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花马礼_16_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_杨煜达

花马礼_16_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_杨煜达

2013-05-11 10页 pdf 311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9547

暂无简介

举报
花马礼_16_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_杨煜达 2004 年 6 月 第 14卷 第 2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 s Border 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Jun12004 Vol1 14 No1 2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杨煜达 杨慧芳 本文系统研究了明代后期和清代困扰中缅关系的中国部分边境土司给缅甸王朝送/花马礼0的 问题,认为花马礼起源于 16 世纪后期缅甸东吁王朝的扩张,到清代, 送花马礼的土司主要是车里和 孟连;花马礼之废, 则在缅甸雍籍牙王朝灭亡时。从清王朝...
花马礼_16_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_杨煜达
2004 年 6 月 第 14卷 第 2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 s Border 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Jun12004 Vol1 14 No1 2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杨煜达 杨慧芳 本文系统研究了明代后期和清代困扰中缅关系的中国部分边境土司给缅甸王朝送/花马礼0的 问题,认为花马礼起源于 16 世纪后期缅甸东吁王朝的扩张,到清代, 送花马礼的土司主要是车里和 孟连;花马礼之废, 则在缅甸雍籍牙王朝灭亡时。从清王朝和土司的态度来说, 花马礼主要是中央王 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不严和缅甸王朝对中国边疆土司事务的干涉而沿袭下来的, 但花马礼的存在, 并不意味着边境部分土司的/两属0 ,而是反映了清代国家观念和周边国家传统观念的不一致所产生 的主权争端。 关键词 中缅关系 花马礼 国家观念 作者杨煜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博士研究生; 杨慧芳,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地 址:上海市, 邮编 200433;云南省昆明市, 邮编 650091。 在清代有关文献中, 屡屡见到车里等云南边境地区的傣族土司给缅甸王朝致送礼物的记 载,如5清史稿#缅甸传6就说: /土司亦稍致馈遗,谓之-花马礼. , 由来久矣。0 ¹ 赵翼说: / 耿马 土司虽我土司, 而与缅亦有岁币。0 º 昭 5啸亭杂录6亦谓缅甸/寄缅文于车里宣慰司,索其贡 献0。» 魏源说得更直接: /初,我诸土司之近缅者, 皆与缅私有岁币。0 ¼ 实际上, 缅甸对中国 边境部分土司,不仅征收礼品, 甚至还加官委爵。½ 在缅甸雍籍牙王朝给清政府官员的照会 中, /又称孟连九龙江一带十三版纳地方都是天朝缅国钱粮赤子0, ¾ 指这些土司地区为两属, 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清政府的驳斥。英国殖民者在侵占缅甸以后,也以此为口实,企图逼使清政 府在边界谈判中做出让步。因此, 这一问题不仅成为中缅关系史上亟待澄清的重要问题,也是 民族史和边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去研究中缅关系的学者,如黄祖文、余定邦、庄吉发和日本学者铃木中正等人,已经注意 到了/花马礼0这个问题, 认为/花马礼0的存在,是导致乾隆朝时期中缅双方发生大规模军事冲 )72) ¹ º » ¼ ½ ¾ 5照会缅甸国王文稿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54 ) 9, 中国第一历史馆藏。 可参见李拂一译5泐史6的有关记载,5云南史料丛刊6第 5 卷,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魏源:5圣武记6,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第 263 页。 昭 :5啸亭杂录6第 5卷5缅甸归诚始末6,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第 120 页。 赵翼:5平定缅甸述略6, 见5永昌府文征#纪载6卷 18。 5清史稿6卷 5285缅甸传6。 突的重要原因。¹ 陶云逵和刀永明,则注意到了明代后期车里土司和缅甸王朝的关系。º 但 这些学者都未对/花马礼0进行详细的考辨。笔者根据实录、档案、笔记和地方史志、少数民族 的史籍等有关文献资料, 拟对/花马礼0的始末、涉及的土司、清政府对其的态度和其背后国家 观念的发育做一系统探求,对所谓的两属论进行辩驳, 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边界战争与花马礼的缘起 明初平定云南的时候,明王朝在元代的基础上,陆续在其西南部边境地区设立了麓川宣慰 司(以今云南瑞丽、陇川一带为中心)和车里宣慰司(今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木邦宣慰司 (今缅甸掸邦西北部)、缅甸宣慰司(今缅甸中部地区)、大古剌宣慰司(缅甸白古地区)、底兀拉 宣慰司(即东吁,在今缅甸锡当河一带)、底撒马宣慰司(约在缅甸丹那沙林地区)、八百大甸宣 慰司(今泰国清迈一带)、老挝宣慰司(今老挝一带)等土司, » 建立了对今缅甸大部分地区、泰 国和老挝北部地区的松散的羁縻统治。当时的缅甸正处在一个分裂的时期, 无论是当时的阿 瓦王国(即缅甸宣慰司)还是东吁王国(即底兀拉宣慰司)都处在其北部的掸人诸土司的压迫之 下, ¼ 自然不可能远到车里等地征收贡礼。 从 16世纪中叶开始,缅甸的东吁王朝兴起,统一了缅甸中部和南部,并开始向北部臣属于 明王朝的傣 ) 掸族地区扩张。而明王朝在北方要对付蒙古诸部的威胁,无法集中力量对付缅 甸的扩张。从嘉靖三十五年( 1556)到万历末年,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经过明王朝和缅甸东吁 王朝的反复较量,明王朝丧失了原辖的木邦、孟养、孟密、老挝、八百等宣慰司, 明初的/三宣六 慰0,只保有了车里一个宣慰司和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司。½ 正如林超民教授所说云南的 西南边境已大大向后退缩。¾ 正是在缅甸东吁王朝的这一次大规模的北侵中,才出现了部分 边境土司向缅甸王朝进花马礼的问题。 哈威5缅甸史6记载道: / (莽)应龙于 1556 ) 1559年间, 经三次战役,克掸邦孟养、孟拱、孟 密、孟班、沙伽、鲁肃、洋箔、蛮莫、戛里与曼尼坡等, ,1562 年, 更循太平 ( T aping ) 与龙川 ( Shweli) (亦译瑞丽)两江,袭云南境内之九掸卑( Koshanpye即九掸国)。0 ¿ 5明史#云南土司 传三6: /嘉靖十一年,缅酋莽应里据摆古,蚕食诸蛮。车里宣慰刀糯猛折而入缅, 有大、小车里 )73)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¹ º » ¼ ½ ¾ ¿ [英]哈威著、姚梓良译: 5缅甸史6 ,第 303页。 参见林超民:5明代云南边疆问题述论6 ,5中国边疆研究通报6第 2 集,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34 ) 143 页。 参见贺圣达:5嘉靖末年至万历年间的中缅战争及其影响6 ,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62002 年第 2 期。 参见[英]哈威著、姚梓良译:5缅甸史6 ,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版,第 3章。 参见5明史#地理志七6; 方国瑜:5西南历史地理考释6 ,中华书局 1987年版,第 989 ) 1028 页。 参见陶云逵:516 世纪车里宣慰司与缅王室之礼聘往还6 ,5边政公论6第 3 卷第 2 期; 刀永明: 5浅说 明史/ 大车里应缅0之误6,5民族研究6 1989 年第 4 期。 可参见黄祖文5乾隆年间中缅边境之役6(5四川大学学报6 1988 年第 2 期 )、余定邦5中缅关系史6 (光 明日报出版社 2000 年版)、庄吉发5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6 (中华书局 1987 年版)、铃木中正5清缅关系( 1766 ) 1790) 6( 5中外关系史译丛6第 1 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年版)等相关论著。 之称,以大车里应缅,而以小车里应中国。0 ¹ 道光5普洱府志6记载略同。º 按, 嘉靖十一年为 1532年,其时缅甸东吁王朝才刚刚开始对下缅甸的征服, 还没有对北部的掸邦展开攻势, 自然 更不可能远到车里。李拂一先生所译傣族史书5泐史6则记载: /小历八九二年(明嘉靖九年, 1530) ,室利崧版死,有子一人, 名曰刀糯猛,天朝委为宣慰使, 至斯时止,景永(即车里, 应缅后 之称)迄未臣缅。至九三 o年(隆庆二年戊辰, 1568) ,缅甸大光王,命将摩诃昙帅兵攻下景永, 刀糯猛始臣属于缅王殿下。0 » 5泐史6由于是历代传抄, 抄本较多, 并无定本,各本之间颇有歧 异,据刀永明根据各家译本相互参校, 认为缅甸入侵车里是在 1563年,即明嘉靖四十二年。¼ 这和诸家缅甸史的记载较为吻合, 此说可从。如此,则车里一带对缅的花马礼应始于此时。另 据5明实录6记载, /万历十二年( 1584)三月己丑, ,兵部覆:-刘世曾言:耿马贼罕虔附缅有年, 弄兵无忌。. 0 ½ /万历十四年三月癸卯, ,兵部题: -云南抚镇官刘世曾等题称:莽酋僭号摆 古,并吞诸夷,顷占天威, 一旦恢复。惟是老挝、八百、孟艮、孟琏犹怀观望。内孟琏长官司原系 属夷, 颁有印信,岁输差发,后因莽酋猖獗,遂尔外附。今护印土舍刀派真悔过归顺, 进象乞降 称贡。. 0 ¾ 孟定土司也有类似的情况。¿可见,缅甸当时的北侵, 引起了明王朝控制不力的中 缅边境南段的车里和中段的孟连、耿马等地土司的动摇。虽然明王朝和后来的清王朝又恢复 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但花马礼应即此时在某些土司地区遗留了下来。 花马礼的内容, 所谓花即是花银,马即是马匹,也就是每年给缅甸王朝送一定数量的以银 和马匹为代表的礼物。这既见于傣文史料,也见于零星的中文史料。5泐史6中有明末车里各 土司给缅甸王朝致送种类繁多礼物的记载, 这大概不是常例。孟连给缅甸的贡礼, 则是/ 每户 -哈曼. 0, À/哈曼0即是五缅钱银子,合白银二两。除了送礼外,缅甸王朝还给这些土司加委官 爵,如车里土司承袭后,都会派使至缅京向缅王汇报,缅王一般也会委给一定的官爵,5泐史6有 的版本称缅王封车里土司召应勐(约 1569 ) 1578年在位)为/左底纳戛拉玛哈宰雅巴瓦腊布瓦 玛拉扎0(巴利语,最高爵位之一) , Á 后来缅甸国王委给车里土司的官爵一般被称为/缅方宣 慰使0。孟连土司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孟连应袭土司刀派功称/缘孟连始祖罕把法系缅甸国王 第十子,每遇故替,必将缅国所赐象只及金银镶刀盒等物交还, 复赐新物0。lu 但在5孟连宣抚 使6中则找不到孟连土司是缅王之后的说法, 大概这是孟连土司对接受缅王封号的一种托词。 在东吁王朝覆灭后, 给缅甸王室的花马礼曾一度废止。具体时间, 从现在的材料来看,乾 隆十三年( 1748)缅王还以整欠和猛勇夷人互斗, 行文给车里土司刀绍文, /令赴猛勇和解0,而 总督张允随的态度是: /该土司禀臣请示。臣以车里系内地土司,未便令其前往缅甸。为息事 )74)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年第 2期 ¹ º » ¼ ½ ¾ ¿ À Á lu 5木匪节略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参见刀述仁译:5四十四代召片领世系6 ,5车里宣慰使世系集解6, 第 244 页。 刀派汉讲述,刀永明等译注:5孟连宣抚使6 , 云南人民族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22 页。 参见5明史6卷 3135云南土司传一6。 5神宗实录6卷 172。 5神宗实录6卷 147。 参见刀永明:5车里宣慰司世系集解6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7 ) 110页。 李拂一译:5泐史6, 5云南史料丛刊6第 5 卷,第 580页。按: 5泐史6又名5车里宣慰司世系6。 参见道光5普洱府志6卷 35历代纪事6。 按:此说有误, 见刀永明前揭文。 起见, 亦未可竟置不理,酌令转委土弁代往。0 ¹ 可见此时车里还和缅甸东吁王朝有联系。花 马礼的停止,应至乾隆十七年( 1752)东吁王朝覆灭时。 雍籍牙王朝兴起后, 经过多年的战争,荡平了南部孟族和北部掸邦诸土司的反抗。其为恢 复东吁王朝时期的花马礼,开始骚扰中国边境土司。乾隆二十七年( 1762)十一月,缅军 /到耿 马催取屡年贡项0,并分兵前往茂隆厂、耿马。往耿马的一路, 至耿马,适土司罕国楷被奉派往 孟连办事, 缅军寻人不着,遂将土司衙署并民房烧毁,抢掠民人。耿马土司罕国楷在孟连之募 乃厂闻讯,立即调集土练,并发石牛子厂之厂练, 在缅军的归路上截杀, 大败缅军,杀缅军将领 普拉布。同时, 进犯茂隆厂的缅军被葫芦酋长杀败。º 同年冬,缅酋亦遣人向车里土司索贡, 未遂。» 乾隆二十八年( 1763)十一月,缅人/复言普洱之十三版纳原隶缅甸, 遣播定酢寄缅文 与车里宣慰司,索其贡献0, ¼ 侵入车里。云南地方大吏令车里土司拨练防堵, 并调元江土练 600名往援。至第二年正月,缅军退出境外。½ 乾隆三十年( 1765) , 缅甸新王朝加紧了对边境土司的索贡。缅甸文献说: / 1765年大将军 登加孟贡( Tainkyamingaung)指挥的缅军前往萨尔温江东部地区征税。由于此地与缅甸分离 已有一百年之久,当缅军到达时,当地不仅不送任何礼品,还向中国人告状。0 ¾ 登加孟贡应即 中文史料中的定诈莽控。缅军这一次行动的重点是车里地区,因为车里是中国沿边最大的土 司,但对其他土司也没放过。/四月二十六日,莽目素领散撰等带莽子一百名、野夷二十人来九 龙江0,并分扰车里各土司。¿ 八月,缅人/令木邦官与耿马索要旧轨,若不与,就要过江来袭耿 马等语0。À 在孟连,从二月份开始缅人就来索贡了。到八月,据孟连应袭土司刀派先的供述: /有莽子数十人送伊兄刀派新来连坐索礼物。0 Á 孟连土司为避免麻烦, 向其送了马匹银两,故 暂时没有受到骚扰。十月, 缅军复大举侵入车里, / 声言十二版纳原系莽土, 欲来收复等 语0。lu 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领土的完整,清王朝面临的只有一个选择 ) ) ) 直 接派兵反击,从而引发了乾隆朝中缅之间持续四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乾隆三十四年( 1769)底, 双方将帅在缅甸的老官屯达成了和议, 清方提出并得到缅方同意 的三个条件之一就是/永不许犯我天朝边境0, lv或者说/永不犯边境0。lw 其实质内容就是不 得再向我边境土司征收花马礼。但是, 老官屯和约并没有得到缅王的同意,双方在边境地区形 成了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一直到乾隆五十三年( 1788) ,缅甸国王孟云派使臣奉表进贡, 乾隆 )75)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¹ º » ¼ ¾ ¿ À Á lu lv lw 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15辑, 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云贵总督吴达善奏。 5乾隆上谕档6第 6 册,档案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45 ) 246 页。 5莽匪略节6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3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27辑,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云南巡抚常钧奏。 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26辑,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初九日云贵总督刘藻、云南巡抚常钧奏。 5莽匪略节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 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缅]吴盛民:5二百年缅甸历史词典6 , 转引自黄祖文:5清代乾隆年间中缅边境之役6, 5四川大学学 报6 1988 年第 2 期。按: 吴盛民所述不确,萨尔温江以东之车里、孟连诸地,一直归属于中国,但同时也对缅甸 东吁王朝进贡。既未曾属缅甸,则/ 分离0即无所指, 如指进/花马礼0 ,则自东吁王朝覆灭,中断还不过十余年。 昭 :5啸亭杂录6第 5卷5缅甸归诚本末6。 ½ 参见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20辑,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云贵总督吴达善奏。 参见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15辑 ,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云贵总督吴达善奏。 5高宗实录6卷 331。 帝为粉饰盛世不再坚持过去的要求,中缅双方才又恢复了传统的友好关系。 从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缅甸东吁王朝初期的向北扩张及明王朝对边疆控制力下降 导致了中国边疆部分土司不得不给东吁王朝进贡。而为了恢复在东吁王朝覆灭后中断的花马 礼,雍籍牙王朝对中国边疆的土司地区频繁侵扰,严重危害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终于促 使时当全盛的清王朝发兵反击,从而再一次引发了激烈的边界战争。在其中,缅甸王朝对中国 边疆土司的野心,是边界地区出现多次危机和花马礼存在的根源。 二、花马礼:车里和孟连的策略 明代晚期, 一度屈从于缅甸东吁王朝的边疆土司为数并不少,但到了清代向缅甸贡献花马 礼的土司也并未如魏源所说的/我诸土司之近缅者,皆与缅私有岁币0。实际上,对缅甸保留有 岁币的只是车里和孟连两个土司。 从上述雍籍牙王朝对中国边境土司的一系列为索取花马礼而采取的行动看,主要涉及了三 个土司:车里、孟连和耿马。这说明雍籍牙王朝认为给过去的东吁王朝进花马礼的就是这三个土 司。车里土司和孟连土司的花马礼不仅汉文史料有确证,而且在傣文史料中也有记载,但是耿马 土司过去并没有进花马礼。对此,在乾隆二十七年( 1762)缅甸第一次袭扰耿马时,耿马土司罕国 楷就称: /从前因往外域办解象只, 有送缅甸缎马礼物,此乃酬酢常情, 现已停止多年。0 ¹ 因此, 在反击缅军袭扰中,罕国楷最为出力。后来耿马土司和雍籍牙王朝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最典型 的例子是乾隆五十二年( 1787)耿马土司两次遣使陈令宪至缅,促成了清王朝和缅甸雍籍牙王朝 恢复了友好关系。º 在清代,缅甸给清政府的多次照会中提到/两属0的只是车里和孟连。在缅 甸被英国占领后,中英交涉界务问题,光绪十九年( 1893)薛福成就奏到: /英外部又以车里、孟连 曾经入贡缅甸,亦坚索两土司及新设一厅(按:指镇边厅)作为两属。0 » 在英国和清政府的交涉 中,也多次提到车里和孟连向缅甸王朝进贡的问题,但从来没有提到耿马进贡之事, 足可证耿马 土司罕国楷之说是有根据的,并且在后来也得到了缅甸雍籍牙王朝的认可。 土司对缅甸王朝的态度是矛盾的, 土司也不情愿送花马礼。首先,边疆地区与内地长期的 经济文化交流, 使边疆地区的向心力日渐加强, 土司也不例外。孟连土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清王朝对孟连土司的控制相对疏松。乾隆三十年( 1765) ,缅甸索要花马礼时,孟连土司已经送 了礼,但缅甸又要孟连发兵助缅犯猛遮,孟连土司在/助他破了猛遮, 即同叛逆, 若不兴兵,必被 他涂炭0的两难选择中,也毅然选择了后者。¼ 其次,花马礼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乾隆三十年 ( 1765)四五月间,缅军至车里索贡, / 引入磨 地方,索银三百三十两0。½ 孟连给缅甸的贡礼 则是每户五缅钱银子,合白银二两。最后, 如边疆土司归属缅甸王朝, 则有繁重的军役负担。 如缅王孟驳 1764年攻暹罗,其北路大军 2万人即主要以掸族组成, ¾ 缅属木邦土司被征调达 )7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年第 2期 ¹ º » ¼ ½ ¾ 参见[英]哈威著、姚梓良译:5缅甸史6 ,第 445页。 5明清史料6庚编5刑部移会6 ,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606 页。 参见5木匪节略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清季外交史料6卷 885使英薛福成奏车里孟连确系滇境抚驭得宜可免英、法、暹三国窥视折6。 参见檀萃:5厂记6 ,师范5滇系#艺文系四6, 成文出版社 1968年影印光绪十三年重刊本。 5宫中档乾隆朝奏折6第 17 辑,乾隆二十八年三月初三日云贵总督吴达善、云南巡抚刘藻奏。 1500人之多。¹ 这和中央王朝对边疆土司轻徭薄赋, 以稳定为主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车里和孟连土司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最主要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控制不 充分,不能在当地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以随时对付不测。而土司自己的力量不足,无法 抵御缅甸军队在边境的骚扰。如明天启七年( 1627) ,缅甸大掠车里土司之境,致人民流散,很长 时间都没有恢复。º 另外,缅甸王朝不仅征收贡礼,还给土司封赐官爵,如土司没有得到缅甸的 封赐,或缅甸王朝另封土司的其他亲属,就会引起土司的内乱。如车里地区在嘉庆、道光年间, 缅 甸一直在插手刀太康、刀绳武叔侄之争,清王朝委刀绳武为土司,其叔太康为代办,而缅甸直接委 任刀太康,引起车里地区长达十余年的内乱,后来绳武外逃,清王朝又委太康之子正综为宣慰使, 才初步稳定了车里地区的局势。» 余定邦先生在分析缅甸王朝一直干涉车里内政时说: /缅甸的 历代王朝之所以能这样做, 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未能对边境土司提供有力的保护造成的。0 ¼ 此论可谓一语中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提供这样有力的保护,确实存在具体的困难。 因此,不仅过去车里、孟连给缅甸的东吁王朝进过花马礼,在乾隆朝中缅冲突一结束,两国 恢复了传统的宗主与藩属关系,两土司对缅的花马礼也恢复了。如车里土司刀士宛于乾隆四 十二年( 1777)袭位, 到乾隆五十五年( 1790) , 缅甸才派人招士宛, /士宛甚喜,乃派诏蕴至缅,请 求缅王委给刀士宛为缅方宣慰使, 缅王许之, 并发委状0。½ 孟连土司刀派新( 1776 ) 1791年 在位, 未死即传位给其子刀派功)时期, /孟连不仅欠缅甸的贡银,也欠天朝的贡银,,没有办 法,刀派新死于乾隆五十八年0。¾ 以后两地就一直保持了对缅甸的花马礼。黄祖文先生认 为: /到了东吁王朝衰落时期,这种花马礼也就废除了。0 ¿ 从史料来看,花马礼之废应迟至缅 甸雍籍牙王朝于公元 1885年被英国所灭时。 三、主权观念与控制能力 顺治十六年( 1659) , 清军入云南扫平了南明的残余势力, 边疆土司纷纷归附,很快就完成 了对云南边疆地区的抚绥。当时, 西北的准噶尔问题是清王朝面临的最迫切的边疆问题,对于 西南边境的车里土司和孟连土司给缅甸王朝进花马礼的问题, 清王朝虽然有所察觉, À 并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乾隆中叶,缅甸雍籍牙王朝兴起, 其为恢复花马礼而大规模的骚扰边疆诸 土司, 边境狼烟四起,清政府才开始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乾隆三十年( 1765)底,云南巡抚常 钧对缅甸遣人至孟连索贡一事上奏说: /然现与缅国来往, 似未便姑息, 以启边衅。0 Á 这可以 )77)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¹ º » ¼ ½ ¾ ¿ À Á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云南巡抚常均奏,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53) 5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如雍正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鄂尔泰奏折(5朱批谕旨6, 乾隆朱墨套印本第 56 册)提到缅使至车里之 事;乾隆九年三月初五日张允随上奏( 5张允随奏稿6 ,5云南史料丛刊6第 8 卷)提到孟连/ 虽内输厂课, 仍外属 缅酋0等, 足证清地方官员对花马礼是有所耳闻的。 黄祖文:5清代乾隆年间中缅边境之役6 ,5四川大学学报61988 年第 2 期。 刀派汉讲述,刀永明等译注:5孟连宣抚史6 , 第 22 页。 李拂一译:5泐史6, 5云南史料丛刊6第 5 卷,第 587页。 余定邦:5中缅关系史6, 第 197 页。 参见5泐史6、道光5普洱府志6卷 18等有关记载。 参见刀永明:5车里宣慰司世系集解6, 第 125 页。 参见5木匪节略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看做是当时清政府对花马礼的总的态度,即从国家观念的角度出发, /人臣无境外之交0, ¹ 边 境土司和缅甸保持的这种关系不应该姑息。于是引发了乾隆帝对缅甸大规模的反击。 中缅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一结束,清政府就着手处理对车里一带控制不力的问题。乾 隆三十一年( 1766)总督杨应琚参奏/ 至庸懦无能之车里宣慰司刀绍文应革职0, º 部议从之。 至乾隆三十八年( 1773) , 又以袭任之土司刀维屏/无故弃地潜逃, 实系自行灭绝0, » 裁撤车里 土司,保留其属下的 12土司, 并在车里驻兵 500,皇帝还钦题营号为/普安营0。¼ 土司的裁革 和绿营兵直接进驻, 使清政府前所未有地控制了车里地区,但由于当地汉族移民很少, 封建领 主制经济还占有主导地位,兼之车里气候炎热,瘴气很盛, 在乾隆朝中缅冲突期间即有包括提 督达启、总兵书敏等高级将领在内的大批官兵因瘴死, 现在设营, / 兵丁们惮于派拨应募0, ½ 因此仅过了四年就不得不撤普安营,以原土司刀维屏之弟刀士宛/尚知奉法畏罪,请赏给宣慰 土司,管理车里地方,以靖各猛之心0。¾这实际上承认了治理车里地区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 清政府对车里、孟连土司私下里给缅甸王朝进花马礼, 就只能睁只眼闭只 眼,不加干涉。但是,在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归属的问题上,清政府的态度十分鲜明。嘉庆十 三年( 1808) ,缅军追逐扰边的暹罗所属戛于腊至车里境内, 并称/孟连、九龙江一带十三版纳都 是天朝缅国钱粮赤子0。对此,云贵总督、云南巡抚在给缅甸国王的照会中就明确进行了反驳: /查孟连土司刀派功前因越境滋事,为戛于腊所害,尔国尚以戛于腊戗害内地土司,禀求兴兵问 罪,是孟连为天朝所属,贵国之所深知。至九龙江地方自国朝定鼎之初,即经刀穆祷首先归顺, 赐以宣慰司职衔,,凡承袭宣慰司历由内地查明刀氏宗图, 拣选奏请钦定, 与尔国毫无干涉 ,,况孟连、车里本系天朝所有,该缅目自必深知,既属天朝,岂有兼属尔国之理!0 ¿至道光年 间,腾越镇总兵和永昌府知府在给复缅国四大万的照会中又说: /该大万所指简雍纪地方,如在 内地所属九龙江十三版纳之外,即为该国所属,如在十三版纳之内,即是内地土司所辖,何得妄 称中外两属,大属非是。0 À 这些都说明了清政府始终坚持车里和孟连是清王朝直接管辖下的 土司,是大清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缅甸王朝提出/两属0的看法不能接受。 清政府默认花马礼的存在,又坚持车里和孟连属于天朝的态度看似矛盾,但其背后反映的 却是国家观念和国界观念的差异。清王朝对内属土司和藩属国、外国实际都有相当明确的区 别,如乾隆帝就有/人臣无境外之交0的说法, 对境外土司之进贡,多拒而不纳,这些都反映了清 王朝内外有别的国家观念。清王朝对国界概念也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如康熙、雍正两朝和俄罗 斯分别签订的5尼布楚条约6和5布连斯奇条约6,雍正时和安南的勘界案等。但是,当时特定的 历史条件决定了清王朝对边疆的控制不可能和近代国家一样充分, 国界的观念也难以得到周 边传统国家的承认。清政府的政策,首先是两土司的主权归属问题不容置疑,为此在乾隆时不 惜倾力一战。但是, 对于两土司给缅甸王朝送花马礼的问题,由于清政府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控 制尚不足以完全保护土司地区不受缅甸经常性的骚扰, 故在保证归属的前提下采取默许的态 )7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年第 2期 ¹ º » ¼ ½ ¿ À 5天朝云南腾越镇总兵官李、永昌府知府嵇照会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54) 2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照会缅甸国王文稿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54 )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¾ 5高宗实录6卷 1034。 参见5高宗实录6卷 940。 5高宗实录6卷 935。 5高宗实录6卷 774。 5高宗实录6卷 1466。 度。因此,清政府对花马礼的政策,实际上是在主权观念和实际控制间的一种平衡, 归纳起来 就是:在保证主权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来最大可能地维持边疆的稳定。 四、两属论:不成立的看法 要讨论/两属0问题, 必须要看双方对两土司的实际治理,即有效管辖的情况。对西南边疆 包含车里、孟连等地的广大地区,中央王朝从东汉永平十二年( 69)设永昌郡开始,就将之纳入 了版图。历代因之, 元成宗元贞二年( 1296) , 在车里地区/立彻里军民总管府0。¹ 洪武十五年 ( 1382) ,明军平定云南, 车里土司刀坎归降, 即/改车里路为车里军民府, 以土酋刀坎为知 府0, º 后改为车里宣慰使司。虽然历代封建王朝在车里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是由当 地民族首领为官世袭的土官、土司, 但土司需对中央负有输纳钱粮、出兵助征等等义务, 土司的承袭、兴废都由中央政府来决定,如有清一代,在车里先后曾革去刀绍文、刀维屏、刀绳 武的土司世职, 都是片纸立决。» 不仅车里土司之承袭需经清政府批准,而且连其属下的各土 司的承袭亦需清政府任命,体现了清王朝对两地的有效管辖。在乾隆朝中缅冲突结束后,清王 朝又在车里等地编设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武装以防边。如车里宣慰司/每年冬防派拨土练五百 名巡防要隘0;其属下之依邦土把总/每年冬防派拨土练二百名巡堵0;六顺土把总/每年派拨土 练三百名巡堵要路0。¼ 这些都说明了中央王朝对边疆土司早已经实行了有效的管理。 而缅甸对这些土司所征之花马礼, 不过起源于 16世纪晚期东吁王朝全盛时期。虽然花马 礼至 19世纪雍籍牙王朝覆灭时才被废止,但其意义远不能和我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相比。花马 礼对土司来说, 是一种花钱买平安的策略。车里土司不仅给缅甸致送, 甚至也给南掌、老挝等 送礼。如嘉道年间人姚元之就说: / (车里)其地隶版图而为南掌、老挝所奴隶, 每蹂躏索馈 献。0 ½ 南掌、老挝皆今老挝所辖地区之政权,嘉道间亦侵扰, 土司为求平安,也同样致送财礼。 如果花马礼能作为两属的根据,那么清代中期的车里岂不是要三属、四属? 缅甸王朝虽然也对 两土司封赠官爵,但不过是在清王朝之后的/追随承认0而已,根本不可能像清王朝一样有效地 任免土司。如乾隆二十七年( 1762)孟连之变,土司刀派春被杀, 清政府立即认定派春之子派先 承袭,因其年少,以刀派永为代办。而缅甸直到乾隆三十年( 1765)才知道此事, 派人来索贡礼, 孟连才由派先之兄派新至阿瓦送礼。缅王对此自然只能是承认。¾ 在车里、孟连一带,清政府 确立的管辖权是无可动摇的, 缅甸的索贡和干涉不过是使边境的局面变得混乱,而不能改变这 一事实。前面提到的几次缅甸致函云南边吏,妄称车里等地/两属0, 但其具体要求却是要清政 府下令让车里土司到边境和缅甸官员会面。如果真的存在两属关系,缅甸官员要约见车里土 司何需云南地方政府下命令? 因此, 1891年英国外相就英国军官德理友擅入车里边境之事辩 解时也不得不承认: /德理友若不到猛笼、江洪,渠断不能知此等地方属中国若何久远, 亦不知 )79) 花马礼: 16 ) 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 ¹ º » ¼ ½ ¾ 参见5木匪节略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43 )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姚元之:5竹叶亭杂记6卷 3/ 车里土司0条, 中华书局 1982 年点校本。 道光5普洱府志6卷 18。 参见5泐史6、道光5普洱府志6卷 18 等有关记载。 5明太祖实录6卷 143。 5元史6卷 195成宗本纪二6。 中国人多于缅甸人。0 ¹ 作为边境另一侧的缅属土司,事实上和清王朝也有密切的关系。缅属土司亦多有受清王 朝之职者。如缅属景海、整欠等土司就受清政府之土守备等职。º 缅属的蛮暮土司于乾隆五 十八年( 1793)还请求清政府给其颁发了/蛮暮宣抚司0的官印。» 不过清政府一直采取不干涉 缅甸内政的政策,多次拒绝缅属土司之来附、来贡。如雍正七年( 1729)鄂尔泰拒缅属整卖(即 今泰国之清迈)土司之内附, ¼ 乾隆十四年( 1749)拒木邦之内附。½ 所以嘉庆十三年( 1808) 云贵总督、云南巡抚在给缅甸国王的照会中说: /即如尔国边界蛮暮土司等处地方, 皆附近内 地,而蛮暮土司又于乾隆年间曾蒙赏给印信, 然收粮、袭职等事, 仍听尔国自为,天朝尚从不过 问。0 ¾ 这些事实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位于两国边境地区的傣 ) 掸族土司, 同时和两国 朝廷保持一定的来往,是常见的现象。正如不能因为清代缅甸曾给清王朝进贡、受封而说缅甸 属于当时中国一样, 也不能据花马礼的存在而说存在着所谓的两属关系。 如何看待和处理像花马礼这类事情,实际上是一个国家观念和国界观念的问题。作为传 统的封建国家, 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安东尼#吉登斯说: /我们应该看到, 传统 国家的-边陲.与民族 ) 国家的国界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不管怎么说, -边陲. 均指某 国家的边远地区(不必然与另一国家毗连) ,中心区的政治权威会波及或者只是脆弱地控制着 这些地区,而另一方面, -国界. 却是使两个或更多的国家得以区分开来和联合起来的众所周知 的地理上的分界线。0 ¿ 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0和/国界0的概念来分析这种问题, 存在很大的 误区。我们只能从近代以前的国家观念入手,才能对清王朝、当事的土司及缅甸王朝的态度有 一客观的分析, 也才能对花马礼之性质有一公允的认识。 清王朝依据其国家观念不接受缅属一侧土司的进贡, 已经表明非此即彼,你的我不干涉, 我的你也别插手。而缅甸并无非此即彼的概念,所以要求中国边境土司对其进贡,希望两地在 归属中国的同时,也作为自己的附庸, 奉行一种干涉政策。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观念的冲 突。这种观念的冲突,结合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社会和历史条件, 就形成了花马礼这种特殊 的产物:王朝由于军事控制的实际困难,在坚持主权的前提下,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土司出于求 平安的目的,给缅甸王朝送礼;而缅甸王朝则借此来满足传统的一个封建帝国的虚荣心。 总之,花马礼是在近代以前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边境部分土司和缅甸王朝客观存在的一种 不正常的关系。它的存在,主要是中央王朝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不能对边疆地区进行充分控制而 造成的,也由于缅甸王朝一直采取对中国边境土司地区事务干涉的政策而延续下来,这实质上是 我国近代以前国家观念的发展和周边传统国家的国家观念不一致而产生的主权之争。 1本文责任编辑 孙宏年2 )80)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年第 2期 ¹ º » ¼ ½ 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胡宗泽、赵力泽译:5民族 ) 国家与暴力6 , 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第 60 页。 5照会缅甸国王文稿6 ,军机处录副奏折 7654 )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参见5礼部奏副6 ,5明清史料6庚编 ,中华书局 1987年版, 第 1265 页。 参见5朱批谕旨6第 56册, 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奏, 乾隆朱墨套印本。 参见5高宗实录6卷 1434。 参见署总督图思德:5整欠、景海两土目进贡折6 ,5永昌府文征#纪载6卷 19, 转引自故宫博物院5史料 旬刊6第 17 期。 黄诚沅辑:5滇南界务陈牍6, 5照译一千八百九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英外部尚书侯爵沙给薛大臣照会6, 5云南史料丛刊6第 10 卷,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Among these people, Han people took a high port ion, even those Mongolians w ere also nurtured by Confucian Culture. It w as these internal elements w hich made the policy of Ming Dynasty ef- fect ive. Key Words: M ing Dynasty Policy of Offering Amnesty and Enlistment Mongolian Move into the Interior The Conflict of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 and the Change of Sacrificial Rite Zhao Kesheng(66),,,,,,,,,,,,,,,,,,,,,,,,,,,, T he long conflict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M ongolia made the M ing Dynasty, w hose m il-i tary advantag e had lost, feel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furthermore, the nat ional sacrif icial rite of M ing Dynasty w as af fected and changed. To of fer sacrifice to Yue Fei and Zong Ze w as to arouse people. s loyalty and justice and resisted the enemy. To recover to offer sacrifice to King Wucheng , w hich stopped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aimed to arouse people to worship armed strength. To stop offering sacrifice to Emperor Shizu of Yuan Dynasty and his subjects as w ell as the fa- mous Confucianist Wu Cheng in Confucius Temple was to show the direct responseof the peoplew ho hat- ed the Yuan Dynasty under the trend / to differentiate Chinese and the barbarians0. Key Words: Ming Dynasty Yuan Dynasty Sacrif icial Rite BOUNDARY STU DIES Huamali: A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Yang Yuda Yang Huifang(72),,,,,,,,,,,,,,,,,,,,,, T he paper systemat ically studies the problem that some / Tusi0 in China. s borderland of Yunnan province presented gift s to the king of Burm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r stage of M 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This problem nagged Sino- Burma relat ionship. Huamali orig-i nated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16th century when the king of Burma expanded, and w as abolished when Yongjiya Dynasty of Burma perishe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a loose control over the borderland and that the king of Burma interfered w ith the affairs of / Tusi0 in borderland of China. s Yunnan w ere the reasons of Huamali ex istence. Huamli did not mean that these / Tusi0 belonged to both China and Burma, but reflected the dispute of sovereignty w hich was formed by the dif- ferently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state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China. s neighboring countries. Key Words: Sino- Burma Relat ionship Huamali Concept of State DEVELOPMENT OF THE BORDERLAND The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Immigrant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from the Interior Zhou Chunying (81),,,,,,,,,,,,,,,,,,,,,,,,,,, T his treat ise argues that the large- scale immigrat ion of peasants from the interior into northeaster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conomy and polit ical situat ion, in modern t ime shows various characterist 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View ed from the prog ress of imm igration, the imm igrat ion experienced from the illegal to the legal, f rom the spontaneous to the planned and or- 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v iewed from its route, the immig rants t raveled by w ater w ay w ere more than those by land route; viewed from the flow direct ion, it showed the immigrants gradu- ally set tled down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eastern China to the northern part; v iew ed from the occupat ion, most w ere ag ricultural imm igrants; view ed from the property , the imm-i g rants w ere seasonal before 1912, but permanent af ter 1912; v iewed from gender and age, the )148)
/
本文档为【花马礼_16_19世纪中缅边界的主权之争_杨煜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