 就不应该把法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落后于英国的原 因归之 于法国农民 “ 自卫力量的强大 ” , 倒应归因于他们还缺乏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从地 主特别是专制王权的侵凌下保卫自己从事自主活动的真实而不是形式上的权利 , 归因 于山此带来的悲惨处境和发展自己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条件的相对缺乏 。 由此可见 , 要说明阶级斗争在不同厉史时期和不 同国家为何会产生出不 同结果 , 只有从各自的劳动阶级的自主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 由此决定的劳动阶级、 进步阶级同反动阶级之间的力量对 比去探寻其共同的终极原因 或终极的因果必然性 。 对英法之间 、 东西欧之间或东西方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不同特点 和不同作用进行比较时 , 显然都应从这里着眼 。 不过应该看到 , 劳动阶级对剥削阶级 的反抗总有其进步性 , 只是积极作用的大小程度不同 。 因为即使劳动阶级 的反抗象德 国农民战争那样被统治阶级残酷镇压下去 , 以致随之而加强 了反动统治 , 带来 了相当 长一段时期的黑暗 , 德国劳动阶级也毕竟在那场伟大斗争中经受了一次锻炼 , 而 且那 种反抗精神也永远鼓舞着后代人民 , 总之 , 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劳动阶级物质和精神 力量的形几累。 这里已涉及到如何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落础的反 作用问题 。 正如许多中国学 者在 探付中国封建社会 一长期延续的原因时已经指出的那样 , 应该充分估计那种反作用力的 方向和强度对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揭示 , 例如秦始皇以后的中国 或波旁工朝建立后的法国为什么会各自形成那样的上层建筑! 当时的中国农民或法国 农民为什么会接受那样 的统治! 而这又需要首先从当时中国农民或法国农民以及其他 阶层人民的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去寻找原 因 , 因为 “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 是从 一定个 = 前揭 《过去与现在》 所载布伦纳文 , 第(9
/
本文档为【1985 庞卓恒. 历史运动的层次和历史比较研究的层次[J]. 历史研究,1985,(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